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妙境法师:清凉寺禅七开示


 2021/11/12    下载DOC文档    

清凉寺禅七开示

2002/10/16-17于台中清凉寺

慧颐大和尚慈悲!我们现在禅七开始了。我心里面在思惟这件事,为什么要办这件事?为什么要举办禅七?各位大德、各位法师、各位居士,为什么要来参加禅七?我提出来这个问题,不应该是多余的,「你说这句话是多余的」,我认为不是多余的。

按佛法的次第来说,我们学习佛法之后,我们随顺佛陀的教导,我们应该坐禅。初开始坐禅的时候,可能不会一天二十四小时坐禅。应该随各人的程度,有几个小时的坐禅。后来相应了,感觉坐禅的时间少,增加了坐禅的时间,这才有禅七这件事。我们现在也应该是这样的规律,但是有一件事,我们可能会明白,是什么呢?我们是……没有例外的,大家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但是释迦牟尼佛已经入灭了很多年了,我们佛教徒思想是一致的吗?我看不一致!很多人的思想是有差别的。但是现在我提出这个问题,明白一点说,就是表示我个人的想法而已,原来就是这样子。我个人的想法,就是,我们佛教徒,各地区的人可能也不一样、年纪大小也不一样,但是,坐禅这件事有同一的目的,就是要转凡成圣,就是不做生死凡夫了,我们想要做圣人。在我个人的看法,就是这么一个目的。但是,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到这儿来参加禅七,你想要做圣人吗?你是这个目的吗?我看不一定,不一定的。

佛法传到我们中国来,佛法在中国也是一个时期、一个时期的,佛教的理论、佛教的方法也有转变,但是现在我个人的想法,应该没有差别,不管佛法在其它的国家,或是来到我们的国家,这个理论是无差别的,就是大家都是想要得成圣道,这样子才学习佛法、才学习坐禅的,都是这样子。

什么叫做凡夫?什么叫做圣人?在佛教的道理上看,我们的这一念虚妄分别心,在世俗谛的境界虚妄分别,这就是凡夫。若是我们肯学习佛法,完全不学习佛法的,我认为这个人不是佛教徒!我的想法是那样子,不学习佛法那是在以外。经过学习佛法以后,我有意愿想要做圣人。什么叫做圣人?就是你的内心没有虚妄分别了,能安住在胜义谛那里,那就是圣人。

现在我们来参加禅七,怎么样参加禅七?也是!你将你的虚妄分别心灭掉,你住在第一义谛这里。我们参加禅七就是做这件事的,就是这么回事。如果你还不知道怎么样使令我们的心安住在第一义谛,那是还有点不及格的。在我们今天的佛教来说,那也就算及格吧。

我刚才说,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做凡夫、什么叫做圣人,这是要经过学习;然后,我就做这件事——由凡而圣,我做这件事的时候,我感觉我做的时间太少了,我要增加时间,这时候才有禅七这件事,就是这么回事儿。

但是,我们从佛法来到中国的情形,我们心里面去思惟这个情形,我们佛教徒是这样子吗?我看不是!因为「把我们佛教的经论放在藏经楼那里喂虫子,我们不需要去读的,读是不对的!」那么,这件事合乎佛法吗?合乎我们佛法的思想吗?我看也是有问题。但是我想,这个问题太多了,我们还是简单地说吧。

当然,各位来到这里参加禅七,有些人可能是学习过佛法,程度很高,也有可能是这个情形,有的有可能程度还是不及格的,这个程度是不一致的。我们现在就不必太多,我们简单地说明由凡而圣的次第,我们在禅七里面怎么样用功,说这件事。

从达摩禅师来到中国来,我们中国的慧可禅师跟他学禅,他怎么样教慧可禅师学习禅呢?他是教我们学习《楞伽经》。就是按《楞伽经》说的道理去学习禅,也就是按照这个道理由凡而圣。这句话说得非常地具体,不是不着边际的一句话。我们现在藏经里面还是有《楞伽经》,《楞伽经》在藏经里看,有三种翻译。他说的就是刘宋求那跋陀罗翻译的四卷《楞伽》,就是根据那个译本来学习禅。后来的翻译,也和它多少有一点差别,但是大体上还是一致的,也根据这个道理来学习禅。学习禅,我暂时就说这么多。

到了二祖是慧可禅师,或者是说僧可禅师。三祖是僧璨,三祖僧璨这位大德,在《高僧传》里面的记载,很少几句话,就是不是太明白。到四祖是道信禅师,就说得多了。四祖道信禅师他可是有点事情。他在天台智者大师的弟子的庙上(庐山大林寺)他在那里住了十年那么久,一个修行人在那个地方住十年,时间可是不算短了。那就是表示他有可能学习过天台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的,他有可能是这样。但是,他不说《楞伽经》,他说要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就学习这部经,根据这部经的道理来学习禅。而这部经也是天台智者大师所提倡的,《大智度论》就是解释这部经的。

我们想要转凡成圣,你一定要学习佛说的法。不能说:「我不需要去跟佛菩萨学习,我自己闭上眼睛,我就是佛!」这是完全不合道理的事情。你自己闭上眼睛,你知道什么?什么也不懂啊!我们会知道什么?我看什么也不懂。就是我们有经律论,我们肯学习,你能得到正见都不容易!我们从这里感觉到什么事情?我们中国佛教很可怜啊!我们不容易得到正见,你看这件事遗憾不遗憾!遗憾不遗憾?

