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瘾血瘾 人类将被“瘾”向何方
虽然千奇百怪,但世界精神病学界普遍认为,成瘾是一种脑病而非道德问题,这一理念的转变,将有利于解决5000年人类文明伴生之疾
本报记者 张小磊 实习生 李海霞 通讯员 王军 肖金
“在收视率颇高的美国电视系列剧《X档案》中,男星大卫·杜楚尼(David Duchovny
)扮演的男主角正直勇敢,英俊帅气。但就是这位几近家喻户晓的明星,在被人指证十来年后,早前终于承认自己患有比较严重的性瘾而不得不入院戒除。经过两个月的针对性治疗,上周日,他终于戒掉了性瘾被允出院。
除了大卫·杜楚尼所患的性瘾,人类社会还存在着许许多多千奇百怪的“瘾”———酒瘾、烟瘾、毒瘾、药瘾、网瘾、赌瘾乃至嗜血成瘾。
成瘾是与人类文明共生的一种现象,它的发生至少已有5000年的历史,现已发展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全球性灾难。成瘾分为物质成瘾和精神成瘾两大类型,目前世界精神病学界已经普遍认为,成瘾性疾病是一种脑病,这就从以往仅从道德角度看待转身变成了从医学角度来看待成瘾性问题。这一转换,将有助于对成瘾性疾病的进一步研究和治疗以及正确对待患有成瘾性疾病的人群。
在上个世纪,人们一说起“瘾君子”,就会想到吸食海洛因、吗啡、冰毒等上瘾者,而在今天,有人饮用止咳水成瘾,有人嚼口香糖成瘾,有人恋物成瘾,有人吃土成瘾,有人过食成瘾……这些成瘾生理和心理疾病,都已经成为医学和心理学家研究的重点。
可乐成瘾
16岁的广州少年阿凯,3年来每天必喝可乐,最多一天要喝上七八罐。到了后期,无论喝与不喝,他的精神都出现了紊乱迹象。日前,阿凯被父母送进医院,医生诊断他是对可乐中含的咖啡因成瘾,目前正在治疗之中。
阿凯的妈妈说,阿凯小时候学习很好,被人称为“小
神童”。3年前她发现阿凯爱上了可口可乐,一开始平均每天喝两三瓶,一年后增加到5瓶左右,最多时一天喝七八罐。这三年来,阿凯逐步出现心悸、头痛、胸闷、烦躁不安、失眠、健忘等症状,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成绩更是直线下降,最后不得不放弃学业。
阿凯的主治医生告诉记者:“从医学上来说,咖啡因是一种精神活性药物,而可乐中就含有咖啡因,一罐可乐355毫升,内含咖啡因35.5毫克左右。由于青少年体质还未发育成熟,而且大多数喜欢空腹喝下去,喝的速度又快,如果每天饮用超过5-6罐,一段时间之后,非常容易造成血液中咖啡因浓度较高,长此以往就可能产生副作用,比如成瘾。”他说,阿凯现在正在接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病情也在逐步好转中。
防治:医生表示,可乐作为一种饮料,一般情况下饮用没有问题,不过长期大剂量饮用,就可能产生依赖,尤其是青少年更容易成瘾。除了可乐以外,其他一些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也不能长期大量饮用,比如咖啡、红牛等,严重者也会成瘾。家长需要留意观察,并控制孩子的摄入量。
性爱成瘾
16岁的女孩小薇,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从小就受到父母家人万般宠爱,于是养成了骄横任性的性格。对于一个骄蛮高傲的女儿,父母还可以接受,但是让父母想不到的是,在16岁那年,小薇开始通宵不归,与一些男同学甚至社会上的小混混在外同居。父母发现后,把女儿锁在家,但是小薇在房间里大哭大闹,以头抢地,最后迫于无奈,父母只好把她送进医院。
医生诊断证实,小薇与大卫·杜楚尼一样,都患上了性瘾。
性成瘾是指个体出现强烈的、被迫的连续或周期性的性冲动行为,如果这些性冲动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焦虑不安的痛苦感觉。尽管有不少人认为,把过多的性行为视为成瘾还缺乏证据和说服力,但多数性学专家仍将性成瘾看作是一种心理问题,男女之比为4:1。究其原因,性成瘾可能是儿童期受虐待的悲剧性后果之一。受虐待儿童不仅觉得生存无价值,而且也会认为侮辱和羞耻是正常性表达的一个组成部分。
防治:首先寻找“性成瘾”的原因,若属内分泌疾病,则应及时就医,消除了病根,“性成瘾”即可淡化并逐渐消失;如果由心理障碍所致,则应求助于心理医生。不少“性成瘾”者伴有焦虑症或强迫症,故治愈这些心理疾患,常可收到积极的戒瘾效果。
嗜血成瘾
吸血的僵尸,一般人只在电影电视里看过,但广东武警医院却收治过一个同样嗜血成瘾的病人。
病人小峰只有20岁,但是却有着两年的喝血经历。刚开始的时候他只喝自己的血,先去献血点献血,抽出400毫升后捐献200毫升,然后自己拿回另外200毫
升,喝掉。后来他的“血瘾”越来越严重,开始大量喝饮动物血,发展到最后竟然见到人就咬,咬住就不放,然后拼命吸血。
小峰的主治医生告诉记者,小峰的虎牙比平常人要长,张开嘴时看起来,确实有点像电影里面的“喝血伯爵”。
