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山·紫雲居士:浅说五情
浅说五情 药师山紫云居士 五情偈 前言: (一)五情是哪些? (二)佛教如何看五情?众生的识能系统中,第八识中有很多情种,其特色如下: (三)五情应如何以正知见看待? 一、五情轮回之因: 二、父母子女之情:儿来托生。我亦不唤。儿今自去。非我能留。譬如行客来过主人。客今自去。何能得留。我之母子。亦复如是。去住进止。非我之力。随其本行。不能得留。愁忧啼哭。何益死者。 三、兄弟姊妹之情:我之兄弟。譬如巧师入山斫木。缚作大筏。安置水中。卒遇大风。吹栰散失。随水流去。前后分张。不相顾望。我弟亦尔。因缘和会。同一家生。随命长短。生死无常。合会有离。 四、夫妇之情:我之夫妇。譬如飞鸟。暮迻高树。同共止宿。须臾之间。及明早起。各自飞去。行求饮食。有缘则合。无缘则离。 五、主仆君臣之情:我之大家。因缘和会。我如犊子。随逐大牛。人杀大牛。犊子在边。不能救护大牛之命。 (四)今生如何面对已产生五情恶缘的怨气? (五)以人间法的教导可否减少彼此磨擦? (六)经书中可有提出对亲属修心之道,让修心者能圆满无碍的尊敬受教? (七)五情严重的会影响修行 (八)乘愿再来是否五情情缘已无? (九)如何解决五情的情缘? (十)实例介绍 宝师母美丽大方、端庄严谨、治家有方,手艺巧夺天工、文采茂盛,画画字体堪称一绝。 家中经常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共聚一室,研究经典、品茶、赏花,好不快活,村中贫苦或乞食者一定不空过,闲暇时,山林古庙处不时有他们的足迹,对建庙供养礼拜积极参与,行为为邻里们所赞赏。 宝家中生二子,名宝青及宝光。从小宝光文静、不善玩乐,宝青与管家林桑、车夫林丁及厨娘林妈玩在一起,好不热闹,一晃也二十六年了。宝青长的美少男,宝光是足智多谋的青少年。宝青娶到刘氏为妻,刘氏个性爽朗热心,行为开放、海派,对艺文字画很有天份,甚得宝母喜欢。 宝光取吴氏为妻,吴氏个性沉静、小家碧玉、行为拘谨,由于宝光生意在南方,即带吴氏到上海经商,是个成功企业家。 美丽快乐日子进行着,仆人们开始放逸嬉笑、谈天说地,主仆间如兄弟一般,没分彼此,宝青开始依赖仆人,做事有头无尾,仆人也提各种意见,出一些坏点子,唆使宝青。尤其娶妻以后,更是言听计从。 宝母眼见如此,认为此风不可长,即开始督促宝青做事要有计划,行为端庄严谨、不可放逸,哪知宝青左耳进右耳出,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宝媳妇更是不听话、摆脸色、翘嘴巴,嫌宝母啰唆,并在仆人前诉委曲,仆人们合力唆使宝青背叛宝母。宝爷忙于佛学,修空有成,以不着人间事物,自认儿孙自有儿孙福,一切随缘,有空时说了二句。久而久之,家中气氛自刘氏过门后,一天天的变化中,行为与宝母也渐行渐远。某日当宝爷过世了,宝妈伤心烦闷,家中顿失重心,一切事由宝青承担,宝妈苦难日子开始了。因此宝妈每日念经、阿弥佗佛,潜心修行回净土,不愿再看见宝青这个不成材的儿子、不孝的媳妇及坏心眼的仆人。宝青不懂财务规划,交及刘氏及仆人们处理,他们开始设计图谋,经常在宝青身边念:「你是儿子,本来家产都是你的,用老子的钱是天经地义的,何必在乎那老太婆,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什么不可以」。 从此一群人,宝青、刘氏及仆人到处玩乐,上餐馆、吃喝玩乐,好不快活。回到家中,刚开始隐瞒着宝妈,尚有良知、不好意思,往后理所当然,宝妈不高兴,说了两句,他们不理不睬,态度恶劣,如此一段时间。宝妈伤心痛苦,躺在床上,想到孩子不孝、仆人恶行,欺人太甚,常常自问早知生此孽子,还不如不要此儿子,经常求佛带回净土,人间没有好人,儿子、仆人都如此一般。 宝妈身边有一点积蓄,仆人唆使宝青藉各种理由骗走存款,有了此钱,大家又玩了二年。不久时,家道衰败、田地变卖、向外借债,宝青仍然依靠仆人们,情深义重无法分开。