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释永信接受专访回应传言 称自己工资700元


 2011/10/25    下载DOC文档    

  《环球人物》杂志独家对话释永信 回应绯闻和财产传言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刘畅

  带着种种疑问,10月16日,环球人物杂志(微博)记者赶往河南登封少林寺(微博)。汽车驶入登封,一座座“少林武校”的牌子在车窗外掠过,印有释永信宣传画的餐厅、商店比比皆是。已是下午5点了,景区外的停车场还显示“车位满”,且全是几十座的旅游大客车。

  前来接记者的少林寺俗家弟子,没有带记者走景区的正道,而是从一条小路入寺。“少林寺僧人走了1500年的路,现在成了景区商业步行街,我们走不了了,只能从这条消防通道进寺院。”

  这句随意的话,像一颗石子投在记者心里——在踏进少林寺的第一时间,感受到的并不是外界传言中那个浮躁不安的少林寺,相反,是个并不强势,透着些无奈的少林寺。环顾四周,游人如织,拍照留念的,上香祈福的,观赏少林功夫的,形形色色。寺中的和尚,倒都是一副安然的模样,静静走过,刚下课的武僧,三三两两比划着功夫。

  “少林寺始建于公元495年,是北魏孝文帝为供奉天竺僧人,下令在嵩山建造的。不久禅宗始祖菩提达摩入寺,少林寺成为禅宗祖庭。隋末天下大乱,少林寺支持唐王李渊,从此受到唐朝皇帝的重视。后来虽历经多次战乱,但传承不衰。现在少林寺占地60亩,东西两院是僧人居住区和寮房(和尚的单房)。中院是个七进院落,位于中轴线上,也是游客游览区,师父的方丈室在第五进。”俗家弟子一边介绍,一边把记者领进方丈室。里面有一间书房、一间卧室,还有会客厅,都是“一丈见方”。会客厅里,一张木质方桌上供奉着佛像,布置得朴素大方。一照面,释永信笑道:“你们还敢写我呀?还敢拿我登封面?”声音爽朗、神情平和,仿佛满天传言在这里没留下任何痕迹。

  “您敢说我们就敢登,就是想让大家知道实情。”为了采访更深入,记者提出跟随释永信一天的生活,并在寺院周围寻访一周。几天里,和释永信的对话共分4次进行,他的态度从回避,到简单应对,再到敞开心扉,最终道出一个少林寺方丈的真实心声。

  对绯闻,“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不知是否迫于舆论压力,近一个月释永信很少出门。他的俗家弟子告诉记者,师父在寺里的生活和现代人正好相反,是“朝五晚九”。

  为了赶上释永信的节拍,记者也和他一样,凌晨4点就起床。凌晨5点,嵩山还一片漆黑,释永信已经和近300位僧众来到大雄宝殿诵经。6点,他们前往东侧的斋堂。食物非常简单,一勺粥,一勺煮青菜,一个馒头,可以多要,但必须吃光。他们吃饭很迅速,期间不能说话。

  一到8点,景区开门,少林寺的气氛就全变了,完全是个旅游景区和闹市,和尚们退居东西两院,释永信也搬到侧院一个小院落里修行和处理事情。有宾客来访,他再专门挑个僻静的地方,如图书馆,坐下来静心谈话。下午6点山门关闭,他才回到中院的方丈室办公,晚上9点准时休息。夜间,少林寺才重新属于僧人,成为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寺院,庄严、幽静、深远,能听到落叶的声音。不时传出的诵经声,在参天古槐和漫天繁星下悠悠回荡。

  释永信就在这“朝五晚九”的生活中,见缝插针地抽时间,寻一处安静的角落,回答记者的提问。

  环球人物杂志:这次“情妇”、“私生子”传得很厉害,您是什么态度?

  释永信:我一直不接受媒体采访,就是不想回应。其实这也算不上什么事,我们心里踏实。至少佛教界和熟悉我们的各级主管部门,对少林寺都很了解和认同。要是按网上那种说法,我们早就出问题了,走不到今天。

  环球人物杂志:北大女生李靖倩、社会名人杨澜(微博),和您什么关系?

  释永信:网上说的那些人,除了杨澜我见过,其他都不认识。这些事情不值得说,一来一往的,没意思,不说了。

  环球人物杂志:不想澄清吗?

