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味琴居士:定学开导(90~99)
定学开导 (90)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8 提要: 修行就是修戒定慧, 今天是我们崇教寺暑期禅修第四期的头一天,我给大家讲的课主要是定学开导。我们已经讲到“由戒生定,由定发慧”,佛弟子修行就是修戒定慧,没有戒定慧的修持,你的素质不可能提高,也不可能像佛陀那样圆满人格。世间法上,崇高的精神也是在戒定慧里,出世间法上,不论你是了脱生死证阿罗汉果,还是修菩萨道成佛,都是从戒定慧这条路成就的。所以没有戒定慧是盲修瞎练,没有戒定慧,什么都不可能成就。 这四句经文,既说明佛弟子以及 我们决定会成就,因为我们是佛弟子。好比孩子得到父母的遗传,长得就像爸爸妈妈,再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来会跟爸爸妈妈一样。爸爸是大学教授,你将来也能够成为大学教授。 “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我们是照经典里的四句话讲的。这四句话一方面说明我们怎么样能够做好一个真正的佛弟子,一方面也说明佛弟子共同生活、共同学修所组成的团体,也就是僧团,应该做到哪些。既是说明佛弟子以及僧团种种的功德,也是赞叹僧的功德。 佛陀的悲心智慧是人世间谁都比不上的, 第一句第二句已经讲过了,因为有新同学来,所以我们再略微提一提:“如来悲智等流身,戒净圣种杜多行,成就三德三慧体,三士圣众我顶礼”,如来悲智圆满,他的悲心智慧是人世间所有人都比不上的。而世间法都有漏洞,如果世间上没有漏洞,发展就应该停止了,正因为有漏洞,所以科学、社会才会不断在发展。 学习佛陀的智慧悲心,决定能跟佛陀一模一样, 今天科学社会还在发展中,不断在出现漏洞,又不断地弥补漏洞,也可以知道这是由漏洞来弥补漏洞,所以要达到像佛陀那样圆满、彻底、究竟的智慧和悲心为期遥远,那么只有向佛陀学习。我们学佛就是学习佛陀的智慧和悲心,只有跟佛陀学习,将来才能够跟佛陀一模一样,这也是决定的,所以我们称为佛子。 我们天天在听法,佛陀的智慧悲心平等的流入我们内心, 佛讲法给我们听,我们听了法就成为佛陀的学生──从前是叫弟子,所以佛子是从佛口生,从法化生。我们天天在听法,接受了佛陀的教育,佛陀的智慧和悲心平等的流入我们的内心,我们就有了佛悲智等流的种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我们产生了悲智的细胞。有了这样的细胞,将来成佛就快,对这一点我们应该要有坚定信心。凡是佛弟子,不管出家在家,都是如来悲智的等流身。 定学开导 (91)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8 提要: “庸医杀人”是医门里的“假和尚”, 前两天我看报,报上有一篇讲中医的文章,有“假和尚”三个字,中医里边还有假和尚?一看原来是说中医虽然好,但也有混在里边滥竽充数的人。庸医看病要杀人的,他们混在里边是为名为利。 佛门里边也有假和尚,一种假和尚是没有文化,不是学佛修行,而是抓钱,所谓赶经忏、搞歪门邪道。想抓钱的叫佛弟子吗?一种假和尚是有文化的,抓名又抓利。佛门清净,最反对名和利,释迦佛当年的僧团没有这种事,佛的大弟子舍利弗从来不给人家做佛事赶经忏。 听法修行是为了观念转变, 我们年轻一代心地善良,跟佛有缘,可是进佛门后多多少少会受到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听法修行以及成就说到底就是观念转变,如果你观念不转变,你不可能成就。 邪气会冲掉正气,佛讲法都是一分为二, 举个例子,你不讲究卫生,什么都吃,正的和邪的就会发生冲突。邪气冲掉正气,造成你身体衰弱,消化能力降低,真正的营养就吸收不进来了。你们过去听人讲法,很多人都说错了,写书也写错,再加上邪师邪说,都会给我们冲击。 释迦佛讲法都是一分为二,既要讲正面的,又要讲反面的,既要讲对的,也要讲错的,希望大家不要只喜欢听正的,不喜欢听纠正错的。 佛弟子要有正义感,要保护正法, 以前我在福鼎,有的法师就劝我:“老师你讲法么就讲正的,错的你就少批评几句!”我知道他是好意,但我憋不住啊,想讲就讲了。一个佛弟子多少应该有点正义感,应该要保护正法吧。 