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中教授:新译华严经十地品 《华严经》卷第三十七 十地品之四
《华严经》卷第三十七 十地品之四 【题 解】此卷包含第六「现前地」及第七「远行地」的全部内容。 十二、第六地:「现前地」 关于第六「现前地」部分的结构。据澄观的判释:文有三分:初,赞请分。第二,正说亦分为二:初,地行;后地果。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们将第二「正说分」又分为二,这样便构成现在注译中的四部分。 「赞请分」九颂的内容是:与会大众听完金刚藏菩萨的宣讲之后,都欢喜雀跃,散花供养诸佛。自在天王、无量天女先后以偈颂的形式齐声称赞佛法之理以及菩萨十度修行的殊胜。随后,解脱月菩萨又请求金刚藏菩萨为会众讲解第六地之法。 第六地「正说分」之一——「明地行」。世亲《十地经论》卷八则将「明地行」部分再分为三层次:「如五地中三分差别:胜慢对治,不住道行胜及彼果胜。第六地亦如是。应知转胜故。」 第一,第一层次「胜慢对治」,其主旨为除掉慢心。关于此处所除治的「慢心」,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第五地所言的「十种平等清净心」为对治「苦」、「集」之染而有「取净」的情形。针对这种「净相」而在进入第六地之初,以「十种染净平等法」对治之。这「十种染净平等法」是:「一切法无相,故平等。无体,故平等。无生,故平等;无成,故平等。本来清净,故平等;无戏论,故平等。无取舍,故平等;寂静,故平等。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焰,如化,故平等。有、无不二,故平等。」金刚藏菩萨随后向会众指出,菩萨观想前述十种平等法即可进入第六「现前地」,获得「随顺忍」。 第二,第二层次「不住道行胜」,其主旨「不住道」而殊胜。此又分为三部分: 其一,「总显心境」。世亲将其解释为贯穿解释此地「不住道行胜」的「三观」,即「一切智观」、「大悲随顺观」、「一切相智观」。 其二,「别明观相」,即「缘起观」。经文本身是以十门来阐述的,其名目为:第一「有支相续门」、第二「一心所摄门」、第三「自业差别门」、第四「不相舍离门」、第五「三道不断门」、第六「三际轮回门」、第七「三苦聚集门」、第八「因缘生灭门」、第九「生灭系缚门」、第十「无所有尽观门」。 其三,「结成观名」,其主旨为总结第二「别明观相」中所言的十种缘起观。 第三,第三层次「彼果胜」,其主旨为「不住道行胜之果」。此又分为五方面: 其一,「对治行胜及离障胜」。「对治行胜」是指「三解脱门」,「灭障胜」则是指远离三种相。「三解脱门」是指三种进入解脱境界的智门,即「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而「灭障胜」中所远离的三种相,其实质是指「此六地中,远离法平等故。」 其二,「修行胜」。在此部分,金刚藏菩萨向会众宣讲此地的「二种修行」与三种「修行胜」。前者是指「发勇猛修行」与「丈夫志修行」。三种「修行胜」为「般若因胜」、「般若体现胜」、「般若用胜」。 其三,「三昧胜」。「三昧胜」是指此地菩萨所获得的十种「空三昧门」。十种空三昧的名目为:「得入空三昧,自性空三昧,第一义空三昧,第一空三昧,大空三昧,合空三昧,起空三昧,如实、不分别空三昧,不舍离空三昧,离、不离空三昧。」 其四,「不坏心胜」。进入此地的菩萨能够获得九种坚固不退转的心。其九种心如经中所说:「决定心、纯善心、甚深心、不退转心、不休息心、广大心、无边心、求智心、方便慧相应心。」 其五,「自在力胜」。菩萨依持于前述十种「不坏心」而获得九种自在力,如经中所言:「不惧异论,入诸智地,离二乘道,趣于佛智,诸烦恼魔无能沮坏,住于菩萨智慧光明,于空、无相、无愿法中皆善修习,方便智慧恒共相应。」 第六地「正说分」之二——「辨地果」部分,也称「校量胜分」,其涵义为彰显此地所证境界远远胜过声闻、辟支佛,也胜过第五地。其内容包含「调柔果」、「摄报果」、「愿智果」三部分。所谓「调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调和顺适。进入此地的菩萨所修的十种波罗蜜多中,以「禅定波罗蜜多」为主。所谓「摄报果」是指「王位之身酬因,名『报』;因成纳果,故名为『摄』。」所谓「愿智果」就是以大愿之力辅助所证智慧之果。 第六「现前地」的「重颂分」,有二十一颂。金刚藏菩萨为了使会众更加清晰地把握此义,而以偈颂的形式再次宣说第六地「现前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 关于此地名为「现前」的意义。菩萨至此位,能够通观缘起之义理,住于缘起智,进而引发染净无分别的最胜智显现于前,因此名为「现前地」,又作「现在地」、「目见地」。 十三、第六地:「远行地」 关于第七「远行地」部分的结构。根据澄观的判释:文有三分:初,赞请中有十二颂。第二,“正说分”又分为两部分,先“行”,后“果」。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们将第二「正说分」又分为二,这样便构成现在注译中的四部分。 「赞请分」中,与会大众听完金刚藏菩萨的宣讲之后,都欢喜雀跃,散花供养诸佛。自在天王、无量天女先后以偈颂的形式齐声称赞佛法之理以及菩萨十度修行的殊胜。随后,解脱月菩萨又请求金刚藏菩萨为会众讲解第七地之法。 第七「远行地」的「正说分」之一——「明地行」。世亲《十地经论》卷九则将「明地行」部分再分为三层次:「第七地中,有五种相差别:一、乐无作行对治差别。二、彼障对治差别。三、双行差别。四、前、上地胜差别。五、彼果差别。」 第一,「乐无作行对治差别」。金刚藏菩萨向会众宣说证入第六地的菩萨以「十种方便慧起殊胜道」而进入第七「远行地」。至于为何称之为「乐无作行对治」,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解释说:「初言『乐无作』者,乐着般若观空故,即细相现行障。此地随有不着为能对治。」即以「方便智」发起十种殊胜行,也就是以方便智慧对治对于第六地「般若观空」的执着。 第二,「彼障对治差别」。其主旨为「即摄无着行,有量功用皆不着故。」(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此又分为二: 其一,「修行无量种,治前有量障。」(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其涵义是:「随所作利益,何等众生?众生住何处?以何等智慧?以何等心?以何等行?置何等乘?以此差别,有十种修行。」(世亲《十地经论》卷九) 其二,「修行无功用行」。其主旨为:「任放天性,不由勤策,自然而行,亡功合道,名『无功用』。」(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而此地的特质即为修行「无功用行」。 第三,「双行分别」。世亲《十地经论》卷九说「双行分别分」有四种相:「一、二行双无间,二、信胜。三、能作大义。四、菩提分差别。」 其一,「二行双无间」的主旨为:「不舍前不动之『止』,观察之『观』,为止、观二行双行,一念不休即『无间』义。」(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 其二,「信胜」的主旨,如世亲《十地经论》卷九所说:「『信胜』者,彼无量智中殊异义,庄严相现前专念故。」 其三,「能作大义」的主旨为菩萨在此地于念念中具足十波罗蜜多。 其四,「菩提分差别」则为此地所证之相的总结。 第四,「前、上地胜差别」,「前」指初地至第六地,「上地」指第八、九、十地,「胜」为「增上」之义。 在前一部分中,解脱月菩萨向金刚藏菩萨请问菩萨在其它「地」中修行是否也能够满足一切菩提分法。金刚藏菩萨则先回答说,菩萨在十地中都能够满足一切菩提分法,不过在第七地中最为殊胜而已。然后,金刚藏菩萨较为详细地说明了此地胜于前六地的方面。 在后一部分,金刚藏菩萨向解脱月菩萨解释说,在由「杂染」至「纯净」的过程中,第七地为其过渡的关键所在。菩萨凭借在此地所圆满的大愿力方便智慧纔能得以通过。解脱月菩萨又问,此地的菩萨所修究竟是「染行」还是「净行」?金刚藏菩萨先以譬喻,再以「双非」来回答解脱月菩萨的疑问。 第五,第五层次「双行果差别」,其涵义是:「此果实通诸分,以双行是正住行,亲生此果故。又以双行该于诸分,皆双行故,名『双行果』。」(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据世亲所判释,经文是从四个方面来诠释「双行」的: 其一,「业清净」,经文分四方面:「一者,戒清净」。第二为「世间智净,此辨『行用』。」第三为「得自身胜,此明『行体』。」第四为「得胜力,谓得禅等现前胜功德力故。」(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澄观说,此「业清净」所言的「双行」为「自利」和「他利」之「二行双行」。 其二,「得胜三昧」,即菩萨住于此地所获得的殊胜的十种三昧。澄观说,此「得胜三昧」所言的「双行」为「定、慧双行」。 其三,「得过地」,其涵义是菩萨住于此地之所得超过二乘及前诸地。第一方面为「行修善巧过」,其基本内容,如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所说:「过法有二:一、巧智。二、深悲。过相亦二:一、下过二乘。二、上过智地,智慧地即八地无功用智。由此地中双观止、观,便至彼处法流水中,任运双流,趣佛智海。」此中,「过二乘」之「过」为超过、越过之义。而「过智地」之「过」为越过下地而得以直达上地之义。第二方面为「作业广大过」,即住于此地的菩萨,由于其殊胜的修行,得以在所有「业」、「行」方面超越声闻、缘觉。第三方面为「行修胜入过」,即住于此地的菩萨,「非但如前广、多无量,而力用难测,深无分量,胜而过也。」 其四,「得胜行」,其主旨是菩萨住于此地在修行方面非常殊胜,远远超过前六地。澄观说,此「得胜行」所言的「双行」为「寂、用双行」。「寂」即「真如理体」,「用」即此「理体」之作用。 关于「明地行」部分前述五层次之间的关系,澄观解释说:「初一,是趣地方便,即当入心。余四,为住、出心,在果。又住中,初一即初住地;次一正住地;次一,说虽在后,义该始终;后一地满。初言『乐无作』者,乐着般若观空故,即细相现行障。此地随有不着为能对治。二、谓向虽能治前地乐空之心,以其有量有功用即复是障故。修无量无功用行,以为对治。三、垢障既尽故,止、观双行。四、明此地功用过前六地,胜后三地。『上』即后也。五、由地满故,说『双行果』。」(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 第七「远行地」的「正说分」之二——「辨地果」部分,与前述第六地的相应部分大致相同。 第七「远行地」的「重颂分」,有二十二颂。金刚藏菩萨为了使会众更加清晰地把握此义,而以偈颂的形式再次宣说第七地「远行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 关于此地名为「远行」的意义。「远行地」,又作「深行地」、「深入地」、「深远地」。此地之菩萨住于纯无相观,远出过世间与二乘之有相行,因此名之为「远行地」。菩萨于此地修行「方便善巧波罗蜜」,断细相现行障,证得法无别真如。 十二、第六地:现前地 (一)、赞请分 菩萨既闻诸胜行,其心欢喜雨妙华,放净光明散宝珠,供养如来称善说。百千天众皆欣庆,共在空中散众宝,华鬘①、璎珞及幢、幡②,宝盖③、涂香咸供佛。 自在天王并眷属,心生欢喜住空中,散宝成云持供养,赞言:「佛子!快宣说!」 无量天女空中住,共以乐音歌赞佛,音中悉作如是言:「佛语能除烦恼病。法性本寂无诸相,犹如虚空不分别,超诸取着绝言道,真实平等常清净④。若能通达诸法性,于有于无心不动。为欲救世勤修行,此佛口生真佛子⑤。不取众相而行施,本绝诸恶坚持戒,解法无害常堪忍,知法性离具精进,已尽烦恼入诸禅,善达性空分别法,具足智力能博济。灭除众恶称大士⑥。」 如是妙音千万种,赞已默然瞻仰佛。 解脱月语金刚藏:「以何行相入后地?」 【章 旨】此九颂为第六地的「赞请分」。与会大众听完金刚藏菩萨的宣讲之后,都欢喜雀跃,散花供养诸佛。自在天王、无量天女先后以偈颂的形式齐声称赞佛法之理以及菩萨十度修行的殊胜。随后,解脱月菩萨又请求金刚藏菩萨为会众讲解第六地之法。 【注 释】①华鬘 即以丝缀花,结于颈项,或装饰于身上。此为印度风俗之一,但佛教规定,比丘不得以华鬘装饰身上,仅能以之悬挂室内,或用以供养佛。中国、日本佛教转而用其为佛前之庄严用品。华鬘以鲜花制成,所用种类并非一定,主要择其芳香。亦有以鲜花以外之物作成华鬘的情形,如以青铜等铸成之金属圆形板,上面刻镂花鸟、天女之形,或以牛皮切割而成(称为牛皮华鬘)。②幡 一般与「幢」一起使用,作为供养佛、菩萨的庄严具,用以象征佛、菩萨之威德。一般认为,「幡」是初期佛教教团的记号,但经典中多用之为降魔的象征。经典中亦常言造立此幡,能得福德,避苦难,往生诸佛净土,又言供养幡可得菩提及其功德,故寺院、道场常加使用,因而成为庄严之法具。③宝盖 是「伞」的美称,即指七宝严饰之天盖,悬于佛、菩萨或戒师等之高座上,作为庄严具。此外,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如经幢、石塔之顶上,有雕刻精细如伞状之盖,亦称「宝盖」,又称「华盖」。④法性本寂无诸相犹如虚空不分别超诸取着绝言道真实平等常清净 关于此偈的涵义,澄观解释为“赞理」。佛教所言之「理」有多种名称,如「法性」、「真如」、「真性」、「法本」、「实际」等,诸法之真实体性,即宇宙一切现象所具有之真实不变之本性,「法性」是万法之本,因而又称为「法本」。此偈语可以看作是对这一「理体」的全面描述。⑤若能通达诸法性于有于无心不动为欲救世勤修行此佛口生真佛子 关于此偈的涵义,澄观解释为「悲、智无碍行。」「若能通达诸法性,于有于无心不动」是言「智」,「为欲救世勤修行,此佛口生真佛子」是言「大悲」之行。佛教言,「悲」与「智」是佛、菩萨所必备的二种德性,也叫做「悲、智二门」。「智」是上求菩提,属于自利;「悲」是下化众生,属于利他。⑥不取众相而行施本绝诸恶坚持戒等八句 关于此二偈的涵义,澄观解释为“十度圆修行”。「不取众相而行施」是言「布施波罗蜜多」,「本绝诸恶坚持戒」是言「戒波罗蜜多」,「解法无害常堪忍」是言「忍辱波罗蜜多」,「知法性离具精进」是言「精进波罗蜜多」,「已尽烦恼入诸禅」是言「禅波罗蜜多」,「善达性空」是言「般若波罗蜜多」,「分别法」是言「方便波罗蜜多」,「具足智、力」是指「智波罗蜜多」和「力波罗蜜多」,「能博济」是言「愿波罗蜜多」。 【语 译】参加法会的佛子听闻金刚藏菩萨宣讲完如此殊胜的修行法,心中都产生大欢喜,他们都散播许多花,发出清净的光明,散播着诸多珍宝来供养佛,称赞金刚藏菩萨所说的如此美妙之法。数百千的天众都非常欣喜,一同在空中撒播众多的珍宝、花鬘、珍珠以及幢幡、宝盖、涂香来供养诸佛。 自在天王及其心中也产生欢喜,住于空中,散播珍宝凝成云彩来供养诸佛,他们一同称赞说:「佛子!快快宣说此后菩萨的修行!」 有无数的天女在空中停了下来,一同用乐音歌赞诸佛,每一天女都这样说道:「佛语能够除去烦恼病。法性本来就是寂静的,本来就没有任何相状,犹如虚空不能加以分别,超越取着而不能以任何语言去言说,它是真实平等而常常清净的。如果能够通达诸法之本性,无论对于『有』还是『无』都保持心的不动状态。佛、菩萨为了想救度世间的众生而勤奋地修行,从此佛之口所说之法中能够产生真正的佛子。不执着众相而实践布施,从根本处断绝诸恶并且坚持戒律,解悟佛法无害而常常能够忍辱,知晓法性是超越法相并且精进地修行,已断尽烦恼进入四禅八定,善于通达性空之理,行方便智慧,具足智、力,能够广博地济度众生。总之,灭除众恶即为大士。」 如此美妙的声音有千万种,称赞之后就默默地仰视着佛。 解脱月菩萨这时对金刚藏菩萨说:「菩萨凭借何等行相进入后地呢?」 (二)、正说分之一:「明地行」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已具足第五地,欲入第六现前地,当观察十平等法①。」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法无相,故平等②。无体,故平等③。无生,故平等;无成,故平等④。本来清净,故平等;无戏论,故平等⑤。无取舍,故平等;寂静,故平等⑥。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焰,如化,故平等⑦。有、无不二,故平等⑧。」 【章 旨】此章与下一章为「明地行」部分的第一层次——「胜慢对治」的内容,其主旨为除掉慢心。关于此处所除治「慢心」,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前观四谛,『苦』、『集』名染,『灭』、『道』为净。又十平等,随顺如道,但约净说。染相未亡,对染有净,亦名取净。今以十染净平等法而为能治。」这是说,第五地所言的「十种平等清净心」为对治「苦」、「集」之染而有「取净」的情形。针对这种「净相」而以「十种染净平等法」对治之。 【注 释】①十平等法 在第四、第五地,金刚藏菩萨都向会众宣讲进入其地须修十种心。然而此地所修的十种心是最为殊胜的。第四地所对治的是「我慢」和「解法慢」,即「我执」和「法执」;而第五地所对治的则是因「清净」产生的「慢心」。此第六地则是针对第五地的这种对于「净相」的执着而以「十种染净平等法」对治之。②一切法无相故平等 此句为「十种染净平等法」的总句。佛教的所有法都可以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三科」包蕴殆尽。而入地菩萨修行至此已经进入无为法的领域,因此,世亲说此处的「一切法」是指包括「无为法」在内的「十二入」。而「六根」与「六尘」均为缘起而成,因此本来就是「无」,因此,一切法都是平等的。此后的九句,是对此总句的推展说明。③无体故平等 关于此句,菩提流支《十地经论》卷八翻译为「一切法无想平等故」。世亲则解释为:「『十二入』自相想。」这是说,一切法都是由「六根」与「六尘」和合而产生的,也即世亲所说的是由「想」而产生的。实际上,一切法并无固定不变的本体,因而是平等的。④无生故平等无成故平等 这是说,一切法是心念辗转而生的,具体而言是「十二入」辗转的结果,因为有「生」,所以縩有苦果。而实际上,一切法都是以众生的虚妄分别为依凭的,因而是平等的。此中所言的「依他」是指「唯识三性」中的「依他起性」,此二句的涵义则是遣除「染分依他起性」。⑤本来清净故平等无戏论故平等 这是遣除「清净」与「染污」二元对立之下的「清净相」。也即前二句言遣除了「染分依他」,此则连同清净相一同遣除。⑥无取舍故平等寂静故平等 这两句是言遣除「圆成实性」,即真如理体。⑦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焰如化故平等 此句是言遣除将「我」当作「非有」的「恶取空」之见,「无」并非全「无」,而应以下句的「不二」来理解。⑧有无不二故平等 此句是言「有、无不二」,也遣「亦有亦无」义,再遣「非亦有亦无」义,「断四句,绝百非」的般若智慧自然就显现出来了。 【语 译】这时,金刚藏菩萨告诉解脱月菩萨说:「佛子!菩萨摩诃萨已具足第五地,想进入第六现前地,应当观察十种平等法。」 「这十种平等法是什么呢?具体是:一切法是无相的,因此,一切法平等。一切法是无体的,因此,一切法平等。一切法是无生的,因此,一切法平等;一切法是无成的,因此,一切法平等。一切法本来就是清净的,因此,一切法平等;一切法远离戏论,因此,一切法平等。一切法是无取无舍的,因此,一切法平等;一切法本来就是寂静的,因此,一切法平等。