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圆瑛大师的“三求”与契时契机
生活中的佛教 圆瑛大师的“三求”与契时契机 提要本文通过介绍圆瑛大师的简历,来说明大师由禅入净的修行过程。大师所创导的“求福、求慧、求生净土”三求,是契机、契理自他两利的,符合实际修行道路。 大师简传 圆瑛(1878~1953)大师,名宏悟,别号韬光,又号三求堂主人、一吼堂主人、灵源行者、离垢子,以字行。俗姓吴,名亨春,福建古田端上村人。5岁父母双亡,由叔父照养,幼读儒典,16岁应试中秀才。年龄渐长,感身世孤零,生出家之念,叔父不许。到19岁时大病中发愿,如获病愈,定出家为僧。 同年至鼓山涌泉寺出家,礼莆田梅峰寺增西上人为师。次年,从妙莲和尚受具足戒。先后于常州天宁寺冶开禅师习禅五载、后与太虚同随天童寺寄禅等学法参禅6年。其后又从通智、谛闲、祖印、慧明等修习教观,并精研《楞严经》。1908年开法于泉州涌泉寺后,声誉渐着。宣统元年(1909)主持宁波接待寺,并于寺创办佛教讲习所。1914年,八指头陀敬安为保护全国寺产,在上海联合17省僧侣代表,成立中华佛教总会,大师任参议长。曾讲经于福建、浙江、北京、天津、厦门和台湾等地,远及南洋。1924年,任泉州开元寺住持,与转道、转物发愿重兴开元寺。1925年,于开元寺创办佛教慈儿院,自任院长。1929年与太虚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佛教会,被推为会长。1931年在上海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与太虚见解有别,太虚退出,大师连任七届会长。 1930年,师被选任宁波天童寺方丈,5月进院时即提出“为法为人,尽心尽力”的住持原则,并以“十二不”与大众共勉:不贪名、不图利、不舞弊、不苟安、不放逸、不畏强、不欺弱、不居功、不卸责、不徇情、不背理等。 1935年,大师在上海创建圆明讲堂。1937年,接任鼓山涌泉寺住持。抗日战争时期,大师在上海组织僧侣救护队,办难民收容所,并赴南洋募集经费援助抗战。1939年秋回国后,在圆明讲堂组织圆明莲池念佛会;10月,在圆明讲堂突遭日本宪兵逮捕,以“抗日救国”问罪。日本宪兵队曾企图诱迫其合作,但遭坚决拒绝。出狱后,专心注经讲学。1940年,于圆明讲堂组成圆明法施会。1945年,大师鉴于弘法人才缺乏,开办“楞严专宗学院”于圆明讲堂,自任院长,还聘应慈、兴慈两位法师授课。 1952年代表全国佛教徒出席“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被推选为第一任会长,为团结全国佛教徒和保卫世界和平事业作出新的贡献。同年9月病逝于宁波天童寺。著作甚多,有《楞严经讲义》、《大乘起信论讲义》、《住持禅宗语录》、《阿弥陀经要解讲义》、《劝修念佛法门》、《一吼堂诗集》、《一吼堂文集》等近20种,后合编为《圆瑛法汇》行世。 圆瑛大师由禅入净的实践 圆瑛大师,自21岁从福州到江苏常州天宁寺,亲近禅宗尊宿冶开禅师修禅五载。时常定境现前,身心廓然,曾于定中悟后写了一偈: 狂心歇处幻身融,内外根尘色即空, 洞彻灵明无挂碍,千差万别一时通。 到了26岁,转到宁波天童寺,从寄禅和尚参究。至28岁的冬天,在禅七中觉到身心俱空,又说偈云: 山穷水尽转身来,迫得金刚正眼开, 始识到家无一事,涅槃生死绝安排。 36岁以后,因读永明延寿和云栖莲池等大师的净土著作,开始深信净土念佛法门,并从此致力于禅净双修,由事念而归理念。正如永明大师《四料简》说的:“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圆公大师后来数十年,力弘净土,到处讲经说教,劝人念佛。曾经讲演《阿弥陀经要解》、《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大乘起信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等许多净土法门的经论多遍,并对上述经论着有讲义流通于世,利益众生。又曾经讲过莲池大师的《弥陀疏钞》和《普贤菩萨行愿品》,大力劝修念佛法门,普度众生,同生西方极乐净土。 