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不被六根蒙蔽


 2023/11/10    下载DOC文档    

不被六根蒙蔽

各位法师、各位同学,今天我们要来谈一下佛法。 一、“华严”境界,众生在佛慈悲摄护下;我们学习佛四智。

大家在念诵《华严经》,《华严经》在佛教里面名为经中之王:“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华严经》有三种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三种。就八十华严来讲,它一共有七处九会,三十九品八十卷,所谓“七处九会、三十九品八十卷、四万五千个偈”。“七处”是哪七处呢?——人间有三处,天上有四处。“人间三处”:菩提场、祇树给孤独园、普光明殿;“天上四处”: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他化自在天。佛在菩提场一共讲了六品,在祇树给孤独园讲了一品,在普光明殿讲了十八品,忉利天讲了六品,夜摩天讲四品,兜率天讲三品,他化自在天讲一品……一共是三十九品。释迦牟尼佛讲《华严经》的时候是在七个地方讲——就是刚才谈到的那七个地方,然后谈了九会。

我们今天来学习这部《华严经》,非常地殊胜:寺庙里面早晨、晚上,我们敲钟、敲云板的时候都要念:“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会上佛菩萨”——念一个字敲一声,念一个字敲一声……由此可见它殊胜。那为什么我们敲钟、敲云板的时候都要念“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会上佛菩萨”呢?菩萨、佛的境界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对众生来讲——“无缘、同体”;对佛菩萨来讲——“大慈、大悲”。那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众生与众生之间,有些是有缘,有些没有缘;有些缘份比较深,有些缘份比较浅;有些缘份比较近,有些缘份比较远……就是说人有种种的差别——有远近、有亲疏、有内外、有上下、有高低、有智愚、有贫富……有种种的差别。

那么,“同体”是什么意思呢?对众生来讲,关系比较紧密、比较近的,感受就比较深,感受到好像我们大家是一起的;反过来呢?就是说我们这些人感受以外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不是一体的,是异体。在《华严经》里边,它就是要说明这样子的一些问题。众生有种种的差别性,现象界的种种诸法的不同;对佛菩萨来讲,不一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也就是说,佛大慈大悲心——“大慈”就是佛;“大悲”,菩萨、佛……“大慈大悲”就是佛菩萨的境界。佛菩萨的别名,还有大慈大悲。

那么,所有的众生都是在佛菩萨智慧、福德、光明摄受下,所有的六道众生,所有的三乘——声闻、缘觉、菩萨,都是在佛光普照下……佛就犹如太阳一样,他是不分别的。太阳出来能够普照万物,是不是?所有的草木、所有的人与非人……一切都是在阳光的普照之下。但是这些草木、这些人不一样——他有种种的差别,这样子也就是对阳光的感受不一样:太阳出来时候,有些地方、有些人,他很容易就能够沐浴在佛的太阳光之下——就是佛一说法,我们很容易就能够领会、很容易就能够接收;那么有些有情、有些地方,就需要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等到中午,甚至等到下午、晚上,它才能够接收到阳光。那么为什么会有早有晚呢?就是因为你被遮掩了——被其它的东西遮盖了,所以接收不到阳光。太阳变化的时间——它在运行的过程当中,慢慢慢慢角度发生了变化,然后我们就能够接收到阳光……就是因缘具足了,还是能够接收得到。

那这个比喻什么呢?我们人来接受佛法,人与人的关系,人同佛菩萨的关系,都要从“大慈大悲”这样的一个境界当中去学习——就是说,我们慢慢慢慢去培养、去增长慈悲心,才能够逐步逐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内心距离。因为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位置上都能够得到成长,都能够有成就感。世间上面各行各业的人,在本行业方面都会有进步,都会很努力,都会有所作为,用佛教的话来讲——“成所作智”,他也有成就;每一个人都是很重要的,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平等性智”;我们要用智慧去观察:“自己何作何为”;要用智慧去观察:“众生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用智慧去观察:“我们如何调整”——“妙观察智”。通过“妙观察智”,认清一切有情的平等性,认清一切有情如何在各自的缘起点上,如何去用功,如何去改进,如何去努力,如何去成长……逐步逐步就能够达到“大圆镜智”。但是我们在“大圆镜智”的这个份上,有区别、有差别、不圆满,就需要去努力用功。

