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其它:四念处法门(林武瑞)


 2024/12/4    下载DOC文档    

四念处法门
 
林武瑞 主讲
 
李慧娟 整理
 
   各位同修,我今天要报告的是《四念处法门》,等我报告完之后,如有未尽之处,或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请大家不吝指教。
 
 
 
修学四念处的理由
 
    我们为什么要修学四念处法门呢?
 
    (1)人类的身心结构和烦恼的现象具有普遍性和共通性──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当初说法,是为了解决人类身心的烦恼,并不是要讲一套形而上或者是高深的哲理,来让我们玩味的。佛法是对有情众生说的,对于有情众生的身心结构,我们一定要去了解,就好像医学院的学生在牠的学习过程,一定要做人体解剖,了解人类的身体结构是什么样子,将来他在替人看病的时候,才能够了如指掌。所以佛法刚开始的第一步,对于我们有情身心的结构是怎样观察的?
 
   若依佛法的观点来看,我们有情众生是五蕴和合的而已。不分人种,不分男女老少都是一样。就人类的生理跟心理现象来讲,比如说生气,不管哪一种人当生气起情绪的时候,我们共同的感觉大概离不开全身会发热,呼吸会急促,血液会流得比较快,或我们的血压会上升、脉博的跳动会增快等现象。
 
   我们有情众生的生理现象具有这种普遍性和共通性。换言之,佛法本身也具备一种普遍性和共通性,法是常住的,它在时空当中不会有所改变,不会说这个佛法只适合东方人,而不适合西方人,或不适合某个民族或种族的人,因为人性是有其共通点的。假如有一种修行的方法,适合各类的人种,也不分男女老少,那这种方法,就是值得我们去实行。
 
    (2)凡合乎四圣谛原理的修行方法,即为有法次法向的修行法──释迦牟尼佛证道以后,第一个去找的是当年跟他共同修行约五比丘,然后他第一次说法就是说四圣谛。五比丘听他讲完四圣谛以后,就开悟见法。可见四圣谛是佛法的根本原理,我们甚至可以从后来的经典,发现它们对四圣谛各有不同的开展。可能有的比较强调「苦」,有的比较强调「集」,有的比较强调「灭」,有的比较强调「道」。不同的经典里面有不同的发挥,在大乘经典里面看到很多直观涅槃的方法,或者是当下证悟的方法,这可能都是后来在强调「灭」跟「道」,有比较偏重性的发挥。这种发挥对于后来学者的影响究竟是好是坏,今天是值得我们商榷的。
 
    如果我们从四圣谛的道次第来讲的话,应该是先如实的去认识痛苦的现象是什么,然后再去找出造成众生烦恼的原因是什么,接下来应该采取怎么样的修行方法,去摒除困难,解决烦恼,最后就可以体证涅槃。总而言之,只要有一种方法,整个过程中它合乎四圣谛的法门,那么这种方法就是符合佛陀原来的教导,这是第二点我所要讲的。等一下我再来谈四念处法门的修行方法,引证它跟四圣谛的关系。
 
    (3)从原始经典可找到具体的证据,证明此法门为佛陀在世教人的修行法门,以及因此可证道。佛陀时代的修行者修这个法门可以证道,今天在我们这个时代,修持这个法门,也一定可以证道。
 
   我们用经文来稍微介绍一下,在《杂阿含经》639经跟640经,都提到相同的事情,就是佛陀的两大弟子舍利弗跟目犍连涅槃盘之后,其它的人都非常的遗憾、伤心,所以他们就来找佛陀,跟佛陀谈起这件事情。在639经中记载舍利弗跟目犍连涅槃不久,世尊在每个月的十五日面对大众布萨的时候,世尊观察大众,他说:「我观大众,见已虚空,以舍利弗、大目犍连盘涅故。」可见他非常器重这两大弟子,他说:「我声闻惟此二人。」我最得意的门生就这两个,「善能说法、教戒、辩说满足。有两种财,钱财及法财,钱财者从世间求,法财者从舍利弗、大日犍连求。如来已离施财及法财,汝等莫以舍利弗及日腱连涅槃故愁忧苦恼。譬如大树茎枝叶华果茂盛,大枝先折。」他说当一棵大树要倒下来的时候,最初是枝干先倾斜倒下去的。「亦如宝山大岩先崩」就像很大的山要倒下去的时候,是里面最大的岩石先崩溃下来的。「如是如来大众之中,舍利弗、目腱连两大声闻先般涅槃,是故比丘汝等勿生愁忧苦恼。」世尊就安慰他的弟子说,你们不要因为这件事而生起了愁忧苦恼。为什么?「何有生法、起法、作法、为法、败坏之法而不磨灭?」他说凡是生起的法,没有不败坏、不磨灭的道理,欲令不坏,无有是处。你要让它不变坏是不可能的。你要让一个人不死,也是不可能的。「我先已说一切可爱之物,皆归离散。」我们世间一切可爱;珍贵的事情,终有离散的一天。「我今不久亦当过去」我释迦牟尼佛在不久的将来,也要逝世,也要涅槃。「是故汝等当知」因此诸位弟子你们要知道「当知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异洲不异依。」这段经文,大家可能比较陌生。其实演变到后来就讲「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
 
