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味琴居士:定学开导(70~79)
定学开导 (70)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2 修行都要离五欲, 提要: 修行都要离五欲,有人不想“速知一切法”, 离欲而得到的心一境性,这才是佛教的定。我们通常讲的是离五欲,不管在家出家,修行都要离开五欲。在家居士细的离不开,粗的总要离。粗的五欲,财色名食睡。我的学生究竟有多少,没法统计,真希望他们经常来听法,如果真的来,就算我经常在关心的,我看这儿远远坐不下,外面还要搭个棚棚。有时候请他来还请不动呢! 那么当初怎么发心要来?现在为什么请不动了?当初他倒霉,现在他发财了,发了财还想发,意思我现在正交好运,这些生意自己会飘来的,我能放弃吗?其实几年前你发的财已经一辈子用不光了,现在可能十辈子都用不光。你下一世再投人身,你的儿子也认不得你了,即使你有神通,知道前辈子的财产交给儿子。儿子已经头发白,你问他要,他会说你有精神病。你要这么多的房子、汽车、存款,干啥用啊?无非造业。你享受都是用掉你自己的福气啊,都是想不穿。所以他们都不是听观世音菩萨的话,观世音菩萨要他“愿我速知一切法”,他是说:“愿我速赚一切财”。(众笑) 钱是害人的东西,不如供养三宝,功德无量 五欲,财色名食睡,财第一位。我是无产阶级,我一个钱也没有,我都供养三宝了。连我从前劳动所得的钱,我也不给孩子,因为我有一个思想,把财产交给儿女,不是好爸爸。孩子小的时候我就跟他说,我爸爸死的时候没有留给我一分钱,将来你们长大,我也不留给你们一分钱。 你们有时候来供养我老师,我老师不收供养,我是代你们收下来供养三宝的,我都用在弘法事业,培养人才上了。开公司还是开赔本公司的好,赔光了好修行,临死的时候走路还轻松一点。免得死的时候儿女不送终,医院里也会奇怪:“这老头子的儿女本来常来看他,快死了,怎么儿女都不来了。”儿女哪里去了?在开会吵架:老头子不行了,遗产怎么分?所以钱是害人的东西,吃饱穿暖就可以了。你们来学法,你看我培养学生十年了,有没有给他们饿肚子啊?仓库里的衣服由你穿,还穿不光呢,要钱干什么呢?还不如供养三宝,功德无量啊。 男人都会变坏,最难对付的就是女人, 色,今天时间关系不能多讲,供养你们一句话,不要痴头怪脑,天下的男人都会变坏,别上当了;(众笑)劝你们男青年一句话,别一天到晚想娶老婆,你去问问娶过老婆的男人过的什么日子,(众笑)天下最难对付的就是女人。(众笑)放下放下,不要掉在色里。当然色不光是指男女,也包括你喜欢的一切美好的东西。有些人出家了,别看他不喜欢女人,他还喜欢别的世俗爱好,这也是色放不下。 进了佛门,财肯舍, 名,虚名惑道人,有许多修行人,财放得下,他肯布施供养;名却放不下,抓名抓得厉害。有个老修行已经九十几岁了,还在怄气:“你们这个地方,怎么不挂我的名字啊?”因为他德高望重。其实挂了你的名字有什么用,你又不来办公。但他不管,挂他的名字他就高兴,不挂就不高兴。空名偏偏容易迷惑修道的人。 修行人莫贪吃,青菜萝卜就可以了, 食,前两天你们是好心,结果挨了我批评。你们的好心我何尝不知道,可是你们没智慧,看错人了。你们给我煮菜,要把我当成山里人,要做土里土气的。一盘菜几种花样,讲究色香味,红的、绿的、黄的、白的,我一看就头晕啊。(众笑)我是修行人,青菜萝卜就可以了,我是宁波人,最多加点咸菜。花样一多,我就吃不下了。如果是一碗青菜,或者菠菜、白菜,只要煮的烂,我是大口大口地吞啊。你们好心,尽拿好的给我,结果我全不吃,有些东西放久了,都霉掉了,连老鼠也不要吃霉的。 吃东西简单一点,越是简单,越是土,越是养身体。现在老医生都说不要吃好的,要吃土的,粮食要吃杂粮、小米、玉米。玉米在抗战时期沦陷区当粮食吃,叫六谷粉,还有从前苏联在困难时期吃的黑面包,都是麸皮做的,这种东西好。猪吃了米糠麸皮,从来没有心脏病。现在猪也吃的好了,所以最好不要吃肉,猪身上的病多的跟人差不多,因为它也吃人吃的东西啦。 定学开导 (71)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2 外道不离欲,吃小动物也太残酷了, 提要: 大床容易睡懒觉,小床一翻身就容易醒, 睡,有病要好好休息,睡眠要充足,因为睡眠也能治病。如果没有病,年轻人每天睡四五个小时就够了,这是指修行人。一般社会上人,睡五六个小时是够了。不要贪睡,也不知谁在说“在家修得好”,真要笑掉大牙,你们在这儿,每天打梆就得起来,你睡懒觉,纠察就要来叫醒你,你自己也不好意思啊。你在家里床么这么大,现在的床越做越大,老板家的床大得奇怪,是不是他一个床要躺两三个老婆啊?(众笑)这么大的床一睡,你还醒的过来吗?你们看睡大床的人,两只手两只脚一趴开,形成一个“大”,所以睡这种床的人个个傲慢。