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九


 2023/11/21    下载DOC文档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九

一、染净心生恒修心•往生净土理事观

1、省观自心防魔障•定课恒修趣道心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我们在三界、六道当中轮回,同我们的心有关系。心造了哪一道轮回的业因,就会推动我们在六道当中哪一道去轮回。“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也是谈到我们的心。就是三界当中的杂染的世界是唯心,净土,也是唯心,“生唯心净土”。娑婆世界,唯心所生;极乐世界,也是唯心所生。“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染土由心生,净土也是由心生。我们的身语意业清净了,对净土的道理也就容易理解。如果我们身语意三业不清净,对净土的道理就很难理解。

  大家念经的时候,静坐的时候,内心比较寂静、清净,经论里边的法义就会显现在我们的心中,看了就会非常明了。如果我们平时散乱心,懈怠、放逸,我们在念诵的时候,这种作用就产生不了。它就不能有这种境界出现。禅定功夫深一点的人,他会进入到另外的一种世界当中去,定的世界当中去,进入到圣者的世界当中去。

  那么我们修行,如何来判断究竟我们是修对了,还是修错了,有没有偏?这是不能不引起注意的问题。打比喻讲,修行时间长了,我们同人家相处,不容易去理解别人,别人也不容易理解我们的心态,不容易理解我们的心情,不容易理解我们。自己不容易理解别人,别人也不容易理解我们。那么别人可能是凡夫心、世间心、普通心。但是我们有修行用功的人,心跟这些心不一样,我们是什么心呢?我们是普通心、世间心、凡夫心?还是菩提心?这就是很关键的问题!

  如果我们是菩提心的话,清净的、善良的、圆满的、慈悲的,众生必定愿意、乐意接触我们,同我们相处,心生欢喜,心生轻安、快乐。但是,我们既不是世间心,也不是菩提心,那是什么心呢?就两头都不是,那么以后就要注意了。

  如果不小心的话,我们就会走火入魔,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词语。魔什么意思?就是障碍,内心当中出现了障碍,心理上走火,就走偏了,走到极端,走火。当然也不是说有修行的人,或者说所有修行人都会走火入魔,当然也不是这样的意思。修不好的人,修偏的人,有可能会发生这样子的问题。所以修行需要定课,数量、次第决定。只有数量、次第决定,才能够培养我们的恒常心,才能够培养我们的平常心。就犹如我们日常生活一样,不能离开衣食住行,佛法也一样,慢慢培养,佛法就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需要多少,一天用功多少,应很清楚,他就会以一颗非常平常的心、平静的心来对待佛法。而不是说以一种不平等的心、以一种着急的心来面对佛法。这样子佛法怎么能够入心呢?怎么有可能学好?佛菩萨、善知识、祖师大德们,他们的心都是平等、正直的,凡夫的心有高下,不平等、有曲直。这样就是要让我们有高下的心变成平等的心,让我们有曲直的心变成一个正直的心,让我们有分别的心变成一种无分别的心,让我们染污的心变成清净的心。这些转变的过程,需要经论的依据,需要经验的指导。

2、生何净土自心作•理观一体生佛心

  阿弥陀佛,法界藏身,充满整个法界。那不等于说他的血肉之躯有这么高大,而是指阿弥陀佛的这种功德,佛菩萨的功德充满法界,这种信息充满法界。只要你念佛、念法、念僧,他就能够与佛相应。阿弥陀佛他本身在因地的时候就有这样子的愿力,念彼名号就能够往生彼土。所有的佛菩萨都是有愿力,有大愿力。但是我们普通人看到佛,仅仅看到丈六金身,丈六的比丘,只能看到化身,报身我们看不到。

  智者大师,天台宗的祖师、初祖,他根据往生净土的人,做了分别,分别成四种净土。

  第一种净土,叫做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什么意思?就是有凡夫,也有圣者,住在一起。人天道的凡夫与声闻道、缘觉道的圣者居住在一起。娑婆世界是同居的秽土,极乐世界是同居的净土,这些没有断见惑、思惑烦恼的人,居住的国土名为凡圣同居土。

  第二种净土,叫做方便有余土,是阿罗汉、是佛地前菩萨所居的净土,已经断了见惑、思惑的烦恼,所以名为方便,但是无明烦恼仍然存在,还没有断。

   第三种名为时报庄严土,已经断了一分无明的菩萨所往生的国度。别教初地以上、圆教初住以上菩萨所居住的国土。

  第四种,常寂光土,是一种理性的净土,无明已经断尽了,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具足。

