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的人间
圣严法师
目录
自序
第一篇 安定人心 安定社会
第二篇 安身、安心、安家、安业
第三篇 心灵环保─净心与净土
第四篇 开发人人心中的光明
第五篇 现代青年的生活环境与身心安定
第六篇 佛法与教育
第七篇 家庭美满与事业成功
第八篇 佛化家庭
第九篇 日常生活中的佛法
第十篇 人生为何
第十一篇 生与死的尊严
第十二篇 如何因应崭新的二十一世纪
自序
法鼓山推动「建设人间净土」的社会运动,是以心灵环保为主轴,以安心、安身、安家、安业的四安为行动;又以提倡礼仪环保、生活环保、自然环保,来配合心灵环保,成为四环运动,以促进人间社会的平安快乐。
本书的集成,是出于法鼓文化编辑群的确定,所收的十二篇文章,均曾见于《人生》月刊,其中二、五、七的三篇,是以「别册」的形式,随刊夹页附赠,其余九篇,都是在《人生》专栏「宝镜无境」中刊出。
本书的文章,依其性质的类别,分为三部分:1.四安,2.生命的教育,3.面对未来。都是我在台湾及美国各地所做的演讲内容,讲出之时,未想到要出书,故仅有主题及子题,讲完之后,如果有人觉得还值得笔录成稿,经过我亲自删削、增补、修润,便交给杂志的编辑部门备用,如果无人代为整理,讲过我就忘了。因此,我要感谢为我整理演讲稿的菩萨们。
本书的字数不多,经历的时间则不是很短,从一九九三年三月二十日,在台湾高雄市讲出「开发人人心中的光明」,至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九日,在美国纽泽西州讲出「如何因应崭新的二十一世纪」,大约三年又七个多月。但实际我的演讲场次,当然要多得很多,本书所见,乃是其中比较精彩的部分。
我的演讲,是人性化的问题探讨,是用正确的佛法,来为人间常常发生的纷扰及苦恼,提出纾解的看法和作法。我是把佛教的理论及信仰,转变成为人人能懂,也都人人会用的观念及方法。虽然我所提供的观念及方法,不是魔术棒,不是万灵丹,但对许多人,的确很有用,而且很好用。这当然不是我圣严有什么能耐,而是佛法本来就有这种功能。
一九九九年是法鼓山推出平安运动的平安年,本书的出版,对于我们,不仅可作为一项纪念的礼物来奉献,也希望它能担负起一份平安运动的任务。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于纽约
第一篇 安定人心 安定社会
一般人时常要求「安全」与「安定」的保障,总是希望环境给我们安全,给我们安定,如果环境没有任何安全措施,就会觉得没有安全感;如果生活上没有充裕的物质条件,同样也会觉得不安定。
我们每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就像人与环境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环境可以影响人,人也影响环境。可是究竟是谁来影响环境呢?答案是:每个人都能影响环境,甚至于一个念头、一句话、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整个社会。
或许有人认为平民百姓的力量不够,必须由大人物来登高一呼,才有力量。事实上,大人物有大人物的力量,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影响力,大人物的力量也是根据一般人的需求,汇集成他们的声音和他们的力量;而且,大人物所掌握的也只有他个人影响所及的范围;可是大众集体的力量,却是一股巨大且足以影响整体社会的力量。因此,只要每个人心念一转或是心理某种观念一改变,社会便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如果再加上身体力行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力就会更大了。
既然个人和社会是互动的,所以社会的态度或社会的风气,也会使每一个人随之转变。但社会风气又是从何而来?有时候是更大的环境所造成的,例如日本、美国、欧洲社会发生什么样的流行,常常很快就被引进台湾,甚至造成所向披靡的风潮,有些不好的风气,也会透过这种模式被带到台湾来。
虽然说「社会影响我们,我们被社会影响」,但站在宗教教育的立场,人是可以不受环境影响而变坏,反而可以因为信仰的熏陶而变好,进而影响社会。一般人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宗教教育的精神,是不会对任何人失望,也不会对任何情况绝望。
心净则国土净
《维摩经》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大乘起信论》说:「心生则种种法生」,意思是说,当人的内心清净时,他所看到的环境便是清净的,心所向往的、心想要完成的,也一定会完成;例如「心静自然凉」,当心安静下来时,体温就不会升高,会比较耐得住闷热。
所以,如果内心能够清净,对环境、社会的感受,就会大不相同;如果心不清净,充满了不平、忿怒、仇恨、嫉妒与不满,所看到的人,都觉得是坏人,碰到任何事都会觉得讨厌,这全都是因为心不清净,所以看到任何现象就会引起自身的烦恼。如果心能安定,那么所看到的社会,也会让人感到安心。
今天的社会风气,处处显示出人心的苦闷,以及得不到安定感的困境。多数人以为要谋求人心的安定,先要从改善生活做起,所以期望用政治、经济、法律来改善社会环境,也就是希望人人有饭吃、有屋住、有衣服穿,进一步希望建立良好的政治、经济措施以及完善的法律制度来保障人民;因此,历来政治家、教育家、宗教家、企业家们站在不同角度、不同立场,都纷纷提供他们的力量,贡献不同的才能,期望建立安定的社会。
因此,过去的人,为了国家、民族、社会而努力奉献,心中就找到安定的力量。但现代人对国家、民族、社会的意识已逐渐淡薄模糊,所以今天社会上很多人觉得自己茫茫然地一天过一天,不知道每天是为了什么而忙,完全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其实,如果人心有所寄托,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心都能够安定下来。所以说,救人必先救心。要使社会获得真正的安定,仍要从人心的安定做起。
心不随外境所转
如何安心?最重要的就是不受外在环境影响。如果心不受环境所左右,那就是智者,心中必定自在安定。若心为环境所转,必生烦恼。例如过于强烈的欲望将因无法满足而产生忿怒,随之而来的挫折,又会带来恐惧与猜疑;又例如人家谤你一句,就暴跳如雷;人家赞你一句,就洋洋得意;被人冤枉,就痛苦懊恼;被人恭维,就趾高气扬。虽然这些反应都是人之常情,但这都是因为不能自我肯定,才会处处需要别人肯定自己。佛法教我们应该做到心不随「境风」所动,也就是「八风吹不动」,所谓「八风」是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当然,生活中难免出现逆境,我经常劝勉大家,处理棘手的问题时,应该坦然地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也就是说,遇到任何困难、艰辛、不平的情况,都不逃避,因为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用智慧把责任担负起来,才能真正从困扰的问题中获得解脱。
为了达到内心的安定,我们应该要接受心灵环保的观念,就是要少欲知足,知足常乐。虽然,在实际生活上不容易立刻做到,更不容易时时刻刻都做到,但是不妨每天练习着,慢慢一点一滴做着安心的工夫。
实践心灵环保的方法有三种:
佛教的禅修念佛,能够让人心自然安定。
时时生起惭愧心,反省与悔过,就像儒家所说「吾日三省吾身」。其实一天反省三次还是不够的,应该要时时刻刻知道自己的心在做什么。
经常以感恩心,面对生活环境中的每一个人及每一件事,全心奉献服务,目的是为了报恩。
用这三种方法落实心灵环保,就可以随时随地安定自己的身心,成长自己的人格,也能为社会大众,带来安定的力量。
人间需要温暖,社会需要关怀,人人若能自安己心,必然也能安定他人,所以大家必须携手合作,共同建立一个安定的社会。(一九九五年七月二十六日,讲于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员工月会)
第二篇 安身.安心.安家.安业
我不是科技的专家,也不是生理、营养、心理分析、家庭问题专家,更不是企业管理专家;我是以佛法来整合问题、疏导问题的法师,站在佛教徒的立场,把对佛法的体验,将人间所有身、心、环境的问题,做整体性的疏导,提供大家一些原则性的指导,以达成安心、安身、安家、安业的目的。
安谁──能够安人必能安己
行菩萨道──尊重他人而安心安身
一般人总是先求安身,才求安心,也就是说,以为自己的身体得到安全的保障,内心才能安定下来;也认为自己应先求得安全的保障,然后再考虑到社会上其他的人。
但是学佛的人,一位菩萨道的修行者与实践者,观念恰好相反,是以安心来作为安身的基础原则,以安人来完成自安的功德。
因为心安定了以后,身体自然也会安定。心理健康,身体即使有病也算是个正常健康的人;如果心不健康,身体再怎么好,这个人也是有问题的,对社会、对家庭,都可能造成困扰。
如果能够随时随地,以他人的安全、他人的安定、他人的幸福,以及他人的利益为首要考虑,你一定是个很安定的人,你的家人、亲友,也都会因此而得到安全。
因此修行菩萨道的人,一定是舍己而利人,安心而安身。
如何安心?最重要的就是让我们的心不受环境污染,也不因个人心念的蠢动而影响社会环境,这就是法鼓山所提倡的「心灵环保」。
如何安身?就是要落实法鼓山提出的「礼仪环保」,其中包括了心仪、身仪、口仪,要我们从语言、身体,乃至于面部的表情、动作,都表现出对他人的尊敬、尊重、感谢、感激与感恩。由于我们对人真诚有礼貌,所得到的回响也一定是安定的、安全的,当然我们所处的环境就会是安全的。
身心平安──身心的平衡与安稳
身体不安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身体机能不平衡,佛法称为「四大」──地水火风失调,也就是冷热不调、饮食不调、睡眠不调、运动不足或运动过度、生活作息不规律等,这都会使我们的身体失衡。此外,不能够控制内心的浮动,而造成种种心不由己、身不由己的状况,也会使得身体的健康受损。
此外,外在的诱惑,环境的压力,也会让我们失去平衡。本来不想生气结果生了气,本来不想喝酒结果喝了酒,本来不想赌博结果却赌博,本来不想暴饮暴食,为了克制烦恼就拼命地吃喝……,凡此种种,都是根源于内心的不平衡,最后终将演变成身体机能的失调。
平常生活中,当你发现心中有矛盾、痛苦、不平衡的时候,首先要注意你的呼吸,然后注意你的心在想什么?然后把自己客观化,观察自己为什么会生气?生的是什么气?看一看你生气时的呼吸如何?心脏跳动得如何?接下来注意你自己的感觉,是不是很不舒服?
也就是说,在内心不安定时,不妨马上把心念移转到观照自己身体的种种反应,心情便会立刻平和下来。这种平衡与稳定身心的方法,非常有用,但是要经常练习。
所以,落实「心灵环保」,实际上就是运用佛法来调整我们的心;虽然不可能一下子就顿悟成佛,但至少可以用这些简单的方法,使得身体平衡,心理平衡。
除此之外,当遇到重大困难,光是着急、痛苦,是没有用的,应该提起心念,持诵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圣号,祈求佛菩萨的护佑,给你信心和力量。其实,当你念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圣号的时候,你的心情已经是平静、稳定下来了。
安居乐业──家业的幸福与安全
家的定义是指同住在一起的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家,也都有不同层次的家。有家就一定有眷属,眷是眷爱、眷顾、亲爱、亲近、关怀、照顾的意思,对所属的人眷顾、关爱,就叫眷属。在家庭中,每一位成员应该互相照顾、关怀、勉励,彼此相爱、相助,也一定要有责任、义务,以及伦理的分际关系。
现今一般家庭,都是由大家庭分出的小家庭,所以家庭的安定力,往往比较薄弱,夫妻间常常为了一丁点小事就吵架、闹离婚。孩子稍微长大些,就开始叛逆,甚至离家出走。
如果我们能够从一个小家庭、小家族,慢慢把范围扩大,把所服务的机关、公司、团体,都当成是自己的家,如此一来,心量就会宽大,而不会老是围绕着个人的小家庭而吵架、闹意气。
释迦牟尼佛便告诉我们,要以如来的事业为家务,以一切众生为眷属,这样的家,范围就非常大。在《维摩经》中,维摩诘菩萨是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以一切众生的俗眷为成佛的家业。
照顾好自己的小家庭,是菩萨行基础,但如果能再扩大,以一切众生的烦恼为家,荷担起「如来家业」,那更是深广的菩萨行愿。但是大家千万不要把顺序颠倒了,一定要由小而大,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全、安稳与平安。
安身──在于生活的勤劳俭朴
忙人时间最多,勤劳健康最好。
生活的节奏太快不一定是坏事,但生活得太舒服也不一定是好事。
许多人拼命赚钱,为的是「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希望辛苦努力赚钱之后,晚年就可以享受安定的生活;似乎工作的目的,只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得到安定的保障。
因此很多人都说,老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有「老本」。但是很多人为了老本,老夫妻两个人会吵架,和儿女、兄弟、朋友之间也会争吵,结果老本反而变成了一个不安全的东西。
基于安全的保障,对国家来说,要藏富于民;对个人而言,则不妨将努力的成果储藏于社会、众人之中,把自己的安全寄放在社会上,那才是最可靠、最安全的。
若只希望自己安全、儿孙安全,十代、百代、千代以后还有得吃、有得穿、有得住,这想法不但不可靠,反而会害了儿孙。当然,首先你自己要创造财富、增加财富,然后你的家人、团体、社会,都会因你的努力而得到幸福。
人是应该工作,但工作不等于人生,人生也不仅是为了物质的富裕而工作,更不仅是为了满足物欲的享受而勤劳地工作,乃是为了健康的身心以及感恩的奉献而工作。
一个勤劳的人,通常是健康的,勤劳的人,身体即使不好,也会懂得照顾自己;勤劳的人,也不会寂寞。所以我鼓励年纪大的人,虽不一定是为了钱,也要有事做,否则便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勤劳努力除了让身体健康、心里平安,多半也会得到物质的报酬,但是有了物质的报酬,必须节制地使用,否则为了享受物欲,对身心又会产生不健康的行为。
换句话说,勤劳工作的同时还应该要俭朴,所以「勤劳」、「节俭」这两个原则是身体健康的秘诀。而且俭朴的结果,便会拥有很多福利,可以提供给他人,到那时候你将会是一个人人都喜欢、人人都赞叹的人。
忙忙忙,忙得很快乐!累累累,累得好欢喜!
通常我们忙的时候都会很累,累的时候就会觉得很烦,其实能够忙也是一种幸福。或许有人会认为,忙人的时间一定很少,其实忙人的时间是比较多的,因为他会珍惜时间、安排时间、争取时间,抽出时间来,做他应该做而且想要做的事。
身心常放松,逢人面带笑。
放松能使我们身心健康,发生任何事,遇见任何人,都不必害怕,不要担心,心存感谢对方,就能面带微笑。如果经常是在紧张、忧愁、忿怒的状态,或挖空心思、胡思乱想而又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脸上一定缺乏笑容,造成心理不健康,结果身体也不会健康。
我们应该要心中常常保持没有需要烦恼的事,也就是头脑里没有忧郁、不满意的事,因为世界上「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既然已经知道,可能会有八、九成不如意的事出现,那还有什么不如意的呢?
知福惜福,广种福田,利人利己,多结人缘。
所谓「得道者多助」、「有德者不孤」,若能广结人缘,常为他人着想,把安全给别人,对方多半也会给你安全;把安乐给别人,别人多半也会给你安乐,此即「敬人者人恒敬之」的道理。
当然,这样做好象是舍近求远,而且有人质疑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如果连自己都不保全自己、都不照顾自己,还能够利益他人吗?
我在「四众佛子共勉语」里有两句话:「利人便是利己,尽心尽力第一」,便是鼓励大家,以利人而为利己,但不是先利己以后再利人。不过,我们一定是先努力成长自己,照顾好自己,才有能力利益他人,成长他人;但成长自己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他人,那么你就会有安全了。
我个人一生之中都在求成长,为了什么?为了「佛法这么好,知道的人这么少,误解的人那么多」。为了弘法,所以必须要自我充实,自我成长,而且是一边充实成长,一边弘法利生、广结人缘,这样同时更成长了自己。
安心──在于生活的少欲知足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需要」是什么?就是少了它就不能活,例如:阳光、空气、水分、起码的食物、御寒的衣服、避风遮雨的房子,在我们这个时代,基本的交通工具、电脑、电话也成为需要的,有这些必需品并不算是欲望。
欲望是什么呢?是除了必需品之外的奢侈品、装饰品,只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或撑场面用的东西。不过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地位,为了配合当时的环境因缘,还是要有一定程度的庄严,那也可以算是一种需要,但一定要有适度拿捏的分寸。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还有呼吸,当然满足了。
当你的心在忿怒、忧虑、恐惧,不能够平衡的时候,念这四句话,心就能够安定下来。因为还有呼吸,虽然什么都没有了,至少还没有死;活着还能呼吸,表示还有希望,就是一个有福报的人,又何必那么担心、忧虑与恐惧呢!