一切法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焰,如化,因此,一切法平等。一切法有、无不二,因此,一切法平等。」 「菩萨如是观,一切法自性清净,随顺,无违,得入第六现前地①。得明利随顺忍②,未得无生法忍③。」 【章 旨】在此章中,金刚藏菩萨向会众指出,菩萨观想前述十种平等法即可进入第六「现前地」,获得「随顺忍」。 【注 释】①菩萨如是观一切法自性清净随顺无违得入第六现前地 根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所说:「菩萨如是观」是「牒前所观十平等法」。「一切法自性清净」的涵义是:「『自性清净』者,远离前地染净慢垢。」「随顺」的涵义是「随顺真如十平等法」。「无违」的涵义是「以无分别心,无违所观」。「得入第六现前地」则是言「由前四,能得入六地。」②得明利随顺忍 根据《仁王般若经》卷上,有「五忍」,其中前四忍各有上、中、下三品。地前之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萨证得「伏忍」,即已制伏烦恼,然尚未断灭。而第一、第二、第三地的菩萨则分别证得「信忍」的下、中、上三品。第四、第五、第六地菩萨则分别证得「顺忍」的下、中、上三品。所谓「顺忍」即顺理而趣向无生果。而第六地菩萨所证之「顺忍」,「此当上品,治于细慢,故云『明利』。言『随顺』者,顺后『无生忍』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③未得无生法忍 「无生忍」是指悟入诸法不生之理。关于此「无生法忍」所证之「地」,有两种说法。从实际修证而言,入地菩萨已经可以说是证得了「无生法忍」。但就「寄位」,即仔细辨析菩萨修证阶位的细微差别时,菩萨在第八地方纔可以说是证得了「无生法忍」。 【语 译】这时,金刚藏菩萨告诉解脱月菩萨说:「菩萨如此观十种平等法,一切法的自性都是清净的,菩萨随顺此十种真如平等法,凭借无分别心而无违逆其所观,就得以进入第六现前地。进入此地的菩萨获得上品的随顺忍,但仍然未能获得无生法忍。」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已,复以大悲为首①,大悲增上②,大悲满足③,观世间生灭④。」 【章 旨】从此章开始进入「明地行」的第二部分「不住道行胜」的内容,其主旨为「不住世间」,「不住涅槃,同时相导,名『不住道』」。此章为「总显心境」的内容。关于四句的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解释说:「前三,辨能观心。后一,标所观境。前三皆悲,后一是智。由此相导,故名『不住』。故《论》结云『不住生死、涅槃故』。」此章很关键,世亲将其解释为贯穿解释此地「不住道行胜」的「三观」,即「一切智观」、「大悲随顺观」、「一切相智观」。 【注 释】①大悲为首 「三观」是总言因缘观的,因此,菩萨的「能观」呈现为「大悲」。关于「为首」的涵义,此句是言进入此地的菩萨是以一切智来观有为法的,所以,其远远胜于声闻、缘觉。②大悲增上 菩萨在此地的「能观」呈现为「大悲」。而关于「增上」的涵义,此句是言此地的菩萨凭借「一切道相智」,不但观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法,也完全了悟所有法的内容与本质。③大悲满足 菩萨在此地的「能观」呈现为「大悲」。关于「满足」的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满足』者,《论》云『一切种微细因缘集观故』,谓以『一切种智』委照无遗,故名『微细』。」「一切种智」又作「一切相智」,即通达「总相」与「别相」之智,即「佛智」。④观世间生灭 此句是标示「三观」之「所观」即观想对象。关于其涵义,澄观解释说:「前灭,后生;染生,净灭故。」「前灭」即染污的有为法灭,「后生」即清净的无为法生。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如此随顺观察之后,又以大悲为首,大悲增上,大悲满足,来观察世间有为法的灭除与无为法的生起。」 「作是念:『世间受生皆由着我①。若离此着,则无生处②。』」 【章 旨】从此章开始进入「不住道相胜」的第二层次「别明观相」的内容。此地的「观相」即「缘起观」。经文本身是以十门来阐述的。此章为第一门「有支相续」的第一部分,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称其为「辨定无我」,世亲则解释为「成差别」。其内容为:「双举解惑,释成无我故,则知缘集但是妄我。」「双举」则指「反举」和「顺举」,具体见注释。 【注 释】①世间受生皆由着我 关于此句的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解释说:「初言『世间受生皆由着我』者,即反举惑情,明『我』非理,但是苦集故。」②若离此着则无生处 关于此句的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解释说:「『若离此着则无生处』者,即顺举解心,明理非『我』,是灭道故。」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又产生这样的念想:『世间轮回的众生都是由于执着我的缘故。如果远离对于我的执着,就不会有转生之处。』」 「复作是念:『凡夫无智,执着于我,常求『有』、『无』①。』」 「不正思惟,起于妄『行』,『行』于邪道;罪行,福行,不动行②;积集增长。」 「于诸行中植『心』种子,有漏有取③。」 「复起后有④『生』及『老死』。所谓:业为田,『识』为种,『无明』暗覆,『爱水』为润,『慢』溉灌,『见网』增长,生『名色』芽。」 「『名色』增长生『五根』⑤,诸根相对生『触』,『触』对生『受』,『受』后希求生『爱』,『爱』增长生『取』,『取』增长生『有』;『有』生已,于诸趣中起『五蕴』身名『生』,『生』已衰变为『老』,终殁为『死』。于『老死』时,生诸热恼;因热恼故,忧、愁、悲叹,众苦皆集。」 【章 旨】此章与下一章均为「有支相续」的第二部分「倒惑起缘」的内容。「倒惑起缘」,依照世亲的解释为「答差别」,即回答外道的问难,以结成「无我」之意。澄观则将此「答差别」分为三部分,此章为其第一部分:初,明“倒惑”,顺起染缘。「顺缘」也就是观染法的生起,即以十二因缘解释世间众生轮回六道的根源。澄观将经文对于十二因缘的解释分为「辨无明支」、「明行支」、「明识支」、「辨名色支」、「辨六入」等八支五个层次,俱如前所分段落。 【注 释】①凡夫无智执着于我常求有无 这是世亲所说「答差别」中所暗设的两个问难之简要回答。世亲《十地经论》卷八说:「若实无我,云何着我?此中应有是难,即自答言:『愚痴所盲,贪着于我。』此示现如经『菩萨复作是念:此诸凡夫愚痴,所盲贪着于我』故。如是,实无有我,有何次第贪着于我,得有生间受身生处,成此示现?如经『无智暗障,常求有、无』故。」此中,「愚痴所盲,贪着于我」是菩提流支对于「凡夫无智,执着于我」一句经文的译法。「无智暗障,常求有、无」一句是菩提流支所译的文字,而此八十卷《华严经》则略去了「凡夫无智」一语。关于此二句的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无智』是痴,『常求有、无』即是有『爱』。然依三世,诸惑谢往,总名『无明』,略举发润有支本故。若约二世,虽诸烦恼,皆能发润,而发业位无明力增,故名『无明』。唯取能发正感后世善恶业者,以为其体,希常为『有』,于有乐事欲常住故。求断为『无』,于有苦事,愿断灭故。」②罪行福行不动行 指「三行」。「福行」是指行十善等福,能招感天上、人间之果。「罪行」,又称「非福行」,即行十恶等罪,能招感三恶道之苦。「不动行」,又称「无动行」,即修有漏之禅定,能招感「色界」、「无色界」之果。因禅定不动,感果不动,故称「不动」。③心种子有漏有取 「有漏」与「无漏」一起构成一组概念。「漏」为「流失」、「漏泄」之意,为「烦恼」的异名。人类由于烦恼所产生之过失、苦果,使人在迷妄的世界中流转不停,难以脱离生死苦海,故称为「有漏」;若达到断灭烦恼之境界,则称为「无漏」。「有取」即指执取。此处所言,「有漏有取」为种子的两种属性。依照唯识学的义理解释,「有漏」即指第八「阿赖耶识」中所蕴藏的「无漏种子」,「有取」则指第七「阿陀那识」对于种子的执取,并且使其由潜在的存在显现为现实的「现行」。经文后有言「复起后有生及老死」,显然将第八「阿赖耶识」当作了众生轮回六道的载体和根源之一。④后有 指未来之果报、后世之身心,即未证涅槃的众生,在未来世将承受的果报。「有」含有果报存在的意义。⑤五根 指「眼」、「耳」、「鼻」、「舌」、「身」等五识所依之五种色根,又作「五色根」。十二因缘中的这一支一般称之为「六处」即「六根」,至于此经中于此处为何只说「五根」,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有一个解释:「前段为明『意根』本有,云成『五根』耳。」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又产生这样的念想:『凡夫缺乏智慧,执着于我,常常常追问我到底是有还是无。』」 「愚妄的凡夫不正确地思惟,产生了虚妄的『行』,『行』于邪道;产生罪行、福行以及不动行;所有这些,都积集增长。」 「凡夫在其诸行之中种植了『心』种子,种子有漏,也产生对于种子的执取。」 「接着,又产生后有之『生』以及『老死』。这就是:以业为田,以『识』为种子,被『无明』的黑暗所覆盖,被『爱水』所滋润,被『我慢』所溉灌,『邪见之网』增长,产生『名色』之芽。」 「『名色』增长而产生『五根』,『五根』相对而产生『触』,在『触』的基础上又产生『受』,『受』后希求生『爱』,『爱』增长生『取』,『取』增长生『有』;『有』产生之后,在六道之中产生『五蕴』结合之身,这就叫『生』,『生』之后,身体逐渐衰变,就叫『老』,终殁就叫『死』。在『老死』时,众生焦热苦恼;因为焦热苦恼的缘故,忧、愁、悲叹,所有苦都聚集起来了。」 「此因缘故,集无有集者;任运而灭,亦无灭者。」 「菩萨如是随顺观察缘起之相。」 【章 旨】此章为「答差别」的后两部分:「二、『此因缘故』下,正智逆观,结酬无我。三、『菩萨如是』下,就人结观。」「逆观」则观染法之还灭。菩萨由此顺、逆观察缘起之相以证成「无我」。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从十二因缘观之,是由无明等十二因缘聚集而产生众生的生死流转,并非由『我』聚集而成。众生轮回六道,自然而灭,并没有一个主宰者使其灭。」 「菩萨就是如此随顺观察缘起之相的。」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于第一义谛不了,故名『无明』。所作业果是『行』;『行』依止初心是『识』;与『识』共生四取蕴为『名色』;『名色』增长为『六处』;根、境、识三事和合是『触』;『触』共生有『受』;于『受』染着是『爱』;『爱』增长是『取』;『取』所起有漏业为『有』;从业起蕴为『生』;蕴熟为『老』,蕴坏为『死』;『死』时离别,愚迷贪恋,心胸烦闷为『愁』,涕泗谘嗟为『叹』,在五根为『苦』;在意地为『忧』,『忧』、『苦』转多为『恼』①。」 「如是但有苦树增长②;无我、无我所,无作、无受者③。复作是念:若有作者,则有作事;若无作者,亦无作事,第一义中俱不可得④。」 【章 旨】此章为「有支相续」的第三部分,即世亲所说的「相差别」的内容。「顺缘观相」则知世间众生苦难的根源。「逆缘观相」则观成「法空」以破对于「谛理」的迷恋。 【注 释】①愚迷贪恋等六句 此句与上述「答差别」部分的如后经文相呼应:「于『老死』时,生诸热恼;因热恼故,忧、愁、悲叹,众苦皆集。」澄观将其归结为五种「苦」,即「热恼」、「忧」、「愁」、「悲叹」、「苦」。而在此句中,有两个重心,即「苦」和「恼」。而此五苦众生一直具有。「涕泗」,眼泪和鼻涕;涕泪俱下;哭泣。「谘」,商议;征询。「意地」,即「意根」。②如是但有苦树增长 此句是「逆观」中对于「顺观缘相」的总结。关于「苦树增长」的涵义,「苦树」是对于十二因缘的整体象征性的解释。此中,「初二」是指「无明」、「行」,「次二」是指「识」、「名色」,「次三」为「六处」、「触」、「受」,再「次三」为「爱」、「取」、「有」,「后二」即「生」、「老死」。③无我无我所无作无受者 此二句也是「逆观」中对于「顺观缘相」的总结。「无我所」即指「我」的作用。「无作」即无造作。「无受」即无有承担的主体。④若有作者则有作事若无作者亦无作事第一义中俱不可得 此五句是以「有我」与「无我」的问题作例子,结成殊胜的「空」义。关于其深刻涵义,澄观解释说:「逆观中,直显真实,性、相无碍故,为甚深缘起之观,正在于此。又『无作、作者』,即显缘生,非天、人作。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安住法性,法住法界故。于此一观,已为甚深。」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又产生这样的念想:由于对于第一义谛不了解,因此,有『无明』。所作业就是『行』;而『行』依止于最初之心,即是『识』;与『识』共同聚合产生的『色』、『受』、『想』、『行』等『四取蕴』即是『名色』;『名色』增长即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六境』、『六识』三事和合即产生『触』;『触』等聚合而有『受』;对于『受』产生染着就是『爱』;『爱』增长即是『取』;由『取』所产生的有漏之业即为『有』;从『业』产生的『五蕴』聚合体就是众生的出『生』;『五蕴』聚合体成熟就是『老』,『五蕴』聚合体变坏就是『死』。『死』之时就是离别世间,此时愚迷贪恋,心胸烦闷就为『愁』,流泪、询问、叹息就是『叹』,『愁』与『叹』等存在于眼、耳、鼻、舌、身『五根』就是『苦』,此『苦』存在于『意根』就是『忧』,『忧』、『苦』逐渐增多就是『恼』。」 「如此只有苦树的增长,而并无我,也无我的作用,无有作,也无有承受者。菩萨此时又产生在这样的念想:如果有作者,就有作出的事;如果无有作者,也就无有作出的事,在最真实的第一义中,有作、无作都不可得。」 【说 明】关于「答差别」和「相差别」部分对于十二因缘解释的不同意义,澄观有较为复杂的解释,颇便参考,列举如后: 「第三,迷真起妄,缘相次第者,即《论》『相差别』也。《论》云:『若因缘无我,以何相住因缘集行?』谓当相名『住』,生后为『行』故。经意云,迷诸谛理,起相集耳。然『成』、『答』、『相』三,通是『有支相续』,而两重缘相,差别云何?略有五异:一、前约妄我起缘,即迷我执。此约迷谛起缘,即迷真实义。二、前约缘起,此约缘次故。前通取十因,一处共起『名色』。此中一向单说次第。三、前通三世、二世,以许十因同一世故,义取亦通五世。此唯三世,以『名色』等唯约现故;义取亦通一世。四、前文欲明三世并备,于『无明』中说有『爱』故,于现在中说『无明』故。此中三世互有隐显,不许相通。五、前为答难,此为辨相。如《论》意故。有斯五异,两处辨缘,共明相续,总破痴倒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①。』」 【章 旨】此章与下一章为「别明观相」的第二门「一心所摄门」的内容。此章话语虽短,在大乘佛教中却至关重要。世亲概括其内容为「第一义谛差别」,而澄观概括为「推末归本门」。「本」为「一心」,「末」为「三界一切法」。「推末归本」也就是将三界一切法都归之于「一心」所起。 【注 释】①三界所有唯是一心 此句可以看作《华严经》影响中国佛教最大者之所在。世亲《十地经论》卷八解释说:「『但是一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转故。云何世谛差别?随顺观世谛,即入第一义谛。此观有六种:一、何者是染?染依止观。二、因观。三、摄过观。四、护过观。五、不厌厌观。六、深观。是中,染依止观者,因缘有分依止一心故。」依照世亲的说法,随顺十二因缘观察三界所有法的本质,即可进入最真实的第一义谛,即性空之理。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而《论经》虽云『皆一心作意』,取能作一心,故云『第一义观』。《论》云:『但是一心者,一切三界唯心转故。』此言则总。『转』者,起作义,亦转变义。然此一文诸教同引证成唯心。云何一心而作三界?略有三义:一、二乘之人,谓有前境不了唯心,纵闻一心但谓真谛之一。或谓由心转变,非皆是心。二、『异熟赖耶』名为一心,拣无外境,故说一心。三、『如来藏性清净一心』,理无二体,故说一心。」这是说,声闻、缘觉之人承认有法体的存在,即便是说「一心」,其涵义也与大乘佛教不同。而唯识学则以「异熟识」即「阿赖耶识」为「一心」,成立「唯识无境」的义理。而如来藏系典籍则以「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为「一心」,来成立「心」与「理」并无二体的心性之义。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又产生这样的念想:『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三界所有的一切法,都是依持于一心的。』」 「如来于此分别演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以故?」 「随事贪欲与心共生,『心』是『识』,事是『行』,于『行』迷惑是『无明』,与『无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长是『六处』,『六处』三分合为『触』,『触』共生是『受』,『受』无厌足是『爱』,『爱』摄不舍是『取』,彼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为『老』,『老』坏为『死』。」 【章 旨】此章为「一心所摄门」的第二层次「本末依持门」的内容。世亲称其为「染依止观」,澄观言「本末依持」则是言「一心」(即「本」)与三界(即「末」)之间所存在的相互依持的关系。澄澄观则在华严宗「依真起妄」义之上来解释此段经文之涵义的。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如来在此分别演说『十二有支』,都是依于一心而成立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随顺事物而生的贪欲与心一同存在,『心』就是『识』,事就是『行』,对于『行』产生迷惑就是『无明』,与『无明』及『心』一同存在的是『名色』,『名色』增长就成立『六处』,『六处』等三部分合和就成立『触』,『触』聚集而存在就是『受』,『受』没有满足就是『爱』,将『爱』摄住而不舍弃就是『取』。那些有漏法产生『有』,『有』所起的就是『生』,『生』逐渐成熟就是『老』,『老』再变化就是『死』。」 「佛子!此中,『无明』有二种业:一、令众生迷于所缘①;二、与『行』作生起因②。」 「『行』亦有二种业:一、能生未来报;二、与『识』作生起因。」 「『识』亦有二种业:一、使诸有相续;二、与『名色』作生起因。」 「『名色』亦有二种业:一、互相助成;二、与『六处』作生起因。」 「『六处』亦有二种业:一、各取自境界;二、与『触』作生起因。」 「『触』亦有二种业:一、能触所缘;二、与『受』作生起因。」 「『受』亦有二种业:一、能领受爱、憎等事;二、与『爱』作生起因。」 「『爱』亦有二种业:一、染着可爱事;二、与『取』作生起因。」 「『取』亦有二种业:一、使诸烦恼相续;二、与『有』作生起因。」 「『有』亦有二种业:一、能使于余趣中生;二、与『生』作生起因。」 「『生』亦有二种业:一、能起诸蕴;二、与『老』作生起因。」 