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常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72


 2020/9/1    下载DOC文档    

上常下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稀有。”这是释迦牟尼佛印证须菩提前面所证。

如是如是,真是这样真是这样。现在须菩提所证和将来众生闻到金刚经得到的这个体,赞美这个长老如是如是。

若复有人,不是说五百年后,也不是指末法的众生,也不是指当时的那些众生,就是闻到这部经典的人,所有的众生。得,是得到的意思。闻,是流露于心。得到这部经典,闻于心,才为得闻。我们把这个书放在手上是不是“得”呢?过去唐僧取经的时候,当时取的是无字之经,经典上没有字,其实没有字就是实相。小说上写唐僧先没有取到真经,又跑回去取有字的经。有字经和无字经差别在哪里呢?众生执着于名相,执着于文字,不知道这些文字的体是什么,是无字,实在是没有一个言辞可得。但是众生执着于相以为得到经得到了宝,把这个书放在手上不经过思维观察,那真经典就变成藏在泥巴里面的宝藏。

经书是有无尽的宝藏藏在里面,如果你没有打开,就像门没有打开,不还是锁在库房里面吗?任何地方都有无尽的宝藏,如果你没有打开,那就像画饼充饥一样,什么都得不到。如果你打开来了,它就不可思议。要得闻,就是真正得到这部经典必须要闻到。末法时代众生有机会能闻到这个金刚经,才能得,得就是闻,闻就是得。如果你没有闻,又怎么得呢?得是你的因缘,闻是你的机,你得到这部经典是因为你有这个福报,你没有福报你也闻不到。就像我现在跟你讲金刚经,你就能得到,但是这部金刚经在我们手上已经停留了多久了呢?但是没有人给你开显,就等于未得,就得不到。必须闻,所以叫得闻。

大家应该知道,我们天天在念金刚经,其实也是触发我们的闻性,它是一个相续的闻性,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开显。如果有人开显了,当然欢喜了,因为闻到即得啊,不闻即不得。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闻才得。设我得佛,这个“得”,佛陀之得就有众生之闻;众生之闻就是佛陀之得。佛陀的得在众生机那个地方。是不是说我们闻到金刚经在空中得一个什么东西呢?是不是离开我们心还有另外所得呢?阿弥陀佛“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设我得佛救度的就是十方众生,他要把他的这个“得”,我得佛的这个“得”,就是无量劫修行苦行的大悲心啊,“我得到圆满成佛之时”,我这个功德正在众生心中。如果众生没有得到我这个大圆满之悲心,他誓不成佛。所以设我得佛这个“得”,就在众生心中。

众生只要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是代表众生的菩提心。乃至十念,这个十念是什么心呢?就是闻。如果你闻到了这个就得到了阿弥陀佛,你没有闻,怎么有得?得是究竟处啊!所以这部金刚经就是我们的宝藏。你能不能得呢?是完全看你有没有闻。如果你闻就能得,不闻就不得。对懒惰之人,称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对勤快的人,翻三藏十二部,你把三藏十二部都翻上一遍,如果你没有闻的话,你就是把书翻破了也是没有用。没有闻的话,名号也好,三藏十二部也好,毕竟是一个藏,这个藏没有打开啊。它确实是我们心中的宝藏,但是没有打开。我们现在不是也有心中的宝藏吗?一尘一刹都有无尽的宝藏,你现在看任何一个尘刹里面都有无尽的宝藏,但是我们打不开,因为我们不能闻,不能闻就不能生信。在你信的时候是什么呢?还是这个尘尘刹刹。所以信的一刹那很重要,得闻是经,在闻到的时候此相就没有了。是不是说我闻到金刚经还拿着书不放呢?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本书只是表达一个法。闻到这部经典应该是离言说相,离名说相。离名,不舍名;离言,不舍言,叫不取不舍,即是如来,看到这部经典,不离开这个名字,离言就是看到这部书不离名故,但是了知实相,就是看到这部书就识到它的体,就心开意解。如果你看到这部书一点反应都没有就不对了,看到这部书应该是清静的。