为了个人的私利,应当少欲知足,安自己的心。为了众生的福利,必须尽心尽力,安他人的心。
少欲知足,就不会有强烈的欲望而贪得无厌,就能够安自己的心了。
安他人的心是一种菩萨行为,也是一种慈悲愿心,应当发起悲愿来利益众生,为他人谋求福利;否则仅仅少欲知足,不但不够积极,甚至还有可能是消极的。
上等人安心于道,中等人安心于事,下等人安心于名利。
上等人安心于道,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中等人安心于事,给他适量而较忙的工作,他就不会自寻烦恼,或为他人制造烦恼;下等人只知安心于名利物欲的追求。希望大家至少能做到安心于事,而非追逐名利的下等人。
安家──在于家庭中的相爱和相助
家庭的功能在于成员之间伦理关系的互敬、互助、各尽其责、各守其分、共存共荣、同甘共苦、共同成长。
家庭的温暖在于互相敬爱,家庭的可贵在于互相帮助。互助的意思,是让需要接受帮忙的人,能够得到帮助。帮助对方的时候,不要趾高气昂,不要认为自己是施恩者,别人应该感谢你;而是应该心存感谢,感谢对方让你有机会来做奉献,有机会在为他服务之中获得成长。
家庭伦理的责任与义务一定要遵守,也就是做父亲的要像个父亲,做母亲的要像个母亲,做太太、做丈夫、做儿女的,也都要各尽自己的责任,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千万不要斤斤计较,那会出问题的,因为家庭成员就和我们的社会一样,是分工合作、各有本分的。如果能够如此,家庭一定会和乐平安。
凡是建立起相爱、互助的共同生命关系者,都算是家。
家的范围可大可小,小至一夫一妻,大至一家、一社、一族、一国、一世界,凡是建立起相爱、互助之共同生命关系的,都算是一个家。
安家的要领是互相尊敬、互相学习、互相体谅、彼此关怀、彼此感恩、彼此奉献。
光在物质上把自己的家安顿好,不算是真正的安家;真正的安家,是要使得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各尽其力,各守其分。
家中的成员,是共同修行慈悲行与智慧行的菩萨伴侣。
把家中其他的人都当成菩萨来看,因为他们时时刻刻都是在帮助我们,都在警惕我们,让我们有机会学习、成长。
尤其身为佛教徒,就是一名菩萨道的菩萨行者,不论家庭中每一位成员的性格、行为如何,都是增上缘菩萨,都是在帮我们成长,助我们在菩萨道上更往前走。
更何况菩萨是救苦救难的,要救苦救难,先要学着受苦受难,有了受苦受难的经验,才能够真正成长,才能够真正安身安心,才会知道如何救众生苦、如何救众生难。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与家人相处时,若能常念这两句话,家庭一定非常和乐。
以智慧来对待自己,就不会有烦恼,如果没有智慧,就要来学佛法、听闻佛法,借着佛的智慧来帮助自己并照亮自己的心,也藉佛的智慧照亮他人的心,同时学习菩萨的慈悲来利益所有的人,关怀所有的人,敬爱所有的人。
安业──在于身口意三类行为的清净和精进
凡是举手投足、一言半语、举心动念,都叫作业。
一般人所讲的安业,是指对自己的职业、工作,要有安定和保障。可是若以身口意三类行为的清净与精进为范围,便已经将个人行为,以及工作都包含在内了。
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安于身口意三业的本分,不要轻举妄动、没有准则,不胡言乱语、信口开河,也不要心猿意马、三心二意,这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修养。
更进一步来说,修行菩萨道的人,要修两种业:一种是「慧业」,即是智慧业;一种是「福业」,即福德业。智慧的业圆满,就如同文殊菩萨;慈悲的业圆满,就像观世音菩萨,此二种业圆满的时候,名为福慧两足,那就是佛了。诸佛菩萨都是以安定众生为如来的事业,这种精神,是我们大家应该学习的榜样。
「婴儿菩萨」,要屡跌屡起,坚定菩萨道的愿心。
发了菩提心的众生,虽然是凡夫,虽然还有缺点,但已是在修行菩萨道的初发心菩萨,是「婴儿行的菩萨」。婴儿时期的人,学走路时总是摇晃着而常常跌倒,跌倒的时候多,站起来走的时间少。虽然站起来的时间少,爬在地上的时间多,还是得练习着,一直要到渐渐成长以后,才会独立站起来。
因此作为一名「婴儿行的菩萨」,要勉励自己,跌倒了没有关系,只要再站起来就好,继续前进就能照着我们所要修行的菩萨道,一直走下去。
对自己的行为全心全力、认真负责,是敬业、精进。
凡事以「利人便是利己」的观点来考量就是乐群、清净。
敬业乐群虽是老生常谈,但很不容易做到,纵然在平常做得事事成功,称心如意,一旦有些波折、困扰、难题出现的时候,就会怀疑所做的工作,是为谁辛苦为谁忙?若出现了这些想法,就不是敬业乐群了。
敬业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负责认真;精进是努力不懈、全心投入;如果对心力、体力、能力,样样都是持着保留的态度,那就不叫敬业精进了。
对自己的任何行为,都应以「利人便是利己」的观点来考量,不为自己的利益而追求,但为他人的福利而努力,并且是以他人的远利与近利来设想。如果凡事都能用这种心态来面对,不论在家中、公司,乃至在任何场合,相信你会很有人缘,也会很得人心。
在安定和谐中,把握今天,才能走出明天。
这不是现实主义,而是「现在主义」。修行一定是以把握现在为最重要,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有来,只有现在这个时刻最重要,它使我们有着力点,能及时努力。
如果我们现在有努力的机会而不努力,有演戏的舞台而不演戏,错过一个机会,就少了一次成长的因缘,那就很可惜了。所以,现在能够让我们做的,就要尽力做好。
在明确的方向感中,时时踏稳脚步,步步站稳立场。
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应该及早确立方向,考虑自己的才能、兴趣,以及所拥有的资源,包括身体的健康、智能、愿心,以此作为判断的依据,然后找到人生的大方向。
方向确立就不能轻易改变,立场则是可以换的,例如今天做总经理,明天做董事长,今天做儿子,明天做爸爸,今天做太太,明天做妈妈,立场可以不断地换,如果一个人的立场不换,立足点也不调整,那他大概是已经不进步、不活动的人了。
选定方向,踩稳了立足点后,一定要步步踏实,步步为营,如此做任何事业都会成功。
以智慧时时修正方向,以慈悲处处给人方便。
一般人常常会因为环境的影响、时代的转变,种种外在因素,加上本身的条件不具足,便产生一种茫然的感觉,迷失方向,不知该如何?就好象走在三叉路口时,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到底在那里?
这个时候就要回过头来想一想:「我的根本大方向是什么?」如果发现目前的状况已经偏离原来的目标,就要用智慧的判断来做修正。
不自私自利,自求安乐,不可不自量力,轻言牺牲,轻诺寡信。
少以近利私利为着眼,多以远利公利来着想。
人品的成长,以及菩提心的坚固,才是大成功。
成功是多元化的、多层面的,不要斤斤计较于某一个特定的事件、某一种特定的情况,才叫作成功。即使一时间财富、地位、事业,都没有成功,也千万不要把菩提心也失掉了,不要把人格也丢掉了。纵然一切的努力都未成功,只要人格成长、人品提升,就是成功。
凡事都必须靠各种因缘来成就,因缘往往不是一个人所能操控的,个人努力是主因,尚得有助缘的成熟,才会有成果。所以,一帆风顺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一波三折的时候也不必灰心丧志。情况好的时候,不能没有警觉心、没有危机感;坏的时候也不要丧失信心、丧失毅力;很可能时机、环境、条件一改变,情况马上就会转好。
所以用因缘、因果这两个观念,能够使你勇于面对现实,开创未来,不会怨天尤人,也不会嫉妒人、羡慕人。因为没有永远的失意失败,也没有个人的成就与成功可言。(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十五日,讲于农禅寺的四安讲师培训课程)
第三篇 心灵环保─净心与净土
净化社会必须先净化人心
社会是许多人共同生活的环境,也是彼此进行交流和活动的场所,其中只要有一人发生异常的状况,他所表现出来的语言行为或身体行为,就会影响到周遭的人。
目前社会的人心,都是努力于追求及争取,似乎人生的目标,就是为了不断的争取,这种心态是有问题的,如果每个人都能有「尽心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多少」的想法,社会风气就会改变。
净化社会的工作,是不论地位高低、权势大小,每个人都有责任,只要人人都能先从自己的内心做起,社会上就减少了一些问题。
净化人心要认识自我
(一)自我是自私的我
什么是「人心」呢?人心是极为抽象的,凡是人的观念、人的想法、人的欲望或人的愿望,都叫作人心;而「自我」,就是自私的我。
人生而自私,这是事实;大家嘴上都会说是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如果扪心自问,恐怕就不是事实了。所以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闻名天下扬」,究竟读书是为了谁?又是谁在闻名呢?出名后又是谁会衣锦荣归呢?说穿了,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
通常,我们对别人的状况都能够分析得很清楚,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凡是对他人的批评、指责、要求,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虽然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但事实上,了解自己比了解他人更困难。因为人的眼睛、耳朵都是向外看、向外听,很少有人会向内看、向内听;如同伸出手来,都是指着你、指着他,指东、指西,很少是指往自己的良心,或者是聆听自我内心审查的声音。
也因此,我们很容易对自己的成就夸大,对别人的贡献,虽然不一定会全部抹煞,但是心里常常不见得认同,有时候只是觉得不好意思,口头上勉强鼓励几句,也算是捧了场,至于是否真正能发自内心诚恳的赞叹,那就很难说了。
(二)自我的范围
所谓「我」,具体的说就是个人的身体,包括头、手、脚等都是我的,而身体又在那里呢?身体是生活在我们所生存的环境里,它包括了自然及社会的环境。
身体只有短暂的存在,从出生开始,一天天成长,也一天天接近死亡。虽然身体是暂有的东西,但是在未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仍要爱惜这个身体,好好照顾它、运用它;即使有人说,这个世界很危险,即使某些宗教也说世界末日快到了,但毕竟末日尚未来到,仍要好好保护它。
如果说身体是我,那么谁知道这是「我」呢?如果说,我的心知道这是我的;那么,我的心又是什么呢?
「心」是念头、思想、观念、信仰及精神的连贯和延续;一个念头一个念头连接起来,就是心的活动,当念头停止时,心就不存在了。
「心」具有相当大的功能,它能创造世界和宇宙,也能毁灭世界和宇宙;能为我们带来幸福,也能为我们带来灾难;世界上有许多的哲学理论及宗教信仰,就都是源于人类的「心念」。
近几年来,台湾的各级议会不但经常吵架,甚至打架,这就是因为观念的冲突、思想的不同与理念的不调和,使得人与人之间产生种种矛盾。照理说,政治家是救国救民,宗教家是救世救人的,但是,为什么许多的政治家为了推行自己的理念,不惜发动战争?而宗教徒为了宣扬爱人的信仰,也不惜杀人如麻呢?为了救世,反而对世界的和平造成破坏;为了救人,结果是杀人。可见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其范围,一旦与外界有冲突时,便会产生对抗的态度。
(三)自我的层次
「自我」的内容,从小至大可分几个层次来看:1.我的心,2.我的身体,3.我所生存的社会及环境,4.整个地球,5.整个宇宙就是我的身体。如果能将自我提升扩大到第五个层次,自私心就会减少,安全感自然增长。
有一次,有位人寿保险公司的推销员来向我推销寿险,我问他:「保寿险是否能保证我不会死呢?」他说:「那倒不能。」我又问:「那还保什么险呢?」他说:「死后能让家属得到经济上的保障啊!」我告诉他:「我的受益人是全部的众生,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受益人。」
事实上,保险的本身就已经说明我们的生命没有保险、财产没有保险、安全没有保险。换句话说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安全,既然知道如此,更要面对事实来解决问题,这样心里才会觉得安全;否则,为了追求安全,结果很可能会使得身心更不安全。
净化人心净化环境
人心净化之后,环境一定会净化;环境的净化是治标,而人心的净化才是治本。曾经有一些研究环保的专家告诉我:「人的精神是最重要的,精神和科技互相配合时,才能真正落实环保的工作,并使之可久可大。」这是非常正确的观念。
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是先从人心的纠正、人心的改善做起,那就是心灵环保的工作;他是一位成功的环保运动大师。
佛教中讲的「修行」,便是修正我们身心行为的偏差;尤其首重心理行为的净化,因为心理净化后,其语言行为和身体行为自然就会修正。如果心理行为未修正,仅仅是外表守规矩,可能只是为了畏惧法律的制裁或舆论的指责,那么当他独自一人,或与观念行为有偏差的人在一起时,就会原形毕露,甚至说服自己:「大家都这么做,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或是「不吃白不吃,不拿白不拿」、「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这都是一些歪理,当这种歪理形成风气之后,就会为社会带来灾殃。
因此,人心的纠正必须从内心的观念上做起,往往只要念头一转,观念也会随之纠正过来。虽然我们从小到大已经发展出的思想观念,一时间要想扭转过来是很困难的。但是人有可塑性,透过教育可以转变人心,只要付出爱心、耐心,处处体谅,充分了解,沟通商量,久而久之对方是会接受的。
但是当前的教育制度偏重科技和经济,忽视人格的教育;因此,希望今后的教育,能多关心人格教育,平衡科技与人文的发展,以净化社会的人心。在此我提出以下几个观念:
(一)用奉献来代替争取
从小我们就被父母期待着长大能够「出人头地」,于是我们必须做种种的争取,争荣誉、声望、财物、权力、地位,争同情、支持等。当然,争取成功的本身并没什么不好,但是在过程中如果因为自己想要出头而打压他人、抹煞他人,那就是不道德的行为。
不如改变观念,以奉献来取代争取,奉献得越多就越能显出自己的成就;若有许多人因我们的奉献而得到帮助,解决困难,那才是荣誉。
(二)以惜福来代替享福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自己有福报时,就会运用各式各样的资源来享受生活、享受权力、享受成果,总认为既然得到而不去享受,那不是很愚蠢吗?
