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1) 傅老师在浙江开化文殊院为小住同学及全体长住同学作开示 2006.2.3 提要: 佛弟子的家是如来的家 你们文殊院的同学都非常安心非常快乐,这就好。今天我问了一个同学,“你想不想回家?”他说他不想回家,说这儿就是他的家。佛说世俗人的家,不过是个旅馆,我们真正的家是如来的家。修行就是跟烦恼打仗,从前有支歌,叫《打回老家去》。 人不把老脾气改掉,是新不了的 昨天看到各地来了这么多新同学,大家都非常高兴,今天你们衢州居士又来了那么多,大家更高兴,接待的同学盼望你们来已很久了,我今天跟大家见见面,就说几句心里话。 今天还是春节,新年一切都要新,如果你不把老习气老脾气改掉,你是新不了的。哪怕你们来了,得到一点智慧,改掉一两分老脾气老习惯也好,也总算新了一下。 我们有像狗那样忠心地看住了家门吗? 今年是个狗年,在民间狗是骂人的话,其实释迦佛对狗非常赞叹。我想,狗有两个特点,第一,狗对主人忠心耿耿,我们自己检查一下,我们对释迦佛有没有忠心耿耿?第二,狗能够看住家门,它对任何强盗小偷坏人,都毫无畏惧。那么我们自己想想,我们有没有保护好如来的家?如果有外道、魔道冲进来,我们为什么叫也不叫啊? 居士在佛门要护法,不能对邪魔献殷勤 现在使人非常伤心的是,佛门里竟然有人向外道、邪道、魔道大献殷勤,使他们走进佛门来畅通无阻。居士又叫护法居士,你护了法没有?他们进佛门来对佛讲的正法进行排斥、歪曲、混淆,最后达到他们灭法的目的,像这样的人,能让他们进佛门来捣乱吗? 你们居士,到三宝的地方只懂得往功德箱里丢钱,当然这也是应该的,居士需要培福,需要维护每个丛林的道粮,可是你们别忘了更要护持正法啊。尤其是出家同学,出家人是佛教的内护,释迦佛从来也没有跟外道握手言欢过,释迦佛的一生就是跟外道斗争的一生,因为外道要破坏佛法。如今破坏的手段更加巧妙,要不然为什么现在是末法初期,竟然会出现了末法后期的种种现象呢?就是因为没有护法的人啊。 弥勒表欢迎,韦驮表护法,佛门应作狮子吼 一个佛弟子首先要学会两尊菩萨的精神,一位是一进山门就看到的弥勒菩萨,他对一切众生都欢迎,对一切众生都不计较,所以脸上始终是笑嘻嘻,所谓大肚能容,欢迎每个众生都进佛门。可是,进了山门,弥勒菩萨的背后就是韦驮菩萨,韦驮菩萨现的是将军身,手里拿的是金刚杵,专门对付那些破坏佛门的人。我们今天既要学弥勒菩萨的精神,使每个众生都能欢欢喜喜进佛门,也要护持佛法,学习韦驮菩萨的精神。正法在我们手里,真理在我们手里,我们没有必要害怕任何邪道,而要让外道邪道看见我们害怕。这是释迦佛说的话,他说:狮子一吼,百兽惊怖。如今为什么佛法这么衰落,外道这么猖獗?因为狮子不吼了,那些百兽都不怕了,所以最最重要的就是要讲经说法作狮子吼。 端正思想是修行的第一步 经常有新来的同学问我一个问题,“修行怎么修?第一步该学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我今天想简单地跟大家谈谈我心里所想到的话。 学佛法第一步首先要对佛法有个清楚的认识,心里要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佛法,不能糊里糊涂地学,也就是说思想态度要端正一下,既然佛法称为正法,学佛法之前你的思想就要端正。越是末法时期,思想越是紊乱,因为你们在生活里东听西听,乱七八糟的话听得太多了。我看端正思想应该是第一步。我们来自世俗,必然有许多思想是不正确的,如果以不正确的思想去学正法,你心里就会有很多矛盾。只有思想端正了你的态度才会端正。要端正就必须弄清楚:哪种思想是正的,哪种思想不正? 