说“睡小床一翻身,碰到墙壁我就要醒”,醒了好起来修禅定啊。 出家修行,色声香味触都要断离 财色名食睡还是粗的,假如是出家人,要求还要高,还要断细的五欲,色声香味触全要断离,我们作居士的,也应该要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初禅离欲恶不善法, 如果你离不开五欲,就不可能得定,初禅首先离欲恶不善法,第一个就是离开五欲,还要离五盖,离十不善,离欲是第一位。怎样从观上去修离欲,说件事给你们听,我年轻时认得一个信佛的姑娘,她的妈妈有一天住医院观察病房,她一定要叫我去给她的妈妈按摩推拿,我说医生可能不同意吧,她说没关系,她妈妈很老了,我看看她的妈,再看看女儿;看看女儿,再看看她妈,看来看去,明白了:今天的女儿就是明天的妈妈。“鲜花只是迎春笑,岁月天天催人老”,看看穿,一朵花再美,要不了多久就要枯掉的,所以对一切欲都要放下。 有些年轻人说“我是看穿了。”因为他女朋友不要他了。假如女朋友要他呢,那是不会看穿的。修行人就要在女朋友要你的时候看看穿。娶老婆个个是娶的老太婆。你们不信,摆个事实,你们头发白的老年人,陪你的夫人到这儿,看看是不是老太婆。同样嫁老公都是嫁的老头子,我今天不是老头子了吗?什么青春、什么美好,一刹那就过去了。 有的老同学,不知道哪儿翻出我年轻时的照片,他高兴得想要,我说“这个人没了,你找不到啦。”说:“老师,这个人就是你啊。”我是老头子,不是小伙子,何况白天看这个人挺好,到了晚上睡着了,口水、鼻涕、眼屎全出来了,(众笑)真叫眼不见为净啊。 外道不离欲,吃小动物也太残酷了, 要从离五欲这个原则上修止修观,进入心一境性,这是佛教出世间定。外道不离开五欲,比如信外国宗教的人,说鱼、鸡、鸭是神给人吃的,所以他们都掉在吃的欲里。如果这些鱼鸡鸭,真的是神赐给人吃的,难道鱼鸡鸭死的时候不痛苦啊?神也太残酷了。 有一次我在路上看到,菜场上还有卖和平鸽的。和平鸽非常善良,所以称和平鸽。杀的时候是把它鼻子捂住,闷死的。那些小动物都把人当好人,它们不知道人是最坏的。所以外道修行即使入定也是世间定,因为他们没有离欲。这种故事也听得多,王母娘娘蟠桃会,请各路神仙前来喝酒宴会,全都在享受欲。 人间也在享受,富的人享受更厉害,广东人还吃猴子的脑子,把一条蛇、一只猫放在盆子里,称为龙虎斗,什么都吃。我也不知道什么都吃的人是不是将来会发明一只菜,叫“炒大便”。 定学开导 (72)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2 “禅之果为除惑”, 提要: 能海上师说:“禅之果为除惑,即断烦恼,无始惑垢,非定水不能洗除故。” “禅之果为除惑”,不为欲所迷,福报就大 能海上师说:“禅之果为除惑”。我们今天都在学禅定,将来的果报当然很多。我们从前讲:一修禅定福气就大,能生天,你即使修未到地定的欲界定,将来也生欲界天。如果你能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将来生天的境界还要高,能生色界天。哪怕你能修一天的离欲,也能生天,这一天就是修八关斋戒。持一天八关斋戒,福报就能生天。当然我们是佛弟子,受八戒目的是为了好好修行。而不是为求生天,因为天上享福完了还是要掉下来,而且一享福就容易迷掉。 居士受八戒,是为了离欲, 修八戒那一天,就要过像出家人那样的生活,不能歌舞观听,不能看跳舞,不能听唱歌,当然本身更不能参加。而且不能戴首饰,不能涂香料,不能插花,花蔓涂香,一律不行;还不能坐高广大床,要睡小床,居士家没小床,那么就睡一般三尺或者三尺半宽的。你在八戒那天,高大的椅子、沙发都不能坐。还要不非时食,就是说不是吃饭的时候不能吃饭。晚上不是人吃饭的时候,是鬼吃饭的时候,所以出家人一律过午不食。也不能表面上过午不食,到寮房里煮方便面,或者上了小轿车跟老板一起去吃海鲜。居士受八戒这一天也要过午不食,午时最迟到一点钟,为什么要求这么高?就是以各种方法,各种规定来让你离开欲。 有钱人爱享受,能来听法也是过去世善根, 享受都是满足自己的欲,欲望高的人就要享受,现在有钱人都讲究享受。有的有钱人过去世有善根,或者跟我老师有缘,来这儿听法,你们别这么想:我们两条路,你是在欲中,我要修离欲,你管你,我管我。我们还要发菩提心度众生,还要对他们欢迎,让他们慢慢转。觉悟不可能一下子提高,他们今天能来亲近三宝,来听法,已经很好啦,所以咱们还是要欢迎。 禅定能除贪瞋痴惑,能一心不乱、了脱生死, 还有种种禅定的果报,修禅定能达到一心不乱往生极乐世界;修禅定证阿罗汉果,能了脱生死轮回,能使众生成佛,成佛都是在禅定里成的,一切成佛的功德全是从禅定出生。修行就要熄灭贪瞋痴。贪瞋痴就是惑,修禅定的人,在断贪瞋痴上会很方便,会很快,这就是修禅定的果报。 