从前有句话挺风趣,牛鬼蛇神是怎么形成的?你只要这么一撇,那么一勾,几笔画出来,照妖镜一照就是牛鬼蛇神,讲经说法就是照妖镜。 我们要珍惜我们自己的身份,我们是如来悲智等流身,一切破坏我们正信的邪知邪见、歪风邪气,我们都要抗拒,绝不能让他们来侵犯我们,要不然我们很吃亏的。 戒清净,佛门就清净,把坏的一面束缚住了, 第二句“戒净圣种杜多行”,受了戒就要持戒清净,戒清净佛门就清净,戒不清净,佛门就不清净。戒使我们止恶修善,这是佛弟子最低的要求。从前社会上人总是说“不要清规戒律”,如果叫你不干坏事,这个清规戒律难道是坏事情吗?比如现在推行戒烟,那也是戒啊,如果戒是坏事,为什么要戒烟呢? 有说“戒是束缚人”,说错了,应该说戒是解放人,把坏的一面束缚住了,好的一面就自在了,把捣乱的坏分子全都抓起来,整个社会就安定了,能不把坏的东西绑住吗? 不信佛的人认为戒可以随时代改变, 佛门里今天很不清净,因为不讲戒了。九十年代我听到一件事,有个居士提了一篮子馒头到寺院里去供养。那时已经吃过饭了,他想送到厨房里,就一直往里走。经过一个寮房,看见满地都是烟头,几个小和尚还在跳舞。居士看不惯就说:“你们出家了怎么能跳舞?”他们笑嘻嘻地回答:“现在九十年代了,还讲戒吗?” 大家听了法,赶快扫除这种话的影响,如果你认为现在讲戒是错误的,戒还要根据时代而改变,你就不是信佛的了。佛说的法是圆满的,也用不着你来修改,也用不着儒教、道教来补充,因为它是圆满的。 定学开导 (92)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8 提要: 做到戒净,就能成为圣种,将来结的就是圣人的果 做到戒净,我们就能够成为圣种。圣就是高尚的人,圣在佛教里是指佛、菩萨、阿罗汉,都是非常高尚。如果你戒不清净,做小偷、强盗,能称高尚、能称圣吗?我们今天接受释迦佛的教导,在我们心里种下的是圣人的种子,将来开花结果,结的就是圣人的果。从了脱生死来说,将来的果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四果就是烦恼断尽、生死已了的阿罗汉果。 种子缺了口,结的果也不圆满,要保护好圣种, 种子非常重要,农民都知道种子要保护好,什么种子就结什么果。一粒种子缺了口,将来结的果也不可能圆满。所以希望大家好好保护自己心地中的圣种。我们接受如来正法的人个个是圣种,希望你们多听正法,来辨别你们过去接受的影响。 有人印赠经书,空白处加上错误的话, 前两天,我也起了一点情绪,这也是我修行没修好,可是我正义感修得好啊,我希望正法久住,我要保护正法、保护所有的佛弟子,这样一颗菩提心修得好啊。 因为看到外面送来结缘的经书,空白处印了人写的非常错误的话,我就批评崇教寺常住同学麻痹,昏昏沉沉,丧失警惕心,竟然对送来的书没有检查,这是个大漏洞。我们是正法道场,能允许邪见混进来吗? 总算他们有点行动,准备把这两段贴掉。可我还是不满意,因为我在山上修禅定下来,看到办公室准备工作做好了,人去睡觉了。你中午加个班也不见得会累死,邪法进了门,你还安心睡觉? 《金刚经》前被人印上了八大金刚, 经书就是经书,空白地方你乱写什么!我们印的经书都不印人写的东西。比如现在的《金刚经》,前面大都有人写的东西。人家搞不懂,来问我:“老师,《金刚经》到底从哪里开始?”还发生过一件事情,十年动乱时抄家,有个居士家里有本《金刚经》是他自己手抄的。红卫兵一看前面有八大金刚,就叫他交待“八大金刚”在哪里?(众笑)那个居士吃尽苦头啊。《金刚经》里有八大金刚吗? 不该把谤佛、谤法、谤僧的话插入佛经的空白处 今天看到在这本送赠的经书的空白处被人插入这么几句话,这个话在佛门里边流传已久。“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老虎没有角,戴角的虎是不可能有的,岂不是说既修禅又修净土,就不可能成就。禅宗一心禅,是释迦佛灵山拈花笑,传给迦叶尊者,在中国是从达摩祖师开始,迦叶尊者、达摩祖师是一心禅难道是旁门邪道不能成就?不是谤佛、谤法、谤僧了吗? 又说“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意思是说参禅的人修净土,来生就能成佛,那成佛也太容易了。再说佛是佛,祖是祖,佛祖连在一起,到底指的是谁? 再看下一句,“无禅有净土”,如果你不修禅定,只修净土,“万修万人去”,阿弥陀佛第十八大愿说:谤法、犯五无间罪,这两种人去不了。