得闻是经才有不惊不怖。如果我们看到这本书,应该是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稀有。什么叫不惊呢?初闻经典不惊,次思意而不怖,后修行而不畏。闻到这部经典,不惊,就是信。初闻经时,心中一点惊讶的体都没有,是代表着他心中有正见,有正确的知见。惊就是心不在正道上面,他闻到正法就会惊恐。不怖,就是不恐怖。依文而解,是为思意,就是依这个文而解开,了知实相,是为不怖,不再恐怖了,心中不生疑惑故能解故。不畏,就是受持无有障碍。听到这部经典不思就是怖,不行就是畏啊。经典是这样说,但是我不去这样行为,不去行就是畏。不畏就是大丈夫,如来是不畏如来,无畏丈夫,而如是真实金刚行者无畏丈夫。有畏就是小人,就是行跟听不相应,自己听了这部经典是这样说,但是他有自己的那一套。自己的那一套跟佛经般若不相应故,叫畏。畏就不能行大丈夫,离开般若就不是大丈夫。

我们众生无住故,有住而无住,不生惊心,听了以后心中没有任何惊讶,就感觉到很正常。因这个人平时常常在于正道,所以闻到诸法是我心故。像阿罗汉都会惊讶,因为阿罗汉常常执着于依法而修空。一个人心常清静,在法里面,常常看金刚经的人,或者常常会于空的人,不舍法故,法空的过程中,自己完全融到法里面去了,所以就有无生体显现。无生,自己妄心不生了,则诸法是我身,我身遍法界,我心遍法界,遍法界无住,遍法界无相,无相无住那我身就遍法界,一点都不惊怖。那么走到外面去,一切众生一切法界,都是无住之心,无相之相平等之相,就是法身就是报身。所以在此世界,一心摄二相,摄报身摄法身,就是化身。所以你心里面看到你的法身无住之体,看到你的报身遍法界体,那你这个意身就是化身,因为没有我了叫无生,就是觉念。所以你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任何惊体,因为常于此心啊。

在世间为什么会受惊呢?是因为我们常常有住,有住就有得有失,有得失就有惊心之体,有惊体就有惊相。所以在你把那个东西放掉的时候就很痛苦,因为你抓住有住之心,就有有住之相,就有四相生起,就有三界生起,怎么会没有惊体呢?你有惊讶的体就有妄见在那个地方。

这句话是释迦牟尼佛说,直接是佛陀果地上说,“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是佛陀的体。如果真正的闻到金刚经,其实当体即佛啊,当下就是佛啊!

前面讲无住法界就是降伏其心,后面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完全讲我们众生应该怎么样的无住法。

因为佛陀就是要把须菩提心中还有不圆满的地方给他解圆满,因为佛是圆满的,佛陀圆满的体就是不惊不怖不畏。前面须菩提讲的还有惊心,悲泣感激。闻到这部经典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稀有。这个稀有是佛陀讲的稀有,和须菩提讲第一稀有,完全是两种区别。因为须菩提毕竟在因地,他讲的稀有是依自己的心来证悟的。但是佛陀所讲的稀有是为佛的这种稀有,就是佛,跟众生讲的稀有是不一样的。这是圆满须菩提的话,不惊即佛,不怖即佛,不畏即佛。佛陀不惊,佛陀对雷打的声音也不会有惊讶的心。像我们雷打就会害怕,或者在外面一点点事情就会受到惊吓,因为你平时的观照力非常弱,所以你坐在那里打妄想,然后后面稍微吓你一下你就会惊讶。但是如果你真正证到不惊的时候,这个世界就是你自己了,你怎么会有惊呢?因为一切声音是如来声音,就像我手在动的时候会惊动我的心吗?我自己都知道了。但是我们众生有分别相,总认为这个声音跟我心没有关系啊,平时没有观察分别,住的心妄心很重,真正的那个声音到你面前,我们一天到晚都惊讶不已。佛就不会,佛陀到任何地方没有惊之体,就没有惊相,任何事情的显现对他来说都坦然。如果我们不断的修这种般若之相,见到任何事情都很坦然的原因,是因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如果真正的达到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那肯定是没有突然的这种惊讶的显现。你想一想,一切色是我色,口上说说,大千世界是我心,这样说一下只是你耳朵上灌一下,听到这个般若的道理,但是如果你如是观照的时候,观照到实相现前,你是空无我的,没有我,真是没有我了。如果真正没有我,外面的世界就是我的时候,这里面要得到一种定,有无量的大定现前啊。