但是从佛教的观点来说,一个人的福报是极为有限的,就像任何人在银行里都不可能有无限量的存款,即使是大资本家,他的存款也是有限的。而且,无论是存股票、存黄金、存美金,都不一定稳当,只要世界局势丕变、政治制度改革、社会环境混乱,所有的存款都很可能在一夕之间随风而去;因此佛陀告诉我们:财产为五家共有──恶政、盗贼、水、火、不肖子。
可是没有惜福观念的人会说:「管他呢!至少我这一生,地球的资源还不会全部用光吧?我儿子、孙子那一辈,地球也应该没有问题,还不致于到毁灭的程度。」从佛法的立场来看,时间是无尽的,众生也是无穷的、无尽的、无量的,只要地球存在一天,众生就能在这个地球多活一天。
而地球本身的资源有限,如果我们挥霍无度,自己认为是享福,实际是糟蹋,是损福;糟蹋的越多,损福就越多。这不仅是物质的糟蹋,也是对众生心灵的损害,所造成的恶果,到头来仍然必须由我们自己承担。
(三)以因果的观念来面对现实,以因缘的观念来努力以赴
「因果」是从时间的关系来看,我们现在所做的,未来一定会有结果出现;而现在我们所接受的,是由于过去所造的因而得到的结果。「因果」又可分两大类,第一是共业:例如全地球、全人类共同的因果;第二是别业:每个人的生命过程,从无量世的过去到无量世的未来,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所应负的因果责任。
一般人只能看到、承认和了解历史的因果,因为,过去人的种种行为,不论是好是坏,对人类是有贡献或破坏,我们都在受其余荫或余殃,也就是承受前人的成果。儒家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意思是说如果祖上有德,子孙自然繁荣;祖上无德,做了许多坏事,必定殃及子孙。这样的因果观念,有时正确,有时又似乎不符事实,因为有的家庭很努力,却绝了后代;诸如此类遗憾又无奈的事,在这世界上很多,于是有人会说老天瞎了眼,这么好的家庭,都没有得到好的果报。
佛教徒相信,一个人此生几十年生命,只不过是无穷生命之流中的一个小小段落;过去生之前又有无量的过去,此生之后仍有无尽的未来。但这个「三世」的观念,是许多非佛教徒所无法接受的。因此曾有人告诉我:「如果你能证明给我看,我就相信三世因果。」我告诉他们,这是一种信仰,从信仰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项事实,透过过去、未来以及现在,因果就能讲得通,就很合理了。
所以,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因为目前的现实,是从过去一直到现在的,同时对过去的所作所为负起责任,并且接受这样的责任、这样的结果。
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是种瓜的未必有瓜吃,种豆的未必有豆吃;未种瓜的吃到瓜,未种豆的吃到豆;有人平步青云,有人坎坷一生。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
因果必须还有因缘的配合。「因缘」就是在由因到果的过程之中,种种主客观的因素,有许多不是人为的力量所能掌控的,而是环境的关系。
各人有各人的因缘,因此,最重要的是,必须要以因缘的观念,尽心尽力戮力以赴,这就是面对现实。
人间净土是可以实现的
人间净土这个名词,是今日台湾佛教界都在提倡的观念。究竟什么是人间净土?它在那里呢?是不是真的实现了呢?
《维摩经》里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意思是说,如果你的心清净,你所处的世界,就是清净的。这并不是自我陶醉,而是只要你的心清净,不管这个世界如何,都不受其影响时,那么,你所见到的世界就是清净的。当释迦牟尼佛成佛时,他看到芸芸众生都具有佛性,娑婆世界就是净土,就是这个道理。
在平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很容易感受到所谓「境由心转」,心里快乐时,下雨天会觉得雨景诗情画意,天冷时舒服,天热时温暖。当心里不舒服、烦乱、忧愁时,看到别人笑,都会觉得人家在对他冷笑。
我曾经看过一对夫妇正在吵架,他们的孩子在外面玩得很高兴,回家时又蹦又跳又笑的叫着爸爸妈妈,没想到母亲劈头就骂他,接着父亲又给他一巴掌。其实,孩子是可爱的,只是碰到父母正在吵架,心情正不好,他就挨骂挨打了。因此,世界可以是净土,也可以是地狱,完全由你的心来决定。
当我在指导禅修时,会鼓励禅修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内心充满喜悦,这在佛教中称为「随喜」──随境而喜、随事而喜、随人而喜。其实,这并不容易,因为赚钱、升官、生孩子、娶媳妇、抱孙子时,一定可以随喜。如果家中发生不顺的事,或者听到背后有人批评、指责你时,还能随喜吗?孔夫子说:「闻过则喜,知过必改。」听到别人说你的过失时,还会欢喜,这是不简单的,即使是修行人,虽然不会形之于色,也不会去反驳对方,但内心有时候还是会有一点点的波动。
不能随事、随人、随时而有喜悦感的话,倒楣受损的是自己。因为人家已经跟你过不去了,你还跟自己过不去,这不是很愚蠢吗?不如将念头一转,自然可以体验到「心净国土净」了。譬如夫妻吵架时,如果某一方能心存随喜,以喜悦的心,感谢有机会来关怀对方,这个架自然就吵不起来了。
夫妇之间若能彼此随喜,互受影响,并且夫唱妇随,就会影响他们的儿女及家人,在工作的环境中,自然也能影响共事的伙伴。一个人又可能间接或直接影响几个人,最后可以影响到无数的人;在时间上拉长,空间上扩大,这便是《维摩经》里所说的「无尽灯」。
《维摩经》中的这个比喻,是把我们的本性,形容为灯的光明,叫作「无尽灯」。又像是佛像背后或头上刻画出的光环、光圈,这个光就是智慧的光、慈悲的光,也就是清净心的光。相对的,烦恼的心、不清净的心是黑暗的,看不到智慧与慈悲的光。
法鼓山的四环运动
今天,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它就像一条船,如果不小心弄破船底,大家都会遭到沉船落海的命运;又如同在一个鱼缸里,只要其中有一尾鱼产生排泄物,其他的鱼都会受到污染。「各家自扫门前雪」,只管自己安危,不顾他人死活的想法是行不通的,因为环境本身就是一个整体,连我们每个人的呼吸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只要生存在同一个环境里,不要只看到别人受害,似乎跟自己没有关系,其实直接、间接的后果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来。
法鼓山举办过多次「心灵环保」的演讲,并且也推动着「礼仪环保」、「生活环保」、「自然环保」的活动。事实上,我们做的只是杯水车薪的工作,因为整个大环境有那么多人,我们要做的实在有限;但是只要目标正确,即使只有少数人响应,我们也要继续做下去。
一九九三年年初,法鼓山推动了一次「清洁日」运动,有五千多位信众同时在全省不同的地方打扫环境,于是就有人说:以后环境脏了,就请法鼓山的会员来打扫。这是错误的观念,我们不是清洁队,而是提倡「清洁日」的观念,希望以此拋砖引玉,带动风气,期待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能像法鼓山的信众这样,照顾自己的家,照顾自己所处的环境,乃至到任何地方,也能照顾所居住的生活环境;那么,我们的环境就是净土,法鼓山的「四环」运动就算成功了。(一九九四年三月十七日,讲于中央大学,何垂欣居士整理)
第四篇 开发人人心中的光明
净化人心与净化社会不是今天才需要,而是从人类开始有社会活动的时代就已经需要,也是释迦牟尼佛时即已努力推展的一项运动;我们不但在台湾,同时也在世界各地普遍推展;因为我们需要清净的人心和安定的社会。
开发人人心中的光明,所谓光明,是指清净的智慧或正当的希望,也可以说是人性中的仁慈心和光明面;更深一层来看,就是佛性,而佛性就是必将觉悟的另一种说法。
光明与黑暗是相对的
光明是明亮洁白的照耀作用,它本身不但不吸光,还能把光直射及反射出去。如同太阳、月亮、星星和火,为自然界带来光明;而且光明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因为光会产生热,热生能,能产生力量,有了力量就能为我们带来所需的事物。
反之,如果是黑色物体,不但不能放光,还会吸光,因此黑暗和光明是相对立的,黑暗显现之处,光明必被吸走不见或被阻挡。在人类的舞台,黑暗和光明,一直是此消彼长,彼消此长的变化着。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自古以来,便有许许多多的善人、伟人,都曾发光发热,把他们的力量,贡献给当时的社会大众,使得后代的我们,乃至于未来无尽的年代中,所有的人类众生,都能因他们的奉献而得到恩惠。
有一种人是自己能放光,有些人则是可以借光反光,就像我圣严自己没有光,只有借佛法的光折射转投给大家;所以纵然自己没有光,只要有心,还是可以借光放光的。但是也有更多的人,吸收别人所发出的光明和热能,却永不满足,烦恼不已。
虽然人们努力和奉献的光明,常常会被黑暗所抵销,可是有信心、有愿力的人,仍会永不休止地努力放出他们的光和热,提供给这个世界分享,如同历代的圣贤豪杰。但也有更多的人,当他们的光发射出来被黑暗所吸收时,便感到失望、无力、挫折,而容易产生退心,这样的人便是凡夫。
从佛法的观点看,不论是凡夫或圣贤,基本上都具备相等的光、热、能、力。尤其是行菩萨道的人,一定具有永远为众生受苦受难的悲愿,誓愿尽形寿将生命付出,将自己的光、热、能、力,无怨无尤、尽其所有地提供给需要帮助的众生。正如太阳永远持续不断地在放光明,不因乌云的遮蔽而稍有倦怠,所以我们应效法日、月、星辰乃至于一般的灯火,不因有没有人存在,有没有人知道,有没有障碍,总是始终如一、尽其在我的放出自己的光。
可能有人觉得自己没有光,事实上,人的光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内心有信心、有愿心,对人有仁义、有慈悲,就是发了光,而这种光是人人都有的。
伦理、公正照亮社会的光明
今天这个时代,伦理的观念对现代人而言已经非常古老生疏,甚至许多年轻人都采取抗拒叛逆的态度;大家不明了问题出在何处,同时对新伦理的观念也模糊不清。所以我们确实有必要,在旧道德与新伦理之间,做适度的调整。
许多年纪大的人见到我时,常会向我建议,应多提倡伦理道德,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懂得要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对长官老板也没有礼貌,所以希望我在演讲或接受媒体访问时,多讲些这方面的道理;不过现在人讲的伦理,已与过去的观点有些不同。过去的伦理,是单向的要求对方尽责任,但现代的伦理则是双向的互动,这才是真正佛教的观点。
伦理就是社会的关系,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做父母的人来讲,应该对儿女尽责任;对儿女来讲,也应该对父母尽责任。可是,如果仅仅要求对方尽责任,那也是不合理、不公平的,必须要检讨,因为那已不适用于现代社会。
最近有一位二十多岁的男孩子,被父亲请警察把他送到精神病院好几次。这年轻人来找我诉苦:「我并没有精神病,但是父亲总认为我有精神病。」
我向这年轻人劝说:「中国古训有言,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他却说:「这句话对于我的父亲,绝对是错误的,我是他儿子,他却把我送往精神病院,那有这样的父亲?」
我问他:「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状况?」
他说:「只因我连考了三年才考取大学,而我不想念那所大学,又打算重考,父亲便把我当作精神有问题。」而且从此以后,他考试都不及格,为什么呢?因为他抗拒念书,他质疑念书究竟是为自己,还是为父亲?
这件事从他父亲的立场看,儿子有了精神问题;但从儿子的立场看,父亲的行为则是错误的,这实在是做父亲的,望子成龙的心太急,不了解儿子有他自己的想法,所以适得其反。
另一个例子是,儿子要结婚而父母反对,使得亲子间产生对立的情况,甚至闹着要脱离关系。他们的父母来找我,我说:「现在要结婚的,究竟是你们两位老人家还是你们的少爷呢?儿子选择结婚对象,有他自己的标准呀!」
他们说:「不可以,是我们的儿子就得听我们的话。」结果这个儿子离家出走了。
后来,这一对父母又来找我,我告诉他们:「让儿子自己决定他的婚事吧!」
他们又问:「难道让他们结婚就没事了吗?」
我说:「操心就有事,放下便无事。」
之后,他们的儿子也把他的女朋友带来见我,我说:「你们结婚之后,会不会照顾父母呢?」他们说:「当然会。」我也勉励他们,结婚后要相敬相助,勤俭持家,别让父母说中他们结婚会不幸福;这对青年男女听了,便流着感激的眼泪。果然结婚之后数年,一家和乐相处,现在已是祖、子、孙三代,经常来我们寺里礼佛、共修。
像这样的父母,从旧伦理来讲是没有错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旧社会中是正常事,现在则不一定能行得通。现代人应该尊重已成年的儿女,让他们有自己的选择权,父母关心儿女的婚事,可以提供意见,却不应该强制他们接受父母的安排。
虽然现代伦理关系要重新检讨,但还是需要有所规范,譬如父母的责任、权利应仅止于亲子之间单纯的关系,那就是关怀与被关怀,尊重与被尊重,逾此范围,不成控制,即成对立,那便不是合理、公正的伦理了。
另外,人和人之间应该站在自己的立场,尽自己的可能,恰到好处的尽自己的责任。例如母亲可能也是太太,同时又是女儿、媳妇、婆婆、学生、老师或老板、职员等等,在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身分。如果能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身分,恰如其分的尽到应尽的责任义务,便是实现了人间应有的伦理关系。
但千万不要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以自己的身分去要求别人;例如做母亲的,只知要求子女应如何,或做太太的,只知要求先生应如何,而不知道反求诸己,这便会为旁人带来不安、困扰与不平。如果每个人都能自我要求,尽自己的伦理责任,那么这将会是个光明的世界,因为尽责任就是放光发热,输送温暖的力量。
有一次我出席一个国际性的会议,坐在一位比丘尼的旁边。这位比丘尼,有时上台演讲,有时当主席主持会议,我则一直坐在原位做听众。我的一位在家弟子看到这种情况,回来之后对我说:「师父!您不是研究戒律的吗?怎么比丘尼坐上座、坐中间,师父已是上座比丘,反而坐在下面和旁边,这成什么体统呢?」
事实上,我并没有错!是我的那个在家徒弟错了,因为这位比丘尼是会议的召集人,是主席,当然是她坐主位了。这种宾主、主从的关系就是一种伦理;应视场合身分而看待当时的伦理关系,不能一成不变的去对待多样性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在释尊时代,大概没有比丘尼在僧俗四众之前,上台演讲或主持会议,因而无此惯例,但现在时代不同了,这是一种新的伦理关系,但它是合理公平的。
我们的社会是错综复杂的,但也是有条有理的。这些条理,就是伦理,如果伦理没有长、幼,上、下,那么这个社会就会混乱。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乃至相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就具有不同的身分和立场,如能恰如其分的尽其责、守其分,这样的社会将彼此互不妨碍,非常和谐、宁静,人人皆能发出内心的光明。
社会混乱、失序的原因,就是伦理观念的破产。希望大家都能守我们自己的本分,尽我们自己的责任,这个社会就会一天天好起来。当人的内心发出了光明,他的周围便会出现净土。
惭愧、忏悔、感恩是照亮自心的光明
一个人如不知惭愧和忏悔,便是不知自我反省、不知自我检讨、不知自我认识的人,这种人的内心是没有光明的。光明具有照亮的作用,能对自己了解,也对周遭的人事清楚,即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道理。
为什么知己在前,知彼在后?因为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不够了解,只知自己的优点,而掩盖自己的缺点,就容易夸张了优点,变成骄傲、自大、自以为是的人,不但把自己的心光遮住,也容易歧视他人,这是愚蠢的人,必然不受欢迎,除非是基于利害关系,才会有趋炎附势者的簇拥,否则这种人是不能以德服人的,并且由于自心无光明,也就不能以悲智照亮他人。
在一次禅七修行后的检讨会上,有一位非常优秀的知识分子,他才三十多岁就当了教授,他报告说,在参加禅七前,他自认为是很有道德、很有品格的好人,而且他周遭的人,也如此认同他;但在打完禅七后,才发现自己不是那么好的人。因为过去他只知以自己的观点去帮助人,很少考虑到对方真正的需要,忽略了被助者内心的感受。在禅七中师父开示,要尊重他人、体谅他人,不要把自己穿惯的鞋子给所有的人穿;他这才自我反省,原来过去的助人,其实只是在膨胀自己。
我赞叹他说:「你本来就是一个好人,在参加了禅七修行之后,更进一步,懂得自我反省、自我检讨,助人的存心会变得更踏实了。」他答复我:「惭愧!惭愧!」
一个人在修行之后,能够自知惭愧,懂得自我检讨,会使他的人格更为提升,能使小的心光,变成巨大的光明,使感动人的力量更大,从而对他人产生道德感召。
民初四大师之一的印光大师给他自己一个封号叫「常惭愧」,意思就是经常觉得自己很惭愧。连一代高僧如印光大师,都常觉得惭愧,更何况是一般人呢?
