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桢居士:佛学一瞥
佛学一瞥 若以色见我, ——《金刚经》 佛学一瞥 按照韦伯司特字典(Wedster diction-ary),“宗教”这个字指的是:“用崇拜的方式,去礼拜和尊敬上帝,遵从神的命令,以追求生命的途径”。宗教的定义相当多,但如果采用上面的定义,那么佛教便不能算是宗教,因为佛法中并没有一位发号施令,人类必须服从的上帝。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诸位朋友:
佛陀不是一位全能的上帝。佛陀是一个人。二千五百十四年前,他出生在古代的北印度,也就是现在的尼泊尔。他是一位王子,在廿九岁那一年,离开了皇宫,去寻求解救人类脱离痛苦的方法。到了卅五岁上完全开悟了。以后四十五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分种,他向各式各样的人宣扬教义。从乞丐到国王,不存丝毫的分别心。他所发现的是宇宙的真理和人类生命的真实意义。所以,佛陀,绝不是一位全能的上帝,他乃是一个楷模,一个每人可以达成的楷模。在寺庙里见到的佛像是为追怀纪念他,并提醒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达到和佛陀同样的开悟境界。拜佛虽没有受禁止,但是庙内设置佛像的目的,与其说是供人礼拜,毋宁说是向佛陀致敬的意义。
在《金刚经》里,有一句人所共知的经文,佛陀讲得极其清楚:
叭粢陨遥砸羯笪遥侨诵行暗溃荒芗缋础!?br> 佛陀开悟以后,发现了什么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像一只母蛙从池岸上回去以后,不能使水里的幼蛙体味到柔风和暖日的可爱一样。但当幼蛙们生出脚来之后,用自己的脚,跳到岸上,感觉到风和日丽的时候,他们才突然间领会到母蛙所说的话。佛陀发现人类的语言文字,不足以形容开悟的境界,一个人必须凭自己的经验去发觉悟境。
然而这并不是说佛陀什么话都没有讲,其实他的教言浩瀚、丰富,因此一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把它节缩写成为一本书。今天我只是想给诸位介绍一些佛学概念,希望为诸位建立一些基础,以便诸位作进一步的探讨。
佛陀告诉我们两项最基本的发现:他的第一个发现,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了解的世界,只是整个宇宙中的极小部份。因为不完整的缘故,人们获得的是不正确的知识,而被引入了歧途。第二个发现,就是人类都具有了解完整和正确的宇宙之能力,只要将这原具的能力发挥出来,他就能解脱诸般痛若,包括那不正确知识的果——死亡。
在我们进入这种高深哲学讨论以前,我要请问诸位:这在我前面的空间里,有没有什么东西?如果你生在几百年以前,你会肯定地答覆:“没有,那是空的,没有东西在里面。”然而现在你们多半会有不同的看法,诸位当中有些人会说,这里面有空气。学过化学的人会更进一步说,这里面有氧气、氮气、还有水蒸气。今天如果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子说:“我知道还有无线电波,因为当我将收音机放在那里,它会讲话。”这句话并不使你惊奇。一位物理学家会说的更多。他会提到原子、电子、宇宙线以及其他使近代人困惑的科学名词。刚才说的这一切是什么意思?那就是说空间充满了事物,但是我们的肉眼却一点也看不到。人眼不能见到完整宇宙。人眼见到的只是一个很不完整的世界,所以诸位得到的知识也是不完整的。
让我给诸位再举一个例子,当你向我注视的时候,你不是会说,你看到一个结实的身体吗?你的眼睛又在给你一个不完整的印象。你曾否想到过,站在这里的这个身体大概百分之六十五是水份,百分之十以上是矿物质,主要的成份为钙、磷和铁,百分之十左右是各种气体以及碳水化合物等等原素组合而成的吗?让我们用一个现在很时髦的名词:把我看作“高度的污水”(highly polluted water)岂不比一个结实的身体更为恰当吗?诸位的眼睛显然没有给你们这样的一个印象。
