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味琴居士:空观开示(10~19)
空观开示(10) ◎傅味琴 通神非神通,幻觉亦非神通前相, 提要: 出家人不修禅定,仍会起还俗心 那么娶老婆的快乐,禅定里有没有?有哇。男女的快乐分析下来不过是两件事情,一个是精神集中,一个是全身放松。禅定就是修这个呀,精神一集中,全身一放松,血脉就流通,而且还没有娶老婆的烦恼。所以修禅定的人不想娶老婆。你们出家人是有智慧,即使你今世仅仅是喜欢出家,至少说明你前世有出家的生活经验。但是你不学法,不修禅定,那就靠不住了。如今出家后还俗的也很多,因为自己没东西,容易被外界引诱,如果你自己有更好的东西,还能被外界引诱吗?你看也看不起,要它干什么? 禅定的快乐是没有烦恼的快乐 从前有个美国总统,说过一句话:“老婆就像蚊子,整天在你耳朵边嗡嗡嗡,烦死了,赶也赶不掉,拿她没有办法。”(众笑)还有人说过:“老婆像一只猫,你顺着它的毛捋它,它很温柔,你倒过来摸它,它马上反过身咬你一口。你想打它,它爬上树了,朝你‘喵’一声,意思你把我咋办?”(众笑)还有一个比方:老婆就像刚熬出来的稀粥,一滴在手背上,烫得你直叫,即使把它擦掉了,皮肤已经红肿了。当然我说的老婆也包括老公啊,佛门提到善男子,也包括善女人的。也应该给你们女众讲讲男人的麻烦事。(众笑)中国农村都有这句话:不打老婆的男人不叫男子汉,不抽烟不喝酒的男人不像个大男人。你要这样的人陪着你干什么?整天喝酒抽烟,一不高兴,“啪”一个耳光打过来。(众笑)所以别迷惑了,世间上的快乐都带着烦恼,带着痛苦的,禅定的快乐才是没有烦恼的快乐。连下来一句很容易懂,“你病就好得快了,身体就健康了。” 禅定能引发神通前相 第三点。禅定能引发神通前相,当然前相引发出来了,水平一到,神通就出来了。但别人是看不到也听不到的。修禅定都要遵守一个严格的守则,出了境界,谁也不准说,因为佛教讲功德要隐藏,不能宣扬。我只允许他们跟我说,因为我要告诉他,这个境界是对还是错。你去跟别人说干嘛呀?好表现自己啊?修行嘛自己好好修,别朝自己脸上贴金。 佛说“要以法度众生” 说“老师,这样你度众生的事业发展不出去了。”不能拿原则做交易,修行人就是这样子的。能海上师说过:显露神通会引起很多的假神通。人家没有神通的,看见人都跑到你那儿去了,因为你显露神通啊,他就搞假神通,那样佛门就越搞越乱了。所以要以法度众生,而不能靠神通度众生。 走路快得慢不下来,别害怕,停下来再慢走就行了 我讲一件事情,你们听听就可以了。有一年上海禅定班有一个女学生问我:“我现在修禅定有点怕。”我说:“怕什么?”她说:“我现在走路越走越快,慢也慢不了,我真怕。”我说:“你这一点事情就怕起来了,如果你修出神足通来,只听到耳边的风声,那你不是吓破了胆了。”像她这样还不叫神通前相,最多只能作为神通前相的一个比喻。后来我教她一个办法,很简单,我说:“你越走越快慢不下来了,心里害怕,干脆你停下来重新再慢慢走。”她照我的办法,确实行了。 妄境非定境,幻觉可不是神通前相 但是要告诉你们,幻觉可不是神通前相,比如看见金光,看见白光,还有耳朵边听到人说话,这都是幻觉,叫作幻视幻听,从前练气功叫出偏差了,佛教里说着魔了,那可不是神通前相。你真修出境界来,首先要了解你是怎么修的?你的路子对不对?出这种境界的时候,你心态是怎么样的,以此来判断你是从定中出生,还是从妄想中出生,是定境还是妄境。 通神非神通,有师不见人,是鬼通 从前我在苏州碰到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我问他:“你有师父吗?”他说:“我有师父。”“你师父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因为师父从来也没有告诉过我。”“你师父现在在哪里啊?”“我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情?”“我有一天到庙里去走走,忽然不小心摔了一跤,等我爬起来,耳朵边就有人跟我说话:‘你拜我为师,我叫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你准发财。’”那是鬼附身,并不是什么神通! 从前有个人到我这儿来,跟我谈起他从前一个老师是练气功的,他有神通。我说:“你说错了,这两个字颠倒了,不叫神通,叫通神。”我还是说得比较客气的,不客气说叫通鬼。懂佛法的都知道,巫婆神汉全是鬼通。一般都是鬼附在身上。这个人如果脸上是有光彩的、明朗的、心地很好、做事光明正大,可能是通神;如果脸发黑,喜欢阴暗面,专门搞钱财,这个人是鬼附身。 从前有一个大气功师,有人看见凡是去听他带功报告的人,背后都有个黑影子,他本人背后黑影子密密麻麻。所以人们称他大力鬼王。说什么功能,全是鬼在他身上玩一点把戏。 佛教修空,直通彼岸了生死,叫漏尽通 佛教的神通跟外道的神通不同。从前古印度的外道,神通也厉害,能移山倒海,可是他们最多这点水平。佛教的神通没止境的。