  释永信:没有必要澄清,遇到这样的事,就让它过去。佛教教义中说,“是非以不辩为解脱”,我们只往前看。有些事情靠时间和空间来解决,时间和空间不够的话,你现在努力解释也是很累的。

  环球人物杂志:您这样会被人认为是在回避什么。

  释永信:我的态度就像昔日寒山(文殊菩萨化身)问拾得(普贤菩萨化身):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环球人物杂志:难道一点都不生气?

  释永信:(这些传言),我没有把它当做一种坏事,反而当做好事。通过它,会对自我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么多声音在关注,也是对我们的爱护。只有朋友和亲近的人,才会对你提出批评,如果不是关心我们少林文化,不是朋友,就不会批评。

  环球人物杂志: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悬赏举证?

  释永信:事情是10月2日发生的,7日引起社会注意,13日才发声明。我的初衷就是不理睬。但很多社会名人和明星被卷进网上的传言,他们都希望少林寺能有个态度。我的弟子和信徒们也不理解,经常会和我说起这些事,觉得难过。

  环球人物杂志:您怎么看待出家人的七情六欲?

  释永信:和尚不准有婚姻恋爱关系,否则就犯根本大戒,要离开僧团,没有一点含糊,这是我们的戒律。新中国成立后在佛教界有过一次大讨论,有青年和尚提出可以学日本和尚娶妻生子。一位将近120岁的虚云老和尚气得拍桌子,说僧衣不能脱,必须保持僧衣素食独身,否则佛教就没有意义了。争议通过李济深,请示到周总理、毛主席那里。周总理说,外国在攻击中国没有宗教人权,我们保留这么一个传统宗教,这样在国际上也有交代。所以从上世纪50年代延续至今都是如此。

  人的七情六欲与生俱来,没有这种欲望,就没有必要修行受戒。我们佛教界反而要的是有七情六欲的人,这样才具有挑战性。要你依靠自己的定力和修行,来克服这些事情,那样更磨炼你的信仰和毅力。

  谈财产,“账目比一般机关还严”

  几天中,记者见到的释永信,除了早晨诵经时会穿方丈的袈裟,平时的穿着和少林其他和尚并无两样。他口袋中揣着一款普通品牌的手机,也并非传言中的苹果手机。不过,白天办公的侧院里,倒是停放着传说中那辆豪华大众越野车。

  环球人物杂志:我看到了您门口的豪车,不过没有看到您穿豪华袈裟和用苹果手机。

  释永信:(笑)汽车、袈裟和苹果手机是有。车是政府奖励给我的,我平时穿的袈裟和全国其他和尚没什么两样。几年前,别人确实送了我一件云锦袈裟。当时少林功夫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认识了南京云锦研究所所长,他们有这种传统技能,就制作了一顶袈裟送给我。他们向媒体披露花了多少钱、用了多少工、价值多少。我一次也没穿过,就当信徒送的一件礼品,等少林寺博物馆建成,可以放进去留给少林寺的子孙。至于手机,等现在这部用坏了,我才会换。

  环球人物杂志:少林寺现在的门票是100元,据说一年的游客数量至少150万人,是笔不少的收入。

  释永信:你也看到了,我们僧人现在入寺都不便,不能走景区的道。门票的管理归当地政府,其中30%,大概一年4000万元,给少林寺。我们基本比较被动,到底卖了多少票,多少人是免票的,都是他们说了算,给我们多少是多少。从2005年到现在,还拖欠了4000多万元,郑州市委书记多次作了批示,但登封政府还没有落实。我们不是普通百姓,也不能上访(笑)。

  环球人物杂志:拿到的钱,都用在哪里了?

  释永信:分给我们的门票收入,70%用于寺院建设,20%用于僧人的生活,10%用来做慈善。少林寺现有的建筑,80%到90%都是改革开放后复建的。除了上世纪80年代,中央政府和省政府累计支持过我们590万元用于文物修复,其他上亿元的修复资金都是我们自筹的。

  环球人物杂志:这笔门票收入的账目是您管理吗?

  释永信:(笑)我们的门票收入都是由当地政府派来的财务部门监管的,所有的花销都必须有税票,比一般机关还严格,因为关注的人多,是非之地嘛。所有钱都是收支两条线,严格按照会计法,每年省市县三级宗教部门都不定期来审账。

  环球人物杂志:您个人收入呢?

  释永信:我主要是红包钱。另外一个月的单资是700元,相当于工资。红包来自信徒供养我的钱,大部分用在下院(僧寺分院)的恢复建设上,因为少林寺的钱只能在登封境内用,不能用到登封境外的寺庙,所以要我自己出。还有我的弟子求学,包括海外留学,费用都是我出。我们出家人也不讲究吃穿,我的钱也没有别的用途,从来不买什么东西,也不应酬,没有接待费用。

  环球人物杂志:您在海外不是有很多公司吗?