   我想这样讲大家就很清楚。什么叫做「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呢?他说「谓内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外身;受;心;法观念住。」这边佛陀就提到说不管两大弟子已涅槃或我将涅槃,你们要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就是你们要修四念处。「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调伏世间贪忧,是名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异洲不异依。佛说此经典矣,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在639经与640经里面,也同样提到什么叫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佛陀教你修行四念处就是这个。在《中阿含经》98经里面,对于四念处的修法有详细的描述,比如说比丘在行、住、坐、卧怎么修,很微细的地方都有提到,大家有兴趣可以翻出大正藏看一下,而在《杂阿含经》639经跟640经只是提到说,我逝世以后,你们要修的方法就是依靠四念处修。
 
    (4)四念处为随时随地可修持的法门──我们知道「法」具备一种普遍性,不因时间、空间而受到影响。生命是整体的,因此我们对佛法的修学和体验也应该是整体的,而不能有间断或是两者之间有差距。不能够说只有在某个时间跟空间里面,我才能够修行,在另外的时间跟空间里面我没有办法去修行,这样的话「法」就有中断。生命是整体性的,对佛法的体验也应该是整体性的。
 
    换言之,如果有一种方法,不管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你都可以修行的话,那么你是跟法吻合的。如此一来,我们可以检证目前所看到的各种修行法门,自己可以去检证哪一种法门是在任何时间或空间都可以修持的。
 
 
 
四念处的内容
 
   接下来第二个项目,我就来介绍四处的内容及其修行特色。
 
    什么叫四念处?在大乘佛教里面,也提到什么叫四念处,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据我所知,在我们中国佛教里面很少人自称是修持四念处法门的。例如说观身不净,只是简单的强调这一点。事实上我们从原始经典的四念处修行法门来讲,单单从身体的部份,便讲得非常详细。比如从最简单的行、住、坐、卧当中,对于肢体的运动,你必需了了分明,非常清楚。然后对我们身体的各种现象,如地、水、火、风的变化,你必须很清楚。如我现在身体的哪个地方是热热的,然后我的胸口是闷闷的,或者我的呼吸比较急促,我的脉博跳动比较快等等。对于我们身体现象的观察,必须很清楚,这就是身念处。
 
    第二个我们讲受念处,受念处就是指当下身体的感受是苦或乐,心理的感受是如意或不如意,或者是中性的,我们要分清楚。接下来第三点我们讲心,就是观察我们当下是起什么样的心念,当下的念头是在回忆过去,或者攀缘未来。起什么样的念头,要观察注意得很清楚。我想这三点大家都非常熟悉,现在第四点就是法念处,依我个人的解释就是观察我们身、受、心现象背后的因果法则是什么?何因何缘会促成我们当下身、受、心的展现,或者对一切事物因果法则的了解,这里面包括了四圣谛、七觉支、八正道,或者对我们约五蕴、六根、六识的了解,都包括在法念处。这是四念处四个修行的主题。(待续)   
 
 
四念处的特色
 
   接下来要讲的是修行四念处法门的特别点在哪里:
 
   (1)缓慢行──在训练过程中,要把自己肢体的动作放慢。比如我们在走路时走得很缓慢,或者我现在要拿这个杯子,手慢慢的伸出,慢慢的拿。在内心观察「我要拿、我要拿、我要拿」。当手碰到这个茶杯以后,当时的感觉怎么样,这是在强调它的训练过程。
 
