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的人生与禅乐(虚空观 禅定学修前的开示)
虚空观(禅定学修前的开示) 杭州远志成长公司主办企业家禅定营来文殊院学修的第四期 丁杰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0.20晚上 不空不能发挥~执着故~不放下不能提起、不放下不能单提一念 观空能获取宇宙能量,心空故,能得加持、能证涅槃、能生净土 空杂念~合理用脑得聪慧 空烦恼~提高素质,身心自在(精力充沛) 空执着~排除心因,放下解脱(观病性空,能促康复) ~知烦恼性空而断烦恼 烦恼是苦因,众苦之因。烦恼别名随眠,睡在我们八识中 禅定先修空观,成就法身也靠空观 提要: 理论搞清楚了再修禅定,作用就大 丁杰:大家晚上好。上午老师给大家带修了虚空观,很多同学没听过虚空观的讲解,现在给大家补一下课。上午老师讲的是定学的理论,这是从总体上给大家介绍禅定是怎么回事,禅定的作用及好处。但是具体到每一个观法,都有其各自的理论和要求,如果不懂理论,你修禅定作用就小;你把理论搞清楚了再修禅定,作用就大。修佛教的禅定一定要理论和修法结合起来,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定要懂得理论。 禅定先修空观,成就法身也靠空观 我们一开始修禅定,修的是空观。一般以为初修的内容可能浅,其实空的道理在佛法里是最深最深的,它通上通下,一开始也是从空观打基础,将来成就也必须在空中成就。成佛首先要成就佛的法身,佛的法身就是空和明组成的,所以空观很重要。 我们走的是菩提大道,只有放大心量, 佛法里分大乘和小乘,小乘佛法以证得阿罗汉果、了脱生死为究竟。中国是大乘佛法,不仅为自己了脱生死,而且要度一切的父母众生都能了脱生死,所以我们走的是心量非常广大的菩提道。只有扩大你的心量,才能把一切众生放在心里。 数息易入定,修空能放大心量 原始佛教是以数息观为基础。修息又叫安般,也就是数自己的呼吸。这个方法非常好,通过这个方法,你可以很快地入定。大乘以空观为基础,因为虚空最广大。有句话,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如果你能把自己的心无限放大,放大到跟虚空一样广大,那你的心量就大得无有边际。 因为一切法性空,所以 很多人都知道佛门讲四大皆空,不懂佛法的人一提四大皆空,就认为是消极。其实他既不知道什么是“四大”,也不知道什么是“空”。有人把佛门叫空门,说一进了佛门,样样都空喽,但还是没有把这个空解说出来。佛法里讲的空,跟我们平常所讲的空是两个概念,你按平常的观念去理解,肯定会搞错。我们平常讲这个屋子是空的,大家可能理解成这个屋子里什么也没有。但是佛法讲空不是“没有”的意思,而是指的能够变化。虽然这个屋子坐满了人,但终会散去。而且砖头、石头、水泥组成的房子,不可能永久存在,总有一天要变化、要分散。像这样的情况,佛教就称为一切法性空。组成房子的种种材料、条件,佛法上就叫缘。 一听到缘,大家都感兴趣,说“缘就是缘分”,按照现在的话来解说,缘就是条件的意思。条件具备了,事物就成立了,这就叫缘起。但是组成事物的这些条件都是在变化的,条件变化了,事物也就变化了,不可能一成不变,也就是不能永恒,所以说它的体性就叫空。佛法讲的空是体性空,是一切都无常的意思。 虚空观(禅定学修前的开示) 杭州远志成长公司主办企业家禅定营来文殊院学修的第四期 丁杰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0.20晚上 提要: 地是硬性,水是湿性,火是暖性,风是动性, 四大就是地水火风四种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因为普及一切物质,所以称大。佛法把一切事物分成两类,一种是物质,叫色法。比方说这个墙,我们看的见摸得着,这是物质组成的,就是色法。