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禅定营(1~9)
杭州远志成长文化传播公司举办为期三天的 提要: 这儿的气氛非常亲切 今天是我们大家都很欢喜的日子,其实前几天就很欢喜,听说你们要来这里,体会一下这儿的学修生活,同时也学学禅定,大家都很欢喜地做好欢迎你们的准备。我们常说:佛弟子是一家人。世间上我们的亲人很多,但是最亲的还是我们信佛的修行人。所以你们来了,可能第一个感觉就是这儿的气氛非常亲切。世间上的亲人经常会变化,因为亲人不一定有智慧,亲人本身也有烦恼,所以亲人会变冤家。但是在这儿,我们佛弟子是一家人,比世俗生活中的亲人还要亲,因为我们追求的是智慧和觉悟,我们排除的是烦恼和痛苦。 佛教研究的是事物为什么会变 宇宙的真理是永远不会变的,可是世间上的种种事物,却经常在变,会变的就不是真理,我们佛教研究的就是事物为什么会变,我们追求的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各行业都在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 我听说你们各位在社会上事业都很有成就,不管你干什么行业,今天都在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由于全国人民的努力,我们国家才有今天这样的兴旺,人民生活才有今天这样不断的提高。 能懂事才能走好人生的路 听说你们都是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今天你们来这儿学习佛法,其实学佛法就学一颗心。我忽然想起来,你们这个董事的董啊,既然来学心,旁边加一个竖心旁,也称“懂事”。(众笑)为什么人生这么痛苦,因为人们不懂事,没有在心理方面去明白道理,所以人生路并不好走。人生坎坷,如果一个人没有在烦恼中毁灭自己,已经算很幸福的了。所以一个人要懂事,不仅仅要懂怎么去生活,怎么去创造财富,更要懂怎么去追求智慧,怎么去提高觉悟,智慧和觉悟才是人生最珍贵的珍宝。 今天来学佛法学禅定,你们是个识宝的人 如果一个人只懂得去寻找财富,在生活中对自己有利的就抓,这种本事不要说高等动物会有,低等动物也会有。一只鸡,它的眼睛就总是看着地上,它的嘴巴一天到晚都在忙找吃的,如果地上有一颗珍宝,它会认为是没用的东西。人就两样了,人能识宝。你们今天来学佛法,学禅定,你们就是一个识宝的人。 能把佛陀的智慧和觉悟传下去的,是你们年青一代 有很多人进了佛门,只知道烧香拜佛,还有的名义上叫朝山,实际上不过游山玩水看看风景,这叫深入宝山,空手而返。当然这也难怪,现在差不多每个深入宝山的人,想拿一点东西也拿不着,既然拿不着东西,这已经不是宝山了。什么是宝?佛法是宝,现在要听到佛法,是非常稀有难得的事。所以我最反对佛门里整天忙死人,而不忙活人,佛在世时,佛门里不是这样的。佛陀是伟大的教育家,佛是以法度众生。为什么全世界都尊重释迦牟尼佛,因为他给人类的是智慧,是觉悟,谁能够把智慧和觉悟传下去?还不是你们年轻一代?如果佛法的明灯熄灭了,众生就会处于生死的长夜里,黑暗中走路是很危险的。所以你们今天来学佛法修禅定,就是一个很懂事的人。 提要: 人生少智慧,痛苦随着快乐来 你们开公司,我也开公司,我开的是赔本公司,所以我从来不操心会不会赔本,因为我的目的就是赔本,最好在临死前全部赔光,这才是真正的自在,真正的洒脱。当然我并不是要求你们也到我这儿来参加赔本公司,你们赚钱管赚钱,至少也要学点智慧。人生不要太多烦恼了,有了烦恼只会有痛苦,不会有快乐。其实人生的过程全都是痛苦,有时候是有快乐,可是快乐时间很短,跟在快乐后面的却是痛苦,所以这个快乐是假的。佛教干的工作就是排除痛苦,得到真正的幸福。如果不追求智慧,不排除烦恼,人生将永远是痛苦。 少观察,心浮动,人生就容易走弯路 你们可能很想问“在事业上怎么样才能使我既稳当又快速的成就?”因为你们很少去观察人生,也没有修行的经历,所以迷迷茫茫。其实这种道理很简单,不管什么事业,学习也好,搞好家庭生活也好,从事社会上的事业也好,今天我们修行也好,都可以算是一种事业。