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药师山·紫雲居士:修行学佛的态度及方法


 2020/9/3    下载DOC文档    

修行学佛的态度及方法

药师山紫云居士

壹、前言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一个凡夫开始学佛的第一步。前一句话,诸恶莫作,是小人警惕自己的行为﹔后一句话,众善奉行,是君子会遵守奉行的。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若一个人心中有无数的结,叫他又如何坦荡荡起来呢?唯有靠学佛的历练,将「心」找回,打开心结,并放下「心」,此时心才会开朗。

因此,娑婆世界的众生,无论君子、小人,都可以学佛。每人都具佛性,只要修行得法,心念正确,都可以达到佛的「大觉」境界(即明心见性,开悟成佛)。

学佛修行必须知道自己要由实践「行」开始,如同吃饭要自己吃,别人无法代劳,修行境界是自己学习到及证悟的结果,以所证悟的境界向自己的善知识请教、验证,或由经书中可以验证出是对或错,切勿盲修瞎练,最后入歧路而不自知。

在这漫长的修行路途中,不是一生一世可以完成,要多生多世的往前推进,最后在正知正念下,可以出三界了脱生死,或花开见佛,做真正自己的主人。

今日因缘际会,大家有缘共同研究佛法,是件不容易的事,此生不把握,更待何时呢?

笔者最近深感世间学佛方法很多,道场也很多,无论在家、出家都生活安定而追寻另一个心灵的空间,这本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可是相反的,各种论调也出现,五花八门的怪异理论,互相批评中伤,使人不得不担心如此下去,怎堪了得(与目前中国大陆相比,我们幸运多了,更要惜福在此学佛的自由与方便)。

宇宙奥妙不是以人间的知识即可知,一切依佛门正法之行才是开启的钥匙,而了知其中的妙有。一般的人只能断章取义,无法分辨对错,只会执着自己的意见,人云亦云,更让初学的人一头雾水,不知所措。所以,笔者以居士学佛稍有经验的过来人与大家互相研究探讨空观、假观,提供一些经验做参考。

贰、学习入空的方法
空观(入空),又叫开悟见性,那是一种境界,如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十方圆明。那是无法用言语说出,只有实证实修的人,才知此胜境。

入空以后,仍有不同层次的状态,那是因无明的深浅不同。「空」并非「没有」,实际上是真空妙有之境。开悟见性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的方法可以参考,但一定要有善知识教导。 
一、参禅打坐定下心,透过各种法门,如念佛、耳根圆通,或其他方式,以达熄灭妄心,再直入破无明窠臼,即见佛性。 
二、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疏内也有三种方式 
(一)用三摩钵提法:用意根统摄五根,集中力量,也可破无明窠臼。 
(二)用奢摩他法:用正定方式产生净而入空,可破无明窠臼。 
(三)用禅那法:六根均可用,可采任一根入空,也可破无明窠臼。 
所谓「无明窠臼」,即禅宗所谓的黑漆筒,其实应该说是所知障。总之,无论那一宗那一派,凡是学佛修行进入十方圆明之前都要破除所知障的,换句话说,山下无数条路而山上只有一条路可通。当修行到十方圆明时,佛理佛法及人品修为都到了某种程度。一般都会以正知正念行事于世界,了知宇宙的律法,出世间及入世间都处理得很好。 
这时讲经、弘法较不易有错,也不会断章取义,以凡夫的意思去论佛法,反之有些大师们满口经论,却不知所云,只是人云亦云而已。那应该属于介绍佛学而非弘法利生。这两种是不同层次的程度。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了。

参、学习入空时应有的学习态度
下面是修行者开始准备学习入空(空观)时的学佛态度。

一、显部的教理及礼佛仪轨要明白及了解,但不能以此为满足,更要精进修行,如五戒、十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知因果。一些基本佛经如金刚经、心经、楞伽经、楞严经、圆觉经等都是一些好书,指导入空的方法,及入空的境界。但是修行要自己去实证,不要只玩文字游戏。当修行者到那种境界时,自会知道经书中所说的「一切」。