定有世间定跟出世间定。守于一心叫世间定。比如坐在那个地方守住一个东西,一直走一直走,这个叫做世间定。用世俗的方法手段来克制自己的意识,达到的禅定,获得清静,都属于是世之禅定。什么叫出世之禅定呢?不用任何形式形状直接通达般若,了知实相,在实相里面安住不动,这个叫做出世间定。就是吃饭穿衣睡觉里面一定用般若观照,以般若见到实相。什么叫实相呢?此相是无住之心,是无住之相,此无住之相是法相,是报身相,无住之心是法身之心,一直这样安住着。所以吃饭穿衣睡觉,搬柴运水无非是道,像这个才是叫做出世间定。世间没有禅,世间只有定。佛教里面才讲禅定,什么叫禅?外不动心,内不乱心,里面不乱外面不动。外面此相是我身,此心是我心,哪还有动妄呢?不动妄是定。不舍不取于法界,不动于妄心,这个叫做禅定。如果你克制自己的意识,然后达到那个禅定,都属于是世间的禅定,不管你怎么做,世界也照样有的。比如读一本书也可以达到定,看一本小说也可以得到一种定,也可以进入到那个定里面去。但是世间人把这个世间的定往往当作是出世间的禅定了。真正的出世间的禅定,一定从般若而入,般若摄法,不依般若皆是魔之所摄。你不依般若之修行的话,一切修行都是魔之摄,都是五蕴的魔在摄着你。为什么?世间之定没有禅,只有定的体,离开此体就没有了。你现在念佛也好,打坐也好,平时做的功夫非常好,但是离开这个座位的时候就没有了,这个叫做世间。世间的定依东西,依身体,依心的意,就是妄的体,以这个身体来克制着,达到一种定的功夫。而一旦这个东西没有了,你的定立即就没有了,这个东西是生灭的。只要在生灭,都属于在三界。到西方极乐世界还是在边地疑城,在此世界还是在六道轮回,彻底的超越了这个身体和你的妄,来进入到法里面、般若里面来了,这个才是真实的佛法。如果你不依此而修行,离开般若都是魔之所摄。为什么不能直接见佛呢?因为心中有魔故。为什么不能真正的见阿弥陀佛呢?因为心中有障故。依这个妄体作为标准,都是我们内心中的妄念所摄,就是魔所摄。

这部经典从佛陀心里面出来,佛陀不是故作,不是讲一个故事大家听了很舒服,佛陀是从自性中流露出来的,自然而然,不是故作出来的,他讲话是跟法界是相应的,时时刻刻都是相应的,说而无说,无说而说。他讲的这部经典不惊,不惊是与法界相应故,与一切法无住心是相应的,跟无住之相是相应的,跟众生心是相应的,跟菩萨心相应,跟诸佛心相应。跟众生心相应,就是一切生灭之相相应;跟菩萨心相应,跟一切平等之功德相应,跟大悲心是相应的;跟一切佛究竟无住之体相应。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和佛陀讲话的这个声音都是相应的,是故他这个声音诸佛来了也不生惊怖,就是菩萨来了也不会惊讶,就是众生地狱饿鬼畜生来了也不会恐怖,因为它和十方众生、诸佛都是相应的体。