无始以来累积的垢,禅定虽能洗除,还得花时间努力一下 能海上师说:“禅之果为除惑,即断烦恼,无始惑垢,非定水不能洗除故。”惑就是烦恼,我们今天做众生,已经是老众生了,到底做了多久?无始以来就一直在六道轮回里做众生,没法说啦。怎么会做众生呢?就因为有烦恼,烦恼断掉了,就不称众生,而称为圣者,已经超凡入圣了。 无始以来,累积起来的烦恼像垢一样,垢就是粘着又很难洗得掉的肮脏。一世一世,烦恼上加烦恼,累积起来的垢,那是很牢固的啦,我们今世修行,这么厉害的垢,即使佛法能去掉烦恼的垢,你也得努力一下,总得不怕辛苦洗洗干净吧。比如说衣服太肮了,洗起来总要花点时间,如果你没有耐心,不肯辛苦,又不肯花时间,你想的好可不是真正的好。有只歌“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所以还是要自己去努力的。 修行能明理,就能生起必须要 “无始惑垢,非定水不能洗除故。”你不修定,烦恼垢是很难洗掉的,这里说的水是比喻,意思是说,一定要在禅定中才能够去掉无始以来的烦恼垢。这给我们修行上明白了道理,促使我们对修禅定有一个了解,能够生起信心,生起爱好,生起必须要修禅定的认识。 不修禅定,是因为他们不懂佛法,又忙于唱唸, 你们可能会问:现在佛门里还有人在修禅宗参话头,可谁在修禅定?这是因为:第一,他们不懂佛法,当然不会对禅定重视;第二,他们也忙啊,你真的跟他们讲修禅定怎么好怎么好,他们说“我现在没空没空。来做佛事登记排队排到年底,我白天要唱念,晚上要放焰口,够辛苦的了,那还有空修禅定吗?”你们今天听到法懂法啦,第一个障碍就没有啦。我们这里从不做佛事放焰口,第二个障碍也没了,这么好的条件,你还不修禅定干嘛?除非你迷于世俗、去忙名利,所以没时间了。 今天就讲到这里。 定学开导 (73)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3 走正法的路,正法就在你身上, 提要: 走正法的路,正法就在你身上,走末法的路,末法就在你身上 “如来悲智等流身,戒净圣种杜多行,成就三德三慧体,三士圣众我顶礼。”昨天讲到“圣种”,既然我们对释迦佛有极高的信仰,对释迦佛讲的话就不应该有所怀疑。释迦佛说了四十九年的法,这条道路一直通到了生死的彼岸,乃至修菩萨行成佛。 众生的烦恼除了贪瞋痴,还有傲慢,还有疑,疑是个大问题,人们总是强调现在末法时期,修行难以成就。末法时期主要表现就是法缘不足,也就是法的因缘不够了,这主要是人造成的。既然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怎么会有正法、像法、末法呢?法是一样的,人就不一样了。因为后世的众生大都是根据自己想的一套修行,不想走释迦佛教导的道路,所以会形成末法。就看我们走什么路,你走正法的路,正法就在你身上;你不走正法的路,末法就在你身上。 学愚的风气一普及, 有些人就抓住了现在是末法这个观点,强调今天修行没有希望,强调娑婆世界太苦,赶快逃走。可是末法时期是不是不能转变了,说不定的。释迦佛说过法无定法,娑婆世界虽然苦,可是娑婆世界是修行最快的地方,可是这话他们就不提了。这些人不照释迦佛的教导去做,也不照释迦佛的教导去弘法,对佛讲的圆满的法,只抓一个片面,只抓几句话,其它的话都不提,使得多少年代以来佛门里的人都是灰溜溜的,佛弟子没有雄心壮志,自卑感相当严重,有人还说释迦佛的法很难学,释迦佛的智慧很难接受,干脆就学愚吧。学愚的风气一普及,佛门大变样,离开释迦佛的道路越来越远了,所以末法是人造成的。 佛弟子都是如来悲智等流身, 释迦佛教导我们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以戒生定,以定发慧”,这是修行的总路线,离开了这个总路线,随便你修什么都不可能成就,因为四十九年的教法归纳起来就是戒定慧。 我们是佛弟子的身份,为了使大家明白佛弟子身份的殊胜,我就讲了经书里的四句话,“如来悲智等流身”,佛弟子是如来的等流身,我们不断在听法,如来智慧和悲心等流到我们的身上,难道我们不可能成佛吗?什么因就有什么果。 不重视戒,犯了不忏悔改正, “戒净圣种杜多行”,戒定慧以戒为首,如果你不重视戒,受了戒也不知道受点啥,犯了戒也不知道忏悔,而且为自己的错误行为用种种的美言来掩饰,比如说“持戒不要太执著”,不要太执著不等于可以犯戒,也不等于受了戒可以随随便便。可是这种邪知邪见,众生非常容易接受,因为末法时期众生烦恼重,自由散漫,以我为主,个个喜欢自搞一套,最好修行路上没人管我,这就致成了末法时期。 怎么会形成末法时期法缘不足呢?有句话“正法弘扬不出去,邪法走天下。”善知识讲法,如果听的人我执世俗气非常重,一时转不过来,他就很难接受佛法。你要讲的使他欢喜,他想怎么样,你就朝这方面去讲,那可能还好,要不然就会到处排斥善知识,到处攻击讲正法的人。