傅老师在浙江开化文殊院为小住同学及全体长住同学作开示 2006.2.3 提要: 外道邪教不肯放弃错误的观点,所以成了佛法的反对派 有一种人,他反对佛教的立场非常坚定,是个死硬派,往往他对佛教不了解,即使了解了,他也反对,因为他要发展他的一切,如果他承认佛教伟大,他的一切就无法发展,所以他宁愿违背真理,这些人就是邪教、外道。佛也说外道很难度,虽然舍利弗目犍连原先也是外道,后来都成了佛的大弟子,但这种人比较少。他们所以能转变,因为他们愿意接受真理,愿意放弃自己的一切。这不是盲目的迷信,因为他们有根据,他们的态度很客观,当他们听到佛法的时候,他们发现头脑里那些始终没有找到答案的问题,竟然佛讲得清清楚楚,所以他们认可了。那么佛法到底是讲什么?佛法讲的就是缘起论。佛一说缘起论,如果这个外道没有私心杂念,能够客观公正,他就会归依佛。可并不是每个外道都是这样,许多人不肯放弃自己的独立王国,水都泼不进,所以成为反对佛教的顽固派。他们也在宣传他们一套,我们有时候也难免会受影响,所以如果不放弃外道知见、外道思想,你学佛法是学不好的。 信鬼神依靠鬼神和贪恋五欲享受的人,也不需要佛法 除了外道以外,还有一种,实际上也是外道,包括巫婆神汉,因为他们信神信鬼,他们只需要投靠鬼神,不需要佛法,也包括世俗上的一些人,他有他自己的追求,即使他们认为佛法好,但也是死硬的反对派。因为佛法要放弃五欲享受,他要抓五欲享受,他虽然承认佛法伟大,可是他不能接受。抓五欲享受的是谁?就是魔道,魔就是怂恿佛弟子去贪五欲享受,所以魔王波旬一直是释迦佛的反对派。 “佛教是伟大,但我儿子不能信佛, 多年前我在上海教佛学禅定,有一个学生的父亲来看我,他说:“佛教是伟大的,这个我认可,可是我的儿子不能学。”这笑话不笑话?既承认伟大,又主张不能学,他讲出他的道理:“佛教讲布施供养,要人心地善良,我要我的儿子出国到日本去开大酒家,要他当老板,学了佛以后他还能发财吗?”所以即使他承认佛教伟大,他也变成了反对佛教的死硬派。所以学佛如果不放下五欲享受,你是学不好的。 修行人要对邪恶享受没感情, 有人常对我这个老师不理解,比如我经常说:我是没感情的。可是我的学生就不同意我的话,说“老师对我们这些学生挺有感情嘛。”这要一分为二,所谓没感情是指对世俗的感情,对世俗知见、世俗的习气、世俗的享受没感情,对外道、邪道、魔道没感情。所谓有感情是对不反对佛教的众生,以及对佛门里面的一起走上菩提大道的同学,这要充满着感情,这就是辩证法。 佛教反对迷信,成佛要靠觉悟 还有一种人,他为什么不信佛?因为他认为佛教是迷信。佛教最反对迷信了,我们是靠觉悟成佛,从来不靠迷信成佛,怎么能说佛教是迷信呢?而说佛教迷信的人,恰恰他们不懂佛法,一个连佛法都不懂的人却说佛教是迷信,岂不是迷信于自己的偏见,他们才是对自己的无知迷信呢! 傅老师在浙江开化文殊院为小住同学及全体长住同学作开示 2006.2.3 提要: 迷信的话听久了,也就认为佛法是迷信了 还有的人,听别人说佛法迷信听久了,他心里就认可佛法是迷信。所以这种话不能多听,多听了你也会认可的,其实听的人什么也不懂,也是迷信。 古时候一个母亲在织布,外面有人在喊:某某人杀人喽,某某人就是她儿子,她听了心里一动也不动,仍然织布,因为她知道她儿子不会杀人。过一会又有人叫了:“某某人杀人了。”母亲还是没起来,仅仅脑子里想一想,难道真的是我儿子杀人了?第三次又喊,母亲起来了,到外面去看看。所以你们这种话听久了,无形之中你就认可了这句话,你也就成了迷信的一分子。 十年动乱后,有人问我:“你现在还在唸经啊?”我说“我天天唸经”,“你还在搞迷信啊?”我说“你怎么知道唸经是迷信?你佛经看过没有?”他说“我不看的,我是听别人说的。”“那么这个人对佛经肯定很懂”,“他也不懂”,“他也不懂他怎么说迷信?”“反正大家都是这么说的。”我说:“毛主席说过:不了解情况没有发言权。你们都是乱说话,你相信他,他相信他,全是迷信。”