不过,古代还是有很多善知识的。我们从禅宗史上看,达摩禅师是善知识。道信禅师他能够提出来,要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去转凡成圣,这句话也是非常好的。但是,在我们中国的禅宗看不见,他不能提出这句话的,这是有问题啊!

后来,四祖道信,五祖弘忍,那情形又有点变化。就是六祖慧能禅师他到五祖那儿去,听他的教导,五祖弘忍禅师给他讲《金刚经》,又不是讲《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了。当然理论还是一致的,可是就是有点差别了。

我们从这些有文字的记载的书上看,我们想要转凡成圣,想要精进地学习禅,不可以不学习佛法的。你要学习佛法,就是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弟子,他怎么样得成圣道,他开示我们的道理,我们也应该从这一条路走。不可以闭上眼睛、不学习佛法,就能得成圣道!没有这回事情!当然,我说这句话,你们也可能不相信这句话。

但是,我现在说出一件事来,我读近代的禅宗大德,就是虚云老和尚的语录,他说,现在学习禅的人都是看话头,而看话头很少人开悟的。其实明白点说,就是没有人开悟。有的时候有人有点开悟,不是看话头,而是学习经论,他又能去坐禅,这样子有可能是开悟了;不是看话头开悟的。还是得要学习经论,这样子才可以的,才能够有希望可以得成圣道。

现在我们举出来三部经:一个是《楞伽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个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一个是《金刚经》,这是在禅宗史上有记录看出来。这个时候,我们汉人还有这样的善根,赞叹佛说的法。我们从这里去学习,可以得成圣道;后来,那就不一定了。

我们还是回头来,说我们怎么样用功,可以转凡成圣这件事。

刚才说这三部经,我们姑且就引《金刚经》来说明转凡成圣之道,也就是坐禅的方法,怎么样坐禅。

《金刚经》前面有一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就是这一句话。这一句话,我们应该把它背下来,要明白这句话的义理。然后,我们坐禅的时候,经行也好、你在那里盘腿坐也好,心里面要忆念这句话的道理,就是思惟这句话的道理。思惟的时候,也有一点差别。什么差别呢?也还是释迦牟尼佛说的话,一个奢摩他、一个毘钵舍那。奢摩他是止、毘钵舍那是观,用这两个方法来学习禅,应该这样子。

若是我们不用止,我们只是内心里面如理作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叫做正忆念,就是你要随顺佛陀的法语去思惟、观察,就叫做正忆念;而玄奘法师的翻译,叫如理作意。如理,就是随顺佛陀所说的第一义谛去思惟、观察,也就是正忆念的意思。用这个方法,其中有一点差别。什么差别呢?就是我们坐禅之前(还没有坐禅),我们在学习佛法的时候,从经论上说的话,你心里面去思惟。把经论上这句话要记住,然后心里面就按照这句话的道理去思惟。刚才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句话是佛说的。「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也是《金刚经》上说的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这句话,这也是《金刚经》说的话。你这句话要记住,心里面去思惟、观察。你没有开始静坐,先这样思惟、观察,或者说这是正忆念,或者说是如理作意都可以。

你通达了这个道理之后,可以开始坐禅,可以开始盘腿坐,然后心里面去思惟。这时候就是有止、有观,分两个方法。

我们初开始学习的时候,没有止,我们只是心里面去思惟、观察。但是,通达佛说的道理之后,你心里面应该有止的方法、应该有观的方法,用这两个方法来通达胜义谛,成功了就是圣人了,就不是凡夫了。这个次第是这样子。

我们现在这样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所有相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生命体,主要是我们的生命体,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或者色受想行识。色:我们的生命体有地水火风,有心肝脾肺肾这些生命体的组织,它各有各的体相、各有各的相貌,但是都不是真实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不是真实」这句话也不是容易明白。「都不是真实」这句话,容易懂吗?都不是真实的。

譬如说,我们看见一个人的时候,我们若没有学习佛法的时候,看见这个人,我眼睛也没有花,这个人在这里行住坐卧、他会说话,当然这是真实的一个人,并不是做梦,那怎么能说是虚妄呢?是真实的啊。但是,若学习佛法以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有的这一切有体相的事情,都不是真实的。有什么道理说它不是真实呢?要有个道理,我们才能够明白它不是真实的。但是这个地方,我看都不容易明白;只是这么一说,还是不容易明白的。

譬如说我们在做梦,梦见一个人,大家谈什么话、做什么事;等到梦醒了以后,没有这件事,只是做梦,不是真实的。用梦来譬喻这件事不真实,我们有可能从这里能体悟一点「不是真实」的。但是,这也要长时期地去思惟。

但是,我们学习《摄大乘论》,《摄大乘论》是无著菩萨造的,他的弟弟世亲菩萨、还有无性菩萨有作批注来解释这部论。他们对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有更进一步的解释,使令我们有可能会体会到「不是真实」的。

你想要坐禅的时候、你想要有成就,说:「我闭上眼睛,我不需要佛菩萨的解释,我就能知道怎么回事!」真的吗?真能吗?如果是能的话,虚云老和尚说:「很少有人开悟」,那句话就是没有人开悟!就是你自己闭上眼睛不行。你要去看看佛菩萨怎么解释这件事,你才能够有一点体会。

我们从《摄大乘论》上进一步的解释,我们得到一点消息,容易明白它是虚妄,容易明白。我现在看见一个人,从《摄大乘论》上的解释,它说这是虚妄,你就可能和以前内心的分别有点不同,会知道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但是,你若没有去学习《摄大乘论》讲的这句话,你能明白吧?我看不一定。我看有很多人的《金刚经》的批注,他也就是说那么几句话,究竟怎么虚妄,也不是太明白。

我现在把《摄大乘论》这句话介绍给你们,看看我们能不能明白。我眼睛没有花、没有病、很正常,看见一切境界都是虚妄的,能知道是虚妄。就是这一点的分别都不容易。它怎么样说呢?