照我的想法,第一,不要走弯路,直路就快,弯路就慢,在走路的时候打斜岔,东看看,西看看,老是拐弯,那就绕圈子了,不但慢而且很危险。为什么会拐弯?因为心定不下来,浮动得厉害,凭自己的兴趣,凭自己的想象去办事,那自然很容易失败了。当然失败也有好处,失败可以累积经验,但能不失败不是更好吗? 人生路上干扰多,妄想也多 第二要排除干扰。干扰对你一点好处也没有。在人生路上,干扰很多很多,外界有各种的引诱,我们内心有各种的妄想,这些都是干扰。比如妈在做事情,小孩子总是去干扰她,妈就做不好了,所以妈就说,“你自己去玩,我在干事,你别来干扰我。” 别人的安慰,不如自求智慧 要想不走弯路,不受干扰,就要靠智慧。如今的人,在你失败的时候,他对你讲的话有很多都是在安慰人,“你别难过啊,吃一堑么长一智,就算买个教训吧。”这也算是一种智慧,可是这个智慧不是最高的智慧。安慰当然也好,可是为什么不求一点佛法的智慧呢?为什么不让自己觉悟起来呢?一定要在迷茫中东撞西撞,去累积失败的教训? 佛教没有外道的观点,因为这是被排除的错误 我们修行也是如此,修行想修得快,想修得好,也是这两句话:不走弯路,不受干扰。什么是弯路?进了佛门的人都认为佛教最伟大、最彻底、最究竟,可是偏偏有许多人,凭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作主张,另搞一套,不愿在释迦佛的教导下依教奉行,这就是走弯路。比如他又学佛教,又学道教,又学气功,非但浪费时间,还会出偏差。你既然承认佛陀是伟大的,是彻底究竟圆满的,既然圆满,那肯定各种知识各种修行方法佛教里全有,否则怎么叫圆满?有人想不通,“道教的东西你们佛教就没有,佛教里也没有气功。”你要知道佛教里没有这些旁门外道的东西,是因为这些都是佛教要排除的东西,早就被排除了。如果在外道里有劝人为善的思想,也跟佛教的路线是一致的,那还不是佛教里全都有? 只要一个大洞,大中小都能通过 有一家在墙上开了三个洞,一个大洞,一个中洞,一个小洞,因为他家里养了三只猫,他想大洞给大猫走,中洞给中猫走,小洞给小猫走。这个人到底是聪明还是愚蠢?你只要一个大洞就可以了嘛,同样那种拐弯的人也是愚蠢。再举个例子,我59年去过内蒙古,84年我第二次去内蒙古时,从前的老学生请我到她家里去。我去了,她就问我一个问题,因为当时报上都在讨论“什么是幸福”。文章很多,却不得要领,所以她来问我,以为我要讲很多话,还准备了录音机。我回答说:“放下欲望,就是幸福。”一句话就让她明白了。这是谁的智慧?这是释迦佛的智慧,可不是我的智慧。世间上人长篇大论的讨论,释迦佛的智慧只要一句就解决了。 提要: 要达到修行的一心不乱,必须入定 修行不要受干扰,一受干扰,你心就定不下来,也不可能达到一心不乱。释迦佛说过,“众生无心,由境生心”,众生的心理活动是随着外面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修行人受了外面环境干扰,就难以成就。就拿大家都熟悉的方便法门,求生西方净土来说,有人说,“只要唸佛就能往生”,经书里没这句话,这是不懂佛法的人说的,经书里怎么说?要“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七日,一心不乱”,要一心不乱才能成就往生。世间上的成就也是如此,学习成绩好,也靠一心不乱,事业上的成就也靠一心不乱,当然这些一心不乱有层次上的差别,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一心不乱这个层次就高了,要达到高层次,那就要入定。 佛法是高级的心理学 我从前对心理学很爱好,我后来就信佛了,因为佛法是高级的心理学。现在的人病很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所有的病都跟病人的紧张有关系,从前有本书上说,如果一个人要完全排除紧张,只有佛教的禅定才能办得到。因为佛教禅定的目的就是要入定,入定以后心不动,哪来紧张呢?而且修禅定的时候,必须要经常训练自己全身放松,身心全要放松,为什么我们要保持身心放松?因为我们初修禅定,还没有入定,可我们过去已经养成紧张的习惯了,一不小心,就又变成紧张状态了。 