二千五百年前佛陀要想让那时的人,明了他们的眼睛不能看到宇宙的全景,因而对人生有错误的见解,是很不容易的。现代的人们可不再像以前那样愚蠢。去年我在纽约大觉寺讲了一次话(讲题是“五眼”),我介绍过一张“电磁光谱图表elec-tromagnetic spectrum”,说明我们的肉眼只能看出宇宙的一小部份所谓“可见光带visiblelight”,大家立刻明白了我们人类的视力受到肉眼的限制。
不但我们的眼睛没有看到宇宙全景,我们其他的器官所能做的也同样有限。请看附图那张动物听音能力比较表sound reception chart,表上列举某些动物——包括人类、狗、飞蛾、海豚等在内,所能感觉到的声音频率。所谓频率,就是一个声浪每秒种的周率,声音频率越高,音节就越高。看了这张比较表,你会首先注意到:狗听到的声音范围远比人所能听到的广。狗能听到自十五到五万频率的声音,但是人类平均只能听到自二十到两万频率的声音。那就是说有许多高频率的声音狗能听到,而人则不以。不少动物在荒野中比人类易于生存,这也是原因之一。诸位还可以注意一件有趣的事,空中的飞蛾能觉察到每秒钟高达十五万周率的声音,比人类所能觉察的最高音要大七·五倍之多。倘按照人类的标准来看,飞蛾音乐世界一定要比人类的丰富美满得多——水中的海豚也同样了不起。我相信现在我们都同意,人的耳朵所能听到的声音,真只是宇宙的一小部份,正如人的眼睛只能见到宇宙的一小部份一样。
人的其他三种官能所提供的消息就更少了。事实上,人的味觉和嗅觉远不如其他动物的官能敏锐,由于这个原因,佛陀说:人在日常生活中所感觉到的世界,只是整个宇宙的一小片段,是极不完整的,所得的报导多半不正确,因此人类便可能走入危险的歧途。
有人可能问究竟毛病出在什么地方呢?他会说,几百年前人类对宇宙的知识没有我们现在那么丰富;然而他们不只生存下去;而且生活得或许比我们还要愉快一点。这一句话可能千真万确,一点不错。但是在我们断定这句话是否真实以前,让我说个故事给诸位听。
在印度有一个著名的故事:“盲人与象”,我相信你们多半已经听见过。一位国王唤来一些盲人教他们围绕着一只大象摸索,这些盲人不知道象是什么东西,每一个人只能摸到象的一部份,于是国王说:“这是一头象,现在你们告诉我象是什么样儿。摸着象的侧面身位的盲人说:象很像一座墙。抓着象鼻的那一位害怕得很用颤抖的声音说:啊!不是,他象一条巨大的蛇。用手指摸索尾巴的说:不正确,我要说象像一条小蛇或者一条绳子。那个矮小的,只能握着象腿的人接着说:陛下,这只象极像一棵树的躯干。
现在我要请诸位注意到一个要点,那就是,假如每一个盲人都知道他所摸到的只是象的一部份,并非象的整体,而他所摸索到的那个部份,的确和某种事物相像。那么那些盲人所说的话,该都是正确的。他们所犯的错误,乃是由于他们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考查到的是一头整个的象。所以个别的发现是错了,他的意见不正确,而他的情绪反应,例如把象的尾巴当作一条蛇,因而惊骇,是不适当的。
所以,我们感官所嗅到的歪曲的、片段的和不正确的消息,会引起危险。我可以举出许多例子,现在只举两三个谈谈:人不能避免感染流行性感冒,因为他看不见在他眼前的病菌,简直便毫不犹豫地将它呼吸进去。人类发生了种族问题,是由于肤色的细微区别,他们根本不知道大家全是同样的人,我们大家身体都含有百分之六十五的水份,都是“高度的污水”。人类彼比争斗,皆由于这个主体的“我”和客体的“你”之间的利害冲突,不了解“我”与“你”的区别一项错误观念。这种错误观念是由于五官所得来的歪曲、片段的感觉,及另一个器官——脑——的误解,因而产生的结果。
我希望大家明了的一点就是除非我们知道了人类是被感官及脑所愚弄,我们永远没有机会改变生活方式,解脱人生的一切苦恼——包括生死轮回在内。一个人一旦明了了上面的道理,接着的问题就是:人如何才能发现整个宇宙?