二、认识凡夫与圣者之道差别在于有为法与无为法;有为法之差别因为因缘不同,故我们要与佛、善知识培养善缘。应以无为法为我们努力的目标,认识世间的一体多元。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法”本来是没有差别的,怎么会“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应该讲有为法有差别,无为法怎么还有差别呢?就是说,我们普通的人,凡人证悟到无为法——真如法性有深有浅。就是对佛法的体会,对佛法的觉悟有差别,而不是在有为法上面有差别,而不是在有为法上面去比较和执着。在有为法方面去比较、去分别、去执着、去追求,就是凡夫轮回的现象界;在无为法上面去比较、去努力、去用功、去追求、去发愿,是圣者之道。这两个道是不一样的道:一个是凡人的道,一个是圣者的道。昨天我谈到两条路,那就在这里去区分的。所以我们在平常的生活当中,都是在这些有形有相、有生灭的法当中去比较、去执着,是不对的,是错误的。我们要验证内心里边佛法的成就和功夫,那么在无为法上面去努力。

那么现象界上面,有为法的差别是因为各自因缘的不同,所以显示出来他们的差别——而实际上是没有差别的。各自因缘不同,但都是在佛菩萨慈悲、智慧摄受下,我们能够得到身心的安顿,能够得到心灵的成长,能够得到生死的解脱……这就是因为,同佛、菩萨、善知识、历朝历代的祖师大德们的因缘不同。因为因缘的不同,所以我们的感应、感受就不同——也就是说,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的发心,我们的业缘,是同什么佛,同什么菩萨,同什么善知识相应;而不是说,佛菩萨、善知识,怎么样同我们相应。佛菩萨、善知识发广大心:他要饶益一切有情。在这个份上,在这个缘起点上,他是平等的,是平等性智——对所有的众生,只要有缘都能够得度。有缘他才能够听得进去话;有缘,他才能够接受佛法;有缘,他才能够依照去实践……所以我们要发心,就这样一个道理。

我们要亲近善知识,对佛菩萨,要恭敬、礼拜、供养、承事……等等,就是来培养、成就这样一种善缘。我们内心、我们的身心,才会不造成对三宝、对善知识的远离,才会有这种因缘。佛菩萨他是平等的,所以我们佛法学不进去,不能得到感应,不能得到摄受,是我们的问题。但是我们常常会把我们的问题当成“佛菩萨对我们不慈悲,祖师大德们不管我们”……这是凡人思想的一个想法,是不对的。所以,在我们凡夫的世界,众生种种的差异相,种种的不同,这是自然而然的,肯定会有这些不一样的。但是我们要逐步逐步,同佛菩萨的世界、同佛菩萨的经验去接轨、去接近……

佛菩萨看众生就是一样,我们众生看众生是不同的。这样种种的差别,佛菩萨在自己的经验世界里,“佛佛道同”——法也都是一样的。但是凡夫在佛法的修证过程当中,他所证悟到的境界有差别,所以我刚才谈到“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十地菩萨都是不同的层次,只有到圆满佛果的时候,才是大圆满。没有到成佛的境界,就是有区别。那我们学佛法,就是要在无为法上、在无漏法上去努力,作为自己的一个标准,作为自己的一个方向和目标。这样的话,自然而然我们就不会在眼前的这些境界上面去计较、去分别。如果不会在眼前的境界上面去分别和计较的话,每一个境界它都是平等的。既然是平等,它都是能够非常容易做到平稳,非常容易做到平衡。我们的生命同别人的生命、有情同无情就非常容易做到和谐,就能够清净庄严。我们的人生,也会越来越有意义,越来越丰富。

无论是有情世间也好,无论是这个器世间也好,无论是正觉世间也好,都是如此——“器世间”就是物质世界;“有情世间”就是我们的生命世界;“正觉世间”就是佛菩萨圆满、清净的世界——那么无论器世间也好,有情世间也好,正觉世间也好,它是一体多元的。所谓“一体多元”什么意思呢?就在这样的一个世界当中,它们的体性是一致的,但是它表现出来的方式是不一样的。那为什么会表现出来的形式不一样呢? 就是佛菩萨同凡夫众生生命的状态不一样,所以他对这些物质的看法、对这些众生的看法不一样,认识也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境界也不一样……那我们如何来认识器世间、有情世间是一体多元的?就是要认识到、要了解到《华严经》的这样一个境界:诸法的差异性这种不同,这种多元。我们认识到这一点以后,自然而然,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心态,有一个非常平稳的心情,有一个很好的发心去对待不同的人跟事,就不会在这些有情烦恼的世间当中纠缠在一起。