因为外道的神通靠吃药,靠练身体,佛教的神通靠空。空没有止境,所以佛教神通的力量也没有止境,一直可以通到彼岸了生死,证阿罗汉果,叫作漏尽通,这是外道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我也不否定神通,但是我也不赞叹神通。是有神通这么回事情,我只是告诉你,佛教的神通是从佛法来,你不懂佛法,空不掉烦恼,你别搞出偏差来了,今天下课。 空观开示(11) ◎傅味琴 修行要有大能力,还得修禅定 提要: 修行要有大能力,还得修禅定 我们昨天讲到“何故修定?”能海上师说了修禅定的几种功德,一是修定能调柔身心,起止恶修善的大能力。修行要想有大成就,那就必须要有大能力。如果止恶没有大能力,谁也不能保证你不下三恶道。佛菩萨都是慈悲的,即使你有一个极好的有修行能力的师,对你也是慈悲的,可是你自己没有能力的话,他们对你做加持也加不进去,所以还是要自力为主。 佛弟子不听佛的话,修行就不起作用了, 自己怎么才能有大能力呢?要靠三宝的引导。你不听佛的话,不跟佛学,也不依法去修,把法仅仅作为一种学问来学,而不是作为修行的指导,那只能培养你佛学水平高一点,培养不出你修行能力来的。断烦恼没有能力,就要继续流转生死,造恶业没有能力止住,三恶道门就没办法关。孩子不听父母话,父母也没办法。众生不听佛的话,佛也没办法。要不然佛法怎么会灭呢,就是因为众生不听佛的话,搞自己的一套,那样修行也不起作用了。 所以佛门跟世俗最好分开。现在的佛教已经处于非常危险的地步,很多人挂了佛弟子的牌子,在佛门里搞世俗法。事物要么前进,要么倒退,人要么变好要么变坏,你想保持现状是不可能的。我们学佛的人就有一个“学”字,古人有句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即使我们有一点小能力,还要培养出大能力来。从哪儿去培养,还不是从戒定慧中去培养? 在佛门搞名利,比愚痴的人危害更大 第二个功德,修定能引生喜触及轻安。过去社会上有某些单位请我去讲学、教禅定,即使我非常严肃,也有不少内容流入到社会上气功那里去了。学气功的人来学禅定,他们就把佛教禅定放到气功里去了。所以对于外道要严格防护,佛也讲过:如果你发现听众里有一个知见邪的,你就不能讲佛法。 有的人说,“佛法要广度众生啊”,这没错,可是他不懂得一分为二,有的人就不应该给他佛法,更不应该给他禅定。打个比方,有的病人快死了,家属总是请求医生想办法救一救,“不管有用没用,你就治吧。”最多白花点钱吧。可是对于某一些人,邪知邪见本性难改,那可不是白花一点法啊,他拿回去了,利用佛法做招牌搞名搞利,人家还称他法师哩。这种人比愚痴的人还厉害,愚痴的人,你跟他讲也白讲,即使他有时候搞错了,别人也要笑他,不会受他影响。所以你们这个专修班,我当初发心非但要培养理论上是高层人才,将来都能讲经说法,要法法圆融,最主要是培养你们修行上成就,成就主要靠什么,靠禅定。 禅定只学不修,能成就吗 过去社会上那些跟我学禅定的人,也不过是让他们对禅定有个爱好,在禅定中得到一点利益,起不了大作用的。从前称我老师的有好几千,如今来到我身边的只有二十几个,那些人白天要工作,谁知道他们回去了在不在修,能成就吗? 这个专修班是讲成就的。如果你学了佛法不肯转变,基础不踏实,只会夸夸其谈,吹得高高的,顶什么用?有人学了一点禅定就跑掉了,有的等不及,没学到也跑了。法是给修行人的,可不是给走马观花那些人的。 学生不听老师话,佛法也起不了断烦恼的作用 我十年前办佛学院,可以说没有一个学生不听话。有一个最最调皮的学生,脾气坏,尽捣乱,可是他从不跟我捣乱。他说:“我也懂事的,我也懂得傅老师的话全是为了我好。”可是相隔十年,如今的佛门大变样,听了那么多的法,竟然不起作用。佛法成了某些人求名求利的工具,而并不是一个断烦恼的工具。 空观开示(12) ◎傅味琴 修出了神通,五欲放不下,能了生死度众生吗? 提要: 佛法不要,学打坐为出功夫, 从前释迦佛说过,如果你在听众里发现有极其愚蠢的人,你也不要讲佛法,因为他经常会理解错误。尤其是修禅定,引生了喜触及轻安以后,他就专门朝这里钻进去,想在这里拿东西。这种心态,这种修行的路子,跟外道气功差不多。外道气功就是这样,天天苦练,练出点好处就钻进去,目的是为了出功能。你如果这样,以后会变成,佛法不要,专门学打坐出功夫,那岂不是把佛法消灭了?这个禅定也变成外道求功能的东西了。 修出了神通,五欲放不下, 第三个功德:能引发神通前相。这个昨天也跟你们讲过了。今天再给你们讲修行人不求神通,因为神通不能了生死,神通不能度众生。打个比方,修行人不求跑步快,就算你越跑越快,跟了生死、度众生有啥关系?长跑冠军能了生死吗?你修禅定出神通了,那可不得了,世界闻名了,名利都朝你身上来,你名利离不开,五欲放不下,你还能了生死吗?有了神通,烦恼重的人尽干坏事,因为你有神通,干起坏事来方便得很,结果神通害得你下地狱。不要说有神通,就是鬼附身的巫婆神汉也有点本事,所以造业很容易。 