《摄大乘论》告诉我们的道理,也就是刚才我说的,我们在这里静坐的时候,用两个方法,一个是止、一个是观。止,就是心里面不要散乱,心里面安住在一个所缘境这里不要动,不要虚妄分别,这叫做止。这样说止,实在就是定的意思。定,有浅、有深。浅的定是指什么说的呢?就是指欲界定。由欲界定进步到未至定,未至定进步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到了色界四禅的时候就是深了一点。最浅的就是欲界定,中间有一个近分定,也叫做未至定,这个是中间性的。

我们坐禅,我们想要成为圣人,一定要有定,不可以一点定没有。一点定没有,是不能成为圣人的。

欲界、色界、无色界,有三个世界,我们现在是欲界的人(不是色界天、也不是无色界天)。「欲界的人」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有欲,有男女的欲。有这个欲,但是也知道好歹,就愿意提高自己的程度,愿意静坐。愿意静坐的时候,有可能有五分钟的寂静住,没有打妄想;也可能有一刻钟的寂静住,但是过了一刻钟心里面就会乱。就是有散乱、也有寂静,有寂静、也有散乱。不是说「我一静坐坐两个钟头一念不生」,没有达到那个程度。这样子,有时候寂静、有时候又散乱,这是欲界定的境界,这是很浅薄的境界,只要肯努力,就能够成就的。

但是,长时期的努力,还能再进步。「我一坐五个钟头,一点妄想没有」,有可能会达到这个程度,这就是欲界定到最后的境界了,到这个境界。但是这个时候,能寂静住已经很不容易了。若是我们一个平常的人,不管是出家、不出家,都有可能会成就这个境界;成就这个境界都不容易,应该赞叹这个人。可是,这个不是很深的境界,随时会被破坏、没有了,成就的这个定没有了。虽然没有了,你再努力,它还会回来的,你这个定还会回来,但这不是很深的境界。

再进一步,就是未到地定了。未到地定是什么境界呢?就是有轻安乐了。刚才说欲界定的境界,没有轻安乐,只是静就是了,轻安乐没有,不感觉到有快乐。但是,到了未到地定的时候,感觉有快乐了。现成的话,叫做轻安乐,有轻安。有轻安的时候,只要你一静坐能达到那个程度,轻安就来了。这是一个现象,另外一个现象,就是有的时候感觉这身体没有了,不感觉有身体的存在,空了,不见到有身体;但是,有明了性的心在这里。明了性的心在那里寂静住,它不乱,不胡思乱想,没有这个事情;还有轻安乐,这时候叫做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就是比欲界定进一步了,还不是说很高深,也不是,也很容易被破坏,就没有了;但是你再努力,它还会回来的。

我们静坐,奢摩他的止能达到这个境界,你就可以修观了。没到这个境界我们也可以修观,但是没有力量。有定的力量的时候修观,它有力量。什么叫做力量呢?就是能调伏烦恼。说有人赞叹我,说「你怎么怎么了不起」,你若把心安住在近分定里面,你心里面就不动;有人毁辱你,你也能在这个境界里面寂静住,心也不动。就是有这个力量,能令你心寂静住,而不随别人的舌头转,有这个力量。欲界定不行,欲界定没有这个力量。

所以,我们修奢摩他的止若达到这个境界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在思想上有变化;有什么变化?能调伏烦恼了。其中最重的一个大烦恼,就是男女的欲,使令我们不能转凡成圣,就把你锁在那里,不可以前进、你不可以离开这里。但是,你若到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破坏这个欲,使令心里面没有欲,不爱着这件事,能办到这件事。如果我们不修学止观,你欲这一关没有办法过的,你不能跳过去的。

以前听说有个康有为,你们听过这个人吧。康有为这个人他有心出家当和尚的,但是因为有欲,不能出家当和尚。现在我们已经出了家的人,也并不是得了未到地定,那么就是还是有欲;但是,你若能够修止观,就能跳过去,就能够破坏欲、而心里没有欲,就能没有欲,能办到这件事。

欲是个障道因缘,使令你不能得圣道,使令你不能出家,出了家也不能得圣道。就是老是在那个地方平平常常的这样子。若你奢摩他的止能学习到未至定这个时候,你就有能力破坏这个欲,心里没有欲,有这个能力。破坏欲了,但是还不是圣人,你需要进一步地修止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这时候你可以成为圣人了,不然你办不到。说「我不坐禅,我就是念阿弥陀佛!」好,你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你能达到这个程度吧?不容易!你不容易破坏这个欲。