「『老』亦有二种业:一、使诸根发生变异;二、与『死』作生起因。『死』亦有二种业:一、能坏诸『行』;二、不觉知故,相续不绝③。」 【章 旨】此章为第三「自业差别门」的内容。世亲称其为「因观」的「他因观」。经文从「自业」与「助成」两方面来说明了十二因缘之间的关系。「自业」也就是每一因缘自身的作用,「助成」则是辅助其后的因缘使其生起。 【注 释】①所缘 为「能缘」的对称,指认识之对象,为「心」、「心所法」生起之因,且被其所执取者。②生起因 与「牵引因」一同构成「二因」。「生起因」,又作「生因」,指依现世恶、善之业因而直接使其起未来之苦、乐果报。此与『牵引因』都指种子能生自果之作用,其中就种子于现在具有生果作用言,称为「生起因」。③不觉知故相续不绝 关于此句,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解释说:「经文意显,与无明为因,则无明非无因,老死非无果,故云『不觉知故,相续不绝』。『不觉知』者,即无明也。是以十二因缘犹如寻环,如汲井轮,无有断绝。反显若能觉知,则无复生死。」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在十二因缘中,『无明』有二种作用:第一、使众生迷于所缘;第二、与『行』作生起因。」 「『行』也有二种作用:第一、能够产生未来的果报;第二、与『识』作生起因。」 「『识』也有二种作用:第一、使诸有相续;第二、与『名色』作生起因。」 「『名色』亦有二种业:第一、『名色』内部互相辅助使其成立;第二、与『六处』作生起因。」 「『六处』也有二种作用:第一、眼、耳、鼻、舌、身、意各自取纳属于自身范围的境界;第二、与『触』作生起因。」 「『触』也有二种作用:第一、能与所缘相接触;第二、与『受』作生起因。」 「『受』也有二种作用:第一、能领会、承受受爱、憎等等事;第二、与『爱』作生起因。」 「『爱』也有二种作用:第一、染着可爱之事;第二、与『取』作生起因。」 「『取』也有二种作用:第一、使诸烦恼相续;第二、与『有』作生起因。」 「『有』也有二种作用:第一、能够使其在六道之中产生;第二、与『生』作生起因。」 「『生』也有二种作用:第一、能生起色、受、想、行、识五蕴;第二、与『老』作生起因。」 「『老』也有二种作用:第一、使六根变异;第二、与『死』作生起因。『死』也有二种作用:第一、能诸『行』变迁;第二、因为不觉知的缘故(即无明),使众生相续不绝。」 「佛子!此中,『无明』缘『行』①,乃至『生』缘『老死』者,由『无明』乃至『生』为缘,令『行』乃至『老死』不断,助成故。」 「『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者,由『无明』乃至『生』不为缘,令诸『行』乃至『老死』断灭,不助成故。」 【章 旨】此章为第四「不相舍离门」的内容。世亲称其为「自因观」,贯穿于其中的是「不即不离」的「中道」方法。此章同样也分为「顺观」和「逆观」两种过程。 【注 释】①无明缘行 通过「无明」与「行」之间的关系,可以大致掌握世亲所说的「自因观」的涵义。世亲是用「不即不离」的「中道」方法来解释十二因缘之间的关系的。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在此基础上说得更加明确:「自因观者,无明等自生因观缘事故。谓离前支无后支故,如不离『无明』有『行』等,则『无明』唯是『行』自因也。以是自故,令『行』不断;以是因故,但云助成。若唯不离『无明』有『行』,则成太即,不应言『无明缘行』。若全离『无明』有『行』,则成太离,『无明』则非『行』因故。《论》云,异则不成,不即不离则名自因。亦二义成矣。」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此中,『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的意思是,由『无明』甚至『生』为缘,使『行』甚至『老死』不间断,因为辅助使其成立的缘故。」 「『无明』灭,则『行』灭;甚至『生』灭,则『老死』灭的意思是,由『无明』甚至『生』不作为缘,使诸『行』甚至『老死』断灭,因为不辅助使其成立的缘故。」 「佛子!此中,『无明』、『爱』、『取』不断,是『烦恼道』①。『行』、『有』不断,是『业道』②。余分不断,是『苦道』③。」 「前、后际分别灭,『三道』断。如是『三道』,离我、我所,但有生灭,犹如束芦④。」 【章 旨】此章为第五「三道不断门」的内容。世亲称其为「摄过观」,其涵义是以「三道」摄持众生流转的苦因、苦果。「三道」即「烦恼道」、「业道」、「苦道」。此章也包含「顺观」、「逆观」两种过程。 【注 释】①烦恼道 又名「惑道」,指迷惑恼乱诸法事理之妄心,即「无明」、「贪欲」、「瞋恚」等之烦恼妄惑。如果以十二因缘相配合,即过去之「无明」、现在之「爱」、「取」等三支为「烦恼道」。②业道 指由妄心所发,「身」、「口」、「意」三业所作业之场所,或指有情众生苦乐果报(异熟)之通路。如果以十二因缘相配合,即过去之「行」、现在之「有」等二支为「业道」。③苦道 佛教将生死流转之因果赅摄于「三道」,其中,「苦道」涵摄现在之「识」、「名色」、「六入」、「触」、「受」以及未来之「生」、「老死」等七支。「烦恼道」、「业道」、「苦道」三道互立相通,从惑起业,从业感苦,从苦复起惑,展转相通,生死不绝,故称「苦道」。④如是三道离我我所但有生灭犹如束芦 关于此譬喻,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解释说:「如二束芦,互相依立,不能独成,则知无性,二我俱空。」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此中,『无明』、『爱』、『取』不间断,就是『烦恼道』。『行』、『有』不间断,就是『业道』。十二因缘的其余七支——『识』、『名色』、『六处』、『触』、『受』、『生』、『老死』不间断,就是『苦道』。」 「前、后际分别灭除,『三道』即断绝。如此『三道』,远离我以及我的作用,只有生灭,犹如束芦,互相依持而立。」 「复次,『无明』缘『行』者,是观过去;『识』乃至『受』,是观现在;『爱』乃至『有』,是观未来。于是以后,展转相续。」 「『无明』灭『行』灭者,是观待断①。」 【章 旨】此章为第六「三际轮回门」的内容。世亲称其为「摄过观」,也就是通过此「观」来破除此三过。此章也包含「顺观」、「逆观」两种过程。 【注 释】①观待断 关于此「观」,澄观解释说:「因观能灭,拣自性灭,故云『观待』。然十二缘三世并备,但随化迹、隐显分三,令知过去因招今苦器,今断『爱』等,当果不生,则『愚痴』绝命于『慧』刃,『爱』焦干于『智』火,高罗四开,于『六趣』无生,超逸于八极矣。」(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其次,『无明』缘『行』者,是观察过去;『识』乃至『受』,是观察现在;『爱』乃至『有』,是观察未来。于此以后,展转相续。」 「『无明』灭,『行』随之灭,就是观待断。」 「复次,十二有支名为『三苦』。此中,『无明』、『行』乃至『六处』是『行苦』①,『触』、『受』是『苦苦』②,余是『坏苦』③。」 「『无明』灭『行』灭者,是『三苦』断。」 【章 旨】此章为第七「三苦聚集门」的内容。世亲称其为「不厌厌观」,「厌种种微苦,分别所有受皆是苦故;及厌种种粗苦故。」(世亲《十地经论》卷八)此章也包含「顺观」、「逆观」两种过程。 【注 释】①行苦 「行」为「迁流」之义。因一切有为法迁流三世,而无刹那常住安稳;见诸法无常,而感逼恼,称为「行苦」。如果以十二因缘相配合,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等五支为「行苦」。②苦苦 有情之身心,本来即苦,更加以饥渴、疾病、风雨、劳役、寒热、刀杖等众苦之缘而生之苦,故称为「苦苦」。如果以十二因缘相配合,即「触」、「受」等二支为「苦苦」。③坏苦 又作「变异苦」,是指对所爱之人或物,因死亡破坏之变化所生起之苦感。又身中「地」、「水」、「火」、「风」等「四大」互侵、互坏之苦,也称为「坏苦」。此外,诸可意之乐受法,生时为乐,坏时逼恼身心之苦,也称为「坏苦」。如果以十二因缘相配合,即「爱」、「取」、「有」、「生」、「老死」等五支为「坏苦」。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其次,十二有支名为『三苦』。此中,『无明』、『行』、『识』、『名色』、『六处』等五支为『行苦』,『触』、『受』是『苦苦』,『爱』、『取』、『有』、『生』、『老死』等五支为『坏苦』。」 「『无明』灭『行』灭等等,是『三苦』断。」 「复次,『无明』缘『行』者,『无明』因缘能生诸『行』。『无明』灭『行』灭者,以无『无明』,诸『行』亦无。余亦如是。」 【章 旨】此章为第八「因缘生灭门」的内容,也即世亲所称的四种「深观」的前两种,其主旨为:「谓四句求缘,皆无有生,无生而生,故曰『深观』。此门明不自生,不他生。」(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此章也包含「顺观」、「逆观」两种过程。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其次,『无明』缘『行』的意思是,从『无明』因缘能够产生诸『行』。『无明』灭随即『行』灭的意思是,因为无『无明』,诸『行』也不存在。十二因缘其余数支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又『无明』缘『行』者,是生系缚①;『无明』灭『行』灭者,是灭系缚②。余亦如是。」 【章 旨】此章为第九「生灭系缚门」的内容,也即世亲所称的四种「深观」的第三种(世亲《十地经论》卷八),其主旨为:「明不共生。」(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此章也包含「顺观」、「逆观」两种过程。 【注 释】①无明缘行者是生系缚 「系缚」,指众生之身心被烦恼、妄想或外界事物所束缚而失去自由,长时流转于生死之中。②无明灭行灭者是灭系缚 所谓「灭」,仅仅是系缚的灭除,而非实体的生灭。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还有,『无明』缘『行』者,是生系缚;『无明』灭『行』灭者,是灭系缚。十二因缘其余数支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又『无明』缘『行』者,是随顺无所有观;『无明』灭『行』灭者,是随顺尽灭观。余亦如是。」 【章 旨】此章为第十「无所有、尽观门」的内容,也即世亲《十地经论》卷八所称的四种「深观」的第四种,其主旨为:「非无因作,随顺有故。」此章也包含「顺观」、「逆观」两种过程。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还有,『无明』缘『行』者,是随顺无所有观;『无明』灭,『行』随之灭者,是随顺尽灭观。十二因缘其余数支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说 明】「不住道相胜」的第二层次「别明观相」即「缘起观」。经文本身是以十门来阐述的,现总结说明如后: 第一门,「有支相续」。此门经文讲得较为复杂,又分为四层次:其一,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称其为「辨定无我」,其内容为:「双举解惑,释成无我故,则知缘集但是妄我。」「双举」则指「反举」和「顺举」。其二,澄观称其为「倒惑起缘」,澄观则将其又分为三部分:「初,明倒惑,顺起染缘。二、『此因缘故』下,正智逆观,结酬无我。三、『菩萨如是』下,就人结观。」「顺缘」也就是观染法的生起,即以十二因缘解释世间众生轮回六道的根源。「逆观」则观染法之还灭。菩萨由此顺、逆观察缘起之相以证成「无我」。其三,即世亲所说的「相差别」的内容。「顺缘观相」则知世间众生苦难的根源。「逆缘观相」则观成「法空」以破对于「谛理」的迷恋。 第二门,「一心所摄门」。此门在大乘佛教中却至关重要。又分为二:其一,澄观概括为「推末归本门」,「本」为「一心」,「末」为「三界一切法」。「推末归本」也就是将三界一切法都归之于「一心」所起。其二,「本末依持门」,「本末依持」则是言「一心」(即「本」)与三界(即「末」)之间所存在的相互依持的关系。澄观是在华严宗「依真起妄」义之上来解释此段经文之涵义的。 第三门,「自业差别门」。经文从「自业」与「助成」两方面来说明了十二因缘之间的关系。「自业」也就是每一因缘自身的作用,「助成」则是辅助其后的因缘使其生起。 第四门,「不相舍离门」。贯穿于其中的是以「不即不离」的「中道」方法来诠释十二因缘。 第五门,「三道不断门」。其涵义为「三道摄苦因、苦果故」(世亲《十地经论》卷八),「三道」即「烦恼道」、「业道」、「苦道」。 第六门,「三际轮回门」。此门的主旨是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角度来通观十二因缘。 第七门,「三苦聚集门」。其主旨为「厌种种微苦,分别所有受皆是苦故;及厌种种粗苦故。」(世亲《十地经论》卷八)。「三苦」为「行苦」、「苦苦」和「坏苦」。 第八门,「因缘生灭门」。其主旨为:「谓四句求缘,皆无有生,无生而生,故曰『深观』。此门明不自生,不他生。」 第九门,「生灭系缚门」。其主旨为:「明不共生。」 第十门,「无所有尽观门」。其主旨为:「非无因作,随顺有故。」(世亲《十地经论》卷八) 另外,此「十门」各有「顺」、「逆」二观。关于其涵义,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说得最明快:「顺观,大悲,不住涅槃。逆观,大智,不住生死,故名『不住道』。」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十种逆、顺观诸缘起。所谓:有支相续故,一心所摄故,自业差别故,不相舍离故,三道不断故,观过去、现在、未来故,三苦聚集故,因缘生灭故,生灭系缚故,无所有、尽观故。」 【章 旨】此章为「明地行」的第二部分「不住道行胜」的第三层次「结成观名」的内容。其主旨为总结前述经文所言的十种缘起观。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菩萨摩诃萨从如此十种角度逆、顺观察缘起。这十种是:有支相续门,一心所摄门,自业差别门,不相舍离门,三道不断门,观过去、现在、未来门,三苦聚集门,因缘生灭门,生灭系缚门,无所有、尽观门。」 【说 明】「明地行」的第二部分「不住道行胜」的内容至此金刚藏向会众宣讲完毕。「不住道行胜」的主旨为「不住世间」,「不住涅槃,同时相导,名『不住道』」。此部分的涵义是第六「现前地」的核心内容,但解释起来却较为复杂。注译的前述部分为避免滋蔓,主要是以经文「结成观名」部分的十门来归纳揭示其涵义的。而世亲在《十地经论》中另外有两种贯穿于十门之中的解释系统,鉴于其在中国佛教中的重要性,特在此加以补充说明: 从「不住道行胜」的「总显心境」部分,世亲总结出可以贯穿解释「不住道行胜」的「三观」,即「一切智观」、「大悲随顺观」、「一切相智观」。「一切智」是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大悲随顺观」即指菩萨以「一切道相智」来观察众生,「一切道种智」即菩萨所具的了知一切诸法别相之智。「一切相智」又作「一切种智」,即通达「总相」与「别相」之智,即「佛智」。 而此「三观」与十门的对应关系为: 第一,「一切智观」将十门又归摄为三段:「一、『成、答、相差别』,此摄十中初门。二、『第一义差别」,摄经第二门中之半。三、名『世谛差别』,摄余八门半。所以分三者,初一,显妄我非有;后二,显真俗非无,真辨缘性,俗明缘相,义理周备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 第二,「大悲随顺观」将十门又分为四层次:「一、『观众生愚痴颠倒』,摄十门中第一门。二、『余处求解脱』,摄第二门。三、『异道求解脱』,摄次四门。四、『求异解脱』,摄后四门。此之四观,初一,就情彰过。后三,就法辨非,于中,二是所依理,非对彼正理,名所取我以为余处。三是所依行法,非举其法,非明其行失;后一,明所求果,非以苦欲,舍苦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 第三,「一切相智观」,将十门又归摄为九个层次:「一、『染净分别观』,摄初半门。二、『依止观』,摄初门后半及第二门。三、『方便观』。四、『因缘相观』。五、『入谛观』。六、『力、无力信入依观』。七、『增上慢、非增上慢信入观』。上五门如次各摄一门。八、『无始观』,摄八、九二门。九、『种种观』,摄第十门。」上述九门中,「前五中,初二,通染净,一示染净相,二示染净依。后三,惟观染。于中,初二建立染法:一、染法之因。二染法之缘。后一,就染观过。」(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这是说,「染净分别观」、「依止观」、「方便观」、「因缘相观」、「入谛观」五方面,是从「染」、「净」两方面来说明缘起的,「顺观」为妄染,「逆观」则还归清净。而「力、无力信入依观」和「增上慢、非增上慢信入观」同言利他,前者是言化度凡夫,后者是言化度声闻、缘觉二乘。「无始观」和「种种观」主题是自利、利他二利成熟。其中,「无始观」又可称之为「真谛观」,其涵义是「见法缘集,无本性,故名为『无始』。」而第九门「种种观」又可称之为「俗谛观」,其涵义是「但顺缘转,故云『种种』。」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如是十种相观诸缘起,知无我、无人、无寿命、自性空、无作者、无受者,即得空解脱门①现在前。观诸有支皆自性灭,毕竟解脱,无有少法相生,即时得无相解脱门②现在前。如是入空、无相已,无有愿求,唯除大悲为首,教化众生,即时得无愿解脱门③现在前。」 「菩萨如是修三解脱门,离彼、我想④,离作者、受者想⑤,离有、无想⑥。」 【章 旨】从此章开始进入「明地相」的第三层次——「彼果胜」的内容,其主旨为「不住道行胜之果」。此章为「果胜」之一——「对治行胜及离障胜」的内容。「对治行胜」是指「三解脱门」,「灭障胜」则是指远离三种相。「三解脱门」是指三种进入解脱境界的智门,即「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而「灭障胜」中所远离的三种相,其实质是指「此六地中,远离法平等故」。 【注 释】①空解脱门 「三解脱门」之一。观一切法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的,自性本来就是空,无有作者,无有受者。如此通达者,即能够进入涅槃解脱之城,因此称之为解脱之门。②无相解脱门 又称「无相三昧」、「无想门」。既知一切法空,乃观男女、一异等相实际上并不可得;如果能如此通达诸法无相,即远离差别相而获得自在。③无愿解脱门 又称「无愿三昧」、「无作三昧」、「无起三昧」。对于诸法无所愿乐,则无所造作,即名为「无作」,或称「无起」。若知一切法无相,则于三界无所愿求;若无愿求,则不造作生死之业;若无生死之业,则无果报之苦而得以自在。④离彼我想 「彼」指他者,「我」指自己。此句即指「我」与「他人」是有分别的想法。澄观解释说,此是「空门所离」。⑤离作者受者想 「作者」是指心之作用,「受者」是指承受者即现代哲学中常说的「主体」。澄观说,此是「空门所离」。⑥离有无想 澄观解释说:此中所言的「有」与「无」是指大愿与欲求。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如此十种相观诸缘起,知晓无我、无人、无寿命、自性空、无作者、无受者,随即获得空解脱门显现于前。