还有一种是我们的心理活动,这叫心法。色法都是四大所成。地大有坚固的特性,比如大地有硬性能安立房屋,就属于地大,水大湿性,火大暖性,风大动性。任何物质细细分析,都具备这四种特性,所以一切的物质都是四大所成。 佛说四大皆空, 人体也是四大所成。骨头能够把全身支撑起来,是地大,血液是水大,体温是火大,呼吸是风大。四大随时随刻都在变化,地大如果不能变化,小孩子就不能长成大人;喝进去的水能排泄出去,它也是在变化;人的体温也在变化;呼吸,一呼一吸也是在变化。四大会变,人能不变吗?组成人的物质和心理都在变化,你能说有个不变的我吗?所以佛法讲四大皆空,是告诉我们不要执着有个不变的我,如果你执着了,就叫我执。 不空不能获取,原有的不空,水也倒不进, 下面讲“空的必要”,为什么要修空?因为“不空不能获取”,你不空,你就不能再获得,因为它已经装满了。举个例子,你要把清水倒进杯子里去,可是杯子不空,水就倒不进去。我们今天来听佛法,把佛法装进脑子里,大家脑子有没有空掉?(下答:没有,怎么空呢?)我今天听到有的同学在议论佛教啊道教啊,争来争去。我第一次听傅老师讲课的时候,老师讲佛教是印度传来的,道教是中国的,我也不知道道教是什么,佛教是什么,但是我想,中国的东西我应该喜欢,外来的东西我就不喜欢。因为脑子里装了这个东西,没有空掉,所以傅老师一讲佛教比道教高,我就听不下去。后来听了很多,慢慢知道不能感情用事,你既然要知道什么是真理,就必须要把它辨别清楚。再后来明白了佛法道理,才知道,佛法的道理的确远远高过道教。比方说佛法对心理的研究、对了生脱死的研究,道教都是没有的。道教没有办法解决生死的问题,修到最高只能生天,不能冲破三界、了脱生死。这才转过来,转过来就能接受佛教。所以你们到这里来听佛法,先把脑子里原先的思想空一空、放一放,佛法的道理才能装到脑子里边,所以叫“不空不能获取”。 只有空掉烦恼才能成为心地洁白、 “垢污不空何能清净?”想要干净,必须要把污垢去掉,如果你要保留污垢,无论如何都不能清净。人也是这样,听了佛法,我们都知道要净化人心,做一个心地清净、没有烦恼、品德高尚的人。但是你光是听讲,自己心里的烦恼、不良的习惯从不去掉,那你无论如何也不能清净,我们修行就是去掉污垢的过程。 虚空观(禅定学修前的开示) 杭州远志成长公司主办企业家禅定营来文殊院学修的第四期 丁杰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0.20晚上 提要: 烦恼空掉,就会变成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 “烦恼不空何能智慧?”佛法里讲的烦恼,不单指我们平时心里的烦躁,而是指心里贪嗔痴的念头。贪嗔痴与智慧相反,心里有烦恼,智慧就没有地方放;心里有了智慧,烦恼就去掉了。我们把心里的烦恼空掉,就会变成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就看你烦恼空得怎么样。 不空不能发挥,打破执着, “不空不能发挥”,为什么呢?“执着故”,不管你是做哪一行哪一业,你想发挥你的能力,你必须要去掉心里的执着。 我们一般都很执着,例如男人执着自己是男人,女人执着自己是女人。女同志做的事情男同志一般不会去做,比方说洗衣服、补衣服;女同志也是样,如果让她像一个大丈夫一样,很多女同志也不乐意。你这样执着,你就没办法发挥你的潜力。比如男的跟女的比,女同志的心一般比较细,但是你们看老师,他却是非常细非常细的人,有时候你会觉得老师怎么比女同学还细。因为老师心里没有这种观念,老师说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补衣服。有人觉得奇怪,怎么喜欢这件事情?我们跟老师学了,慢慢才发现,如果你真的这么去做了,你的心自然就会变细。所以要打破执着,你的能力才会发挥出来。 不放下就不能提起 “不放下不能提起”,比如你想把热水瓶拿起来,但你一只手里有筷子,一只手里有碗,你不把筷子、碗放下,你这个热水瓶就提不起来。 