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正义感很强,心地很清净,你真有神通的话,你会在这个世界上活不下去了。就说天眼通吧,你天眼一看,整个楼房就像透明那样,你能看到这个房间里儿子打爸爸,那个房间里强盗在抢东西,这个房间里……把你气坏了。你没出天耳通,别人骂你,你不知道。有了天耳通,你一听,这个人在骂我,他以为我听不到,我照样听得到,我找他算账去。心里在动瞋恨心了,你修行咋修?神通本来能使修行人更快地成就,有了烦恼,结果尽被烦恼利用。学了佛法,在佛门里干坏事,这个因果大得不得了。 不想偷钱,又何必知道你口袋里有多少钱 很多年前就有人说我有神通,现在很少说了,谁说我,我就辟谣,我还摆出事实来:我不修神通,哪来神通?那么我有没有修神通的法?有的,可我不修的。说:“老师你为什么不修了?”修出神通,我朝你口袋里一看,“你口袋里有2549元钱,不信,拿来出来数一数,一点不差的。”我又不想偷你钱,我知道你口袋里有多少钱干嘛? 外道有五通,佛教得漏尽通能证阿罗汉果 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外道也有。佛教还有第六通,外道没有,叫漏尽通。得到了漏尽通,你就了生死、证阿罗汉果了。假如你一心想求神通,你花个一、二十年也不见得修得出来。就算二十年,修下来已经四十岁了。你再开始修天耳通,修出来六十岁了,你再修他心通,八十岁了,五通还没有修完,你已经死掉了,一等到你来世投胎,全都没了,一生下来只会哭。还不如好好修一个漏尽通。漏尽通修出来了,其它五通全都有了,哪一个阿罗汉没有神通啊?一证阿罗汉果,六通具足。 我就只教你们修漏尽通,这是最快的方法。漏就是烦恼,烦恼断尽了,这个神通力量最大,大到什么程度?不下三恶道,不流转生死。你如果要到他方世界,哪怕要过多少亿的佛土,只要屈伸臂顷,马上就到。所以大家眼光要集中在断烦恼、了生死上,不要对神通迷掉了。 空观开示(13) ◎傅味琴 禅定能调节精神,冶疗疾病,补益体力 提要: 未断烦恼,莫求神通 神通是求不到的,佛教出神通,都是自然出生的,你修到一定程度,人就发生变化了,变化了你还不知道,要碰到一个机会,“哎,我怎么会这样?”才知道自己两样了。所以希望你们不要求护法菩萨帮你出神通,你要求护法千万别让你出神通,如果要出神通了,给你挡一挡,别让它出来,因为你修行还没有修好哩。 你们看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有个同学的日记上写:傅老师是个平常人,有颗平常心。何必装模做样?释迦佛也是人啊,不过是个觉悟圆满的人,现在人都把佛神化了。 禅定能使身心转变, 第四个功德,修定能调节精神,治疗疾病,补益体力。不管你们有没有感觉,你们肯定在变,不可能不变的。好比灶上烧水,你手指伸下去,肯定能感到这个水在一点点发暖发热发烫。假如你光是看着,“怎么五分钟了,还没开嘛。”没有开,不等于没变。只有一种人冷水不会热的,别人把灶点燃了,他去把火熄灭了,像这种人要想冷水变开水,那是没希望了,他给自己捣乱! 法喜充满,脸色就好了, 今天还听到有人说你们脸色变好了,你们现在还没有开始修禅定,只是在我面前听听课,就有这么大的效果了。原因么你听了法以后,法喜充满啊,这是心理上的变。愉快就是良药。有人说“我很喜欢听傅老师讲法”,你既然这么喜欢,怎么心里老不快乐呢?因为你自己在跟自己作对呀。听法时高兴,听完法,尽跟同学怄气,法喜全给他扑灭了。这岂不是自己在跟自己捣乱,这样身体会好吗? 心理转变了,苦恼的人不自卑了, 从前我说过一句开玩笑的话,“如果能给我二十个爱滋病人作次治疗,看我效果怎么样?”什么叫爱滋病?爱死,所以叫爱滋病。他爱死,我的办法就是使他变成爱活。一个法喜充满的人还会爱死吗?法喜充满的人,不要说病魔,连鬼看见你都怕的,因为身上有威光啊。 我从前做心理治疗工作,不打针吃药,能治好打针吃药治不好的病,那当然不是器质性的病,而是功能性的病。听听我讲课就好了。因为我把他观念转变了。自卑的人自尊了,苦恼的人愉快了,紧张的人放松了,对生活绝望的人充满希望了,也等于说爱死的人爱活了,所以心理的力量很大啊。 如今我实在太忙了,一个大学教授,一个星期只讲一堂课,我一个星期要讲几堂课?比如今天早晨在佛协文教部讲经,讲了一个多小时。再赶到这儿来给你们讲课,下午还要赶到外面去讲两个小时,天天从早讲到晚,我照样要顶住,要不然,我来给你治的话,你们这种病,算啥呀?(众笑) 声波中的能量,也能起到健康作用 所以你们今天如果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都在变,一个是听法后法喜充满,一个是我声波中会出能量,这个能量会输送到你身上,在你体内可以储存一到两个星期,也能帮助你恢复健康。你们今天可能不会有感觉,只怪你们身体还没有调适,身体的灵敏度不高,神经、肌肉、皮肤像木瓜一样。这种麻痹性慢慢会退掉的,到那个时候你就有感觉了。 所以你们尽管放心,用不着为病这么操心,今天叫你们看病去,因为佛弟子要听佛的话嘛,要吃药的,吃药是药物治疗,听法后法喜充满,这是精神治疗,加上我给你们一点帮助,三管齐下,你发什么愁?