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讲记 第十三卷


 2024/4/7    下载DOC文档    

第十三卷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五页,「戊二、兼说余缘」。
 
第十三卷
 
当我们在修习忏悔的时候,有一个偈颂值得我们注意,在《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上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观实相;罪业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佛教的忏悔有二个不同的方法:
 
第一个是事忏:事忏主要是依止我们的信心──我们对三宝的信心。当我们造了身口意的罪业,我们对于这个罪业,是非常的厌恶跟呵责,因为厌恶跟呵责这样的一个作用,使令这个罪业的势力得到了减损。这样的忏法,基本上是在业的表层作用呵责,因为没有从根本上拔除,所以当我们遇境逢缘的时候,就很可能会有第二次、第三次造罪的可能,所以叫做事忏。我们刚开始忏悔的时候,都是依止这个方法来下手。
 
第二个是理忏:当我们造了罪业以后,或者我们在拜忏的时候,我们除了有三宝信心的资持,另一方面我们能够生起智慧的观照,观察业的体性,为什么会造业?为什么我们人会造业?树跟桌子不会造业?这个业是从哪里生起的?它造了以后跑到哪里去了?它得果报的过程当中,又起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个时候,我们透过佛陀的圣教量,能够观察业的本性是即空、即假、即中的,所谓「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观实相」,观察到业的真实相,是即空、即假、即中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从根本上,把罪业作一个彻底的扭转,这个叫做理忏。这个「理」就是有理性的观照。因此之故,在我们佛教的修学当中,不仅是忏悔如此,其实象念佛、持咒等所有的行门,也都应该有智慧的观照来当引导,这样的修行,才能够彻底的灭恶、生善。所以身为一个佛弟子,我们不断的听闻大乘的经论,加强我们对生命的观照,使令我们所有的修行,都能够达到最好的灭恶、生善的效果,这一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戊二、兼说余缘(分三:己一先举转识名能受者;己二正说 二识更互为缘;己三总以四缘料简缘起) 己一、先举转识名能受者(分二:庚一标义,庚二引证) 庚一、标义
 
前面讲到的赖耶缘起,有二个重点:一个是分别自性缘起,一个是爱非爱缘起。这二种缘起,都是由于前生的业力跟前生的爱取,创造了我们今生的果报,这二种因缘叫做依他起性,是先天的因缘所创造的。现在讲到第三种因缘叫做「受用缘起」,这个「受用缘起」就是说,当这个果报出现的时候,我们的第六意识去受用它,又产生不同的差别,这样子对缘起法又有不同的作用,叫受用缘起。当我们有不同的受用,这个时候就会有不同的缘起。所以说前面依他起的二种缘起,是约着前生的造业,跟前生爱取的滋润,所创造的今生果报;第三种缘起──「受用缘起」,是当我们今生用不同的心态,来受用这一期果报的时候,使令这个果报又产生了变化,这个是属于后天的因缘。所以这个「兼说余缘」,就讲到第三种因缘,所谓的「受用缘起」。这一科当中有三段:「一、先举转识名能受者;二、正说二识更互为缘;三、总以四缘料简缘起。」首先我们看第一科「先举转识名能受者」。这个「受用缘起」的主角是谁呢?其实就是六转识,就是第六意识,它夹带着我们的前五识来受用果报。这当中二科:「一、标义;二、引证」。先标出它的大意,看论文:
 
复次,其余转识,普于一切自体、诸趣,应知说名能受用者。
 
「其余」的「转识」,这个「转识」在唯识学的说法,是说:我们的心识,第八识叫根本识,它是一切心识的根本;其他的七个「转识」,都是第八识的种子所变现,或者说所转生,所以其余的七转识(这个七转识,按无著菩萨的说法,他习惯性把第七意识放到第六意识去,所以你看他很少提到第七意识,因为这个第七意识是第六意识的根,所以第六意识的活动,一定夹带自我意识,这个就是第七意识,所以我们讲「转识」,简单的讲就是六转识。),它能够在「一切」的「自体」跟「诸趣」(就是在六趣的「自体」,这个自体,我们的生命体,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的果报体当中,广泛的来受用,所以叫做「受用缘起」,或者叫「受用者」。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是不断的流转,从果报的受用来说,我们今生是继承了前生的业力,而创造了这一期的果报。不管我们对这一期的果报,是不是满意,总之它现在已经表现出来了,有它外表的颜色,有它内心的思想──色、受、想、行、识;但是阿赖耶识把这样的果报变现出来的时候,阿赖耶识是不受用的,阿赖耶识它只负责去保存业力、释放业力,它对果报本身,是没有任何感受的。这样子讲的话,是谁来受用呢?其实就是前六识在受用。所以这个地方讲「受用缘起」,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夹带了眼、耳、鼻、舌、身,来受用我们这一期的果报,产生快乐,或者产生痛苦。这个地方是把「受用缘起」这当中主要的心识标出来,这以下「引证」:
 