菩萨观十二因缘都是自性空寂的,获得毕竟解脱,无有一点点法相生起,随即获得无相解脱门显现于前。如此进入空、无相之后,无有愿望追求,只是以大悲为首要,教化众生,随即获得无愿解脱门显现于前。」 「菩萨如此修三解脱门,远彼、我之想,远离作者、受者之想,远离有、无之想。」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大悲转增,精勤修习,为未满菩提分法令圆满故。」 「作是念:『一切有为,有和合则转,无和合则不转;缘集则转,缘不集则不转。我如是知有为法多诸过患,当断此和合因缘;然为成就众生故,亦不毕竟灭于诸行。』佛子!菩萨如是观察有为多诸过恶,无有自性,不生不灭。」 「而恒起大悲,不舍众生①,即得般若波罗蜜现前,名『无障碍智光明』②。成就如是智光明已,虽修习菩提分因缘而不住有为中。虽观有为法自性寂灭亦不住寂灭中,以菩提分法未圆满故。③」 【章 旨】此章为「彼果胜」之二——「修行胜」的内容。在此章,金刚藏菩萨向会众宣讲此地的「二种修行」与三种「修行胜」。三种「修行胜」为「般若因胜」、「般若体现胜」、「般若用胜」,具体内容见注释。 【注 释】①恒起大悲不舍众生 此二句是言三种修行胜的第一种「般若因胜」,「以是不住,所以蹑前大智而起悲故。」(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②即得般若波罗蜜现前名无障碍智光明 此二句是言三种「修行胜」的第二种「般若体现胜」,「般若是通,名『无障碍智』;是别,称『无碍佛智』。虽未成就,今般若能照此智。此智前相名曰『光明』。『光明』即门也。」③成就如是智光明已等四句 此四句是言「般若用胜」,其涵义是「不住之相。谓上二句,涉事不失理,故不住有为。后二句,见理不坏事,故不住无为。即有为、涅槃平等证故。『以菩提』下,不住所为,智慧助道未满足故;不住有为,功德助道未满足故。不住无为,又俱未满故。俱不住。」(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大悲转而增强,精勤修习,使未能圆满的三十七菩提分法圆满的缘故。」 「进入此地的菩萨又产生这样的念想:『一切有为,有因缘和合则转变,无因缘和合则不转变;因缘聚集则转变,因缘不聚集则不转变。我如此知晓有为法具有很多过患,应当断绝此和合因缘;然而为了成就众生的缘故,我也亦不毕竟灭除诸行』。佛子!菩萨如此观察有为法具有很多过错甚至恶,有为法无有自性,不生不灭。」 「于是,菩萨一直产生大悲,不舍弃众生,随即获得般若波罗蜜多显现于前,这就叫『无障碍智光明』。成就如此智慧光明之后,菩萨即便是修习三十七菩提分的因缘但却不住于有为法之中。菩萨即便是观想有为法自性寂灭,也不住于寂灭之中,因为其三十七菩提分法未能圆满的缘故。」 「佛子!菩萨住此现前地,得入空三昧,自性空三昧,第一义空三昧①,第一空三昧②,大空三昧,合空三昧③,起空三昧④,如实、不分别空三昧,不舍离空三昧,离、不离空三昧⑤。」 「此菩萨得如是十空三昧门为首,百千空三昧皆悉现前。如是十无相、十无愿三昧门为首,百千无相、无愿三昧门皆悉现前。」 【章 旨】此章为「彼果胜」之三——「三昧胜」的内容。据世亲《十地经论》卷八的解释:「云何得三昧胜?有十空三昧门同为上首,及彼眷属故。」又「此空三昧有四种差别:一、观。二、不放逸。三、得增上。四、因事。」「十空三昧」的具体涵义见注释。 【注 释】①得入空三昧自性空三昧第一义空三昧 此三句据世亲的解释,都属于「观」。「空三昧」的涵义是「观众生无我」。「自性空三昧」的涵义是「观法无我」。「第一义空三昧」的涵义是「取彼空观」。②第一空三昧 此据世亲的解释,属于「不放逸」,其涵义为「三昧分别善修行故,修行无厌足故。」③大空三昧合空三昧 此二句据世亲的解释,都属于「观」。「大空三昧」的涵义是「依彼阿黎耶识观」。「合空三昧」的涵义是「观转识」。④起空三昧 此据世亲的解释,属于「得增上」,其涵义是「三昧得增上功德」⑤如实不分别空三昧不舍离空三昧离不离空三昧 此三种,据世亲的解释,属于「因事」,「余三种三昧,智障净因事。」而「如实不分别空三昧」所言之事为「教化众生因事」。「不舍离空三昧」所言之事为「愿取有因事」。「离、不离空三昧」所言之事为「如是愿取,有远离烦恼染而随顺诸有故,名『离、不离』。」(世亲《十地经论》卷八)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菩萨住于此现前地,得以进入空三昧,自性空三昧,第一义空三昧,第一空三昧,大空三昧,合空三昧,起空三昧,如实、不分别空三昧,不舍离空三昧,离、不离空三昧。」 「此菩萨获得如此十种为首的空三昧门,百千空三昧都完全地显现出来。如此以十无相、十无愿三昧门为首,百千无相、无愿三昧门都完全地显现于前。」 「佛子!菩萨住此现前地,复更修习满足不可坏心,决定心、纯善心、甚深心、不退转心、不休息心、广大心、无边心、求智心、方便慧相应心,皆悉圆满。」 【章 旨】此章为「彼果胜」之四——「不坏心胜」的内容。据世亲《十地经论》卷八的解释:「『不坏心』者,坚固不退故。」此章是言,进入此地的菩萨能够获得九种坚固不退转的心。其九种心如澄观的解释是:「一、信理决定。二、行堪调柔。三、不怖甚深。四、自乘不退。五、胜进无息。六、泯绝自他。七、利生无边。八、上求地智。九、巧化众生。」(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菩萨住于此现前地,又更修习满足不可坏心。其所修的不可坏心具体而言是:决定心、纯善心、甚深心、不退转心、不休息心、广大心、无边心、求智心、方便慧相应心,如此九种心都完全圆满具足。」 「佛子!菩萨以此十心顺佛菩提,不惧异论,入诸智地,离二乘道,趣于佛智,诸烦恼魔无能沮坏,住于菩萨智慧光明,于空、无相、无愿法中皆善修习,方便智慧恒共相应,菩提分法常行不舍。」 【章 旨】此章为「彼果胜」之五——「自在力胜」的内容。根据世亲的解释:「云何得自在力胜?」其答案是:「此诸菩萨心随顺成就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得般若波罗蜜行力胜,能深入故。」(世亲《十地经论》卷八)菩萨依持于前述十种「不坏心」而获得九种自在力。第八「化生力」与前述「不坏心」的第九「方便慧相应心」对应,而第九「智障净力」则与前述「不坏心」的第八「求智心」对应。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菩萨以此十种不坏心遵顺佛的菩提心,不惧怕异论,进入诸智地,远离声闻、缘觉二乘之道,趣向于佛智,诸烦恼魔不能沮坏其心,住于菩萨的智慧光明,于空、无相、无愿法中都善于修习,方便智慧一直与其相应,三十七菩提分法常行而不舍离。」 「佛子!菩萨住此现前地中,得般若波罗蜜行增上,得第三明利顺忍①,以于诸法如实相随顺无违故。」 【章 旨】此章为第六地「明地行」部分的第三层次「彼果胜」的结语。 【注 释】①第三明利顺忍 根据《仁王般若经》卷上,有「五忍」,即「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次句即指「顺忍」。第四、第五、第六地菩萨则分别证得「顺忍」的下、中、上三品。所谓「顺忍」即顺理而趣向无生果。而第六地菩萨所证之「顺忍」,「此当上品,治于细慢,故云『明利』。」(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菩萨住于此现前地之中,获得般若波罗蜜行增上,获得第三顺忍的上品,因为其对于诸法的如实真相能够随顺而没有违犯故。」 【说 明】第六「现前地」的「正说分」之一——「明地行」部分的内容,金刚藏菩萨至此全部宣讲完毕。在此,将其基本内容小结如后: 第一,关于此「明地行」部分的结构,世亲《十地经论》卷八解释说:「如五地中三分差别:胜慢对治、不住道行胜及彼果胜,第六地亦如是。」 第二,第一层次「胜慢对治」,其主旨为除掉慢心。关于此处所除的「慢心」,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第五地所言的「十种平等清净心」为对治「苦」、「集」之染而有「取净」的情形。针对这种「净相」而在进入第六地之初,以「十种染净平等法」对治之。这「十种染净平等法」是:「一切法无相,故平等。无体,故平等。无生,故平等;无成,故平等。本来清净,故平等;无戏论,故平等。无取舍,故平等;寂静,故平等。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焰,如化,故平等。有、无不二,故平等。」金刚藏菩萨随后向会众指出,菩萨观想前述「十种平等法」即可进入第六「现前地」,获得「随顺忍」。 第三,第二层次「不住道行胜」,其主旨「不住道」而殊胜。此又分为三部分: 其一,「总显心境」。世亲将其解释为贯穿解释此地「不住道行胜」的「三观」,即「一切智观」、「大悲随顺观」、「一切相智观」。 其二,「别明观相」,即「缘起观」。经文本身是以十门来阐述的,其名目为:第一「有支相续门」、第二「一心所摄门」、第三「自业差别门」、第四「不相舍离门」、第五「三道不断门」、第六「三际轮回门」、第七「三苦聚集门」、第八「因缘生灭门」、第九「生灭系缚门」、第十「无所有尽观门」。 其三,「结成观名」,其主旨为总结第二「别明观相」中所言的十种缘起观。 第四,第三层次「彼果胜」,其主旨为「不住道行胜之果」。此又分为五方面: 其一,「对治行胜及离障胜」。「对治行胜」是指「三解脱门」,「灭障胜」则是指远离三种相。「三解脱门」是指三种进入解脱境界的智门,即「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而「灭障胜」中所远离的三种相,其实质是指「此六地中,远离法平等故」。 其二,「修行胜」。在此部分,金刚藏菩萨向会众宣讲此地的「二种修行」与三种「修行胜」。前者是指「发勇猛修行」与「丈夫志修行」。三种「修行胜」为「般若因胜」、「般若体现胜」、「般若用胜」。 其三,「三昧胜」。「三昧胜」是指此地菩萨所获得的十种「空三昧门」。十种空三昧的名目为:「得入空三昧,自性空三昧,第一义空三昧,第一空三昧,大空三昧,合空三昧,起空三昧,如实、不分别空三昧,不舍离空三昧,离、不离空三昧。」 其四,「不坏心胜」。进入此地的菩萨能够获得九种坚固不退转的心。其九种心如经中所说:「决定心、纯善心、甚深心、不退转心、不休息心、广大心、无边心、求智心、方便慧相应心。」 其五,「自在力胜」。菩萨依持于前述十种「不坏心」而获得九种自在力,如经中所言:「不惧异论,入诸智地,离二乘道,趣于佛智,诸烦恼魔无能沮坏,住于菩萨智慧光明,于空、无相、无愿法中皆善修习,方便智慧恒共相应。」 (三)、正说分之二:「辨地果」 「佛子!菩萨住此现前地已,以愿力故,得见多佛。所谓:见多百佛,乃至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 「悉以广大心、深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切资生悉以奉施,亦以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诸佛所,恭敬听法,闻已受持,得如实三昧智慧光明,随顺修行,忆持不舍,又得诸佛甚深法藏。」 「经于百劫,经于千劫,乃至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转更明净。譬如真金,以毗琉璃宝数数磨莹,转更明净①。此地菩萨所有善根亦复如是,以方便慧,随逐观察,转更明净,转复寂灭,无能映蔽。」 【章 旨】此「辨地果」部分也称「校量胜分」,其涵义为「菩萨住此地中,胜声闻、辟支佛故。」(世亲《十地经论》卷三)此章为「调柔果利益胜」的主体——「调柔行」的内容。「调柔」的语言涵义是「和柔」、「和顺」、「调和顺适」。「调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调和顺适。本章即「调柔行」,含有三层涵义:第一,「见多佛」为「练行缘」。第二,「能练行」,包含「供佛福行」(即「供养诸佛」)、「回向大行」以及「忆持不舍」三方面的内容。第三,「所炼净」,内容为「转更明净」。 【注 释】①譬如真金以毗琉璃宝数数磨莹转更明净 这是说,菩萨于此地所修的「方便智」,就如同毗琉璃,以其打磨真金,即所证的出世智慧,即可使其更加晶莹明亮,即般若现前。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菩萨住此现前地,凭借愿力的缘故,得以观见很多佛。具体言之,得以观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如此乃至观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 「菩萨在诸佛所在的地方,都以广大心、深心,承事供养诸佛,尊重赞叹诸佛,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资生都完全奉献给佛,也以其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无上菩提。菩萨在诸佛所在的地方,恭敬地听受佛说法,只要一听之后,便随即受持,获得如实三昧智慧光明,随顺修行,忆持不舍,又获得诸佛甚深法藏。」 「菩萨住于此地中,经过百劫,经过千劫,甚至经过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转而更加明亮清净。譬如真金,以毗琉璃宝多次打磨使其晶莹,其转而更加明亮清净。此地菩萨所有善根也是如此,以方便智慧随逐观察,转而更加明亮清净,证得智慧,脱离了那些障碍,没有什么可以遮蔽其光明。」 「譬如月光,照众生身,令得清凉①,四种风轮②所不能坏;此地菩萨所有善根亦复如是,能灭无量百千亿那由他众生烦恼炽火,四种魔道③所不能坏。」 【章 旨】此章为「调柔果利益胜」的第二部分——「教智净」的内容,其基本涵义是「以此地成就证净,从体起用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此中,「智」为「体」,「教」为「用」,以此地所证得的「智」起灭除众生烦恼的作用。 【注 释】①譬如月光照众生身令得清凉 关于此譬喻,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譬如月』下,明『教智净』。以月光宽大,胜于前地,但取月轮为喻也。」②四种风轮 关于此譬喻,澄观解释说:「『四种风轮』者,……就义释,即四时之风。春曰『和风』,喻『烦恼魔』,顺爱心故。夏曰『炎风』,喻于『蕴魔』,多热恼故。秋曰『凉风』,亦曰『金风』,喻于『死魔』,果熟收杀故。冬曰『寒风』,喻于『天魔』,败藏人善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③四种魔道 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行四魔行,即是魔道。」「四魔」,是指恼害众生而夺其身命或慧命的四种魔类,即「烦恼魔」、「蕴魔」、「死魔」、「天子魔」四种。「烦恼魔」,指恼害众生身心的「贪」、「瞋」、「痴」等烦恼。「蕴魔」,指起种种障害而构成众生生命的「色」、「受」、「想」、「行」、「识」等「五蕴」,又作「阴魔」、「五蕴魔」、「阴界入魔」等。「死魔」,指能断众生命根的死。「他化自在天子魔」,即欲界第六天的魔王及其眷属,以其憎嫉贤圣的无漏法,作出种种扰乱,妨害众生行善事,使其无法成就出世间善根,又作「天魔」、「天子魔」。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譬如月光,照耀众生的身体,使其获得清凉,是四种风轮所不能破坏的;此地菩萨所有的善根也是如此,能够灭除无量百千亿那由他众生的烦恼炽火,是四种魔道所不能破坏的。」 「此菩萨,十波罗蜜中,般若波罗蜜①偏多;余非不修,但随力随分。」 「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六现前地』。」 【章 旨】此章为「调柔果利益胜」的第三、第四部分——「别地行相」和「结说地名」的内容。在本章中,金刚藏菩萨指出,进入此地的菩萨,其所修的十种波罗蜜多中,以「般若波罗蜜多」为主。 【注 释】①般若波罗蜜 为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智度」。「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指理解、领悟佛法所应该具有的一种特殊智慧,具有直观或直觉的特性。「般若波罗蜜」为「六波罗蜜」、「十波罗蜜」的根本,一切善法之渊源,因此又称为诸佛之母。声闻、缘觉虽有所得,然彼等只是追求迅速进入涅槃,不穷智之边际,因此不能获得般若波罗蜜;只有菩萨追求「一切智」,遂以之达于彼岸,称具足般若波罗蜜。此般若波罗蜜于成佛时转为一切种智,因而般若波罗蜜不属于佛,不属于声闻、辟支佛,亦不属于凡夫,只是属于菩萨。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进入此地的菩萨所修行的十种波罗蜜多中,般若波罗蜜多居多;其余的九种波罗蜜多,并非不修行,只是谓随能力、资质之限度而行罢了。」 「佛子!这就是『略说菩萨摩诃萨第六现前地』的内容。」 「菩萨住此地,多作善化天王,所作自在,一切声闻所有问难无能退屈,能令众生除灭我慢、深入缘起。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 「复作是念:『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 【章 旨】此章与下章为「摄报果利益胜」的内容。关于其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解释说:「王位之身酬因,名『报』;因成纳果,故名为『摄』。」此章从两方面宣说「果胜」:第一为「上胜身」,即上等的「身」报,经文中的「善化天王」。第二为「上胜果」,如经文中所言的「能令众生除灭我慢、深入缘起」等等。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住此地,大多作为善化天王,对于世间众生所做的事情能够自在无碍,对于一切声闻的所有问难都不能退缩和屈服,能够使众生除去、灭掉我慢,并且使其深入缘起。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四摄法,如此一切诸所作业,都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甚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佛智)。」 「菩萨又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我应当在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甚至为一切智智(佛智)的依止者。』」 「此菩萨若勤行精进,于一念顷,得百千亿三昧,乃至示现百千亿菩萨以为眷属。」 【章 旨】此章为「摄报果利益胜」的第二部分「禅定果胜」的内容。世亲将其归纳为:「菩萨禅定胜业。胜业有二种:一者,三昧胜。所谓『于一念间得百三昧』,得三昧自在力故。二者,三昧所作胜,谓见百佛等,以得是三昧力故。」(世亲《十地经论》卷三;此为世亲对初地的相关部分的解释,关于第六地,经文中,「百」递进为「百千亿」。)