过午不食是健康长寿的好办法 紧张对一个人从头到脚都是不利的,脑神经不能紧张,胃也不能紧张,胃太紧张了,容易得胃病,胃疼就是胃紧张了产生痉挛所引起的。胃工作量太重,它工作得很紧张。到了晚上,人已经躺在床上四肢都休息了,胃可没有休息。佛教最讲科学,最讲卫生,规定出家人不吃晚饭,这是长寿的办法,也是为了让胃也休息休息。现在得胃病的人特别多,因为没有把胃保护好,说是要增加营养,谁知道吃多了,胃可忙死了,胃的能力降低,你营养也吸收不了。所以会出现这种种情况,因为世间上的学问都有漏洞,叫有漏法。弥补了这个漏洞那个漏洞又产生了。有时候人们也搞不清楚什么是对的,一会说要这样,一会又说这样不好,应该要那样。只有释迦佛讲出来的道理才是清清楚楚。 坐禅能消除疲劳,是对自己真正的爱护 你们这次来学习,我感想很多,你们工作这么忙,能够抽空来这儿学学佛法,修修禅定,这就是你们很懂事,懂得怎样保护自己。听说,日本现在盖的新房子,都有一间小房间,称为禅室,就是给工作疲劳的人下班回家坐禅用的。一个人能够懂得调剂,这种调剂又不会引起疲劳,这才是真正对自己的爱护。 忙里抽空学佛法,也叫“有暇身” 今天也不能算给你们讲什么法,因为你们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我知道你们很忙,说起来天天没空。你们能抽三天空闲来学佛法,这也叫“有暇身”,一个人能得有暇身,这是前世修来的福。你们物质上的福报很好,你们现在的财富不要说一辈子吃不完,可能十辈子也吃不完,吃胖了,还要拿出一部分财富去减肥(众笑)。总希望以后你们喜欢来的话,是不是三天改为四天,四天改为一星期?慢慢转嘛。今天只能算给你们简单扼要地讲些开示,怕你们记不住,所以我给你们写了些提纲。 开示提要: 禅~静虑,静即止,虑即观,为入定之方法。 何故修定?能海上师说: “一、修定能调柔身心,起止恶修善之大能力。 二、修定能引生喜触及轻安。 三、修定能引发神通前相。 四、修定能调节精神,治疗疾病,补益体力(但使姿势如法,即不能用心,亦有此作用)。” 身心作用: 增长津液 成就光体 开发根本智~佛法智慧乃出世无漏慧,有别于世智。 提要: 修禅定首先要保持安静 “禅”是印度话,翻译成汉语就叫“静虑”。修禅定的人首先要保持静,比如说斋堂规矩很重,你们在斋堂里吃饭,不能说一句话,哪怕两三百人吃饭,一点声音也没有,这个静就能使你吃下去的饭容易消化,这是科学。静容易开智慧,静容易使病好,学校医院都有一个静字。所以我们首先要养成静的习惯。 智慧从思惟中来 虑呢就是要通过思惟,所以虑就是思虑。智慧从思惟来。海外有人把“禅”翻译成“冥想”,我不赞成,冥是黑暗,禅怎么可以说成在黑暗里想呢?黑暗就没有光明了嘛,那怎么出得了智慧呢?而且黑暗里想也不好的,说句笑话,你在一个黑洞洞里坐禅,听到风声,你想这是鬼的阴风吧,你一害怕,心还定得下去吗?所以翻译不好,还是用原译,就用“禅”,不懂么要靠善知识给你解说呀。 静即止,虑即观 “静即止,虑即观”。止起排除干扰的作用。修定首先要排除干扰,为什么修禅定难以入定?本来入定不难,难就难在干扰太多,修禅定经常打妄想,妄想就是杂念,无非是想贪嗔痴,想过去想未来。其实聪明人既不想过去也不想未来,聪明人是抓现在。你现在抓好了,未来也会好,空想有什么意思?你想得再好,仅仅是一本蓝图。好比炒股票的人,炒股票这件事最痛苦了,天天看着股票的行情,看到涨了你就高兴,“我赚了多少钱”,你高兴也没用,你手里还是没钞票。要你手里拿到钞票了才算数啊。你今天看涨了,明天又跌下去了,那还不是肥皂泡泡吗?人们常说劳动所得,光荣享受。不要去搞这套玩意,轻易来的钱,会使很多人道德修养变坏,人道德修养一变坏,后果会痛苦无穷,会有很多的坏事出来找你麻烦。 修禅定,妄念止不住,观就修不好 所以修禅定,首先要修止,止住妄念,如果你不止住妄念,你修观是修不好的。因为你一打妄念,就观不好了。比如我们修明月观,月亮是圆的,忽然你想起了昨晚去应酬,那儿灯很亮啊,一想到灯亮,月亮变太阳了。你正在观明月,忽然想到有封你感到非常快乐的信,月亮也变长形了。说句笑话,你还没有结婚,你想要娶个媳妇,月亮里飞出嫦娥来了。(众笑) 确实有那种事情啊。很多年前我在上海禅定班教空观,休息时有个学生来跟我说,“禅定是好,我修禅定的时候,像骑了一匹骏马在草原上奔跑。”