三、分析凡夫被六根蒙蔽,说明发菩提心以突破之,以佛法为标准分别善恶,在境上修菩萨道。

那么,有情它有烦恼,造种种的业,有痛苦,在轮回之道。学佛法,佛教徒就要对这些现象、对这些世界认识清楚,然后逐步逐步朝好的方面去努力,向圣者之道去靠近。通常人年轻的时候、岁数小的时候,不晓得如何用功,也不知道怎么修行;岁数大、年纪大了、老了,就比较后悔,后悔在过去没有很好地修行,没有很好地用功,总是希望我们年轻的人,好好用功,好好修行;但是年轻的人又不能好好地用功,然后慢慢也老了……总是一代希望下一代,下一代再希望下一代。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很好去用功,很好去修行?这里边就有问题。

这里边什么问题呢?就是,有情的世间是靠六根六识六境来生活——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说眼睛看的、耳朵听的、鼻子闻的、身体感触、舌头上面我们吃的东西。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对六境产生六识——我们所有有情的世间的经验,都是在这样一个范围当中。那我们眼睛难道看错吗?我们的耳朵难道听错吗?这就是我们要了解,看错、听错,看对、听对是一个什么定义:是佛法的定义标准,还是世间的定义和标准。

比如说来到这个讲堂,说我们前面供了两个花瓶、我们前面有个木鱼、我们前面有个磬……这固然眼睛是看对了——你看到磬、看到木鱼、看到花瓶、看到蜡烛台……但实际上这个讲堂里边不仅仅有这几样东西。还有佛像,还有供桌,还有这么多人,还有房子,还有佛经、拜垫呢……很多很多东西。也就是说,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东西,只是我们自己想要看的东西,我们自己有兴趣看的东西;耳朵听到的东西,都是我们自己想听的东西。那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都是非常的有局限,非常的少,非常的片面。也就是说我们大部分的、大多数的、绝大部分的整体我们没有看到,没有听到,没有感受到。我们所感受到的,所接触到的都是里边的支分,都是里边的细节。

那这样我们的六根往往就会被外在的六境之所蒙蔽。也就是我们在有情的现象世界当中,又是仅仅那样的一点点。我们所积累的知识、文化、经验更少了,更是微不足道。也就是我们的六根被六尘障碍住了。所谓被六尘障碍住,就是我们听到一句话、看到一个境界,我们的心就停留在这个境界上,别的东西就听不进去,别的东西他就不会去缘,不能再去缘更广大、更宽阔的境界。所以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慈悲就被堵掉了,被障碍住了。不能觉察到佛菩萨的存在,不能觉察到佛菩萨饶益有情就要消除种种的差别相。

佛菩萨为什么有那样的一种功德?就是他的智慧能够跟所有的众生的心去相应,就是因为佛菩萨有这种愿力,有这种愿心。他在因地修行的时候,发菩提心、饶益有情……所以他慢慢慢慢成就了,圆满了。他就有那种功夫。那我们学大乘道——我们要成佛,就需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去培养这种能力,开阔我们的心胸,突破我们根被境所蒙蔽的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的心同佛法去相应,同圣道去相应,那我们的内心是非常光明剔透、非常清净、非常圆融,我们所看到、听到的,所有这一切都是无有限量,无有间隔的,没有障碍的……

这样的一个境界是非常好的一个境界,非常圆满的一个境界。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我们每个人所缘到的境界都是沧海一粟。因为沧海一粟,所以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很差劲很差劲,自己很成问题,自己修行用功走不上路。其实呢,我们每个人内心里边都有自性功德,内心里边都有很多的善法,都有佛性,需要去启发。我们的内心里边自性光明启发出来、自性智慧流露出来,就会感受到自在,感受到快乐,感受到法喜,感受到所有的境界都是圆融的,所有的境界都是圆满,都是清净的。那么这样就是佛菩萨的境界,就是华严的一种世界、境界。

长期以来,我们人类总是想办法要去超越——超越物质世界,超越他人,超越经验的范围等等……去追求知识,去拥有财富,让我们自己的文化提高、获得真理等等……无论是在封建专制的社会,还是现在所谓自由的社会,只要有社会,都会有种种的行为规范——就是社会上面大家约定俗成的行为的标准是什么。比如说一些风俗习惯,比如说一些法律上面所规定的行为的规范、道德的规范等等……那么我们只要是一个社会上面的人,不知不觉你要去遵守社会上面的这些行为的规范。我们遵守了社会上面行为规范以后,才能够适应这个社会。