而「三昧所作胜」则同样是从「自利」与「利他」两个层面来说明的。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这些菩萨如果发奋勤行精进,在一念之间,就得以进入百千亿数三昧,甚至示现百千亿数个菩萨作为自己的眷属。」 「若以愿力自在示现,过于此数,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 【章 旨】此章为「愿智果利益胜」的内容。所谓「愿智」就是以大愿之力辅助所证智慧。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如果菩萨凭借殊胜的大愿之力自在示现,就可以超过前述所说的『百千亿』的数字,甚至花费百劫、千劫、百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的时间都无法计算清楚。」 【说 明】此「辨地果」部分也称「校量胜分」,其涵义为彰显此地所证境界远远胜过声闻、辟支佛,也胜过第五地。其内容包含「调柔果」、「摄报果」、「愿智果」三部分。所谓「调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调和顺适。进入此地的菩萨所修的十种波罗蜜多中,以「禅定波罗蜜多」为主。所谓「摄报果」是指「王位之身酬因,名『报』;因成纳果,故名为『摄』。」(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所谓「愿智果」就是以大愿之力辅助所证智慧之果。 (四)、重颂分 尔时,金刚藏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曰:「菩萨圆满五地已,观法无相亦无性,无生、无灭、本清净,无有戏论、无取舍,体相寂灭、如幻等,有无不二离分别。随顺法性如是观,此智得成入六地,明利顺忍智具足。」 【章 旨】此章之后为第六「现前地」的「重颂分」。金刚藏菩萨为了会众更加清晰地把握此义,而以偈颂的形式再次宣说第六地「现前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二十一颂分为五大部分。从此章一颂始,进入颂「明地行」部分。此章为「明地行」部分的第一层次「胜慢对治」的内容,其主旨为除掉慢心。关于此处所剔除的「慢心」,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第五地所言的「十种平等清净心」为对治「苦」、「集」之染而有「取净」的情形。针对这种「净相」而以「十种染净平等法」对治之。 【语 译】那时,金刚藏菩萨为了重新宣示这些道理而以偈颂形式说:「菩萨在圆满第五地之后,观十种平等法:一切法是无相的,一切法是无体的,一切法是无生的,一切法是无成的,一切法本来就是清净的,一切法都远离戏论,一切法是无取无舍的,一切法本来就是寂静的,一切法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焰、如化,一切法有、无不二。菩萨如此随顺此十种真如平等法,这种智慧就可以使其得以进入第六地,进入此地的菩萨获得上品的随顺忍。」 「观察世间生灭相。」 「以痴暗力世间生,若灭痴暗世无有。观诸因缘实义空,不坏假名和合用,无作无受无思念,诸『行』如云徧兴起。不知真谛名『无明』,所作思业愚痴果,识起共生是『名色』,如是乃至众苦聚。」 「了达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缘亦复然,生死皆由心所作,心若灭者生死尽。」 「『无明』所作有二种,缘中不了为『行』因,如是乃至『老』终殁,从此苦生无有尽。」 「『无明』为缘不可断,彼缘若尽悉皆灭。」 「『愚痴』、『爱』、『取』『烦恼支』,『行』有是『业』,余皆『苦』。」 「『痴』至『六处』是『行苦』,『触』、『受』增长是『苦苦』,所余有支是『坏苦』,若见无我『三苦』灭。」 「『无明』与『行』为过去,『识』至于『受』现在转,『爱』、『取』、『有』生未来苦,观待若断边际尽。」 「『无明』为缘是生缚,于缘得离缚乃尽。」 「从因生果离则断,观察于此知性空。」 「随顺『无明』起诸有,若不随顺诸有断,此有彼有无亦然。」 「十种思惟心离着:有支相续、一心摄,自业、不离及三道,三际、三苦、因缘生,系缚起灭、顺无尽。」 【章 旨】此章的十偈三句颂「不住道行胜」,其主旨为「不住世间」,「不住涅槃,同时相导,名『不住道』」。(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其中,第一句颂「总显心境」,随后的九偈一句颂「别明观相」。而「别明观相」又分为十段。第一,有二偈半颂「有支相续」。第二,一偈颂「摄归一心」。第三,一偈颂「自业差别」。第四,半偈颂「不相舍离」。第五,半偈颂「三道不断」。第六,一偈颂第七门「三苦聚集」。第七,一偈颂第六门「三际轮回」。第八,半偈颂第九门「生灭系缚」。第九,半偈颂「因缘生灭」。第十,三句颂「无所有、尽观」。最后一偈外加一句颂「总结十名」。 【语 译】金刚藏菩萨以偈颂形式继续对大众说:「进入此地的菩萨观察世间的生灭相。」 「凭借『无明』的黑暗力世间法得以产生,如果灭除无明的黑暗,世间法就不存在。观察诸因缘,其实质就是空,不坏假名而起和合的作用,无作、无受、无思念,诸行如同云彩普徧兴起。不知晓真谛,就叫『无明』,所作思业无明之果,『识』聚合起来一同产生『名色』,如此,众苦就聚居起来了。」 「了达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都是依凭心而存在的,十二因缘也是如此,生死都是由心所作,心如果灭除,生死也就不存在了。」 「『无明』有二种作用:第一、使众生迷于所缘;第二、与『行』作生起因。如此乃至『老死』,从此苦便无有穷尽地产生。」 「『无明』为『行』之缘而不间断,如果二者之间的这种缘能够尽除,因缘之法就完全灭除了。」 「『无明』、『爱』、『取』不间断,就是『烦恼道』。『行』、『有』不间断,就是『业道』。十二因缘的其余七支不间断,就是『苦道』。」 「『无明』、『行』、『识』、『名色』、『六处』等五支为『行苦』,『触』、『受』是『苦苦』,『爱』、『取』、『有』、『生』、『老死』等五支为『坏苦』。」 「『无明』缘『行』者,是观察过去;『识』乃至『受』,是观察现在;『爱』乃至『有』,是观察未来。于此以后,展转相续。『无明』灭,『行』随之灭,就是观待断。」 「『无明』缘『行』者,是生系缚;『无明』灭『行』灭者,是灭系缚。」 「从因产生果,因灭则果断不生,从此观察就可以知晓诸法的本质就是空。」 「无明』缘『行』者,是随顺无所有观;『无明』灭,『行』随之灭者,是随顺尽灭观。十二因缘其余数支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十种思惟心离着:萨摩诃萨从如此十种角度逆、顺观察缘起,远离执着。这十种是:有支相续门,一心所摄门,自业差别门,不相舍离门,三道不断门,观过去、现在、未来门,三苦聚集门,因缘生灭门,生灭系缚门,无所有尽观门。」 「如是普观缘起行,无作无受无真实,如幻如梦如光影,亦如愚夫逐阳焰①。如是观察入于空,知缘性离得无相,了其虚妄无所愿,唯除慈愍为众生。」 「大士修行解脱门,转益大悲求佛法,知诸有为和合作,志乐决定勤行道。」 「空三昧门具百千,无相无愿亦复然。」 「般若顺忍皆增上,解脱智慧得成满。」 【章 旨】此章四偈颂「果胜」的内容,其主旨为「不住道行胜之果」。前二颂「对治胜」,其后一颂「修行胜」,其次半偈颂「三昧胜」,后二句通颂「不坏心胜」、「自在力胜」。 【注 释】①阳焰 又作「扬焰」,或「单日焰」、「阳光」。是指春初之原野日光映浮尘而四散所形成的现象。渴鹿与愚蠢的人看见后以之为水,追逐而去。 【语 译】金刚藏菩萨以偈颂形式继续对大众说:「菩萨以如此十种相观诸缘起,知晓无作者、无受者,无有真实的存在,一切法都如同幻觉、如同梦境、如同光影,也如同愚夫去追逐太阳折射的影子。菩萨如此观察就进入空,知晓十二因缘都是自性空寂的,随即获得无相解脱门显现于前。如此进入空、无相之后,无有愿望追求,只是以大悲为首要,教化众生。」 「菩萨修行解脱门,大悲转而增强,精勤修习佛法,知晓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立志乐于坚定地修行佛道。」 「菩萨住于此现前地,得以进入空三昧,如此以十无相、十无愿三昧门为首,百千无相、无愿三昧门都完全地显现于前。」 「进入此地的菩萨般若、顺忍都增上,解脱智慧得以成就圆满。」 「复以深心多供佛,于佛教中修习道,得佛法藏增善根,如金琉璃所磨莹。如月清凉被众物,四风来触无能坏;此地菩萨超魔道,亦息群生烦恼热。」 「此地多作善化王,化导众生除我慢,所作皆求一切智,悉已超胜声闻道。此地菩萨勤精进,获诸三昧百千亿。」 「亦见若干无量佛,譬如盛夏空中日。」 【章 旨】此章四颂,颂第五地「正说分」的第二部分「辨地果」内容。这也是澄观所说的「重颂分」的第二部分。前两颂颂「调柔果」,第三颂与第四颂前半颂「摄报果」,第四颂后半颂「愿智果」。 【语 译】金刚藏菩萨以偈颂形式继续对大众说:「进入此地的菩萨又以深心供养诸佛,对于佛的教诲都去修习,获得佛法的宝藏使其善根得到增长,如同真金被琉璃所磨而更加晶莹。如同月亮的清凉被泽众物,即便是四风吹来也不能破坏,此地菩萨超越魔道,也熄灭了众生的烦恼热。此地菩萨多作善化天王,化导众生使其去除我慢,所有一切修行都是为了追求一切智,完全已经超越胜过声闻道。」 「此地菩萨勤奋精进,获得诸百千亿的三昧。」 「此地菩萨观无数无量的佛,佛之光芒譬如盛夏空中的太阳。」 「甚深微妙难见知,声闻、独觉无能了。如是菩萨第六地,我为佛子已宣说。」 【章 旨】此章为「重颂分」的最后一颂,也是澄观所说的「重颂分」的第三部分。在此章中,金刚藏菩萨结叹自己向会众所阐述的菩萨第六地的境界。 【语 译】金刚藏菩萨以偈颂形式继续对大众说:「很深刻而微妙并且难于见到、知晓的佛法,声闻、独觉没有能够了解。如此菩萨修行的第六地,我为佛子已经宣说完毕。」 【说 明】第六地——「现前地」的内容至此已经完毕。有几个问题说明如下: 第一,关于本部分的结构。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九的判释:「文亦有三分:初,赞请分。第二,正说亦分为二:初,地行;后地果。」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们将第二「正说分」又分为二,这样便构成现在注译中的四部分。世亲则将「明地行」部分再分为三层次:胜慢对治、不住道行胜、彼果胜。 第二,关于此地名为「现前」的意义。菩萨至此位,能够通观缘起之义理,住于缘起智,进而引发染、净无分别的最胜智显现于前,因此名为「现前地」,又作「现在地」、「目见地」。 第三,关于此地「现前地」在「十地」中的地位与特点。如澄观所说,十地的宗趣都是「以地智、断证、寄位修行为宗,以显圆融无碍行相为趣」,「为成佛果为趣」。然而,从「所修」、「修成」、「寄位行」、「寄乘法」等四者分别言之,各「地」则略有分别。其一,从「所修」角度言之,第六「现前地」为「缘起行」。其二,从「修成」角度言之,「四地已上皆慧行,于中,四、五、六地是寄二乘慧。」其三,从「寄位行」的角度言之,十地各寄一度,第六「现前地」为「般若度」即「般若波罗蜜多」。其四,从「寄乘法」角度言之,「四、五、六、七,寄出世三乘。」第六「现前地」属于出世之「缘觉乘」之法。 十三、第七地:远行地 (一)、赞请分 是时天众心欢喜,散宝成云在空住,普发种种妙音声,告于最胜清净者:「了达胜义智自在,成就功德百千亿,人中莲华无所著,为利群生演深行。」 自在天王在空中,放大光明照佛身,亦散最上妙香云,普供除忧烦恼者。 尔时天众皆欢喜,悉发美音同赞述:「我等闻斯地功德,则为已获大善利。」 天女是时心庆悦,竞奏乐音千万种,悉以如来神力故,音中共作如是言:「威仪寂静最无比,能调难调世应供,已超一切诸世间,而行于世阐妙道。虽现种种无量身,知身一一无所有,巧以言辞说诸法,不取文字音声相。住诣百千诸国土,以诸上供供养佛,智慧自在无所著,不生于我佛国想。虽勤教化诸众生,而无彼己一切心;虽已修成广大善,而于善法不生着。以见一切诸世间,贪、恚、痴火常炽然,于诸想念悉皆离,发起大悲精进力。」 一切诸天及天女,种种供养称赞已,悉共同时默然住,瞻仰人尊愿闻法。时解脱月复请言:「此诸大众心清净,第七地中诸行相,唯愿佛子为宣说!」 【章 旨】此十二颂为第七地的「赞请分」,「赞中有十二颂,前十赞,后二请。」(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与会大众听完金刚藏菩萨的宣讲之后,都欢喜雀跃,散花供养诸佛。自在天王、无量天女先后以偈颂的形式齐声称赞佛法之理以及菩萨十度修行的殊胜。随后,解脱月菩萨又请求金刚藏菩萨为会众讲解第七地之法。 【语 译】参加法会的天众听闻金刚藏菩萨宣讲完如此殊胜的修行法,心中都产生大欢喜,他们都散播诸多珍宝形成云彩,发出种种美妙的声音,对最殊胜的清净者金刚藏菩萨说:「了达胜义,智慧自在,成就了百千亿功德,就连人间最清净的莲华都不去执着的菩萨,为了众生得到利益而演说渊深的修行方法。」 自在天王在空中发出大光明照耀佛身,也同时散播最上等美妙的香云,普供除去忧虑烦恼者。 这时,天众都很欢喜,完全发出美妙的声音同时称赞说:「我等一听到此地的功德,都已经获得大大美好的利益。」 无数的天女这时心中也很庆悦,竞相演奏千万种乐音,都凭借如来神力的缘故,同声这样称赞诸佛:「诸佛的威仪寂静是无与伦比的,能够调整最难于调整者,是世间应该供养者,已经超越一切诸世间,但却仍然行于世间阐扬妙道。即便是显现出种种无量的身体,但却知晓每一身体都是无所有的,巧妙地用言辞演说诸法,不取文字、音声之相。前往并且住于百千诸国土,以诸上等供养供养佛,智慧自在而一无所著,不产生生于佛国的想法。即便是勤奋地教化诸众生,而无众生与自己不同的想法;虽然已修成广大的善,但却对于善法不产生执着。因为看见一切诸世间众生被贪、瞋、痴之火一直燃烧着,对于这些离世的想念都完全远离,发起大悲精进之力来救渡众生。」 一切诸天及天女,以种种供养供养诸佛,称赞诸佛之后,都默默地停住,瞻仰人中最尊敬的金刚藏菩萨,都希望听闻说法。这时解脱月菩萨又请求说:「在此处的大众其心都是清净的,希望佛子为他们宣说第七地中的诸行相!」 (二)、正说分之一:「明地行」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具足第六地行已,欲入第七远行地,当修十种方便慧起殊胜道①。」 「何等为十?所谓:虽善修空、无相、无愿三昧,而慈悲不舍众生②。虽得诸佛平等法,而乐常供养佛。虽入观空智门,而勤集福德。虽远离三界,而庄严三界③。虽毕竟寂灭诸烦恼焰,而能为一切众生起灭贪、瞋、痴烦恼焰④。虽知诸法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焰,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自性无二,而随心作业无量差别⑤。虽知一切国土犹如虚空,而能以清净妙行庄严佛土⑥。虽知诸佛法身本性无身,而以相、好庄严其身。虽知诸佛音声性空寂灭,不可言说,而能随一切众生出种种差别清净音声。虽随诸佛了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随众生意解分别,以种种相、种种时、种种劫数而修诸行⑦。」 「菩萨以如是十种方便慧起殊胜行,从第六地入第七地。」 「入已,此行常现在前,名为『住第七远行地』。」 【章 旨】此章为「明地行」的第一层次「乐无作行对治差别」的内容。在此章,金刚藏菩萨向会众宣说证入第六地的菩萨以「十种方便慧起殊胜道」而进入第七「远行地」。简言之,即以方便智慧对治对于第六地「般若观空」的执着。 【注 释】①十种方便慧起殊胜道 关于这一进入此地的门径,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十种方便』即是能治,谓前乐无作不名『方便』,不能起增上行,非殊胜道。今以十种不舍众生法无我智以为能治,治前乐心,名『方便慧』;便能摄取增上行故,名『起殊胜道』。」这是对于此法的总名称的解释。至于此「法」的实质,澄观是这样解释的:简言之,第六地所证之「空理」,所现前之「般若智」,并未完全做到「空、有不二」,因而须继续修行此地此法以对治之。②虽善修空无相无愿三昧而慈悲不舍众生 这是说,菩萨最大的「恶行」是不乐于利乐有情众生,以及对于众生产生爱等情感。修此法门的目的就是达到对于众生的无「爱见」之大悲。③虽远离三界而庄严三界 此为世亲所归纳的「摄众生因事」之一,其宗旨为利他。这是说,作为众生的上首,菩萨须住于世间庄严国土,但菩萨受生并未如同众生般由于惑业,而是由于自己救度众生的大愿。④虽毕竟寂灭诸烦恼焰而能为一切众生起灭贪瞋痴烦恼焰 此为世亲、澄观所归纳的「摄众生因事」之二「化令离障」。菩萨为了救治众生的缘故,示现出「贪」、「瞋」、「痴」等烦恼火焰,想使众生通过此而知晓「性寂」的境界。⑤虽知诸法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焰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自性无二而随心作业无量差别 此为世亲、澄观所归纳的「摄众生因事」之三「化令离障」。在第五地讲到菩萨应该掌握「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等世间智慧之时,提及可以以此四种智慧对治四种「智障」。此句中的「随心作业无量差别」即指此。⑥虽知一切国土犹如虚空而能以清净妙行庄严佛土 此句为世亲所归纳的「摄众生因事」之四「摄令住善」。这一句是说菩萨以庄严国土的方法来使众生住于善法的。这是从改变众生之「依报」来言化他的。⑦虽知诸佛法身本性无身而以相好庄严其身等三句 此三句为世亲所归纳的「摄众生因事」之五、六、七,「摄令住善」。即菩萨以「身轮」、「口轮」、「意轮」来化度众生。 【语 译】那时,金刚藏菩萨告诉解脱月菩萨等会众说:「佛子!菩萨摩诃萨具足第六地修行之后,想进入第七远行地,应当修行十种方便慧生起殊胜道。」 「这十种方便慧生起的殊胜道是什么呢?它们是:虽然善于修行空、无相、无愿三昧,但却怀有慈悲而不舍弃众生。虽然获得诸佛平等法,但却乐于常常供养佛。虽然进入观空智门,但却勤于聚集福与德。虽然远离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但却庄严三界。虽然毕竟寂灭诸烦恼的火焰,但却能够为了一切众生的缘故为其除灭贪、瞋、痴烦恼的火焰。虽然知晓诸法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焰,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自性无二,但却针对众生之心而作无量差别的种种业。虽然知晓一切国土犹如虚空,但却能够以清净妙行去庄严佛土。虽然知晓诸佛之法身本性无身,但却以相、好庄严其身。虽然知晓诸佛音声本性是空而寂灭的,是不可言说的,但却能够针对一切众生发生出种种千差万别的清净音声。虽然因诸佛的教诲而了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只是由于一念而有,但却针对众生之意解而分别,以种种相、种种时、种种劫数而修习诸行。」 「菩萨凭借如此十种方便慧起殊胜行,从第六地进入第七地。」 「进入第七地之后,这十种修行常常显现于前,此即名为『住于第七远行地』。」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第七地已,入无量众生界,入无量诸佛教化众生业。入无量世界网,入无量诸佛清净国土。