释迦牟尼佛在此世界讲法,十方诸佛都能听得到,菩萨都能摄受,众生都在当下的体里面,因为他现的是三十二相,在此娑婆世界。我们就搞不清楚,因为我们没有证量到佛陀的果位,我们就搞不清楚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不能示现报身给我们看,不能示现法身给我们看?是因为我们执着。如果你要是证到菩萨位,他可以现报身给你看,但是法身还是不能现。就是你到因地的观音菩萨位,法身也不能现,因为法身是“理”,没有“事”,有显就是报身。报身庄严只有报身的那些大菩萨才能看得见,示现给我们看的。释迦牟尼佛说法的时候,当时有人看天上无量的报身庄严的情景,但是呢,很多众生什么都看不到,还是看到那个草木山河。就像道宣律师见文殊菩萨一样,文殊菩萨那个清凉地,都是金银琉璃铺成的,金色的世界。道宣律师毕竟还是在小乘里面,还没有证悟到大乘,他到清凉地见到文殊菩萨,他问为什么我看到你这里是土木山河呢?我们的生灭心抓得很紧,就是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亦如是,不是每个众生都能够看得到的。菩萨见的是一种境界,阿罗汉见的又是一种境界,众生见的又是一种境界。同样是佛坐在那个地方,同样佛讲法,众生都是随类的,不是一样的。要是一样的就变成不正常,就变成神秘之教了,他最重要的是开显众生的心,众生是什么样的机,闻到的就是什么样的相。我们现在看不到报身的庄严很正常,但是你看到这部经典有一念心相应,也是不可思议。

不怖,没有恐怖之相。恐怖是对于疑,对于怀疑来讲。我们众生对于般若有怀疑之心,般若本身是断疑的。如果闻到这部经典不经过思考,此人必怖,怖是对于我们怕果报的这个体。如果你对般若不相信,你怎么会不怖呢?众生就是,你看我们现在好像不怖一样的感觉。怖有二,一个是相,一个是体。就是说,你好像现在还挺有本事的,一点恐怖相都没有。但是没有恐怖相不能代表你没有恐怖的体,恐怖的体就是地狱饿鬼畜生。你现在所做的一切行为将来都是怖体,怖体显现的时候相就出来了。怖体没有现前之前,你感觉到你挺安心的,但是只要稍微的一点果报现前,你就怖了。为什么很多人要搞保险公司呢?为什么汽车要上保险呢?就是怖心。死是恐怖的,怕病怕死,一点病就到医院里面,这就是怖。而这个怖含在我们那个心里面,平时看不到,隐藏在那个地方,就像我们吃饭穿衣睡觉,这些表面的现状把我们覆盖了,敷掩了,我们感觉到自己还挺安心的,事实上我们每天活在恐怖之中。我们闻般若之体,闻般若能思者一定是不怖,能思跟实相相应故,此人一定不怖。因为你思考的时候你进入禅定,你怎么会怖呢?只要你稍微思考,思维这个般若之体,你不断的思维,你会种种三昧现前,般若能开显你心中所有的这个神通,所有的禅定,所有的智慧和福德,都会显现出来。你现在这个福报、功德,都是从里面出来的,都是经过你的修的体。不通过修行,怎么会得到不怖之体呢?一定要把这个思维建立在实相上面。如果你不思维般若之意,实相不能现前,禅定不能现前,你肯定就会恐怖。