我从二十二岁开始天天听法师讲经,我是懂了以后才信的,这叫迷信吗?所以不要因为这种话听得多了就轻易地相信,你们要懂佛法以后然后再肯定佛法到底是不是迷信。 有的人与佛有缘,但他一味靠佛保佑, 还有一种人,不管外面说佛教是迷信也好,或者说佛教的闲话也好,他照样信佛,照样进佛门,这是因为他过去世跟佛有缘,拿佛门的话来说,叫有善根。可惜的是他虽有善根,却令释迦佛很失望,因为他进佛门只知道求保佑。这种观点就不正确,当然,你没有长大以前要靠妈妈,长大了你就得自力更生,你还要为广大众生作供献啊,哪有一辈子靠妈妈的? 好比从前有句话:“要吃要穿嫁老公”,这是不好听的话,可是人们认为是现实。这种思想现在很多,这种作法也很多。现在有许多年轻女的,找对象都要找大老板,为了可以不劳而获,这种人都是没志气。 不求法的人在佛门,得不到智慧也得不到觉悟 这就好比说,为了求保佑所以信佛。有许多人进了佛门对于学佛法不感兴趣,听法也不听,一天到晚只知道烧香磕头求保佑。求保佑还没个完,今天保佑我发财,明天保佑我搓麻将赢,后天保佑我找个好女婿,我儿子要出国,再过一天,今天头疼了,最好保佑我不吃药头疼就好……。不是求保佑错了,是他观点不对,他们把佛当神了,信神只有一件事情,就是求保佑。神没有什么法给你,神也没有智慧,神也不能使你觉悟。信神的最多升天,到天堂去享福。 这种求保佑的人无非是两种类型,一种想富想发财,去过荣华富贵的生活,一辈子掉在五欲的迷惑里;还有一种,遇到苦难了,希望菩萨救苦救难。所以从前毛泽东说过一句话:信佛的人,有苦难了就把观世音菩萨请出来,等到苦难过去了,又把观世音菩萨请进去。因为现在不需要了,等我需要的时候再找你。这样子叫佛教吗?一直这样下去,结果到老变了烧香老太婆。怪不得,现在庙里香大把大把地烧,越烧越厉害,好像烧得越多越灵,哪有这回事? 烧香磕头是礼节,并非真正的信佛 你烧一支香,能讲出道理来,叫一支清香,表戒律清净;你烧三支香,也讲得出道理来,表戒定慧。你大把大把烧,佛门里讲不出道理来,大概他自己能讲得出道理来,叫“开菩萨后门”,(笑声)意思说菩萨我烧得最多,你帮忙要先帮我后帮别人。菩萨大慈大悲还看你烧香烧得多烧得少?不懂佛法尽闹笑话,所以求保佑并不是真正的信佛。 傅老师在浙江开化文殊院为小住同学及全体长住同学作开示 2006.2.3 提要: 不学法,不断烦恼怎能快快成就 还有一种人,懒惰再加上急于求成,虽然他知道佛教好,佛教讲修行,佛教讲成就,我将来能够有成就,可是他的思想是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不肯好好的学法,不肯好好的断烦恼,总希望自己能够快快成就,这种思想态度也不对头。 不学法好比不认得路,怎能到想去的地方 还有的人想快快求到,他一心想到快乐的地方去,总是说极乐世界怎么快乐怎么快乐,娑婆世界怎么苦怎么苦,你不懂佛法能到极乐世界吗?经书里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福,你要培福,德,要修戒定慧功德、断智悲功德、法报化三身功德,这些你都不能少啊。当然你光培福,福培得好,也能到快乐的地方,那是天上。没有法,你能够认得路吗?好比没有地图,还不是像只无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撞? 以太阳沉下的方向为西方,可是地球是在转动的 这些没有法的人非常傲慢,总认为自己了不起,其实一问三不知。比如你问他,“离开了地球,宇宙哪里是西方?”他回答不出来。而懂佛法的人就知道,宇宙本无方向,所谓西方是根据地球上太阳落下去的方向来说话的,而地球是在转动的。 想去极乐世界,却对净土种种庄严不清楚 你再问:“极乐世界的莲花是不是娑婆世界的莲花移过去的?”