在他76岁病势严重时刻,仍坚持一心念佛,嘱咐随侍左右的许多弟子说:“我今身心,尚感安乐,无挂无碍。出家人置生死于度外,以疾病为助缘,余号‘三求堂主人’,平生都以求福、求慧、求生净土为宗旨。现在福慧已求,最后只有求生净土。汝等立身处世,须以三求为正确修学方针。更希望广大佛教道友、信徒,以此三求为真正学佛宗旨。”并说偈云: 唯有一宗事,但念阿弥陀,求生于净土,上品紫金台。 大师还把古诗:“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改为: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前程何处是,念佛度春秋。 又嘱咐弟子写了一张纸条贴在病房的墙壁上:“来者念佛,是真莲友。”由此可知,大师身染重病之时,仍能作得到主,真正放下万缘,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不愧为三求堂主人。 试析“三求”的内涵 大师提倡的三求是求福、求慧、求生净土,不懂佛法的人看起来这好像很粗浅,亦带有为个人求这求那的自私自利的味道,但绝对不是这样的!首先福和慧是成佛的根本,称为两种庄严。佛称两足尊,没有最大的福和最圆满的智慧是不能成佛的;这对求生净土的佛弟子来说,也很有必要,没有福慧是不能信受这个易行难信之法的。 有些人的发心很高,他说:“我要在娑婆世界度众生,也要在娑婆世界成佛”。看来这个发心很好,但真正要在这里成佛是很困难的。佛虽然告诉我们,佛法的一切法门都能了脱生死。不过你要一生了脱,除非你是上根利器者,若中下根的人则需历劫修行方可,而且往往投胎受生,容易昏迷退堕,那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出离轮回了。所以我们末法学佛的众生,应该作认真衡量,不要舍易求难,好高骛远。 福的分类与求福 福与祸相对,古人谓福运、福气,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幸福,想得到幸福就需要求福。一般人所求的是世间之福,人们称财色名食睡为五福,以为“五福临门”就是最幸福的事。以佛教徒来说,如果不积福、不种福田而只知尽情地享福,祸也往往会伴之而来,因为这是人天福报,是有漏之福。故一般不信佛的人所求的是世间之福,其福少而狭,并且易失。佛教所讲的福,包括世出世间之福,这才是大福报,有此福报才能最后成佛,因此佛教徒也必须求福。下面我们就简单地谈一下佛教对福的看法: 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二所说,福业有三种:一施福业,施与贫穷之人,由施而获世出世之福利,谓之施福业;二平等福业,以平等之慈悲心,爱护一切众生,因而成世出世之福利,谓之平等福业;三思维福业,以智慧思维观察出离之法,为出世福善之业,谓之思维福业。在陈孝义居士编的《佛学常见词汇》中,说到三种福业是世福、戒福、行福。其中:世福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戒福是受持三皈五戒乃至具足戒;行福是发菩提心,修行佛道。因为大师讲“=求”,其目的在求生净土,故我再以《观无量寿佛经》为例,该经说.“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要得到福,必须求福。这个求福不是求佛菩萨赐福,而是要我们脚踏实地去做,像农民种田一样地付出辛勤的劳动,故名之为种福田。佛教最常讲的福田有八种,如《梵网经菩萨戒义疏》所载:“八福田者,谓佛、圣人、僧三种,名敬田;和尚、阿阇黎生我法身者,父母生我肉身者,此四名恩田;救济病人,名病田,亦名悲田。”若人能向此八种恭敬供养,慈愍惠施,则皆能生无量之福果,故称为福田。这好比农民之努力耕种田地,则可获秋天的丰收。下面对八福田稍加解释: 一、佛田佛,梵语具云佛陀,汉译为觉,就是觉道具足圆满,位登极果,世出世间最胜无比,人能恭敬供养,岂但获一切福,亦能灭一切罪,故名佛田。这里的“世出世间”的意思是:世指人、天;出世间即声闻、缘觉、菩萨。 二、圣人田 指声闻、缘觉、菩萨,出离三界,证悟圣道,具足无量功德智慧,人能恭敬供养,即获胜福,故名圣人田。