佛陀根据他个人的经验证悟,对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答案。这个答案就是我要介绍的佛陀的第二项基本发现。佛陀在到达最高的悟境时,他发现每一个人都同样的有本具的能力(在佛学内称为佛性),并具有同样的禀赋,可以明白完整及无限宇宙,犹如亲自经过一样;只因为人的无明及对错误观念的执着,(即片段与不正确感觉的结果)阻碍了原具本能——佛性——的充分显露。那就是说,开悟时无明和错误观念的执着消失了,整个的宇宙自然显现。
诸位也许要问:什么叫做佛性?佛性就是开悟的境界,是无法思维理解的,它只能靠个人的经验觉察出来。从佛陀的言教中,我们知道,每一个人——事实上应当说每一个有情,全具有同样佛性。因此一切有情皆是一样,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由于这一项根本的了解,佛陀教人戒杀;由于这一项根本的了解,佛陀的言教为人类提示了一个乐观、勇敢、慈悲和友爱的基础。
虽然佛性不易解释,佛陀的言教却启示我们佛性所有的两个基本特征。一种是不执着,另一种是无限。今天我只能谈一点关于无限,就是空间与时间的无限:
1、人的原具能力在空间是无限的。让我们用人的听觉作喻来在研究一下:人的肉耳能听到的最远的声音,是从远方云里发出的雷响,那只是几哩之外的声音。数百年前没有一个人怀疑,人的听觉能力只限于几哩之内。现在我们的信念便完全不同了;从研究生物学,我们知道人类的耳朵和机械的及电气的器具相似;电话发明以后,耳朵加上电话机便取代肉耳,因此听觉能听到的声音距离,就大大地增加了。当美国太空人登陆月球时,会用某种电气的和电子的器具把人的肉耳的听觉距离,延长到二十五万哩之远。很显然的,现在人能听到的空间距离是无限的,要看我们使用的是什么器具。因此人的原具能力,就是佛性,在空间中是没有限制的。
2、人的原具能力在时间上亦是无限的。很久以前,人早知道我们能在梦中看见已死的人及和他谈话,但是我们却说那只是梦里的事,并不是在现实的生活里发生的。现在有一种机器,可以用电流去刺激某种脑细胞,运用这种新设备,产生惊人的事情:那就是,一个人不但可不用肉眼或肉耳能够看和听,还能鲜明地忆起以往的事情;更进一步,如同时刺激某些脑细胞,好几件事情能同时显现出来,正如同一些并列的电灯,当电流通过时全在同时间发生光亮一样。这种事实使我们更进一步地体验到佛陀说过的那些话,就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全能在一刹那显现出来。因此一个人的原具能力,就是佛性,在时间中也是没有限制的。
现代科学对支持佛陀的发现,已经有不少的贡献。佛陀的发现是:人的佛性是无限的,人原有能力所能发现的宇宙要比单凭五官和脑所发现的完备得多。再者,近代科学日新月异,在发展更多的深妙理论及精密器械,以增加对宇宙的接触和了解。
在这一点上,我愿说几句关于现代科学的话。我感觉到近代科学给我以极大的帮助来说明佛陀的教义,那末近代科学领域里未来的发展是否可能使人类更接近开悟的境界,以彰显“佛性”或者启发佛陀透过禅定所全成的原具能力呢?我的答案是“是”也是“否”。