  智者大师为我们做了分类,我们念佛的人也常常听到说这四种净土,我们要往生到哪一种?其实就是表明我们现在究竟是一个什么条件,一个什么基础,它是根据人来划分的。每一土当中又有九品,《十六观经》讲:自心作佛,自心是佛。“自心作佛,自心是佛”什么意思?“自心作佛”是从事上面讲,“自心是佛”是从理上面讲。从事上面讲,你要去造作才能够成佛。从理上面讲,凡夫的心、圣者的心、众生的心、佛的心,都是同一种心,它的体性是一样,所以名为“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从事上面的说法跟理上面的说法是不一样的。理上面的说法,它能够贯穿万法,就是什么法,它都可以从理上面来说明。事上面就有差别了,向罗万法、林林总总,这一法就是这一法,那一法就是那一法,不能混淆。

二、参悟茶道空出有•通达空有趣菩提

1、诸法实相空即有•茶道禅语悟心空

  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空而不空,空即是有;不空而空,有即时空。这就是诸法的真实相,诸法的真实相就是“空即是有,有即是空”,空有不二。什么叫做空即是有?有即是空?我们只有体会空性的道理,证悟到空性的道理,才能够出有,从空出有。缘起本身所存在的诸法,它的体性仍然是空的,所以说有即是空。那这些才是诸法的实相,诸法的实相就是这样子。有跟空的关系,缘起跟空性的关系。我们只会认识到缘起法当中的某一点,我们没有办法了解到整个缘起的过程。更无法体会到缘起性空,无法理解“空即是有,有即是空”这样很深的一个境界。因为有烦恼,所以对诸法都有执着。执着于某一点,执着于某一个段落、某一个阶段,执着于事物的表面、外表,这些都是我们凡夫心的状态。

  唐末五代的时候,福建地带那个时候群雄逐鹿,就是国家也是很动荡。闽王王审知这个人,为了要让社会稳定,让江山能够坐得稳,忏悔自己杀了很多人,所以这个国王就开始信佛。信佛的时候,他曾经度多少人?两万人,两万人出家,并且礼拜当时的雪峰义存禅师,鼓山神宴禅师,还有武夷山的扣冰诸大德,作为国师,经常向这三位大德请教佛法。

  有一天闽王在福州拜见扣冰禅师的时候,就请教怎样治理国家。王审知这个人他学问很好,也很会说话,于是请教扣冰禅师,说了很多很多话,也很诚恳。这位扣冰禅师,他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一直在那边喝茶。但是这个国王,他又不喜欢喝茶,不爱喝茶。这位禅师,却很喜欢喝茶,喝了一杯。闽王茶杯满了也不喝,禅师就往自己的茶杯里面再倒,再喝一杯,然后往那个国王的茶杯里面也倒,水就往外流。国王就看不下去,他说“我不喝,你还在给我倒,到处流的都是水”。觉得不可理解,就问禅师:“为什么我不喝,杯满了,你还倒呢?”这个禅师也不说话。不说话,闽王也就没办法。,这个禅师再喝一杯,然后再给闽王倒。闽王就着急了,他干脆拿起来把它喝掉,免得那个水到处流。闽王喝下去以后,扣冰禅师就问他说:“你会不会喝茶?你喜欢不喜欢喝茶?”他说:“我不会喝茶,我也不喜欢喝茶,在这儿看着没有办法,你一直往里倒,到处流得水,所以就喝了。”禅师就告诉他:“你就先学喝茶吧。”闽王说:“哎,治国跟喝茶有什么关系?”禅师说:“你先喝茶,先学一学”禅师说:“你的心就像这个茶杯一样,装满了茶水。你没有把这个茶喝下去的话,让杯子空掉,其他的东西就装不进去。”这个闽王是很有智慧的,一听他就知道,所以他从茶道当中,从茶杯里头就能够悟出很多的道理。因为茶杯只有空了,你才能够去装甘露水;房子空了,才能够住人;我们心空了,才有办法来包容佛法,才有办法来弘扬佛法,来普度众生;我们内心空了,才有办法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这个就叫做“从空出有”。