他也不知道。如果说是,那就不是极乐世界了,那跟娑婆世界有什么差别?如果说不是,那又是什么东西做的?八功德水到底是什么水?莲花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到底是什么光?说“王居士往生了”,王居士的尸体明明在床上没走嘛,“不是尸体走啊?”“那是什么东西去了?”“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因为他们什么法都不懂。 佛称比丘为“多闻贤圣弟子”,应多闻才对 一个学生不上课,没有文化,是一个好学生吗?尤其是出家同学,释迦佛把内护正法的责任交给了出家同学,释迦佛称佛弟子尤其是出家同学为“多闻贤圣弟子”,你没有多闻佛法,又怎么护持正法?现在有人佛讲的话不想听,说越听越糟糕,可你儒教思想的话、道教思想的话却讲了这么多,听了这么多,难道这就不糟糕了?听了佛法反而糟糕?“贤”是走在证果证道的路上,你有没有证果了生死的要求啊? 法无高下,也不能以不懂为高 还有的,专门迎合众生的心理状态,投你所好,尽跟你说好话。一开口就夸自己这个法怎么的高。《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你《金刚经》都不懂,高什么呀? 现在还有种情况:以听不懂为高,听得懂就说你不高。从前有个老居士讲法,讲到后来问大家:“你们听得懂吗?”有个居士说:我听懂了。“什么?!我都不懂你能懂吗?”佛门搞成这样不是悲哀吗?如来的弟子都是求智慧的弟子,可是有人在制造愚弟子。 傲慢的人最容易得魔加持,不论是智是愚 打个比方说,从前有钱人容易傲慢,现在没钱的叫花子照样傲慢,你们可能也碰到吧?我是碰到过的。在车站上一个老头子来要钱,那个时候在我看起来,给他两三毛钱已经可以了,他理也不理,我又给他五毛钱,他嘴一撇,傲慢成这个样子。我说“你要多少啊?”他指指手里握的钞票,有一元的,有五元的,十元的。如今富人傲慢,穷人也傲慢。现在末法时期,佛门不光有学问的人傲慢,没学问的人也傲慢,聪明人傲慢,愚人也傲慢,这些人最容易得魔加持,因为谁最傲慢,谁最容易得魔加持。 傅老师在浙江开化文殊院为小住同学及全体长住同学作开示 2006.2.3 提要: 不要求快速成佛的简易法,一句半语也并非彻底究竟 从前还有人开了一个“快速成佛班”,根据佛经上解说,发菩提心才能快快成佛。你成佛的种子也没有,成佛的因也没修好,快到哪里去啊?而且你真要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经过长时期的、一世一世的转世广度众生,你是圆满不了的。可他这种话特别容易迷惑人,因为他迎合了你的懒惰,叫你不必深入经藏。还有种最简单最常见的办法,就是叫你只要一句,样样不要。释迦佛跟文殊菩萨讲过,到了末法时期众生会以一句半语为彻底究竟,这是释迦佛最反对的事。如果你走这条路,末法就在你身上。 没有法,以盲引盲,终不能到目的地 末法末法,还有一点法,现在叫你样样都不要,还不能叫末法,而是在灭法!佛弟子都不懂法了,不是法被你灭掉了?没有法就好比人没有眼睛成了瞎子,一千个瞎子走路,一千个瞎子都不能到目的地。释迦佛赞叹大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从来没有说过往生极乐世界的人用不着法,如果用不着法,佛又何必讲法四十九年呢?那不是释迦佛自打耳光吗?没有佛法的指导,没有佛法的原则,没有佛法的智慧,形同外道。 大家都不懂佛法,佛法就要灭了 这几类人说的话,在佛门流传了这么多的年代,难怪你们进了佛门,问来问去,听不到答案,很苦恼。有人问师父,“修行怎么修啊?”只回答你一句话:“你问什么呀?回去好好唸佛。”别的再也不讲了。