佛陀在世间,他昼夜六时与般若相应。后面在讲校量功德里面讲:初日分以恒河沙等生命布施,中日分以恒河沙等生命布施,后日分以恒河沙等生命布施,不如闻此般若。而你把般若住在三时,你把恒河沙的生命布施也不如般若这一念,为什么不三时以般若安立呢?!所以我们不知道闻般若的这种功德,所以我们一定要静下来,把般若含到我们心里面去,然后再变成实相,彻底的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只要你四相不生,妄即不生,定立即出来,外面就是大空寂、大法相、无我,外面自然的就是就像十五的月亮寂照于空,大地就寂灭,寂是在三昧之中,灭是照,寂而照,照而寂,寂是无住之体,照是无相之相。你以寂照之心安住此世界,所以人一定要静下来,你才有寂照现前,其实寂照就是般若之体,照是相,寂就是无住。寂而照,照而寂,有照有寂就是空有不二,自然在这个世间非常的清净,一点都不执着。寂照有用有无量的大智慧和悲心。对你心中的清净来说,根本不在乎。只要你在十五的月亮底下的时候,你还会在乎你自己的清净吗?你今天晚上在外面站着看看,你还会在乎自己的清净吗?你只是感受快乐而已。事实上,外面本身就是清净的,寂灭的,你觉得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寂灭之相,那个寂灭就是你的心。你自己清净不清净已经无关紧要了,就彻底的舍你自己妄执的清净体。所以我们一天到晚找那个清净体,实在是一个虚妄的东西,是一个非常渺小的东西,你不知道大千世界何等之大,还守着你那个妄的清净体干什么呢?这个就是大小之分别,一刹那时间你就可以跳出你这个清净之得、清净之失,你有得失这个清净的体就麻烦了。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常入月光三昧呢?月光三昧就是叫慈悲三昧,就是行住坐卧安养自在、无牵无挂、无有等待,没有担心,就像月亮照着一样,他昼夜六时都像月亮寂照一样,叫月光三昧。所以我们要进入到月光三昧,又叫大爱三昧、慈悲三昧。与般若相应是那个样子的,彻底的超越自己心量上的得和失,一定要把你心中的东西挖掉、空掉,你才能够在空无相里面。

你只要心中有疑的时候,怖就生起来了。跟般若不相应的那一刹那,立即就生起疑心,疑心就是念头就是妄念,妄念生起必有思量,有思量必生疑心。这个疑并不是怀疑某个人的疑,疑就是你跟般若产生了相对,相对必有疑,就是好奇心之类。只要你不住在三昧定里面,你这个疑心自生,不是说我怀疑某个人啊,那个疑已经是很远很远了。那个疑是我们凡夫的小疑。真正的大疑疑在哪里?疑在我们那一念妄心,就是执着于我们的妄心的体,跟实相不相应的那个东西。一切疑从那个地方生出来,所有的我们凡夫的疑心都是从那个大疑那个地方出来,疑就是念头,有住之念,那叫疑。有疑必有怖,就有恐怖的现前,就有三界的现前,你就有堕地狱的危险。我们不要被这些假像把我们覆盖了,要彻底的离相,彻底的离开有住,彻底的离开妄的体,把我们自性覆盖的那个体把它掀掉。

疑后面必是畏,畏是对如来无畏之精神、无畏之大悲心、无畏之行,如来叫无畏大丈夫。这是释迦牟尼佛把须菩提这句话的总结,然后加以圆满:当知是人甚为稀有。前面讲是第一稀有,这里讲是甚为稀有。如果真正的能够会到佛意,彻底的安住在佛心的这个体,究竟圆满在佛陀的果德上,这个人一定是不可思议,一般人是做不到,因为我们凡夫一般人不可能在佛陀的究竟位。但是佛陀讲的这个话是彻底的,就是说般若的体是彻底的,就像说:我们心就是佛,这句话是彻底的。佛陀也这样讲,我们众生也这样讲:我们心就是佛。我们凡夫讲我们的心就是佛和佛陀口里面讲每个众生都是佛,这个体是不是一样的呢?佛陀讲绝对跟我们心是相应的,但是我们说的时候不能相应。