你们听听课,法喜充满,一高兴,心里一松,毛孔开放,我声波中的能量一下子进去,否则白脸怎么会变红脸了? 禅定时但使姿势如法,也能起补益体力的作用 下面讲到禅定的姿势:“但使姿势如法,即使你不能用心,亦有此作用。”也有对身体帮助的作用。 身心作用 增生津液 成就光体 开发根本智~宗师一目十行,康师传大藏,皆由定力所开之慧也。 ~佛法智慧乃出世无漏慧,有别于世智。 底下一段,讲禅定对身心的作用。前面是能海上师的话,这一段是我写的,所以分开来说。“增生津液”,一修禅定你自己会有感觉,我本来不想说,怕一说你就放进观念里去,“我来试试看,口水有没有出来?”(众笑)那叫修行吗?所以佛法有时候很难讲,因为众生的执着心太厉害了,你想鼓励他,他一听就抓住了,一抓住就执着了。所以我教禅定的时候,总是说:“可以感受,不要追求。”一有追求的心就成外道。外道并不都是在佛门的外面,佛门里边就有外道。“心外求法,是名外道。”所以什么都不要求,不要执着。听听也好,给你们鼓励鼓励,发发欢喜心就可以了。 人的津液很重要,修禅定能使津液遍满 人是靠津液活命的,你看活字怎么写,三点水加一个舌头的舌。病人病重了,舌头上没有口水,医生就知道不行了。舌头上有水,就叫活,所以津液很重要啊。有人主张舌头抵上腭,等着津液出来,满口的口水,再吞下去,他们称之为琼浆玉液,说是养身体的。我们修禅定的人津液遍布全身,渗透到各个部分去。今天就讲到这里。 空观开示(14) ◎傅味琴 禅定能使身心细柔,成就光体 提要: 禅定能使身心细柔,成就光体 我们继续讲禅定对身心的作用。上次讲到修禅定可以增生津液。津液非常重要,津液一遍布,首先能够从皮肤上看出来,皮肤不再是粗糙的,而是很滋润细柔。皮肤是这样,里边的内脏也是遍满津液,所以人就不容易老化。 “成就光体”。每个众生全会发光,连鱼也有光发出来,可是由于光微弱,一般肉眼是看不见的。 自身要成就光体就要通过修行,也就是要通过禅定。我们身体都有一个圆光,要想这个圆光能大能小,并能获取整个宇宙的光,以及自身的光体能放出去,那就要修禅定,要从禅定的观想中去培养自身的能力,最根本的力量还是心的力量。如果我们自身能够增长光体,到一定的程度,非但内脏的组织能够变得细柔,而且连它本身也会发光,乃至会化成光体。 修行人成就法身光明,就能了脱生死 我们修行人跟一般人不一样,一般人不讲成就,修行人讲成就。好比说每个众生都有佛性,可是众生还是流转生死,修行人就两样了,修行人要讲成就,成就法身光明就能了脱生死了。所以我常讲,如果一个修行人今世没有成就,太可惜了,虚度了一辈子。 修行人要在法上成就,才能达到觉悟圆满 学在前修在后,修禅定必须先学佛法 你们现在的禅定课,基本上都是在讲理论,有的同学怕我太辛苦,不理解禅定课为什么要讲得那么多?其实以后要改变方式,禅定课很多时间要用来修禅定。禅定要修的。学修学修,当然学在前面了。怕你们等不及,所以讲过两个观就可以修了。否则观太少,你也修得没劲。尤其是第一个观——跏趺观,观想自己跏趺坐的样子,有人会想这个姿势有什么好想的?我老早知道了。 傲慢容易产生偏见,没学过的法还得从头学起 来报名的同学,有个别自己认为层次比较高,学过的东西比较多,可是一般的同学学过的东西比较少,层次比较低,所以水平参差不齐,对讲课的要求也不一样。说句实在话,众生都要度,非但层次低的要度,就是脾气坏的也要度啊。招生简章上定的课程并不是头一天就能讲得完的,你层次比较高,可都是过去学的东西,咱们讲的课你可没学过,还得从头学起。 所以傲慢就容易产生偏见,容易产生邪见,容易着魔。如果傲慢力量不太大,还可以挽救,傲慢的力量大了就扭不过来了。好比农村的牛,它在听话的时候。你叫它往哪儿走,它就往哪儿走,绳子一拉它就走了,你叫它耕田,它就耕田,很听话的。可是如果它认为你不对它对,你再拉也拉不动。牛脾气一发,你往这边拉,它偏往那边走。意思就是“你错了,要往那边走”。这个农民过去天天是往那边走,因为今天得往这边去拐一圈,牛不懂人的心态,傲慢起来人拿它没办法。 ◎傅味琴 妄念要修止,修观要懂法义,佛教止观双运 提要: 认识浅才叫浅,认识深才是深, 一般都反映我的讲课深入浅出。你觉得浅,是你认为你没有拿到深的东西,如果你认识到我讲的意义很深,你就不会说浅。但是世间上人都有这种习气,听得懂叫浅,听不懂叫深。可是你听不懂,这个课能起什么作用?要听得懂,能理解其中的深,这才是对的。以前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一天几个学生去看他,他正在洗手间剃胡子,学生问老师:“成功的密诀在哪里?”梅兰芳说:“天天刮胡子。”你也许会说,“这算什么话?天天刮胡子我会不懂吗?”“天天刮胡子”,浅的来说,就是天天刮胡子,深的来说,始终如一就是成功的秘决。 抄东抄西,都是别人的智慧, “开发根本智”。要开发根本智不是光靠听讲还要修禅定。我从前在几个佛学院讲过课,有的老师讲课我也听过。