   有的人会问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呢?因为我们知道众生的身心变化,长久以来的习性就是太快了。快速的动作,将其放慢下来,我们的心对于整个行动过程中的身心现象因果关系,比较可以看得清楚。比如说当一个动作很快的出去时,对于整个身体力道的感觉,可能没有办法很清楚地体会到。缓慢行动的作用,就是要把身心的过程看清楚。换言之,烦恼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可以看得到,因为对整个身心过程看得清楚,我们才能了解它。 在缓慢之中,能够作较仔细的观察,而把我们身心的动作慢下来。因为长久以来,我们都习惯一有什么样的刺激,很快就反应出去,而缓慢的行动留给我们一个思考的空间,让我们不要有很强的造作力,行蕴一下就出去,而一出去都是业力的展现,并不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我们知道无意识状态的行为,就是无明。一个动作怎样出去,你都不清楚,那就是无明。把动作放慢的话,自己本身就感到动作放慢,这时便能发现整个过程中,你都是非常觉醒、非常清楚,所以缓慢动作的目的就在这里。
 
   (2)活在当下──就是把注意力一直摆在当下,因为我们的心很散漫,常在过去跟现在之间漂浮。在过去跟现在之间漂浮的时候,我们就对于当下的情境,没有办法如实地去掌握,即对于我们烦恼的现象观察不清楚。好像我们录像机拍摄东西,中间有模糊不清的地方,当倒回来看的时候,我们就忘记了,找不出那个原因。
 
   活在当下就是说对于我们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立刻去觉察到。我们知道烦恼起来的时候,是越早觉察到越好,对不对?越早察觉到越早解决。好像生病一样,生病的时候,越早察觉到微细的征兆,马上找医生看,可能越早痊愈。所以强调要活在当下,就是我们对于问题能及早发现,及早认识,也能及早解决。因为距问题发生的时间越短暂,就是我们印象越深刻的时候,越久便越不深刻。「活在当下」即把我们心的焦距调整在当下。若我们的心在漂浮的时候,就是对目前的事情认识不清,对于我们将来作因果分析有很大的阻碍。
 
   (3)如实受──众生是五蕴的和合,即色、受、想、行、识的和合。修四念处法门,是在强调我们只要有身心的现象,就不可能没有感受。当有了感受的时候,长久以来的习惯,就是对当下的感受有好恶跟取舍。
 
   比如别人赞赏我们,我们就高兴,一高兴就攀缘那个情境。别人讲了一句不好听的话,我们就起瞋恨心排斥。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如实的时候,那当下的东西,我们就没有办法用没有立场的立场完全去接纳它。
 
   因为从以前到现在,我们的反应都太快,就像一个棒球丢过来的时候,我们把球棒「啪」一下,马上就打出去。我们对那种不快乐的感受,就像那根球棒一下子就打出去。如此一来,就是对我们当下的感受,没有办法如实地去了解,所以它是训练我们好好地丢认识当下的经历,及身心的感受。
 
   这种如实受,也就是要把我们五蕴的运作步调缓慢下来,让我们不要那么快就发出行为。所以受是一个关键,就是说我们能够在受这边多停留一些时间,接下来所发出身口的行为会比较理智。理性一些,这样我们身口的展现就是一种「道」的展现,而不是一种「业」的展现。
 
   有修行跟没有修行的差别,就是这个受。在凡夫它叫无明受,受了以后,他会起贪瞋等等。而修行者是在这个受的点上稍作停留,是什么感受,我们就好好地去感受它。
 
  (4)如实观──我们能如实受之后,才能如实观。
 
   什么叫做观?平常我们看树,感觉每一棵树都一样。但事实上没有两棵树是完全一样的,甚至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我们远远看这棵树,每月叶子都一样,而「观」就是看清楚它的不一样。「观」是没有立场的看,好像是气象学家作气象的观察,他一定看得很客观,才作描述。
 
   我们看自己身心的现象也应如此,比如我们起一个坏的念头,如果按照过去所受的道德教训,我们就会产生自责或者罪恶感。好的念头或坏的念头起来,当下就会起好恶之心,马上就去评断它。若能在事情出现时,先让它如实的展现。「如实受」跟「如实观」有助于对我们身心烦恼现象的了解跟取材。
 