庚二、引证
 
这个观念,无著菩萨引用大乘的论典,来加以证明。
 
如《中边分别论》中说伽陀曰: 一则名缘识,第二名受者, 此中能受用,分别推心法。
 
这以下,无著菩萨引弥勒菩萨所作的《辩中边论》,这当中的偈颂,讲到我们凡夫内心的世界,大方向有二类:第一类叫做「缘识」,这个「缘识」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宇宙万法生起的一个亲因缘。为什么会有这些山河大地?会有这些身心世界呢?都是因为阿赖耶识的种子所变现的,所以阿赖耶识是万法生起的一个亲因缘,所以叫「缘识」。阿赖耶识把万法变现出来以后,是谁来受用呢?「第二名受者」,就是由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来受用,当然受用主要的主角人物,应该是第六意识。这个第六意识,它如何来受用这个果报体呢?「此中能受用,分别推心法。」我们在「受用」果报的时候,有四个不同的状态:第一个叫受用,就是我们讲五蕴的第二蕴「受蕴」。当我们明了的心识,跟果报接触的时候,第一个产生的作用叫做「受」,就是内心的领纳,有苦受、乐受跟舍受。有这个感受以后,下一个就是「分别」,这个「分别」就是「想」,这个「想」就是「于境取像,施设名言」。前面的感受,这个时候心中还没有出现影像,内心还是空空荡荡的,只是一个直觉性的痛苦,或者快乐的感受生起。到了「想」的时候,心中把外境的影像,转成了内心的影像,或者你看到了佛像,或者你听到了佛号,这个时候你心中出现了一个影像;出现影像以后,施设名言,你用种种的分别名言,开始在这个影像当中,不断一次又一次的去分别它,这叫做「想」。接下来就是「行」,这个行就是一种造作,产生一种强大的动力。这样一个造作的动力干什么呢?「推心法」,就推动了第六意识的心王开始去造业,或者起善念、或者起恶念,就从「推心法」的时候开始活动了。就是我们在受用果报的时候,事实上我们在受用果报的时候,又会创造一个新的业力,就是这个地方。所以我们的生命,一方面受用果报,一方面又创造一个新的业力,那一方面又受用果报,又创造业力,一方面造业,一方面受果。那这个地方的第六意识,扮演的是我们所强调的「受用缘起」,就是它受用果报的时候,它是经过受、想、行、识四个阶段。
 
这四个蕴,大家学过唯识会知道,这个「想」是一个重点,就是你心中的分别,对我们痛苦、快乐的果报,有一定的影响力。比如有一个女居士,她这一天带了三仟块去逛百货公司。到了百货公司,她买了一件衣服,花了一仟五佰块。花了一仟五佰块以后,她就把剩下的钱带回家;但是在途中遇到小偷,把这一仟五佰块给偷走。偷走以后,她回到家,本来应该剩下一仟五佰块,她一打开,一仟五佰块丢掉了!她内心想一想:「唉呀!非常的欢喜,还好我有买这一件衣服(哈──);我要不买的话,可能丢了三仟块了。」就是说,我们凡夫在受用果报,很难十全十美,有光明面,就一定会有黑暗面。为什么有些人活得快乐、痛苦?这个受用缘起就是说:每一个人的思想方向不同,有些人的个性比较悲观,他就是喜欢思惟人生的黑暗面,所以这种人你要他快乐是比较困难的。就是说,诶,从前生的因缘,他今生的业算不错了,他各方面都很满意,但是他还是闷闷不乐,因为他心里面所想的,都是他黑暗面的那一部分。有些人是属于乐观型的,他容易思考人生的光明面,所以他有一点点快乐的感受生起,他就感到满足。
 