我所以说“是”,是因为科学知识和技术发展的确颇能帮助人类多明了一点宇宙的事。譬如,因为科学的帮助,我们今天解释佛陀的发现,要感觉到容易得多。我说“否”,因为科学仍然是一种人的物质世界领域以内的活动;举个例吧!速度有一个限度,那是光或电的速度,那是一秒钟十八万六千哩,再没有其他更快的速度了。另外一个例子是绝对的零。在宇宙中没有一种温度能降到华氏负四五九·七度以下。还有一个限度,我相信比一切物质的限度,如我所举的速度温度两例子,更为严重。那就是科学的活动仍旧在人脑控制范围之内。人脑坚持有“自我”的观念。所以人,这个主人翁乃是一切科学活动发明的中心。这和上帝的观念是神学家活动的中心一样。科学家仍然不能丢掉自我观念。因此除非科学能冲破这个限度的障碍,科学只能帮助我们多明解一些开悟如佛陀的人所说的话,但不能引领我们到悟的境界。依照我浅肤的见解:即使我们有今日的奇妙科学成就,如果我们要悟得正觉,我们仍须照佛陀所教示的方法去切实修行。然而科学知识的辅助就像坐在一只汽船里驰往汪洋的彼岸,远比乘坐几千年前的帆船要容易得多。
佛陀教了些什么样的实验方法呢?方法很多,而禅(dhyana),乃是佛陀所教的三种基本方法的一种,在禅的广泛类别中变化也很多。
英文字meditaiton实在并不和dhya-na同义;dhyana是真纯心灵集中境界的实践,是敏锐觉知和直觉观察的培养。
今天我愿意介绍诸位一个简单的习禅方法。这个方法通常叫做“数息法。”你时刻在呼吸,但从来不曾注意到它。现在试试去数呼吸,数吸进的次数,但不必数呼出的次数。当你呼吸时,有的时候你作深呼吸,有时你并不这样,这并无关系,只要你如平时一样的吸入与呼出,不必用力。每次吸入时默数一次,当你数完了十,重复从一再数。每天先试试做十五分钟,然后渐渐延长时间,直到你能做到愿意延长多久就多久的程度。
虽然你可以在任何姿势下习禅,比如躺卧。我却建议你坐直,不必僵挺也不要挺胸,最好盘膝而坐,因为这是可以使身体与心灵得到平衡的最好的姿势。两手相叠舒适地放在膝上,手心向上,两个大姆指轻轻相抵,背不要靠墙或椅背。你不妨闭着眼睛或半睁半开地、轻松地望着鼻尖。在开始时,你也许发现继续地数到十,有一点困难,而且你常常会心猿意马,一下子想起别的事来。但请勿忧虑,当你又想着计数时,再从一数起。
我很难描述这一种经验,但你如认真习禅久了,终有一天你会体验得到的:当你计算着呼吸时,你的本身及外界一切会在一个短暂的刹那间全然消失,只有纯净的明觉存在。这个片刻充满了愉快与宁静,对于你该是一项了不起的经验。可是如果你忽而想着你是在享受这种乐趣,一有了“你”的自己,你便立刻失去了那种经验,需要好久才能再度经验到它。但是这一种经验会一再重复,并且会逐渐持久。云雾在开散了,日光透射下来,一个良好的基础已建立起来了,你已可以修习进一步的禅那了。大觉大悟虽然还离得很远,顺风已吹满了你的主帆。
谈到这里,我已经介绍了佛陀的两项发现。第一,我们的感官和脑传递给我们一种对宇宙的歪曲、误解和不完全的看法,结果使人类遭受痛苦。第二,人类本来具有一种能力可以发现那个完整的、正确的和真实的宇宙,包括自己在内。我还介绍给诸位一种实际习禅方法,这个方法也许可以彰显你们的原具能力,去正确地认识宇宙。
诸位也许会对我说,一切都好,然而这一种玄妙的道理和我的日常生活距离得太远了,不是我容易理解的。无论这个环境是如何的不完整与不真实,我却生活在这个环境里;这样高深而复杂的知识如何帮助我呢?诸位朋友,你完全对的,但是我要提出一点:根据我的有限经验,我已经发现了很多的人怀疑感官的可靠性,也有很多的人经验过一些潜意识的神秘力量,这些人如同在十字路口的行人,他们忽然发觉用我今天贡献诸位的一点知识,已能找到了一个正确方向。你很可能就是那些行人中的一个。因此试试看,每天用几分钟的工夫练习数呼吸,那对诸位身体的健康也是有益的,会使你轻松、熟睡、安宁并增加你日常工作的效率。
除了介绍禅那(dhyana)以外,我想再贡献诸位两个建议,它们虽不是一只船的主要引擎,但却很可能是重要的附属机件。事实上,诸位或许每天已经在那儿做了,只是不知道自己在做而已。