  我们学佛法,就是要像喝茶一样,如此简单。过去赵州禅师也是一样,很多人向他请教禅法,怎么坐禅,千里迢迢到那里去拜访,赵州禅师就说:“喝茶去。”但是你怎么来体会“喝茶”呢?我们从一般的心态,从世俗的心态,你这个“喝茶”,把茶喝干就可以了,你不容易体悟到它里头很深的意涵。空跟有的关系,茶道跟佛道的关系。“息心达本源,乃号为沙门”,就是我们要认识自己的心,反省我们自己的心,我们的心的根本在哪里,我们的心的源头在哪里,我们怎么样子让自己的心觉悟起来,我们怎么样能够让自己的心觉得有问题需要去忏悔,然后有这种能力去忏悔,有这种能力去反省,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这是什么道理?也是谈到我们心的功夫,你有生有不生,有去有不去,都是在生灭法当中,还不是进入不生不灭的这样子一个境界。“欲待了期无了期”,什么意思?就是我们要放下的时候就需要即刻放下,我们现在修法的时候,修什么法呢就是要放下。放下什么?放下万缘;放下什么?内在的执着;放下什么呢?我们内心六尘的影子。这些全部要把它放掉。你说“我要把这些道理都想通了,都想明白,然后我慢慢再来放下”,我们学佛法学一辈子都学不明白,你不放下,怎么学得明白?不可能的事情!学到何时才能够学得明白?肯定是学不通的,它本身就是要我们把内心当中的尘埃、罪障、污垢清除掉,对佛法的义理慢慢才能够通达,而不是说白首穷经就能够穷得出来。

2、学佛作佛成佛道•空有不二破邪见

  法藏比丘在因地的时候发了四十八愿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成就离不开最初的发心,离不开发愿。所以“离心无佛,离佛无心”。离开了心也没有佛可言,离开了佛也没有心可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现在一听,好像这些道理都非常高深。但是因为我们学佛嘛,学佛就是学作佛了,学怎么作佛,才叫学佛,而不是我们学作佛的样子。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要成就佛道,他才叫做学佛。我们学画,要成就一个画家;写诗以后要当一个诗人;写毛笔字以后当一个书法家;学唱歌以后当一个歌唱家。他是学什么,要像什么,要成就什么。学佛也是一样的,他就是要成佛,要发菩提心,他要成菩萨。怎么成呢?怎么学呢?它的原则就在这里——空跟有的关系。

  凡人很怕空也很怕有。空,用现在的话来讲,一般人都把它理解成不存在,有,就把它理解成存在。而实际上,空不是说不存在,不是这样子的意思。有,也不是说存在,也不是这样子的意思。有,从缘起法来讲,空从空性来讲。我们不学佛法的人,或者佛法理解不正确的人,他很难超越存在不存在。因为不存在的话,就会非常的害怕,你说某某人已经不存在于世间了,就意味着已经死了,他就是很担心这种存在不存在的问题。存在,也会有另外一个问题。比如说我们人,存在许许多多的烦恼,存在心理种种的问题。个人如此,家庭如此,单位如此,社会如此。我们常常想要把这些问题,这些负面的东西去掉,让它不存在,但是又不可能。就是想要让它存在的东西它不能一直存在下去,不希望它存在的东西它会一直存在,并且会越来越多,增长广大。它好的东西,不会增长广大;不好的越来越多,这就是问题。

三、弘法利生依三学•次第学修长功德

1、无漏三学佛法纲•顺总佛教巧度众

  不学佛法的人,处处为自己,时时为自己;学佛法的人,发菩提心,处处为众人,时时为众人。为大家,就是善良,就是慈悲心;处处为自己,时时为自己,就是执着,就是轮回,就是我爱执。所以佛法它绝对是能够生活化,就是看我们如何用佛法的义理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来体验我们的人生。33`15``

  体悟人生,了知佛法,认识佛教,应该要有一个纲领,当然它的前提是信心,它的纲领:戒定慧三学。我们从三宝身上,从三宝的份上,来获得戒定慧的能力。《广论》里面对戒定慧谈到说:“故须一种顺总佛教,调相续法,此即定为三种宝学”,是故论说三种宝学——戒定慧。戒定慧是“顺总佛教”,是总的佛教。

  善知识十德当中为什么要把戒定慧说成是顺总的佛教,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什么原因?我们如果要去度化众生,如果要去引导学人,我们对于佛教的整个的面貌,对佛教整个的内涵,我们把握不住;或者说我们只是理解、掌握里面的某一个部分,人家要学佛法的人,根基是千差万别的,程度是各个不同的,兴趣、爱好也是不同的,我们如何来引导呢?你肯定引导不过来呀,我们只有掌握了戒定慧的总纲,才有办法对不同因缘的众生施加教育。因为戒定慧是总纲,是纲领,这个纲领我们得到了,我们掌握了,我们对别人的帮助、辅导才不会出现大的偏差的情况,才有办法对机说法、对症下药。