你们放下了个人的一切,在为众生而忙, 今天大家能到这里学佛法,也是因为你们在这三天里放下了其他的事情。只有放下了世俗的东西,才能接受佛法的智慧。有人觉得我们常住的同学不好理解,第一批禅定营里有一个老总,他曾问我怎么不到社会上工作。听了老师三天的课,他就完全变过来了,临走的时候跑到我面前跟我握手,说:“我非常佩服你们。”为什么我们能够到这个地方来,也是看到了佛法的伟大,看到了佛法智慧的殊胜。人的一生要有所成就,那就必须要在事业里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佛法博大精深,我们有志要在这个事业里有一番作为,帮助傅老师一起完成菩提心的事业,所以把社会上的事情放下,来到这个地方。其实工作都是一样的,社会上打电脑,到这里也是打电脑;社会上讲课,到这里还是讲课,只不过社会上工资拿得高一点,这里没有工资。但是人的心态改变了,社会上是为了个人前途忙,为自己的小家庭忙,到了这里是为了所有的众生忙,心量就扩大了。心量一大,很多由于狭小的心所造成的痛苦,都会自动消失,相反你会变得快乐起来,这也是说的不放下不能提起。 要放下其他的念头,才能单提一念 “不放下不能单提一念”,单提一念是佛教的一个修行的方法。佛教修行要入定,你的心里只能有一个念头,不能有两个念头,这就叫定。你不放下其他的念头,这个念头就提不起来,也就不能入定。佛法里很多方法就是让你放下其他念头,单提一念。比方说,诵经时你的心要放在经文上,其他的念头就放下了。我们的心在同一个时间只能起一个念头,它是第一个念头灭了,才会生起第二个念头,第二个念头灭了,才会生起第三个念头。你抓住第一个念头不放,第二念就生不起来,所以只有放下其他的念头你才能单提一念。 虚空观(禅定学修前的开示) 杭州远志成长公司主办企业家禅定营来文殊院学修的第四期 丁杰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0.20晚上 提要: 观空的作用能获取宇宙能量 下面讲“空的作用”,“观空能获取宇宙能量”,宇宙里有很多能量,比方说阳光、空气、水分里都有能量。这些能量我们通过吃饭也能获取,如果你再观空的话,能量就吸收得更好了。有人说,厨师肯定在食堂里吃得很好,所以胖胖的。其实是因为他整天在厨房里炒菜做饭,很多营养通过毛孔进到他体内,所以通过毛孔也能吸收。我们如果修禅定,一观空,身体就发生变化,很多宇宙能量都会吸收到体内。了解佛教的人就知道,一个修行人如果能入定,他会很长时间不喝水也不吃饭,有的时候能入定几天,虚云老和尚能入定三个月,为什么他还会活着?就因为他靠定力吸收宇宙的能量。 心空故能得加持,一心求加持,加持的力量就大了,能出现奇迹 “心空故能得加持”,加持就是别人加给你的力量。比如我们早晨念经后,让大家把念经的功德回向给求加持的人,让他们也得到利益。有人对此不理解,其实这种力量就是心理的力量。例如一个小孩,他想做一件事情,可是又不敢做,眼睛看看他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朝他点点头,他马上就有了胆量,就把这件事情做成了。别人的心理力量加到你身上,你能得到,这就是加持。但是你心里要空,对这个人要认可,如果你心里不空,对他没有信任感,或者有其他的想法,这种力量你也就拿不到。 这种心理力量如果发挥得好,也是非常大的。以前我们在福建福鼎呆过六年,跟当地居士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后来我们搬到了湖北,福鼎一个居士的父亲到寺庙里去玩,不小心掉到放生池里。这个放生池是死水,很脏很毒,他身体摔破了,毒就进到身体里面。当地医院没有办法,温州的大医院也没办法,只好送回家。他儿子想起老师同学,就把父亲的照片寄过来,希望老师同学念经回向给他加持,结果他父亲竟然自己好了,医院里的人也不理解这种奇迹。这个事情很多人都知道,后来老师到了福鼎,他还亲自来看老师。 