“《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到底叫《心经》还是《多心经》?”“我自己也不懂。”再这样下去,佛法就要灭了。 我们办《清凉桥》刊物的目的就是弘法,所以《清凉桥》讲的全是法。有的同学看到《清凉桥》就来了,结果把问题全提到我这儿来了。 学佛法的人心要纯正,把头脑理理清楚,即使你现在不能完全扫除过去那些话的影响,至少要弄弄明白这种话对不对? 修行要从闻思修开始 学佛法怎么学?修行怎么修?目的是什么?你们将来多听法,都会知道。从法上讲,学佛、修行总是从闻思修开始,闻就是听法,思就是自己思惟,修就是依教奉行。 “开”是开悟,“化”是化度,要悟入佛之知见 你们千里迢迢来到开化文殊院,开化是什么意思?开是开悟,(众笑)化是化度。自己要求开悟,要化度众生,开悟什么?悟入佛之知见。我们要把自己的知见慢慢地转过来,转到佛的知见那里去。当然要有方法,要有路可走,也就是要听佛的指导,佛叫你怎么样转,你就怎么转。这些指导都在经典里,经典看不懂,就要听法呀。 供养是为了维护僧众道粮,维护弘法事业 佛从来也没有说过,“你们在我面前多烧烧香就能了脱生死。”当年佛在人间的时候,十大弟子最靠近佛,舍利弗目犍连从来也没有在释迦佛面前放过一只功德箱,我也不知道中国是什么朝代开始有功德箱的。现在有些假和尚见有人来礼佛就说:“丢点钱。”还有人说得更具体:“佛面前多丢点钱,佛保佑你。”难道保佑要花钱买啊?咱们说句笑话,佛当年是托钵,一只钵也不过乞一钵饭呀,供养是维护僧众道粮,维护弘法事业,让比丘僧好好修行,弘扬佛法,并不是发财致富的手段。 文殊菩萨大智慧,来文殊院求智慧就没错 度众生用什么度?用智慧来度。佛是以法度众生,你没有法你度得了众生吗?你们抱着要开悟,要广度众生的目的来文殊院,文殊菩萨大智慧啊,你到文殊院里来求智慧,找对了路,将来自己开悟了还要广度众生。 有人说“我来看看傅老师”,(众笑)那么你看吧。老头子有什么好看的?当然喽,这些世俗话,你随顺说说也可以,别忘了你是来求智慧的。 还有些人是来拿好处的:哪怕傅老师给我一粒糖,我吃了也得加持啊。(众笑)想得加持也可以,但是还得看你加得进加不进啊。 傅老师在浙江开化文殊院为小住同学及全体长住同学作开示 2006.2.3 提要: 求法要虚心,无盖障,不颠倒 我年轻时在呼和浩特讲课,一个学生来给我泡茶,他把茶缸盖子掀开来,我又盖上了,他说“老师我给你倒茶”,我说“你倒吧。”他说“盖子盖上了怎么倒?”“喔,倒茶不能盖盖子。”他把盖子拿掉,一看里边全是冷茶水,就把茶缸拿起来,要把冷的倒掉,我说:“你就这么倒吧。”他说“茶缸里满满的,怎么倒得进去?”“喔,满了倒不进去。”他倒掉了冷的,空杯子放着,我又把茶缸子倒过来一扣,他说“茶缸颠倒了,我怎么倒啊?” 所以你们如果五盖不去掉,佛法的甘露水就灌不进去;如果里边肮脏的东西不倒干净,甘露水也灌不进去,要空了才灌得进去;如果知见颠倒,你又不纠正,佛法也灌不进去。所以你们在学法过程中知见不能颠倒,自己的烦恼习气每天都要空掉一点,不要被烦恼障所知障盖住了,这样进步就快了。 全听佛的话,修行就不难,搞片面抓点滴就有争 说这么难啊?其实不难,只要你做到全听释迦佛的,不就行了吗?麻烦是你自己找来的呀,又要听释迦佛的,又要听阿狗阿猫的,你搞得这么复杂干什么呢?一复杂就要争论,双方争不完的争。为什么会争?都看片面,只抓一点一滴。 现在更加糟糕了,争也争不出来了,因为法都不懂了,还争什么?假如你懂了一点片面的法,还会跟人家争个高下。也难怪,你当初学法的时候就没有学到圆满的正法。 按照中国佛门的宗派传统,对无宗派就不好理解了 比方说,佛教本来没有宗派,传到中国来形成了宗派。假如我们说我们无宗无派,人家就感到奇怪,感到不好理解,好像一定要有宗派才是佛教。