从前有人就说:“老师讲法确实是正法,不过太正了。” 定学开导 (74)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3 种下了圣人的种子,将来就结圣果, 提要: 戒净谓正,不净谓邪, 我们想成就的人,一定要以戒为师。戒清净就叫正,戒不清净就叫邪,正跟邪的区别就在于清净不清净。定也是如此,慧也是如此,戒有邪戒,定有邪定,慧有邪慧。你根据释迦佛的话依教奉行,你不会邪。你自搞一套,或者你按照自己的烦恼习气专门听你喜欢的话,由于智慧不够,你总会不小心走上邪路的。 种下了圣人的种子,将来就结圣果, “圣种”,我们四众弟子接受了佛陀的教育,个个是圣种。圣是指佛、菩萨、阿罗汉。佛弟子是从佛口生,从法化生,我们接受了佛的法,就在我们的心里种下了圣人的种子,长期熏习,种子就会形成种性。每个真正听释迦佛的教导、依教奉行的佛弟子都是圣种。你明白了这点,就不会再去听信旁人的胡说八道:“末法时期你还想证果啊?”好像我们个个都是脑膜炎后遗症、窝囊、愚夫愚妇。这是否定因果的话,什么因就得什么果,今天咱们种下了圣人的种子,将来就结圣果。你不要是你的事情,可不能把法曲解,不能给众生误导。 说:“现在还有善知识吗?” 有人说末法时期出不了阿罗汉,事实上近代就出了一个阿罗汉,就是泰国的阿迦曼尊者。说“只有一个呀”,这一个是我们知道的,还有些修行人他不公开,人家也不知道。还有的人说话实在太过份,竟然说:“现在还有善知识吗?”善知识都没有了,当然也不会有证果成道,难道你经过调查统计?真正的修行人他会告诉你:“我证了初果、二果了”?真正修行人是隐藏功德,不会让你知道的,济公还装疯呢。 说现在没善知识的人,竟然叫女居士进比丘寮房, 曾经有个女学生告诉我:她路上遇到一个出家人,这个出家人也听过我讲法,跟她在寺院门前的路上走来走去。这个女学生听过法的,总有点不习惯,比丘能跟女居士两个人并排走吗?所以她跟他保持一段距离。这个出家人跟她说:“你真糊涂啊,现在还有善知识吗?你赶快好好唸经,我有法宝给你。”女同学听到法宝就高兴了,跟着他走到寮房门口,他说:“你进来进来。”女同学说:“师父,我不进来。”女居士不能进比丘的寮房,怎么不懂啊?她说:“师父,你把法宝请出来吧。”是几盒磁带、几本人写的书,她很郑重地跪下来接。 我说:“这些磁带你听了吗,书看了吗?”她说:“我还没有。”我说“你没听,这位出家师父问起你,你说没听,他要不高兴啊。”她说:“啊呀,我还没想过。”我说你这样回答他:“你说现在没有善知识了,所以这些磁带我也不听喽。” 谤僧罪很重,何况谤善知识? 他这话非常明显,排除所有的善知识,只有讲这个磁带的人是善知识。要知道谤僧的罪是很重的,何况是谤善知识!讲经说法是代如来宣化,你能谤吗?所以不接受佛陀教育的人,他不可能成为圣种,将来毫无成就,根本不可能证果成道。 定学开导 (75)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3 要得定,必要离欲,“禅之果为除惑”, 提要: 具足圣种种性是指四向四果, 所谓具足圣种的种性,是指四双八辈,两个四所以称为八辈,哪两个四?初向初果又叫须陀洹向须陀洹果,向就是他正在往这个方向走。须陀洹向,他正朝证果的方向走,正在路上,将来决定证须陀洹果。初果还要往前走,叫二向二果,又叫斯陀含向斯陀含果,还要往前走,叫三向三果,又叫阿那含向、阿那含果,再往前走,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一证到阿罗汉你就到彼岸了,也就是烦恼断尽,出三界,再也没有生死轮回。如来不打妄语,就看你今天走的什么路,你朝证果的方向走,将来决定证果;你不朝证果的方向走,你决不可能证果。释迦佛说,到了末法时期证果成道的人稀有难得,看看现实,确实这样,现在信佛的人,到底有多少人在按照释迦佛的教导去断烦恼,往四果四向走?全在打自己的主意。 要得定,必须要离欲,“禅之果为除惑”, 刚才讲的四果四向的路怎么修啊?修还是这个总纲,以戒生定,以定发慧。“何谓定?”能海上师说:“‘定’离五欲而生之心一境性”。从这一句来解说定,就突出了要离开欲。 能海上师又说,“禅之果为除惑”,修禅定的果就是除惑,修禅能断掉烦恼。禅还有一个解说,“烦恼未断能断是名禅”,不修禅定的人,即使你听了法有了觉悟,坏脾气改一改,转变转变,也能断掉一些烦恼,不过只能断掉粗烦恼,细烦恼很难断。为什么断不掉细烦恼?因为日常生活中都是粗相,你的心不会像修禅定时那样安静,不大可能达到最高层的自知知明,对自己的习气烦恼,不可能有充分的认识。能海上师说过,“断烦恼,首先要认识烦恼”。你不认识,怎么去断?禅定就能够断掉平时断不了的烦恼。所以能海上师说:无始以来烦恼的垢,“非定水不能洗除故”。一定要用禅定来断掉。 