要不死,就要不生,空掉心里的烦恼故能证得涅槃 “心空故能证涅槃”,有人以为出家人死了叫涅槃,其实涅槃不是死亡,涅槃是永恒的不生不死。有说“学佛的人最后也死了,也没有长生不老嘛,怎么叫了生脱死?”任何事物有生必有灭,你找不到一个东西只有生没有灭。只有灭掉了不再出生,没有生就没有灭了。比方说蜡烛点亮了,生了,这火必然会把蜡烛烧掉,你只有不把蜡烛点亮,那么它就不会灭掉。人也是这样,你生出来了,你这个身体必然要灭掉。佛教追求的了脱生死,是你死了之后不再生出来,那你就没有灭了,这就叫涅槃。其实不是死了之后才有涅槃,当你活着的时候断尽所有的烦恼,证了阿罗汉果,这就叫涅槃。 世间一切皆无常,造业就有苦,执我心就小, “涅槃”这个词的含义很多,所以不作翻译,可以用“常乐我凈”四个字来表示它的内涵:常,就是永恒的意思;乐,没有一点痛苦;我,这不是个小我,而是大我;净,清清净净。这个常乐我净,跟我们世间的状态恰恰相反。世间上一切的东西都是无常的,不可能不变化;我们这个世界上充满了种种的痛苦;我们凡夫都把这个身体看作是我,而执着这个虚妄的小我;我们众生的心因有烦恼故,都是不清净的,而涅槃则是完全的常乐我净。 心净则土净,心空故能生净土 “心空故能生净土”,现在很多唸佛的人求生净土。我们地球上的众生个个脾气刚强、难调难伏,造恶业多做善业少,报上经常报道:今天这个地方杀人了,明天那个地方出了案件,后天哪个地方又搞腐败,这都是肮脏的表现。净土则是非常清净快乐的地方。要实现生净土的愿望,就必须把心里的烦恼空掉。当你心里的烦恼干净了,你的净土也就成立了。真正来讲,你心里边清净了,你所在的地方就成了净土。 虚空观(禅定学修前的开示) 杭州远志成长公司主办企业家禅定营来文殊院学修的第四期 丁杰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0.20晚上 提要: 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 “空的内容”,佛一生讲了四十九年的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对治我们八万四千烦恼。“八万四千”意思是很多很多。比如傲慢、妒忌、邪知邪见全是烦恼,细数起来多得不得了。我们有一种烦恼,佛就给我们讲一种法来对治,好比医生治病一样,你有什么病,医生就给你吃什么药,佛法就是治众生的烦恼病。 佛为了治我们执“有”的毛病,就讲了空的道理, 修空也是药,这是治我们一切都抓“有”的毛病。比方说我有身体、有家庭、有财产、有事业,样样离不开一个“有”,真的是有吗?(下答:没有)老师说他以前总认为哥哥是他的,妹妹也是他的,他的所有的都是他的,后来才发现:哥哥是嫂子的,弟弟是弟媳妇的,老婆也是她自己的。(众笑)儿子呢?儿子结婚了,是儿媳妇的。(众笑)所以大家想想通,样样都不是你的。执“有”的观念是错的,如果你不去掉这个观念,你就会痛苦,因为当你喜欢的东西失去的时候,痛苦就产生了,这就叫爱别离苦。佛为了治我们这种病,就讲了空的道理。 空掉杂念,合理用脑, 但也不能乱空,空错了就麻烦。第一个要“空杂念”,什么叫杂念?人的念头有两种,一种是你应该想的,叫正念,一种是不应该想的叫杂念。例如,大家听课的时候,心放在听课上,这叫正念;如果你的心在想:家里什么事情没做好,这就叫杂念。就好像田地里长了很多杂草,庄稼还能长好吗?必须把杂草除掉,才能长好庄稼,所以要“合理用脑”。聪就是聪明,慧就是有智慧,你想聪明有智慧,就要合理用脑,一切的杂念全要去掉。 现在的人杂念很多,就说我自己吧,我年纪也不大,白头发倒很多。我以前说这是遗传的,我爸爸不同意,他说:“我到你这个年纪,还没这么多白头发呢。”后来我想了想,还是因为杂念太多。我记得小的时候也没这么多妄想。现在社会开放了,有好的一面,可以由你自由发挥;但是另一面,杂念也很多,外面的花花世界到处在吸引你,如果你没有定力,没有智慧,你的心就被勾出去,什么都想,这样肯定要长白头发。