他不知道,当年释迦佛没有分过宗派,只是显密二教,教证二法。现在许多人连佛教的历史,佛在人间时是怎么样都盲无所知,只根据中国的传统习惯来认识,以为这就是标准。 无宗无派就什么宗派都在里边了 也有些法师可懂的呢,比如我在福鼎的时候,有海外的法师来参观,谈起来也有问:你是什么宗派啊?我回答他:“我无宗无派。”这位法师马上说:“无宗无派就是什么宗派都在里边了。”既然什么宗派都在里边了又何必在乎宗派? 宗派不要互相诽谤 我们不参与宗派,但我们也不反对宗派,每个宗派都是佛教,我们都赞叹,千万不要诽谤,诽谤他宗,就是诽谤佛法。当然喽,假如有人,自称是修佛教的宗派,知见却是邪的,那么咱们应该帮助他纠正一下,可也不能对学释迦佛圆满法的人有所歧视啊。 大般若是佛母,使我们走上菩提大道 当年能海上师为了这个问题就说:“如果一定要问我们是什么宗,也只能说是大般若宗。”从前中国没有大般若宗,所以今天海内海外都称能海上师为大般若宗初祖。其实这也是方便而说,大般若是佛母,显密圆满,教证二法都不少,所有宗派就全在里面了,实际上也就是无宗无派。我们是按照释迦佛的教导,要证果了生死,还要走上一条菩提大道,菩提大道一直通到成佛。 傅老师在浙江开化文殊院为小住同学及全体长住同学作开示 2006.2.3 提要: “佛道无上誓愿成”怎能说成佛是打妄想 有些人会想:你们要求成佛,我也不好说话,在我们看来末法时期了还想成佛,简直是打妄想。可是这种人也怪,等到做早课了,在佛面前发愿:佛道无上誓愿成,晚课时又发愿:佛道无上誓愿成,一天骗佛两次。(众笑)没有成佛的思想,十方佛都不喜欢你,佛度众生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把众生度到成佛,否则的话佛说了出离乘的法,使弟子们了脱生死证了阿罗汉果,为什么还要跟他们说菩萨法? 众生要成佛,也得由文殊菩萨来指导 年初一大家都知道,是弥勒菩萨生日,弥勒菩萨是一生补处菩萨,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他就要到娑婆世界来成佛,来补释迦佛的位置。他现在在哪里?现在也在人间,也在兜率天。兜率天里可不光是天人,也有许多大菩萨,文殊菩萨就在兜率天,在帮助弥勒菩萨快快成佛。文殊菩萨在过去来讲是七佛之师,以后众生要成佛,也要由文殊菩萨来指导。 文殊菩萨住在每个众生的心里 你们既然来到文殊院,文殊院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说“文殊菩萨到底在哪里?”有人指着文殊菩萨像,“喏,这就是文殊菩萨。”那只是照片上的文殊菩萨。那么真正的文殊菩萨在哪里?总不能让我飞到兜率天去见文殊菩萨吧?我也没这本事。就算你有神通能腾空,能不能飞到兜率天,还是个问题呢。 有人专门求神通,最好能腾空。你真的腾空了就要害怕死了,因为不习惯啊。万一腾空后下不来怎么办?只好赶快打手机,问傅老师:“老师啊,我怎么下来?”(众笑) 何必到兜率天去见文殊菩萨呢?你要见文殊菩萨首先要了解文殊菩萨到底住在哪里。文殊菩萨只有一个,文殊菩萨的化身可无其数,这么多的化身到底住在哪里?住在每个众生心里。可是你见不到,因为不相应,文殊菩萨是智慧心,你的烦恼心能相应吗?要相应了才能见到文殊菩萨。那我怎么能相应呢?你把烦恼变成智慧不就行了吗?你不会,就要学一学,那就到文殊院来学啊。 能证悟到一切法体性皆空,这个觉悟就是如来 今天到了文殊院,你们心里有一念觉悟,就能够求得智慧,尤其文殊菩萨的智慧是金刚智慧,这都是将来你成佛的种子,具足了这种觉悟,这种智慧,你就见到文殊菩萨了。这不是我说的,在《金刚经》里说:“见相非相即见如来”。见到相,你能不执着这个相,你就见到了如来。我们今天见到三十二相的佛,这是佛当年作太子时的身体。