  释永信:那是文化交流中心,我从来没有用过海外公司这个词,是别人篡改的。我把弟子派去40多个国家,多是对少林文化比较感兴趣的地方。主要开禅修和功夫课程,有信徒来也可以做一些佛事活动,帮人祈福超度,坐禅养生,还有一些中医保健。每个交流中心有几百到上千平方米的面积,少则几百学生,多则几千,靠学员学费来付租金、请人员,收入只能说刚刚顾得住。

  环球人物杂志:您在国外有别墅吗?那30亿美元是怎么回事?

  释永信:(笑)现在说这个和尚有30亿美元的存款,再过几年谁会相信?用几十年的时间来检验吧。我不想纠缠在这里,我现在更多的精力,是考虑少林寺今后的生存和传承问题。

  环球人物杂志:如果早知道做海外传播会引起这些流言,是不是就不做了?

  释永信:理想和现实很难统一,出家人,我们也希望自己待到山洞里面,搭个茅棚,一辈子清修。要都是这样的话,佛教的传承也就没了。不能为社会服务,社会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现在全球化越来越近,少林文化是区域文化,只有被世界认可,我们才不至于被边缘化。

  环球人物杂志:您从什么时候知道,不能待在“山洞”里?

  释永信:1994年。那时候地方上一个肉食加工厂推出一款少林牌火腿肠,在中央电视台大肆做广告,以山门为背景,从山门飞出几根火腿肠,用少林功夫把火腿肠一根根斩断。我们忍无可忍,提出来这是对佛门的侮辱,却遭到很多威胁。当地很多干部,社会上很多无赖,都来威胁我们。他们把现金送到我的房间里,要私了,让他们继续用少林寺的牌子,我个人得好处,寺院得好处。那不行。结果官司打了两年半,在全国是首例寺院官司。从那时起,我就成了争议的焦点。但我开始关注知识产权的问题,开始了解国际上的惯例,有了注册商标的意识,申报了文化遗产项目。

  谈根源,“外界故意贴商业标签”

  从一根火腿肠开始,少林寺被裹挟进商业化的浪潮中,再也没有退路。如今,山门周边商户林立,记者以游客身份和几个摆摊村民聊起来。“为什么一碗面卖这么贵?”“我们的摊位是竞标来的,一年200多万租金呢。”“这么多钱都给谁了?”“政府来收的,竞标完几天内就要交齐,否则摊位就给别人了。”“寺里面没有分成吗?”“和人家一点关系都没有,人家只有个香火钱,这些人家都不沾。”

  竞标的钱寺院不沾,但所有摊位挂出的招牌,都有少林寺和释永信的名字。周边村民还有很多私人开设的武馆,也打着少林功夫的名义,一个孩子两三个月的学费是1万元左右。由于过去少林寺复建,曾拆迁过周边居民的房子,引发过矛盾,不少人推测,此次针对释永信的网络传言,也可能和周边居民有关。

  环球人物杂志:这次的网络传言,和周边居民拆迁有关系吗?

  释永信:我感觉没关系,与拆迁、上市都没啥关系,就是个别人经常在网上弄些猎奇的东西,大部分人跟风,没别的。

  环球人物杂志:现在案件进展如何,公安部门和您沟通过吗?

  释永信:到目前为止,我们报案后,他们再没有问过我们,他们比较紧张和谨慎,我也不知道进展。

  环球人物杂志:为什么别的教派没有闹出这么大的事?

  释永信:因为他们有话语权。你可以在网上查,五大宗教里,佛教的负面消息一搜一大堆。道教人少,相对杂音也少。其他宗教就没有多少负面声音,政府会监管,有问题主动删帖,避免引起民族矛盾,产生负面国际影响。这也和教义有关,和尚是靠自救和个人修行,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建再大寺庙,度再多信徒,不算数,个人不能得解脱。

  环球人物杂志:可是在所有和尚里,您的负面消息最多。

  释永信:外界是故意给少林寺贴上商业化标签,很多人打着少林寺旗号从事各种商业活动,武馆、武校、旅游……他们和少林寺都是邻居,我们又能说啥?其实和少林寺没有任何隶属关系。山门外面,一个最小的6平方米摊位,当地政府拍卖到72万一年,一天要卖多少才能收回成本。所以一碗凉皮好几十块,游人都归到我释永信头上。其实山门外的事情,我完全管不了。

