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黄国达居士:智慧的观照


 2020/12/17    下载DOC文档    

智慧的观照

黄国达

『中观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由听闻、 思惟而修习止观,即奢摩他与毗婆舍那,毗婆舍那是观慧,也就是般若直观--直下体验无常、无我、缘起、无自性,不再停留在观念、思惟、想象、谈论的层次。

如何进行「智慧观照」,我们可以用时间、空间、认知三向度的观照而明确地了知缘起性空的真相。这里根据中观思想来推演,提供一些实际运作的方法,给读者参考

三向度的智慧观照

首先要选取适当的观照对象,可有下列几种:

A.引发苦的情境

B.情感、欲望、讨厌、生气的对象

C.身体、情绪、思想、意愿

D.称念佛菩萨的名号、咒语或「摩

诃般若波罗蜜多」。

E.当下的存在

以此为观照的对象;愈是切身,当观照成熟的时侯,由此而产生的放下、自在的效应愈大。

一、依前后变化而观照,也就是无常观,观察事物的流动变化、没有固定性。

在身心放松、觉知当下的状态下,将视野放在所选取的事物上,由现在切换到过去(记忆重现),再由过去切换回现在,以画面式的拉回,一幕幕地流动,借助记忆去感觉它的变化。我们可以一天、一周、一月、一年、十年甚至一生为一个阶段来观察。例如:观察自己的人生过程,可以发现自己的身体、思想都有着巨大的改变而惊讶,从年幼、年轻到中年,从幼小到高大,从初学到博学,从活泼到稳重,从纯真无邪到担负重责,从小孩到主管,没有一样是不会改变的,确定「诸行无常」在自己身心上的显现。

因此,就不再有那种想要将生命停留在一个固定状态上的想法,那不但是不可能的,也是愚痴的,生命存在于流动变化中,暂时的稳定不能掩盖微细变化的事实,就在这必然不能停留的当下发挥生命的潜力,欣赏当下的种种,那么无论是健康时或生病时、得意时或失意时,都只是一种经历,其中有着许多可以让我们学习成长的宝贵素材,不必生取舍心、欣厌心,只是以宁静心、平等心如实地经历它而己。

其次,可以观察一件事情,从开始到结束,这样的观察可以看到它的生、住、异、灭,当它好的时候,知道不会永远好,当它不好的时候,也知道不会永远不好。

同样的,观察情绪、心念也是刹那变化,只是观察,而不沉缅、陷溺,细心去感觉它的变化,由此知道没有固定不变的存在,离开粘着、爱取,就是自在的心境。

二、依关连条件而观照,也就是缘起无自性观,见到一切现象都是相依共存、没有分割的存在。所谓相依共存是指事物存在于条件、组成等关系中,没有独立存在的「自性」。

观察时,保持身心放松、觉知当下的状态下,将视野放在所选取事物的支持背景上,然后将视野切换到组成内容上,再将视野扩大到整体因缘的观照,同时见到背景和内容,并发现其互动和关连。不胶着在特定的形相上,自然明见没有单一的个体,没有分裂和界限,无论身心情境,一切唯有在因缘的依存中显现其幻相。

例如:当拜佛时,观照到整个身体,因为心想佛,起动身体拜佛,同时身体可以自由运动,具足这些因缘,而有「我在拜佛」的假名安立,其实并没有一个可以称为「我」的主体,只是四肢和身躯的联合运动而已。

这就是「无自性」观。自我无自性,其实就是无我观。在种种动作、言语、思考和情绪当中修习「缘起无我观」,发现自我与他人、他事是相依共存的,自我只能存在于社会、大自然的因缘之中,自我只是一个幻影而不是真实的存有,由此感受到没有分裂和界限,没有实体性的存在。反观过去,一向在自我意识中打转,满足「我」的需求,坚持「我」的观点,实现「我」的愿望,......一切以我为中心,那是多么狭窄而虚幻的人生,跳脱自我中心的局限,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真相,观照全局,平等地对待全体因缘中的各个部份,这不是故意忽视自己,刻意自我牺牲,而是能同时看到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看法,也能看到人际、社会、自然的互动关系,如果自己有一些成就,不必有傲慢心,因为这是以自己的天资和努力为主因,加上父母、师友或公司的栽培,以及好机运、好环境等众多助缘和合而成。有了这种观照的智慧,就能喜悦、自在,不强求也不逃避,即使遭遇不如意事,也能明白那是因缘和合,不是单纯的靠努力或追求就可以事事如愿的。

缘起无自性观的观照对象可以很丰富,也同样可以生起智慧、看到真相不过从切身处观照是有必要的,这样效果会比较明显,这是须要做选择的。

三、依认知转换而观照,藉多重观点,体验事物的空性:

在身心放松、觉知当下的状态下,视线放在对所选取事物的「认知」上,细腻观照自己对该事物的观点----意见、想法、解释,试着以不同的时间、空间,透过不同的人来观看,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观点。例如:老板对我说:「你怎么那么笨!」,你可以解读为「这是莫大的侮辱」,也可以解读为:「老板很生气」或是:「老板修养不太好,说这句话的目的是要求我把事情办好」,不同的观点会让自己产生不同的感受。

更进一步,不要陷入这些认知,离开认知,以全新的眼光观照刚才的情境,您将会发现情境没有它的实体,认知只是外加的,它是局限的,会窄化、扭曲存在的真实状态;同时,同一事物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观点,而没有一个观点是绝对正确或错误的。

以刚才的例子而言,看清真相,就不再紧紧抓住自己的观点,明白认知只是投射或描述,而非真实的状态,无论你认为那是侮辱、生气或要求,都不是绝对的真实,超越这些局限,明白它是因缘的存在,具有多面性,由此心中坦然接纳并面对问题去处理它,也就不再有种种懊恼和不悦了。

在运用上,观照对象可以随时机而自由选取,三个向度也可以依情况而选择进行,这样随着观照功夫的熟练和观照面的扩展,对缘起性空的体验将会渐深渐广,对于一一法的自性见也将日渐消融,心灵将更为自在而无碍。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