医生说,小峰疯狂嗜血的行为确实让人难以理解,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小峰身体并没有营养缺乏血红蛋白需要补充的迹象,他的嗜血行为只是心理上的一种病症,而不是生理病症。
防治:目前尚无明确方案。
赌博成瘾
这是一个典型的赌博成瘾个案:广东某市的一张麻将桌上,由于两人输了要扳本,另外两人还想再多赢一些,结果,两夜三天的鏖战使得一人因中风死亡,一人因憋尿而见上帝,另有一人因中风而半身不遂。
在现实生活中,赌徒常常是最大悲大喜的人物。赢钱时兴高采烈,欣喜若狂;输钱时垂头丧气,懊悔不迭,甚至铤而走险。然而,无论是赢是输,他们都离不开赌场。对此,一般的解释是,赢了钱赌徒还想赢,输了钱赌徒拼命想要捞回来,所以赌徒才会有一种强迫性行为。他们对赌博的渴求与成瘾可以像吸毒者一样达到歇斯底里的强烈程度,更有甚者卖妻鬻子也要赌。
研究表明,赌徒的成瘾是行为刺激大脑产生的后果,他们可以从赌博中体验到陶醉和欣喜,其程度与药物成瘾者旗鼓相当。
纽约蒙特西内医学院的爱里克·霍兰德用正电子发射X线断层照相术观察病态赌徒赌博时的大脑图像发现,当他们正在玩牌或下100美元的赌注时,大脑皮层的觉醒状态会发生变化。在下100美元赌注时赌徒大脑的觉醒状态特别明显,与另一项对酒精成瘾者所做的大脑图像研究的结果相似:当酒精成瘾者看到装有可卡因的瓶子和装有威士忌的瓶子时,大脑反应绝不相同———对可卡因反应不大或没有反应,而对威士忌则有强烈的觉醒反应。
防治:对吸毒成瘾者使用阻断药物成瘾的药物,可以缓解或阻止成瘾者对毒品的需求,这也是戒毒的原理。科学家发现,阻断药物成瘾的药物对赌徒同样有效。
购物成瘾
“看见喜欢的东西立刻就买,哪怕同样的东西家里已有很多;两天不逛街,浑身不舒服……”在广州某外资企业工作的孙骄,就是购物癖患者。前天,她与同事一起来到南岗一家商场,在化妆品专柜她看中了一种唇彩,结果一口气就买了4支。在三楼的女装柜台
,一条售价为899元的连衣裙吸引了她,试穿之后,同事说这条裙子并不适合她,但她依然交钱买下。
孙骄说,她基本上是一有空就去逛商场,只要看到可意的东西就立刻买下来。如果哪天有一样“心水”之物没买成的话,她就会吃不香、睡不实、没精神,像生了病一样。虽然有时看到自己采购回来的衣物、鞋袜塞满衣柜,她也会后悔,但购物的欲望却一次比一次强烈。
广州乐思健康咨询公司心理专家麦玉莲分析,购物成瘾者,一般在购物时凭心情好坏、个人兴趣等内在因素来决定是否购买,而从不考虑所购之物的适用性、季节性和支付能力等外在条件。
女性强迫性购物有一个特点,在她们抑郁、焦虑、疲惫和有负罪感之时会疯狂地购物。调查发现,购物这种行为本身可能产生短暂的快感或陶醉,因此是一种像吸食可卡因一样的成瘾。
防治:强迫性购物者具有与药物成瘾者相似的一种戒断症状,她们不能控制自己。如果感觉自己在购物时反应异常,且越来越严重,应该到医院看心理医生,或由家人帮助进行兴趣转移。
专家视角:成瘾不是道德问题
三九脑科医院精神心理行为科主任郭沈昌教授和广东武警医院青少年成瘾治疗中心何日辉主任均指出,成瘾是一种心理、生理疾病而非道德问题。对成瘾者的治疗,可以结合药物治疗和后期的心理辅导。药物治疗只是一个基础,后期的心理辅导才是决定治疗成败的关键,特别需要依靠家庭的关爱和社会的包容来支撑。
成瘾疾病首先破坏的就是家庭的亲情,再说由于一些根深蒂固的社会观念,成瘾疾病患者往往被他人视作“怪物”。对成瘾疾病患者的关爱,何去何从?
专家说,社会关爱和远离成瘾源,是目前治疗成瘾患者最好的方法之一。
□关键数据
●网络成瘾 中国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十五”规划项目《网络文化现状及对策———网络成瘾症的研究对策》日前结项,研究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而在非网瘾群体中,另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且有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之势。
●赌博成瘾 病态性赌博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至3%,欧美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亚太裔赌博成瘾者比例高达21%。
●购物成瘾 一般调查资料显示,5.5%的男性有“购物癖”,90%的“购物狂”都是女性,但《美国心理学期刊》最新发表的研究成果表明,男女在这方面几乎没有差异———6%的女性和5.5%的男性患有“购物癖”。领导这项研究的斯坦福大学精神及行为研究专家洛林·柯兰说:“‘购物狂’是女性的普遍观念,可能是错误的。”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