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谈锡永居士: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三章 弥勒瑜伽行 1 瑜伽行的基道果


 2020/9/18    下载DOC文档    

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三章 弥勒瑜伽行(1)

  1 瑜伽行的基道果

  “瑜伽行”即是大乘行人的修学。弥勒所说的修学系统,即名为弥勒瑜伽行。

  弥勒瑜伽行的修证,强调中道。中道是佛的根本思想,所以行者在修学上,必须时时不失中道而观修。若偏于观修所缘境的相,便偏于有;若偏于观察所缘境为空性,便偏于无。二者都是落于边际。

  所以,弥勒瑜伽行的基、道、果都不落边际,由是成立为法相、唯识、如来藏三个系统。在本章,只说前二者,如来藏将专章另说。

  现在谈一谈为甚么法相等是瑜伽行的基道果。

  (一)弥勒瑜伽行说法相,并不是为了建立现象,而是为五道行人建立观修所缘境的自性。所以《辨中边论》说——

  应知法界中 略有三分位

  不净净不净 清净随所应[注1]

  论颂有长行解释:不净位,指资粮道与加行道;净不净位,指见道与修道;清净位,指无学道。

  所谓“不净”、“净不净”、“清净”,即由行者之所缘境来作分别,为此,弥勒瑜伽行便将之建立为三种自性相。一者、递计自性相为不净;二者、依他自性相为净不净;圆成自性相为清净。

  这样建立,便已经包括了蕴、处、界一切法。所以名为“法相”,亦即指它说的是蕴、处、界一切法的相。行人的所缘境,便即在这范围之内,是故法相便即是修证所依的基础。

  (二)弥勒瑜伽行说唯识,并不是作心理分析,而是为行人的修学须要而建立。所缘境为“所取”,心识为“能取”,所取境既有分位差别,能取识自然亦有分位差别,唯识所说,即是这差别相。

  在不净位,心识名为阿赖耶识:在净不净位,须善知心性,此际说名“唯识位”;在清净位,心识名为如来藏。关于这些,下来尚当更说。

  所以,唯识位是一个中间过渡。行者如何在修证中,心识由不净转为清净,唯识位即是这转变的过程。

  这也即是说,由资粮道以至无间道上的行人,他们的心识都可以说为处于唯识位,于此分位上,由修学而生转变,所以唯识便即是行人所修的道。

  在《成唯识论》中,将这唯识位又分为三位:住唯识性、实住唯识(性)、转唯识性,这就是道上的分别。

  (三)弥勒瑜伽行说如来藏,即是说转唯识性的果。在《成唯识论》中,说转依果有二,“由转烦恼得大涅槃、转所知障成无上觉”,而“成立唯识,意为有情证得如斯二转依果”。

  这即是说,“唯识”的成立,是为有情证二转依果而成立(所以是“道”),转依果即由“唯识”的修证而得证。由是转依果之所依,便名为“唯识真如”,“生死涅槃之所依故”。

  其实,这说的便恰恰是如来藏了。

  如来藏是“生死涅槃之所依”,此如《宝性论》云(依拙译《宝性论梵本新译》,台北:全佛出版社,2005年)——

  凡夫圣者佛 不离于真如

  如实见言者 都具如来藏

  凡夫、圣者与佛都具如来藏,便即是生死与涅槃都以如来藏为所依。这个说法,跟说生死与涅槃都以“唯识真如”为所依,有甚么差别呢,显然毫无差别。

  “如来藏”是佛说的名相,“唯识真如”是陈那学派建立的名相,二者说的都是修证果,只是“唯识真如”一名,则可突显唯识,其分别无非如此而已。是故读者须知,如来藏实在只是果。亦即行人于因位上,以阿赖耶识为杂染因;于道位上,依唯识位而成修证道;于果位上,由转依得清净果,此即名为“如来藏”。这说法,即是《解深密经》、《入楞伽经》之所说,亦即是弥勒瑜伽行之所依。

  由上来所说,便可以总结为——

  弥勒瑜伽行以法相为基;以唯识为道;以如来藏为果。

  然则,为甚么说这三者都不落边际而为中道呢?

  法相用“三自性相”来建立蕴处界,又用“三无自性性”来超越三自性相,此超越不落有无二边,是故为中道。

  唯识由二取(能取所取)来认识心识与外境,然后离二取而现观识与境的实相,此现观不落有无二边,是故为中道。

  如来藏由转阿赖耶而现证心性本来清净,此说为“转”,并未否定阿赖耶的成立,是故不坏世俗,而本来清净则是心性的实相,是即胜义,所以如来藏这个果法亦不落世俗与胜义二边,是故为中道。

  本章所说,即说法相与唯识二者的中道。

  注释

  1 大正·三十一,no.1600,页473a。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