  但负面消息多,也很正常,如果少林寺破烂不堪,没几个游人问津,就没有这些事了。少林寺从一个破烂不堪的寺庙,到现在有了国际影响力,你从社会上获取多少,同时就要承担多少。

  谈未来,“少林寺不买养老保险”

  2009年10月27日,一则“少林寺被登封市政府秘密运作上市”的消息,将少林寺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实情是,香港中旅集团(简称港中旅)与登封市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书》,挂牌成立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打包经营嵩山的所有景点。嵩山景区出资4900万,占49%的股份,港中旅出资5100万,占51%的股份。有人质疑,嵩山这30年的建设,投资不下30个亿,就作价5100万卖给香港上市公司,不可思议。有人猜测,释永信从中拿了好处,甚至有报道称,释永信想要少林寺上市。

  环球人物杂志:关于上市风波,您的态度如何?

  释永信: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原来文字上说包括少林寺,经过我们多次干预,领导现在口头上说不包括。少林寺绝对不能上市,这将断送少林寺1500年的传承,少林寺将会不复存在。

  环球人物杂志:但人们相信您要上市的说法,因为您是第一个获得MBA学位的僧人。

  释永信:这个MBA的学位也是社会传言的,根本没有。我过去文化水平不高,出生在农村,不可能接受优质教育,现在水平也不高。

  环球人物杂志:但您的确比其他僧人头脑灵活,观念超前。

  释永信:没觉得。我们之所以出家,都是因为有信仰和人生目标。只是我做了方丈,除了考虑个人生死问题,还要考虑少林寺的生死。少林寺已经兴兴衰衰1500多年了,这在中国是不多的。就像接力棒,怎么把少林寺传承下去?前几任方丈都没有面临这样复杂的社会环境,现在全球化、法制化,很多东西把握不好,就关系整个僧团的生死。

  环球人物杂志:作为方丈,最大的压力在哪里?

  释永信:也没有什么压力,就是传统的宗教生活。但现在和过去不一样,过去寺院以农耕为主,和社会打交道少,那时也不流行旅游,来往的都是信徒,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很单纯。现在生存方式和生存环境都变了,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我最近在思考很多制度问题,比如国家现在推行三金:低保、医保和社保。低保不用考虑,有信徒的香火钱和门票收入。2006年我们参加了当地农村的新农合医保,交10块钱每年可以报销3万。剩下社保,国家的五个部局,卫生部、人社部、宗教局等,有个联合文件,要求在宗教界推行社保,可以参照企业养老保险,很多人都买了,但是我没买。僧人和寺院是家的关系,一辈子在这里。一旦买了养老保险,就变成了雇佣关系。那60岁以上的老和尚都要向寺院交钱买服务吗?他们在寺庙住还是不住?这不是乱了吗?政府对我们和尚关心,我要是接受了,寺院的传承就会有问题;我要是不接受,又是一种损失,政府要养你们,你们不要。好在我寺院的僧众都非常支持我,决定不买,我们就存了几十吨粮食,遇灾荒年可以给僧众解决两年的粮食。出家人只要解决生活就行了,在有生的生命里,不会有太多问题的。

  环球人物杂志:除此之外,您现在最关注的是什么问题?

  释永信:我在想少林寺怎么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做贡献。因为我看到文件,中原经济建设已经列入了国家战略,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华夏文明的传承,这个我觉得少林寺可以大有作为。少林寺是禅宗祖庭,是世界少林禅弟子的寻根之地,又有少林功夫、禅定功夫。我们想做这样的文化载体。

  环球人物杂志:谢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和我们谈了这么多。

  释永信:我已经很久没有接受过采访了。但是你们的杂志5年前创刊的时候我就看过,我比较信任。只是希望通过采访,能给读者提供一些佛教知识,提供一些积极向善的精神,也就行了。

  临走前,记者看着释永信站在院子里的身影,突然感受到,这座60亩寺院对于他的意义;也感受到,一位现代方丈守护自己的寺院和僧人,所面临的困难和尴尬。此刻,导游们在方丈室外绘声绘色地讲“故事”:“释永信就住在这里,里面堪比五星级酒店。”游客惊叹声四起。而“故事”的主角释永信,却退让在侧院里,向来访者读着他所著的《禅露集》:“佛所悟的真理,以及49年说法传道的内容,核心就是5个字:别胡思乱想。做人能做到不胡思乱想,他的内心就会变得清明安详,烦恼痛苦也随之而去……”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佛教新闻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