所以我们在研究缘起法的时候,前生的因缘,你前生所造的业跟前生的爱取,当然这个不能忽略;但是你今生用什么心态来面对?这一部分,对我们的苦乐有一定的影响力,就是这个「受用缘起」。你这个受、想、行、识,你用什么样的思想,来面对你的这一期的果报?总之,大部分的人,除非是大好、大坏的人,否则你说你今生的修行,要把今生的果报改变,那是不太可能!我们的业,大部分都是来生才得果报的,这异熟果嘛!换句话说,你今生不管产生多大的觉悟,你都要心平气和的去面对你的今生,因为它是你前生所造作的,不管是罪业、善业,我们只有认命。当然认命的过程当中,有些人有智慧,他就会用思想来主导这个生命,他不会用直觉。所以这个地方讲,「此中能受用,分别推心法」,这个「分别」、这个「想」,就是一个关键点,就是你施设名言,你是用什么样的名言,来面对你的果报?这个地方我们的「受用缘起」,就有主导作用。
 
己二、正说二识更互为缘(分二:庚一标义;庚二引证) 庚一、标义
 
这个地方的「二识」,就是《辩中边论》说的缘识──阿赖耶识,跟受用识──第六意识。这二个心识,在生命当中,是各互为因缘的。看第一段「标义」:
 
如是二识,更互为缘。
 
「更互为缘」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说,就是因为有阿赖耶识才有受用识,因为有受用识才有阿赖耶识,这二个是相「互为缘」的,当一个断的时候,另外一个也消失掉了,它们二个是互相为因缘的。
 
庚二、引证
 
如《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说伽陀曰: 诸法于识藏,识于法亦尔, 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
 
唯识学的「诸法」,一般来说,在凡夫位很少讲到清净法,而是指杂染品法。这个杂染品法,主要是讲心──前六识。心为业主,所有的法都是由心所创造的。所以前六识对于「藏识」──阿赖耶识,是「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或者说,这个阿赖耶识对于前六识,也是「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就是说,你现在的这个明了的心识,是怎么来的呢?是阿赖耶识创造的。你的内心当中,有罪业、有烦恼,也有善根,有时候起善根的时候也起烦恼,这些差别都是阿赖耶识创造的。但是第六意识在活动的时候,你的作意──如理作意,这个时候你第六意识的造作,又再熏习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又产生变化。阿赖耶识创造了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造作又改变了阿赖耶识,这个时候,阿赖耶识又去创造另外一个新的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造作又改变了新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又创造一个新的第六意识,这就是所谓的「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它们二个都互相扮演着因跟果的相互作用,就是如是的展转。这是在「《阿毗达磨大乘经》」,佛陀有这样的说明。我们前面讲到缘起法,当然我们讲缘起法,一般都是讲到依他起,就是由业力跟临命终的爱取所变现的果报,特别是在本论当中,讲到受用缘起,就是后天的因缘,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说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楚汉相争,大家读过历史应该知道,这个楚国,楚就是项羽。项羽要是从先天的命格上来说,是远远超过刘邦的,他出生贵族,是将军的世家,他本身又骁勇善战,刘邦怎么会是他的对手!刘邦从先天的命格来说,他是卖草鞋的一个老百姓。那个时候秦朝末年,民不聊生,英雄好汉逐鹿中原,各凭本事。所以从一个人的果报体来说,先天的命,你先天的命格,当然占一半;但是你后天的努力,后天的运势,也占了一半。刘邦这个人,他有一个优点,非常谦卑──谦受益,他处处的尊重贤能的人,你看他打仗,有常胜将军韩信,在处理事务的时候有张良、萧何。韩信、张良、萧何这几个人,都曾经在项羽的座下,因为项羽这个人太刚愎自用,不能够用人才,对自己太有信心了,结果这些人都跑到刘邦的座下。最后一战,在垓下一役,韩信就把项羽打败了。
 