如果你空掉杂念,合理用脑,你就会变成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空掉了烦恼、自私,才能提高素质 要“空烦恼”,烦恼就是心里的贪嗔痴。如果你不空掉烦恼,你身心也不得自在,素质也提不高,因为你的心被烦恼控制了。一个人素质高,会在他的行为上表现出来,他不会出口骂人,也不会乱吐痰,乱丢垃圾,也不会只顾自己不顾人家。我是不抽烟的,我上了公共汽车就难受。公共场合规定不能抽烟,但有些人偏要抽烟,看到别人在咳嗽,他也无动于衷,因为他只顾自己,这是自私的表现!所以只有去掉了自私,才能提高素质。 我再不住在铁门铁窗里了,因为不自在, 空掉烦恼才能“身心自在”,没有束缚叫自在,如果心身被束缚在一个地方就不自在。我以前的单位是在上海,有个六百多平方米,晚上员工都回家去了,只剩我一个人住在里边。后来傅老师路过来看我,临走时跟我讲了一句话,“这里像牢笼一样,你怎么呆在这个地方?”我就思考,这确实像牢笼,门都是大铁门,窗户有铁栏杆,自己在里边真像囚犯一样,身心不自在。其实现在很多人,家里面都是铁门铁窗,跟我当年也差不多,为什么还不肯离开呢?有贪心呀!离开了,我哪里去拿工资?贪心就是烦恼,因为你有所求,心里放不下,所以呆在那里不肯走。那不是别人关你,而是你自己关自己。身心不自在,你就有苦。 现在我不呆在那个房子里,我感觉自在很多。在文殊院,我们一个月只发六十元,六十元可能你们一个上午就用光了。(众笑)我们很多同学一个月一分钱都没用,因为我们这里不需要用钱,吃饭也不要钱,住宿也不要钱,衣服仓库里有,根本不需要花钱,(众笑)心身都很自在,非常的快乐,所以要空掉烦恼,才能身心自在。 虚空观(禅定学修前的开示) 杭州远志成长公司主办企业家禅定营来文殊院学修的第四期 丁杰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0.20晚上 提要: 空掉执着,才能得解脱,如观病性空能促康复 还有“空执着”。执着是在心里,你心里不排除执着的因,你就放不下,仍然得不到解脱的果。 比如“观病性空,能促康复”,病人总想“我是病人”,天天想,病就跟他产生感情了,病也不跑了,所以病就难好。比如说话口吃的人,在他心情平静,忘了自己是磕巴子的时候,他讲话也很流利,一想起来,马上又口吃了。所以生了病,不能光从身体上找原因,还要从心理上找原因。傅老师经常讲,一个人生病从心里去找原因,身体上的病更容易好。 恶行来自恶心,所以修行要从断烦恼着手 “空的利益”,首先“知烦恼性空而断烦恼”,修行就是断烦恼,不断烦恼不叫修行。修就是修理,修理我们的行为,断心里的烦恼。我们讲话或者动作,归根结底是受我们心里指挥的,你心里怎么想就会怎么说,就会怎么做,这是一个根子,所以要从断烦恼来着手。 烦恼是众苦之因 佛法讲“烦恼是苦因,众苦之因”。其实我们修行人跟社会上的人一样,都是为了追求幸福快乐,只不过方法上不一样。世俗人目光比较短,他家里很穷,他就认为贫穷是苦的因,所以他就想办法去发财,他是从这种途径去解决苦。佛法认为这不是根本,如果有钱了就不苦,为什么有钱人还会自杀呢?可见得钱财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真正的根子还是在我们心里。 人生有八苦,不修行,人人都逃不掉 佛教讲人生有八种苦,第一种叫生苦,我们从母胎里生出来的时候非常苦,也包括你生活当中种种的苦。第二叫老苦,上了年纪的人挺可怜,样子就难看,脸上皱巴巴的,背是弓的,走起路来颤颤巍巍,拄着拐杖,而且现在的老人一般都很孤独。第三病苦,生病了很痛苦。第四死苦,如果你不修行,死的时候犹如生龟脱壳,活着的乌龟硬是把它的壳扒掉,人死的时候就是这么苦。今天大家学了空观,如果你天天坚持修空观,慢慢身体发生转化,把紧张都空掉了,死的时候就没有这种苦。第五叫怨憎会苦,冤家碰头也很苦,冤家逼得你流落天涯海角,家破人亡。第六爱别离苦,亲爱的人分离了,失恋就是爱别离苦。第七求不得苦,很多人都有这种苦:大学考不上,对象找不到,发财没有机会,想当官没有路子,这都是求不得苦。