2、调服心马靠戒律•制心一处趣佛道

  戒是什么意思呢? “其中调伏者,谓尸罗学。别解脱云:‘心马常驰奔,恒励终难制,百利针顺衔,即此别解脱。’”《戒经》当中谈到,我们的内心,就犹如野马一样,心念常常在散乱,乱跑,脱缰的野马一样,它很难收,收不住。我们只有用心、用力、刻意来收我们的心,“恒励终难制”,就是我们要有非常大的策励的心,如果没有这样子一种坚定的信心,没有这样一种坚强的意志,没有大的一种愿力,我们的散乱心,我们的分别心是控制不住的,所以需要什么呢?“百利针顺衔”,我们要调伏这匹野马,我们怎么样子能够把它制伏住?要“百利针”才能够让它“顺衔”,才有办法来降伏了。这些就是让我们内心当中对戒律一种尊重,对戒律一种重要性的认识,对戒律如何来调心所产生的作用要有非常深刻的认识。也就是如果没有戒律,如果没有百利的针,那么要让野马制伏住,要让野马顺衔,不可能的。不会因为说这匹马是你家里养的,是你自己养的,它就会听话。不会的,它一样乱跑,那我们人也是一样的,不会因为说你说,“这个心马是我的,我可以自主!”,你自主不了!那么自主不了,它就要靠其他的力量,靠佛菩萨的力量。怎么样子让我们的心不乱跑?让我们的心能够收拢的住?收拢住才能够用我们这种恒常的心,一心专注来做一件事情。我们能够达到专注,能够一心,即使做世间的事业,即使做世间学问的研究也会有很大的成就。如果我们一心用功、办道,也会有很大的成就。就是世间、出世间所有一切的成就都跟我们的心散乱、不散乱有关系。

  世间上面的人也不容易让自己的心做到一心,来调伏自己的心。世间上面的人对工作很敬业、很勤奋,或者说做这个工作非常专注,一直很认真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很认真地做,但是几年、几十年很认真、很努力从事一项工作,不等于说就是有禅定,不等于说烦恼就调伏了。换一个境界就不容易适应了,换一个工作的氛围就很难跟人家交往,他只能对某一个工作,某一个生活的圈子,工作的圈子,做非常单一的事情。会非常认真做多少年,这个也就是用比较强制性的办法,让我们的心不乱跑。也就是刚才谈到的犹如一匹野马一样乱跑,那我们强制你不要乱跑,把它绑在那里,让它跑不了。我们未学法前,因为你想在世间上面有成就,必须要去拼命、去努力,这样的话它能够让我们的散乱心、狂妄心、分别心暂时停止,但是实际上我们心性上面的那些问题是没有改变的。那这匹野马我们不让它跑的时候,怎么办?你还是要去调伏了,经常去引导,然后慢慢这匹马就变成良马,最后变成千里马,跑起来的时候就很了不得。跑到一千里以外去,它会知道要跑回来,心就不会乱。如果你是野马的话,野马在家里,会往外跑,跑去哪里都不知道,那就跑六道轮回。这是肯定的!所以这个佛陀的比喻都是非常有智慧。

  又如分辨教云:“此是未调所化衔。”“此是未调所化衔”是什么意思呢?是刚强难化众生所需要化度的衔,也就是戒律,宗门是“约束”,44`09``(?没有听清)未调伏的众生修道用它。阎浮提众生难调难伏,菩萨有菩萨戒,比丘有比丘戒,居士有五戒、八关斋戒,沙弥有沙弥十戒,都有戒律。成佛了,没有戒律,不用戒律,佛大圆满境,身语意三业绝对不会违犯,一点都不会违犯。他已经是一个最圆满的标准,最高的一个境界。我们凡夫众生,七众别调,别解脱戒,都是为了要针对“此是未调所化衔”,这是对没有调柔、调伏的这些要修道的人来讲,戒律就是很重要的,它的原由也就是在这里。戒律它能够让我们的行为有一个具体的约束和规范,这就是三学里面的初学。“如调马师,以上利衔调拢戾马,根如戾马随邪境转,若其逐趣非应行时,应制伏之。”“如调马师”,就犹如训练野马的老师,他懂得以上利的衔来调拢戾的野马。