在了解惭愧的意义后,请常用这个方法来反省自己的一切言行,那么我们心地的光明便会越来越强,心光越强,对自己及他人就越有益。例如做母亲的在教导孩子时,常常会在跟孩子讲道理却无效的情况下,动手打孩子,但往往在情绪较平复后,便后悔原先的举动,此时如果能向孩子说明自己动手打他的原由,并表明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孩子的忿怒、恐惧便能得到缓和。至于孩子的这一方,在被母亲打了之后,也不应心生怨恨,而当反省自己,因为不当行为而导致母亲的伤心难过,也应向母亲表达他的惭愧心。
亲子之间,如果能够相互常存惭愧心,即使有任何冲突不愉快,也能化干戈为玉帛,亲子的关系会趋于和谐,家庭便能安定、温暖,对孩子的教育也较易成功。夫妻之间如果也能常存惭愧心,一定会是圆满和乐的。
但仅具惭愧心还是不够的,需要更进一步,要懂得忏悔。佛学上对「业」,有两个专有名词,那就是「白业」和「黑业」,白的是善业、是功德,黑的是恶业、是罪过;白的是光明,黑的是黑暗。忏悔就是要把黑的漂白,让白的更白,变成光明,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心中如果有见不得人的事,面对它,承认自己的不是,心中的负担、压力会因而减轻,这便是忏悔的功能。当自觉恶业很重的时候,忏悔之后,身体会比较健康,心理会比较轻松,这就是转黑暗为光明。
忏悔除了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还要进一步承担起责任和后果,并下决心从此改过迁善,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可是一般的凡夫,经常犯错而不知错,即使知道了,还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话来自我安慰一番,像这样不知改错的人,叫作不知忏悔。一个知道忏悔的人,也一定是知道惭愧的人;因此知惭愧后一定要忏悔,忏悔了就一定要改过,从此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忏悔,轻者自责己心,决定悔改;重则向佛菩萨忏悔,由佛菩萨证明自己要负起这个责任,从此以后要将功赎罪。通常我们对一个已经认错并要改正的人,多半会给予自新的机会,不致于逼使他无路可走,更何况已由佛菩萨证明悔改;故在业障现前时,在佛前忏悔是真有效用的。
忏悔的作用相当大,能使人的品德提升,自己忏悔错误,也能影响他人跟着学习。忏悔错误之后的人在心理上的压力自然减少,同时来自社会的压力也会减少,所得到的果报也会减轻,对于家庭的幸福、事业的发展、社会的和谐,亦有无限的裨益。因此,我们应当常常保有忏悔心。
用惭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
佛法的修行法门有八万四千种,也可以说有无量无数,那是因为人有无数无量的烦恼和问题,佛法因应需要也有无量无数、从各种不同角度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如何开发内心的光明,方法也很多,除了惭愧、忏悔之外,还可以用感恩的心来看这个世界。
一般人很少会想到别人给了自己恩惠,却常记挂自己付出了多少代价和努力。其实仔细想想,每个人付出的实在是太少,获得的则是很多。例如这篇文章的完成,从时间上看,有逾二千五百年以上之因缘,因为我的法源从师父、师祖……可以直推至释迦牟尼佛为止,而每一位祖师都是跟随许多善知识学习而养成的,不是一个人就能够独自成为一位高僧或祖师的。从空间上说,这篇文章的出版、印刷、发行,所结合的人力、物力,他们所付出的智慧、心力也是很多。
所以任何一事,其相关的因缘是相当的广泛,因此我们随时随地都在接受着无数人的恩惠。即使是一粒小小的米,都代表着许许多多人的贡献。因此,朱子家训有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便是一种饮水思源的感恩观念。
能有感恩的观念,就会时时刻刻想到如何报恩,若要报恩,就必须成长自己、健全自己,也就是要使自心发出智慧光及慈悲光,让现在的人及未来的人,都能见光、沾光、并且放光。(一九九三年三月二十日讲于高雄市三信商职大礼堂,苏丽美居士整理,作者于一九九四年六月二十一日在纽约修订成稿)
第五篇 现代青年的生活环境与身心安定
现代青年如果能学会不论遇到何人、碰到何事、发生何种情况,都能使自己的身心安定,也就是练成处处安身、时时安心的修养工夫,就能够左右逢源而万事如意了。
「现代」的定义是可广可狭的。广是指自十八世纪末的工业革命以来,都可称作现代;狭则是指目前的时代,也就是当代,或称为时下。
现代与古代的不同之处,是科技文明使得人类生活环境快速地变迁,空间感缩小、时间感加快,连带着人类的价值判断及生活方式,也跟着快速改变。而新事物、新知识、新消息,更形成了一波接着一波的新诱惑及新压力,使得人类的内心,被挤压得喘不过气来。
年龄层较高的中年人及老年人,虽然也同样受到这些情况的冲击,不过他们已能学习着去面对、去适应。但对青年人而言,虽然可塑性高,可是心向未定,所以可染度也高。
因此,在现代社会的生活环境中,青年人的身心,是很不容易安定的;茫然的失落感,使得他们在缺乏目标的情况下,虽然拥有许许多多的幻想,却不知道省思自己的将来,只一味地追求梦想,追求成功,企图为个人前途,创造奇迹式的未来。
就这样随着生活环境的快速变迁,青年人的身心也被卷入了这种多变的现实漩涡中;除了极少数的例外,多半的年轻人便在这种苦闷中接受冲击,使得他们的身心更加不安定。
心灵本质永远相同
其实,时代虽有古今的不同,环境虽有新旧的差异,生产的文化虽有人力劳动与机械科技之间的悬殊,然而人类心灵的本质,却是永远相同,也是到处不变的。
从人性的分析来看,人类的心灵可明可暗、可善可恶。但既然称为人性,就必然与物性不同,所以弃暗投明、抑恶扬善是人的天性。只不过人们往往为了追求个人的便利及一己的安全,便会倾向于自私自利。
不过自私并非就是可恶,多半是为了贪图眼前近利,而失去远景,为保自利而损害他人;尤其是青年人因涉世不深、思虑不周,心志往往随着环境的诱惑与刺激,只能看到目前的近利;想到的,也仅及于个人的私利而已,以至于常常会跟着时代环境的风暴,团团打转,不论是求学、就业、交朋友,乃至结婚成家,都没有一定的准则,既让他们自己陷于苦恼,也会让他们周遭相关的人及生活受到困扰。
自有人类以来,人心就有烦恼,原因就是为了自求安全的保障,结果反而可能侵害到他人的安全,以致人人都失去了安全,又造成人人自危,无法安心。
事实上,生存于世间,不可能有绝对安全的保护,也不可能有绝对安全的地方,人们若能坦然面对这一事实,接受它、处理它,便能安身,也能安心了。虽然年轻人较少考虑安全保障的问题,而较着重于自我的伸展,可是,盲目而无原则的伸展自我,也会为自己的身心带来不安。
建立正确的志向
青年人想要伸展自己的长才,追求美好的未来,这当然是值得鼓励的一种进取心。在佛教的立场,也鼓励青年人要有大志向,要有新抱负,要有勇往直前的求学热诚与创业精神。例如《华严经》中的善财童子,就是一位标准的佛教青年,他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惜千辛万苦,遍历千山万水,访问了五十三位大学问家、大宗教家、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大事业家,乃至各行各业的专家。
可是,一般人观念中的大志向,总是脱离不了名望、财富、权势、地位,但如果人人都是如此,就会造成争夺的不安。追求到了的人,一方面害怕失去,一方面又希望求得更多,心中还是不安;追求不到的人,便有失落感而成为游走于社会边缘的失意人,他们在正常的社会中无法获得肯定,便别走蹊径,另寻伸展自我的活动方式了。
我在美国见到许多美国青年,如果遇到学业、家庭、工作上的瓶颈时,便会暂时搁下一切,去过一阵子浪游的生活,当他们在游历各地一段时日之后,心情缓和了,便会再回到学校或再找工作。
又例如我在美国遇到不少医师及律师的儿子,他们并没有进入大学继续念书,反而是去从事劳力的工作,不但他们自己不觉得有何不妥,连他们的父母也不觉得有什么丢脸。因为他们尊重个人的性格及心向,并不强求青年一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不过美国的父母毕竟不像中国父母那样,不会把自己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儿女身上,所以他们的青年便有较大的自我发展空间。
其实,做劳力的工作及劳心的工作,只要能身心安定、健康,又有什么不可呢?
给现代青年的建言
所以,我愿给现代青年四点建言:
认识自我的能力和兴趣,选对自己应该走而又可以走的路。
安定身心于现实的环境,不但面对它,还要接受它、改善它,然后放下它。
确定一生的方向,在既定的方向与认知内,步步踏稳,时时向前,尽管经常变换立足点,但千万不能失落了方向感。职业和执掌可以改变,人生的方向却不能改变。
对于名、利、权、势、位,不必排斥,但却不能仅是为了名、利、权、势、位的追求而生活。生活的目的应该是平安快乐,生命的价值应该是自安安人。
对政府与社会的建言
为了现代青年的幸福,对于我们的政府及社会,我也有四点建言:
让不同心向及不同天赋的青年,有学习所长、发挥所长的教育环境及工作环境。
尊重那些失落自信心的青年们,用教育设施及社会资源,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心。
鼓励政府及民间增设青年活动的项目,让青年们蓬勃旺盛的体力及好胜斗勇的性向,获得规律、正常的纾解与肯定。
人品、家庭及社会价值观的评断,不要用学校的分数、知名度的大小、财富的多少、权势的强弱、官位的高低来做标准,应当以各人先天的条件及后天的努力来衡量,凡是尽心尽力来成长自己、利益他人的人,便是一位成功者。
社会大众对于现代青年的安定成长,都有责任。由于人心浮动、社会不安,青年才会仿徨;所以法鼓山特别提倡安心、安身、安家、安业的「四安」运动,让我们大家努力建设一个安和乐利的明日世界。(一九九五年七月十五日,讲于台北安和分院「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座谈会)
第六篇 佛法与教育
佛的意思是觉,就是智慧的意思。佛法的教育是从智慧的立场及态度,来推动慈悲的教化功能。
慈悲是什么?「慈」是予乐──给人安乐;「悲」是拔苦──救济人的痛苦、苦难。把人从苦难之中救出来之后,一方面主动给予他们幸福安乐,另一方面则是准备好安乐的环境给他们,这就是佛法的功能。
在我们的人间,何处没有苦难?又有谁不需要安乐?所以站在佛法的立场,教育的对象是没有特定目标。法鼓山四项共识中,「我们的方法」是:「提倡全面教育,落实整体关怀。」这不但是法鼓山办教育的具体作法,也可说是佛教的教育。
胎儿期教育──父母身教
母亲在怀孕时,对胎儿的教育叫「胎教」,胎教怎么教,是用语言教呢?还是用文字教呢?其实,应该是母亲在刚怀孕时就要教育自己,教育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动情绪,不要起贪、瞋、痴。因为如果母亲的心态有问题,情绪不平稳,小孩子在母胎中便会受到恶质的影响。
从佛经中可以看到释迦牟尼佛非常重视胎教,并且讲述了自己在母亲胎里的情况。例如在《大藏经》本缘部里面就有一部《佛本行集经》,讲述释迦牟尼佛从入胎,一直到出胎为止的过程,以及他的母亲对他的胎教。经文中记载,佛陀的母亲在怀胎过程中,仿佛有一个菩萨在她腹胎中,不但心里不起一点烦恼,连一举手、一投足,每个动作、每个念头,都是那么有威仪,合乎礼貌,乃至于合乎圣贤的标准。
由于胎教非常重要,所以对于刚结婚的夫妻,如果计画生育小孩,我都会提醒他们,应该马上准备胎教,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作息循规蹈矩,否则当你还在喝酒、打牌、抽烟,甚至吸毒时,如果已经怀孕,便已毒害了你的小宝宝、小菩萨了。如果要等到怀孕以后才开始注意胎教就已经太迟了,而且那时候习惯已经不容易改变。
如果能够真正落实胎教,当父母把小孩子生下之后,父母本身必也同时被教育了。所以胎教对胎儿、对父母都是很重要的。
婴儿期教育──注入慈悲与智慧
小孩子出生后,就开始婴儿期的教育。不要以为婴儿什么也不懂,不教育没有关系。婴儿在英文里称为it(它),不是叫he(他),或she(她),因为以前人认为婴儿不懂事,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佛教徒认为婴儿都是小菩萨,我们不但要尊敬他、尊重他,还要小心照顾他、教育他、熏陶他。婴儿虽然不懂事,可是父母的心情是能够影响婴儿的,所以要用慈悲心、爱心,用智慧来养育小宝宝。这期间,父母也等于是在教育自己了。
曾经有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孩子,一出生就是畸型与智障,医生告诉他们说:「你们将来有罪受了,直到小孩死了为止,他永远是要受人照顾的,你们要有心理准备。」或许有些人听了便会一走了之,把孩子留在医院里,置之不理。
但是这对父母因为是佛教徒,所以他们说:「这也是我们做父母的业报,连累到孩子,使孩子受苦、受难、受罪,所以,这辈子我们一定要好好照顾这个小孩。」
之后,他们带了孩子来见我,请我给他们祝福,我除了关怀、祝福他们,也告诉这对夫妇:「第一,尽量找医生以医疗照顾他;第二,勤做佛事,一方面多行布施,一方面要常念观世音菩萨。」
他们听了我的话之后,不但以极大的慈悲心、爱心、细心来照顾这个小孩;还经常持诵观世音菩萨圣号,勤做布施,为这小孩做功德。就是因为父母这样做,把小孩当成菩萨来照顾,孩子便受到影响,在各方面都有进步与成长,目前不但家庭和乐,事业也做得很好。
儿童期的教育──建立宗教信仰
孩子进入儿童期后,教育就越来越重要,这时候做父母的应该要带孩子来学佛、信佛。
现在很多父母亲自己皈依三宝,却不要孩子学佛,认为孩子还小没有选择能力,强迫他们到寺院皈依是不公平的,应该让他们长大后自己做选择,其实这种论调绝对是错误的。
如果孩子在小的时候,时常看到观世音菩萨的形像,礼拜观世音菩萨,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讲佛教的儿童益智故事给他们听,教他们懂慈悲、有智慧,自然而然看到青蛙、苍蝇、蚂蚁都会不忍心杀,长大以后就不容易学坏。
所以不妨从小就让孩子建立宗教信仰,不要等到他长大了,进入所谓的「叛逆期」,发现孩子出现问题了,才要他们接受宗教,这时候就很困难了。
学校教育──着重人格教育
学校教育可以分为知识的教育、人格的教育以及技能的教育。
技能教育是教人一技之长,以便往后能谋生存,维持生活;知识的教育是在传授学问;人格的教育是使得人的品格提升。在这三种之中,以人格教育为基础,为最重要。
我对我所创办的中华佛学研究所的学生有三点要求:「道心第一,健康第二,学问第三。」我们研究所本身虽然是在传授知识学问,但是我勉励学生们要把道心摆在第一。
道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人格教育、人品教育。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心,表示他的人格有问题,品德有问题;一个品格有问题的人,学问再好,对我们这个社会及世界是没有好处的;尤其是人品坏、学问好的人,反而会以聪明才智犯罪,造成更大的伤害。所以品格教育是第一要紧,宁可学问差一点也没关系,但品格是一定要有。
健康为其次,除了身体的健康之外,还要有心理的健康、精神的健康,如果身体和心理不健康,这个人便会为他自己制造困扰、烦恼、痛苦,也会为和他一起生活的人带来麻烦、负担与痛苦。
学校教育不但要朝人格教育、身心健康与传授知识这三个方向来做;而且应该如同孔夫子所说的「有教无类」,对任何人都不失望;这也就是佛法所认为的,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所以都是能够被教导的,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应该给他不同的教育,这也就是佛法教育的基本原则。(一九九四年九月十日讲于宜兰,法鼓山宜兰办事处整理成文)
第七篇 家庭美满与事业成功
从禅修者的立场,谈家庭美满与事业成功的原则,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达:「以全心全力关怀家庭,用整体生命投入事业」。
如果能够全心全力关怀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不论贫富贵贱,必定会使得全家老少健康安乐;如果能够用全部的生命从事工作,不论职位的高低大小,也必定能使自己和他人同享成功的经验。
物质生活的富足,未必赢得家庭的美满;而虚有其表的风光,也未必算是事业的成功。唯有使得一家大小都能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的温馨,家庭才会美满;唯有投注全部身心于所从事的工作,才能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表现。
家庭亲子,互敬互助
现代人由于过分强调个人,因而形成了亲子间的代沟、夫妻间的裂痕,甚至兄弟姊妹间的隔阂。一家大小虽然生活在一起,却各怀各的心事,不但一味要求对方配合自己,甚至彼此争权夺利;到最后父母不明白儿女的心事,子女不体谅父母的苦心,丈夫与妻子彼此互不信任也互不相让,几乎每个人都对家庭失去了信任及安全感。
结果,年老的父母被送进老人院,少年的儿女性格叛逆,青年儿女也离家求独立,连男女间的婚姻也显得非常脆弱,人人称羡的「美满家庭」几乎只成为一句口号、一种梦想。
其实,夫妻之间如果能够相互尊重、相互体谅、相互学习、相互忠诚、相互关爱,那么建立美满婚姻的家庭,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经营事业,努力踏实
另外,社会的价值观念混乱颠倒,多数人只知道以财产、名望、地位和权势来当作事业成功的价值标竿,却不知道这是要靠先天的福报以及后天的努力才能促成的。如果没有先天的福报,单凭后天的努力,未必能在名利与权位上获得称心如意的满足感。
许多人不明白这层道理,于是为了追求一己的私利,罔顾他人私益与群众公益;企图从社会的夹缝、法律的漏洞中,施展巧取豪夺、假公济私、偷天换日的手法,无形中伤害了许多无辜的众生,并且扰乱社会风气,一时间看似飞黄腾达,终究还是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以及社会舆论的挞伐;就算暂时逃过了,也仍旧逃不出未来的因果业报。
因此,追求事业成功的理想,固然没有错,然而不合因果观念的盲闯瞎拼,只会变成害己害人的狂徒恶汉和社会的罪人。
由于现代人普遍都是贪图眼前的近利,在个人自我意识受到压抑之时,便容易生起异动的念头。所以现在各行各业的人事流动率日渐升高,甚至很多人是改行又改行,跳槽又跳槽,而在这种工作不稳定的状况下,身心势必无法安定,连带的也造成家庭的不幸福。
当然,如果是阶段性的转换、计画性的改行或调整性的升迁,那都是成长的过程,也是迈向成功之道的必经步骤。可是如果是时时不满现实的工作环境,不愿全心全力投入于当下所从事的工作,就不可能从任何行业的任何工作中,获得成功的果实了。
忙人时间最多
现代人几乎无人不忙碌,为了赚取生活所需,往往不只有一项工作,有时还得身兼数职;也许白天已为个人的事业或工作累得喘不过气来,晚上可能还有不得不出门的交际应酬。于是有些人因为忙于事业而疏忽了对家庭的关怀,每天早出晚归,往往一星期之中难得跟子女打一、两次照面,甚至夫妻之间也难有充分的时间来互相沟通。在如此繁忙而紧凑的生活中,该如何将家庭和子女照顾妥当,的确是一个大问题!
