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戒法师:正确选择善知识与依止师才能真实受益
正确选择善知识与依止师才能真实受益 现在全国各地学佛的人越来越多,可是明佛理的,真实受益的却很少,其原因就是乱跑,乱信,乱学,没有方向,只知道事相上用功,不知内心觉悟,没有依止师。如何依止师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学佛过程中必须要依止善知识,才能逐渐明理,这一点,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说法是一致的。并没有说学藏传佛教必须要依止上师,学汉传佛教就不需要依止师父,没有这样的说法。每一个教派、每一个宗派都有他们的师父。依止善知识在学佛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佛的弟子中,有很多人在依止师父的心态方面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有些人为了想学习东西而依止善知识,有些人亲近师父是想要得到加持,除去工作、生活、感情上的挫折,有些人依止师父是为了能得到消灾免难,有些人依止的目的是想要得到权力,有些人(尤其是女众)是为了解决感情上的问题。所以从依止师父这方面来说,不同的学佛人带着不同的目的来依止不同的善知识,这是正常的事情,能否成就,遇缘不同,因为我们都是凡夫、都被错误的思想所污染,所以要让每个人都带着正确的心态依止善知识是很难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受到环境的污染,电视、电脑、报纸的影响,真的以虔敬、纯净的心依止师父是很难的。我们学佛的人如果不能以正确的心态依止善知识,是很难受益的。在佛陀的教法里,依止师父的目的是为了在善知识那里能得解脱的方法,这样的心态才是正确的。 佛的经典中谈到过很多关于善知识的内容。虽然学佛必须要亲近善知识,但是在依止善知识、亲近善知识之前必须先要观察,因为在现在末法时代要能遇到具德的善知识还是很难的。不明佛理,搞迷信的很多,魔强法弱,如果不鉴别,就容易出现以盲领盲,最后都掉进六道的大坑里。一方面是末法时代的关系,诱惑力无处不在,另一方面是自己慧少、福浅的关系。所以,在找依止师的时候要善于观察。第一个就是他通达大乘佛法,另一个是他具有菩提心,他具备为了菩提心、守戒律,甚至可以失去生命的信心,具备这样两点就可以。但是这位善知识有没有通达佛法的真实义,弟子却是很难观察到的。佛法方面弟子自己都不懂,又怎么能观察善知识是否在佛法方面通达呢。要观察善知识是很难的。说难也不难,首先看他是不是真正为众生破迷开悟,宣扬佛陀的教育,我们可以通过事实来观察。是否慈眼视众生,讲出的法是否与经论一致,是否不见世间过?对众生做出了什么样的奉献?他的一举一动是不是真正为了众生,还是贪生怕死,有没有自私自利的心,有没有贪痴慢,名闻利养,能否真正吃苦了业,还是贪图享受?要在实际生活中观察,这是很重要的。 我们依止善知识是为了了脱生死,为了离苦得乐,为了成佛,我们不用找一个年青的相貌好的师父,不需要找一个声音好的会唱的等等的师父。哪一位师父能引导我们走佛法解脱的道路,哪一位师父具有开示佛法的智慧,我们就应该依止哪位师父。这些特质(德行、愿力)都具备的话,他长得不好看也没问题。对佛法有正确、通达的认识,具备慈悲心,不管他是年轻的、老的、有钱的还是贫穷的,都是值得依止的。 佛陀讲,在依止师父的时候要像对待医生一样。举例来说,师父就像医生,专治众生心病的心理医生,佛法像是良药,修持佛法像是治病,自己则是病人,这是种比喻。自己在生病的时候找医生,不管他漂亮不漂亮,身材好不好,声音好不好,只要这位医生有能力治疗我们的病,我们不管他长相怎样,不管他是否贫穷,都会请他治疗我们的疾病。所以我们要以了生死的心态来依止善知识,虔敬心、菩提心、出离心非常重要的,没有善知识指导修行,怎样精进也不会受益的。不可以把师父当做明星、歌星来崇拜,现在追随师父的信徒很多都像追明星、歌星一样,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心态。 我们得了烦恼的心病,只有善知识才能化解心灵的病苦。我们要看哪一位师父有佛法的良药,就去依止他,不管他年老、年轻,依止善知识就要像找大夫一样,找到真正的大夫才能解除心灵的病苦,才能找到方向。果戒敬勉有缘的同修。阿弥陀佛! 摘自 净土修行必读第二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