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师准备了很多材料,他讲课涉及的内容很多,所以他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备课。他很辛苦,也算一位好老师,可是他没有开智慧。你抄东抄西,那都是别人的智慧。 再举个例子,现在所谓参禅的,就这几个话头:“念佛是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即使还有别的,也没几句,全是从前人的话,这么长年代来,也没有悟到另外一个话头。从前这些话头那是禅师真正悟出来的。后人学来变成了口头禅、斗机锋,比谁的嘴唇皮最薄,谁最会讲。禅不在嘴巴上,禅是在心里。 悟的人才是真懂,学来的并非真懂 人们称唸佛最容易,其实还有比唸佛更容易的法门。我当年在佛学院,一位老法师来讲禅宗,他一只手指一伸,“喏”,叫大家回答啥意思。有个老居士举手表示,“我懂”,他是悟了懂的吗?因为他从前听过才懂,可不是参出来的。这么简单我一学也会,“喏”最方便,可是往往说的人也不懂,听的人也不懂。 方便不宜太过分, 唸佛法门是方便法门,别搞成了说的人也不懂,听的人也不懂。问他“阿弥陀佛啥意思”,有个地方解说,“阿弥”是一个人,“陀佛”又是一个人。还有个地方解说是“谢谢你”。问他西方在哪里,“西方就在西方”,或者回答你:“咱们这个娑婆世界往西。”等于没有讲。人世间说西方是根据太阳,太阳下去的方向叫西方。可是地球是在转的,你说这儿是西方,转过去了,西方还在这儿吗?“你说这个人往生了,怎么他还躺在床上?”“尸体怎么去?”那么什么东西走了?“不知道。”嘴上人人都会说,一听就会说,这也方便得太过分了。 佛法甚深,不讲清楚,就把法低级庸俗化了 学表面,学一言半句,这种方便没用的,否则佛为什么叫我们深入经藏?叫我们“愿解如来真实义”呢?当然学的人不懂可以理解,因为他在学嘛。问题是当师的、当法师的、当大居士的、当善知识的,你为什么不讲讲清楚呢?佛法没有这么低级、庸俗、简单,佛法是甚深甚深,极其广大的。即使我们听法能够获取法上的智慧,学来的还是后得智,不是根本智。 妄念要修止,修观要懂法义, 根本智要在禅定中开发,止住妄念了,还开发不出根本智,否则外道也能了脱生死了,也能成佛了。外道光修止,我们还要修观。观还不能观错,还要懂法义,这样观跟法义就合在一起了。要通过长期这样的磨练才能开发根本智。但是开发根本智以后,人头顶上也不会长出花冠来,那变成天人了,也不会长出两只牛角来。还是跟普通人一样,仅仅是他理解的法义很深,你听了他讲法才能辨别出来。 ◎傅味琴 佛法智慧乃出世无漏慧, 提要: 证果亦是平常人,平常心并非世俗心 连证阿罗汉果的人,也跟平常人一样,照样吃饭睡觉。所以禅宗有句话,“什么是禅?吃饭睡觉”。意思叫你不要有分别心,你吃饭尽管吃饭,睡觉尽管睡觉,只要不打妄想就是禅。阿罗汉没有烦恼,所以禅宗还有句话,“平常心最可贵”。我们不能错误地理解成:那也用不着修行了,我永远做个平常人。你这个平常并非那个平常,你必须在世俗的平常上提高提高再提高,提高到“啪”一下,你的心能普及一切,能有这个突出,里面的质量就不同了。 修禅定人双眼有神,但证果还得断尽烦恼 说得明白一点,阿罗汉跟普通人一样又不一样。阿罗汉庄严得很,你好好持好250条戒也庄严得很。阿罗汉两只眼睛很有神,因为有人看过1949年圆寂的阿迦曼尊者的照片,他是世界公认阿罗汉,他两只眼睛就与众不同。那么有人说我两只眼睛像两道光,那我也是阿罗汉了?不能根据这一点,要根据他证到的境界。阿罗汉有阿罗汉的境界,双眼有神有什么稀奇?你修修禅定也双眼有神。不同的就是阿罗汉没有烦恼,你有烦恼。你虽然有时候没有烦恼,但是一会儿烦恼又起来了,阿罗汉他烦恼不会起来的。 有定力能一目十行,有智慧能悟百法 所以开发了根本智以后,还是跟普通人一样,不同的仅仅是你悟不到的他能悟得到,你通不过的他能通得过。这个通得过不一定是指一座高山穿过去,是指智慧的境界通得过。一个法,你只能说一个法,你想说五个法,你还得准备五个法,开了根本智以后,一个法能说一百个法,因为他能够悟到一个法里边包含着无量法。等到有智慧的人讲出来,你会说:哎呀,我怎么想不到?区别就在这儿。 要开发根本的力量,首先要止住妄念,还要好好修观,这样子到后来身心就完全变掉了。举个例子“宗师一目十行”,就是看书能够一下子就看十行文字。能海上师的师父当年口传《大藏经》,他是背诵的,那当然不是普通人。这都是由定力开的智慧。 苦学聪明非定力,佛弟子不修禅定真可惜 一个有善根的佛弟子,凭他的苦学聪明,也能讲经说法。可这不是由定力所开的根本智,这是凭他的天赋以及苦学成就的,也不过是文字般若。打个比方叫隔靴搔痒,可没有真正搔到皮肤上去。所以不喜欢修禅定的人真可惜,可能过去世他也不喜欢修禅定,养成不喜欢的习气。所以我常说我要培养的不是佛学专家,而是培养修行人。戒能够持得起来好哇,但你没有定,开不出智慧的。 佛法智慧乃出世无漏慧,有别于世智 “佛法智慧乃出世无漏慧,有别于世智。”佛法的智慧跟世间上的智慧有区别的,佛法的智慧是出世法,是无漏智慧。