但是,以我个人的经验,以及我的见闻所得,却可以证明「忙人时间最多」,因为只要有心,「忙人」会充分运用时间、分配时间,兼顾家庭与事业的双胜双赢。
我自己虽没有妻儿的小家庭来拖累,但却有寺院的大家庭以及僧尼徒众们的管教养卫,是身兼父母和老师的三重责任。我必须全心全力经营寺院、关怀徒众,在极其繁忙的弘法日程中,总不忘对每一位弟子爱护关心,有时是采团体方式的讨论指导,有时则用个别谈话来开示勉励。俗语说:「知子莫若父」,我是他们的师父,我应该是他们心目中的知己者,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做我的弟子。
同样的,身为家长如果不知道子女的心向、性格、兴趣、资质和潜能,也就没有办法指导子女,协助他们来选择前途;如果不能陪伴着子女一同学习成长,做子女心目中的知音、知己,便不能取得子女的信赖,让他们感到安全。
全心全力照顾家庭事业
对于家庭与事业,只要全心全力付出,必定能够双赢全胜。
我在指导禅修时,经常提醒大家:「活在现在,佛在现在。」意思是:及时努力、及时心安,以「一步一脚印,一印一个坑」的态度,提醒自己人生短暂,必须步步踏实,生命才有价值。
若在现实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以全生命去适应、感受,事后不牵挂其成败得失,那就是「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的真义。
总而言之,只要家庭中每一位成员付出真诚的关怀,体会彼此的心境,不一定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就能使家庭幸福美满;对于事业,只要在工作时全力工作,在思考时全心思考,在处理问题时,将全部生命投注进去,就能获得辉煌的成果。
即使在物质方面没有收获,但对于身心的安定、经验的成长、社会的贡献,却都是值得肯定的成就。(一九九五年八月十二日,讲于台北安和分院「追求美好的成功人生」座谈会)
第八篇 佛化家庭
过去佛教经常被误认为是消极、厌世、逃避现实的,甚至以为凡是学佛的人,都应该出家,就应该没有家庭;信仰佛教的人,就必须脱离人世。
其实,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在僧、俗、男、女四众的佛教徒中,只有少数人出家修梵行,绝大多数的佛弟子,都还是在家人。因此,佛法的观念与方法对家庭必定是有帮助的。基本上,佛教对于家庭的看法,是从净化婚姻,建立佛化家庭开始;而当家庭净化后,社会人间也就净化了。
净化人间,必定要净化社会
净化人间的目的是为了要净化社会,净化社会的目的是为了净化世界。佛教徒希望把佛教所说的净土,在人间落实建立起来。
净化人间的着力点,是从净化家庭开始
净化家庭要从净化婚姻开始。家庭的组成,是从男女结合的婚姻开始,所以近世以来,佛教界都在提倡佛化的婚礼。法鼓山除了推动佛化的联合婚礼,并且也编了一本小手册,叫作《佛化婚姻与佛化家庭》。
佛化的家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孝敬父母如同礼敬供养三世诸佛
佛教徒称呼父母为「老菩萨」,便是要把父母当成佛菩萨一样的恭敬、孝养。对于已婚的男女而言,各有两家的父母,男的有父母及岳父母,应当平等敬养,女的有父母及公婆,必须两者兼顾。
(二)夫妻是同修净业的菩萨伴侣
我们中国人说,夫妇应相敬如宾;对佛教徒而言,夫妻之间应彼此当成同修伴侣,互以「我家师兄」和「我家师姊」相称,把对方当作共创幸福的善知识来看,彼此相敬、相让、互助、互谅并互相关怀。
(三)对于子女要像母鸡带小鸡那样的呵护备至
中国人所说「养儿防老」的观念,佛教徒并不赞成。佛教徒对子女的爱护和教养,目的不是为了防老,乃是为了负责,毕竟每个人的福报与业报,各有因果,各有因缘。父母教导儿女建立孝敬父母的伦常观念,却不必指望儿女一定要奉养父母,否则当指望变成失望之时,便会衍生出无穷的烦恼。
家庭的成员当各尽其责任和义务
(一)对夫妻双方的家庭
现代人在婚后应该对于三个家庭,负起关怀的责任:
婚后由男女两人组成的小家庭,是夫妇两人自己的家庭。
对父母的家庭,包括父母以及和父母共同生活的兄弟姊妹的家庭。
对于岳父岳母的家庭,公公婆婆的家庭。
(二)对子女的教养
婚后的男女,如果计画养育下一代,就应负起做父母亲的责任和义务。做父母亲应该有三个条件:
若希望子女的身心健康,则在怀孕之前,夫妇两人都要保持身心的平衡与健康,否则对胎儿将造成不利的影响。
太太怀孕后,夫妇两人更应该经常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健康,否则会影响胎教。或许会有人认为:「丈夫大概不需要做胎教的工夫吧?」其实,丈夫如果对妻子发脾气,是会影响妊娠中太太的心情,间接也影响了小孩子;因此夫妻两人都应该共同担负起胎教的责任;乃至在子女出生之后,一直到子女成年为止,父母都必须为了儿女的教养,而经常保持心平气和的健康状态。
除了胎教外,佛教徒也特别重视对子女的管教,做父母的,除了自己要有平衡和健康的身心,更应该以身教、言教陪同子女一起成长。此外,佛教徒把子女称为「小菩萨」,是以迎接菩萨的心态来欢迎子女的出生,把他们当成是来成就自己修行的人,成就自己行菩萨道的人,所以要和他们一起成长。
佛化家庭应有的经济原则
(一)正命营生,不违五戒
用正当的方法,以自己的体力、技能、智能、资本、智慧来谋取生活的所需,但是要尽量避免从事与佛教五戒相违背的工作,那就是不可以从事杀生、偷盗、赌博、邪YIN、妄语,乃至于买卖酒类等的行业。
(二)量入为出,妥善规画
经济的收入应该要量入为出,不做守财奴,只知赚钱而不用钱;用钱则可依:家庭的生活、营利的资本、资产的增加、储蓄生息、布施行善等五个方向来规画。
(三)孝养周济,布施行善
除了家庭、储蓄与经营所需之外,盈余的财产也应该用在孝养父母、救济帮助亲戚朋友,以及布施贫穷,供养三宝,做宗教慈善文化教育等公益事业。
总而言之,现代家庭应该要有宗教的生活,而佛化家庭的宗教生活,应该由佛化婚礼开始,然后用佛教化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来教育子女,同时每天要有定时定数的修持恒课。(一九九四年九月三十日,讲于辅仁大学)
第九篇 日常生活中的佛法
什么是佛法?
顾名思义,佛法就是佛陀所说的法要。释迦牟尼佛在人间说法四十九年,他所说的法并不是要人把它当作一门知识学问去研究,而是教我们如何离苦得乐。因此,佛法本身就是具有实用价值的。
佛法的基本思想──知苦与离苦
佛法的基本思想,说的无非是知苦与离苦。知苦是生活的事实,离苦则是生活的目标。
曾经有一次我在演讲时,问听众说:「有谁结婚超过十年,而夫妻从来没有吵过架的?」结果,有位立法委员举手,他们夫妇两人都是三宝弟子,互以同修伴侣相待,所以不曾吵架。
要做到夫妻不吵架,看似困难,其实也很容易。只要想想,当对方找你吵架的时候,你已经觉得很不是滋味了,假如你再还以颜色,一定是雪上加霜,苦上加苦,自己受了苦,还要叫人家也受苦,彼此苦苦相逼,何苦来哉?
但是这个道理虽容易听懂,却不容易做到,即使是身为佛教徒,在境界来临的时候,往往也经不起考验。例如有些人就会说:「他害我这么苦!我也要叫他尝尝这个滋味,否则不就没有因果报应了吗?」
因果报应岂是这种讲法?因果是贯穿三世的,你现前所受的苦,就是果报,受了苦就等于还报一样,如果你不肯偿还,反而想要变本加厉,以牙还牙,彼此斗来斗去,冤冤相报,那就没完没了,永无尽期了。真正懂得因果的人,是能知苦、受苦,并且不再制造各种苦因。所以说,夫妻两个彼此为难,互相报复,不但不慈悲,也没有智慧。
离苦的方法
(一)正知见
佛法指出了苦的事实,目的是要我们远离诸苦。但是如何离苦呢?
佛法中的四圣谛──苦、集、灭、道,是转凡夫为圣贤的道路,苦谛是人生论,道谛是修道论。道谛的内容分为八项,称为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定、正精进,只要修成八正道,便是离苦的解脱境界。
正确的知见非常重要,正确的知见是相信三世因果。有了正知正见后,就会相信自己这一生所受的苦,是肇因于过去无始劫以来所造的业。常有人说:「我这一生从来没害过人啊!为什么要受伤害呢?」要知道当前的果报正是过去生中所种的因。
我们从无始劫来,流浪生死,在这么多的一生又一生当中,不知道跟多少众生结了善缘及恶缘;结了善缘便能得善果,结了恶缘自然就会得到恶报。因此,果报不能只看现在这一生;许多人因为看不到现世报,就以为没有因果,事实上,今生所造的恶因,如果不在今世受报,来世一样逃不过因果律。
(二)不造诸恶,坦然受报
如何才能够离苦得乐?首先是停止一切恶因,亦即不造诸恶,然后是坦然受报,自己在受报受苦的同时,也要救苦救难。即使人家让我们受苦,非但不以为忤,反而要为他设想,替他谋福,这就是菩萨精神。如果能行菩萨道,虽然自己受苦、受委屈,也不会认为不公平。
我有一位在家弟子,出生不到三天就被父母卖掉。他年过半百后,为养父母送了终,此时生身父母也行将就木,照顾他们的担子又落到他的身上。别人为他抱不平,他却对我说:「师父啊!我真是很有福报,别人只有一对父母,我却有两对!」
他能这样想,心里就很平衡、愉快。相反地,如果他埋怨着说:「我的生父母真不是人!我生下来不到三天,就把我给卖了,现在老了,还要我来养他们,简直没有天理!」这就非常痛苦了。
像上述这种儿女比父母付出较多的例子,少之又少。多半都是父母付出的比较多,儿女付出的比较少,这算不算公平合理呢?没有什么不公平不合理的。只要自己心平气和,生活便能快乐一些。
现在的社会样样讲求公平,但是,真的有办法做到吗?例如为什么只有太太怀孕生产?男人却不会怀孕生产呢?所以,在某些事情上是根本无法公平的。公平的真义应该是:每个人站在各自的立场与角度,适切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就是合理公平。
尤其是具备了佛法的正知正见后,透过正确的因果观,会知道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福报、因缘和智慧,每一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懂得这层道理,便无所谓公平不公平,就能够心平气和,没有烦恼,眼中的敌人自然就少了。
佛法的作用
佛法的作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日常生活的应机接物,2.断除烦恼,3.圆满成佛。
从这三个层次来看,便知道我们不要好高骛远,冀求一步登天,应当老老实实,先从日常生活的起步点做起;而且不论在那个层次,都要靠自己努力,而不是一味仰赖佛菩萨的加持。
当然,外力的加持并非不可能,只是不可靠。我们中国人常说:「自助而人助,人助而天助。」如果自己没有半点工夫,一旦外援断绝,便会陷入苦难的深渊。例如说今天没有饭吃,别人也许可以暂时给你一片面包,但是下一餐呢?就算下一餐再给你一片面包,那么明天呢?即使有人可以天天给你一片面包,但如果有一天这个人出远门了,或者他自己也三餐不继了,那么你所仰赖的这个对象就靠不住了。或许有许多人愿意相信权威的神,寄望他给予一切而永恒的恩赐,可惜那仅是信仰,未必是事实。
但是要注意的是,虽然佛法告诉我们,自力更生最重要,但是否定别人,完全依靠自力也不对,那会变得刚愎自用;我们仍然需要别人来指导我们如何运用佛法,也相信诸佛菩萨及护法龙天的慈悲呵护。
在家居士应如何修行
曾经有一位信众对我说:「师父啊!我好羡慕那些没有家累的师兄们,他们可以专心修行,而且都好象很有道行的样子!」
他的弦外之音不外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只不知他家里那本难念的经,究竟是婆婆妈妈经,还是丈夫儿女经?总之,有家就有经。那么,如何让这部难念的经变得容易一些呢?其实,在浩瀚的佛经当中,是有一部《六方礼经》,专门指导在家居士,如何谨守自己的分际,如何修行。
(一)在家应知《六方礼经》
《六方礼经》全名叫作《尸迦罗越六方礼经》,这是一部指导在家居士如何持家和修行的经书。何谓六方呢?经中指出: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夫妇为西方,亲党为北方,僮仆、执事为下方,沙门、婆罗门、诸高行者为上方,这六方实际上便包括了人生各方面的人际网。经文中把每一个人所应该扮演的角色,规画得非常清楚,例如做父母的应该为儿女尽什么责任,儿女又应该为父母尽什么责任;还有老师和学生之间,员工及老板之间,彼此所应尽的义务等。
针对夫妻相处之道,经中指出,丈夫对妻子应该注意五点:1.相待以礼,2.威严不[女*辟],3.衣食随喜,4.庄敬以时,5.委付内家。而妻子对丈夫也有五项要注意:1.先起,2.后坐,3.和言,4.敬顺,5.先承意旨。虽然由于时空背景的差异,未必适用于当前社会,但其所传达互敬、互信的原则,仍是值得遵守的。
这部经的内文相当丰富,可惜流通不广。不过,看不到这部经没有关系,法鼓山出版的《佛化家庭手册》、《佛化婚姻与佛化家庭》以及拙著《怎样做一位居士》这三本手册,内容就是告诉大家,如何做一位在家居士,非常实用。
(二)正常的生活作息
作为一名在家居士,要有正常的生活作息,不要暴饮暴食、狂嫖烂赌、酗酒吸毒。
(三)结交善知识
如果一个人所交往的尽是酒肉朋友,想拥有健康正常的生活态度也难。儒家主张:友直、友谅、友多闻。结交朋友要选择直心肠的人,不用心机盘算你的人;但是「直心」未必是「心直口快」的人,心直的人,口不一定快,口快的人常惹是非。友谅是结交能够谅解你的人,宽容你的人。友多闻是与有丰富知识学养的人做朋友。
佛教中有个名词叫「善知识」,释迦牟尼佛鼓励我们应该多亲近善知识而远离恶知识,等于儒家所说的「近君子而远小人」。但是谁是善知识呢?益友、诤友都是善知识。至于我们自己,即使现在尚不是善知识,也要学着做他人的善知识。
(四)但尽义务,不问权利
常听许多人彼此抱怨,说自己的太太不贤慧、先生不忠实、婆婆不体谅、媳妇不乖巧、儿女不孝顺……,究竟是谁不好呢?我认为,凡是抱怨的人都不好。其实只要把家里的人都当成菩萨看,善尽自己的责任,至少你已问心无愧了,又何必抱怨。
之所以会闹家务事,甚至闹家变的原因,都是当事人的内心有问题;不是把家人当作敌人看,就是把家人当作财产来支配。
曾经有一对男女来找我,一见面他们就说:「师父啊!我们准备要结婚了。」
我说:「恭喜!恭喜!」
他们说:「将来我们要是吵了架,要请师父来评理。」
我说:「请你们千万不要自找麻烦,还没有结婚,就准备吵架。」
听了我的话之后,男的就对女的说:「听到了吗?以后你要听我的话,不可以和我吵架!」
女的却对男的说:「不!是你要听我的话,不要和我争,这样子,我们才不必麻烦师父!」
事实上,这对青年男女还没有结婚,就已经开始吵架了。
人间就是这样,想要夫妻不吵架,真的很难。《六方礼经》还有前述的三本小书,就是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尽自己的义务,对家人应当要负什么责任,做父母的有什么义务?为人子女的又该如何?如果人人都知道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什么样的责任,彼此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抱怨了。
(五)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曾经有两位法鼓山的护法居士,因为公司不景气而被解雇了,我问其中的一位居士说:「你的工作怎么样了?」
他很平和地回答:「师父,您不必担心啦!」
其实我是关怀倒不是担心,而他是如此的心平气和,如果换作其他人,大概就免不了要抱怨一番了。
第二位居士的际遇更令人不平,他在被辞退前的连续几个月当中,老板不停的要他加班,因为他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而加班又不给加班费。大家都以为他大概要升官了,没想到工作赶完了之后,就被解雇了。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大概会忿忿不平,气得七窍生烟,但是他一点也不生气,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得到学习和成长。反倒是许多人为他击鼓鸣冤,认为这位老板真是岂有此理。
这件事过了几个月,我问他:「你的工作有着落了吗?」
他答道:「师父,我已找到工作了!」
我说:「那是因为你心平气和,所以能够很快又找到工作了。」
像遇到这种情形,事实摆在眼前,光是生气也解决不了问题,那又何必生气?不如接受现况,勇于面对与改善,这个就是将佛法用在日常生活的好例子。(一九九五年五月十三日,讲于美国纽泽西州,游贞玲居士整理)
第十篇 人生为何
很多人问我:人生的本质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在那里?人生的目标是什么?