《佛说阿弥陀经》里也说:要“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没有到一心不乱的水平,你是去不了的,他却说,“万修万人去”。你修净土法门,怎么可以把阿弥陀佛的话推翻呢?一只手指伸出来也有长短,一个老师教五十个学生,不论学生好坏,都能保证每个学生升级吗? 定学开导 (93)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8 提要: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如果你修禅有定力,有禅定的功德,可是你不修净土,十个人倒有九个浪费时间。这个人懂佛法吗?修净土还要一心不乱呢,一心不乱就是定,应该说修净土修不到入定,你是往生不了的。说法能离开佛经吗?这些话,岂不明明在排斥禅宗、诽谤禅宗吗? “无禅无净土”的人,难道都要下地狱 因为我正义感很强,看样子我这个气又上来了。又说“无禅无净土,铜床并铁柱。”铜床铁柱是指地狱,如果你没有修禅,又没有修净土,你决定下地狱,那么人家修法相唯识、学律持戒的也要下地狱?社会上的人不修禅宗也不修净土难道个个下地狱?释迦佛讲的法里有人天乘,你只要修好人天乘,你就能够不下三恶道,五戒保人身,十善升天。除了净土法门外,他把其他法门都骂完了,把释迦佛讲的人天乘也推翻了,岂不是挂着佛旗反佛教?把这些谤佛谤法谤僧的话插入佛经的空白处,岂不认为这些话与佛经同等重要? 要保护好自己的圣种,种子里充满邪气, 我只举这一个例子,其它没有时间讲了,就是告诉大家,以前你们受外界的影响,很多都有这种问题。我们正法道场绝不允许邪的东西进来,如果你们不把自己圣种保护好,你这个圣种可能要变歪头、缺角、不圆满、充满邪气的,那也根本不叫圣种了。 修杜多行有功德,不修也无过, “杜多行”,就是头陀行,头陀行你修得起一两条也是功德无量,你修不起来,也没有过错。我只要求你们做到精神抖擞,“头陀”的解说就是精神抖擞。萎靡不振、自由散漫,别说头陀行修不起,你所有的法都修不起。 贪欲导致精力分散,多欲的品行不高尚, 要精神抖擞,你的精力就不能分散,精力分散了,你怎么做到精神抖擞?精力分散,精神负担又很重的人,可能会得抑郁症、老年痴呆症。什么使我们精力散失得最厉害?就是贪欲。多欲的人不大可能会高尚,我们佛弟子应该修少欲知足。 佛弟子贪了财与色,有了一百年也用不完的财富, 欲望很难克服,尤其是财与色。我有个别学生可能他的钱,十辈子都用不光,也许一百辈子也用不光。说“老师,你太夸张了吧?”,我给他算算,如果他一心求佛法,想修行,到我这儿来学法,如果不希望我供养,那就生活费自负;如果生活费不能自负,常住也供养得起,我们这儿吃饭不要钱,尽管敞开肚子吃。 如果你是自费或者小住,住满一个月,吃住都包括在里边,每天收你五元钱,一个月一百五十元,一年一千八。就算你今年二十八岁,你能活到一百二十八岁,一百年十八万,足够了吧?你现在多少万了,为什么还不来啊?见面叫我傅老师,人却从不来老师身边学法。有了百万要千万,有了千万要亿万,一百辈都吃不光,这个欲,放不下啊。 定学开导 (94)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8 提要: 把钱留给儿女的不是好爸爸, 把钱留给儿女的不是好爸爸,这是害了儿女。我孩子小时候我就跟他们讲:我爸爸没有留给我一分钱,将来我也不会留给你们一分钱。我的钱都供养三宝,我是道道地地的无产阶级。 要赞叹头陀行,“人放下了欲望就是幸福” 为什么要给你们讲一点头陀行?希望你们放下欲望,欲望就是受苦的根源。我到内蒙古去了两次,一次是五八年,一次是八四年。八四年报纸上都在讨论什么叫幸福,有个老学生请我到她家去做客,也问我:“老师,人什么时候才能幸福?”她录音机一按,以为我要讲长长一大篇,谁知道我一句话就讲完了:“人放下了欲望就是幸福。” 吵架是把精力用错了地方, 你们为什么没有自由啊?全被绳索绑住了!你们有时候也很精神抖擞,比如现在有的小庙,只有四五个人也天天吵架,吵起架来可真精神抖擞,这个精力用错地方了! 你们留在崇教寺的同学们,最近几个月吵不吵,没有啊?我相信你们没吵过,因为这次来看你们都是昏昏沉沉的,(众笑)昏昏沉沉还吵得起来吗?所以这一次,我是大为不满。你们这两天“同学们大家起来”也不唱了,大家别起来了啊?(众笑)跑步也不跑了,什么也没了,年轻人都像老头子。没有精神抖擞,你修行是修不起来的。尤其是你们当领导的,领导昏沉,群众就打瞌睡。 