修空观哪有骏马啊?还有一个观空,天空里飞出两架飞机来。(众笑)后来才弄清楚,他在龙华飞机场工作,天天看飞机起飞,所以蔚蓝色天空跟飞机发生条件反射了,一观蔚蓝色天空,两架飞机就出来了,所以你不排除妄念,观是修不好的。 对人世间细细观察,能多出智慧,少障碍 观起什么作用?观能出智慧。你们在人生路上经常翻跟头,遇到障碍,就是你对人生观察得不够彻底,没有看破,观察少智慧就小。 有的年轻人口说大话,“我是看破红尘了。”从前我在上海,有个大学生跟我说“咱们学校后面有个快活林,有些人恋爱失败,看破了,就到快活林去上吊。”那是自杀,哪是看破! 而佛教的智慧就是叫你对人世间要细细观察,所以不会走弯路,不会走邪道。多观察就多出智慧。 提要: 禅定中修的观,一切都是缘起性空 现在讲的观是我们在禅定中修的观。我们修的禅定,一切都是缘起性空,为什么妄念能止住?因为妄念也是性空,为什么修观能观得起来?因为是缘起。 修定能调柔身心 “何故修定?能海上师说,修定能调柔身心,起止恶修善之大能力。”一个人天天修定,身子就能柔软,因为修定能使毛细血管打通,你身体里的毛细血管全都通畅了,当然你身体就柔软了。修定还能使心柔软,这个心可不是心脏的心,当然心理会影响生理,心柔软了,也会促进你心脏的健康。这个心是指我们心理活动的心。要使心柔软,在我们通常生活里很难做到,生活里碰到的都是硬梆梆的东西,都有一个实体,桌子有个实体,硬的,椅子有个实体,硬的,这些反映到我们头脑里也都是硬梆梆的实体,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人即使有温柔的时候,可好景不长,比如猫,你用手顺着它的毛去抚摸它,它对你就很温柔,连叫的声音也很温柔,如果你反捋,它就变凶了。人生也是这样,遇到顺境迷惑你,你会感到挺温柔的,结婚就是这样;遭到了硬梆梆的逆境,两只爪子就会伸出来闹,好比闹离婚就是这样。所以那种温暖都是靠不住的,随时随刻都会变,说好话就变圆脸,说丑话就变长脸。人世间要想得到不变的东西,那是不可能的事。 修禅定,只观光体,不观实质 修禅定能使你心柔软,因为修禅定观想的东西全是空的。例如观太阳,不能观星球,更不能观火球,只能观一个光体,观月亮,不能观月球,也是观一个光体。如果你观蔚蓝色天空,好像天上有个天花板,这个天花板是蔚蓝色,你这么观就错了,房屋有天花板,虚空有天花板吗?蔚蓝色实非蔚蓝色,因为天空太远了,光线折射成蔚蓝色,虚空是什么也没有。而且修禅定的人,很注重身放松,心放松,天天这么修,身心就不会硬梆梆的。 修定能引生喜触及轻安 “修定能引生喜触及轻安”。你们学会了修禅定,每个人都会有体会,修定后身上会有一种乐触,全身都非常舒畅,“轻安”,就是身轻心安。 修定能引发神通前相 “修定能引发神通前相”。佛教里出神通,都是从佛法里来的,以前印度的外道也有神通,可是这种神通跟佛法无关。外道最多五通,佛教是六通,第六通是从断烦恼来,没有烦恼就没有生死轮回,这叫漏尽通。修禅定不要去求神通,我们修禅定是无所求,如果你有所求就会出两个毛病:一个容易得魔加持,魔就会钻你空子,给你一点稀奇的境界,其实这不是你自己修出来的,你一执着,修行路线就错掉了。另一个如果你禅定基础不牢固,功夫不深,没有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出了神通你会害怕,因为你不适应。禅定不深的人也会出一些神通的前相,如果真要出神通了,还要求护法菩萨保护一下:在我烦恼没有断好之前,不要让我出神通。有烦恼出神通,凭着烦恼尽干坏事,干起来比没有神通的人还厉害,神通又不能使你了脱生死,干了坏事反而下地狱。 修定能调节精神,治疗疾病,补益体力 “修定能调节精神,治疗疾病,补益体力(但使姿势如法,即不能用心,亦有此作用)。”修过禅定的人都会有这个体会,确实是这样。有一年我在上海,看到一个推销“好睡饮”的广告:“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我马上想到,“睡补还不如禅补”,禅是最补身体的。 提要: 修定能增长津液,能长寿 禅定对身心作用:“增长津液”,人津液一增长,津液遍满,人就长寿。