人生的意义是尽责、负责
人生的意义在于尽责任、负责任。每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的生命过程中,扮演着许多不同的角色:做儿女、然后做父母;做学生、然后做老师;做同事、做长官、做部属、做朋友。这些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是属于责任的范围。
如果没有尽到责任,所扮演的角色就叫「不伦不类」,通常我们形容很奇怪的样子叫不伦不类。如果从伦理的标准来看我们自己,常常会发现自己是不伦不类的,因为只要在某个角色上责任尽得不够的话,就是不伦不类。
人生的价值是奉献、贡献
什么是人生的价值?很多人认为一个人有名、有地位、有势力、有钱,就表示他的价值相当高。然而这些到底算不算有价值?可以算是,也可以说不算。那就得看他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有多少,如果没有贡献,只有地位、只有钱、只有名,那么他的价值就很有限了。
所谓奉献、贡献,也要从尽责任、负责任着手,并且从不同的角色来尽责、提出贡献。
在这个世界上,与我们有直接关系的人并不多,如果要你把从有记忆开始,与自己相关的人的名字一个个写出来,看看会有多少人?相信不会太多,恐怕很少人能够写出一千个与自己相关的人名吧。每人心里想到的亲友,转来转去就是那几个人而已,但若论到间接有关系的,那人数就很多了。
讲责任可能只要对某些事、少数特定对象负责,若讲贡献就不一样了,无论是否扮演尽责任的角色,在任何场合,对任何对象都有贡献的机会,无论你跟他是不是有直接关系,同样可以有贡献。
例如走在马路上,看到一个陌生的小孩子要过马路,你并没有责任必须去带他过马路,可是此时就是一个贡献的机会。也许很多人会这样想:「那个小孩子自己过马路,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我现在要赶路,没有时间。」可是,如果那个小孩子突然被车撞了,而一个举手之劳便可救人的机会就这样白白错失,岂不令人遗憾?
承担贡献的任务
所以贡献,不一定是在自己有直接关系的范围之内,而是可大可小、可近可远的。大可广被全世界,乃至对一切众生,我们都应该承担起奉献、贡献的任务来。虽然人生的意义是尽责、负责,只要把自己现在职务上的分内事做好就够了,但这仅是尽了本分,尚不能说有什么大贡献。
当我在日本留学期间,先师东初老人发现台北市有几个寺院发生争产争权的纠纷,便写了一封信给我说:「现在的佛教可怜极了,弘扬佛法的工作没有人来做,寺庙的产权倒有人争抢。」不仅仅是佛教徒本身在争抢,连政府也在抢庙,说这些庙是日据时代日本人建造的寺院,属于敌产,应该收归政府所有。不过,我的师父仍勉励我说:「现在大家只抢庙,而没有想到要抢救佛法,以佛法来抢救人心,我们应该要负起抢救佛法命运的责任。」
所以说,佛教界光抢救寺庙是无大用处的,努力培养弘法的人才,对社会有了贡献,才是根本的办法。例如今天的佛教,对台湾的社会已有显著的贡献,便表现出佛教有其存在的价值。就好象前一阵子贺伯台风过境,农禅寺也是受灾户之一,全寺在一公尺深度的水中淹了两天,损失很大。但我告诉法鼓山的四众弟子:「我们虽被水淹,还是要发动全省信众响应救灾工作。」最后大家总共捐出了新台币三百万元。这便是表现出法鼓山这个佛教团体,对社会具有正面的价值。
同样的,这几年我们法鼓山农禅寺举办了各式各样的营队,从小学生、国中生、大专生,也为中学教师、大专院校主管以及社会菁英,举办了各种梯次的禅修营,例如「教师禅修营」、「社会菁英禅修营」等等。
其中「大专院校主管禅修营」,参加人员包括各大专校长、院长、总务长、学务长、教务长以及系所主任。我们只想要付出,并没有想到要回收的,所以在活动结束的时候,有学员问我:「如何回馈法鼓山?」
我说:「愿你们把在禅修营中听到的、学到的,认为是有用的一些观念和调柔身心的方法,带回家、带回学校,分享给愿意接受的人,这就是回馈法鼓山了。」
其中有一位教授不解的问我:「如果仅是如此,长久下来,法鼓山不就要被吃垮了吗?法鼓山还能有钱建设吗?」
我说:「我们越有这种付出奉献的心,来护持我们的人就越多。」
我告诉他们:「你们来法鼓山参加禅修营,就像批发商来工厂的仓库进货,回去以后就可以替我们做中盘商及零售商。你们给社会的奉献就是代替我们对社会的贡献,也是我们的收获;也可说就是你们对法鼓山的回馈,显示法鼓山对今日台湾社会的价值。」
受报、还愿及发愿
人生的目标是来受报、还愿、发愿。
受报是在过去所做的,不管今生、前生、过去无量生,做了任何事,这一生之中只要因缘成熟,就要接受果报;做了好事受福报,做了坏事受苦报,一直到成佛为止都在受报,因为从无量劫以来跟众生的关系,恩恩怨怨纠缠不清。
可是,人在受福报的时候,认为一切是理所当然的,但在受苦报的时候,心里却不服气,总觉得自己这一生也没做过什么坏事,怎么会有恶报临到自己头上。
发起法鼓山举办大专院校主管禅修营的现任立法委员丁守中居士,在一次结营典礼上与我们分享他的经验,他说:「有一次我儿子到游泳池玩,正值游泳池在放水,他看见有一位同学的身体被放水的孔吸住了很痛苦,便下水抢救,结果他自己的一条腿,也被吸进去,受了重伤,差一点要截肢。我得知这个消息后,第一个念头就想:『奇怪,我这一生都很热心公益,是个好心人,为什么我儿子会这样子?』当时我心里很不服气,过了一阵子,忿忿不平的情绪才慢慢安定下来了,心里又想:『这大概是因果报应吧!可能是我过去世做了什么不好的事,害我儿子也跟着倒楣。』后来马上又转了一个念头:『这个孩子命中大概就有这次灾难,能够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样一想就不再懊恼了。」
他能这样想心情就很平静,而这就是「受报」的观念,成了他心平气和、面对灾难的力量。
此外,我们出生到人间,也是来还愿的。从过去到现在,不知已许了多少愿。诸位在小的时候可能就许了很多愿:「如果我长大了,我要……,如果我毕业了,我要……,如果我嫁了丈夫,我要……,如果我做了妈妈,我一定要……,如果我是老师的话,我会……。」大家在一生之中,所许的愿还真不少。
我年轻的时候喜欢读书,但那时候不容易找到书,当时一位军中的同事就说:「老兄啊!你喜欢读书,我以后要开书店,让你读个够。」
我说:「你开书店放不了几本书的,书架上的书是有限的,为什么不开图书馆呢?」
他说:「开书店还会有钱赚,还能维持生活啊!如果是开图书馆那我只有赔钱了,对我一点好处都没有。」
赚不赚钱这点我倒没想到,我只说:「我将来要办图书馆。」
他说:「那只好你去办了。」
我讲过以后,其实根本不知道有没有因缘实现;三、四十年过去,机会终于来了,我创办了中华佛学研究所,便有了图书馆,藏书好几万册,将来法鼓山的佛教专业图书馆更预计藏书二十万册,还有法鼓人文社会大学综合图书馆。所以我许的愿,已经在逐步兑现了。因此,许愿是一种动力,即然许了愿就要还,所以还愿也是一种人生的目标。
有人在参加我们的禅修营时,我也鼓励他们发愿。例如遇到腿痛难受时要发愿:「不听到引磬声,腿再痛也绝对不放腿。」不过发了这个愿以后,多半的人还是会中途放腿换坐姿的,因为腿实在是太痛了。有的人发过几次愿之后就不想再发了,因为觉得既然做不到的事,为什么要发愿。但是我还是鼓励大家一次又一次的发愿,慢慢的你会越来越能够坚持,愿也越来越能够兑现,如果你只发一次愿就不发了,那个愿力是不够强的。
佛教徒每天做早、晚课时都会唱诵「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许多人常常在发过愿以后,就跟家人或同事呕气、吵架,事后心里又觉得难过、后悔,心想才刚发愿要度众生、要断烦恼,现在又违背誓愿了。可是我都告诉他们,只要一次又一次的发愿、再发愿,情况就会渐渐改变,愿力就会日日增长起来。
, 发愿的层次
发愿又可称为发道心、发菩提心,从凡夫到成佛,可分为五个层次。
(一)人道
道心的「道」字,就像人生的旅程。生命的历程与方向,叫作人生之道。
人活在世界上,有自己应走的路,而且必须有近程、中程、远程的人生目标,学习从近处着手,远处着眼,所以上路的时候,一定是从跨出第一步开始,接下来步步踏实地往前走去。
由此可知,发道心是要从做人的立足点开始,尽到做一个人的责任,具备品格与品德。如果连做人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不像人的行为、想法,就会有人骂这种人是「衣冠禽兽」。
为什么会这样呢?第一,他们真的很可怜,不知道该如何好好做人。第二,他们不能自主,受环境的诱惑、刺激、威胁,使得他们心不由己、身不由己。
法鼓山的理念是「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是从人的基础开始,希望大家把自己现在所具备的身分、所扮演的角色,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也就是说,要发道心成佛的话,先要发愿把人做好。
(二)天道
行人道仅是尽人的本分、尽人的责任;修行天道,则当贡献自己、服务社会大众,把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视为自己照顾、贡献、服务的范围。像这样的人,有这么大的心量,做那么多的好事,都是聚积上生天国的功德。
但是行天道的人只想到我们这个地球的人,尚未想到他方不同的世界,也没有想到其他的众生,而且尚有心存追求天福的念头。
(三)解脱道
再其次是解脱道。那是要放下四大、五蕴的身心世界,使恶业不起,烦恼不生,超越三界的生死苦海。
(四)菩萨道
行菩萨道,是人天善道加上解脱道的功德,不但能在人间广结善缘,更是以十方三世所有一切众生作为服务、贡献、关怀、照顾的对象,并且为善不是为求福报。大乘佛法向来鼓励人行菩萨道,行菩萨道,必定要从许愿、发愿、还愿开始。
(五)佛道
最后,最高的层次是佛道,就是发「无上菩提心」,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心经》、《金刚经》等许多经典,都鼓励我们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仅仅发成就人道、天道的心,还要发行解脱道的心,更当发菩萨心,而当菩萨心行究竟圆满之时,就是无上佛道的完成。(一九九六年八月十三日,讲于法鼓山农禅寺教师禅修联谊会)
第十一篇 生与死的尊严
生与死,是一个广泛而深入的题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想法及立场。这个主题,在近三十年来,渐渐受到东、西方人士的重视,有许多的学者,从哲学、宗教、医学等多角度的立场来探讨;我则是从佛法的观点与对佛法的认识,将我对生死的体验及观察,来加以说明。
认识生命的实相
(一)由生命的无奈、无所依赖及无所适从,转变为生命的可爱、可贵与自我的肯定很多人,对生命的感受是负面的,认为生命是无奈的、受罪的,是一种负担,这是不了解佛法所造成的偏见。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要开悟成佛,成就法身慧命,只有在人的生命过程中,用我们这个色身(肉体的生命),听闻佛法、修行佛法,才能达成修行的目的。
或许很多人认为,修行是只能到佛国净土去修,这种观念其实是错误的。因为诸佛都是在人间修行成佛,不是以其他类别的众生形态成佛。因此,必须先要有人的身体之后,才能发心,发菩萨心,修菩萨道,然后成佛。所以说,生而为人是最可贵的。
(二)生命的出生与死亡,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出生之时已确定了死亡的必然到临。生未必可喜,死未必可哀,生命若无尊严,何喜之有?死亡若有尊严,又何必悲哀?
如果知道生与死是必然的过程,那么,生命的本身就是尊严。因此,生存并不麻烦可怜,死亡也不需要觉得悲哀凄苦;而是要看我们对生存及死亡的态度而定。
如果生存、生活得没有尊严,那死亡有什么好可惜的?生命又有什么可喜的?相反的,如果死得很有尊严,那死亡又有什么值得悲哀的呢?