你要真正见到佛,要靠你的觉悟,靠你的智慧,要有大般若的智慧,要能体悟到一切法体性皆空,什么都能放得下,你有了这种境界,你有了这种觉悟,这就是如来。 心外求法,是名外道,心净则土净,净土就在你心里 如来到底在哪里?懂佛法的都知道,所有众生的佛性跟释迦佛的佛性一模一样,既然一模一样,佛还不是在你心里?所以有句话说:心外求法,是名外道。还有一句话:心净则土净,十方佛的净土都在你心里,你心净你的心就是净土,所以你要往生一刹那就到。 觉了就是佛,何必问有没有佛 再给你们解答一个问题:到底有没有佛?假如你问到底有没有神?这我不知道,因为我不信神。到底有没有佛?(男:有佛)要说出根据来啊。(男:众生的佛性跟释迦佛的佛性一样的,平等平等,因为我们迷了就是众生,觉了就是佛)说得不错。假如因为我相信有佛,或者说历史上是有这么个人,所以我知道确实是有佛,这说得太浅太浮面了。有人说:“我怎么信佛的?因为我相信鬼,所以我信佛了。”有鬼就有佛。(众笑)应该这么理解,你承认你自己有佛性,所以知道有佛,未来佛也是佛啊,佛就在你心里。既然自己有佛性,自己将来决定能成佛,那还问什么呀?这种问题都是不懂佛法的人问的。 傅老师在浙江开化文殊院为小住同学及全体长住同学作开示 2006.2.3 提要: 好比佛性蒙上了灰,所以觉悟表现就差了 说:“我到底有没有佛性啊?”叫你们做好事,你们肯定愿意做了,叫你们做坏事,当然你不肯喽,这就是佛性嘛。从来也没有一个人吃饭吃到鼻孔里去,这就是佛性,只不过你们现在佛性表现得太少了。觉悟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是从智慧和悲心表现出来的。你们个个佛性圆满,可是因为有世俗习气、世俗知见、种种烦恼,就把它掩盖了,使得你们在觉悟上智慧上悲心上表现得太少了,好比一面蒙灰的镜子,要努力擦干净才会发亮。 来文殊院的要爱护好,众生都是未来佛 我举个例子,一个众生来到文殊院,你该为他做些什么?无论什么众生来到文殊院,你都应该要修供养要爱护好。讲经说法就是法供养,非但要做好供养,而且要尽我所有作供献,因为他是未来佛,同时他也是你们过去世的父母,一切众生皆父母,见众生就要供养。 你们有些地方做到了,比如看见小住同学来了,都是铺上新被子,新的枕头套,全洗得干干净净,而且住宿不要钱,吃饭不要钱,是在修供养,不过还不够广大,一只小狗来到你们文殊院,你供养了没有啊?如果你对小狗供养得很好,小狗怎么会被冻死啊?它也是你过去世父母啊。可见得你们修得不够好,这么冷的天竟然叫小狗去看门,(众笑)你的悲心到哪里去了?这个众生你没有保护好啊。 要修广大菩萨法, 在你们看来,这是件小事,也许你们背后要说我:傅老师可能是把小狗当宠物了?小狗死了他心里难过。我是为你们对众生不修悲心而难过,哪怕是一只鸟儿,哪怕是一条虫,你都要修悲心,畜生道里的动物也有菩萨化身呀,你可不知道啊。我是举这么个例子来指出你们智慧悲心都很欠缺。修菩萨法要修广大的菩萨法,狭小的悲心只是人世间的好心,一个妈妈对子女有菩萨心肠,因为太狭小了,只能说是菩萨心肠,而不能算是菩萨,真正修菩萨法的人要落实到每个众生那里去。 如今我们还是烦恼众生, 对每个众生作供献的时候,你能做得恰到好处就是智慧;照顾得非常好,就是悲心。让每个众生都发欢喜心。 还要做到恰到好处,不能太过分了。比如你不能说:我就是佛。你的佛性确是圆满,可你现在还是烦恼众生。你们这次千里迢迢,进了文殊院了,希望你们法喜充满,好好学法,快快成就,今天就讲到这里。 (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
弥勒表欢迎,韦驮表护法,佛门应作狮子吼
·佛弟子的家是如来的家
·人不把老脾气改掉,是新不了的
·我们有像狗那样忠心地看住了家门吗?