无漏就是没有漏洞,只有无漏慧才能够圆满,有漏慧永远不会圆满。一个脸盆有了漏洞,即使水灌满了,一会儿又漏光了,这是假满,不是真满。假如面盆没有漏洞,你灌满了水一直是满的,它不变的。 从法义上解说,漏就是烦恼。有漏智慧,这个智慧里面本身有烦恼、有世俗知见。无漏智慧里面没有烦恼,世间上的名人、专家学问都很广博,如果他有一点傲慢,只能称这个人知识广博,可够不上佛法的智慧。即使他也会讲,可是他自己没有拿到。所以我常说,在智慧的词典里没有傲慢两个字。傲慢是烦恼,无漏智慧里面没有烦恼。你接受了无漏智慧,可是你起烦恼了,说明你还没有真正得到,没有证到。你把烦恼断掉了,越学越不傲慢了,这时你才真正得到。 空观开示(17) ◎傅味琴 世间法只能作引导,不能与佛法混淆 提要: 只会讲,不会修, 智慧要根据你有没有烦恼说话,不是根据你看过多少书,会讲多少法。那样的人在世间上可以被称为老师,真正修行可不是那么回事情。你即使会讲菩提心,你把佛学词典上所有解说全部抄下来,你也只是会讲菩提心,你可没有修出菩提心的力量来,你只会受人恭敬,因为你会讲法,可是你度不了众生。度众生了生死,首先自己要断烦恼,度众生成佛,首先自己要圆满菩提心。 有为法是泡影,无漏法要去悟 佛法的智慧是出世的无漏慧,世间上的智慧称为有漏慧。《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法就是有漏法,就是梦幻泡影,你怎么可能在这里边成就,在这里边圆满?“如露亦如电”,刹那就要变。“应做如是观”,叫你做这样观想。其实每部佛经全有叫你作观想,你们唸《药师经》,看不出里面有修禅定的观想方法,可是我教的药师观就是从《药师经》里来的。佛经里面的智慧、修持的方法丰富得很,要你自己去悟。 例如:药师佛的第二大愿说将来成佛时,要内外明澈,光明广大,这个有点文化的人都懂。内,是自己,外是外面,明澈,光非常亮。可是你再想想呢,里边有极好的修法。 以我见来作评判,本身就是我执 末法时期众生,一定要善知识教你怎么修怎么修,给你讲明白了你才懂。其实佛法包罗万象,修证全在里边。你不悟,不能解如来真实义,仅仅是听到了。听了你还要评论,“太深了”,“太浅了”。以我见来作评判本身就是我执。对于正法,最好自己好好去思考,如果他讲错了,对于偏见邪见,你倒可以评论:这个错了。错在哪里,要根据佛经怎么说的。 世间法只能作引导,不能与佛法混淆 根本智有别于世间智。世间上的智慧,我们讲经说法的人也经常在讲,那是举举例子,打打比方,启发启发。可不要把世间智说成是出世法。 出世的智慧有别于世间智慧。咱们讲一些世间上的智慧是可以的,可不要搞颠倒了。佛教、道教、儒教是三家,不是一家。如果是一家,比如头上戴一顶道冠,身上披一件袈裟,脚上穿一双从前做官的高靴,一看就把人吓坏了。用世间法举例子也要把佛法讲清楚,一个是出世的无漏智慧,一个是有漏智慧,有跟无怎么能够合得起来呢?油跟水能合在一起吗?合不起来的。 修行人没时间学世间法, 我们不能把佛法这种高尚的、清净的、伟大的智慧去附和世间上的教育。千万不能把佛学院办成世间大学,你出世的无漏智慧都来不及学,还有时间去学世间上的东西?你们要问了:那你怎么开英语课开医学课?这是佛讲的,所以我开。佛讲四缘生活,其中就有医药,我们学一些医术,免得出家人到医院去看病不方便。比丘尼看见男医生来了说:“别碰我。”那你怎么看病?比丘去看病,护士全是女的,“你走开点,打针别碰着我身体。”“不碰着你,咋打针啊?”这种事情可麻烦了。咱们学一点医药,小毛小病自己也好看看。 如来当年游化诸国,你们将来也要游化诸国,我们没有这么多时间学多国语言,只学一门英语就可以了。所以医药在生活中需要,英语在度众生上需要,但是不要太多了。怎么叫太多了?历史地理,几何代数,还学唱歌舞蹈,如何打乒乓,这个佛学院太不像样了。今天就讲到这儿。(2001.4.12 第五讲完) 空观开示(18) ◎傅味琴 修行的基础在空上,将来的成就也在空上 提要: 学修空观~然欲得此利益,务必学修空观,空则身心调柔,空则轻安,空则转四大 修行的基础在空上,将来的成就也在空上 今天继续讲空观。“然欲得此利益,务必学修空观。”我们要在禅定中获得利益,无论是调柔身心、生起喜触轻安、引发神通前相、治疗疾病乃至开发根本智,一定要学修空观,修行打基础也在空上,将来的成就也在空上。从空到空。假如一个人样样放不下,烦恼也没有空掉,世俗心没有空,什么成就也不会有。要想空得先学理论,还要去实修。具体的修法都在禅定里。 空则身心调柔,调柔了才能成器 “空则身心调柔,空则轻安,空则通,空则转四大”,空了你身心才会调柔。戒定慧的目的就是为了身心调柔,调柔了方才能成器。不调柔不行,勉强的东西都不好,容易坏。比如烙饼,你不下功夫把面粉揉得很软,做出来的饼就不好吃,硬梆梆的。你们都吃过年糕。现在是用机器做年糕,又快又方便,可是大家还是喜欢人工做出来的。人用两只手把面粉揉得很熟很熟,又柔又细滑,那样做出来的年糕就好吃。机器到底是机器,没有感觉的,人在揉面粉的时候他两只手有感觉,能知道揉的功夫到家了没有。