我执法执相互联系,凡夫的欲都包含着 如今的众生,我执法执特别严重。我执法执其实是相互联系的,你有了我执,就很难转变你的欲,欲就是“我想达到的目的”。凡夫想达到的目的,都包含着贪瞋痴,因为有“我”,才有“我的欲”。你认为这是“我的想法”,这是“我要做的”,这是“我要达到的目的”,一执著,你就放不下。你修行层次不到家,智慧不够,你这个“我想怎么样”,往往都离不开贪瞋痴。我执一来,非要照着他的欲望办。有时劝导肯听还好,不听的话,善知识也只好闭起嘴巴,没办法,只好让他自己慢慢觉悟,这种表现就是愚。愚的人死不认错,即使听了法,仍然放不下我执法执,凭自己欲望,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叫智不及愚,是他的智慧不够,所形成的愚。 “惑即贪瞋痴凡夫众生起惑造业,由业受苦,然苦中复起惑,循环不已,故生死流转无有停息。” 惑,就是我们的贪瞋痴。惑、业、苦,就好像一个循环的圈子,起了欲望,带着烦恼去造业,造了业必然受苦报,受了苦报是不是完了?看看现实生活,受了苦报的人肯完吗? 苦来去走歪歪道,好了伤疤忘了痛, 有两种原因完不了,一种,他在苦的时候想摆脱苦,可是他不修行,去走歪歪道。小偷就是这样,钱花光了,喝酒、抽烟、赌博、玩都没钱,他觉得苦,那么继续偷钱。 还有一种,好了伤疤忘了疼,他继续去起欲,起烦恼,继续去造业,这些人肯定是烦恼很重,世俗欲望很重的人。世俗的欲望无非是喜欢享受,喜欢男女情爱,这两个他怎么也不肯改变。苦的时候请人帮忙,一恢复原状,又贪图享受,起欲。 定学开导 (76)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3 沉溺在欲海里的人,会把离欲看成不正常,从佛法中解除了痛苦,却不愿为更多人去解除痛苦 提要: 沉溺在欲海里的人,会把离欲看成不正常 像这样的人即使过去世有点善根,来到佛门,常有一句话,“你们社会上有高工资竟然不要,女朋友男朋友也不要,也不想成家,也不想生孩子,你们这种生活不正常。”像这样的人可不是一个、两个。 从佛法中解除了痛苦, 有很多人受苦受难时跑到我这儿来,佛法帮他放下了痛苦,回去了就不来了。我从前在家时,欢笑的人不会上门的,来看我的人都是哭丧着脸,因为我能使他消除痛苦,高高兴兴的回去。等他高兴了回去了,就再也不来了。 这些人自己痛苦转变了,却不再想帮我一起去解除更多人的痛苦,这么样辜负了我对他的希望,使我很失望啊!可他认为很正常,做人就应该这样。 离不开酒和女人的人,想过刀光剑影的生活 又想起来,从前我在上海教禅定,有些社会上练气功的也来学,大家都很欢喜,但有一个说下一次不来了。为什么?因为我讲法的时候总是讲不要喝酒,不要贪男女情爱,他听不进去,他说:“我就是离不开酒和女人,做人就要刀光剑影。”像这种人看我们今天的生活是不正常的。难道高尚、伟大、清净、行善,不正常;卑鄙、自私、贪欲、男女心重,反而正常?到底是他们不正常还是我们不正常? 脱离了苦海又想回老路的人, 经常有来求我的人,有人还说:“只有傅老师能救我。”因为我过去搞过心理治疗,我懂得怎么样解除心理障碍,所以你别看我说话随随便便,很起作用的。有人痛苦解除了,又想回到老路上去了,这种人我救得了吗?只好说一句:前面的路你走好。这不稀奇的,佛也有度不了的众生,提婆达多不是下地狱了吗?佛真是大慈大悲,还到地狱去度他。 不求佛法求抓鬼,佛弟子哪能变成张天师 还有种人我也没办法,从前在湖北的时候,我正在茅篷里修禅定,听到外面有脚步声音,一个五十几岁的男的,他看见我就问“老先生贵姓啊?”我说我姓傅,“傅老师是不是你?”我说是我,“啊呀,我陪女儿千里迢迢来,我女儿有救啦。”我说啥事情?原来他女儿精神不太正常,他认为是鬼附身,我说,“你女儿这病最好到医院里去看,因为我不会抓鬼。”他走错了门了,我是释迦佛弟子,不是张天师的弟子,像这种人我是没办法。我说“你们既然来了,就听听法吧。”结果当天晚上还不知道第二天早上就走了。 惑业苦的恶性循环不打破, 所以由于惑业苦的流转,众生不会在苦上停止的,到了苦的阶段,他继续去起贪瞋痴,又去造业又受苦,所以惑、业、苦一直是循环不息,这叫恶性循环。由于这个循环没有打破,众生生死流转始终没有停止过。 定学开导 (77)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3 痴比贪瞋更难断, 提要: 不度众生不叫大乘,不断烦恼不叫修行人, 不学佛法断不了烦恼,没有成佛的心,十方如来都不喜欢 所以你不朝断贪瞋痴去用功,能叫修行人吗?四宏誓愿第一句:“众生无边誓愿度”,我常说:不度众生不叫大乘。第二句,“烦恼无尽誓愿断”,不断烦恼就不叫修行人。那些假和尚东家走西家,谁家死了人他可以咪哩嘛啦吹起来,敲起来,拿红包包,他在发展自己的烦恼,能叫修行人吗?