“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 三、僧田僧,梵语具云僧伽,汉译为和合众,谓处众和同,敬顺无诤,是佛弟子。人能恭敬供养,即获福利,故名僧田。 四、和尚田 和尚,梵语邬波遮迦,古于阗国译云和尚,汉译为力生,即教授师。谓出家者,因师教诲之力,生长法身,其恩实重,人能供养恭敬,即获福利,故名和尚田。 五、阇黎田 阇黎,梵语具云阿阇黎,汉译为正行。以能纠正弟子之行,就是求戒时教授、得戒等师。因依阇黎所教授之戒,得生禅定智慧,其恩实重,人能供养恭敬,即获福利,故名阇黎田。 六、父田 父为“资形之始,有生成之德”,自孩提以至于长,教诫育养,其恩极大,但心之至、孝之纯,则亦自然获福,故名父田。 七、母田 母亲自怀孕、分娩,以至乳哺抚育,护持长养,愍念劬劳,其恩极大,做子女的理应竭力奉养,虽不应有求福之念。但心之至、孝之纯,则亦自然获福,故名母田。 八、病田 指见人有病,应当念其痛苦,用心疗救,给与医药,则能获福,故名病田。 又贤首大师的《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三谈到:“一造旷路美井、二水路桥梁、三平治险路、四孝事父母、五供养沙门、六供养病人、七救济苦厄、八设无遮大会”为八福田。 还有《贤者五福德经》讲到,说法能得到五种福德: 一、长寿指前世说法时,所讲经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一一皆善。若好杀者,以闻法故,而能止杀,是故今世得长寿福德。 二、多财谓前世说法时,所讲经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教人布施。若盗窃者,闻法不盗,便能行施,是故今世得多财福德。 三、端正无比 谓前世说法时,所讲经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随顺正法。令闻法者,和气安心,颜色悦怿,自生光泽,是故今世得端正无比福德。 四、名誉远闻 谓前世说法时,所讲经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以善及人。令闻法者,归敬三宝,相从者众,是故今世得名誉远闻福德。 五、聪明大智 谓前世说法时,所讲经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乐说无吝。令闻法者,妙慧开解,是故今世得聪明大智福德。 以上所举之多种福田,皆是弘法利生之大事,是学佛者的本分。如佛教徒都这样做,非但其本人能求到大福,亦大有利于人,不是既利己也更利人的好事吗? 慧的含义及其重要作用 佛经中所讲的慧,不是一般所认为的聪明才智,它是绝对正确的、无有私见的、既能自利更能利人的大智慧,在汉语中没有确切的词语可翻译,因此在佛经中就直译其音称“般若”。 所谓般若,实际上它是由禅定证得的智慧。这种智慧是指认识真理,且能把握在认识真理时,又可贯通万法,并应用于万法中的、无错误的“知识”。这种智慧能生一切法乐,是出生一切功德大悲之根本,故名根本智,它冥符于真理,而无能缘所缘之差别。《三藏法数》卷五载:“根本智亦名无分别智,谓此智不依于心,不缘外境,了一切境,皆即真如,境智无异。如人闭目外无分别,由此无分别智能生种种分别,是名根本智。”又根本智之名,相对于后得智而言。据《摄大乘论》所载:“从真如流出正体智,正体智流出后得智,后得智流出大悲心,大悲心流出十二部经,名为胜流法界。通达胜流法界得无边法音果。”分别有为事相的智,在佛为后得之权智;在凡夫则是虚妄之计度,凡夫若能离此虚妄之计度,而与真理冥合,则得“无分别智”,亦即佛之根本实智。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根本智慧,是认识众生与万法缘起性空的真理,也即是明了宇宙万有之所以是普遍共同不变的原则;后得智慧,是认识真理后发生起的智慧,即是对机施教。于宇宙、人生、事物界中的一切境缘现前,如果恰能给予适当的安排,使于法中都能发挥其差别的作用,而又不违背其共通的原理。故前者亦名如理智,后者亦叫如量智。如此说来学佛直至成佛的过程,也即是求智慧并达到智慧圆满的过程,智慧在佛学中的作用即在于此。 