再比如做陶器瓷器,你也要把坯泥调得很柔,否则送到火里去烧,容易裂开来。驯马也是这样,野马要变成良马,就要把马的野性调伏,要调得它很听话,这匹马才能做供献,否则它的野性一发作就起破坏作用。人为什么能调伏野马?不是因为人的气力比马大,是人的智慧比马大。人用智慧对马进行种种的调伏。 佛调伏众生的方法就是戒定慧 众生也是这样,尤其是南洲众生,脾气刚强,难调难伏。佛称为调御丈夫或者叫调御师,专门调伏众生的野性。我们作为佛的弟子,要接受佛对我们的调伏。佛调伏众生的方法就是戒定慧。你受了戒不准犯戒,犯戒下地狱。佛是如实而说,你根据戒条去修行,这就是调伏,所以戒又称调伏戒。禅定也是调伏你心里的烦恼习气,止住你种种动摇不定,使你能安定下来。慧呢,使你明白一个人要细,不要粗。粗野的人没有好结果,一时的任性最后吃亏的还是你。《薛刚反唐》的历史故事里说,薛刚看到仇人的儿子,就把他从马上拉下来,一拳打死,结果被满门抄斩,连小孩子也杀了,这是封建王朝最重的一条法令。那些被砍头的眷属,可没有叫他闯这个祸,所以粗暴一点好处也没有。 注重威仪是调柔身心的方法 身要调柔,心更要调柔。注重威仪这是调柔的一个方法,身子动作不要太快,要稳重一点,文雅一点,尤其是出家人,走路要缓缓地走,除非是有紧要的事情,那么可以加快一点脚步,而且不能摇动得太厉害。真正威仪好的人,走路即使快也不摇的,就像一股风那样。 培养修行人的耐心就能把粗心调细 听说从前大寺庙里的小和尚就有这样的功夫,人虽然忙,穿来穿去的,身子却不动摇。他们那里运用种种方法调柔他的心,不一定完全叫他打坐,还有别的方法。比如说供灯要供很多,灯是铜做的,中间有个孔孔,灯芯就插在这个孔孔里。灯芯不完全是棉花,棉花太软要倒下来,也插不进去。它里边是一根削得很细的竹签,棉花铺匀了,卷起来。所以小和尚整天就在卷灯芯,利用这种工作,无形中培养了他的耐心,就起了调柔作用。有耐心的人心就细了,没耐心的人心就粗。 空观开示(19) ◎傅味琴 修行如治病, 提要: 修行犹如治病, 修行想成就,要有极大耐心。可是人们对于修行的进步似懂非懂。你以为没进步的时候,恰恰在进步,仅仅是这个变化你主观上体会不到;你以为进步的时候,倒不一定进步,这是以前的功夫体现出来,等你感觉到的时候,你已经停止进步了。这是辩证的。可是很多人不知道这种道理。 从前我跟一位类似按摩推拿的老医生学医。他这一套医学很奇怪,也可以说很妙,如果病人感觉到最近全身不舒服,老医生笑笑:你在进步。因为你体内在调整。你体内有病,要调整就要把原来的状态变动,所以你感觉到不舒服。假如病人说:我最近很舒服,他说你停止进步了。因为你进步到一定程度,就安定下来了,所以你感觉到舒服,安定下来就谈不上进步了。他是这么样分析的。 再比如说中风,你这边中风,他说你病在那边,反过来说的。他也讲出道理来:为什么你这只手臂举不起来,因为那只手臂一向劳动能力差,劳动量全压到这边来,长期这样,这边受不了了,只好躺下来休息,所以不会动了。想想也蛮有道理的。知道这些道理,咱们就要明白,当你自己觉得进步快时,不要自以为是,你觉得这两天怎么没什么进步?那是你体会不到罢了。往上爬时,往往你注意不到你的进步,仅仅注意到你往上爬的辛苦,所以你们学一点辩证法很有好处。 调皮是能力用错了地方, 还举一个例子,你们说调皮的人好不好啊?当然不好。可是你要知道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败家子差不多都有能力的,他脑筋动得出来,怎么花钱,怎么享受,怎么欺骗,怎么捣乱,全想得出来。坏是坏在他调皮捣蛋,如果他能转过来,把能力用在好的地方呢,那就进步大了,所以叫浪子回头金不换。一个人老老实实像小绵羊那样,很难开智慧的,因为他全部依靠别人。你叫他明天八点钟起来,“哦!”明天十点钟吃早饭,“哦!”很听话的。从来不问也从来不想一个为什么,只有“哦”,这种孩子没有能力的。假如一个人有能力而不捣乱,那就发挥出天才了。这种例子还有很多,所以佛说众生大颠倒。 人消除了心理障碍就能起大变化, 最不会说话的人,往往是语言能力最强的人,古人也说:此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谁最不会说话?如果是天生的笨嘴,那是另外一回事情。如果是调皮的变成最不会说话的,是谁?就是嗑巴子,人们总以为嗑巴子是残疾,说一个字要等个半天。 从前我路过小学母校,总要朝课堂的窗户看一看,很难忘啊。就能回忆起来,一位数学老师叫到我,问我这个题目答案是多少。我知道是十一,可是我有严重的口吃,这个十一始终说不出来。数学老师以为我不懂,再给我解说,我仍然说不出来,我就朝她笑笑。后来她也悟了,她知道我懂,说不出来,所以她叫我坐下,说了一句可怜我的话:作孽!可是我后来能滔滔不绝地演讲,年轻时我就能连讲五个小时,而且讲得能快能慢,快的时候犹如黄河之水一泻千里,慢的时候犹如小河的水静静地流。古今中外,历史上最有名,称为唯一独步的大雄辩家,希腊人犹太狄莫西尼,就是一个嗑巴子,后来成为雄辩家。所以会讲话是真,不会讲话是假。 为什么不会讲话?因为他产生了言语障碍!小孩子两条腿灵活,走起路来能够很快,可是这孩子不老实,刚会走就快,一急一快,经常摔跤,嗑巴子也是如此,语言能力强的人,他不肯老老实实地说话,就像开机关枪“哒哒哒……”,“叭”机关枪卡壳,开不出来了。你叫他慢慢讲,他就讲出来了,这是讲语言障碍。他还有心理障碍,语言障碍再加心理障碍,就成病态。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