最后变成贫苦大德,又开始想向其弟宝光借钱,宝光发现真相,即不再借钱,兄弟感情由此变坏,由此而后,他们成了借债过日的贫苦大德。 宝光是个成功企业家,脑中似乎有个算盘,任何东西一过目即可知成本、利润多少,银行存款不知其数,但奇怪的是公司员工流动性高、无法待长。吴氏保守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小两口合作良好。宝光自己也非常节俭,不该用的东西绝对不买,并认为艺术品是浪费钱,员工福利舍不得给,也不愿意给。儿子忙碌,也无暇管顾宝母,从来也没有问过宝母需要什么?宝母也不愿开口。 宝家有一学佛的弟子叫云光,对老师及师母谦逊有礼,经常的到家中探访照顾宝母,一同念佛念经请教经论。 宝母最后由入室弟子云光送终,宝母一生含着怨气厌离人间,一心念佛,终于回到边缘土。 话说另一时,在台湾北部山区小佛寺中,大师观之发现因缘造化人,此家人又团聚了。他们个性依旧改变不多,纵使两千年前的怨气,仍不时的在行为中发作出来。林丁:爱说笑话、讨人欢喜,事情总要加油添醋、怕苦,经常有负面的人生观说词。林桑:喜好攀缘、嬉笑放逸,小事能干热心,大事迷糊搪塞。林妈:表面忠厚老实,以周旋方式达其目的,尽出坏点子。刘氏:挥金如土,放逸嬉笑不庄重、热心。宝青:不知管理财务,借钱买喜欢的东西在所不惜。宝光:善于理财、知人善用,不喜欢服务别人。 宝妈同时看到此五人,往昔的恩怨情仇涌出心中,百感交集,久久不能平复。午夜梦回时,怨气也消不了。心中澎湃激荡多时,无语问佛,是何因缘又再此生相遇,难道一定要再一次的心头痛吗? 大师叹气,情缘黏着,生生世世为一家人,修行千万劫也无出期,生生世世为贫苦大德。亲情怨气也如因果一样,纵使百千万劫也不消失,大师出了四个题目给宝妈: 师徒情(君臣情)之一 达达金刚上师自此以后,心中非常不舒服,从此离开佛门,生生世世在天主教中山区行菩萨道工作约一千年左右,卡吗上师因道场金刚兄弟不合而受地狱果报。 大师有一日坐在日月湖畔,看见二位上师身影,心中闪电般闪出往日情怨,原来是如此之事。达达上师如今只愿做善知识,不愿再为人师,也不再收弟子,只帮助同修早证菩提、解烦恼。卡吗上师如此也是慈悲心肠,仍以六波罗蜜为主修,精进修行,自尊及自视仍是高人一等。更妙的是,个人的弟子仍属个人的亲属。因缘果报,如此巧安排,真是佛渡有缘人,此情是属五情的师徒情。 师徒情(君臣情)之二 董知府在官场得意、知人善用,乡民受惠、体恤民间疾苦,经常与谢公总管入佛寺参禅,请教佛学,并请大师作消灾祈福法会或国泰民安大法会。 时空变化中,大师在云山别馆处,看到董知府与谢公再度到佛寺参拜,并在此身结成夫妻,而且已五世夫妻。原来当时董知府与谢总管工作默契良好,相互依赖,由此产生情缘,其子女也为当时的妻妾及管家,其他在府中师爷如今都在一起工作,他们仍常聚在一起打球、吃饭、包水饺联谊,生活还是延续过去的记忆生活。大师看到此景,因缘相续无尽了,更待何时出三界,只待人间了情缘、期许圆圆团团菩萨眷。 友情之一 友情之二 过了几年,别人有佛相应、感应,而他没有,终于一日见到大师,希望能确知可否学佛,大师只一句话,先忏悔、再谈学佛。 经典中转女成男是需要很多步骤转换,同XING恋的情液也须持咒消除,下一生肉身可恢复男性,三界六道中再续情缘,若属此种状况,学佛证菩提比较辛苦。 总之,五情的恶缘需防止,恩怨情仇须化解,下面叙述简单的方法: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
缘尽缘灭,缘在情在,世间情。
空性光明,菩提智慧,菩萨眷。
空花水月终幻灭,此情相待成追忆,
生死轮回无尽期,五情超脱是我愿,
光明法性是我终,花开月圆方是常,
菩提本心妙智慧,海枯石烂终可得,
此情绵绵转常在,常乐我净别无期,
尽在我心乐无比,圆圆团团菩萨眷。
人从出生落地开始,五情即开始孕育成长扩张,五情处理不好,恩怨情仇衍生,今世因下世果,演变因因果果、果果因因,此因果循环不止永无出期。若将五情转成慈悲,放下恩怨情仇烦恼,怨气止息,一则家庭和乐但不黏着。二则在净土中不会因情又再落红尘。总之,三界六道中的五情,对八地以上的修行者不得不重视,藉此一角探讨之。