如果你当下承当的时候,非常快速,你立即可以发出来很多的禅定、智慧和神通,现量上会显现出来很多这个德。闻金刚经的这个体和佛陀讲的圆满体,举例来讲,我闻金刚经和我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有没有差别?同样是一念信。有人说我们心净则土净,我闻到金刚经难道西方极乐世界就不现前吗?西方极乐世界就不是我们的心吗?意思说,我不信西方极乐世界,我信我们的心,西方极乐世界自现前,可以不可以这样讲?绝对不可以这样讲。因为金刚经里面讲我们的佛性,是要以般若开显,完全靠般若之开显。如果你没有般若,你不能够完全的开显出来。所以闻阿弥陀佛和闻金刚经所得的果报肯定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闻到净土法门,到西方极乐世界圆满接受佛果,都是法身报身化身?所谓化身,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所谓报身,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所谓法身,就是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佛是没有国土的。报身有西方极乐世界,化身在它方世界,难道法报化有差别吗?可以分开来吗?法报化本来是一体的。报身是菩萨住的地方。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有菩萨,菩萨无所得,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全部是接受八地以上菩萨的果德,就是佛的功德,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摄取的是诸佛国土,诸佛国土摄取的是菩萨。如果到释迦牟尼佛的报身国土里面,全是大菩萨住在里面,但是没有众生,一个众生都没有,因为菩萨能见报身。六道众生住在哪里?住在化土里面,化土也在这个地方,报土也在这个地方。毗卢遮那佛的法土呢?法土是理啊,报土是事啊,化土是众生的心啊,它不离报土但是绝对不是报土,化土不离报土,但是就像边地疑城一样。

边地疑城就属于化土里面,不能见佛,报土能够见到阿弥陀佛,化土里面是见不到阿弥陀佛的,就是胎生。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一念信,和对金刚经的这一念信,如果你一念全部接受金刚经,那你也可以证到西方极乐世界。因为法身报身化身绝对是一体的,毗卢遮那佛的法身和报身,十方世界报身都是佛的报身,不管哪一尊佛的报身,都是一体的。为什么?阿弥陀佛摄取十方诸佛微妙庄严。所有的诸佛就是一个阿弥陀佛的报土。十方诸佛是阿弥陀佛来摄取,但是呢,十方诸佛没有摄取阿弥陀佛,这个就有差别了。八地以上菩萨可以见到报身国土的庄严。十方诸佛会于一佛,就是阿弥陀佛。我们信阿弥陀佛和信这个经典,如果你全部能接受,证到八地菩萨你会自然而然的信阿弥陀佛,就是地位上信报身国土,如果你闻到阿弥陀佛马上就会信。因为阿弥陀佛摄取诸佛微妙庄严。只要我们现在有化身报身,藕益大师讲过,化身是有始有终,报身是有始无终,法身是无始无终。无始无终为理,有始无终是事,有始有终是化,了不可得的。我们现在在化土里面,有很多东西在障碍,我们连报身土根本就见不到。

我们闻到金刚经,如果不能当下承担,像六祖大师那样子,你没办法见报土,你还是在化土里面。但是我们信阿弥陀佛的那一刹那一念,同样是信,我也彻底的信,为什么就不能信到最究竟呢?为什么信阿弥陀佛就能得圆满呢?为什么信释迦牟尼佛就不能达到圆满?为什么信金刚经就不能达到成就我们的报身功德?这个地方的巧妙在哪里?第一个,我们多闻金刚经,不闻阿弥陀佛,你必须要自性中开显般若,当下承担,成就八地菩萨,来见报身。第二个,要我们这一念完全接受阿弥陀佛的果德的体,我们现在这一念确实是俱足了报身的庄严,我们心中的疑在那个地方,但是我们的疑并不障碍我们见到阿弥陀佛的报身。比如我现在看到大千世界,我们心中有疑有住,我感觉到这个世界还不是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也不是如来的报身,其实这个世界确实就是报身里面现前出来的我们的心执,你见此像者,就是我无住之相,就是我们无住之心,所以你见到大千世界就是见到我们的心,而这个心确实就是报身。