学佛与求生净土 从理上说,在世间上长期修福、修慧,即可达到成佛的目的。虽然一切法门皆能了脱生死,但要自力了脱,须具上根利器;中下根者历劫修行亦难出离,因为中间往往投胎受生,容易昏迷退堕,深堪慨叹!故明代高僧莲池大师,在《往生集》卷三中说:“士大夫英敏过人者,多自僧中来……迷而不返者什九,不负宿因者什一。其故何也?五浊恶世诸多退缘,贤者所难免也。故戒禅师身后为东坡,青禅师身后为曾鲁公,哲禅师身后耽富贵多忧苦……古今知识,所以劝人舍五浊而求净土也。”从上可知,在娑婆世界靠自力修行想得到了生死,是十分不易的。 在娑婆世界了生死十分不易,但往生极乐就不同了,《阿弥陀经》说:“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说明一经往生,即永不退转。为什么能这样呢?古大德有个比喻:在娑婆修行,如混浊的水,虽经澄清,渣滓未除,一经搅动,便沉渣泛起,仍变为浊水;在极乐修行,如澄清之后再去除渣滓,虽经搅动再也不会混浊。得阿鞞跋致,是圆证三不退了。在娑婆修行,要待见惑断尽了证须陀洹果,才得位不退;到思惑也断尽了证阿罗汉果,方可得行不退;直到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时,才证念不退,但还没有圆,要到等觉菩萨位才能圆证三不退。 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就不同了,即使你是带业往生去的,见思惑都没有断,但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能得阿鞞跋致,只有进步没有后退的修行,自然成就无上菩提在握,这就是阿弥陀佛的慈悲,往生极乐世界的好处。《阿弥陀经》是一切诸佛教化众生、成就众生最殊胜的法门,要有大福报的人才肯相信,圆瑛大师有大福报,他老人家相信这个法门,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呢? “三求”与利益众生 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们只能简略地以《观无量寿佛经》所说的三福为例来谈。《观无量寿佛经》说“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下面所讲的三种福,是修净业最初下手的修行方法: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第一先修世间凡夫之福,就是说,你欲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若是生到极乐世界,就可一生成佛了。既是生到极乐世界一生成办,故今应先做一个好人,若不先修成一个好人,那就成恶人,恶人造罪业,罪业会起障碍,有障碍那怎能生到西方去呢?所以应先修人间凡夫的福报。修世间凡夫什么福报?第一孝顺父母,第二奉事师长,因为父母师长对我们有大恩。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没有父亲母亲,根本没有我们这个人;没有父母抚育,纵然生出来了,亦不会长大成人,所以父母的恩最重。第二、奉事师长,师长有教育之恩,没有师长,我们没有知识、没有技术、一切做人的本领,全都没有;还有我们都是学佛的人,师父教导我们做人与学佛的方法。所以,师长对我们有大恩,故应该报父母恩、报师长恩,也就是应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能知道报父母师长恩的人,推而广之,其他亲戚朋友,不论任何人,只要对你有好处、有恩惠,我们都要报答。人人都存报恩之心,那社会就会安定、就和乐,世界自然和平,所以这是关系到世问的治和乱的大事,很重要。 修十善业是佛法的基础工夫,若不修十善业,则造十恶业,若是天天在造罪造恶业,这还算是修行者吗?所以修十善业,是修行的基础工夫。十恶业是身口意三业造出来的,身恶业有三种:杀、盗、YIN;口恶业有四种: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意即心意所造之恶业,亦有三种:贪心、扆心、愚痴心。