第一个建议,在梵文内称为布施(dana),布施一般被译成“赈济”或“施舍”。但是布施有更广泛的意义,与基督所讲的“博爱”很接近。在佛学内布施有三种。1、财施——就是将钱、食物、衣服及其他物质的东西送给缺乏需要它们的人,使他们离苦。2、法施——就是用正确的知识去教人,使他们解脱苦恼。3、无畏施——就是帮助人解除各种畏惧恐怖。
让我强调一下:布施的关键是要助人,而不盼望报酬。布施对于开悟的人是一种出于慈悲和博爱的自发行动;而对于普通的人,它是一种极好的个人训练,“目的在减少并消除人的一切痛苦的根源,也就是‘自我'的错误概念。”正如佛陀所说的,执着盖覆佛性,而“自我”的观念则是最恶劣,最根深蒂固的一种执着。因此“自我”是阻碍解脱的最大障碍,布施是消除我执的利剑。很有趣的是:一个人在一生当中总有一次大布施(Great Dana)。什么是“大布施”呢?我的意思是说,大布施时一个人必须舍弃他所持有的一切的一切:即使他是世界上最有威权国家的独裁者,他也得舍割他的一切权威;即使他是亿万富翁,他也得舍弃他的一切财富;即使她是世界上最美的妇人,她也要抛弃容颜;即使他是最贪心,最吝啬的人,他也要放弃一切的一切。
什么是所谓“大布施”呢?它发生在一个人临终的时候,死时没有人能带得走任何东西,无论它是一件怎么轻微或者它是多么心爱不舍的物品!但不幸的,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事实,结果大布施通常使成为一种强迫性、十分痛苦的事。诸位觉得吗,如果一个人在生时能习惯于布施,那么这种大布施的强迫性与悲痛自然会大大地减少了。
我的第二项建议是想用一个故事,来暗示诸位如何解脱各种心理的束缚;诸位可以按照自己的见解去了解这个故事的涵义。这一件事发生在约一千年前的中国。为了使诸位多明了一点,我必须先描述一下当时的背景。在这个故事发生的时候,中国男女的社交关系是极其严格的。诸位也许已经听到过,那时的少女在婚前是很少外出的。在佛教社会里这种限制特别厉行。在当时中国有一个佛教宗派,禁止僧人对妇女发笑,僧人不能碰女人的身体或在妇女面前袒胸露腿。如果违反这些戒条便犯了大罪,下面是这个故事:
有两个中年的僧人,全在上述的那个宗派的佛庙里修行了多年,所以他们很明了上述的戒律。有天他们出外旅行,在黄昏的时候,到达了一个河边。那儿没有桥或者渡船,但河水很浅,他们相信涉水走过河是没有困难的。忽然他们看见一个少妇也想走过那条河,但是犹豫不决,不敢下水,正在十分为难时。其中一个和尚便走到女人的身边,背起她,步行过河。另一个僧人则对他的同伴所作的事,感觉十分惊讶、困惑、失望。他不高兴地跟在两人的后面,到了对岸。过了河,那个妇女谢了背她的和尚后,便离开了。以后两个僧人就继续赶路。往前走的时候,第二个僧人不能忘记那件事,他奇怪他的同伴怎样会违犯多年他们所遵守的戒律,甚至在别人面前犯下了大罪!那么当他独自一个时,他可能违犯了其他更重要的戒律吗?天快要黑了。那两个僧人找到一个破庙,他们已很疲倦了,就进庙躺下来休息。第一个和尚立刻入了梦乡,但是第二个僧人却不能合眼。首先他感到失望,后来又因为他的同伴犯了重罪而可怜他,替他祈求,希望减轻他的罪过;但是东想西想,急躁地翻来覆去终夜不能入眠 。天快亮了,当他听到同伴发出甜睡的鼾声时,他忍不住愤怒,于是他惊动吵醒了第一个和尚:“怎么了?你没有睡觉吗?”第二个僧人忿怒地回答:“你知道你所做的事吗?什么是我们的戒律呀?你怎么可以背着一个妇女走过河?我不能入睡,因为我尽力祈求减轻你的罪,但是你却毫不在乎,并且睡得极熟。”第一个和尚说:“啊!你是说那个少妇呀,我一过河,就把她摔掉了,但是你为什么还把她背在你的肩上呢?”
谢谢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