但是我们适应了社会的进步,适应了社会上面人的一个生活的规范和标准,并不等于说我们善恶是非就分明。这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你上街,走在路上,知道了交通规则,去往哪个方向走,回来的时候往哪个方向走,左边还是右边,汽车走什么道,自行车走什么道,人走什么路,红灯绿灯的时候怎么走,就是你会非常清楚怎么走。那么这样的话只是说你自己会走路而已,对不对?你走在这个路上会走,不会发生车祸而已,不会撞到车,不会发生交通事故。那么,你走在这个路上面,心里想什么?你走在这个路上,在做什么事情?你是利人呢,或者去害人、去骗人呢?那都是很难讲,对不对?路上有很多骗人的、很多罪犯,他们在作案,还有很多小偷……诸如此类,他也遵守交通规则,有些法他也遵守,不等于说他犯了这个法,别的法他也在犯,不一定。那佛法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它既要遵守世间上面的法律、伦理、规范,对内心里边的这些善恶是非的标准、圣者之道,又非常清楚、非常明了。这是不一样的。就是对现象界的一切能够做得很好,同时我们内心里面又有很强的力量来提升自己,来对外界的一切进行超越,进行更大意义的一种实现。

我们如果不能很好地去认识这个世间,认识这个社会环境,认识这个自然环境,超越社会、自然环境对我们种种的影响、种种的制约,那么我们就会成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一个产物。就是说没有学佛法,你不能去超越。那么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属于依报,依报是共业所感。我们正报是别业所感,是每个人不同的业感得自己的一种果报身。但整个的社会是大家的共业所感。那么你要在这种共业的环境当中做得更好,能够活得更有意义——要修行,要自我超越。我们自我超越,内心烦恼得到转化,智能增长,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就不一样。

如果不是这样改变的话,不是这样净化的话,那我们的观念、我们的思想,就同一般社会上面不学佛的人思想的观念是一样的,认识是一样的,态度也是一样,谈何解脱呢?谈何超越呢?谈何证悟呢?悟就是在这些境界上面去悟,而不是说我们真正去远离这样的一些境界。如果我们远离那些境界的话会发生什么问题呢?会发生很大的问题。比如说:过去有很多隐士,那么他为什么要去当隐士呢?是对社会有看法、对别人有看法,不愿意跟社会上面的人为伍,自己找一个地方躲起来;那么又有些人去做什么呢?去当流浪汉,过一天算一天,这里住一下,那里住一下,居无定处,四处流浪……他也是对社会不满的一个表现;当然又有人把这些人集合在一起,过着一种世外桃源的生活,这也是不对的——从佛法的观点来看也是不对的。

我们寺庙同世俗社会虽然有一定的距离,但跟世外桃源不一样——我们要修行,要转化烦恼,要利乐有情,我们要帮助社会上面的人来解决心灵上面的痛苦,来化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不和谐,来帮助社会上面的人所存在的种种现实问题。菩萨六度里边就有布施度,布施度里边就有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他生活上面有困难,我们资助;法施——给你讲佛法,解决心灵上的问题、内心上的问题;无畏施——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对残疾人、局部器官坏掉的人做器官的捐赠,就是一种无畏施。这些都是在佛法里能够体现、能够说明的。我刚才讲这么多的意思在哪里呢?就是要告诉我们:凡夫道、圣者道,它们的区别在哪里。我们注重的是哪一些方面的区别,是凡夫道的区别,还是圣者道的区别。

在凡夫道所有种种的差别是不值得去计较的,只是缘起的不同出现而已;在圣者道的区别,那我们、佛菩萨、别人……他们功夫比较好、比较深,我们就是要很认真向他去学习,我们不如。如果我们学得比较好,功夫比较深,并且境界比较高,就有责任有义务更要发心去帮助别人——这样的话我们的心态就能够得到很好的一个调整。但是调整不容易的,是很难很难的事情。这样的话就需要我们长期去熏习,不断去熏习,不断同圣贤为伍,不断我们内心当中所缘的都是三宝,都是佛法,都是清净的、光明的境界——这是很重要的。比如我们念经也好,我们研讨也好,我们拜佛也好,我们做功课也好……这都是在培养戒定慧的功德,都是逐步逐步走向菩提道,与圣贤为伍,这是非常好的。