   佛教讲究的是这样的修为,对于自己烦恼的产生原因,你一定要能够找出来。就像科学家做实验,在做之前必需先取材,如果取材不正确的话,所做出来的分析和结果一定是不正确的。如果所看的不清楚,所听的被扭曲,六根对外境所取材的本身,已经被扭曲掉的时候,我们如何做好正确的分析跟判断呢?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四念处法门一直强调「如实受」和「如实观」是为了提供正确的数据,以作为下一步因果分析的基本条件。
 
   (5)层层剖析──这在其它的修行法门里面较少提到,也没有讲得那么严谨。其它法门有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直观涅槃」,而四念处的修行方法,对于造成我们烦恼的原因,具备一种追根究底的精神。比如说我当下心情不好,就找出什么原因使我心情不好。如最初的原因就是某人讲了一句话造成我心情不好;然后再针对第二个原因来找,为什么他讲话的内容使我心情不好。就这样一层一层往内分析,然后才能够把真正的原因找出来。
 
   (6)团体互动──四念处法门在修持过程中比较强调「团体的互动」,透过讨论回馈的方式彼互相切磋。因为我们在还没有的悟见法以前,很可能有些分析和判断容易落入无明的状态,而自己仍不清楚,然而透过跟别人互相讨论当中,我们可以得到检证。因为只要是合乎真理或是真正体验的东西,它是可以经得起别人的询问和检验的。如果你提出自己的体验以后,在别人询问之下,发觉漏洞百出,那很自然的会对自己的体验或看法,作某方面的修正。
 
 
 
四念处的受用
 
   最后我们讲修行四念处法门的受用:
 
   (1)正念分明──在整个觉悟的过程中,正念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拿来检证修行成果。即是修行越好,正念越强,持续性越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有正念,有时没有正念,那就是失念。失念就是你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突然想起来,一直没有在观。刚开始在修行的时候,会有这种困难,虽然知道很重要,可是还是会忘记,经过很久,才会被想到。然而这种能力经过不断的练习之后,就会自然的培养出来。
 
   刚开始的时候,常常会跑掉,但是到后来,曾发现那种能力是人类内在所拥有的。你不必刻意要去保持正念,它就是起来了,就是一直存在。我们可以检证自己觉醒的程度怎么样,就可以了解你修行的功力到哪里。一天中若保持正念的精神很强:那就表示你有进步。正念很强,就表示你觉醒的能力越好,对什么东西都很清楚,对当下自己身心的状态,或者跟别人互动的状态,或者外在的环境都是很清楚,正念分明的作用就存在。
 
  当烦恼一起来的时候,你的察觉性很强,你就可以及早察觉到。我们说一棵树刚开始冒芽,冒出一点点的时候,我们就察觉到,便很好处理。烦恼升起的时候,都是从很微细之处开始,在越微细的地方,马上察觉到,便很容易去解决。例如地上冒出小草,你就两手一拈,就把它拔掉。地上有一棵大树,你要动用多少人来拔都拔不动。烦恼产生的过程就跟那棵树一样,刚开始很微细很微弱。我们观照力和觉察力不够,所以让它一直滋长,到后来很强大的时候,那时烦恼已经在身体展现,结果已出来,我们只能亡羊补牢。当然我们凡夫在修行当中,是从果追溯到因,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所以说正念分明,它有非常好的作用。
 
   (2)现断烦恼──道跟刚才讲的有连带关系,我们对于当下的烦恼,本身就具备解决的能力。一个情绪起来了,如果平常没有修行的话,他的情绪波动有时高、有时低,没什么规则可循;怎样升起,怎样降下,他通通不晓得。烦恼何因何缘升起,烦恼何因何缘消失,他都不清楚,也许他是转移注意力,或者是逃避,或者是什么原因,使烦恼缓慢的消失了,可能他下次还是会重复出现烦恼。
 
    然而我们一旦开始修行,就不是这样了。烦恼起来的时候,它会逐渐升高,而当我们开始观的时候,它将会保持平行状态,然后就慢慢的下去了。也许一开始我们没有察觉到,等它到某种程度,我们才开始察觉,开始作观。可是因为它有力道,所以持续一阵子才下去。我们察觉能力越高的时候,它刚出来一点点,我们一察觉,它马上就消失了。察觉力很强的人,就是这样。
 