“法门无量誓愿学”,你不学法不懂法,你能断得了烦恼吗?经常看到有许多说是老居士,烦恼特别厉害,还有的人在庙里住了几十年,都不懂法。“佛道无上誓愿成”,没有成佛的心,十方如来对你都不会欢喜。 众生在贪瞋痴欲望里追求快乐, 就等于不再考虑吸毒的后果 有人虽然听了法,知道贪不好,可是怪,要贪的时候就是要贪;明明知道瞋不好,到时候偏要骂人打人;明明知道痴不好,掉在痴里边不肯跳出来,这到底什么原因? 每个人都是想离开苦,都贪快乐。修行人要的是智慧的快乐、觉悟的快乐、禅定的快乐、将来证果成道的快乐,而不是世间上凡夫的快乐。为什么贪瞋痴难断?因为贪瞋痴里也有他想得到的快乐。他一得到就迷掉了,就一直想去抓这个快乐。假如善友劝导劝导他,他会做自己烦恼的保皇派,非但安慰自己,还去迷惑别人。比如你劝他不要贪,他就给你说理由:“不吃肉光吃素营养不够,身体虚弱了容易生病。”那么吃就吃了,不要杀喽,“活杀的鲜啊。” 有许多老板娶了十个老婆,要想出理由来也是很容易的事。那么成了两条路,咱们走的是将来证果成道的路,他们走的是三恶道的路,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当人起欲望的时候,就会一股劲朝这个欲望跑,以抓到这个欲望为目的。起欲的时候,乃至得到了欲,这中间是有快乐,可他不知道这个快乐就等于在吸毒。 杀人犯的欲只想杀人,起了瞋恨心的欲 我为了要找一些编稿件的资料,有时看看报,报上说抓到了杀人犯,记者去采访他:“你当时想什么。”“我当时什么也不想,就想把他杀了。”你看这个欲多么厉害。有的佛弟子起了欲也很厉害。我年轻在上海,有一天到一个吃素唸佛的居士家,她正在怄气,她把气的事告诉我倒也罢了,还加了一句:“我恨起来有两口好咬哦。”这种修行人的方向错啦。所以你们产生欲的时候,冷静考虑考虑,这个欲方向对不对? 痴比贪瞋更难断,愚者必痴,痴者必愚 痴比贪瞋更难断,愚者必痴,痴者必愚。释迦佛称我们是愚痴众生,你学愚,永远是个愚痴众生,所以愚是学不得的。 痴人即使受感动,仍然以习惯为自在, 哪怕痰里有细菌,为了自在方便仍会到处乱吐 痴为什么难断?他已经养成习气养成习惯啦,他不想再动啦,要他改变习惯,他也怕麻烦。一个人顺着习惯生活,总是比较自在。改变习惯要很大的决心,哪怕良心受感动,习惯也很难改,因为习惯给我们自由散漫,习惯给我们老一套生活。比如从前小学生冒着寒风在马路上宣传,“叔叔阿姨们,请您不要随地吐痰,因为痰里有细菌!”大家都受点感动,可是转个弯“啊,呸!”(众笑)因为他这样自在、方便啊。 不是管头管脚管得太严了, 而是他老习惯没地方发挥了 过去来小住的同学,难免有些人对我们有意见:管头管脚管得太严了,因为没有他老习惯发挥的地方。比如吃饭不能说话,现在社会上吃饭哪有不说话的?而且越说越起劲,非但说话累,我被请出去吃饭苦得不得了,大家都说话,而且还走到面前:“老师,敬你一杯。”我能不起来吗?刚坐下,又来一个,因为别人敬了,他不敬不恭敬啊。我只好再起来,再坐下去,腰都酸了。 定学开导 (78)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3 证果不证果决定于依法不依人, 提要: 小住从宽,常住不能再宽,大家自觉最好 这儿吃饭不许说话,中间不能出去,要等吃完了才能起来,碗里的饭菜还不能留下来,要全部吃光,进来要排队,他不习惯啊,社会上哪有这种事情。有人说,你们比军队还要严格。没办法,所以我只好跟你们纠察打招呼:有小住的人来,你们放宽一点啊。可是对你们常住的老同学不能再宽。因为我没时间管你们,从前我一训话两个小时,现在不行,“老了,不中用了”,(众笑)这两句是能海上师常说的话。 痴上加情,成了痴情,痴在情里,有情必痴 痴表现在哪里啊?贪老习惯,再加上一个情,更是痴。情就是感情,我们通常讲这个人很痴情,所以痴就在情里,有情的人必然痴。世俗生活里到处充满自由散漫,到处充满情,都老得像老猴子了,老夫老妻还是分不开,也不知谁照顾谁。年轻时候呢?那个情可多了,男朋友、女朋友、好朋友、小姐妹,包括叔叔伯伯阿姨,表姐堂兄,一根情丝一根情丝像春蚕那样吐丝自缚,把自己绑起来,有好结果吗?比如蚕做了茧,变了飞蛾它把茧咬破了才能出来,出来了又飞不高,在地上扑扑扑,雄蛾看见了雌蛾还相爱,一接触就死了,死了以后到底做啥?梁山伯祝英台多么相爱,死了后变两只蝴蝶,蝴蝶是畜生道,真是痴啊。 家是贪瞋痴集中的地方,犹如毒蛇的窝, 世俗的家庭是贪瞋痴集中的地方,佛称之为毒蛇的窝,你能久留吗?出家人探亲只能探父母,我们这儿规定居士探亲,只探亲父母妻儿,探望其他人一律没有假。你攀缘攀得太多了,还修得好禅定吗? 说:“老师,你自己呢?”我是六亲不认,我没有朋友,只有学生,因为我要培养他们。为什么我有很多尚留在家的老学生明明够条件,一直不肯跳出来?