五情包括父子情、夫妻情、兄弟情、朋友情、君臣情(师徒情),亦分亲情、爱情、友情和师徒情。亲情涵盖父子、夫妻、兄弟,夫妻情同时有亲情及爱情,亲情间同时也会有爱情参和。在家中的往复轮回时,其角色也因此会互换,如此生生世世都是亲人。
1情种色是黑咖啡色,且有黏液,具有想接近别人或想彼此在一起的动力。因此若亲情的黑咖啡色种出现、具有吸引彼此成一家人的动力,其亲情力如锁链盘的坚固,这也是为什么在三界轮回时,你自然依亲情业力又投生于原来的家族。
2 男女爱情情种除了黏液外,还有甜味,彼此相爱、无法分离,自古梁山伯、祝英台,七世夫妻都未成,但都爱得死去活来,夫妻间因爱种消失、情缘已了,晚年视同朋友或分居离婚,也比比皆是。相反的,夫妻道友和合时,感情日增、情种增加,十世夫妻仍不嫌多。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如何在佛道上修持,面对此种问题、如何克服,这是我们居士修持时所面对的问题。
3 友情情种带黄土色。人世界的友情分分合合,常聚也常散(如黄土般的种子相聚在一起),最忌讳同性的友情产生爱情,那将是万劫不复永远无法回佛门。
4 师徒情(君臣情、主仆情),三界中有白色丝线相连,所以投生转世时,此情相连,工作或生活中就又会相聚在一起。
请参考《五无反复经》内诉出本师佛对五情的开示。唯有佛力断贪瞋痴慢疑YIN,此外还要断五情,如此可解决根本问题,请参考下文(「五无反复经精要」摘录自本师佛《五无反复经》)。
1 人生有死。物成有败。善者有报。恶者有对。忧愁不乐。啼哭懊恼。何益死者。
2 知身无常。财非己有。
3 世间俗人。无数劫来。流转生死。迁神不灭。死而复生。如车轮转。无有休息。背死向生非忧愁所逮。
当五情恶缘的恩怨情仇产生时,一定要在机缘对境中芽种才会显现,此时心情久久不能平息。虽是有理,但怨气是没有理由,仍然彼此伤害累累,要小心处理、圆满行事,彼此退一步,海阔天空,那是何等不易。笔者经历此事,椎心痛苦、彻夜难眠三年时间,才降伏那颗已受伤的心,最后仍是在佛力下将情苦液收取后才得平息,慈悲心又再度显现光明,想到世间的情苦,真是一生或多生难以断除。
人间儒家有提五伦十义,此为天行自然法则,良知良能的一种自然运行方式,即父子有情、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包含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如此互相尊重可减少怨气,若一旦有了怨气,毕竟这仍是第六识的运作,对第八识芽种出现时内心意识与潜意识冲突仍无法克服,此时慈悲也枉然,与其日后要忏悔,还不如早日勿结怨气。
《净土五经》中,本师介绍净业三福,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此中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待朋友,不就是告诫交待出我们的心行,以孝慈敬重为善业基础。
就一般初学佛的修行者而言,五情的影响不大,一切依业运行,也不须知道太多。但是若修行在八地以上,不可不重视:
1因第八识识种正在学习转识成智种子,若有太多的五情种在内会影响到智种子的修持。
2 渡生时(渡众生时)因五情种在内,渡生的法力无法无尽远。
3 因黏着亲情,判断不正确、受亲情烦恼引发第六识被蒙蔽,一些知见误解影响渡生公正。
4 净土中有五情时无法安住空性,及修持圆觉妙义,必再轮回世间修持。
乘愿再来的修行者因慈悲众生,因愿而来。没有五情情缘,可以自行决定投生的家庭,对五情的处理没有黏着性,只有慈悲。一般的修行者大都依业力、五情的情缘来世间。
修行到因缘成熟时,在佛力的教导下,有咒语及法将五情情液除去,割断三界的攀缘线,诸佛如来都有妙法可用,那时身在世间可自在无碍。例如:
亲情——千光王静住如来
爱情——毗卢遮那如来、普贤王如来、宝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师佛
师徒情——燃灯如来、本师佛
友情——弥陀如来、阿弥陀如来
亲情
话说一时,北京都郊有位宝师爷,宝师爷是位举人,平时为私塾老师,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对佛学研究深入,清风道骨、不善官场文化,家境小康。
1 观亲情如幻,请佛消亲情苦,断亲情锁链。
2 第八识芽种相续出现,应有智慧处理。
3 往后在世间,五情要有方法减少恶缘,以世间法学习之。
4 化五情为慈悲,即使居士家庭,以佛学正知见不黏着,超脱轮回,得大自在为最终目标。
5.发愿不要再有烦恼,愿有一个光明的心、善良的心。
一日日的念佛,宝妈终于克服了难题,往日的笑容又再度展现脸上,经历了烦恼障、报障、因障三障的降伏过程,只有修行人才知其心历过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话说一时,西藏边区有一佛寺,上师主持依律依仪正进行着法会中仪规,此上师为达达金刚上师,达达金刚上师是已入大圆满、证空性的大修行者。佛寺无数多僧侣非常赞叹,为人严谨、教学认真、对弟子严厉。另有一喇嘛为卡吗上师,慈眉善目、慈悲有加,修习六波罗蜜,属相法有成就,也有一小部分人喜欢很轻松的与他讨论佛法。久而久之,达达金刚上师和卡吗上师在修持上有争议,二者渐行渐远。由于达达金刚上师严谨教学,弟子有所不满,转向卡吗上师诉苦,在道场中形成两派,弟子暗中较劲。二位大师慈悲心强忍着……终于一日,在辩经时为了空相的问题有极大出入,在供养仪规上,也有彼此的坚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卡吗上师认为我也不比你差,何苦在人之下,达达金刚上师也认为相法修持再好,仍须以空法为基础,因缘生万法、勿着相法。卡吗上师认为不被肯定与尊重,即刻决定带领一些僧团弟子离开道场,他们在外漂泊多时,无安身立命之处,最后终于找了一处,重建道场,复位宗派,自派为宗师,往后衍生一连串的修行事情,至两三千年还未解开。
话说一时,有一知府大人叫董知府,府中妻妾如云,管事管家总管(谢公)及家仆家丁,都由谢公打理,大家相处愉快,经常在府中请客、招待吃饭……。
话说一时,宿舍中有梁妹、家妹、祺妹三人好姐妹,同时做护理工作,宿舍上下铺六人,他们三人最要好,经常同进同出。梁妹个性如男性,豪迈爽朗、义气,家妹、祺妹二人细心、贴心,如小女人的照顾梁妹。没多久,三人搬出外面租房子,发现梁妹经常被祺妹骂,祺妹会对家妹吃醋,尤其梁妹与家妹说话,更是一怒不可收拾。三人最后无法和平相处,苦诉在大师处,三人的情绪无法控制。大师闭目一闪,发现三人往昔关系:梁妹为主人,祺妹及家妹为大小老婆,如今三人又活在过去记忆中,回到往昔情节名色中,往日恩怨情仇不堪回首。大师劝三人分开住,彼此保持距离善了之。梁妹需改变忏悔一些习性,才可转女成男。
话说一时,有一歌王李军,男性,像女生一样温柔,与一技术工程师王海,男性,像男生一样雄壮,二者同居过日子,共住十年,彼此生活有默契,每天自在快乐过日子,但内心不适。二人也旅行到美国旧金山,参访同志俱乐部,回台以后一日,李军由佛门杂志中获悉同XING恋是无法入佛门,非常诧异,如晴天霹雳,久久不能自拔。他需要慎重面对此事,经常抽空到各处学法、参拜密宗法王……修持各种咒语……希望能入佛门。
1 人非我不非。
2 勿说人之短,勿道己之长。
3 人前须留颜面。
4 宽容并慈悲众生,弟子也是众生,勿严苛待之。
5 名、利、权、钱财导致引发恶缘,出家人名、闻、利、养导致恶缘,二者皆需注意。
6 愿得人身,以供佛修行方法增功德福报,做为学佛资粮修持身口意,以防怨气发生,因为怨气也是纵使百千万劫也不消失。
7 道场破和合是地狱罪,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