所以说,「诸法于识藏,识于法亦尔,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就是说,没错,我们今生的这个果报体,前生的业力,这个不可以忽略,这是事实。阿赖耶识里面的业力,所释放出来的果报体,我们说先天的命格,占百分之五十;但是你今生的努力,也占百分之五十。一般来说,你愈到晚年,这个第六意识的主导性,就愈来就愈重要。所以有人说:你上了四十岁,你要为你的相貌负责任(哈──)。四十岁以前,那是你父母亲所生,是前生的业力;但是你的第六意识,你活得愈老,你今生努力的一些相貌,是过失相、功德相?虽然正式果报是在来生,但是你今生也会看出一点消息出来。就是愈到晚年的时候,你今生造作的相貌,有一部分就会表现出来。但小时候大部分都是前生的因缘,你长得怎么样,是业障相、是功德相,那跟前生的关系比较大。所以说,我们在探讨缘起的时候,前生阿赖耶识的业力,还有今生第六意识的受用,这二个都是互为因果的。
 
己三、总以四缘料简缘起(分二:庚一别配;庚二总显) 庚一、别配(分三:辛一第一缘起;辛二第二缘起; 辛三第三缘起) 辛一、第一缘起
 
这个地方作一个总结,以四种因缘。这当中有二科:「一、别配;二、总显」。先看「别配」,这当中有三科:「一、第一缘起;二、第二缘起;三、第三缘起。」把大乘的缘起分成三大类,先看「第一缘起」:
 
若于第一缘起中,如是二识,互为因缘。
 
「第一缘起」,我们前面说过,就是分别自性缘起,就是阿赖耶识善恶的种子,它在我们生命当中,扮演的是一个亲因缘。就是说,葡萄的种子一定长出葡萄,苹果的种子也一定产生苹果。这个意思就是说,你以前曾经布施,产生福报,持戒产生尊贵,忍辱产生庄严,它每一个业,都有它一个等流的果报,这是生起一切法的亲因缘,这是第一个。所以我们造业的时候,每一个业,有它不同的招感性,这个是第一缘起。
 
辛二、第二缘起
 
于第二缘起中,复是何缘?是增上缘。
 
当然不是有这个业,这个果报就会出现,也没那么简单,就是我们心中要有爱取。「爱取」简单的说,就是我们心中的希望,我们对人生,对今生、对来生,有各式各样的希望。比如说,这个修行人他不到净土去,本来他的业力要到天上的,结果他发愿做人,所以他这个种子,就在「人」里面得果报。所以我们心中的爱取,对这个业种子在成熟的过程当中,它有增上,有「增上缘」的作用。第三「第三缘起」,就是我们讲的受用缘起:
 
辛三、第三缘起
 
如是六识。几缘所生?增上、所缘、等无间缘。
 
(「如是六识」这个地方应该有一个句号。)这个「六识」就是受用缘起,就是我们在得果报的时候,我们是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这个果报?这也是一个因素。那这个地方就问:受用缘起是几种缘所生的呢?为什么我们心中会有受、想、行、识的心识作用呢?这当中讲出了三种因缘:「增上、所缘、等无间缘」。这个地方,古德的注解上说:它省略了亲因缘,应该是有四种因缘。一个明了心识的活动,要四缘所生。亲因缘就是种子,就是你今生怎么会欢喜持戒呢?因为你以前,或者你曾经持过戒;或者你没有持戒,但是你对持戒,内心充满好乐;对别人持戒,你非常的随喜赞叹:这就是你今生能够持戒,一个主要的亲因缘,主要的因素。第二个「增上缘」:我们心识要生起,要有所依的根跟心中的作意,这个都是增上缘。第三个「所缘缘」:你持戒你要有环境,要有一个所缘境,你必须要遇到佛法的住世,你一定要遇到戒法,要有所缘境。第四个「等无间缘」,这个「等无间缘」比较不容易了解了,我们解释一下。「等无间缘」就是说:我们心识的活动,它不是一条线,它是很多很多点状的明了性连结起来的,等于是剎那生剎那灭的一个明了的心识。我们前面说过「二念不俱有」,不可能二个念头同时存在,一定是前一念灭了以后,下一念的心识才能够生起。所以每一个心识的生起,前一念的灭,它是后一念生起的一个等无间缘,前一念灭是后一念生起的等无间缘;前一念要不灭,你后一念不能生起:所以它的消失,是你生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缘。就好象说我们去看医生,看医生要排队,医生一次只能够看一个病人,你排到二号的时候,一号的病人要离开以后,你才能够递补上去,所以他的离开,是你能够看病的一个等无间缘,他消失了,所以你才递补上去。所以一个心念的生起,前一念的消失,是你生起的一个等无间缘,就是说,诶,你刚刚本来起了恶念,突然间,不对!要把佛号提起来,转念念佛。一定是恶念消失了以后,你的佛号才能生起。所以你佛号之所以生起,前一念的恶念消失,是一个等无间缘。这个地方,讲到受用缘起有四种因缘。
 