口里的口水就是津液。活字怎么写?三点水一个舌,舌头上有水,这个人能活,舌头上没水,这个人要死了。 修定能使自身成就光体 “成就光体”,人体能发光,这是科学,科学上讲一切物体都会发光。人还有一个心理力量,心也会发光。从前巴甫洛夫做过实验,他说脑细胞在兴奋活动的时候,会出现一个兴奋点,这个兴奋点能引起周围的脑细胞处于抑制状态,周围脑细胞处于抑制状态,反过来又能提高这个点的兴奋,在心理学上讲这是心理的高度集中,其实我们禅定就是训练这个。巴甫洛夫又说:如果脑壳是玻璃做的,你会发现这个兴奋点会发光,也就是心达到高度集中时,就会发光,三地菩萨就叫发光地。 修外道的人竟胡说“我就是佛” 但要补充一句,一个人没有佛教禅定的修行,练气功的说开天目就能看见人体的光,这种人我从前遇到好几个。有一次外地禅定班结束了,我到领导那里去告别一下,他家里坐了一个年轻人,一句话也不说,等我话说完了,他开口:“老师,我看见你头上有金光。”我跟他说,“人都会发光,你好好学法修行,你也会发光,修得好还能成佛。”他回答我,“老师,我就是佛。”这一句话,就证明他是在胡说八道,这种人多得很。禅定最后的成就,非但身心能发光,而且你的皮,你的肉,乃至你的骨头全会化成光体,融入太空。 佛法智慧乃出世无漏慧,有别于世智 “开发根本智,佛法智慧乃出世无漏慧,有别于世智”。因为世间上的智慧不彻底,所以不能解决生死问题,佛法的智慧就能解决生死问题。生死是现代科学最尖端的课题。无漏智慧不是修出来的,也不是学来的,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好比空间本来就存在着电,电不是爱迪生创造出来的,是爱迪生发现的,佛也讲过,“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那今天怎么没成佛?这好比一盏灯泡,什么毛病也没有,可是灯泡上面灰尘油腻太多了,灯泡光很亮,可是光被油腻遮住了,所以我们今天修行不是去创造,而是去恢复我们本来就圆满的智慧。 学员日记 充满了信心与欢喜 怀着万分期待的心情,我带领着近50位“企业家禅定营”的营员们来到了青山环绕,仙雾飘渺的开化下江文殊院,再次见到了亲爱的傅老师与数十位曾经关怀过我而又不能一一叫出名字的同学。 此次来开化,我不仅自己要更深入地体会学修生活,还肩负着对参训的企业家营员和团队年轻的工作人员组织、沟通的责任。但我对佛法,对傅老师慈悲、智慧的开示充满了信心与欢喜。我坚信任何人如能听闻老师的法语,一定会在未来盛开更为灿烂的智慧之花,让慈悲与智慧广远流传到所有有缘人心中,沾闻法语的喜悦无法言语形容,但愿在老师悉心栽培下,愈来愈多的法门龙象脱颖而出,让正法久住,让众生利益福田广植。(程兰瑛) 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今天是进禅定营的第一天,感触良多,给我解开了心中很多谜团,尤其是傅老师的大智慧,引领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顿悟了好多人生的道理。 从未有过的幸福感 在这里生活、学习好幸福!整个身心有了一次真正在家的感觉,以前虽有静坐,在傅老师带领下静坐,却有从未有过的幸福感。很渴望能有对更多关于佛学的知识的学习!(柴艺铭) 处所~不当风,不潮湿,不妨碍他人,洒扫清洁。 ~于静室中坐,若无静室,随适宜处均可敷坐,座位应稳固,不可听其动摇 ~坐处光线不可太强,令心散乱,不可太黑暗,易生昏沉、睡眠。 趣入方便~于上座修观前,饮食不可过饱。 ~以身力修福业,能速引生禅定福德之果,且于运动身体故, ~应将手足头面洗沐清洁,涕唾排除净尽,宽衣缓带,使全身先有轻松 坐时威仪~见跏趺观所述,由师带修时指导。 发心大要 1、思维生命无常,禅定可贵。 2、要有意乐敬信,听闻法要。 3、不可起名闻利养之心。 4、不可起胜过别人之心。 5、不可盲无目的,堕于愚痴。 6、应发自利利他之种种善愿。 初修要诀 ①不可畏难。众生之心,无始以来,在世间法中转。世间应事接物境极繁复,不觉其难,以熟习故,心难趣定者,以未练习故,若令不练习,始终无熟习之时。 ②不可无恒。 ③初修每次不可太长,每次至少五分钟亦可,以后渐渐加长。 ④每日至少修四次。 ⑤每次应将全部观法略修一遍,于中提出一段专修。 (以上“处所”、“趣入方便”、“坐时威仪”、“发心大要”、“初修要诀”均为能海上师所讲。) 修空观能转四大 提要: 修空观能转四大 “学修空观,空则身心调柔,空则轻安,空则通,空则转四大”。身体是地水火风四大所成,修空观,四大全会转变,粗四大能转细四大,细四大能转极细四大。心也能转,粗心转细心,细心转极细心。修禅定第一个基础观就是空观,将来圆满成佛也在空里成就,所以空观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适宜的处所及座位 “处所~不当风,不潮湿,不妨碍他人,洒扫清洁。” “于静室中坐,若无静室”,在静室里坐,如果没有静室,“随适宜处均可敷坐”。 “座位应稳固”,座位应该要稳固。“不可听其动摇不宁,不可太高,高则心易惊怖,愈低愈好,但以不受潮湿为度”,太高了心容易惊怖。你们回去修禅定,如果你们坐在床上,高是高,因为床比较大,还不要紧,但是不要用榻榻米、席梦思,要用硬板床,因为榻榻米、席梦思,坏处很多,一坐下去,人就凹进去了,人还会摇,那你怎么修禅定?而且睡上榻榻米就迷掉了,早上醒不过来的。(众笑)席梦思,梦就是做梦,睡了这种床,整天在梦想。在我们修行上,这种东西很不科学。 也不能在我坐的这么高的凳子上修,这是法座,法座应该要高,表示对法尊重。修行人不要坐高的地方,更不能坐在自己家里的方桌上,因为初修禅定的人很容易昏沉瞌睡,一不小心滚下去,会吓出病来,还不如坐在铺毯子的地板上。 “敷座之物,以软草为宜”,城市里没有软草,用毯子就可以。“不可太厚,易生热故。”坐垫太厚容易生热。 “座位不可太狭小”,要宽大一点,像你们现在坐的坐垫,至少要那么大,因为狭小“致两膝局促”,促使两膝局促。 “座位应平坦或后部稍高”,你们初修禅定盘腿容易腿子疼,后面垫高一点,腿子疼就会好一点。 “决不可使前部高于后部”,前部高于后部,人会倒下去。你后部高于前部了,即使打瞌睡,最多人往前冲两下,你前面高,后面低,一打瞌睡,跌下去,那不是仰天一跤吗? “坐处光线不可太强,令心散乱。不可太黑暗,易生昏沉、睡眠”,也不要太黑暗,容易昏沉、睡眠。 提要: 趣入方便 禅定前不可过饱,上座时宽衣解带,平时应多培福 下讲“趣入方便”。 “于上座修观前,饮食不可过饱。”饮食一饱,肚子会大,你一坐下去,肚子会受压迫,就很不舒服。 “以身力修福业”,布施就是培福,修行要修福报,要修智慧,两个都要修。福慧双修才能有成就。根据佛经里讲,布施有十种利益,一个经常布施的人,手跟脚会非常软,因为布施的时候心里欢喜,一欢喜血脉畅通,经常布施,血脉就经常畅通,手脚就容易软。所以培福工作要多做。 “能速引生禅定福德之果”,将来禅定中容易成就。“且于运动身体故,易生暖触。”你们帮厨啊扫地等等劳动,容易使身体发暖,等修禅定时,也容易产生暖。修禅定要达到的成就,第一步就是暖。 “应将手足头面洗沐清洁,涕唾排除净尽,宽衣缓带,使全身先有轻松舒快之感。”修禅定的时候全身都要放松,裤带解松,领子解松,带领结的,领结放松。眼镜要摘下来,不能戴帽子,手表要拿下来,否则的话,会妨碍血液的流通。 坐时威仪 “坐时威仪”,坐时候的威仪,这里没写,《跏趺观》里有讲,等会儿我给你们带修的时候,会给你们讲一讲。 发心大要 修禅定要思维生命无常,禅定可贵 “发心大要”,修禅定还要发心,“要思维生命无常,禅定可贵”,人世间忙来忙去都在忙些什么,无非是加速死亡,因为太辛苦了。生命本来就是无常,算命也算不准的,我年青时算过命,就没算准。给我算命的都是统一口径,听起来确实有点道理,因为他们不是串通的,都说我早该死了,说“一关一关都给你逃过了,你72岁这一关无论如何逃不过”,但是我今天76岁了。所以我不相信算命,我相信修禅定,禅定就能使你一切都转变。所以你们在百忙之中,能够来学学禅定,这是极其聪明的。 修禅定要有意乐敬信,要听闻法要 “要有意乐敬信,听闻法要”。为什么每天教你们修禅定前必须要给你们听法,就是根据这一条。