入无量种种差别法,入无量诸佛现觉智;入无量劫数,入无量诸佛觉了三世智。入无量众生差别信解,入无量诸佛示现种种名色身;入无量众生欲乐诸根差别,入无量诸佛语言音声令众生欢喜;入无量众生种种心行,入无量诸佛了知广大智。入无量声闻乘信解,入无量诸佛说智道令信解;入无量辟支佛所成就,入无量诸佛说甚深智慧门令趣入;入无量诸菩萨方便行,入无量诸佛所说大乘集成事令菩萨得入。」 【章 旨】此章与下一章为「明地行」的第二层次「彼障对治差别」的内容,其主旨为即摄无着行,对于有量功用都不不执着。此章则为其中的第一部分——「修行无量种,对治前述有量障」。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告诉解脱月菩萨说:「佛子!菩萨摩诃萨住于此第七地之后,进入无量的众生界,进入无量诸佛所教化的众生业中。住于此地的菩萨进入无量世界之网中,进入无量诸佛所在的清净国土。住于此地的菩萨进入无量种种差别法中,进入无量诸佛现觉之智慧中;进入无量劫数,进入无量诸佛所觉了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智中。住于此地的菩萨进入无量众生有差别的信解中,进入无量诸佛所示现的种种名色身中;进入无量众生的欲乐诸根的差别中,进入无量诸佛语言音声中,使众生欢喜;进入无量众生的种种心行中,进入无量诸佛所了知的广大智中。住于此地的菩萨进入无量声闻乘的信解中,进入无量诸佛所说的智慧之道中,使其产生信解;进入无量的辟支佛之所成就中,进入无量诸佛所说甚深的智慧门中,使辟支佛得以趣入;进入无量诸菩萨的方便行,进入无量诸佛所说的大乘集成事中,使菩萨得以进入。」 「此菩萨作是念:『如是无量如来境界,乃至于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得知,我悉应以无功用无分别心①成就圆满。』」 「佛子!此菩萨以深智慧如是观察,常勤修习方便慧起殊胜道,安住不动。」 【章 旨】此章为「彼障对治差别」的第二部分「修行无功用行」的内容,其主旨为「任放天性,不由勤策,自然而行,亡功合道名『无功用』。」(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而此地的特质为修行「无功用行」。 【注 释】①应以无功用无分别心 根据澄观的解释,这句的含义是:第六地之前修行「功用行」,第七地修行「无功用行」,至第八地方纔可以任运无功。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告诉解脱月菩萨说:「此菩萨又这样想:如此无量的如来境界,甚至于百千亿那由他劫都不能得知,我完全应该以无功用无分别心成就圆满。」 「佛子!此菩萨以渊深的智慧如此观察,常常勤奋修习方便慧生起殊胜道,安住于其中不动。」 「无有一念休息废舍,行、住、坐、卧乃至睡梦,未曾暂与盖障①相应。」 「常不舍于如是想念。」 【章 旨】此章与下一章为「明地行」的第三层次「双行分」的内容。“双行”为“内证行熟”和“止观俱现”。世亲《十地经论》卷九说「双行分别分」有四种相,其中前两种为:一、二行双无间,二、信胜。」前者是说,“双行”连续,后者是指由殊胜的“信”。 【注 释】①盖障 因为「烦恼」能够覆盖、障碍修行者清净的善心,使善心不得开发,故称「烦恼」为「盖」,或「盖障」。一般将「盖」归纳为五种,称之为「五盖」,即「欲贪盖」、「瞋恚盖」、「惛眠盖」、「掉悔盖」、「疑盖」。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告诉解脱月菩萨说:「进入此地的菩萨无有一念休息而废掉、舍弃止、观而行;行走、停住、坐、卧甚至睡梦,都未曾暂时与盖障产生相应的作用。」 「进入此地的菩萨一直不舍弃如此的想念。」 「此菩萨于念念中,常能具足十波罗蜜。何以故?念念皆以大悲为首,修行佛法,向佛智故。所有善根,为求佛智,施与众生,是名『檀那波罗蜜』;能灭一切诸烦恼热,是名『尸罗波罗蜜』;慈悲为首,不损众生,是名『羼提波罗蜜』;求胜善法,无有厌足,是名『毗梨耶波罗蜜』;一切智道常现在前,未尝散乱,是名『禅那波罗蜜』;能忍诸法无生无灭,是名『般若波罗蜜』;能出生无量智,是名『方便波罗蜜』;能求上上胜智,是名『愿波罗蜜』;一切异论及诸魔众无能沮坏,是名『力波罗蜜』;如实了知一切法,是名『智波罗蜜』。」 「佛子!此十波罗蜜,菩萨于念念中皆得具足;如是,四摄;四持,三十七品、三解脱门①;略说乃至一切菩提分法,于念念中皆悉圆满。」 【章 旨】此章为「双行分别」四种相中的后两种,即「三、能作大义。四、菩提分差别。」前者是指菩萨在此地于念念中具足十波罗蜜多,后者则为此地所证之相的总结。 【注 释】①四持三十七品三解脱门 此句的涵义是依凭于烦恼障而勤奋修行使其转为清净。「四持」为修行者的住处,「三解脱门」为修行者的依靠对象,「三十七道品」则为修行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语译】金刚藏菩萨继续告诉解脱月菩萨说:「住于此地的菩萨于念念中,一直能够具足十种波罗蜜。为什么如此呢?因为住于此地的菩萨念念都是大悲为首要,修行佛法,趣向佛智的缘故。住于此地的菩萨的所有善根,都是为了求证佛智的缘故,广泛地施与众生,这就叫『檀那波罗蜜』;能够灭除一切诸烦恼热,这就叫『尸罗波罗蜜』;以慈悲为首,不损害众生,这就叫『羼提波罗蜜』;追求殊胜的善法,没有满足,这就叫『毗梨耶波罗蜜』;一切智之道常常显现于前,从不散乱,这就叫『禅那波罗蜜』;能够忍诸法的无生无灭,这就叫『般若波罗蜜』;能够出生无量智慧,这就叫『方便波罗蜜』;能够追求上上等的殊胜智慧,这就叫『愿波罗蜜』;一切异端邪论以及诸魔众都不能使其沮丧转变,这就叫『力波罗蜜』;如实了知一切法,这就叫『智波罗蜜』。」 「佛子!这十种波罗蜜,菩萨于念念中都能够得以具足;如此的,四摄,四持、三十七品、三解脱门,简言之,甚至一切证得菩提的方法,住于此地的菩萨于念念中都能够完全圆满。」 尔时,解脱月菩萨问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菩萨但于此第七地中满足一切菩提分法,为诸地中亦能满足?」 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菩萨于十地中皆能满足菩提分法,然第七地最为殊胜。何以故?此第七地功用行满,得入智慧自在行故。佛子!菩萨于初地中,缘一切佛法愿求故,满足菩提分法;第二地离心垢故,第三地愿转增长得法光明故,第四地入道故,第五地顺世所作故,第六地入甚深法门故,第七地起一切佛法故,皆亦满足菩提分法。」 【章 旨】此章与其后的两章为「明地行」的第四层次「前、上地胜差别」的内容,「前」指初地至第六地,「上地」指第八、九、十地,「胜」为「增上」之义。在此章中,解脱月菩萨向金刚藏菩萨请问菩萨在其他「地」中修行是否也能够满足一切菩提分法。金刚藏菩萨则先回答说,菩萨在十地中都能够满足一切菩提分法,不过在第七地中最为殊胜而已。然后较为详细地说明了此地胜于前六地的方面。 【语 译】这时,解脱月菩萨又问金刚藏菩萨说:「佛子!菩萨仅仅是在此第七地中满足一切菩提分法呢?还是在其他诸地中也能够满足一切菩提分法?」 金刚藏菩萨回答说:「佛子!菩萨在十地中都能够满足菩提分法,然而第七地最为殊胜。为了什么缘故呢?此第七地功用行满之后,得以进入第八地之后的智慧自在行的缘故。佛子!菩萨在初地中,缘于对于一切佛法的愿求的缘故,满足菩提分法;在第二地因为远离心中的污垢的缘故,在第三地因为愿逐渐增长而获得法的光明的缘故,在第四地进入道的缘故,第五地顺从世间所作的缘故,在第六地进入甚深的真如法门的缘故,在第七地生起一切佛法的缘故,都得以满足菩提分法。」 「何以故?菩萨从初地乃至第七地,成就智功用分。以此力故,从第八地乃至第十,无功用行皆悉成就。佛子!譬如有二世界,一处杂染,一处纯净,是二中间难可得过,唯除菩萨有大方便神通愿力。佛子!菩萨诸地亦复如是,有杂染行,有清净行,是二中间难可得过,唯除菩萨有大愿力方便智慧乃能得过。」 【章 旨】此章与下章为「前、上地胜差别」中的「上地胜差别」部分的内容。在此章,金刚藏菩萨向解脱月菩萨解释说,在由「杂染」至「纯净」的过程中,第七地时期过渡的关键所在。菩萨凭借在此地所圆满的大愿力方便智慧纔能得以通过。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告诉解脱月菩萨说:「为了什么缘故说第七地在十地中的重要性甚至超过其后的上地呢?菩萨从初地乃至第七地,成就了智慧的功用分。菩萨凭借此力的缘故,从第八地乃至第十地,无功用之行纔得以完全成就。佛子!譬如有二个世界,一处是杂染世界,一处是纯净世界,这两个世界的中间是难于随意通过的,除非菩萨所具有的大方便神通愿力。佛子!菩萨诸地也是如此,有杂染行,有清净行,这两种之间是难于轻易通过的,除非菩萨凭借其所具有的愿力方便智慧纔能得以越过。」 解脱月菩萨言:「佛子!此七地菩萨,为是染行?为是净行?」 金刚藏菩萨言:「佛子!从初地至七地,所行诸行皆舍离烦恼业,以回向无上菩提故,分得平等道故,然未名为超烦恼行。佛子!譬如转轮圣王乘天象宝游四天下,知有贫穷困苦之人,而不为彼众患所染,然未名为超过人位①;若舍王身,生于梵世,乘天宫殿,见千世界,游千世界,示现梵天光明威德尔,乃名为超过人位②。佛子!菩萨亦复如是,始从初地至于七地,乘波罗蜜乘游行世间,知诸世间烦恼过患,以乘正道故,不为烦恼过失所染,然未名为超烦恼行;若舍一切有功用行,从第七地入第八地,乘菩萨清净乘游行世间,知烦恼过失不为所染尔,乃名为超烦恼行,以得一切尽超过故。」 「佛子!此第七地菩萨尽超过多贪等诸烦恼众,住此地,不名有烦恼者,不名无烦恼者。何以故?一切烦恼不现行故,不名有者;求如来智心未满故,不名无者。」 【章 旨】解脱月菩萨又问,此地的菩萨所修究竟是「染行」还是「净行」?金刚藏菩萨先以譬喻,再以「双非」来回答解脱月菩萨的疑问。 【注 释】①譬如转轮圣王乘天象宝游四天下等三句 「转轮圣王」又作「转轮王」、「轮王」。「转轮王」是佛教吸收印度传统神话而形成的四大洲的统治者,有金、银、铜、铁四轮王之别。金轮王统治毗提诃洲、赡部洲、瞿陀尼洲、拘卢洲四大洲,银轮王统治除拘卢洲的其他三大洲,铜轮王统治毗提诃洲、赡部洲二大洲,铁轮王则仅仅统治赡部洲。四大轮王都是从天感得轮宝而可降伏四方,也都是以各自所得轮宝得名。②若舍王身生于梵世等七句 「梵天王」本来是婆罗门教的大神,是世界万物以及人类的创造者和统治者。佛教后来将其吸收进自己的神灵体系,梵天便成为佛教的护法神,并且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右协侍,手持白色的拂尘,跟随着佛陀。「梵天王」又是色界初禅天之主,称为「大梵天王」。 【语 译】解脱月菩萨又问道:「佛子!此住于第七地的菩萨所修行的,究竟是染行呢?还是净行呢?」 金刚藏菩萨言:「佛子!从初地至第七地,菩萨所行的诸行都舍弃远离烦恼业,这是因为其以其修行回向无上菩提的缘故,证得了平等道的缘故,然而仍然未能认为是超越了烦恼行。佛子!譬如转轮圣王乘天中之宝而周游四天下,知晓有贫穷困苦之人,虽然自己不被那些众多的烦恼所污染,但却未能被称为超过了人之位格;如果舍弃了王者之身,生于梵世,坐乘于天宫殿中,观见千世界,周游于千世界,示现出梵天的光明威德而已,纔名之为超过人之位格。佛子!菩萨也是如此,开始从初地达到七地,乘波罗蜜多乘游行于世间,知晓世间的烦恼过患,以乘正道的缘故,不被烦恼过失所污染,但仍然未能名之为超越烦恼行;如果舍弃了一切有功用之行,从第七地进入第八地,乘菩萨清净乘而游行世间,知晓烦恼过失而不被其所污染而已,纔可名之为超越烦恼行,因为其获得得了一切尽超过的缘故。」 「佛子!此第七地菩萨全部超过很多的贪等诸烦恼,住于此地,不能称其为有烦恼者,也不能称其为无烦恼者。为了什么缘故呢?一切烦恼都不再起现行的缘故,因为不能称之为有烦恼者;追求如来智慧之心仍然未能满足的缘故,不能称之为无烦恼者。」 「佛子!菩萨住此第七地,以深净心,成就身业,成就语业,成就意业。所有一切不善业道,如来所诃,皆已舍离;一切善业,如来所赞,常善修行。」 「世间所有经书、技术,如五地中说,皆自然而行,不假功用。」 「此菩萨于三千大千世界中为大明师①,唯除如来及八地已上其余菩萨,深心妙行,无与等者②。」 「诸禅三昧、三摩钵底、神通、解脱皆得现前③。然是修成,非如八地报得成就。此地菩萨于念念中具足修集方便智力及一切菩提分法,转胜圆满。」 【章 旨】从此章开始进入「明地行」的第五层次「双行果差别」。据世亲所判释,经文是从四个方面来诠释「双行」的。此章为「双行果」第一种相「业清净」的内容,经文分四方面:「一者,戒清净。」第二为「世间智净,此辨『行用』。」第三为「得自身胜,此明『行体』。」第四为「得胜力,谓得『禅』等现前胜功德力故。」澄观说,此「业清净」所言的「双行」为「自利」和「他利」之「二行双行」。 【注 释】①明师 明事理之师。②深心妙行无与等者 「深心」是指菩萨内心所证,而「妙行」是指前面所说的「十种方便慧起殊胜道」。在此地,「深心」与「妙行」是同时生起的。③诸禅三昧三摩钵底神通解脱皆得现前 「神通」即「六神通」,「解脱」即「八解脱」。「八解脱」,又名八「背舍」,即八种背弃舍除三界烦恼的系缚的禅定,具体名目为: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谓心中若有色(物质)的想念,就会引起贪心来,应该观想到外面种种的不清净,以使贪心无从生起,这就叫「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即心中虽然没有想念色的贪心,但是要使不起贪心的想念更加坚定,就还要观想外面种种的不清净,以使贪心永远无从生起,这就叫「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一心观想光明、清净、奇妙、珍宝的色,就叫「净解脱」;观想这种净色的时候,能够不起贪心,则可以证明其心性,已是解脱,所以叫「身作证」;此种观想,已经完全圆满,能够安住于定之中了,所以叫「具足住」。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此第四、五、六、七的四种解脱,都是「无色界」的修定者,各在其修定的时候,观想「苦」、「空」、「无常」、「无我」,使心愿意舍弃一切,所以叫「解脱」。八、「灭受想定,身作证,具足住」。「灭受想定」,又名「灭尽定」,是指人若有眼、耳、鼻、舌、身五根,就会领受色、声、香、味、触五尘,领受「五尘」,就会生出种种的妄想来,若有灭除受想的定功,则一切皆可灭除,所以叫「灭尽定」。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告诉解脱月菩萨说:「佛子!菩萨住于此第七地,以深净心,成就身业,成就语业,成就意业。所有一切不善业之道,被如来所诃责的,都已经舍弃远离;一切善业,被如来所赞许的,常常善于修行。」 「世间所有经书、技术等等,如我在第五地中所说,都自自然然而实行,不需要以功用为目的。」 「住于此地的菩萨在三千大千世界中为大明师,除如来以及八地以上的菩萨之外,其深心与妙行,没有可以与其相提并论的。」 「住于此地的菩萨,依持于禅定而生起三昧、三摩跋提、六神通、八解脱。然而,这仍然是修成的,并非如同第八地是由报得而成就的。此地菩萨于念念中具足修聚集方便智之力以及一切菩提分法,转转殊胜圆满。」 「佛子!菩萨住此地,入菩萨善观择三昧、善择义三昧①、最胜慧三昧、分别义藏三昧②、如实分别义三昧③,善住坚固根三昧④、智慧神通门三昧⑤、法界业三昧、如来胜利三昧⑥、种种义藏生死涅槃门三昧⑦。入如是等具足大智神通门百千三昧,净治此地。」 【章 旨】此章为「双行果」第二种相「得胜三昧」的内容,即菩萨住于此地所获得的殊胜的十种三昧。澄观说,此「得胜三昧」所言的「双行」为「定、慧双行」 【注 释】①菩萨善观择三昧善择义三昧 澄观说此二种三昧的涵意是「自利」、「起解」、「现法乐住」、「知『理』」。②最胜慧三昧分别义藏三昧 澄观说此二种三昧的涵意是「自利」、「起解」、「现法乐住」、「知『教义』」。具体而言,「最胜慧三昧」的涵义是:「三、依一名说无量义,故云『最胜』。」(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即依靠一言而宣说无量的法义。「分别义藏三昧」的涵义是:「四、依一义说无量名,故云『分别』;义含于名,故称为『藏』。」③如实分别义三昧 澄观说此种三昧的涵意是「自利」、「起解」、「现法乐住」、「知『事』」。具体而言,「如实分别义三昧」的涵义是:「五、依通一切『五明』处,如事实故。」(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五明」为古印度的五种学术,即语文学的「声明」、工艺学的「工巧明」、医药学的「医方明」、逻辑学的「因明」、宗教学的「内明」。④善住坚固根三昧 关于此种三昧,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其宗旨为「利他」、「成行」、「利益众生」。「善住坚固根三昧」是依持于「真如观」而行救度众生之行。⑤智慧神通门三昧 关于此种三昧,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其宗旨为「利他」、「成行」、「利益众生」。澄观并且说此种三昧与后面的三种三昧可以合观之,即以「智慧」化导利根众生,以「神通」化导钝根众生。⑥法界业三昧如来胜利三昧 关于此二种三昧,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其宗旨为「利他」、「成行」、「利益众生」。此二种三昧为「依智障净以显行广」,属于「证道」,即对治面于渊深的佛法而产生的怯懦障。⑦种种义藏生死涅槃门三昧 关于此种三昧,澄观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其宗旨为「利他」、「成行」、「利益众生」。此种三昧为「依智障净以显行广」,属于「不住道」。「种种义藏生死涅槃门三昧」即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而行救度众生之行。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告诉解脱月菩萨说:「佛子!菩萨住于此地,进入菩萨善观择三昧、善择义三昧、最胜慧三昧、分别义藏三昧、如实分别义三昧,善住坚固根三昧、智慧神通门三昧、法界业三昧、如来胜利三昧、种种义藏生死涅槃门三昧。总而言之,住于此地的菩萨进入如此等等具足大智慧和神通门的百千三昧,净治此地。」 「是菩萨得此三昧,善治净方便慧故,大悲力故,超过二乘地,得观察智慧地。」 【章 旨】从此章开始进入「双行果」第三种相「得过地」的内容。「得过地」的涵义是菩萨住于此地之所得超过二乘及前诸地。此章为其第一方面「行修善巧过」,其基本内容,如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所说:「过法有二:一、巧智。二、深悲。过相亦二:一、下过二乘。二、上过智地,智慧地即八地无功用智。由此地中双观止、观,便至彼处法流水中,任运双流,趣佛智海。」此中,「过二乘」之「过」为超过、越过之义。而「过智地」之「过」为越过下地而得以直达上地之义。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告诉解脱月菩萨说:「住于此地的菩萨获得如此三昧,由于善于治净方便慧的缘故,大悲力的缘故,超过声闻、缘觉二乘之地,得以进入观察智慧之地。」 「佛子!菩萨住此地,善净无量身业无相行,善净无量语业无相行,善净无量意业无相行故,得无生法忍光明。」 