又没有子女家庭,赚的钱一辈子乃至十辈子都吃不完,还在忙啊,这就是痴。当然喽我这个话,不是跟社会上的人说的,那我的要求也太高了,我是对你们信佛的人说的。 证果不证果决定于依法不依人, 众生都能成佛,何况证阿罗汉果? 在家居士能不能证阿罗汉果?有些人认为,现在连出家人都证不了阿罗汉果,在家人哪能证阿罗汉果啊?有些出家人看在家居士根本是没希望的,称呼居士为小众。今天我告诉大家,证果不证果决定于依法不是依人,如果在家居士能修出离法,照样能证果,出离法是出离烦恼。可是现在佛门里面充满着依人不依法,依人不依法,你就没有平等心,违反佛门最重要的一个原则: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何况证阿罗汉果? 居士修行,要身不出家心出家, 要证果就要出离家庭的烦恼 我一方面鼓励你们在家居士要树立雄心壮志,要充满信心,可是另一方面也要告诉你们,在家居士要证阿罗汉果必须要做到一个原则:身不出家心出家。如果你心不出家,你就没希望。什么叫心出家?就是出离在家的烦恼。 定学开导 (79)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3 “受用图安享,是众苦之门”,贪图享受的人得到的快乐,远远比不上不贪图享受的人 提要: 贪~财利大毒蛇,钩蜜鹿角井 “财利大毒蛇”,佛说:“黄金就是毒蛇”, 关于惑,我从《戒定慧基本三学》里摘了几句,给你们作个指导。贪,“财利大毒蛇”,要知道财是最大的毒蛇,由贪财而中毒,由贪财而被毒蛇咬死有的多少?多少人被枪毙了,还不是因为贪财?从前佛说过:黄金是毒蛇。有个公案,有一天佛在走路,跟阿难说:“这儿地下有毒蛇。”就走过去了。旁边农夫听到了,他有点奇怪,看不到毒蛇,怎么佛说有毒蛇?他就去挖,挖出来都是黄金,他高兴得不得了,就把黄金拿回家。后来人家发现,这个穷人怎么一下变得这么富,可能来源不正当吧,就报告了国王,国王就把他抓进去,以为他是强盗。他被抓进去才醒过来:“佛说的不错,黄金就是毒蛇。” 明白了吗?你们伸出手来看看,尤其是你们女居士,手上有没有毒蛇?(众笑)修行人别把毒蛇绑在指头上。修行人就要培养修行人的素质,一切首饰,一切化妆,在我们这儿是行不通的,你自己也不好意思。你看咱们女同学,个个把头发剪短,而且越剪越短,我可没有叫她们剪过哦。来的时候长辫子,一头秀发,(众笑)听听法觉悟就提高了,所以最不好就是不喜欢听法,一直愚痴到底。 “钩蜜鹿角井”,上钩的都贪蜜, “钩蜜鹿角井。”钩子上的蜜你一吃就把你吊起来。有条鱼游回去的时候,妈妈跟它说:“你后面有条长线,你麻烦了,要被人抓上去了。”因为它吞食了鱼钩上的鱼饵,一根长线就一直牵着它,所谓叫吃小亏钓大鱼。清定上师讲过,别人请你吃饭,你要好好考虑考虑,这顿饭不会给你白吃的。鹿角,鹿的角是宝贵的药材,很多的鹿都是死在角上。你们身边,还有没有珍贵的东西啊?小心贼娃子就盯着你,这么危险的东西放在身边干什么?好像是在炫耀呢!井是枯井,有的井里下面有毒蛇,这个水是毒的,你一喝就要中毒。 “受用图安享,是众苦之门”,贪图享受的人得到的快乐, “受用图安享,是众苦之门。”你越贪享受越是苦,越是想出各种花样,追求更高的享受,享受更高更加苦。我摆个事实,一个桌子十个菜,不贪享受的人平时吃的非常普通,那么十个菜你都能吃,你能享受到每个菜的味道。贪享受的人平时吃得好,“这个菜我不要吃,这个没味道,这个菜我吃不惯。”十个菜勉强只能吃一两只菜,所以贪图享受的人得到的快乐,远远比不上不贪图享受的人。 青菜萝卜最好,这儿的凉快,空调都比不上, 因为我有高血压,要吃低钠盐,再加上牙齿不好,硬的东西咬不动,你们特别给我安排了专人煮菜。了解我的生活习惯还好,不了解,或者虽了解,可他贪方便,按照他自己的习惯给我做,我实在吃不下,什么蘑菇、面筋、素鸡、素鸭,讲究花色品种,颜色漂亮,看得我头昏脑胀。昨天来了一只菜,我一尝,一点咸味也没有,白菜这么长,旁边配一点酱油,我把菜去沾酱油,整个一大盆全吃光。 什么菜最好吃?青菜萝卜最好吃,什么人最懂享受?不贪图享受的人最懂享受。摆个事实,你到这儿来没有空调也非常凉快。那边你享受空调,这儿没有空调更享受,这儿的空气,这儿的凉爽,你家里开几个空调都比不上。一切都不要人为做作,还是自然一点好。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
有人不想“速知一切法”,只想“速赚一切财”
·修行都要离五欲,有人不想“速知一切法”,只想“速赚一切财”
·钱是害人的东西,不如供养三宝,功德无量
·男人都会变坏,最难对付的就是女人,放下吧,可不要掉在色里
·进了佛门,财肯舍,名却放不下,空名偏偏迷惑了修道的人
·修行人莫贪吃,青菜萝卜就可以了,越简单越土,越是养身体
只想“速赚一切财”
放下吧,不要掉在色里