(三)生命的尊严,是从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有目标之中来体验和显示
人的生命,就是生与死之间的一个阶段、一个过程。生命的尊严,可以从伦理的关系、社会的角度、历史的判断、哲学的理论以及宗教的信仰等多方面来确立。
下面是从佛教徒的立场来讨论生命的意义、价值与目标:
生命的意义──从佛教的立场来看,生命是为了受报和还愿而存在的。过去许过的愿,一定要实践承诺;过去造的业,必须要受报。因此,也可以说生命是由于因果的事实而存在的。
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价值,并不是由客观的他人来评估判断、确立的,而是自己负起责任,完成一生中必须要完成的责任,同时尽量运用其有限的生命,做最大的奉献。
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扮演着许多不同的角色,可能是父母、夫妻、儿女,也可能是老师、学生等,都必须尽心尽力、尽自己的力量,用物质的、精神的种种能力,奉献于身边的少数人,乃至于社会、国家、全世界的多数人,而不求任何回馈,这就是生命的价值;这种自利与利人的工作,便是在行菩萨道。
生命的目标──生命需要有个大方向,来作为自己永恒的归宿。
佛教徒是要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分享给他人,把所有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同时要不断发愿,愿能够自我成长与自我消融,以圆融与超越的态度,做永无止尽的奉献。如果建立了这样的目标,不论人生是长是短,都是极有尊严的。
(四)生命与死亡是一体的两面,所以生存与死亡,都是无限时空中的必然现象生是权利,死也是权利;生是责任,死也是责任。活着的时候,接受它、运用它;结束的时候,接受它、面对它。
所以对于癌症末期的病人,我会劝勉他们说:「不要等死、怕死,多活一天、一分、一秒都是好的,珍惜活着的生命。」因为生存和死亡,都是无限时间之中的必然现象;不应该死的时候不应求死,必须要死的时候,贪生也没有用。
生与死息息相关。每个人从知道有生命的事实那一天开始,就要有面对死亡来临的心理准备。死亡的发生,可能是亲友,也可能是自己,而且随时都可能发生;这并不是让我们恐惧死亡,用死亡吓唬大家,而是如果从小就知道死亡这样的事实,便能帮助我们智慧成长。
释迦牟尼佛在年轻的时候,就是发现生、老、病、死的生命事实,才促使他出家修行,最后得到大智慧,进而拯救全世界人类。
死亡何时会发生,没有人知道;因此,知道它会来临,但是不必忧虑死亡的事实会在何时发生,只要是活着的一天,就珍惜生命,尽自己的责任,努力奉献。
我有位在家弟子,他深信命理,曾请了多位相命师为他算命,都说他只能活到六十九岁,到了那一年,他把工作辞去,财产分掉,等待死亡的来临。可是第二年仍然活着,于是很后悔的来问我说:「师父啊!我应该要死怎么没死呢?您知道什么原因吗?」
我说:「也许你做好事积了德,改变了死亡的时间。」
我利用这个机会劝他说:「不要怕死、等死,活一天就尽一天的责任及奉献,不去管什么时候会死,只要运用你宝贵的生命好好活下去。」
结果他一直活到八十六岁才去世。
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
许多人从哲学和宗教信仰的立场,建立生与死的理论和观念;也有人相信神通,用宿命通、天眼通,看过去及未来;凡此种种都只是人们的一种希望、看法和追求,其实并不可靠。
总体而言,泛神论的哲学认为生命来自于整体的神,死亡又归于整体的神。唯物论的哲学,认为生死都是物质现象,生如灯燃,死如灯灭。
中国的儒家学者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又说:「生死由命」、「听天由命」,也就是说,生死是由命决定的,虽然孔子也说:「未知生焉知死。」但是事实上儒家并未进一步说明生命是什么?
老子则说:「出生入死」,出生一定会入死;又说:「人之生,动之死地。」
当人生的时候,死亡这条路已经开始在动了。因此,老子叫我们不必担心生与死的问题,只要「尊道而贵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也就是说,只要有道德,至于人的生死,让它自然即可,这是相当有道理的。
西方的宗教,不相信人有过去世,他们认为人的生命是由上帝所创造、赐予的,死亡时也是因上帝的召唤而回天国去。一切由上帝支配,不必担心着生与死,这也算是快乐又幸运的事。
佛教徒的生死观
佛教徒相信有过去世的,但是,生从那里来?是否要透过神通去知道呢?不需要,因为过去的生命是无限的,无法追究一生又一生究竟是从那里来。佛教主张只要好好做最大的奉献、最好的修行,其他的,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切顺其自然。
(一)生命是无穷时空中的一个段落
我们现世的这个阶段,只是在无穷的、无限的生命过程中的一个段落而已。就如同不断在旅行,前一天在台湾,后一天可能就到了美国、香港等地,经常在不同的地方,出现又消失;生命也是一样,当一期生命的过程告一段落,另一期的生命过程正等待着去接受。因此,死亡不等于生命的结果。
(二)生命是生灭现象,又分为三类
剎那生灭──剎那,就是在极短的时间之中。我们的心理及生理,包括身体的细胞组织以及心念等,经常都是在生起,经常在消失,不断地新陈代谢,不断地变动,有生有死,有起有灭。
一期生灭──从人的出生到人的死亡这个过程,一期或一个阶段的生与死。
三世生灭──包括无限过去的三世,无穷未来的三世,加上目前现在的三世。也就是过去的过去、未来、现在,未来的过去、未来、现在,现在的过去、未来、现在。而以这一生的现阶段来说,前生、未来及现在,就是三世生命。
这样的观念和理论,能为我们带来希望及安慰,也为我们指出在此生中,必须继续活下去的理由。不应当死的时候,企图以自杀结束生命是对过去不负责任,对现在不尽责,甚至可能扰乱未来的前途。
(三)生与死的升华现象,分为三个类别,也可以说是三个段落凡夫众生的分段生死──分段就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一个过程、一个过程,一生又一生;从生到死,从死到生。凡夫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只有生死,没有提升生命的意义和品质。
圣者的变易生死──由菩萨的阶段或罗汉的果位,乃至到成佛的层次,一级一级不断地提升,这叫作变易。也是由于用佛法来修行、成长,提升生命品质,因此,慈悲和智慧的功德身不断在净化。
大涅槃的不生不死──前面两种都是有生有死,但是到了成佛的果位,也就是大涅槃境界时,便已超越肉身,实证法身,达到绝对的不生也不死,并且能以种种身分,普遍地出现在所有众生的生死苦海之中,虽然还有生死的现象,但是已经没有生死的执着、烦恼与不安了。
如何面对死亡?如何使得死亡有尊严?
(一)死亡的三种层次
以禅修者的立场来看,死亡可以分三个层次或三种态度:
随业生死──生和死,自己作不了主,迷迷糊糊由他生,由他死;生死茫然,醉生梦死。
自主生死──清楚地知道生与死,活要好好的活,死要勇敢的死;活得快乐,死得干脆。
超越生死──虽然有生有死,但是对于已经解脱、超越生死、大悟彻底的人来讲,生不以贪为生,死不以怕为死;生与死不仅仅相同,甚至根本没有这样的事。
(二)以感恩、欢喜心面对
能生则必须求生,非死不可则当欢喜地接受;感恩生存,也当感谢死亡。努力求生,生存时能使自己提升生命的品质,净化自己的心灵。但不可求死,也不用怕死,对死亡要存有感谢的心,因为死亡能使自己放下此生千万种的责任,带着一生的功德,迎向一个充满着希望和光明的生命旅程。
(三)对未来充满希望
生死的现象,犹如日出与日没。日没时,只是太阳在地平线上消失,其本身并不会消失;日出时,只是太阳在地平线上升起,其本身一直高悬于太虚空中。
人的肉体虽然有生与死的现象,然而,人人本具之清净佛性,永远如日在中天。因此,死亡不是可怕、可悲的,不必畏惧它;对我们的未来,应该充满着希望。
当以喜悦的心,勇敢地面对死亡、接受死亡。对于自己一生的行为,不论是善、是恶,都要感谢,因为那是历练的经验,应当无怨、无悔、无瞋、无傲。过去的已成过去,迎向光明的未来,此时最为重要。
(四)修行而随愿、随念往生
往生时的心态,有六种因素,可以决定死亡后未来的前途:
随业──善业、恶业,那一种较重,就到那个地方去。
随重──受完重业的果报,依次再受轻业的果报。
随习──未作大善、大恶,但有特殊强烈的习气,命终时,便随习气的趣向而投生他处。
随缘──那一种因缘先成熟,就到那里去。
随念──由临命终时的心念倾向,决定去处。
随愿──临命终者的心愿是什么,就决定死亡后到那里去。
佛教徒是要修行到随念、随愿,如果变成了随业、随重、随习、随缘,那是非常可怜的。
(五)为临命终者助念
临命终的人,如果已陷入昏迷,失去自主自知的能力,亲友应当以虔诚安定的心,为他诵经、持咒、念佛菩萨圣号,或者在他旁边禅修,以定力和信力,帮助他的神识免于茫然,免于昏乱,而能得到安定,迎向光明,这样才不会使亡者下堕,而能超生。
(六)在平安、宁静中往生
死亡的尊严,原则是不能违背平安与宁静,不是让临终的人痛苦的走,不论是在肉体上或精神上的痛苦,都对死亡的人有害无益;平安的死亡,即是死亡的尊严,切忌慌乱地用器械抢救,不可呼天抢地的哭喊。重要的是,让他平安、宁静、祥和、温馨的离开人间。(一九九六年十月二十七日,讲于纽约东初禅寺,姚世庄居士整理)
第十一篇 如何因应崭新的二十一世纪
二十一世纪崭新的时代与环境
许多研究未来趋势的学者专家,纷纷在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的今天,做种种的预测;而我不懂所谓的未来学,事实上二十一世纪也尚未来临,不能做什么预言,我只有用智慧、慈悲的佛法观点,以现有的资料,从现在往未来看,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一些现象,以及如何因应的措施,一一加以说明。
因为我不是预言家,也没有神通,对于各种预言的正确性,都持保留的态度。不过到目前为止,种种预言、猜测,有的从宗教层面的感应、体验,有的从学术层面的分析、观察,他们所做的一些判断。大致不出以下几大类:
(一)悲观的预言
1高喊世界末日即将来临
有一派宗教,呼吁世人,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世界末日。但在佛教的立场,认为我们这个世界、这个地球,未来还有很长的时间,也许佛法会慢慢在人间消失,但是地球不会那么快就崩溃、毁灭。
虽然佛教内也有所谓「末法」的观念,但我对这种说法,并不赞同,因为那不是释迦牟尼佛当年的预言。
2人类品质堕落,环境持续污染
中国人一向认为出现先圣先贤、三皇五帝的时代,是最好的社会环境,对于这点,我也持着保留的态度。因为,从历史上看,每个时代都有好人做好事,也有恶人做坏事,并非只有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才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3天灾地变,环境恶化
有人认为地球的环境越来越糟,譬如说,被破坏的热带雨林越来越多,而各类机械所排出的废气,也越来越严重,不但地球的气温持续升高,连许多地方的冰河,以及极地的冰帽,都渐渐融化变成了水,海洋水位上升,陆地面积减少;但另一方面,河流及地下水却日渐干涸,大地的农牧面积缩小,沙漠幅员扩大。
有这类想法的人认为,人类生存的环境,已面临穷途末路的命运,就连宇宙都在奔向一个大黑洞,步步走向毁灭。
4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地球近于毁灭
有人担心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大家若纷纷采用核子武器及生化武器,将使得人类现有的文化建设全被摧毁,又回到洪荒的上古时代,甚至比上古的蛮荒更糟,因为处处都是被破坏污染了的环境。
(二)乐观的预言
1科学突飞猛进,将可做星际旅行
有人观察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乘坐高速火箭,到各星际之间旅行,或者移民到月球、火星,甚至到其他恒星系统的星球上去,像这样的乐观态度,的确很可爱。
2人类道德进步,普遍废止监狱刑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有人认为到了二十一世纪,人间会出现像孔夫子治鲁三个月的那个时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间不再因犯罪而有监狱刑罚的事件。全世界不仅废止死刑,连看守所、法律及警察等的保安措施都将废止。
3地球即将成为优良星球,人间无恶人,世间无毒物
近几年来,美国及日本出现了很多此类报导,我也曾看过五、六本这样的预言书籍。他们是从宗教的体验、超心理学的立场及经验,也有一些是从磁场变化之说,所得到的讯息。
他们认为因为人的品质改善,地球的磁场也跟着改善;没有坏心的人,也没有含毒的动植物等,耕田不需要用农药与肥料,不论是加工或自然的食品,都是来源丰富而且成分营养。并且由于磁场相通、相同、稳定,自然而然人类的脾气就不会暴躁厌烦;物质普及丰盛,人类的贪欲降低,自私心减少,争执的事情也不会发生了。
4人类身心健康,平均寿命可达一百五十岁
到了二十一世纪,人类的身心,越来越安定、健康,不但长寿且不易老化,也不会害病,渐渐地不再需要医护人员及医疗设备。
5世界政治清明,平等统一,不再有国界,不需用军备设防
佛经里所说的「北俱卢洲」,就是一个这样的环境。没有国界之分,不需要军备武器,到任何地方都没有关卡,不必用护照;如同这一村到那一村,这个家到那个家一样的方便无阻,甚至也不再需要有村落及家庭的体制。
(三)悲观、乐观都有可能
不论是悲观或乐观的预测,未来都有可能或不可能发生,端看人心趋向。根据佛法的观点来看这个世界,因缘与因果能决定未来,只要致力于人心的净化及人品的提升,使得人心的趋向越来越好,人类心灵越来越纯良、安定,乐观的世界就会出现。否则,光是空想幻想,而不努力于人心的净化,悲观的未来也就难免了。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趋向
(一)快速的生活步调
二十五年前,我刚到日本东京念书,就感觉到日本人的生活步调好忙、好快,与台北简直有天渊之别。但现在不论我到纽约、台北,或到东西方世界各地,不论是都市或乡村,每个人的生活步调都是紧张而快速的。
站在禅修者的立场,我常常勉励大家,生活态度「要赶不要急」。不论是对工作、成绩、速度、品质的要求,只要尽心尽力去做就好,心中不要给自己压力,不必有忧虑。
我曾对法鼓山僧俗四众弟子提出二十句「共勉语」,其中有一句是「忙人时间最多」,也许有人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不过,就以我个人来说,每天的行程与工作非常忙碌,但由于能够充分支配运用时间,所以我也有休息的时候;不过前提是即使忙着工作,心情仍然要保持悠闲,这才能「忙人时间最多」。
(二)疏离的人际关系
由于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及工作性质,与农业社会完全不同,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也越来越强,人际间缺乏温暖与互助的精神,因此,我们要多关心他人,少忧虑自己,尽量充分运用现代通讯工具,例如电话、传真、电报、E-mail、国际网路等,与人们建立较多的接触关系。所以落实「共勉语」中所说的「利人便是利己」,便能改善疏离的人际关系。
(三)复杂的社会状况
现代的社会情况非常复杂,诱惑、刺激的事情太多。走在马路上,到处都是琳琅满目、奇招百出的商品与资讯,让人目不暇给、眼花撩乱;一打开报纸、电视、网路等各种媒体,也有许多神奇、离谱、怪异的新闻报导。
就像最近一些小道刊物,乘机将几个形象不错的佛教团体,以所谓的内幕新闻、独家报导,用「想当然尔」的丑化手法来散播谣言,等着看这些佛教团体会有什么反应;他们最喜欢被丑化的团体去交涉抗议,因为这样一来就有更多的新闻可供炒作了。
事实上,面对黑白颠倒的言论是不必介意的,不妨以慈悲心来原谅包容他们,以智慧来处理就不会起烦恼。
因此,我们要将自己专注在「利人便是利己」的工作上、责任上,物质生活简朴节俭,兴趣不要太多太杂,利害得失少管一些,倘若能够如此,社会环境的复杂,就不会对我们产生负面的影响。