  野马就犹如我们人类的六根一样,它非常容易“随邪境转”。境本身没有邪不邪,因为你心有邪的话,境就会邪。心有烦恼,心不正住,正念不分明,我们外在的六根所缘到的境界,就会变成邪境。如果我们内心,变成正知正念,正见具足,我们所缘到的外境,就会变成一个正确的境,就不是邪境了。也就是我们烦恼的心通过六根所缘到外在的境界,这些境界就变成一个不好的境界,邪的境界,有偏的境界。偏不偏还是在我们人的心。是不是偏离佛道,就是因为我们的心。

  心跟根有关系,六根、六境、六识,我们常常讲“眼不见,心不烦”,看到了,看了心烦。你没有听到,心不烦,你听到声音都心烦。比如我们打坐,坐得安安静静,忽然间手机响了,你的心就烦了,手机都不让它关起来!稍微有一点声音,稍微有一点异常的现象,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我们知道了,你内心都受不了。稍微有一个人说你,某某,如何,你走过去听到了,你就会去了解:你刚才说我什么?是不是在表扬我,我哪里有什么优点,听到了就很高兴。如果你走过去听到了对方在讲你,你了解了,他说你怎么不好,那你就很难过。我们常常会去注意,现在背后有没有人在说我什么东西。

  我们的这个心,常常去关心一些无谓的问题,别人怎么说你,这是别人的认识,我们自己如何来认识我们自己?如何来认识自心?能不能认识清楚?就是我们自己尚且不能很好的认识自己,我们自己都很难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心,我们自己都认识不清楚,我们自己对自己都说不清楚,那么别人对你的事情怎么能够说得清楚?怎么能够认识得清楚?别人的一个答案怎么能够作为一个唯一的标准的答案呢?肯定是不对的,最多只能做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可以有很多种,几百种上千种都是有可能的,每一个人有一种看法,每一个人有一个答案。这就是我们的心随邪境转的原因。

  所以需要“学习尸罗,调伏心马,以多励力制令趣向,所应作品。”通过戒律的功德,让我们的心马调伏,趋向我们自己所要做的事情,所要成就的事情,让我们的心趋向佛道。心趋向佛道之后才能成佛,我们的心脱离了佛所走的路,我们走的路跟佛走的路不是一条路,怎么能够成佛呢?我们要成佛就是要走佛所走的路嘛,佛怎么走我们跟着后面走,就越走越近。如果我们走另外一条路,别的路,就不是道次第,它跟道次第没有关系了,所有的佛他成佛都是一样的。“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绝对都是一样。所以为什么要决定次第、数量,不决定的话,怎么修?无法修,不决定的话,我们内心都没有,内心都是空的。这个“空”不是“真空妙有”的空,这个空才是世间上面认为不存在的空。就是内心不存在决定,没有做决定,没有这样的作意。自然而然,不会很认真去修行的,自然而然不会认真来对待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些都是需要启发、培养,然后树立佛法的正知见。

3、修定在内不在外•内寂静住念正知

  “寂静者,如是于其妙行恶行,所有进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发起内寂静住,所有定学。”这个定学就是对我们自己所应该做的妙行,所应该停止的恶行。靠正念的力量,靠正知的力量,“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发起内寂静住”,因为我们内心正知、内心正念,正知正念,自然而然我们内心就不会随邪境转。不会随邪境转,我们内心都是一个正境,内心就会寂静。内心寂静,内心善良,内心正住,就是定的力量,就是定学。所以坐禅、打坐、修定,它不仅仅说是做样子,这个做样子怎么做?《广论》里面也有谈到,用一段来叙述,这是一个形相上面的一个叙述,你定不定还是你的心哪。我们的心不定的话,你坐在那里,一样还是会起烦恼,还是会起分别心,还是会散乱。