名却放不下,空名偏偏迷惑了修道的人
越简单越土,越是养身体
富人享受更厉害,竟然什么都吃
·大床容易睡懒觉,小床一翻身就容易醒,醒了好修禅定
·出家修行,色声香味触都要断离
·初禅离欲恶不善法,要得定必须离欲、离五盖、离十不善法
·外道不离欲,吃小动物也太残酷了,富人享受更厉害,竟然什么都吃
醒了好修禅定
要得定必须离欲、离五盖、离十不善法
富人享受更厉害,竟然什么都吃
不为欲所迷,福报就大
·“禅之果为除惑”,不为欲所迷,福报就大
·居士受八戒,是为了离欲,学一天出家人的清净生活
·有钱人爱享受,能来听法也是过去世善根,要欢迎他提高觉悟,走向离欲
·禅定能除贪瞋痴惑,能一心不乱、了脱生死,一切成佛功德都从禅定出生
·无始以来累积的垢,禅定虽能洗除,还得花时间努力一下
·修行能明理,就能生起必须要修禅定的认识和信心
·不修禅定,是因为他们不懂佛法,又忙于唱唸,成了障碍,你们在家迷于世
俗,忙于名利,也就没时间了
学一天出家人的清净生活
要欢迎他提高觉悟,走向离欲
一切成佛功德都从禅定出生
修禅定的认识和信心
成了障碍,你们在家迷于世俗,忙于名利,也就没时间了
走末法的路,末法就在你身上
·走正法的路,正法就在你身上,走末法的路,末法就在你身上
·学愚的风气一普及,离开释迦佛的道路越来越远了
·佛弟子都是如来悲智等流身,都应以戒生定,以定发慧
·不重视戒,犯了不忏悔改正,邪见散漫没人管,这就致成了末法时期
离开释迦佛的道路越来越远了
都应以戒生定,以定发慧
邪见散漫没人管,这就致成了末法时期
不能把佛法曲解,不能给众生误导
·戒净谓正,不净谓邪,智慧不够的人总会走上邪路
·种下了圣人的种子,将来就结圣果,不能把佛法曲解,不能给众生误导
·说:“现在还有善知识吗?”这是在摧毁你证果成道的信心
·说现在没善知识的人,竟然叫女居士进比丘寮房,还给她人写的书和录音
·谤僧罪很重,何况谤善知识?不接受佛陀教育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圣种的
智慧不够的人总会走上邪路的
不能把佛法曲解,不能给众生误导
这是在摧毁你证果成道的信心
还给她人写的书和录音
不接受佛陀教育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圣种的
要断烦恼,首先要认识烦恼
·具足圣种种性是指四向四果,朝证果方向走的人决定证果
·要得定,必要离欲,“禅之果为除惑”,要断烦恼,首先要认识烦恼
·我执法执相互联系,凡夫的欲都包含着贪瞋痴,智慧不够形成愚
·凡夫起欲造业,造业受苦,循环不已,没完没了
·苦来去走歪歪道,好了伤疤忘了痛,离苦得乐又起欲
朝证果方向走的人决定证果
要断烦恼,首先要认识烦恼
贪瞋痴,智慧不够形成愚
凡夫起欲造业,造业受苦,循环不已,没完没了
离苦得乐又起欲
·沉溺在欲海里的人,把离欲看成不正常
·从佛法中解除了痛苦,却不愿为更多人去消除痛苦
·离不开酒和女人的人,想过刀光剑影的生活
·脱离了苦海又想回老路的人,我救不了,佛也有度不了的众生
·不求佛法求抓鬼,佛弟子哪能变成张天师
·惑业苦的恶性循环不打破,生死流转始终没停止过
却不愿为更多人去消除痛苦
我救不了,佛也有度不了的众生
生死流转始终没停止过
愚者必痴,痴者必愚
·不度众生不叫大乘,不断烦恼不叫修行人,不学佛法断不了烦恼,没有成佛
的心,十方如来都不喜欢
·众生在贪瞋痴欲望里追求快乐,就等于不再考虑吸毒的后果
·杀人犯的欲只想杀人,起了瞋恨心的欲就想咬人,这个欲的方向对不对?
·痴比贪瞋更难断,愚者必痴,痴者必愚
·痴人即使受感动,仍然以习惯为自在,哪怕痰里有细菌,为了自在方便仍会
到处乱吐
·不是管头管脚管得太严了,而是他老习惯没地方发挥了
就想咬人,这个欲的方向对不对?
众生都能成佛,何况证阿罗汉果?
·小住从宽,常住不能再宽,大家自觉最好
·痴上加情,成了痴情,痴在情里,有情必痴
·家是贪瞋痴集中的地方,犹如毒蛇的窝,攀缘太多,还修得好禅定吗?
·证果不证果决定于依法不依人,众生都能成佛,何况证阿罗汉果?
·居士修行,要身不出家心出家,要证果就要出离家庭的烦恼
攀缘太多,还修得好禅定吗?
·“财利大毒蛇”,佛说:“黄金就是毒蛇”,最不好就是不听佛法,一直
愚痴到底
·“钩蜜鹿角井”,上钩的都贪蜜,鹿死在角上,枯井里的水一喝就中毒
·“受用图安享,是众苦之门”,贪图享受的人得到的快乐,远远比不上不
贪图享受的人
·青菜萝卜最好,这儿的凉快,空调都比不上,一切都不要人为做作,还是
自然一点好
受用图安享,是众苦之门
最不好就是不听佛法,一直愚痴到底
鹿死在角上,枯井里的水一喝就中毒
远远比不上不贪图享受的人
一切都不要人为做作,还是自然一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