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从初地来所有无量身、语、意业,岂不超过二乘耶?」 金刚藏菩萨言:「佛子!彼悉超过,然但以愿求诸佛法故,非是自智观察之力;今第七地自智力故,一切二乘所不能及。譬如王子,生在王家,王后所生,具足王相,生已即胜一切臣众,但以王力,非是自力;若身长大,艺业悉成,乃以自力超过一切①。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初发心时,以志求大法故,超过一切声闻、独觉;今住此地,以自所行智慧力故,出过一切二乘之上②。」 【章 旨】此章为「得过地」的第二方面「作业广大过」,即住于此地的菩萨,由于其殊胜的修行,得以在所有「业」、「行」方面超越声闻、缘觉。 【注 释】①譬如王子生在王家王后所生等十句 关于此譬喻的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在世亲解释的基础上说:「喻中,『王家』即如来家,『王后』即得真法喜。修二利故,名为『王相』。」②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等七句 关于此七句的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解释说:「『大法』即法中佛果法。『自所行』者,即殊胜行。『智慧力』者,即方便智。于此二中,常不出观故,是自力能过。」可见,这一譬喻是突出此地菩萨的「自力」,即自己所具有的智慧之力和「殊胜行」。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告诉解脱月菩萨说:「佛子!菩萨住于此地,由于善于清净无量身业的无相行,善于清净无量语业的无相行,善于清净无量意业的无相行的缘故,获得无生法忍之光明。」 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从初地以来所有的无量身、语、意业,难道仍然没有超过声闻、缘觉吗?」 金刚藏菩萨回答说:「佛子!菩萨从初地以来的修行完全超过了声闻、缘觉,然而只是以大愿来求诸佛法的缘故,并非通过自己的智慧观察之力;现今所说的住于第七地的菩萨是凭借自己智慧的缘故,这是一切声闻、缘觉所所不能企及的。譬如王子,生在王家,为王后所生,具足王相,出生之后即已经胜过一切大臣,但这是凭借王力,而并非依靠自己的力量;如果其身长大之后,艺业完全成熟,就凭借自力而超过一切。菩萨摩诃萨也是如此,其初发心时,因为立志求寻大法的缘故,就超过了一切声闻、独觉;现今住于此地,以自己所实行的智慧之力的缘故,远远超过一切声闻、缘觉,位居他们之上。」 「佛子!菩萨住此第七地,得甚深远离无行①,常行身、语、意业,勤求上道而不舍离,是故菩萨虽行实际②而不作证③。」 【章 旨】此章为「得过地」的第三方面「行修胜入过」,即住于此地的菩萨,「非但如前广、多无量,而力用难测,深无分量,胜而过也。」(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 【注 释】①无行 关于此语,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解释说:「『无行』者,无相之行,无所行故,彼前六地不能行故。」②实际 即「真实际极」之意。极真实之理,至于其穷极,称之为「实际」。具体而言,是指绝离虚妄之涅槃实证;又指真如之理体。③作证 「作证」大致等同于「证」或「证入」。佛教中将修习正法,以实际体验而悟入真理,称为「证」。「证」有契会真理而悟入之意,故有「契证」、「证悟」、「证入」等术语。证入之境地称为「所证」,证入之主体称之为「能证」、「证智」、「证知」。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告诉解脱月菩萨说:「佛子!菩萨住于此第七地,获得甚深的灭除、远离所有障碍的无相行,常常行自己所证得的身、语、意业,勤奋地追求上等的修行方法而永远不舍弃远离,因此缘故,住于此地的菩萨虽然在践行真理却不作证入。」 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从何地来,能入灭定①?」 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菩萨从第六地来,能入灭定。今住此地,能念念入,亦念念起,而不作证。故此菩萨名为成就不可思议身、语、意业,行于实际而不作证。譬如有人乘船入海,以善巧力不遭水难;此地菩萨亦复如是,乘波罗蜜船行实际海,以愿力故而不证灭②。」 【章 旨】此章与下一章为「双行果」第四种相「得胜行」的内容。「得胜行」的涵义是菩萨住于此地在修行方面非常殊胜,远远超过前六地。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说,此「得胜行」所言的「双行」为「寂、用双行」。「寂」即「真如理体」,「用」即此「理体」之作用。此章的主旨,如澄观所说:「得寂灭胜行,在定不住故,即『方便智』也。」 【注 释】①灭定 即「灭尽定」、「灭受想定」、「灭尽三昧」。是指灭尽「心」、「心所」(心之作用)而住于无心位之定的一, 种修行境界,与「无想定」并称「二无心定」。一般所言的「无想定」为异生凡夫所得,此「灭尽定」则为佛及解脱之阿罗汉远离定障所得,是以现法涅槃之胜解力而修入的。圣者远离无所有处之烦恼,其「定」之境地可喻为「无余涅槃」之寂静;因此入无心寂静之乐者,乃依修此「定」,即可生「无色界」之第四「有顶天」中。②譬如有人乘船入海等五句 关于此譬喻,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解释说:「喻云『善巧力』者,知行船法,知水相故。准《大品经》,『未善巧』前,亦有其喻,『方便未成,入水便败故』。合云『波罗蜜船』,即般若等也。以『愿力』者,是方便不舍有因。」 【语 译】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从那一地来,能够进入此灭尽定?」 金刚藏菩萨回答说:「佛子!菩萨从第六地来,能够进入此灭尽定。菩萨住于此地,能够念念进入,也念念生起,却不作证。因此住于此地的菩萨被称之为成就了不可思议的身、语、意业,虽然在践行真理却不作证入。譬如有人乘船进入大海,以善巧之力而不遭水难;住于此地的菩萨也是如此,乘波罗蜜多船而行于真如实际的大海,以愿力的缘故而不证寂灭。」 「佛子!此菩萨得如是三昧智力,以大方便,虽示现生死,而恒住涅槃①。虽眷属围绕,而常乐远离②。虽以愿力三界受生,而不为世法所染③。虽常寂灭,以方便力而还炽然,虽然不烧④。虽随顺佛智,而示入声闻、辟支佛地⑤。虽得佛境界藏,而示住魔境界⑥。虽超魔道,而现行魔法⑦。」 【章 旨】此章与下一章为「得胜行」的「起殊胜行」的内容。进入此地的菩萨以「方便智慧」、「方便力」所具有的八种互为「能治」与「所治」的修行。此章为前七种「殊胜行」。 【注 释】①虽示现生死而恒住涅槃 此句为总句,是说菩萨不住于涅槃,而是展现生死,以化度众生。②虽眷属围绕而常乐远离 「眷属」是指与生死世间相联系的事情与感受,「上首」即「涅槃」境界。此句的涵义就是,虽然有许许多多世间的事情缠绕着入生死的菩萨,但是由于有「涅槃境界」的摄持,此地菩萨却能够常常远离这些世间的俗务。③虽以愿力三界受生而不为世法所染 「有行」即于三界「诸有」中所产生的一切「行」。澄观说,菩萨入世间救度众生的行为并非一般的业报之因果律所能拘限,因为菩萨虽处于世间之欲流中而并不染着。④虽常寂灭以方便力而还炽然虽然不烧 「然」即「燃」。「空」指真如空理,「有」指「假有」。⑤虽随顺佛智而示入声闻辟支佛地 即菩萨进入声闻、辟支佛的修行境地而促使其化入佛地。⑥虽得佛境界藏而示住魔境界 「五欲」即「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魔境界」又名「十军」,即「欲」、「忧愁」、「饥渴」、「渴爱」、「睡眠」、「怖畏」、「疑悔」、「瞋恚」、「利养」、「自高憍慢」。此「十军」厌没出家人,菩萨以禅智力,为众生示现进入「五欲」以及「魔境界」,其最终目的是帮助众生破「十军」而成佛道。⑦虽超魔道而现行魔法 “四魔」即「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即菩萨为了救度众生的需要而显现出四魔道,但却并无四魔道生起之因,因此名为「超魔道」。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回答说:「佛子!住于此地的菩萨获得如此三昧智力,以大方便,虽然示现生死,但却一直住于涅槃。虽然有眷属围绕,但却常常乐于远离。虽然以愿力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受生,但却不被世间法所污染。虽然常常寂灭,但却以方便力仍然炽烈燃烧,虽然燃烧却不会烧伤。虽然随顺佛的智慧,但却示入声闻、辟支佛之地。虽然获得佛的境界宝藏,但却示现住于魔的境界。虽然超越了魔道,但却现行于魔法。」 虽示同外道行,而不舍佛法。虽示随顺一切世间,而常行一切出世间法。所有一切庄严之事,出过一切天、龙①、夜叉②、干闼婆③、阿修罗④、迦楼罗⑤、紧那罗⑥、摩睺罗伽⑦,人及非人⑧、帝释、梵王、四天王⑨等之所有者,而不舍离乐法之心。」 【章 旨】此章为「得胜行」的「起殊胜行」的第八种「殊胜行」——「转行」。澄观说,这第八,与前述七方面不同,是扭转凡人之惑,使其断绝产生的根源。第八句是言扭转诸见,第九句则是言扭转世间对其的障碍。最后的第十句则是言扭转贪染,文中举天龙、夜叉等等,是因为这些众生贪染最重。 【注 释】①龙 「天龙八部」之一,音译「那伽」等。一般说其住于水中,是能呼云起雨之蛇形鬼类,也是守护佛法之异类,具有呼云唤雨之神力,其首领称作「龙王」或「龙神」。②夜叉 天龙八部众之一,通常与「罗剎」并称,又作「药叉」、「野叉」等,意译「轻捷」、「勇健」、「能啖」、「贵人」、「威德」、「祠祭鬼」、「捷疾鬼」。女性夜叉,称为「夜叉女」。一般所说的「夜叉」是住于地上或空中的鬼类存在,或以威势恼害人,或守护正法。③干闼婆 天龙八部众之一,又作「寻香神」、「乐神」、「执乐天」,与「紧那罗」同奉侍帝释天而司奏雅乐。传说不食酒肉,唯以香气为食。此类神有众多之王及眷属,本经卷一〈世主妙庄严品〉就说到二十余「干闼婆王」之名。④阿修罗 「天龙八部」之一,六道、十界之一,指以战斗为事之一类鬼类,又作「阿素罗」、「阿须罗」、「阿素洛」等,意译为「非天」、「不端正」、「非善戏」、「非同类」,略称「修罗」。「阿修罗」原为印度最古诸恶神之一,与帝释天率领之天族对抗。佛教中,与干闼婆、紧那罗等同是天龙八部众,守护释尊。另外,与地狱、饿鬼、畜生、人、天形成六道世界,常与天众战斗。⑤迦楼罗 天龙八部众之一,又作「迦留罗」、「伽楼罗」、「金翅鸟」、「妙翅鸟」等。本是印度神话中一种性格猛烈的大鸟,佛教将其作为人之外护持佛法的众生之一。依佛典所载,「迦楼罗」的翅膀是由众宝交织而成,所以又称为「金翅鸟」或「妙翅鸟」。这种鸟的躯体极大,两翅一张开,有数千余里,甚至于数百万里大。其出生类别有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四种,以龙为食物。⑥紧那罗 「天龙八部」之一。又作「紧捺洛」、「紧拿罗」、「歌神」、「歌乐神」、「音乐天」,意译作「疑神」、「人非人」。原为印度神话中之神,后被佛教吸收为八部众之一。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卷二载,此神形貌似人,然顶有一角,人见而起疑,故译为「疑人」、「疑神」,具有美妙的音声,能歌舞。大乘诸经中,佛说法之听众中常列其名。⑦摩睺罗伽 「天龙八部」之一。音译又作「摩呼罗伽」、「摩护啰伽」、「摩休洛」等,意译作「大腹行」、「大蟒」、「大蟒神」,为无足、腹行之蟒神。⑧非人 简单言之,是指六道众生之中除了人之外的生命存在,此处应该为「天龙八部众」的总称。⑨四天王 即一般所说的「四大天王」、「四大金刚」。佛教分宇宙为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而「欲界」有六重天即「六欲天」,其中第一重就是「四大天王」的居所。据说,在须弥山腰有一座叫「犍陀罗」的山峰,此山有四峰,称为「须弥四宝山」,各高三百三十六万里,四天王各居一山峰。四天王的职责为各各护持一方世界,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四天王手下又有八位大将帮助天王管理各处山河、森林以及地方上的小神。四大天王的名字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北方「多闻天王」,西方「广目天王」。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回答说:「住于此地的菩萨虽然示现同于外道之行,但却不舍弃佛法。虽然示现随顺一切世间法,但却常常实行一切出世间法。住于此地的菩萨其所有的一切庄严之事,都远远超过一切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天龙八部,也超越人、帝释、梵王、四天王等等所具有的,但其却不舍弃远离乐于佛法之心。」 【说 明】第七「远行地」的「正说分」之一——「明地行」部分的内容,金刚藏菩萨至此全部宣讲完毕。在此,将其基本内容小结如后: 第一,关于此「明地行」部分的结构,世亲《十地经论》卷九解释说:「第七地中,有五种相差别:一、乐无作行对治差别。二、彼障对治差别。三、双行差别。四、前上地胜差别。五、彼果差别。」 第二,第一层次「乐无作行对治差别」,金刚藏菩萨向会众宣说证入第六地的菩萨以「十种方便慧起殊胜道」而进入第七「远行地」。至于为何称之为「乐无作行对治」,世亲、澄观解释说:「初言『乐无作』者,乐着般若观空故,即细相现行障。此地随有不着为能对治。」即以方便智发起十种殊胜行,也就是以方便智慧对治对于第六地「般若观空」的执着。 第三,第二层次「彼障对治差别」,其主旨为「即摄无着行,有量功用皆不着故。」(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此又分为二: 其一,「修行无量种,治前有量障。」其涵义是:「随所作利益,何等众生?众生住何处?以何等智慧?以何等心?以何等行?置何等乘?以此差别,有十种修行。」(世亲《十地经论》卷九)文中二十句,「皆上句明境界无量,为所知所化;后句明佛德业无量,为能知能化。菩萨入彼佛化,以用化生。」(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 其二,「修行无功用行」,其主旨为:「任放天性,不由勤策,自然而行,亡功合道,名『无功用』。」而此地的特质即为修行「无功用行」。 第四,第三层次「双行分别」。世亲《十地经论》卷九说「双行分别分」有四种相:「一、二行双无间,二、信胜。三、能作大义。四、菩提分差别。」 其一,「二行双无间」的主旨为:「不舍前不动之『止』,观察之『观』,为止、观二行双行,一念不休即『无间』义。」(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 其二,「信胜」的主旨,如世亲《十地经论》卷九所说:「『信胜』者,彼无量智中殊异义,庄严相现前专念故。」 其三,「能作大义」的主旨为菩萨在此地于念念中具足十波罗蜜多。 其四,「菩提分差别」则为此地所证之相的总结。 第五,第四层次「前、上地胜差别」,「前」指初地至第六地,「上地」指第八、九、十地,「胜」为「增上」之义。「初,明胜前六地。二、『何以故,菩萨从初』下,明胜后三地。」(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 在前一部分中,解脱月菩萨向金刚藏菩萨请问菩萨在其它「地」中修行是否也能够满足一切菩提分法。金刚藏菩萨则先回答说,菩萨在十地中都能够满足一切菩提分法,不过在第七地中最为殊胜而已。然后,金刚藏菩萨较为详细地说明了此地胜于前六地的方面。 在后一部分,金刚藏菩萨向解脱月菩萨解释说,在由「杂染」至「纯净」的过程中,第七地是其过渡的关键所在。菩萨凭借在此地所圆满的大愿力方便智慧纔能得以通过。解脱月菩萨又问,此地的菩萨所修究竟是「染行」还是「净行」?金刚藏菩萨先以譬喻,再以「双非」来回答解脱月菩萨的疑问。 第六,第五层次「双行果差别」,其涵义是:「此果实通诸分,以双行是正住行,亲生此果故。又以双行该于诸分,皆双行故,名『双行果』。」(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此是说,「双行果」其实是贯穿于第七地的所有「地行」之中,因为「双行」是第七地的「正住地」之行,而此果则是「双行」亲生之果。据世亲所判释,经文是从四个方面来诠释「双行果」的: 其一,「业清净」,经文分四方面:「一者,戒清净」。第二为「世间智净,此辨『行用』。」第三为「得自身胜,此明『行体』。」第四为「得胜力,谓得禅等现前胜功德力故。」(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澄观说,此「业清净」所言的「双行」为「自利」和「他利」「二行双行」。 其二,「得胜三昧」,即菩萨住于此地所获得的殊胜的十种三昧。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说,此「得胜三昧」所言的「双行」为「定、慧双行」。其基本内容,如澄观所说:「前五,自利。后五,利他。又,前五,起解;后五,成行。又,前五现法乐住,后五利益众生。」 其三,「得过地」,其涵义是菩萨住于此地之所得超过二乘及前诸地。第一方面为「行修善巧过」,其基本内容,如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所说:「过法有二:一、巧智。二、深悲。过相亦二:一、下过二乘。二、上过智地,智慧地即八地无功用智。由此地中双观止、观,便至彼处法流水中,任运双流,趣佛智海。」此中,「过二乘」之「过」为超过、越过之义。而「过智地」之「过」为越过下地而得以直达上地之义。第二方面为「作业广大过」,即住于此地的菩萨,由于其殊胜的修行,得以在所有「业」、「行」方面超越声闻、缘觉。第三方面为「行修胜入过」,即住于此地的菩萨,「非但如前广、多无量,而力用难测,深无分量,胜而过也。」 其四,「得胜行」,其主旨是菩萨住于此地在修行方面非常殊胜,远远超过前六地。澄观说,此「得胜行」所言的「双行」为「寂、用双行」。寂」即「真如理体」,「用」即此「理体」之作用。 (三)、正说分之二:「辨地果」 「佛子!菩萨成就如是智慧,住远行地,以愿力故,得见多佛。所谓:见多百佛,乃至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 「于彼佛所,以广大心、增胜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资生悉以奉施,亦以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于佛所恭敬听法,闻已受持,获如实三昧智慧光明,随顺修行。于诸佛所护持正法,常为如来之所赞喜,一切二乘所有问难无能退屈。」 「利益众生,法忍清净。如是经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转更增胜。譬如真金,以众妙宝间错庄严,转更增胜,倍益光明,余庄严具所不能及①;菩萨住此第七地所有善根亦复如是,以方便慧力转更明净,非是二乘之所能及。」 【章 旨】此「辨地果」部分也称「校量胜分」,其涵义为「菩萨住此地中,胜声闻、辟支佛故。」(世亲《十地经论》卷三)此章为「调柔果利益胜」的主体——「调柔行」的内容。