悲心和智慧能促使我们成就法身 前两句只是稍微给你们提一提,现在要讲第三句“成就三德三慧体”,有了如来的悲智等流身,我们将来也会成就如来那样的丈六金身,悲心和智慧就会促使我们成就法身、报身、化身。 成就三德三慧,能证阿罗汉果, “体”也可以理解成组成身体的成份。比如人的体,从生理上讲,是骨头、血液、心脏等等;从心理上来讲,是心理活动。我们接受了如来悲智的等流,具备了圣人的种性,好好培养我们的体,修行就是修三德三慧,培养得跟如来一模一样,就叫“成就三德三慧体”。成就三德三慧,非但能证阿罗汉果,还能使我们修菩萨道快快成佛。 听说东北有个寺院,出家人穿百衲衣, 德是指修行的功德,顺便给你们讲一点常识。有许多寺院里都有功德箱,其实在功德箱里丢点钱,供养三宝只是培福,真讲功德,那是修戒定慧修出来的。 我们不主张放功德箱,可是偏偏这边边上放了一只,这是因为村里有要求:如果功德箱拿掉,村民不习惯,会有意见,也就只好保留。听说东北有个寺院,里边的出家人身边不准放钱,穿的衣服都是百衲衣,也不准放功德箱,因为当年释迦佛的祇园精舍、竹林精舍都没有功德箱。 三德是指戒定慧三德,由戒定慧成就断智悲三德, 所谓功德是指戒定慧修出来的功德,戒定慧称三德,修戒定慧进一步能够成就断智悲的功德。断,烦恼断尽,智,智慧圆满,悲,大慈大悲。成就了断智悲的功德,你跟大菩萨没有两样。普贤菩萨的功德就是断德,文殊菩萨的功德就是智德,观世音菩萨是悲德,所以又称大行普贤菩萨、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你把断智悲三种功德修圆满,你不承认自己是佛你也是佛了。 定学开导 (95)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8 提要: 佛弟子不可为自己贴金,更不要把佛做广告 成了佛用不着脸上贴牌子。中国出家人喜欢戴帽子,照佛制规定,比丘不准戴帽子,因为有碍如来形象,当然天冷可以开许。中国出家人戴的帽子各式各样都有,而且随时代改变。从前戴的是元宝帽子,电视里的济公就是这样,前面还贴了个“佛”字,你成佛就成佛了,何必还要贴广告“我是佛”呢?我在福鼎听法师说,“你喜欢装修就装修喽,何必这边脸贴‘装’字,那边脸贴‘修’字。” “不见为罪谓功德”都是愚人干的事 你好好念佛功德无量,何必把阿弥陀佛的名字贴到电线杆上去,佛教不做广告,即使不算广告也像是寻人启示吧?不懂佛法的人还以为这么做有功德,其实是贬低了阿弥陀佛。有的把“阿弥陀佛”的名号贴在门上,竟把阿弥陀佛当门神?有人在路边树了一块石头刻上“南无阿弥陀佛”,常有狗去小便,你背罪过了!愚人都干愚事,所以愚是学不得的。经书里早有批判,叫做“不见为罪谓功德”,不知道自己这么做有罪过,还以为有功德。 化身从悲德来,与一切众生心连心, 等到你智德、悲德、断德三德圆满了,你就成就了佛的法身、报身、化身。化身怎么来?因为他有悲德,他的心投入到所有众生那里去,不管老的、小的、男的、女的,他都心连心,所以他要化什么人就化出来了。 香表戒徳,花表定徳,灯表慧德, 今天先讲戒德、定德、慧德。你们今天特别隆重地请我讲法,其实头一次请过就不必再请了。说“现在来了很多新同学,他们有这个心愿”,那么就满众生愿吧。你们准备了香、花、灯,为什么要有香花灯?香表戒律,花表禅定,灯表智慧。佛门里每一个形象都是表法的,你不懂佛法,你烧香点灯也不殊胜,人家去土地庙里也烧香点烛的。 在供香的时候,要想想:我戒律修好了吗?我以戒的功德来供养佛;你在供花的时候,应该想想我在修禅定吗?我以禅定的功德供养佛;供灯是以慧的功德供养佛,要想想:我在天天学法吗?我有佛法的智慧吗? 你不听法,油灯照不破你心房的黑暗, 有些人经常到庙里烧香、供花、点灯,当然很好,可是你不听佛法,这盏油灯的光明,它照不破你心房愚痴的黑暗。佛经有句话说:一灯照破千年暗室,那是比喻智慧灯。所以提倡不听法、唸经不必求懂,就是跟释迦佛的希望和教导背道而驰。 要遵守三皈依,不学外道, 我们简单的提一提戒,首先是三皈戒,就是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众。凡是有学气功、道教的地方都不要去,当然要互相尊重,礼尚往来是可以的,主要是不跟他们学。听《太上感应篇》就是向外道学习,那就破了三皈戒。 