庚二、总显
 
前面这是「别配」,这是「总显」:
 
如是三种缘起,谓穷生死,爱非爱趣,及能受用,具有四缘。
 
唯识讲到大乘的「三种缘起」,第一个叫做「穷生死」,「穷生死」就是分别自性缘起。分别自性缘起为什么
 
叫「穷生死」呢?因为阿赖耶识的种子,从凡位到成佛之前,它是不断不断的增减,你只要起心动念,这个种子就不断的变化,它是恒常的在那个地方受熏持种,所以它的作用是「穷生死」,从来没有间断的。第二个「爱非爱趣」,这个是分别爱非爱缘起,就是我们心中的希望,你有各式各样的希望,对业种子也会有不同的主导。第三个,就是当果报出现的时候,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受用」,这个也是一个因素。「能受用」的「具有四缘」,这个「及能受用」下面的句号,应该改成逗号,因为「具有四缘」是在形容「能受用」的心识,它是「四缘」所生的。事实上缘起只有三种,就是「穷生死、爱非爱趣」跟「受用」缘起三种。
 
我们学到这个地方,有一个观念大家要了解。我们有情众生,特别是佛弟子,当然强调离苦得乐,我们希望今生的生命,乃至于来世的生命,能够离开痛苦得到安乐,这是所有佛弟子共同的希望。来世的安乐,每一个人的规划不同,有些人想要增上身、有些人想要求生净土,我们都尊重大家的抉择。但是今生的安乐,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今生怎么成就安乐呢?佛陀在经典当中一再的强调:少欲知足是安乐的根源。佛陀在经典上说:「多欲为苦;少欲知足,身心安乐。」怎么能够生起少欲知足呢?我们可以从三个类别,来了解少欲知足。第一种的少欲知足,是由信心生起的。我今天出了家,我就尊重佛制,反正没有人强迫我出家,是我自己自愿归依在佛陀的座下,做为一个佛陀的出家弟子。我既然发了这个愿,我尽形寿尊重佛陀的每一条戒法。佛陀说:我的衣能够几件、我的钵能够几件。我没有第二句话,我就是一直的奉行到底。当然这种人值得赞叹!完全尊重佛陀的教诲,尊重佛制,就能够对自己的欲望产生克制,这个人是了不起!第一种人叫「信心」。第二种人在信心的过程当中,他可能觉得这样子内心多少有压抑,他要再思惟观照观照,他在信心的基础之下,又多了一层智慧的观照,这个第二种人的少欲知足是修假观,这个假观是观察生命的因缘。像我们中国的文化,中国文化最高的就是《易经》。《易经》的根本思想,它提出一个重要的论点说:「祸福相依」,就是人生有它福乐的一面,也有它灾难的一面,这是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得到的,而这二个东西是经常存在的,祸中有福、福中有祸,所以福报不能享尽,《易经》的思想是这样子的。就是说一个人会痛苦,基本上的因素就是:我们对人生有一种错误的期待,我们总希望人生应该要十全十美,我的身体应该要健康、外表要庄严、别人对我都非常的好,各种的人事因缘都风平浪静。但是我们心中所期待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我们过去造的业力,有善业、也有罪业;但是我们在得果报时候,我们却不喜欢罪业表现出来!所以我们对生命产生错误的期待,这个是一个痛苦的因素。
 
我以前刚出家的时候,我亲近过几位老和尚,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的恩师,其中一个恩师 上慧 下天老和尚。我那个时候做老和尚的侍者,我住在他的隔壁。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天老法师的杯子稍微有一点碰撞,还没有破,但是出现了裂缝,我想:「唉哟!这个地方危险啊!」我就跟老法师说:「我现在换一个新的杯子给您。
 
」老法师说:「不要啊,人生不能够追求完美啊!这个物极必反。」人生带有一点缺陷,不容易遭到天灾。我后来想一想,那个时候对这个道理还不是很清楚,但是我现在慢慢觉得,这个观念很重要:人不能够让你的生命十全十美。
 