最后一种叫行苦,我们是在六道里不停地行,今天做人是在人道,做了好事下辈子生天,天人的福气享完又掉到恶道,就这么在六道里不停地流转,这就叫行苦。这八种苦,不修行,人人都逃不掉。 烦恼又叫“随眠”它藏在我们八识田里, 那么苦的因在哪里呢?佛告诉我们,苦的因就是心里的烦恼,你只有断掉心里的烦恼,才能去掉这些苦;如果你不断掉烦恼,你会一直苦下去。烦恼还有一个名字,叫“随眠”,它不是时时刻刻都表现出来的,有的时候你看不到,它藏在你心里,所以叫随眠。比如你快乐的时候,就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烦恼。它藏在哪里?藏在我们八识田里边。八识田就好比是心理学上讲的潜意识,所有的种子都藏在八识田里。今天时间关系,我们就讲到这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
虚空观
空的必要
不空不能获取~满故~杯不空何能装水、垢污不空何能清净、烦恼不空
何能智慧
空的作用
空的内容
空的利益
·理论搞清楚了再修禅定,作用就大
·禅定先修空观,成就法身也靠空观
·我们走的是菩提大道,只有放大心量,才能把一切众生放在心里
·数息易入定,修空能放大心量
·因为一切法性空,所以一切事物不可能不变
才能把一切众生放在心里
一切事物不可能不变
企业家的人生与禅乐(2)
佛说四大皆空,
是告诉我们不要执着有个不变的我
·地是硬性,水是湿性,火是暖性,风是动性,一切物质都是地水火风所成
·佛说四大皆空,是告诉我们不要执着有个不变的我
·不空不能获取,原有的不空,水也倒不进,思想不空,佛法的道理也装不进
·只有空掉烦恼才能成为心地洁白、品德高尚的人
一切物质都是地水火风所成
是告诉我们不要执着有个不变的我
思想不空,佛法的道理也装不进
品德高尚的人
企业家的人生与禅乐(3)
不空不能发挥,打破执着,
你的心才会磨得很细
·烦恼空掉,就会变成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
·不空不能发挥,打破执着,你的心才会磨得很细
·不放下就不能提起
·你们放下了个人的一切,在为众生而忙,我非常敬佩你们
·要放下其他的念头,才能单提一念
你的心才会磨得很细
我非常敬佩你们
企业家的人生与禅乐(4)
观空的作用能获取宇宙能量
·观空的作用能获取宇宙能量
·心空故能得加持,一心求加持,加持的力量就大了,能出现奇迹
·要不死,就要不生,空掉心里的烦恼故能证得涅槃
·世间一切皆无常,造业就有苦,执我心就小,烦恼不清净;涅槃则相反,
是永恒的常乐我凈
·心净则土净,心空故能生净土
烦恼不清净;涅槃则相反,是永恒的常乐我凈
企业家的人生与禅乐(5)
佛为了治我们执“有”的毛病,
就讲了空的道理,
使众生明白,什么都不属于你的
·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就以八万四千法门对治
·佛为了治我们执“有”的毛病,就讲了空的道理,使众生明白,什么都不属
于你的
·空掉杂念,合理用脑,你就会变成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空掉了烦恼、自私,才能提高素质
·我再不住在铁门铁窗里了,因为不自在,只有身心自在才是快乐
佛就以八万四千法门对治
使众生明白,什么都不属于你的
你就会变成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只有身心自在才是快乐
企业家的人生与禅乐(6)
空掉执着,才能得解脱,
人不断烦恼,就会一直苦下去
·空掉执着,才能得解脱,如观病性空能促康复
·恶行来自恶心,所以修行要从断烦恼着手
·烦恼是众苦之因
·人生有八苦,不修行,人人都逃不掉
·烦恼又叫“随眠”它藏在我们八识田里,人不断烦恼,就会一直苦下去
人不断烦恼,就会一直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