   我们没有办法让烦恼不来,因此,一起 烦恼的时候,我们就单纯的去观它,等它减轻、下去,最后便消除了。烦恼一起当然是先「止」,让它停下来,这很容易可以得到实验证明。比如说我们当下在紧张的时候,先作深呼吸,吸一口气再慢慢的吐气,紧张的现象马上就舒缓下去了。或者我们在生气,一口气别在胸口闷闷的,准备要骂人了,就先深呼吸一下,愤怒马上就会减弱下去,这都马上可以得到验证,所以说修行四念处具备断烦恼的功能。
 
   (3)消除业力──在佛法里面常讲这些,佛教的理论说我们在轮回就是惑业苦,所谓惑业苦就是一直在转。你要从哪里断?当然你可以从惑断。但是问题就是说,如果我们连惑也看不清楚,连业也看不清楚,你怎样断苦。佛法讲惑业苦、惑业苦啊!对不对!惑就是烦恼的现象,连烦恼的现象都看不清楚,开头在哪里都找不到,你怎么样去处理?生病的原因找不到,怎么治病?
 
   我开始修行这法门,才知道什么叫做「业」,不然以前都不晓得。以前的消业方式,就是看哪个地方在超渡,就捐献几佰元,以求消灾消业。传统中国佛教就是如此消灾消业来超渡。如果我们连业本身都看不清楚,不知到业在那,怎么去消业?
 
   修行四念处的法门就会知道什么明菜,当你无法制止身心冲动的行为,当它一起来,就没有办法让它停下来,这东西就是「业」。
 
   每个人过去的习性通通不一样,我们内在业的内涵也全不相同。平常它不会显现出来,可是当外在的东西,跟我们内在某些好恶相应的时候,内在的东西就冲出来了,这就是每个人有他特别的好恶。所以我们可以了解「业」的东西,就是因为内在某些习性跟好恶,和外在的环境一感应的时候,那种东西就冲出来了。当然,它就在我们的身、受、心上面展现。
 
   所以修四念处就是对于这些东西,可以察觉到。身是最粗糙的,我们很强烈的烦恼就在身心上展现。当发现自己闷闷的,还是有什么东西起来,全身发热,这时已经在身上展现,那是很粗糙的。所以如果个人的修行越高竿,他可能知道越清楚,他心里动个瞋念,他可能知道「我起瞋了」。也许我们从他外表的肢体或表情察觉不出来,可是只要他自己的心念动一下,他就晓得。我们凡夫比较粗糙,可能要展现到某种程度,自己才知道。所以修四念处,就是从我们自己的身心下手,先知道最粗糙的现象。
 
   至于何因何缘起瞋,何因何缘起贪,刚开始我们并不清楚,可是却在身心上展现。比如小偷到百货公司去顺手牵羊,他一定要透过肢体,眼睛观察四周,有没有人在注意他的动作。这些动作就是他的果,他的因是什东西?贪嘛!对不对?佛陀知道我们众生的烦恼现象,一下子要断除很难,所以教我们修四念处从最粗浅的地方下手。
 
   凡夫烦恼身,在身口意方面就是贪、瞋、痴的展现。因为贪、瞋、痴是比较根源性的问题,刚开始,它躲在哪里,你都不清楚,所以叫我们修四念处,就是从最基本的来看。可能有人会觉得莫名其妙,一天到晚注意自己的手举在哪里,肢体在做哪些动作,观察那些做什么呢?有的人觉得奇怪,一天到晚注意自己的身体怎么样,到底有什么作用呢?首先这是为了培养觉醒的能力,对某些东西能感觉出来。
 
   观察身、受、心,最主要的是培养觉的能力。就好像磨刀一样,把这个能力越磨越利。所以要你一直观。而观只是一个练习的目标而已,观我们身、受、心不是目的,只是一个过程,一个方法而已。
 
   我们知道精神是依靠物质展现出来的,离开物质没有精神现象,对不对?你自己有没有专注,有没有正念,旁人看不出来,可是你很清楚,我现在讲话,如果你有正念的话,所讲的话你是听得很清楚。如果中间有失念的话,会听不清楚,对不对?若是你从头到尾很清楚,表示正念很强,正念强就是觉醒能力强 ,我们藉由觉醒能力,能把现象观察清楚,才知道什么叫业力。
 