像我之前(呵──)的寮房,因为我在学院做执事有一段时间,常住慈悲,给我一间个别的寮房。我对我的书房很满意,我对我的佛堂也很满意;我的寮房当中,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个地板──东边破一个洞,西边破一个洞。我的学生,来我寮房讨论佛法的时候,他就说:「监院哪!你这地板应该换一换,铺上一个柚木地板多好。」我说:「不可以啊!(哈──)我现在能够在普贤院安然的住,就是靠这些地板支持着我。」就是说,我这个房间里面唯一的缺陷就是它,那你这个换好了以后,所有的都圆满了──月圆则缺,花开则谢,物极必反。我们一个人少欲知足,就是你有智慧的观察:其实人生带一点缺陷,这个人生才能够正常而持久。诸位要知道,我们前生造了善业,但是也造了罪业,我们必须让罪业有释放的管道(呵──)。这句话你要听懂,你就知道为什么要少欲知足。就是说,你一定要让罪业有释放的管道;你把罪业释放的管道全部塞住,那不吉祥的事情就即将会出现,乐极就会生悲!你要能这样子想,你很自然的就少欲知足,不追求圆满,这个地方有缺陷是正常的,人生本来就有缺陷,迟早要去了解这个真相。所以我们在少欲知足的第二个阶段,就是修假观,知道祸福相依,带有一点缺陷,这个人生才是真实的。
 
第三个阶段的少欲知足,就是从假入空,观察这一切的因缘法,都是因缘所生,当体即空,在空性当中,没有所谓的少欲知足可得。第三种安住空性而少欲知足,这个凡夫是不容易做到的。所以我们尽量的要求自己尊重佛制,或者是观察人生因缘,尽量让自己少欲知足,这样在你的今生当中,就容易产生乐受。同样的环境,你的心态改变,就容易产生快乐。
 
这个地方,所谓的受用缘起就是这个意思。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承当以前所造的业力,来创造这一期果报!
 
看第四科「阿赖耶识决择」。这个地方,是大科当中的第四科,我们看《讲义》的第十一页,把这个大科稍微的疏通一下。我们讲到「所知依」,一切有情众生的生命根源,用六个角度来分析──「六门分别」:第一个是「阿赖耶识句义」,先讲到阿赖耶识的名称,它的名称是怎么来的?阿赖耶识的意义何在?第二个「阿赖耶识异门」,它有不同的名称,比如说阿陀那、或者心,小乘当中也讲到穷生死蕴等等,引用经典来说明阿赖耶识的不同名称。第三科是「阿赖耶识」的「体相」,它的自体跟相状,这个地方讲到阿赖耶识三相:它的自相,就是它的自体,就是阿赖耶;它的相状有因相跟果相。这阿赖耶识,等于是讲它的三相。现在我们讲到第四科「阿赖耶识决择」,就是更加深入的观察阿赖耶识。好,我们回到《讲义》。
 
丁四、阿赖耶识决择(分三:戊一结前问后;戊二略标离阿 赖耶识染净不成;戊三广显染净不成) 戊一、结前问后
 
这一科「阿赖耶识决择」是讲什么大意呢?从义理上来看,应该说是「决择阿赖耶识」。这个「决择」就是依止智慧,来加以观照。观照阿赖耶识,在观照什么呢?我们前面在观察阿赖耶识的时候,都是习惯用它是一个因、也是个果,它跟阿赖耶识互为因果,主要是偏重在这样的缘起法。这个地方,我们是把缘起法的因果,更深入的了解:它有杂染的缘起跟清净的缘起,它是杂染法生起的根源,也是清净法生起的根源,那这样子呢,我们应该加以决择决择、观察观察!是这个意思。好,分成三科:「一、结前问后;二、略标离阿赖耶识染净不成;三、广显染净不成」。先「结前问后」,一方面继承前面,一方面启动后来:
 
如是已安立阿赖耶识异门及相。复云何知如是异门及如是相,决定唯在阿赖耶识,非于转识?
 
我们前面讲到「阿赖耶识」的「异门」跟三「相」,我们怎么知道这个「异门」跟三「相」,一定要在「阿赖耶识」才能成立呢?而不是在六「转识」成立呢?先提出一个问。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