四、从三乘智慧谈策发出离心。

在《法华经》里边有“三兽渡河”这样一个比喻:大象、马、兔子,这三种来比喻三乘人修行的深浅次第。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讲了很多很多的佛法,众生的根基不同、因缘不同、福报不同,所以释迦牟尼佛从一佛乘,分别说成三乘法:声闻乘法、缘觉乘法、菩萨法,但是它体性都是一味的,都是佛法。只是因为三乘不同众生的根基,所以释迦牟尼佛就举了喻——兔子过河的时候,它就比较浅;马就深一点;大象更深。这就是兔子、马跟大象,本身自己的身体不一样——大象就是很高大,兔子很小,马则其次。那我们这个大象过河就比喻菩萨能修六度万行、利益众生的时候,见思烦恼都断了,习气也断了。那么比喻成什么呢?菩萨的智慧,大象比喻成菩萨的智慧;那么水呢?河流当中的水就比喻成空;它能够脚踏实地从这个河的一头走过去,就比喻成能够见到诸法的真实相。

所谓见到诸法的真实相,就是说他既能够见到空相,也能够见到有相——就是空与不空是平等的,空与有是平等的。在圣者来讲是空,在凡夫界是有。空跟有的平等不落两边——“智不住生死,悲不住涅槃”。他生死涅槃平等,智跟悲平等,有跟空平等。所谓智跟悲平等,他有大悲心——所以在生死界当中众生有苦难,就要去救度;“悲不住涅槃,智不住生死”,他智慧观察到生死轮回是苦道,所以他要解脱、要超越。那么马比喻成缘觉圣人修十二因缘——他虽然能够证到空的道理,但是还不能彻法抵源,还不能见到诸法的真实相,跟菩萨比起来还有距离;那么兔子比喻成声闻乘人修四谛法,他功夫就再浅一些。三兽渡河的目的都是为了要渡河,为了要从此岸到达彼岸。但是在渡河的过程当中,它们各自的感受、各自的根基、各自的情况别别不同。我们凡人、在座的大家,在修行、在用功,兔子的功夫还做不到,更不要说有大象、有马。我们传统文化讲“龙马精神”,用佛教讲是“法门龙象”,比成龙跟象——那么大象都是好的大乘,龙也是好。我们要能够到兔子就是到四谛法,这就很不简单了,能够苦集灭道。

那为什么我们不容易入道呢?会一直在凡夫现象界——迷惑的世界当中轮回,不能自拔。这也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也就是在佛法里面告诉我们,要去超越。超越的前提要去出离——就是出离心,出离心一个方面,还要消除对现世的贪着,第二个方面要消除对后世的贪着——两个都是要消除。现世的种种利乐、利益、快乐、幸福……这些的追求、贪着要舍离,就是不要以这些作为我们追逐的目标。反过来说我们如果对现世当中种种的名誉、地位、财富、世间的成就去很认真计较的话,我们怎么能够有出离心呢,是吧?这个是世间成就。我们的出离心就是超越世间成就的这样的一个心理。希望我们今生能够慢慢慢慢跟佛法去相应,跟圣者道去相应,而不是说,我今生的成就是比别人的衣食住行样样要好。如果我们的目标仅仅界定于此,那自然而然跟佛法是不相应的。

那么任何一个人想要培养出离心,想要入道,他必须去淡化这些现世安乐,去超越现世安乐,去出离这种现世上面的安乐跟利乐。不然的话就是我们一方面又想佛法学得很好,一方面又想在社会上面很有成就——这个是很难做到的。就是菩萨、大菩萨才能够做到。如果我们没有入道的人绝对不可能做得到,能够做到这个两全其美是很难很难的。那么我们要如何来消除对现世种种成就的贪着,利乐的追逐?这也需要功夫,也需要方法,也要根据佛法去实践,我们才能够出离,才能够超越。如果不是根据佛法来修正、对治,出离心生不起来——不是说我们想出离就能够出离,这不可能。我们说,我不计较就能够不计较,我不分别就能不分别,不是这么一回事。

那我们要去培养和成就这种出离心,首先要认识到暇满的难得,要认识到生命的无常——这是很重要的。我们没有体会到暇满难得,我们没有体会到人命无常,怎么会有出离心呢?也就是说,暇满难得和人命无常——或者说念死无常——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对治对现世利乐贪着,就是要告诉我们要舍弃现世。那我们现在不能修法,在佛法方面不能相应,就是对现世的执着。对现世的执着就不是佛法,也就是我们内心里面没有真正的佛法。虽然我们没有说自己是怎么样怎么样,但是内心里面没有佛法,实际上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佛的弟子、佛教徒。佛法跟非佛法的区别,就在于对现世的这些境界我们是贪着,还是说我们是出离。所以,舍弃现世的佛法同我们要去经营人世间的种种的事业、种种的成就是不一样的。这意思怎么讲呢?很多人说我们要做很多的事业,把世间法做得很好、很有成就,非常通达;同时呢,我们佛法又能够学得很好——这是不容易的,因为这两个刚好是相对立的。