定学开导 (96)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8 提要: 五戒虽有卷伸,但酒戒不能不受, 五戒:不杀、不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受五戒时你别的戒可以不全受,酒戒一定要受。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受五戒、四戒,也可以受三戒、二戒,也称你“五戒居士”,所谓“受时有卷伸”,好比一只手可以伸出去也可以卷起来。但酒戒不能不受,叫“开中唯除酒”,非常严格的。现在有人说“受了戒,喝酒是可以的,只要不酗酒。”这话害了多少佛弟子去喝酒破戒了。 八戒中有“不歌舞观听、香花蔓涂身”, 要求再高就受八戒,八戒是五戒基础上再加三条:“不歌舞观听”,唱歌跳舞都不能看,不能听,更不能亲自参加;“不香花蔓涂身”,一律不准化妆,也不能戴花、戴手饰;“不坐高广大床”,大床、沙发全都不能坐,也不能睡,只能睡小床,像这种高广的法座,讲法时可以上法座,是为了表示对法尊重,平时都不能坐;还有“不非时饮食”,过了中午十二点,最多延长到一点,就不能吃饭了,因为中国的风俗午时是到一点,也就是说不能吃晚饭,喝点流汁是可以的。 具足戒:比丘二百五十条,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 再想提高一点,你出家受具足戒,比丘两百五十条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有人说“佛教平等,为什么女的要受三百四十八条戒?”什么叫平等?你先搞搞清楚。好比医生开处方,这张处方只有五味药,那张处方有十五味药,可是目的一样,都是为了使你病好,这就叫平等。反过来假如让你好的慢一点,让他好的快一点,这就不是平等,哪有根据药多药少来衡量平等不平等的? 为什么女的出家要三百四十八条戒,因为女的病多,不管是生理、心理,病都比男的多,你们女同志自己也这么说的嘛。有一次我在上海坐公交车,一个妇女跟一个男同志吵起来,这个女的就说了一句:“你是男同志呀,又不像我们女同志气量这么小。”(众笑)男同志一听她这话,也只好算了算了。讲到这里明白了吧。所以自己智慧不够,不要老是想:“释迦佛这句话不对”,多学一点你就明白了。 进一步还可以受菩萨戒,最好是受圆满的菩萨戒,叫三聚净戒。显教有基础了,才能学修密教,那就要持密乘戒。要求是一层高一层,目的是使你能够快快成佛。 成就三德三慧体 戒德~佛赞戒德 “尸罗名根本”,以戒生定, 佛是怎样赞叹戒的功德,“尸罗名根本”,“尸罗”是印度话,翻译成汉文就是戒律,戒律是根本。“能持任建立”,有了这个根本,你修行的基础就牢固了,你在上面能够建立起种种的功德,它都承受得了,以戒生定,定就是建立在戒的基础上。 戒能出生“世出世间善”法,能引生涅槃功德 “世出世间善”,有了戒律,你在世间上就是好人,出世间的种种功德也能出生。“引涅槃功德”,你将来了脱生死,断尽烦恼到彼岸的功德也是从戒开始的。“亦譬如大地”,戒好像大地一样,在大地上你能够走路,能够建立高楼大厦,能够生长花草树木等等。 定学开导 (97)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8 提要: 尸罗名庄严,老少服常美 第二,“尸罗名庄严”,有了戒,你形象就非常庄严。受了戒,眼睛就不会乱看,因为你不想偷东西呀。比丘、比丘尼比居士庄严得多,走路从不摇晃。假和尚走路摇摇晃晃,还三步两步跳咧。“老少服常美”,戒律好像一件非常庄严的衣服,穿在身上,老人也合适,年轻人也合适。 尸罗名熏香,顺逆普飘扬 第三,“尸罗名薰香,顺逆普飘扬”,戒就好比薰香,香一薰,近处远处香都会飘到,这叫戒香扑鼻。世俗上的人,即使打扮得非常干净漂亮,还化了妆,身上还是有汗臭。而且吃的东西太复杂,放出屁更臭,裤子也包不住。(众笑)出家人戒律清净,哪怕外表很脏,也会闻到一股檀香味,这叫戒香,是从人体中发出来的。确实会如此。 尸罗名涂香,郁蒸诸毒除 第四,“尸罗名涂香,郁蒸诸毒除”,戒律就好比是涂香,涂香就是涂在身上用来防止蚊虫叮咬的,还能够除掉皮肤上的毒,好比现在的清凉油。 尸罗名妙行,不入险恶道, 第五,“尸罗名妙行”,妙行就是好的行为。“不入险恶道”,你受了戒,你再也不会走进危险的道路、罪恶的道路,除非你犯戒。所以戒是对我们是一种保护,好比士兵打仗时穿的盔甲。“健速亦安稳,直至涅槃城”,你受了戒,由戒生定,由定发慧,你可以非常安安稳稳,没有进入邪恶道路的危险,又稳又快地一直到达涅槃城,就是到烦恼断尽,生死了脱的彼岸。 