因为十恶业中杀业最重,故特别提出不杀。怎样才算不杀呢?要发慈心呀!对上面父母师长要发恭敬心,对下面一切众生发慈悲心。慈悲心者,慈能与乐,悲能拔苦,佛法以慈悲心为根本,我要度一切众生成佛,怎么可以杀害他们的生命呢?众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只有一个,若把它唯一无二的生命断了,那是最痛苦的事,所以造杀生业,是最重的一种恶业。慈心不杀是佛制的戒律,第一不许杀人,若是杀了人,便犯杀戒的重罪,不许忏悔。第二不许杀畜生,我们发大慈悲心,普度一切众生,当然也要度畜生,度它还度不好,怎么可以杀它呢?所以要有慈悲心,不可杀生。再进一步身口意三业,都要停止造十恶业,而修十善业。就是十种恶业统统不做,变成十种善业,这是修学佛法的基本工夫。这第一个福报,就是世间福报。 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第两种福业,同于声闻、缘觉二乘。此二乘人的福,是出世间的福。“受持三皈”:三皈是皈依佛、法、僧三宝,皈依佛法僧三宝之后,能得大福报,所以必须皈依三宝。皈依是初入佛门的第一步工夫,它是佛教的总纲,在家居士应当受三皈,出家还是要受持三皈,因为三皈,通彻全体佛教,它通于小乘,亦通于大乘。 “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具足众戒中,包括四众弟子的戒法。在家二众戒,就是先受三皈依,然后进受五戒和八戒。出家二众戒,即比丘戒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具足者各按本位具足圆满受持。刚才说三皈依通于大小乘,受戒不同,小乘有小乘的戒法,大乘有大乘的戒法。大乘戒法就是菩萨戒,四众弟子都应该受,出家人受出家菩萨戒,在家人受在家菩萨戒。这就是具足众戒。 “不犯威仪”,威是很庄严的意思,即孔子所说“君子不重则不威”之威,是庄重的意思,不是威猛的威。仪者仪则,即是规则。出家人受持具足戒法,行住坐卧,都有一种威仪,统名四大威仪,详细分析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应当全部如法受持,不得毁犯。为什么单指着出家人讲?出家人是人天师范,不但为人作师父,还要为天道众生作师父,行住坐卧,不庄重怎么行呢?所以出家人不可犯威仪。在家居士在整个佛教来说,他们既是佛教的护法者,同时也是学佛者,所以持居士戒也要注重威仪的修习。这持戒和守威仪,都是求福的。犯戒就造罪,能持戒就是修福。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这是同于大乘菩萨修的福。我们要学大乘菩萨,第一要先发菩提心,菩提是梵语,译成汉语是觉有情,即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为发菩提心。第二要深信因果,若是错了因果,背了因果,就造了罪,故当深信因果。深信因果者,在凡夫位,以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信因果,这是现世因果。能了知因果通三世者为深信因果,如经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若不知道因果通三世,而只顾现世因果的话,有些行善的人,以因果说应当享福,他却生活艰苦;有的造恶之人,理当受苦,他却生活优裕。因此对因果便生怀疑,不敢相信。今示以三世因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当知那行善之人,生活艰苦,是他前世没有修福,故今生受苦;那个造恶者生活优裕,是他前世修了福,故今生富裕。“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恶人享福,是他前世修来的,但他今生作恶,来世决定没有好结果,不但当个贫穷人当不到,还可能堕落到三恶道。那善人生活艰苦,还能行善,来生一定有好结果,因为他虽是个贫穷人,还能行善事,来生一定有好的结果,不但生人,还可能生天,一定在人天道享福。