   业力的东西去不掉,我们刚刚在讲惑业苦、惑业苦,你就没办法断,那还是一样轮回。所以谈到消除业力,比较艰难一点,但这也是我们最后努力的目标,因为它是不自觉的东西。我们会轮回就是这种东西,一直在推动我们。这种东西,你要看得出来,若看不出来,你怎样消业呢?所以我说修四念处法门,对于业力有消除的作用。
 
   (4)五蕴离系──佛陀讲凡夫是五蕴和合的,所谓五蕴和合的有情众生。可是我们都习惯那五蕴的变化,色、受、想、行、识的运作很快。好像我们拿一根火把,在空中一直划圆圈,跟你所看到的圆圈一样。没有错,那五蕴运作之快,给我们一个错觉,认为这个就是「我」。好像火把所划的圆圈一样,事实上它是五种东西一直在变化而已。
 
   我们透过很强烈的观察,观察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感受,发现身体热的时候,没有经过我们同意。感冒的时候,没有经过我们同意。生病的时候,也没有经过我们的同意。我们对它如实观、如实受。
 
   受的感觉也是一样,反正打下去就会感觉痛,那是它自己在痛。平常没有经过修行的时候,对五蕴的现象很会黏着,黏着得死死的,分不开来。不是黏着在色蕴,就是黏着在受蕴。若黏着在色蕴的话,就是当我们生病的时候,身体在失调的状况之下,本来只是身体的痛苦而已,可是因为对身体有黏着性,大部份人生病的时候,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是消极、厌世的。有的人久病就想自杀,没有办法忍受,为什么没有办法忍受?他跟生理的现象认同了。
 
   受蕴也是一样,所以说我们对那种很好的感受,一直去贪着它,便分不开。比如凡夫的YIN欲性很强,贪着那种感受,就黏在那上面。那种很苦的东西也是一样,我们没有办法出离,就黏在这边。想蕴也是,什么人对我们不好,就一直记在心里,甚至想得睡不着觉,那就是想蕴突出,你的烦恼就黏在想蕴上,便分不开了。
 
   我们再来观察行蕴,例如某人对我不好,我已忍无可忍,今天非杀他不可。所以当一个人要杀另外一个人的时候,他的行蕴已经很突出了。行蕴很强的时候,他理智性比较弱了,甚至没有,所以他就跟行蕴认同,而被绑在这儿。
 
   讲到识蕴就比较难一点,识蕴我们最原始、最根本对身心的执着性。假若我们真的可以观察到这边的话,才有可能出离。因为通常我们都绑在五蕴里面,在五蕴自动变化的过程中束缚住了。
 
    (5)见法悟道──在修持的过程中,我们对于烦恼产生的原因是经过层层的剖析,而「见法」即是「见缘起」,亦即贯通事情的因果法则。比如说对于何因何缘烦恼生起很清楚,才有办法去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走向修行的道路。
 
    当我们对于身、受、心、法很清楚,然后透过观察,就开始能了解四念处跟四圣谛的配合之处,就是说四圣谛苦、集、灭、道是我们身心上展现。所以我们清楚这个的话,就是「见法」。佛法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谈到无常,我们怎样去体会无常?从自己身心现象去体会。因为透过观照,知道身体的变化随时在改变,一下子这边痒,一下子那边痛。它生起、持续,又消失了。
 
   真正了解无常,体验身心的无常、无我,曾发现那种不能主宰的必然性。身心的现象,它要起来,就是起来,根本没有办法去控制。当你了解到因缘性的无我,就能体会到我们人是不可能掌握所有的因缘的,可是偏偏我们却经常想要去掌控、去扭转许多因缘,而当主宰不得的时候,我们就生瞋。所以见法悟道之后,便可了解这些。
 
   (6)自觉觉他——我们人类的身心现象,具备普遍性跟共通性,其烦恼产生过程的本质是一样的。所以当我们真正在下功夫,很清楚这里过程,对于别人的烦恼才具备解决的能力,所以修持到后来应该具备自觉觉他的能力。换言之,一个人的四念处修得很好的话,他才具备帮别人解决烦恼的能力,至少他本身的烦恼也会比较薄弱一点,这就是自觉觉他。(1992.4.24.讲于台南新雨道场)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