《阿弥陀经》也是说要一心不乱,念阿弥陀佛也要一心不乱。蕅益大师(我本来不要讲这个事,我现在又说了)把一心不乱那个地方讲得太深。他可能在阿弥陀佛国,蕅益大师有可能往生阿弥陀佛国了,我们可以到阿弥陀佛国去问他,「你讲那个一心不乱讲得太高了!」根据什么说这句话?我有根据。我有什么根据?你读玄奘法师翻的《阿弥陀经》,藏经里面有,也有流通本,他那个地方说,就是在一心不乱的后面那一段,就是临命终的时候,蒙佛菩萨的加被,心不颠倒,就可以往生阿弥陀佛国。有个蒙佛加被的意思,有这么一个文,有这一句话。那就足见你说的那个「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要到阿罗汉的境界、「理一心不乱」是大菩萨境界了,那还要蒙佛加被才心不颠倒吗?可以当面和蕅益大师谈谈这个问题!所以,那个地方他说得太高了。

我们现在又离题了。我们修止观的时候,一心不乱;止,也是一心不乱的意思。初开始这欲界定很浅,到了未到地定(就是近分定)稍微深一点,但是还不是很高深;虽然不高深,可是他有轻安乐了,他的定的力量高过了欲界定,这个时候有能力破坏欲,可以没有欲。没有欲这个时候,你的程度就高了一点。如果你心里没有欲,就决定不会破戒,就不会有这件事,你持戒会清净,而后能有断烦恼的能力。断烦恼的能力成就了,你肯努力,就可以得圣道,就不是凡夫了!

说「我不愿意坐禅!」你不愿意坐禅,你怎么办法能调伏欲?你怎么办法能够得圣道?不能得圣道!「我看经,我能够明白第一义!」但是也不行,你没有定的帮助,是不能得圣道的。定,虽然不是圣道,但是能帮助你得圣道。所以,还是非要有定不可,要学习定。学习定,当然还是要有智能,没有智慧、光是定还不行。也要有定、还要有慧,这个时候,「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虚妄」我们还没讲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那么你就是得圣道了。那么我们中国佛教,我们汉传佛教有可能会兴盛一点。不然的话,我们不静坐修止观,谁是圣人啊?没有成圣之道,怎么能成为圣人呢?就都是凡夫啊!我们汉传佛教都是凡夫啊!这样子,汉传佛教庄严不庄严?不是表面上的事情啊,一定你的心里面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有圣道在你的心里面,这才是庄严的!不是表面上的庄严,表面上算什么庄严?不算数的啊!这样,若有圣道了,我们汉传佛教才是好一点。但圣道这件事不是口头说的,要我们努力才可以!

我们明天再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讲这个「虚妄」。

慧颐大和尚慈悲!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家好。阿弥陀佛!

我们佛教徒因为大德的慈悲,集成修学圣道的因缘,这是非常吉祥的事情。我们才开始发心学习佛法,需要大德的增上缘,才能够开始用功的。我昨天说的话,我听说我说得不清楚,所以等于没有说。

我昨天说的话的第一段,谈到凡圣的问题,什么叫做凡夫、什么叫做圣人。我们凡夫,不同于圣人的地方,实在就是我们的思想。圣人不同于我们凡夫的地方,其实也是思想。

我们日常生活,在我们的身口意上面,除了虚妄分别,还是虚妄分别,所以我们就是凡夫了。「虚妄分别」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我们不认识那件事的真相,就根据我们的虚妄分别,起诸烦恼,颠倒迷惑地生活下去,那么这就是凡夫境界。什么是圣人呢?就是他有智慧,认识那件事的真相,他不虚妄分别。他的心清净,能安住在第一义谛那里,所以,他就是圣人。我们佛教徒不管是信佛多久,但是你没有开始修止观,你还都在凡夫的境界。我们开始修学止观的时候,就是由凡而圣,从凡夫到圣人那里去了。

我说一句话,不知道你们心情怎么样感觉。我们开始接触佛法以后,又是出家,放弃了家,来到佛法里面来,我们没有意愿转凡成圣,这件事对不对?「我没有这个心情,做那件事做什么!」这是个问题。

因为现在这里的主人的慈悲,要举办禅七,而且是三十天,举办一个月的禅七。什么叫做禅七?就是修学成圣之道,或者说我们学习成佛之道,就是这个意思。这样的行为、这样的思想,就是因为有凡圣的问题,我不欢喜、我不愿意做凡夫了,我想要成为圣人,才有禅七这件事。不然不需要打禅七,也不需要举办禅七,举办禅七也可以不参加。参加那个做什么?对我们没有用!如果没有凡圣的思想,不想要转凡成圣,那就不需要举办这件事,或者也不需要参加。但是我们参加禅七,我们就应该认识什么叫做凡夫、什么叫做圣人。

我们刚才说,凡夫就是因为虚妄分别,现在要改变这个虚妄分别。我们能够学习佛法中、佛所开示的成佛之道,我们能这样学习、这样用功,我们有希望由凡而圣,这就叫做禅七!禅七就是这么回事儿。

我昨天曾提到《金刚经》上的一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句话就是由凡而圣的道理。我们从这里可以开始学习禅,也就是改变我们的虚妄分别。不是说我们静坐就是禅,也不见得。外道也静坐的,外道有可能还很有功夫,他可能成就了未到地定、也可能成就了色界四禅、也可能成就了无色界定,能成就这么高的禅定,但是他是外道,佛教徒都不是。所以,若是我们佛教徒有转凡成圣的意愿,我们应该要学习佛法,然后我们参加禅七,那可能是佛法,而不是外道。说「我只是参加禅七,在里面静坐,使心里面寂静寂静,那就是禅!」这不是,这不是禅!