  所以我们不能在外在去追求寂静,外在是不容易追求到寂静的。住在寺院里头,晚上这么晚了还在说话,应该要止静了还在说话,忽然间有一个人说话,你就起烦恼;忽然间哪个人有一个声音,打个呼噜你就起烦恼;哪一个人起来了,走一下路你都会起烦恼,这就是这个不寂静,寺庙里面怎么还这么热闹!就是内心里面没有调伏没有寂静。你内心如果寂静的话,即便很多很多的人,你内心一样很清楚,都很寂静。寂静不寂静是对善境跟恶境来讲的,如果恶停止了,善现行;或者说我们的善法现行了,恶法停止了,你内心就寂静了。而不是说要让我们的心外面的什么也听不到了,什么声音也听不到了,事情也见不到了,把眼睛闭起来,耳朵塞起来,这个就是寂静,就是定了。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把门关起来,也不出门,闭关。你看你闭关能不能寂静?你一个人在家里试试看,闭起来,寂静不寂静?你一样起烦恼,烦恼没调伏,你关在房间里面还是一样起烦恼。烦恼起来可能反而更为强烈,为什么更为强烈呢?因为你一个人关在房间里面家徒四壁,你这种内心的烦恼散发不出去,散发不出去的话,你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烦恼,都是自己的烦恼的气息,你就会觉得“啊,自己的烦恼确实很重”。你来到人群当中,来到公共场合,自己烦恼的气息、因素发出去了,你自己不知道,还认为说没有烦恼,一关起来就知道说烦恼很多,这个人的心是很不可思议的。你没有很认真去研究,很认真去观察,是体会不出来的。所以需要在佛法方面来对照,在善行、恶行方面来对照,我们的心是不是能够安住在善法的所缘境,住得了住不了,这是非常难的事情。因为有时候住在善法,有时候住在恶法,它交替着来,交叉着来,但更多的情况下都是一种散乱。因为内心散乱,所以我们人的眼睛,我们人的耳朵,就会任遇所缘,看到什么就去看,听到什么就去听。然后就是喜欢说话、聊天、喜欢吃东西等等,都有可能。总是要找一个跟自己六根的习气比较相应的事情来做,总得要找一样。用世俗社会的话来讲,就是要找一种感觉了,要去找一种比较好的感觉。到寺庙里面来修道的话,不是来找感觉的,要开智慧,心要住在善所缘境,这才是对的。如果来找一种感觉,什么感觉呢?这个感觉你很难讲是什么感觉。感觉不一定是一种智慧,感觉都是在我们人的一种感官世界当中。它不是圣者的经验,不是圣者的世界。

  所以我们必定要分得很清楚,不能认为说我住在这个寺庙里头感觉蛮好,没什么问题,你恰恰有大的问题。这是真的,因为你适应了另外一个不同的环境,然后就麻痹大意,学佛就学不上去。

  “近寂静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观择真义发起慧学。”因为你有寂静的力量,有止的力量,“止”,恶法止息了,停止了,我们内心止在善法上面,我们内心住在善所缘境上面,我们内心停止在妙行上面,这样子的话,来思惟、观察佛法的真义、佛法的道理,慢慢、慢慢智慧就开出来了。也就是如果内心不寂静的话,怎么有可能会发慧学?智慧发不了。我们一位法师也好,我们一位在家的同修也好,你要开智慧,必须要有戒定慧的功德,必须要有这样子的一种经验,根据这样一种教授而行,他不可能违越次第的,也不是说我们随便把书翻一下,解释一番,就是戒定慧了,这个只是我们的解释,只是我们的名词、术语、概念。这种境界、这种功夫必须要这样一步一步来。所以经论里面比喻都非常形象,它为什么要这么形象呢?就是我们的心很粗,体会不出来。我们一直染污,清净的体会不出来;我们一直动荡,寂静的体会不出来,所以它要打比喻。如果不打比喻的话,你说我这个心有什么问题呢?都清清楚楚。清清楚楚、分分明明——但是我们都是世间心。我们学佛法、修行、用功办道,成佛,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的前提是要舍世间心,才能够发菩提心。反过来说,世间心不能舍,菩提心就发不起来。世间心多了,菩提心就少;世间心少了,菩提心就多;世间心没有了,才有办法有菩提心。那么如果你修不好的话,菩提心发不起来,世间心也有问题,就是刚才我提到的,因为你想,“我学佛法,可以不管世间的事情”,你就作意了,我不管世间的事。世间的事情没有兴趣了,但是你佛法也没有学到手,佛法也没有兴趣,那就很惨。最后佛法也没有兴趣,世间法也没有兴趣,那就变成说自己什么都没有兴趣,那人就消极了,就会出问题。

  所以在我们学佛法的过程当中,要认清楚什么是世间心,什么是菩提心。没有世间心,不等于说我们不跟世间上面的人打交道,不跟他们来往,只是说我们心更超越,我们的心更清净、更广大,我们才能够成就更多的、更好的、更广大的佛法事业、世间的事业,它是这样子的意思了。是我们整个的心路历程转变的一个境界,一个过程,一个氛围。这就是修行,就是戒定慧的功德。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