本身我们长期以来都是在生死当中轮回,都是在这些境界当中过生活,佛法还是很弱很弱的——甚至说是没有的。我们认识到一个观念,不等于是我们就有这个观念的一种佛法。比如说计算机,比如说照相机,比如说汽车……我知道这个汽车叫什么牌、这个计算机是什么牌、照相机是什么牌,那么未必你会使用计算机、会开车、会照相。你会开车,不一定说你会制造汽车、你会制造计算机,对不对?这个也就是说,我们在佛法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受用,也就是你有去用法的时候内心得到改变,那只是暂时的。更不是说,我懂了一些佛法的名词,懂得了佛法的一些名相,我就有佛法了。就犹如我知道照相机有哪些品牌,汽车有哪些品牌,计算机有哪些品牌,对它们的历史演变也很清楚,市场状况也很了解,那么你没有钱的话,一样还是不会有车,不会有计算机,不会有相机……就跟你没有是一模一样的。这就是说我们了解了很多的佛经,懂了很多的佛法,没有去实修、没有去实证,跟没有是一样的道理。只是说你有这些常识而已——我知道佛法是怎么回事。但是实际上你没有那种功夫,没有那个水平,没有那个力量,就等于没有。

五、分析名言,破除对世间成就的执著。

那么这个世间上面的成就为什么我们会那么去执着?因为人他活在世间,就会被世间上面的这套名言,被世间上面的这套假象所迷惑。名跟相——所谓相就是有形状,我们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能够感觉得到的东西,体相用的相;还有一个就是名——名称。每一个人有一个名,你叫什么名:张三、李四、王二,这个桌子、椅子、板凳、拜垫、蒲团,花、草、鸟等等……任何一个法都有它的名,然后在这些法的比较当中,又能够有很多名相的安立。比如说,好看不好看,好听不好听,很好、 很坏、很脏、很臭等等……这些都是世间上面的一些名。但是这个名给安立在你的名份上,有时候就很高兴,有时候就会很苦恼……怎么讲呢?如果说人家说“你这个人很好”,听了很高兴;如果人家说“你这个人很坏”,听了即刻很不高兴。

那为什么它会这么厉害?就是众生对这个名言很执取,执取说:你这么说我,我就会高兴;你那么说我,我就不会高兴……自己内心里面有这种状态。反过来说,对一个他听不懂你话的人——比如对一个老外来讲,他听不懂普通话,你说这个老外多坏多坏,怎样怎样……他听了的话会很高兴——因为他不知道你在讲些什么东西;你讲他怎么好怎么好,他也不会高兴——因为他也搞不清楚你在讲些什么话,是吧?因为你高兴得起来,或者说你会苦恼是因为自己内心这么去想——想对方说我好、对方说我坏、对方说我什么……就是被这个名束缚住,是不是?

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也是一样的:我要去找一枝很好的笔;我要去买一件很好的衣服;我要吃饭、要吃什么东西……他就会去挑,对不对?挑选。挑选就是一种贪心的表现,贪着的一种表现。就是我需要什么东西,不需要什么东西;哪些东西是好的,哪些东西是不好的……都是在这样一些经验当中,在这样一些世界里头,去分别,去生活。

那我们学佛法的人也是一样的。学时间长的也会有这方面的问题:比如我们大家在这里用功修行,如果听一位法师说“某某你最近很发心、进步很大”,我们就很高兴;如果另外一个法师说“你这个人这么差劲,越学越不行”,听了以后即刻心里就一落千丈。是不是?也就是在佛门当中,我们修行用功的时候一样也会受到这些名跟相的影响,名言的左右。

为什么我们很容易受到这些名言的左右、名言的影响呢?就是我们还会很在意这些东西,我们还是以这些作为我们生活的目标,以这些作为我们生活的追求。所以,出家人出家后社会上面的名都不要了,换了一个法名。你们大家来到这里也是,皈依以后都有一个法名。所以我们这个法名——法名就要和佛法相应,我们的名都要和法相应起来。我们不要跟世俗的法相应,要跟佛法相应。然后慢慢慢慢,我们这个名相才能够破掉。

好,今天就讲这么多。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