我刚才引《金刚经》告诉我们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昨天解释「虚妄」还没解释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简单地解释,就是,是凡和我们的心、和我们的思想接触的这一切境界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其中一件事,也是《金刚经》上的话,「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就是我们现在看见佛了,我们心里可能会很欢喜;结果呢,这还不是见到佛。也还是这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还是这句话。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地认识什么叫做虚妄、什么叫做真实,应该认识这件事。

当然这件事,你在那里坐,未必能够认识,还是要学习经论。学习经论的时候,经论上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什么是虚妄、什么是真实。我们这样学习以后,能知道一点消息,也还不是真实的。所以,我们不但是出家人,就是在家居士相信了佛法,你要有一番的努力,才有可能明白一点佛法。「我什么也不做,我就去磕个头就好了!」那是不及格的。

我讲两个颂,来表示什么叫做虚妄。在《摄大乘论》上有两个颂:「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义想既灭除,审观唯自想;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无,后触无所得」。就是这个颂能表示出来什么叫做虚妄、什么叫做真实。

「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菩萨」这两个字,是简单说的;具足地说,叫「菩提萨埵」,就是觉悟圣道的人;简单地解释就是,他觉悟了第一义谛了,这个人。「觉悟第一义谛」这句话,在我们汉传佛教习惯的说法,就是佛教徒对这句话习惯的说法,不是太合道理。我们认为观世音菩萨是菩萨,文殊菩萨是菩萨;其实,按照「菩提萨埵」这句话(觉悟圣道的人),阿罗汉也是觉悟圣道了、辟支佛也觉悟圣道了、佛也是觉悟圣道了,都可以称之为菩提萨埵的,不只是我们所谓的菩萨。若是这样讲,「菩提萨埵摩诃萨埵」,加个「摩诃萨埵」,那就是这些大菩萨名为菩提萨埵摩诃萨埵,阿罗汉、辟支佛就不及格了。

现在这里说「菩萨于定位」,当然这是指大乘佛法的学者,就是菩提萨埵摩诃萨埵,指这些人说的。「菩萨于定位」,「定位」怎么讲呢?就是他已经成就色界四禅了,成就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当然也包括无色界四空定在内。在我们初开始学习静坐的人,多数不能一开始就能成就色界初禅,不可能是这样子。一定一开始的时候,要欲界定、未到地定,然后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个次第一定是这样子。

这里边就有一点差别。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欢喜、愿意静坐的话,你会知道欲界定是这样子,进一步未到地定是那样子,它们有点差别。我们初开始静坐,一般的情形,就是心里面有的时候寂静住、有的时候散乱,有的时候散乱、有的时候寂静住,它不纯是散乱、也不纯是寂静住,是这样的境界。这就是欲界定的境界,我们欲界的人就是这样子。

但是你长时期地这样子学习一个摄心之道,常常静坐,这个情况会改变,改变什么呢?就是寂静住的时间会增多,时间能延长,散乱的境界会减少,会有这个境界。会有这个境界的时候,当然你一坐可以坐八个钟头都可以,坐一天、坐二十四小时都可以,他都心里面寂静住、不散乱,这就可以称之为欲界定了。

但是这个定,只是心里面寂静住而已,另外没有其它的什么感觉。当然,有的时候也有些特别的事情,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呢?我们看虚云老和尚的年谱,看见一件事,但是在古人学习禅的记录上,也同样有这件事。什么事情呢?就是夜间(不是白天,古代没有电灯这回事),他在禅堂里面静坐,他的眼睛是闭上的,并没有睁开眼睛,但是他就看见人到厕所去。古代的厕所和现代有点不同,一定是另外一个房子,距离禅堂应该有多远的距离、有多少个墙壁的障碍,但是他会看见那个人在厕所里。这又是夜间、又有多少层的障碍,但是他闭上眼睛能看见。这是什么境界?这是欲界定的境界!但是没有学过教、胡说八道的人,说这是得天眼通了!实在这是欲界定的境界。我们说欲界定不是很高深的定,但会有这件事。这是在古德的静坐的记录里面,也说到这件事,现在也可能有这件事;但这是欲界定的境界。白天有太阳的时候,他能看见星辰。这是什么境界?这是欲界定的境界。欲界定是最浅的境界,但是能有这种事情。刚才说过,我们若不多学习佛法,「哦!这个人有天眼通了!」其实不是,这是欲界定的一种相貌。

但是,你若不以此为足,你继续地静坐,还会进步。进步到什么境界?就是有轻安乐。坐在那里,寂静的境界一现前的时候,同时也有快乐。一个人怎么样健康,但是他没有轻安乐;可是,静坐的人达到这个境界,心里面一寂静住就有快乐,那叫做轻安乐。这是一个相貌。还有第二个相貌,就是静坐的时候感觉这个身体没有了。实在,「没有身体」这句话,我们一般人说话的方式,就是感觉这个身体没有了。你感觉身体没有了,那个「能感觉」是在的,就是心还在,心还是在的。就是静坐的时候不感觉有身体的存在,但是你那一念寂静住的心,明明了了地在那里。不是说连心都没有了,只是这个四大的身体这种感觉没有,但是你睁开眼睛看,身体还在这里,但是有这种感觉。这也是一个定的相貌,是超过了欲界定,进步到未到地定了。