不用在乎人家怎么谈论你,重要的是尽量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共勉语」中的「尽心尽力第一」,便能化复杂成简单。
(四)多变的时代背景
时代的思想潮流是永远不断在变幻着,就以食物的营养观念来说,有一阵子说是菠菜铁质最好,接着又强调卡洛里、蛋白质、维他命E、维他命C或某种矿物质的重要,不但各种说法不断在变,连变换的时段也越来越缩短,使我们无所适从。
但是,生命是极为有限的,我们如何来得及追上潮流变化的脚步呢?若以《金刚经》所说的:「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的观点,就知道应该把变化看作幻相,我们有需要跟着变吗?过去已过去,未来的事又怎么会知道?只有现在最重要,把握现在的每一个因缘、每一个时间,尽心尽力把现在的专业、专职做好,不是抱残守缺地固执不变,也不是无主游魂似地不知为何要变。不论变或不变,都要满心欢喜、充满感激和感谢的心。
因此,我在「共勉语」中有一句「时时心有法喜」,其中的「法」就是用来调适身心的方法和观念,让我们不受环境所影响。
(五)物质丰富而心灵空虚
一个欲望很强却没有事情可做的人,其心灵必然是空虚的。尤其现在物质文明越来越丰富,既然不必担心生活问题,就应当尽量运用自己的资源,为整个社会、世界人类来付出、做奉献,如此,心灵自然充实。因此,「共勉语」中另有两句话,就是「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乐」。
我个人是一个没有薪水的终身义工,而法鼓山这个团体就像一个输血的导管,把有人需要的血,从愿意捐血的人那儿拿来救人,而导管中是不留任何东西的。
二十一世纪安定身心之道
(一)信仰宗教──但不可依赖灵异现象及崇拜神格化人物
面对急速变化又纷杂不已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环境,如果没有正确的宗教信仰,就不会知道现在与过去之间的因果关系,不但会对现在发生的事实不了解,也会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担心不已,因此,社会就出现灵异及神格化人物的崇拜。
事实上,对于展现灵异,为人解说三世因缘并显奇迹的旁门左道,并非只有台湾才有,世界各地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这样的人。只要是人心不安,需要安抚的时候,就会有如此的人物出现,他会告诉一些你所希望知道的事,并且似真似幻地表现出一些异象,还会教你修行一些他所发明的方法,有时也能谈论一些拟似的科学、冒牌的哲学、剽窃的佛学,使你觉得既有异能又有道理,这些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在未被揭发、未出事前,有人相信,大家就以为是真的,内幕爆发,出事后团体解散,主事者被告而进入牢中,才知是假的,迷信的宗教现象就是如此,不清楚时会以为是真的,了解之后就知道那是假的。连那些扮演神佛降世的人物,在屡次欺人成功之后,也会相信他们自己真的已是神佛化身了。
站在佛教徒的立场,不可依赖神异现象及盲目的崇拜,应该要相信因果。因果就是在宇宙之中,任何事情的发生,必有其原因,佛法说:「因果不可思议」,因与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错综复杂的,我们凡夫的智慧不够,是无法透彻知晓。
(二)求助哲学──但不能仅仅讨论问题和指出问题
我们可以求助于哲学,以思想的、思辨的方式,针对人生问题及宇宙问题予以讨论,并且深思熟虑的探讨社会现象及其改善之道。可是哲学并不能彻底的解决问题,因为哲学家往往因应时代而提出一个又一个的学说;这个问题需要解决,那个问题需要考量,永远推陈出新,永远有新的哲学思想出现,结果人类的根本问题,还是在原点上兜圈踏步。
佛法说:「因缘不可思议」,则是要我们用因缘的观念来处理问题,不论是人生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宇宙的问题,用因缘的信仰心及因缘的观察态度,以「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四个层次步骤,便可以弥补哲学功能之不足。
(三)期待科学──但不能指望以此解决超心理的问题
目前是科学昌明的时代,为人类带来许多的便利,但是,科学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物质层面的问题。现在有人将精神层面也纳入科学领域,譬如说,精神分析、心理分析,甚至研讨更深层的超心理功能。
但是,站在修行的观点,以及宗教现象的层面来看,完全用科学来分析人的问题,那是办不到的。因此,禅修的经验及宗教信仰,都有实质的内容及其功用,不是科学所能探索的范围,却可以补足科学无法解决的问题。
(四)提倡文化艺术──却无法帮助人的终极关怀及生死问题
我们虽然应该积极提倡文化艺术的陶冶,但这并不能帮助人们解决死亡的问题,不能化解死亡的恐惧。
过去的人,不愿意正面谈论死亡问题;但是在近三十年来,不论是东方、西方,都开始愿意正式面对这个重要的人生课题,并拟出种种因应之道,所用的新名词「终极关怀」,就是关怀死亡、尊重死亡,告诉人们如何面对死亡、处理死亡事件。
帮助临终的人在安详、宁静之中,怀着感谢、希望、喜悦而安全的心离开这个人间,这是需要宗教的安慰;站在佛教徒的立场,不但要让临终者对于既往有无限感恩,也要让他对于往生佛国净土有无比的信心。
(五)提倡教育──人品重于财富,奉献重于积蓄,智慧重于技术
提倡教育固然重要,但如果仅仅是科技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及宗教教育,会为人类带来灾难。所以在提倡教育的同时,首要的着眼点,应该是人品重于财富、奉献重于积蓄、智慧重于技术。
如果光有财富而缺少人品,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是不幸的事;如果储蓄不只是自利,又更进一步能有布施奉献的观念,那便是将财富储蓄到社会、人群中去,那才是最可靠、最安全的幸福。
此外,身有一技之长,固然可以获得生活的保障,但若还有智慧,将能帮助我们在精神上获得安定、健康及成长。因此,佛教向来提倡智慧和慈悲的教育;有慈悲,就能包容、奉献;有智慧,就不会制造烦恼、不会被他人困扰。所以「共勉语」中有两句话:「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如何在二十一世纪安家乐业
(一)如何安家
1家庭的基础在于成员之间的互信、互敬、互助
人与人之间,彼此信任、互相尊敬、互相帮助,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道德。
互信的条件是自己的言行忠诚不欺,才能取信于人;并且相信对方也是忠诚不欺的人,偶尔明知受骗,也不应该存报复的心,留给对方一条反省改过的活路,相信对方是相信你的就够了。
互敬的条件是先给对方尊重,时间久了对方也会受影响而尊重你了。
互助的条件是,先向对方伸出援手,先为对方的利益着想,自己也会受益。
2家庭的意义在于成员之间的互谅、互勉
互谅的原则是彼此要多体会对方的立场和情况;互勉的原则是彼此要多给对方正面的慰勉和欣赏。否则,太太很辛苦的在家带孩子、煮饭、洗衣服,先生不但不体谅,反而认为她在家坐享其成;而太太也无法体会丈夫在外勤奋工作的辛劳,反而认为他是不知帮忙家事的懒汉。这就造成了夫妻间吵架、互相埋怨的借口,而成彼此计较的怨偶了。
3家庭的成员之间,是伦理关系的共同体
有些现代化的家庭,夫妻的财产,你是你的、我是我的,分得十分清楚。最近我听到有一对夫妇,他们俩各自都有待遇不错的工作,可是在家里任何用品都是各买各的,房租一人一半,连煮饭也是分别轮流值日,他们自己觉得公平合理,但我怀疑,像这样的夫妻关系,能够维持多久呢?
家庭是一个共同体,如果不谈相敬相让、彼此体恤的伦理关系,只是一味要求合理公平,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婚姻,如果还能不破不散,那真是异数了!
4凡是建立起互补有无、互相照顾的生命结合体,都算是大家庭
做任何事都要建立相辅相成的默契关系,弥补彼此的不足,便是同甘共苦的家庭结合。
有人问我:「圣严法师,你专门在做照顾别人的事,有谁在照顾您啊?」
我说:「世界上有许多人专门让人照顾,也有许多是专门在照顾人,这就是公平合理!例如我的职业和身分,就是学习着如何做好一个照顾他人而成长自我的人,但愿不要麻烦别人来照顾我;如我非得要人照顾而且有人愿意照顾的话,不论是谁,我都感谢!」
如果世间没有人需要佛法的照顾,我这个和尚不是就没事情可做了?如果大家都拒绝好心人的照顾,一切菩萨岂不是没有修行福德智慧、积聚成佛资粮的因缘了?因此,不论是家庭乃至社会,凡是互补有无、互相照顾,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场合及环境,都算是家庭。最小的家庭是两个人的共同生活体,渐次扩大,一个社会团体,一个国家民族,乃至为了全体人类的共存共荣,互惠互利,都可算是安家的工作。
(二)如何乐业
1精进不懈,惜福培福
凡是人类的工作、事业,以及身口意的一切行为,都称为业。乐业就是不论成败、贫贱、富贵,都能尽自己的本分,努力的工作。成功不骄傲、失败不气馁、贫而能刻苦、贱而能上进、富而能节俭、贵而能勤劳,这是敬业乐群的基本定义及原则。能够如此,那就是知福、惜福、培福、植福,而使得人人有福了。
2以全体众生为安业的对象
不过,乐业的范围,可大可小。最小的事业,是个人的举手投足、一言半言、起心动念;次大的事业,是你个人从事的某项专业或专职的工作;大事业是社会大业、国家大业、人类世界的千秋大业,以及一切众生的生死大业。
作为一个佛教徒,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一切众生的生死大业负责,让一切众生都能解决生死之间的大问题;活着时,要珍惜生命,感激生存,感恩生活,要好好地运用我们有限的这个生命旅程;死亡时,要心存感谢、充满喜悦,要无惧、无忧、无悔、无怨、满怀着悲愿心,迎向光明的前程。
3乐业必须安业──身口意三业清净
安业是安心工作,有一项安定的职业,并不等于持久固定在做同样的工作,亦不等于既不求升迁,也不准改行。
乐业的业,是指乐于通过身口意三业,来从事任何安定而自利又利他的工作,因此要为一切行为负起责任。
一般人只知道不做损人的事是负责任,佛教徒则更进一步,凡是不做有利于他人的事,也是不负责任;一般人只知道对身体及语言的行为负责,佛教徒则对自己的心理行为更要负责,所以常用惭愧心来修忏悔行,因为身体的行为及语言的行为,修善作恶,都是由于意业的起心动念。
因此,乐业先要安业,安业先要检点心理的行为,然后才能够对身、口两种行为尽责负责,乐在其中。
4在安定和谐中,把握现在的今天,走出新鲜的明天
佛法讲因果、因缘。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关系一定是存在的,如果种因而见不到果,无法立竿见影,那是因缘尚未成熟,就像今天做了事,不一定今天就得薪水;如果未曾记得今生种了什么因,却有大祸或是大福,那是由于不知在那个过去生中种过恶因及善因。因此,我们要对过往无怨无悔、无骄无馁,落实于现在最重要;立足于安定和谐的现在,把握今天,走出新鲜的明天,才是乐业的基本态度。
5积极进取中,时时踏稳脚步,步步站稳立场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胜利是大家都希望的,如果明知不可为又不得不为,成功了是意外,失败了则是意料中的事;失败有大小,有明有暗,一败之后,永远站不起来,是大败;屡败屡起,波折升降,是小败。明吃亏是智慧型的小失败,屡次吃亏而不能自知、不知防范,是愚蠢型的大失败。
胜败虽是兵家常事,如果屡战屡败而竟不知怎么败的,那还能够安业乐业吗?所以一定要「识人,识己,识进退」,踏稳脚步,站稳立场,失败了再努力,成功了更努力,便是安业乐业的准则。
如何保护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环境
为了因应现代社会的变迁,让大家都能安家乐业,法鼓山积极提倡四种环保运动,那就是:心灵环保、生活环保、礼仪环保及自然环保。
(一)心灵环保
所谓心灵环保与心理健康、心理卫生、心理建设等是非常接近的。释迦牟尼佛来到人间,留下了庞大的圣典,其中所记录的佛法,都是为了要提升人品、净化人心、改善人的环境,这些就是心灵环保的内容。
《维摩经》中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心的行为能够主导身体和语言的行为,每一个人的行为都能影响整体的环境;因此,法鼓山的具体工作,就是在观念上,劝导大家要少欲知足、知恩报恩;在方法上,劝勉大家要用念佛、拜忏、持诵、禅修等项目,来做心理层面的净化。
心灵清净,对于所处环境的感受,一定是安定的、安全的;心灵不净,纵然佛国在眼前,也会觉得所处的环境是不安混乱的。
有一次一家保全公司的保全人员,要我坐在他们的车上,两边各有一个人,都佩带着手枪,说是为了让我有被保护的感觉。
我跟他们说;「本来我是来去空空,觉得很安全的,现在你们坐在我旁边,反而让我觉得危机重重!」因为万一手枪走火,或是有人看到两位保镖在左右保护着,误以为我很有钱,动了歪主意,结果适得其反,而且我身上也真的没有钱,反教对方失望,岂非对不起人了!
因此,如果心中没有安全感,你就不得安全,心中不为安全问题烦心,就是安心的人,而且你所处的这个世界,就是佛国净土。
(二)生活环保
如果生活整洁、简朴、节约,就不会浪费自然资源;安宁、平静、清净,就不会制造环境污染,人类生活环境的品质就会改善。
目前我们所处的环境,有空气污染、土地污染、水资源污染、噪音污染等,到处脏、乱、浑、浊、不安宁,使大家失去了安全感和安定心,因此法鼓山正积极推动生活环保。
例如我们提倡旧物新用、儿童玩具及书籍交换、垃圾分类分级、资源回收,该用、需用的用到不能用为止,不需用的尽量少买乃至不买,并且推广环保餐具及环保购物袋;鼓励办公室里一纸至少两用,然后集中回收,转为再生纸。
(三)礼仪环保
佛教特别重视礼节和威仪。目前法鼓山所提倡礼仪环保的内容包括:在个人方面,待人接物时要合掌问讯,一言一行,尊敬对方,除了要口称「菩萨」、「师兄」、「师姊」、「阿弥陀佛」、「谢谢你」等,并且不说粗俗语、低俗语、流俗语;在社会群体方面,提倡婚丧喜庆的隆重庄严,并曾出版了一本《一九九四年礼仪环保实录》,里面详尽介绍了这几年来持续推行的佛化联合婚礼、佛化联合祝寿、佛化联合奠祭的情形,同时也分别出版了《佛化家庭手册》、《佛化奠祭手册》、《丧礼与助念手册》、《礼仪环保手册》以及《佛化婚姻与佛化家庭》等小手册。
其中的佛化婚礼,是针对中国人婚丧喜庆的习惯,渐渐变成吵闹喧哗与浪费铺张,只讲排场,不顾尊严,失去了礼仪的功能,品格低俗,早与现代世界的文明脱节,甚至被国际媒体视为奇风异俗,因此,我们不遗余力的在推行礼仪环保,目前已有很好的反应。
(四)自然环保
佛陀曾告诉我们,我们的身心世界,都是修行佛法的道器和道场。我们对所处的自然环境,要将它当成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来看待,也要当成是自己的家、自己的床铺、自己的座位来看待。因此,保护自然环境的观念,不但对动物要爱护,对植物以及一切生物的生存环境,空中的、地面的乃至地下的一切资源,都要善加保护。
用法鼓山的共识来因应崭新的世纪
我们的理念──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我们的精神──奉献我们自己,成就社会大众。我们的方针──回归佛陀本怀,推动世界净化。我们的方法──提倡全面教育,落实整体关怀。
法鼓山所推动的全面教育,包括从结婚、胎教、幼儿教育、青少年教育、宗教的人格教育、老年人的关怀教育以及临终关怀的生死教育。目的是在对人类关怀,提升人的品质,使得人人都能见到自心中的净土。
大家不要小看自己,只要有一个念头跟慈悲、智慧相应,那么你这一念,就是生活在自己内心的净土里;以这样的精神,影响我们的家庭及全面的生活环境,人间净土就会普遍地、渐渐地落实出现了。
法鼓山所要达成的目标,就是净化人心、净化社会、提升人品、改善环境、安定人心、安定社会。如此,才能完成和谐的人生、和乐的社会、和平的世界。
但愿我们共同努力、实践、推广,让我们有大信心、大愿心,因应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九日,讲于法鼓山纽泽西州联络处,姚世庄居士整理,作者亲自增修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