佛教修空,直通彼岸了生死,叫漏尽通
·出家人不修禅定,仍会起还俗心
·禅定的快乐是没有烦恼的快乐
·禅定能引发神通前相
·佛说“要以法度众生”,修行人不要搞假去吸引人
·走路快得慢不下来,别害怕,停下来再慢走就行了
·妄境非定境,幻觉可不是神通前相
·通神非神通,有师不见人,是鬼通
·佛教修空,直通彼岸了生死,叫漏尽通
修行人不要搞假去吸引人
·修行要有大能力,还得修禅定
·佛弟子不听佛的话,修行就不起作用了,佛门搞世俗,佛教就危险了
·在佛门搞名利,比愚痴的人危害更大
·禅定只学不修,能成就吗
·学生不听老师话,佛法也起不了断烦恼的作用
佛门搞世俗,佛教就危险了
·佛法不要,学打坐为出功夫,禅定也成了外道求功能的东西了
·修出了神通,五欲放不下,能了生死度众生吗
·不想偷钱,又何必知道你口袋里有多少钱
·外道有五通,佛教得漏尽通能证阿罗汉果
禅定也成了外道求功能的东西了
能了生死度众生吗
·未断烦恼,莫求神通
·禅定能使身心转变,除非把火灭了,水就不热了
·法喜充满,脸色就好了,有人好呕气,是跟自己在捣乱
·心理转变了,苦恼的人不自卑了,爱死的人也爱活了
·声波中的能量也能起到健康作用
·禅定时但使姿势如法,也能补益体力
·禅定对身心有作用,可以感受,不要追求
·人的津液很重要,修禅定能使津液遍满
除非把火灭了,水就不热了
有人好怄气,是跟自己在捣乱
爱死的人也爱活了
禅定对身心有作用,可以感受,不要追求
(2001.4.10第四讲完)
·禅定能使身心细柔,成就光体
·修行人成就法身光明,就能了脱生死
·修行人要在法上成就,才能达到觉悟圆满
·学在前修在后,修禅定必须先学佛法
·傲慢容易产生偏见,没学过的法还得从头学起
社会上人做好事,不过是一般性的慈善事业,修行人还懂得供养三宝,即使供养众生,为众生做好事,也比一般人做得好,尤其是修行人能够法布施,这个功德最大。社会上讲究精神食粮,我们修行人布施供养法也是给众生精神食粮,可是性质就两样了。世俗人的精神食粮能够丰富一个人的生活,或者提高他的觉悟。修行人法上的精神食粮可以使每个人成就。乃至能使他觉悟圆满。我原来发心办这个专修班,就是发心就在这两个字上,要成就。没有大成就,至少要有小成就。一点没成就说不过去的。
空观开示(15)
·认识浅才叫浅,认识深才是深,始终如一才是成功的秘诀
·抄东抄西,都是别人的智慧,要开智慧就得修禅定
·悟的人才是真懂,学来的并非真懂
·方便不宜太过分,一听就会说,却不知西方在哪里
·佛法甚深,不讲清楚,就把法低级庸俗化了
·妄念要修止,修观要懂法义,外道修止,佛教止观双运
始终如一才是成功的秘诀
要开智慧就得修禅定
一听就会说,却不知西方在哪里
外道修止,佛教止观双运
空观开示(16)
有别于世智
·证果亦是平常人,平常心并非世俗心
·修禅定人双眼有神,但证果还得断尽烦恼
·有定力能一目十行,有智慧能悟百法
·苦学聪明非定力,佛弟子不修禅定真可惜
·佛法智慧乃出世无漏慧,有别于世智
·只会讲,不会修,只能受人恭敬,却度不了众生
·有为法是泡影,无漏法要去悟
·以我见来作评判,本身就是我执
·世间法只能作引导,不能与佛法混淆
·修行人没时间学世间法,不要把佛学院办成世间大学
只能受人恭敬,却度不了众生
现在法师讲法已经出现了一种危险的情況,他把佛法跟世间法混淆了,合起来了。好比欧洲人跟亚洲人结婚,生下来的孩子,既不像欧洲人,也不像亚洲人。世间法跟佛法合起来,既不像佛法,也不像世间法。我们要用出世法去引导世间法,可不能用世间法来引导出世法。如果请我办学,一切世俗的东西,我要全部排除掉,至于你请不请我,随便你。我不准把世俗的东西跟佛法混淆起来。搞佛教文学、佛教美术、佛教摄影、佛教舞蹈、佛教歌曲、佛教唱念,那可不是修行。从来也没听见过一个阿罗汉是唱啊唱啊唱出来的。要使心清净,要使自己能出世,要度众生到彼岸,不断烦恼是做不到的。
不要把佛学院办成世间大学
·修行的基础在空上,将来的成就也在空上
·空则身心调柔,调柔了才能成器
·佛调伏众生的方法就是戒定慧
·注重威仪是调柔身心的方法
·培养修行人的耐心就能把粗心调细
消除了心理障碍,能起大变化
·修行犹如治病,往往舒服时实非进,调整时实非停
·调皮是能力用错了地方,能力用在好的地方就成天才
·人消除了心理障碍就能起大变化,好比“此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往往舒服时实非进,调整时实非停
能力用在好的地方就成天才
好比“此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