这样说呢,得未到地定的人有这两个感觉,一个是有轻安乐、一个感觉身体空了。这当然功夫是比欲界定深得多,而且有轻安乐的感觉。欲界定没有轻安乐,也没有感觉身体没有。但是你静坐的时候感觉身体没有了,但是没有轻安乐,那还不是未到地定,还没到。到了未到地定的时候,也叫近分定,就是它距离色界定很近了;也有的地方就把它摄在色界初禅里面。这个未至定,也叫未至定,也叫近分定。南传佛教坐禅的书也提到近分定。把它摄在色界初禅里面,不单独地立一个名字,也有这个情形。

但是我们汉文佛教,天台智者大师关于坐禅的书里面,把它单独地列出一个名字来,叫做未到地定,就是未至定,也叫近分定。

近分定这个时候,和欲界定可不同了。有什么不同呢?你若在未到地定(近分定)里面,若是修禅观的话、修四念处的话,你有希望可以得圣道。在欲界定你想要修圣道也是可以,也可以在那里修不净观、修无我观也可以,但是得圣道的功能不够,那个力量不够。若到未到地定就比较好,若到初禅的时候更容易得圣道。所以,禅定它不是圣道,但是想要得圣道,必须要具足禅才可以。

这是我简单地介绍欲界定和未到地定。

在《瑜伽师地论》里边说到九心住,那就是欲界定,欲界定就是九心住。成就未到地定的时候,它有这个不同于欲界定的感觉。未到地定再进一步就是初禅。初禅这时候的轻安乐比未到地定更重了,那个轻安乐更强。

所以,得了定的人是能够离欲的,因为他本身有快乐。没得定的人,未至定以上的定没成就的人,只是欲界定,那他还是没有乐;若是得定以后,他就有乐,有乐也就能离欲。我们出家人,就算是你不学习圣道,你也可以学一学定;得了定以后,容易持戒清净。你不会拿那件事不当一回事,就随便地就破戒的,不会有这个事情。但是这件事就是要努力,你一定要努力修才行。你天天散散乱乱地,做一些不相干的事,那不可能得定,连欲界定都得不到。这个时候,佛菩萨见到我们,心里不欢喜。

「菩萨于定位」:他们已经圣道成功的人,他们是要得定。当然,他们可能四禅八定都有了,不但是世间的有漏定,无漏定都成就了。成功的人他们的情形,已经得了定,在定的阶段。「观影唯是心」这句话:观这个影,它是我们心所变现的,离开了我们的心是没有影的,就是这么一句话。

再加一句话,我们若看一个人有神通,按佛法的道理来说,最低限度要得到色界初禅,或者二禅、三禅、四禅,还得要修神通,然后才有神通。如果是得了色界四禅,没有修神通,就没有神通,不修就没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是要修才能有的,不修就没有。不修,得了禅定就有神通,这种人也是有;但是我看一万个里面也没有一个,万中无一,这种情形非常少。我们随便说那个人有一点异能,我们就认为他有神通,这是不对的!只是有点异能而已。白天他闭上眼睛能看见星辰,「哦!这个人有天眼通了!」是不对的,那是不对的。若真实有天眼通,那神通是很厉害的啊!不是说没有灯光,就看见人到厕所去,说是天眼通了。那个人等于告诉别人他是一无所知的。我这加上了一句话,就是关于神通的事情。

我们若是想要得圣道,不是说得神通,我们的目的是想要得圣道;得了神通还是个生死凡夫,他照样还有贪瞋痴的问题。有了禅定、有了神通,都是生死凡夫。要修学佛法的禅观、修四念处,这有可能会得圣道;不然的话都是生死凡夫,照样还是流转生死、不得解脱的。

「菩萨于定位」:这是说已经成就圣道的人,他在禅定里面「观影唯是心」。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没有得禅定的人,我们没有这个能力,「观影唯是心」这句话我们办不到。要在禅定里才能有这个能力、有这个堪能性,表示这样意思。所以,想要得圣道,你一定要静坐、要修禅定的;你不做这件事是不能得禅定。

我们初出家的时候(在家居士我们不说),如果你的师父没有特别安排什么功课,感觉没有什么事情做,到时候有饭吃、有地方住,好像没有什么事情要做。其实不是啊,我们出家人是很忙的!当然,就是这几件事,就是静坐这一件事、禅这一件事就够你忙的了。要常常做这件事,也不是短时间可以成就的。

「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我们若不修禅定、不静坐,这个圣道不能修,你修不来的。我们观三十七道品,八正道第一个是正见,正见是在禅定里边成就的。我们不修禅定,得不到正见的。

讲到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有什么问题?我们出家人学习佛法,要得到正见!小乘佛法,得初果的时候才得正见;大乘佛法,要得无生法忍才能得到正见。当然,这是真实的正见。在得初果、得无生法忍之前,我们学习了很长一个时期的佛法,我们也能够常常地修止观,有可能成就相似的正见。我们真实的正见没得到,相似的正见也没得到,好像我们没有什么事情要做。我们出家人若这样子,是有问题的。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告诉我们,你想要得圣道,你要跟菩萨学习,你先要修定。「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但是,他在定的时候,和外道不同,里面有佛法的智慧,「观影唯是心」这句话就是佛法的智慧。