二、恭敬三宝,布施供养道场,时时能发愿,愿能成为佛弟子,好好学佛。

三、业障较重的人,须要经忏悔、拜忏、参加地藏法会,消除无始以来的业障。

四、经常观「心」,用「心」去做,修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如此长期下来的教化,人间的习气开始转换,懂得恭敬三宝,知礼仪规范,且心平气和,善念增长,如雪中送炭,建佛寺,供养诸佛。善果增加,善念种子存入第八识中,因而福报增加,以为日后学佛的资粮。

五、修行时要老实念佛,一门深入,好好的修行。要有恒心、有毅力的在善知识的教导下认真学习。由于修行者的贪、瞋、痴、慢、疑、YIN业各种业障会现出,情绪精神会受干扰,有时又由于因果现前,也会使生活行为受影响,所以道场的善知识及上师,应该具有教导及处理的能力。修行者也要诚心学习这些过程,才可相得益彰,有所成效。

六、修行要记住金刚经所言「所有相皆虚妄」,专心念佛,杂念起时勿随勿制。楞严经所言五十种阴魔了解以后,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不着、不贪,好好的专一修行,每个境界可以与善知识或上师讨论印证,善知识上师也由此了解修行者的困境,加以开导,让修行者确知在这修行路上,而没有走入叉路,坦坦荡荡的继续修行。

肆、八空后应有的修行态度
入「空」以后,再由空启用,即可进入诸佛净土中。了解佛菩萨的特质,如紫虚居士弘法时提及的毗卢性海、华藏世界、色究竟顶天等及各十方净土。此时期会明白种子字、卍字、及如来三十二相之意思,本尊及化佛的意思是什么,修行的方法也有特别的方式,切忌盲修瞎练,一定要依善知识的教导学习之。此时期修行者要以慈悲心、柔软心、清净心、平等心等,将「心」用于生活行为中,在法界中照顾各界的众生,这也可以说是下化众生的行为,而若只说不做,不愿担众生的苦,分众生的忧,那只是一个自了汉而已。

慈悲心愈大,能力也会愈大,负担渡生的工作也愈多。想想看,诸佛菩萨的愿力及工作不也是如此吗?

伍、建议
一、一般来说,众生五毒未除,容易入魔道。因人品修为有差或有弱点,经常充满不平、气恨,嫉妒、傲慢自大的心理,所以要观照自己的「心」,常常要「反省」,不要陷入他人的心境中。 
修行不在时间长短或学佛的时期多少,最重要是自己的那颗「心」是在那种层次,能将「心」提升到某阶段后,修行的境界也提升到那个层次。修行目的在找「真心」,即十方圆明,紫空居士持别写出「浅谈十法界的心」,可以参考对照。

二、众生受业障牵累,受因果支配,常常也很无助、无奈,如何在适当时机助他种些善念种子,或种植在福田中,对他伸出援手,使他对苦、空、无我、生老病死、人生的无常,成住坏空的道理有体会,而走出天天醉生梦死,寻求解脱之道。 
因此,要以观世音菩萨的闻声救苦,药师佛的十二大愿,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普贤十大愿,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应众生所求,满足众生所愿,化各种净土以接引众生,求众生脱离苦海,进一步找到法船,能到般若彼岸、净土世界或常寂光土中,这都需要实在的行为才可达到。 
而且要有渡众生的大愿力,也才可达到。若是地前位菩萨,定力不够,受不了苦,常会退转成凡夫,有时不明因果,又再造业,入地狱都有可能。

三、「无知」已经是一种罪恶,「不知」更是一种错误,任何事不要以为「不知」即可以不受天律制裁,其实只要做错了,果报都须自负的。 
一般时下对传承、信物非常重视,要知佛法法脉是传给「真心」的人,是传给正知正念的人。「心」已变质,传承会自动断掉,所以佛法的傅承很难,经常会断掉。 
所以看人要看心,不要只看一层皮。依目前来看,真正具「传承」的人不多,以仪轨做事的较多。

陆、结语
目前世间道场有多种,有的非常的用心教化众生,有以人天方式,有以作福报方式,有以净土方式。笔者只有感谢大师们的努力及辛劳为众生引导。

任何人有选择自我的去路,看看自己「心」的状态,用你的智慧,自我抉择,寻出自己的根本道场,究竟是显部还是密部。切记要一门深入,不要走马看花,白来世间一趟,不但没有长进,还带了一身业回去,那就得不偿失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