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大乘佛法与人文道德界说


 2023/11/17    下载DOC文档    

大乘佛法与人文道德界说

尊敬的惟觉长老、一诚长老、叶小文局长,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来宾:
  因为佛力、法力、众生力的加持感应,以及叶局长、一诚长老、惟觉长老的共同发心,我们满心欢喜地聚集在禅意浓浓的中台禅寺,探讨古老而深奥的佛教,实在是因缘殊胜、功德无量。现在,我就“大乘佛法与人文道德界说”,做个简短的发言。
   “大乘佛法”与“人文道德”理念的提出与研讨,是与时代因缘紧密契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现代以来,西方“二元对立”的哲学思想主导世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分裂,理性主义和物质文明被片面解读,心灵经验和精神文明被极端忽略,引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道德沦丧、信仰缺失等诸多的问题。教内外众多有识之士深入反省西方文化思想,大力呼吁人文道德,高度肯定以“和谐统一”为内在特质的中国儒释道传统文化对人类和平发展的巨大价值,如太虚大师在《佛教史略》说:“世界佛教之昌明,世界众生之幸福也,而关系我国如是其重。……佛教固非变不足以通矣。宋、明之际一变而儒学益以明,佛学益以通;今能乘世界之思潮再一变之,古今东西之政教学术,皆将因之而愈明!全球慧日,于是乎为不熸耳”。
  1972年,英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与日本著名学者池田大作的对话中说:“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1988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在巴黎诺贝尔获奖者国际会议上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1996年赵朴初居士在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汉城大会开幕式致词说:“在未来的世纪,人类的幸福和世界的和平,将主要取决于人类精神品格的自我完善。在这方面,佛教有自己独具的优势,一方面能给人类提供一种精神信仰,另一方面又具有总持人类文化、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智慧和方便”。
  近些年来,西方现代文明中以民主、自由为表征的人文道德被高度法制化,中国儒家思想中以民本、礼义为取向的人文道德被积极倡导,以及以人间佛教思想为旗帜的大乘佛法也被大力开展。对这三者本质和表相的异同,如果认识不清,就容易产生困惑和迷失。因此需要界定它们。
   西方人文道德以个人外在功利的获得为根本出发点,倡导对所有人无差别地尊重、善待,如深深影响西方文明的基督教说:“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爱邻人如同你自己”。中国儒家人文道德以自他完善人格的养成为根本取向,对亲疏关系不同的人有差别地尊重、善待,如《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论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庸》说:“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孟子》说:“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
  当理性主义极端发展,西方人淡化乃至抛弃对基督的信仰时,其人文道德就失去爱神而博爱神子(邻人)的精神,完全偏重个体的功利,也就 是“德”和“道”分离,德行只是功利手段,或行为习惯,没有内在的精神依托,于是出现精神空虚、道德滑坡的现象。这在同西方文化彼此消长的互动过程中,如果忽视精神信仰,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德”的养成和践行不能离开对“道”的追求和体认,如《论语》说:“志于道,据于德”。《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离开“道”,德育将只是口号,空虚无力。
   儒家虽然强调对“道”的追求,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但并没有详说“道”的内涵,只是让人依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等次第和孝、悌、礼、 智、信等德目去实践,而实践的动力来自对道的信心、榜样的启发和风俗的要求。当封建帝王由王道变成霸道,仅仅利用儒家思想伦理作为维护个人享乐的工具,而自己不躬行实践时,一般人就将儒家思想文化仅仅作为猎取功名利禄的手段,“德”与“道”也就分离了,于是伪善成风,吏治腐败。
  儒家追求的“道 ”在佛教中有完整详细的解说,即是遵循业果法则利益他人而感得自利,成就自他的人天福乐,如儒家《大学》说:“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周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而佛教对业果的道理说得非常详细,但佛教所明确倡导的不是追求人天福乐,而是让自他成佛,得到究竟圆满的安乐,而且不局限于人类,还要度化畜生等其它五道众生。这就是大乘佛法,如《法华经》说佛出世间的大事因缘就是让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如果发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而行六度万行,便是行持大乘佛法的菩萨道。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这样,于是就开演出缘觉乘、声闻乘、天乘、人乘佛法,作为修行大乘菩萨道的过渡阶段和接引众生的方便,最终都会成佛。如《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五)说:“若不入三乘道,教修福德,受天上人中富乐;若不能修福,以今世利益之事,衣食卧具等;若复不得,当以慈悲心利益,是名度一切众生”。
  相比于人文道德来说,大乘佛教的终极目标和度化对象更深广,但作为人,应以人类作为实践大乘菩萨道首要利益的对象,而且要重视践行相应于业果道理的善行,也即重视人文道德的实践,才能超越人文道德的局限。
   在人间佛教开展的现实层面,怎样少一些不合作的冲突纷争现象,多一些合作的互惠互利行为,就需要大力弘扬大乘佛法“和合共生”的思想。“和合共生”既强 调了和合共存,又强调了合作共生。任何违背和合共存与合作共生的思想与行为,都有可能影响或破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平衡性,从而导致对大乘佛法“和合共生” 思想理解的异化,引发严重的后果。只有以合作共生来促进和合共存,达到生生不息、利乐无穷,以和合共存来达到合作共生,对所有人、所有事才会有长远的利益,这样,两岸的关系也必将在可持续发展中更趋美好!
  谢谢!

来源:《法音》2007年第12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