尸罗名律仪,清净妙善法, 第六,“尸罗名律仪”,通常说的戒又叫律仪戒,所以尸罗又叫律仪。“清净妙善法”,戒律是极其清净,极其微妙,极其殊胜的善法。“亦防护息险”,能够防护你、熄灭你种种危险。“静洁远离性”,培养你良好的品性。静,比丘戒内容很丰富,称具足戒,出家人要做到三千威仪、八万细则,内外都要静,包括外面环境。 受了戒的人也要使外面环境安静,如今寺院很多都不寂静,因为被人为地改变了!仅仅有的寺院里还保留了“寂静”两个字,可是里面并不寂静,有的说话还喊得特别响:“王居士,你也来了!”简直像娱乐场所。寺院要如法、要寂静。 内心也要寂静,起了贪欲就会胡思乱想。从前有个人躺在房里,梁上挂了一袋谷子,引起了他的欲望,想得没边际了:“我把谷子卖掉,买一百只小鸡,小鸡养大,母鸡生鸡蛋,鸡蛋变小鸡,鸡再生蛋蛋变小鸡,一下子,我就富啦。”一只老鼠在梁上把绳子咬断,这袋谷子很重,“啪”,掉下来,砸在他头上,他就断气了。今天断气的这些欲望很强的人,他们的欲望达到了吗? 远离就是远离世俗上的一切。世俗上贪五欲享受,财色名食睡我们要远离,世俗上的一切烦恼、世俗上的追求、世俗上的种种习气、种种观念全要远离,如果你真正持戒清净,戒就有这样的功德。刚才讲的都是佛赞叹戒的话,明天跟你们讲定的功德。今天讲到这里。 定学开导 (98)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9 提要: 定德~观成佛功德 悉由正定生 今天继续讲“如来悲智等流身”,我们接受了佛陀正法的教育,佛陀悲智的种子就等流到我们身上,我们应该好好的爱护、培养,那么将来决定能跟佛陀一模一样。 戒净的修行人,更要不受世俗的染污和干扰, “戒净圣种杜多行”,我们要修好戒定慧,戒能使我们清净,定能使我们成就一切功德。“杜多行”,即头陀行,修行要精神抖擞,不被世俗的种种欲望扰乱。十二头陀行又称苦行,哪怕修一条两条也好,修行要苦修,不能在享福里修。 虽然我们今天还没有证果成道,但我们已经有了这样的圣种。应该不断培养好好爱护,不受染污不受干扰,就能成就圣人的种性。 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成就佛的戒定慧、 “成就三德三慧体”,佛陀是功德圆满、彻底觉悟。我们成就像佛陀那样圆满的人格,以及种种功德,我们的体跟佛陀的体就一模一样。所谓三德就是戒定慧三德,这是我们修行的内容,也是我们想达到的成就。有了戒定慧的功德,将来就能成就断智悲三德,成就了断智悲三德,就能成就法报化三身功德,那时就叫“佛”。 “观成佛功德,悉由正定生”, 昨天已经把戒德讲完了,今天讲定德。经典上说,“观成佛功德,悉由正定生”,成佛的功德都从正定出生。我们今天学的是正定,因为这是佛陀教我们修的出世间定。如果你不照佛陀的教导修,那是邪定。禅有世间禅、出世间禅,世间禅不能出生死轮回,更谈不上成佛。既然一切成佛的功德都由正定出生,那么可以知道一切的成就都在定里,因为成佛最圆满,成佛的功德包括了一切成就的功德。 皈依法,就应在法上修成就,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归纳起来就是戒定慧,你皈依了法就应该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三藏十二部,如果我们实在没有能力完全深入,至少戒定慧要学要修啊。佛弟子不学不修戒定慧,你学啥修啥呀? 也可以说,一切成就都是从法上出生,没有戒定慧就不可能有成就。如今有好多人对戒定慧不重视,认为没有必要。佛教传到中国,从历史上来看,一代不如一代,原因就在这里。 多年前,我们在九华后山华严寺,有一天来了个年轻出家人,是特地来听我讲法的。他穿的是坏色衣,看样子是很讲修行的出家人,我们对他很恭敬。 他看到我们墙上贴的讲法内容,就问我们同学:“你们学什么法门啊?”他听到我们学的是戒定慧,就说:“你们学戒定慧,太可怜了。”法也不听就走了,他就是专门修“只要一句,样样不要”的。 定学开导 (99)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9 提要: 如今许多寺院里的当家、方丈都跟我说:“现在正法很衰落”,怎么会衰落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明朝之前,拿唐朝的佛教来说,一方面很兴盛,有很多法师讲法,还有辩论;另一方面,出现了种种促使佛法衰落的现象。