这就是今生作的什么因,来生得的什么果。讲深信因果之“深”义,以能相信因果通三世,可算是深了。但只是在在凡夫位上,可说是深信因果,若较诸二乘因果,则凡夫位的三世因果是世间因果,为浅位因果。能相信修四谛、十二因缘法,可超出三界,了脱六道轮回,证得阿罗汉、辟支佛果,这个信心就深了,叫深位因果。这里讲到第三种福业,发菩提心以后的因果,是大乘的因果。和二乘因果比较起来,那是浅信,一定要相信大乘因果,才得名为深位因果。大乘因果,就是因位作菩萨,果位能够成佛。作菩萨修的什么因?六度万行是也。修六度法门,开为万种行门,这就是成佛之因,将来必定得成佛之果,能相信此等因果,才可谓深信因果。大乘又分权教大乘和实教大乘。权教大乘是权巧方便,为二乘人令回小向大,说的权巧方便大乘法,他们修的六度法,是依事相修的;而实教大乘是真实的大乘,他修六度是按理性修的。所以相信修六度之因,可以成佛,若是着了事相,非深信因果,要相信修六度,而依着六度的理性起修,亦即依自己本具之佛性起修,那才是真正成佛之因,才能真正证到成佛之果,要相信这个道理,才是深信因果。这第三种福是大乘福,先发菩提心,次要信因果,而且是深信因果。 “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大乘的工夫,自利利他,发了菩提心,信了因果,那只是个信心,要怎么样修行,怎么样了解呢?学佛法有四个步骤——信、解、行、证。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是属“信”;还需要了解甚深的佛理,要求解。求解从哪里求?“读诵大乘”。对本日读,背本日诵。先对着大乘经典读,读熟了再背诵。有人说:大乘不是不着相吗,为什么还要读诵经典?须知大乘不着相,是用功用到不着相的时候,才能够不着相。大乘不着相,尤其是不着文字相,今者“读诵大乘”,拼命的读,拼命的背,若认为是着文字相,那是不懂佛法不着文字相的道理。佛法说不着文字相,是即文字而离文字,不是根本不读大乘经为不着相,为离文字相,这样就和那些不学佛法者一般愚痴,怎能叫做大乘的不着相,应叫做愚痴。所谓不着相者,是即文字而离文字,先当努力读,读熟了再背诵,脚踏实地的用工夫。读时和诵时,随文作观,要了解它的道理,先是依文解义的了解,再进一步大开圆解,将经中圆满的道理,统统解悟出来,到那时候,才能说不着相,因为他已开悟了,这叫做即文字而离文字;若是最初下手,经还没有看,就要不着相,那是十足的愚痴行为。“读诵大乘”是自利的行门,大乘经要利他,以下“劝进行者”这一句,就是利他的行门。劝是劝导、引诱。众生不信大乘法,我要劝他信,这叫劝导;劝导他不听,必须用方便引诱他信,就叫劝诱。进者将众生接引到佛门里来,叫做引进,再进一步,劝他努力修行,叫做精进。行者就是修行的人,此指新学的菩萨。先进的老菩萨,对未信大乘佛法的众生,劝导他信仰大乘,既信之后,再劝勉他努力修行,这就叫做“劝进行者”。 上面所讲的: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是凡夫有漏之福业。二、“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是小乘之业。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是大乘业,但这大乘业须是真实大乘,权教大乘业还有不净。所以不能落到权教大乘上。 那么,我们学佛修行,为什么要先修此三福呢?因为福与罪是相对待的,不修福就必造罪。我们要把凡夫转变成圣人,把凡夫转变为佛,若天天造罪,怎么能成佛呢?若是修福就不造罪了。造罪则生障碍,不造罪没有障碍,天天修福,则福报愈修愈大。求生西方要修净业,要修福,还不要着相,理论愈读愈高,愈读愈深,但是下手必须从事相上下手。学佛本为求佛智慧,而佛号称两足尊,即福慧两俱足的世尊,足者修行圆满之意。修福如何修?行布施持戒。布施分财施、法施、无畏施,都是培福。其次持戒修福,分在家戒与出家戒。在家戒有三皈戒、五戒、八戒,及在家菩萨戒等,出家戒有沙弥、沙弥尼戒、比丘、比丘尼戒、及菩萨戒等都是修福的。戒律虽分多种,功能则统归一致,止恶防非。我们众生不知何者为非,何者为恶,佛有大智慧,他早就为我们抉择出来了,哪些不应作,作了就是非,哪些不应做,做了就是恶,若是为非作恶,就是造罪。