「调柔」的语言涵义是「和柔」、「和顺」、「调和顺适」。「调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调和顺适。本章即「调柔行」,含有三层涵义:第一,「见多佛」为「练行缘」。第二,「能练行」,包含「供养诸佛」)、「回向大行」以及「闻已受持」、「护持正法」等四方面的内容。第三,「所炼净」,内容为「所有善根转更增胜」。 【注 释】①譬如真金以众妙宝间错庄严转更增胜倍益光明余庄严具所不能及 这是说,在此地中,菩萨以一切菩提分法以及方便行等等来打磨「真金」——即所证的出世智慧,即可使其更加晶莹明亮,远远超过声闻、缘觉。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菩萨成就了如此智慧,住于远行地,凭借愿力的缘故,得以观见很多佛。具体言之,得以观见多百佛,如此乃至观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 「菩萨在诸佛所在的地方,都以广大心、增胜心,恭敬供养诸佛,尊重赞叹诸佛,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资生都完全奉献给佛,也以其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无上菩提。菩萨又在诸佛所在的地方,恭敬地听受佛说法,只要一听之后,便随即受持,获得如实三昧智慧光明,随顺修行。在于诸佛所在的地方护持正法,常常被如来所称赞欢喜,一切声闻、缘觉所有的问难都不能使其退缩、屈服。」 「住于此地的菩萨利益众生,证得法忍清净。如此经过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转而更加增胜。譬如真金,以许多美妙的珍宝间错装饰,转而使其更加增胜,倍加光明,这是其它庄严具所不能企及的;菩萨住于此第七地所有的善根也是如此,以方便智慧之力转而使其更加明亮清净,这并非声闻、缘觉之所能企及。」 「佛子!譬如日光,星月等光无能及者,阎浮提地所有泥潦悉能干竭①。此远行地菩萨亦复如是,一切二乘无有能及,悉能干竭一切众生诸惑泥潦。」 【章 旨】此章为「调柔果利益胜」的第二部分——「教智净」的内容,其基本涵义是「以此地成就证净,从体起用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八)此中,「智」为「体」,「教」为「用」,以此地所证得的「智」生起灭除众生烦恼的作用。 【注 释】①譬如日光星月等光无能及者阎浮提地所有泥潦悉能干竭 「月光」指般若智,「日光」指方便智。「月光」是指第六地相应部分的譬喻。「日光」胜过「月光」是譬喻此地所证的「方便智」超过第六地所证的「般若智」。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譬如日光,是星月等的光芒不能企及的,可以使阎浮提土中所有的泥坑干枯。此远行地的菩萨也是如此,是一切声闻、缘觉所不能企及的,菩萨完全能够使一切众生烦恼之泥坑干枯。」 「此菩萨,十波罗蜜中,方便波罗蜜①偏多;余非不修,但随力随分。」 「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七远行地』。」 【章 旨】此章为「调柔果利益胜」的第三、第四部分——「别地行相」和「结说地名」的内容。在本章中,金刚藏菩萨指出,进入此地的菩萨,其所修的十种波罗蜜多中,以「方便波罗蜜多」为主。 【注 释】①方便波罗蜜 十波罗蜜多之一,又作「方便善巧波罗蜜多」、「方便胜智波罗蜜多」,包括「回向方便善巧」、「拔济方便善巧」两种。「回向方便善巧」指把前六种波罗蜜多所积集的诸善巧施与有情,并与有情共同回向,祈求无上正等菩提。「拔济方便善巧」则指方便利益济度诸有情众生。前者为「般若」,后者为「大悲」。指以「般若」之故,乃求涅槃;以「大悲」之故,不舍「生死」。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佛子!进入此地的菩萨所修行的十种波罗蜜多中,方便波罗蜜多居多;其余的九种波罗蜜多,并非不修行,只是谓随能力、资质之限度而行罢了。」 「佛子!这就是『略说菩萨摩诃萨第七远行地』的内容。」 「菩萨住此地,多作自在天王,善为众生说证智法,令其证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 「复作是念:『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 【章 旨】此章与下章为「摄报果利益胜」的内容。此章从两方面宣说「果胜」:第一为「上胜身」,即上等的「身」报,经文中的「自在天王」。第二为「上胜果」,如经文中所言的「善为众生说证智法,令其证入」等等。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菩萨住于此地,大多作为自在天王,善于为众生演说证入智慧的方法,使其证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四摄法,如此一切诸所作业,都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甚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佛智)。」 「菩萨又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我应当在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甚至为一切智智(佛智)的依止者。』」 「此菩萨若发勤精进,于一念顷,得百千亿那由他三昧,乃至示现百千亿那由他菩萨以为眷属。」 【章 旨】此章为「摄报果利益胜」的第二部分「禅定果胜」的内容。世亲将其归纳为:「菩萨禅定胜业。胜业有二种:一者,三昧胜。所谓『于一念间得百三昧』,得三昧自在力故。二者,三昧所作胜,谓见百佛等,以得是三昧力故。」(参见世亲《十地经论》卷三;此为世亲对初地的相关部分的解释,关于第七地,经文中,「百」递进为「百千亿那由他」。)而「三昧所作胜」则同样是从「自利」与「利他」两个层面来说明的。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这些菩萨如果发奋勤行精进,在一念之间,就得以进入百千亿那由他三昧,甚至示现百千亿那由他个菩萨作为自己的眷属。」 「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过于此数,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 【章 旨】此章为「愿智果利益胜」的内容。关于其涵义,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解释说:「内证愿力,教智自在;又以愿力助智,令业用无边,故称『愿智』。」所谓「愿智」就是以大愿之力辅助所证智慧。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给会众说:「如果菩萨凭借殊胜的大愿之力自在示现,就可以超过前述所说的『百千亿那由他』的数字,甚至花费百千亿那由他劫的时间都无法计算清楚。」 【说 明】此「辨地果」部分也称「校量胜分」,其涵义为彰显此地所证境界远远胜过声闻、辟支佛,也胜过第六地。其内容包含「调柔果」、「摄报果」、「愿智果」三部分。所谓「调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调和顺适。进入第七地的菩萨所修的十种波罗蜜多中,以「方便波罗蜜多」为主。所谓「摄报果」是指「王位之身酬因,名『报』;因成纳果,故名为『摄』。」(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所谓「愿智果」就是以大愿之力辅助所证智慧之果。 (四)、重颂分 尔时,金刚藏菩萨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第一义智三昧道,六地修行心满足,即时成就方便慧,菩萨以此入七地。」 「虽明三脱起慈悲,虽等如来勤供佛,虽观于空集福德,菩萨以此升七地。远离三界而庄严,灭除惑火而起焰,知法无二勤作业,了刹皆空乐严土,解身不动具诸相,达声性离善开演,入于一念事各别,智者以此升七地。」 【章 旨】此章之后为第七「远行地」的「重颂分」。金刚藏菩萨为了使会众更加清晰地把握此义,而以偈颂的形式再次宣说第七地「远行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二十二颂分为三大部分。从此章始,进入颂「明地行」部分。此章四颂为「明地行」的第一层次「乐无作行对治差别」的内容。在此章,金刚藏菩萨重新向会众宣说证入第六地的菩萨,应该以「十种方便慧起殊胜道」而进入第七「远行地」。即以方便智慧对治对于第六地「般若观空」的执着。 【语 译】那时,金刚藏菩萨为了重新宣示这些道理而以偈颂形式说:「佛子!菩萨摩诃萨具足第六地修行,获得了般若智慧之后,随即成就方便智慧,菩萨就是凭借这一方便智慧而得以进入第七远行地的。」 「欲进入第七地,应当修行十种方便慧生起殊胜道。这十种方便慧生起殊胜道是:虽然善于修行空、无相、无愿三昧,但却怀有慈悲而不舍弃众生。虽然获得诸佛平等法,但却乐于常常供养佛。虽然进入观空智门,但却勤于聚集福与德。虽然远离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但却庄严三界。虽然毕竟寂灭诸烦恼的火焰,但却能够为了一切众生的缘故产生除灭贪、瞋、痴烦恼的火焰。虽然知晓诸法自性无二,而针对众生之心而以无量差别法来济度众生。虽然知晓一切国土犹如虚空,但却能够以清净妙行去庄严佛土。虽然知晓诸佛之法身本性无身,但却以相、好庄严其身。虽然知晓诸佛音声本性是空而寂灭的,是不可言说的,但却能够针对一切众生产生出种种差别的清净音声。虽然因诸佛的教诲而了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只是由于一念而有,但却针对众生之意解而分别,以种种相、种种时、种种劫数而修习诸行。菩萨就是凭借此十种方便慧起殊胜行,从第六地进入第七地。」 「观察此法得明了,广为群迷兴利益,入众生界无有边,佛教化业亦无量。国土、诸法与劫数,解、欲、心行悉能入,说三乘法亦无限,如是教化诸群生。」 【章 旨】此章二颂颂「明地行」的第二层次「彼障对治差别」的内容,其主旨为「即摄无着行,有量功用皆不着故。」颂中仅仅颂了「修行无量种,治前有量障」。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而略去了「修行无功用行」的内容。 【语 译】金刚藏菩萨以偈颂形式继续对大众说:「菩萨住于此第七地之后,观察此法而得以明了,为了广泛地为愚蠢迷惑的众生兴办利益,进入无边际的众生界,进入无量的诸佛的教化之业中。菩萨进入无量诸佛所在的清净国土;进入无量众生有差别的信解中,进入无量诸佛所示现的种种名色身中;菩萨进入无量劫数,进入无量诸佛所觉了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智中。进入无量众生欲乐诸根的差别中,进入无量诸佛语言音声中,使众生欢喜;进入无量众生的种种心行中,进入无量诸佛所了知的广大智中。住于此地的菩萨进入无量声闻乘的信解中,进入无量诸佛所说的智慧之道中,使其产生信解;进入无量辟支佛之所成就中,进入无量诸佛所说甚深的智慧门中,使辟支佛得以趣入;进入无量诸菩萨的方便行,进入无量诸佛所说的大乘集成事中,使菩萨得以进入。住于此地的菩萨就是如此教化诸群生的。」 「菩萨勤求最胜道,动息不舍方便慧,一一回向佛菩提。」 「念念成就波罗蜜。」 「发心回向是布施,灭惑为戒、不害忍,求善无厌斯进策,于道不动即修禅,忍受无生名般若,回向方便、希求愿,无能摧力、善了智。如是一切皆成满。」 【章 旨】此章三颂颂「明地行」的第三层次「双行分别」的内容,「双行分别分」有四种相,即「二行双无间」、「信胜」、「能作大义」和「菩提分差别」。其中,前三句颂「二行双无间」的内容,第四句颂「信胜」,其后一偈三句颂「能作大义」,最后一句颂「菩提分差别」的内容。 【语 译】金刚藏菩萨以偈颂形式继续对大众说:「菩萨勤奋地求取最殊胜之道,动奋不息地不舍弃方便慧,并且将其一一回向成佛的菩提心。」 「住于此地的菩萨于念念中成就十种波罗蜜多。」 「发心回向众生就是是布施波罗蜜多,灭除迷惑就是戒波罗蜜多,不损害众生就是忍辱波罗蜜多,求取善法没有满足的时候就是精进波罗蜜多,坚住于道不动就是禅波罗蜜多,忍受无生法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回向就是方便波罗蜜多,希望求得上上智慧就是愿波罗蜜多,不能被一切外道异论所摧毁就是力波罗蜜多,善于了知一切法就是智波罗蜜多。如此一切,住于此地的菩萨都得以圆满成就。」 「初地攀缘①功德满,二地离垢、三诤息②,四地入道、五顺行,第六无生智光照。七住菩提功德满,种种大愿皆具足。」 「以是能令八地中,一切所作咸清净。此地难过智乃超,譬如世界二中间,亦如圣王无染着,然未名为总超度。若住第八智地中,尔乃逾于心境界,如梵观世超人位,如莲处水无染着。此地虽超诸惑众,不名有惑、非无惑;以无烦恼于中行,而求佛智心未足。」 【章 旨】此章五颂颂「明地行」的第四层次「前、上地胜差别」的内容,「前」指初地至第六地,「上地」指第八、九、十地,「胜」为「增上」之义。 【注 释】①攀缘 「攀取缘虑」之意,具体是指心执着于某一对象之作用。众生之妄想缘取三界诸法,此乃一切烦恼之根源。盖凡夫之人,妄想微动即攀缘诸法;妄想既有所攀缘,则善恶已分;善恶既分,则憎爱并炽;由此,便有无穷的烦恼产生。此处以「攀缘」来描摹初地,是指初地的菩萨仍然有对于一切佛法的愿求。②三诤息 在此,经文将第三地的特征解释为「诤息」,而在「明地行」中则说:「第三地愿转增长,得法光明故。」关于此处如此描述的涵义,澄观解释说:「『三诤息』者,约『忍度』故。又『得法光明故』,无有诤。」(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 【语 译】金刚藏菩萨以偈颂形式继续对大众说:「菩萨在初地中,缘于对于一切佛法的愿求的缘故,满足菩提分法;在第二地因为远离心中的污垢的缘故,在第三地息灭诤论的缘故,在第四地进入道的缘故,第五地顺从世间所作的缘故,在第六地进入甚深的真如法门的缘故,在第七地生起一切佛法的缘故,种种大愿都得以具足。」 「菩萨凭借这些能够进入第八地中,一切所作都得以清净。此地难于轻易越过,如果能够越过,智慧就超越许多。譬如在两种世界的中间,一处是杂染世界,一处是纯净世界,这两个世界的中间是难于随意通过的。譬如转轮圣王乘天中之宝而周游四天下,知晓有贫穷困苦之人,虽然自己不被那些众多的烦恼所污染,但却未能被称为超过了人之位格。菩萨如果能够住于第八地的智慧中,其就逾越了心的境界,就如同梵王观千世界,超越了人的位格;也如同莲花处于污泥之中,而无任何污染。住于此地的菩萨虽然超越了那些烦恼的众生,不能称之为有烦恼者,也不能称之为无烦恼者。住于此地的菩萨是在无烦恼中生存,但追求佛的智慧的心却也未能完全具足圆满。」 「世间所有众技艺,经书辞论普明了。」 「禅定三昧及神通,如是修行悉成就。」 「菩萨修成七住道,超过一切二乘行,初地愿成此由智,譬如王子力具足,成就甚深仍进道。」 「心心寂灭不取证,譬如乘船入海中,在水不为水所溺。方便慧行功德具,一切世间无能了。」 【章 旨】此章三颂半颂「明地行」的第五层次「双行果差别」的内容。第一颂前半颂颂第一种相「业清净」的内容,后半颂颂第二种相「得胜三昧」的内容。其后一颂与下一颂的第一句颂第三种相「得过地」的内容。此章其后的五句则颂第四相「得胜行」的内容。 【语 译】金刚藏菩萨以偈颂形式继续对大众说:「世间所有的许多技艺,经书、言语、议论,菩萨都完全明了。 「禅定、三昧以及神通,菩萨如此修行都完全成就。」 「菩萨修成而住于第七地,超过一切声闻、缘觉二乘的修行,初地的大愿成就了此智。譬如王子,生在王家,为王后所生,具足王相,出生之后即已经胜过一切大臣,但这是凭借王力,而并非依靠自己的力量;如果其身长大之后,艺业完全成熟,就凭借自力而超过一切。菩萨住于此第七地,获得甚深的灭除远离所有障碍的无相行,但却仍然勤奋地追求上等的修行方法而永远不舍弃远离。」 「住于此地的菩萨,心心寂灭但却并不证入佛国。譬如乘船进入大海之中,尽管在水,却不被大水所溺。」 「住于此地的菩萨以方便智慧修行而功德具足圆满,虽然示现随顺一切世间法,但却常常实行一切出世间法,此地菩萨所具有的一切是一切世间之众生没有办法了解的。」 「供养多佛心益明,如以妙宝庄严金。此地菩萨智最明,如日舒光竭爱水。」 「又作自在天中主,化导群生修正智。若以勇猛精勤力,获多三昧见多佛。」 「百千亿数那由他,愿力自在复过是。」 【章 旨】此章为「重颂分」的第二部分,颂「辨地果」的内容。第一颂颂「调柔果」的内容,其后的一颂颂「摄报果」的内容,最后的半颂颂「愿智果」的内容。 【语 译】金刚藏菩萨以偈颂形式继续对大众说:「住于此地的菩萨供养很多佛而其心越来越明亮,如同以美妙的珍宝来庄严真金。此地菩萨的智慧最明亮,就如同太阳的光芒能够使爱水枯竭。」 「住于此地的菩萨又作为自在天王,化导群生使其修行正智。在一念之间,就得以进入百千亿那由他三昧,甚至示现百千亿那由他个菩萨作为自己的眷属。」 「如果菩萨凭借殊胜的大愿之力自在示现,就可以超过前述所说的『百千亿那由他』的数字,甚至花费百千亿那由他劫的时间都无法计算清楚。」 「此是菩萨远行地,方便智慧清净道,一切世间天及人,声闻、独觉无能知。」 【章 旨】此章为「重颂分」的第三部分,此中一颂赞叹此地的殊胜而总结关于此地的叙说。 【语 译】金刚藏菩萨以偈颂形式继续对大众说:「这一菩萨远行地,其主要内容为方便智慧,此地为清净道,是一切世间天及人、声闻、独觉都无法知晓的。」 【说 明】第七地——「远行地」的内容,至此金刚藏菩萨已经讲解完毕。有几个问题说明如下: 第一,关于本部分的结构。据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的判释:「文亦有三分:初,赞请中有十二颂。……第二正说分中二,先『行』,后『果』。」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们将第二「正说分」又分为二,这样便构成现在注译中的四部分。世亲《十地经论》卷九则将「明地行」部分再分为五层次:「第七地中,有五种相差别:一、乐无作行对治差别。二、彼障对治差别。三、双行差别。四、前、上地胜差别。五、彼果差别。」 第二,关于此地名为「远行」的意义。「远行地」,又作「深行地」、「深入地」、「深远地」。此地之菩萨住于纯无相观,远出世间与二乘之有相行,因此名之为「远行地」。菩萨在此地修行「方便善巧波罗蜜」,断细相现行障,证得法无别真如。 第三,关于此地「远行地」在「十地」中的地位与特点。如澄观所说,十地的宗趣都是「以地智、断证、寄位修行为宗,以显圆融无碍行相为趣」,「为成佛果为趣」。然而,从「所修」、「修成」、「寄位行」、「寄乘法」等四者分别言之,各「地」则略有分别。其一,从「所修」角度言之,第七「远行地」为「菩提分行」。其二,从「修成」角度言之,「七地已去是菩萨慧。」其三,从「寄位行」的角度言之,十地各寄一度,第七「远行地」为「方便度」即「方便波罗蜜多」。其四,从「寄乘法」角度言之,「四、五、六、七,寄出世三乘。」第七「远行地」属于出世之「声闻」、「缘觉」、「菩萨」三乘。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