所以光从理论上研讨还是不够啊,因为疏忽了修持。达摩祖师提倡一心禅,主要想扭转这个风气。修行要在心里修,不是光在文字里研究,你学了法以后是要修的。 净土宗亦应发菩提心修好戒定慧, 后来净土宗兴起,初祖也说要深入经藏,要修戒定慧,要法门无量誓愿学,要发菩提心。念佛是用功的方法,不能代替全部的修持,如果不根据佛法去修,那是盲修瞎练。据说从二祖起,三祖四祖五祖每一代都把初祖的净土法门改一改,改到今天,跟初祖原来的净土法门就不一样了。 “月落乌啼霜满天”,联系到佛门的衰落, 我记得唐朝诗人写过一首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流传很广,不光中国的文人喜欢,国外文人也喜欢。 后两句既然联系到佛门,前两句也可能也跟佛门有点联系吧。我看了这首诗,感叹万分啊。 发菩提心弘扬佛法广度众生的人越来越少了,就像月亮也落下去了 “月落”,释迦佛涅槃了,太阳沉下去了,为什么还没有完全黑暗?因为有月亮的光辉。虽然释迦佛涅槃了,娑婆世界还有这么多能够弘扬佛法、发菩提心广度众生的善知识在教化众生。可是从这首诗来看,月亮也落下去了,也就是说能发菩提心、广度众生、弘扬佛法的人越来越少啦,越来越不对头啦。 佛门出现了许多不如法、不吉祥的现象, “乌啼”,中国民间,乌鸦代表不吉祥。乌鸦啼,多么使人悲伤啊,也就是佛门里出现了许许多多不如法、不吉祥的现象,乌鸦在啼啦。 “霜满天”,释迦佛涅槃的时候就是霜满天,树都变白了,表示悲哀。 仅有小小火光,大家都在打瞌睡了, 真使善知识发愁啊 “江枫渔火对愁眠”,火能够照亮黑暗,可是只有渔船里很小的一个火朵在照亮,多可怜啊。“江枫”,江边的枫叶虽然还挂在树上, 它们都在相对着发愁啊,愁得快要打瞌睡了。 如果这首诗是诗人对佛教的衰败有所感叹,那可真是写得很深刻啊,你看唐朝就是这样局面了。当然诗人是不是对佛门有所感触而写,我可不知道,但我想多多少少有点联系吧。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
我们天天在听法,佛陀的智慧悲心平等的流入
我们内心,所以我们都是如来悲智的等流身
·修行就是修戒定慧,没有戒定慧,什么都不可能成就
·这四句经文,既说明佛弟子以及僧团的种种功德,也是赞叹僧的功德
·佛陀的悲心智慧是人世间谁都比不上的,世间上科学、社会所以会发展,
因为世间法都有漏洞
·学习佛陀的智慧悲心,决定能跟佛陀一模一样,所以我们称为佛子
·我们天天在听法,佛陀的智慧悲心平等的流入我们内心,所以我们都是
如来悲智的等流身
没有戒定慧,什么都不可能成就
僧团的种种功德,也是赞叹僧的功德
世间上科学、社会所以会发展,因为世间法都有漏洞
所以我们称为佛子
所以我们都是如来悲智的等流身
佛弟子要有正义感,要保护正法,
对歪风邪气不抗拒,我们会吃亏的
·“庸医杀人”是医门里的“假和尚”,佛门里的假和尚,没文化的抓钱,
有文化的名利都抓
·听法修行是为了观念转变,错误的观念不转变就不可能成就
·邪气会冲掉正气,佛讲法都是一分为二,希望大家不要只喜欢听正的,
不喜欢听纠正错的
·佛弟子要有正义感,要保护正法,对歪风邪气不抗拒,我们会吃亏的
·戒清净,佛门就清净,把坏的一面束缚住了,好的一面就释放了,整个
社会就安定了
·不信佛的人认为戒可以随时代改变,信佛的人认为,佛说的法是圆满的,
不可改变不用补充
佛门里的假和尚,没文化的抓钱,有文化的名利都抓
错误的观念不转变就不可能成就
希望大家不要只喜欢听正的,不喜欢听纠正错的
对歪风邪气不抗拒,我们会吃亏的
好的一面就释放了,整个社会就安定了
信佛的人认为,佛说的法是圆满的,不可改变不用补充
做到戒净,就能成为圣种,
将来结的就是圣人的果
·做到戒净,就能成为圣种,将来结的就是圣人的果
·种子缺了口,结的果也不圆满,要保护好圣种,必须多听正法来辨别过去
接受的影响
·有人印赠经书,空白处加上错误的话,邪法进门了,怎能安心睡觉
·《金刚经》前被人印上了八大金刚,十年动乱时,有居士为此吃尽苦头
·不该把谤佛、谤法、谤僧的话插入佛经的空白处
必须多听正法来辨别过去接受的影响
邪法进门了,怎能安心睡觉
十年动乱时,有居士为此吃尽苦头
佛弟子贪了财与色,有了一百年也用不完的财富,
仍不肯来学法修行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岂不明明在排斥禅宗、诽谤禅宗吗?