若是持戒清净,不为非作恶,处处防非止恶,那就修了福。所以在家居士持戒亦修福,出家比丘、比丘尼持戒亦修福。以上所说的行布施持戒是修福,修福又名培福,即以新福培养夙福。修福培福既已得福,还须惜福,惜福即不要舍福,而尽量保存前生前世布施持戒修得来的福,不要滥用。这等于银行存款,是从前赚得来的钱,现在不要随便乱用。舍福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之中奢侈浪费,名为舍福。惜福是爱惜福报,这就是中国传统的俭德。务须明白,俭是节俭,俭非悭吝,节俭在佛教谓之惜福,是对自己的生活,不要奢靡。节俭省下来的钱财,拿去布施救济贫民,这时不能悭吝不舍,这道理必须了解清楚。 福报关系很重要,关系到自利,亦关系到利他。若是福报不够,福太薄,乃是前生的关系,前生没有修好。佛教不是定命论,定命论者说你该穷,该穷就得受穷。佛教是因缘论,我今生福薄,是前生没有培福,即前生对布施持戒都做得很差,但可以在今生努力培,因为大家都懂得佛说布施持戒是修福的,同修莲友们都可以在今生加倍努力的修,这就是因缘论。听经修行这都是求智慧非修福,若是不注意修福报,而没有福报的话,要修行就很困难,会有许多魔障,第一个是病魔,不修行用功没有病,一修行用功,这个病那个病全来了。因为福报薄没有钱,害了病也没有医药费,如此怎么去修行呢?此名病魔。福报不够,想修行也不能修,因为福报不够,生活就很艰苦,因为生活不充裕,从早忙到晚,收入还不够吃饭,为谋生而辛勤劳苦,做得精疲力尽,也没有时间好修行,这是事务魔。病魔、事务魔,统属烦恼魔。烦恼者纷烦恼乱,使你身不安,心不安,怎么能修行呢?这是贫穷的佛弟子,前生没有修到福,今生薄福贫穷,所以今生要急起努力修福。你若是自利利他,福报愈培愈大,结果就能得到成佛的果报。三世诸佛都要从培福作起,才能够成佛。即是说,若没有福报,自己吃饭都成问题,怎么能修行用功?自己生活不具足,怎能够上供三宝,下利众生?所以说一定要有福。前生培的有多少,我们自己不知道;今生栽培,自己可以作得主,这就是圆瑛大师提出要求福的原因所在。 大师所提倡的三求是相互关联的,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必须有智慧,有了般若智慧,才能更好地“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要想早日圆成菩提大愿,就必须求生净土,要求生净土就必须修福、修慧,在修福、修慧的同时必能利益众生,所以这是契时契机的,是与时俱进的。求慧和求生净土两个方面,上文都已谈到一些,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详说了。 大师提倡的“三求”是实修之路 人之修行与不修行,主要在身、口、意三业。若身行恶事,口说恶言,意起恶念,即是不修行。我们能求福、求慧、求生净土,能令三业清净,即是修行之法。照上面所说能至诚、恳切地去求福、求慧,当然心、口、意三方面不杂乱而清净。闻此念佛法门,对求生净土深信不疑,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字字从心生起,句句从口念出,字字从耳听入,句句念得分明,无有间断。心中唯有佛,佛外更无心。以此念佛一念,而除一切妄念。妄念既止,则意业清净,此即是意业修行;口念佛号,不说闲话,声声不离佛号,则口业清净,此即是口业修行;意业不起念,身业无所行。念佛之人,一心念佛,六根都摄,则身业清净,此即是身业修行。如上所举念佛能令三业清净,可为修行之明证。所以说,念佛即是修行之法。 “三求”是圆瑛大师对学佛修行的简要总结,净土法门确实是收机最广,影响最大,历代以来之所以得到四众弟子的信受奉行,其原因就在于它是最简单、最方便、最稳当、最直捷、最圆、最顿的无上法门。最后,我恳切希望各位同修,遵循圆瑛大师所教导的“求福、求慧、求生净土,念佛、念法、念侣(撰文者按:居士则‘侣’应改为‘师’)僧伽”,对净土法门深信无疑,共发菩提大心,生以佛心,做好所应做的一切工作,祥和地生;终无遗憾,诸事圆满告别亲人,往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