既然禅定是佛教的禅定,你必须要懂佛教的理论、禅定的理论,而且要有意乐,心里要非常欢欢喜喜,还要有敬信,对三宝要恭敬,要有信心,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 不可起名闻利养之心 “不可起名闻利养之心”,图一个好名声,这不是佛教的精神,佛教最反对名利。外道就贪图名闻利养,所有的气功师都是大气功师,从没有遇到一个小气功师。大得最厉害的,就是精神病院的病人,会跳在桌子上发表总统竞选演说。从前我在上海一个公园里,碰到一个熟人的嫂嫂,我总觉得她有点不对头,裤子么用绳子绑着吊起来,手提宝剑,我说“你在舞剑啊?”“哎。”她忽然跟我讲,“我这两天天天忙得不得了啊。”我说“你忙啥?”“中东战争是我指挥的。”修行人要小心,贪名贪利,魔钻你的空子,你将来就容易着魔,名利最容易使人傲慢,魔就是从傲慢来钻你空子的。 提要: 修禅定不可起胜过别人之心 “不可起胜过别人之心”,不要跟人家比。也不要这么想:我将来要超过你。世间上人都好表现自己。修佛教禅定就要记住,一定要打掉好表现自己的心。 修禅定不可盲无目的,堕于愚痴 “不可盲无目的,堕于愚痴”。做一件事情总要有个目的。有一种民间的修法,这是外道,它就是盲无目的的,这个修法公园里老太太都懂,“打坐我懂,两条腿盘起来,脑子里空空洞洞,什么也不想。”这叫无想定。修到后来这个人就笨头笨脑。 凡是修定,包括无想定,也有福气。修无想定的人,修得好,死了升无想天,无想天的人,脑子里什么也不想,只有一种感觉,很舒服。无想天享福完了,假如没掉到三恶道,掉到人间来,这个人就是白痴。脑子怎么可以不运用呢?脑子是越用越灵活。我们讲的止,是止住妄念啊,正念是决不应该去掉的。 修禅定应发自利利他之种种善愿 “应发自利利他之种种善愿”,自利为了能够悟到人生真理;“利他”,自己提高了,心的力量增强了,有智慧了,更容易做种种利益别人的事情。 初修要诀 修禅定不可畏难 “初修要诀:①、不可畏难。众生之心,无始以来,在世间法中转。世间应事接物境极繁复,不觉其难,以熟习故。”你们每天要应付多少事情啊,我看有的人,电话铃一响,马上抓起电话,忽然手机响了,把这个电话机往头颈里一夹,再接手机,本事真大,我可学不会,可是他偏偏怕修行,认为修行难修。有人说,我哪比得上傅老师?这话也对也不对。对在什么地方?我22岁就修禅定,你呢,42岁才修禅定,是你学得晚,不是我特别聪明;也有不对的地方,你们补衣服比我补得好,你们煮菜比我煮得好,你们学电脑怎么学得这么快?我看见电脑害怕,滴滴答答,弄得我头昏脑胀,为什么世间上这么复杂的事情,你能够应付得了,因为熟练了,所以不要怕难,我还没有你们聪明呢。 “心难趣定者,以未练习故”,因为你没有通过好好地练习,练习练习也就是很容易了。 “若令不练习,始终无熟习之时”。如果不练习,你就始终没有熟练的时候。 修禅定不可无恒 “②、不可无恒”,你们今天能来学禅定,这是很不容易的,学会了,天天要修,如果你不是以钻木取火的精神,天天坚持,一停下来,就会造成前功尽弃。 你要学释迦佛的禅定,就我所知道的范围,你只能到我们这儿学,一般现在外面坐禅,那是禅宗的禅,叫一心禅,也叫祖师禅,因为中国的禅宗是从达摩祖师开始的。我们修的是叫次第禅,是按步骤修上去的,又叫如来禅,就是释迦佛讲法49年所说的禅定,也就是戒定慧的定学。如来禅现在外面已经很难学到了,所以要知道禅定的珍贵,将来在禅定中成就了,能开智慧能了生死。 要天天修才能成就,有一天梅兰芳的学生去看老师,梅兰芳正在洗手间刮胡子,学生就问他,“老师啊,你成功的经验是什么?”梅兰芳回答,“天天刮胡子。”这一句就回答完了。你们要问,将来我修行成就的经验是什么?天天修禅定。最可惜最可怕的就是中断。 初修每次不可过长,以后逐渐加长 “③、初修每次不可太长,每次至少五分钟亦可,以后渐渐加长”,以后呢可以渐渐加长。 每日修四次,至少修一次 “④、每日至少修四次”,这是对出家同学说的,出家同学应该是四次仪轨六次定。每次时间不一定很长。咱们有工作的人呢,每天至少修一次,可以在安静的时候修,最好是早上,如果你那儿晚上很安静,没有什么人干扰,你也不打瞌睡,晚上可以再修一次。不必像个茅山道士,整天坐到晚。 每次应将全部观法略修一遍,于中提出一段专修 “每次应将全部观法略修一遍,于中提出一段专修”。对我们来说,这一次我准备给你们教这几个观:空观、调气观、观息、数息观。你有时间,可以四个观连着修,修完了,你可以再来一遍,或者你提出某个观专修也可以。 今天就讲到这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