·居士在佛门要护法,不能对邪魔献殷勤
·弥勒表欢迎,韦驮表护法,佛门应作狮子吼
·端正思想是修行的第一步
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2)
佛教反对迷信,成佛要靠觉悟
·外道邪教不肯放弃错误的观点,所以成了佛法的反对派
·信鬼神依靠鬼神和贪恋五欲享受的人,也不需要佛法
·“佛教是伟大,但我儿子不能信佛,因为我要他开大酒家”
·修行人要对邪恶享受没感情,对菩提道上的同学充满感情
·佛教反对迷信,成佛要靠觉悟
因为我要他开大酒家”
对菩提道上的同学充满感情
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3)
不求法的人在佛门,得不到智慧与觉悟
·迷信的话听久了,也就认为佛法是迷信了
·有的人与佛有缘,但他一味靠佛保佑,这使释迦佛很失望
·不求法的人在佛门,得不到智慧也得不到觉悟
·烧香磕头是礼节,并非真正的信佛
这使释迦佛很失望
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4)
法无高下,也不能以不懂为高
·不学法,不断烦恼怎能快快成就
·不学法好比不认得路,怎能到想去的地方
·以太阳沉下的方向为西方,可是地球是在转动的
·想去极乐世界,却对净土种种庄严不清楚
·佛称比丘为“多闻贤圣弟子”,应多闻才对
·法无高下,也不能以不懂为高
·傲慢的人最容易得魔加持,不论是智是愚
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5)
修行要从闻思修开始
·不要求快速成佛的简易法,一句半语也并非彻底究竟
·没有法,以盲引盲,终不能到目的地
·大家都不懂佛法,佛法就要灭了
·修行要从闻思修开始
·“开”是开悟,“化”是化度,要悟入佛之知见
·供养是为了维护僧众道粮,维护弘法事业
·文殊菩萨大智慧,来文殊院求智慧就没错
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6)
求法要虚心,无盖障,不颠倒
·求法要虚心,无盖障,不颠倒
·全听佛的话,修行就不难,搞片面抓点滴就有争
·按照中国佛门的宗派传统,对无宗派就不好理解了
·无宗无派就什么宗派都在里边了
·宗派不要互相诽谤
·大般若是佛母,使我们走上菩提大道
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7)
觉了就是佛,何必问有没有佛
·“佛道无上誓愿成”怎能说成佛是打妄想
·众生要成佛,也得由文殊菩萨来指导
·文殊菩萨住在每个众生的心里
·能证悟到一切法体性皆空,这个觉悟就是如来
·心外求法,是名外道,心净则土净,净土就在你心里
·觉了就是佛,何必问有没有佛
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8)
要修广大菩萨法,
狭小的悲心只是人间的好心
·好比佛性蒙上了灰,所以觉悟表现就差了
·来文殊院的要爱护好,众生都是未来佛
·要修广大菩萨法,狭小的悲心只是人世间的好心
·如今我们还是烦恼众生,要好好学法,快快成就
狭小的悲心只是人世间的好心
要好好学法,快快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