我刚才说过,若是我们不修定,也就是不修止……。通常我们出家人学习佛法的时候,是说修止观。止就是定的意思。定是在果上说,止是在因上说的;因名为止,果名为定。能见圣道、能远离一切虚妄分别、能见第一义谛,是智慧,而不是定。但是,若没有定,你的智慧没有力量去见第一义谛。所以,你修观、修智慧,同时也要修定,这样才可以。定帮助我们的智慧去见第一义谛。你若不修,智慧得不到帮助,智慧没有力量,也不能见第一义谛,也就是不能得圣道,也就是不能得正见。

「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影」这个字怎么讲?什么叫做影?影这个字还是很有意思的。「影」,譬如说,太阳出来了,我们在露地立在那里,太阳照过来,就出来一个影,就是这个影子,观这个影。这个「影」是对「质」说的。我们这个身体是个质,遮住了阳光就现出个影来;有质就有影。我们通常说,影是假的,身体的质是真的;有真实、有虚妄。影是虚妄的,身体的形质是真实的。

现在说「影」,那就是虚妄的意思。究竟指什么说的呢?这个影指什么说的呢?「影」指我们内心的思想说的。这个思想,最明显的,譬如说我们最熟悉的事情,譬如说我和我母亲已经不见面几十年了,但是我心里面一注意,心里面就现出我母亲的影像出来。心里面现出的那个就是影,不是我母亲真实的体质,是心里面现出来影像。但是这件事,不只是母亲的影像,我们看见这个灯光,心里面也会现出影像来;我们看这个钟、表,看见这个房子、看见一棵树、看见一个人,完全都现出影像来。但是,你原来看见它形质的时候,在你心里面留下一个影像的。可是,我们若不去注意地观察的时候,我们还是有点迷迷糊糊的,不是太明白。

我们再多说几句。譬如说现在我同某甲见面、谈话的时候,当然,彼此就相见了。相见的时候,「我不是看见影,我是看见他的质!」其实,这句话不对!你看见的也是影!怎么知道看见的是影呢?你看见这个人的时候,把你眼睛闭上;那个人走了,但是你心里面那个影像还可以继续在那里。这个时候,你心里面现出的影像和那个人的形质分离了;分离了,你才知道你看见的这个是个影像。但是他没有走的时候、你眼睛没有闭上的时候,你也是看见影,但是那个影和他那个形质是合而为一的,就是这两件事合而为一。你若闭上眼,或者是你再睁开眼睛,那个人走了;你闭上眼睛,但是那个影像还在。就是那个影像和形质分开了。若没有分开的时候,你不知道。你见他的时候,一见就有影像。

而这个影像,现在这儿告诉我们,这就是修止观成就的人,「观影唯是心」,这个影是你心所变现的。「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是你心变现的。现在你修止观的时候应该知道,那个人没有走,你现在正和他面对的时候,你看见的还是影像,不是那个人的本体、形质。因为它合而为一,你就不感觉到另外的一件事,「我是看见他的本体了!」实在不是,你看见的还是个影像。就是我们的心有这个力量,看见什么都能取出一个相貌来。我们看见一棵树也是一样,看见树是它的影像;看一个房子也是、看一个老虎也是、看见一个毒蛇也是,都是影像。

现在你修止观的时候,「观影唯是心」,观察那个影像是你心变现的,你就这样思惟。你不能认为「它不是影像、是那件事的本身」,你不可以这么说,这么说是不合道理的,你常这样思惟。「观影唯是心」,是我们心所变现的,心有这种力量,能够取一切事物的影像,在心里面现出来。它不是那件事的本身,是那件事的影像。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虚妄的,不是那件事的本身。若不是我心所现的影像,是那件事的本身,那就是真实的。你要能体会到、能认识是我心里面取着那件事的形相,在心里面变现出来一个影像,这是虚妄的,不是那件事的真实相。

「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就是我们现在没得定的人,我们心里也能这样做,也能取那件事的影像。但是,我们没得定的人,心没有定的时候力量不够,不以之为准。若是你心里有了定以后,你的力量强了,它也能取这一切法的影像。但是,得了圣道的人,他不执着这个影像就是那件事的本身,他不这样执着,这是自己虚妄分别的境界。「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

「义想既灭除,审观唯自想」,这个「义想」怎么讲呢?就是我们原来没有微细地去观察的时候,我认为心里的影像是离开了我的分别心、它有它本身的体性的,那叫做「义想」。「义想既灭除」:我不认为它离开了我的分别心、它本身有体性,就是这个义想是灭掉了,不承认它有独立的体性,它是由心的分别的取着,才出现这件事。所以,它是心的影像,离开了心它没有体性的。所以,我们若是从这里仔细去观察,不管是什么境界,只要与我们内心一接触,我们心里面就有了影像。这个影像是心的力量,离开了我们的心,它是没有的。「义想既灭除」,不承认它离开了我的心、它本身有体相,不承认这件事。

不过这样子呢,就有这么两种,一个是离开了我们的心有它的体相、一个是离开了我们的心没有体相的。所以,假设我们看见一个人的时候,就变成两个人了:一个是那个人本身的业力的果报的体相、一个是我们内心变现的影像;变现出有两个人了。

譬如说我们读《金刚经》的时候,如果你肯用功的话,就是有两部《金刚经》,就是你心里面有一部《金刚经》。这当然是要经过学习,明白《金刚经》的道理,你心里面有一个《金刚经》的影像;另外,离开了你心里的影像,还有一部《金刚经》的。不但是《金刚经》,只要与我们内心一接触,所有的境界都是这样子。但是,我们没有经过观察、思惟的时候,我们不知道。