企业家禅定营 (1)
在浙江开化文殊院体验生活并学习禅定
傅味琴主讲 2005.10.28上午第一讲
我们追求的是智慧和觉悟,
我们排除的是烦恼和痛苦
·这儿的气氛非常亲切
·佛教研究的是事物为什么会变
·各行业都在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
·能懂事才能走好人生的路
·今天来学佛法学禅定,你们是个识宝的人
·能把佛陀的智慧和觉悟传下去的,是你们年青一代
杭州远志成长文化传播公司举办为期三天的
企业家禅定营 (2)
在浙江开化文殊院体验生活并学习禅定
傅味琴主讲 2005.10.28上午第一讲
少观察,心浮动,人生就容易走弯路
·人生少智慧,痛苦随着快乐来
·少观察,心浮动,人生就容易走弯路
·人生路上干扰多,妄想也多
·别人的安慰,不如自求智慧
·佛教没有外道的观点,因为这是被排除的错误
·只要一个大洞,大中小都能通过
杭州远志成长文化传播公司举办为期三天的
企业家禅定营 (3)
在浙江开化文殊院体验生活并学习禅定
傅味琴主讲 2005.10.28上午第一讲
佛法是高级心理学,坐禅能消除疲劳
·要达到修行的一心不乱,必须入定
·佛法是高级的心理学
·过午不食是健康长寿的好办法
·坐禅能消除疲劳,是对自己真正的爱护
·忙里抽空学佛法,也叫“有暇身”
杭州远志成长文化传播公司举办为期三天的
企业家禅定营 (4)
在浙江开化文殊院体验生活并学习禅定
傅味琴主讲 2005.10.28上午第一讲
智慧从思惟中来,
细细观察能多出智慧,少障碍
·修禅定首先要保持安静
·智慧从思惟中来
·静即止,虑即观
·修禅定,妄念止不住,观就修不好
·对人世间细细观察,能多出智慧,少障碍
杭州远志成长文化传播公司举办为期三天的
企业家禅定营 (5)
在浙江开化文殊院体验生活并学习禅定
傅味琴主讲 2005.10.28上午第一讲
禅定能调柔身心,得轻安喜触,
调节精神,治疗疾病
·禅定中修的观,一切都是缘起性空
·修定能调柔身心
·修禅定,只观光体,不观实质
·修定能引生喜触及轻安
·修定能引发神通前相
·修定能调节精神,治疗疾病,补益体力
杭州远志成长文化传播公司举办为期三天的
企业家禅定营 (6)
在浙江开化文殊院体验生活并学习禅定
傅味琴主讲 2005.10.28上午第一讲
修定能增长津液,能长寿
·修定能增长津液,能长寿
·修定能使自身成就光体
·修外道的人竟胡说“我就是佛”
·佛法智慧乃出世无漏慧,有别于世智
(骆小平)
杭州远志成长文化传播公司举办为期三天的
企业家禅定营 (7)
在浙江开化文殊院体验生活并学习禅定
傅味琴主讲 2005.10.28上午第一讲
学修空观~然欲得此利益,务必学修空观,空则身心调柔,空则轻安,空则通,
空则转四大。
不宁,不可太高,高则心易惊怖,愈低愈好,但以不受潮湿为度,敷座之
物,以软草为宜,不可太厚,易生热故,座位不可太狭小,致两膝局促,
座位应平坦或后部稍高,决不可使前部高于后部。
易生暖触。
舒快之感。
·修空观能转四大
·选择适宜的处所及座位
杭州远志成长文化传播公司举办为期三天的
企业家禅定营 (8)
在浙江开化文殊院体验生活并学习禅定
傅味琴主讲 2005.10.28上午第一讲
修禅定要有意乐敬信,要听闻法要
·禅定前不可过饱,上座时宽衣解带,平时应多培福
·坐时威仪
·修禅定要思维生命无常,禅定可贵
·修禅定要有意乐敬信,要听闻法要
·不可起名闻利养之心
杭州远志成长文化传播公司举办为期三天的
企业家禅定营 (9)
在浙江开化文殊院体验生活并学习禅定
傅味琴主讲 2005.10.28上午第一讲
修禅定不可无恒
·修禅定不可起胜过别人之心
·修禅定不可盲无目的,堕于愚痴
·修禅定应发自利利他之种种善愿
·修禅定不可畏难
·修禅定不可无恒
·初修每次不可过长,以后逐渐加长
·每日修四次,至少修一次
·每次应将全部观法略修一遍,于中提出一段专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