谤宗就是谤法
·“无禅无净土”的人,难道都要下地狱
·要保护好自己的圣种,种子里充满邪气,也根本不叫圣种了
·修杜多行有功德,不修也无过,做不到精神抖擞,所有的法都修不起
·贪欲导致精力分散,多欲的品行不高尚,佛弟子应少欲知足
·佛弟子贪了财与色,有了一百年也用不完的财富,仍不肯来学法修行
岂不明明在排斥禅宗、诽谤禅宗吗?谤宗就是谤法
也根本不叫圣种了
做不到精神抖擞,所有的法都修不起
佛弟子应少欲知足
仍不肯来学法修行
三德是指戒定慧三德,由戒定慧成就断智悲三德,
这就成就了大菩萨和佛的功德
·做个道道地地的无产阶级
·要赞叹头陀行,“人放下了欲望就是幸福”
·吵架是把精力用错了地方,领导昏沉,群众就打瞌睡
·悲心和智慧能促使我们成就法身
·成就三德三慧,能证阿罗汉果,能使我们快快成佛
·听说东北有个寺院,出家人穿百衲衣,身上不放钱,寺院不放功德箱
·三德是指戒定慧三德,由戒定慧成就断智悲三德,这就成就了大菩萨和佛
的功德
佛弟子要做个道道地地的无产阶级
领导昏沉,群众就打瞌睡
能使我们快快成佛
身上不放钱,寺院不放功德箱
这就成就了大菩萨和佛的功德
香表戒德,花表定德,灯表慧德,
要以修戒定慧的功德来供养佛
·佛弟子不可为自己贴金,更不要把佛做广告
·“不见为罪谓功德”都是愚人干的事
·化身从悲德来,与一切众生心连心,想化什么人就化出来了
·香表戒徳,花表定徳,灯表慧德,要以修戒定慧的功德来供养佛
·你不听法,油灯照不破你心房的黑暗,经要求懂,佛弟子不要与佛的教导
背道而驰
·要遵守三皈依,不学外道,不听《太上感应篇》
想化什么人就化出来了
要以修戒定慧的功德来供养佛
经要求懂,佛弟子不要与佛的教导背道而驰
不听《太上感应篇》
戒能出生“世出世间善”法,
能引生涅槃功德
·五戒虽有卷伸,但酒戒不能不受,有人说错了话,造成很多人喝酒破戒了
·八戒中有“不歌舞观听、香花蔓涂身”,“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
饮食”
·具足戒:比丘二百五十条,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病重药多,目的一致,
并非不平等
·“尸罗名根本”,以戒生定,定是建立在戒的基础上的
·戒能出生“世出世间善”法,能引生涅槃功德
有人说错了话,造成很多人喝酒破戒了
“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饮食”
病重药多,目的一致,并非不平等
一、尸罗名根本 能持任建立
世出世间善 引涅槃功德
亦譬如大地
二、尸罗名庄严 老少服常美
三、尸罗名熏香 顺逆普飘扬
四、尸罗名涂香 郁蒸诸毒除
五、尸罗名妙行 不入险恶道
健速亦安稳 直至涅槃城
六、尸罗名律仪 清净妙善法
亦防护息险 静洁远离性
定是建立在戒的基础上的
尸罗名妙行,不入险恶道,
健速亦安稳,直至涅槃城
·尸罗名庄严,老少服常美
·尸罗名熏香,顺逆普飘扬
·尸罗名涂香,郁蒸诸毒除
·尸罗名妙行,不入险恶道,健速亦安稳,直至涅槃城
·尸罗名律仪,清净妙善法,亦防护息险,静洁远离性
健速亦安稳 直至涅槃城
亦防护息险 静洁远离性
皈依法,就应在法上修成就,
佛弟子不学戒定慧导致中国佛教一代不如一代
·佛陀悲智的种子等流到我们身上,要好好爱护培养
·戒净的修行人,更要不受世俗的染污和干扰,精神抖擞修苦行
·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成就佛的戒定慧、断智悲和法报化三身的功德
·“观成佛功德,悉由正定生”,一切成就的功德都在定里
·皈依法,就应在法上修成就,佛弟子不学戒定慧,导致中国佛教一代不如
一代
引轻安喜乐 发妙三摩地
胜一切动摇 精进复无间
恶行力不生 作善强力起
引神通变化 达如所有性
断生死瀑流 不修困生死
佛陀悲智的种子等流到我们身上,
要好好爱护培养
精神抖擞修苦行
断智悲和法报化三身的功德
一切成就的功德都在定里
佛弟子不学戒定慧,导致中国佛教一代不如一代
发菩提心弘扬佛法广度众生的人越来越少了,
就像月亮也落下去了
·达摩祖师提倡一心禅,主要想扭转单重理论不重修持的风气
·净土宗亦应发菩提心修好戒定慧,如今却不一样了
·“月落乌啼霜满天”,联系到佛门的衰落,使人感叹万分
·发菩提心弘扬佛法广度众生的人越来越少了,就像月亮也落下去了
·佛门出现了许多不如法、不吉祥的现象,使人感到犹如“乌啼”“霜满天”
的悲哀
·仅有小小火光,大家都在打瞌睡了,真使善知识发愁啊
达摩祖师提倡一心禅,
主要想扭转单重理论不重修持的风气
如今却不一样了
使人感叹万分
使人感到犹如“乌啼”“霜满天”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