现在佛菩萨……,这个颂是在《摄大乘论》上引来的,我们从这里的学习就知道,原来是这么回事。我们心里面所思惟、观察的这些,都不是真实的;若离开了我们的心,它是没有的。「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义想既灭除,审观唯自想」,离开了我们的心,是没有这些影像的,「义想既灭除」。「审观唯自想」,你要深入地、真实地去观察,只是我们内心的分别,这都是虚妄的、这都是不真实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不是真实的。这是一个颂。「义想既灭除,审观唯自想」。我们起贪瞋痴的时候,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是我们心里还有影像,就是面对这个影像,心里面还起贪、还起恨、起种种烦恼。

「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我们这样子静坐、内心里面修止观的时候,就在止里面修观的时候,就是在定里面修观,观察这都是心的影像,它是没有自性的,体性是毕竟空的。「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我们这样子安住在定里边,知道我们所分别的境界都是没有体性的。

「次能取亦无,后触无所得」,住内心的时候,观察所取的影像是没有的;分别影像的、取着影像的心也不可得了。因为没有所取的,能取的心也就不生起了。「后触无所得」,能分别的心、所分别的境界都没有了,这个时候无所得的境界出现了,就是你无所得的智慧成就了,就是圣人了。

但是那件事,譬如说我看见某甲的时候,某甲的影像在我心里面随时地忆念、随时地分别、随时地忆想那影像。但是,离开了我内心的思惟,那个人本身的境界还是在的。那是他的因果的道理,他以前的业力得的果报,这是不可以没有的,不可以说它是空的。你说它是空的,就是没有因果了,这是不合道理;所以那件事还是有的。

那件事有,分两个时期,第一个是我们在凡夫的时期,我看见这个境界,我们心里面有个影像。若是你能够这样子修止观,破除去这个执着心,「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义想既灭除,审观唯自想;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无,后触无所得」,你能达到这个程度、你成为圣人以后,你再去看这个境界、看到人的时候,那个人也是如幻如化的、也是不真实的。虽然不真实,但是它有体相;我们内心的影像是没有体相的。

我们现在没得圣道、初开始学习圣道的时候,先要认识这都是虚妄的;我们所看见的境界,不是境界的真实相,都是虚妄的。我们原来都是执着它是真实的,现在经过佛菩萨的开示,我们知道这都是假的。

所以,从这里看出来,什么叫做虚妄?就是心里面取着一切法,留存在心里面的影像,这都是假的,不是真实的。这个不真实、这个虚妄,我们应该是能承认的,它是不真实,只是一个影像,不是真实的。我们能常常这样思惟,这是假的、这是虚妄的、这是空的、毕竟空的,我们的烦恼就减轻了,我们贪瞋痴的烦恼就是在影像上出来的。说「我是在生起影像那个本体,我在那里生烦恼」,其实不是。这生烦恼有个什么事情呢?就是心里面若有名言的时候,心才能有分别。

「名言」这句话怎么讲呢?名就是言。我们知道各种事物的名字,记忆多了;小孩子初开始学习话也就是:这是爸爸、这是妈妈、这是哥哥、弟弟,这个名词学习多了,他就会说话了。我们大人也成了习惯了,没有仔细去思惟,实在也就是这么回事,就是学习名言学习多了,他就会说话。最会说话的是书生,因为他学习得多。读书少的人说话少,说不来,因为名言少,所以说话不会那么巧妙。

名言多了就会说话,实在名言多了心里就是能分别,因此才有很多很多的烦恼。如果没有名言的时候,你心不动;心不能分别就心里不能动;心里不能动,烦恼也就不动。所以,有烦恼的时候,表示你心里面有很多的名言、会分别,才引起很多的烦恼。

所以,我们心里面取相的时候,就是有名言的时候。如果没有名言,虽然那个人的体相在那里,你不能分别,你不能取相。所以,我们生烦恼,不是那件事的本身给我们作助缘生烦恼,是我们分别以后才有烦恼的。所有的烦恼是有名言以后,才有烦恼。我们这样子思惟、观察的时候,因为你逐渐逐渐地思惟、观察,智慧也逐渐逐渐地深入,就是能调伏烦恼、也能断烦恼,最后就可以成为圣人了。

所以,《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那就见到诸法的真实相了。见到诸法真实相,实在是两个相。就是我们觉悟所见的一切相即非一切相,这是空相。另外,看见这是色、这是受想行识、这是眼耳鼻舌身意,那是依他起的境界。我们看见这两个相:一个空、一个有。不只是空,他还是看见有的。但是,我们初开始用功修行的人,单纯一点好,就是先学习空,然后再学习有。如果同时又学习空、又学习有,也可以,但是我们笨的人就有困难!

我再念一遍这个颂:「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义想既灭除,审观唯自想;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无,后触无所得」。这是一个修止观的方法,也是修止观的一个次第。我们从这里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个「虚妄」是什么意思,才能明白那个意思,就是它不是真实的,只是心里的影像。我们若不分别,这个影像就不存在了,所以它是虚妄。没有实在的体性,所以叫做虚妄。

我这么讲也等于是,我们打禅七、静坐的时候也可以这样思惟。这样思惟,这是属于观;如果你能寂静住,那就是止。又能学习止、我们又学习观,用这两个方法来调心,是这样意思。我就讲到这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