为什么我们信阿弥陀佛能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呢?确实你现在见到的这个像也是一个报身,但是我们不敢承当,或者我们心中有疑,就是我们有妄念在那个地方,不肯当下承当,彻底的来承当这个体。所以我们相信阿弥陀佛的这个体,同时信金刚经报身的这个体,对报身的这一念信确实也是圆满的,是跟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是一样的。如果你真正进入到报身里面去了,跟阿弥陀佛的报身、毗卢遮那佛的报身、地位上的功德是一样的。

我们如果不以阿弥陀佛的这种力量,我们没办法去成就。阿弥陀佛有大方便故啊!因为现在我们要自己承当这个报身,我们的力量太弱,不能够承当。但是把这个承当的体由阿弥陀佛来承担,由如来的报身,由另外一尊佛来承担,由这尊佛承担了这个体,并且这一念是圆满十方,因为阿弥陀佛的功德摄取了十方所有诸佛庄严的国土,所有诸佛的光都在这一念光里面。所以你现在看到的这个报身,不能趣入,不能一念承当,就是彻底的破除我们的疑,但是阿弥陀佛能承当,因为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他缘起了十方。在我们相信这一刹那一念的时候,你信阿弥陀佛,投入到阿弥陀佛的怀抱,就是相信大千世界不是我的报身,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来成就我们的大悲心,就不需要你来承当,也就是你信阿弥陀佛就可以了。所以你信阿弥陀佛的那一念,也就是圆满你自己本来的报身。如果你不信阿弥陀佛,没办法圆满你现在一念的报身;如果你能够承当也可以成就你一念的报身。

所以六祖大师讲:心净则土净。如果你真正的证到无我,进入到般若体里面去了,你确实是跟报身是相应的,绝对就是报身。问题我们不能达到心净,不能够圆摄十方,那你报身就有分别。但是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法身报身化身也是当下一念。所谓化身正在这个地方,所谓报身正在西方极乐世界,所谓法身就是毗卢遮那佛,法报化是一体的。我们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不可能舍去此身,西方极乐世界的化身,只要你有大悲心,肯定在他方国土有化身;化身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在西方极乐世界,报身里面四相本来就是不存在的,因为他已经证到报身了;西方极乐世界他是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体;在此世界为什么讲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呢?破妄故;破除妄见。

我常常想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同样的一念心,信阿弥陀佛的这一念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为什么信金刚经就不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呢?我信别的东西为什么就不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呢?因为信阿弥陀佛的这个体和信我们的这个体,信阿弥陀佛就是一切处,所以信净土法门叫遍一切处,一切净土是阿弥陀佛的土,也就是说把金刚经复制到无量寿经里面去,无量寿经就是金刚经;然后金刚经可以不要看;专看无量寿经;或者专看阿弥陀经。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就是圆满金刚经中讲的不惊不怖不畏,因为“不惊不怖不畏”就是圆满金刚经体;因为我要达到圆满金刚经,必须把此书变成实相,如果要把金刚经变成实相,你就得信阿弥陀佛,并不是说金刚经我不看了,是为了要圆满他的果德;讲这个东西再好,如果我不去修他,也没有用;所以我要圆满这个果德,圆满金刚经的这种果,这种般若,我要把这个般若圆满变成实相,你必须要信阿弥陀佛;

如果你不信阿弥陀佛,这里面就有华严的次第了,为什么呢?信般若才十信位,你闻到般若了知在这个法里面,建立了无住之心,就叫菩提心,而这个菩提心生起来的时候,你才是刚刚发心啊,你十行坐在那个地方不动,你可以进入初地,你把十行修完,可以进入二地;你把回向修完,可以修完八地;这里面有个强烈的次第;但是都是佛,为什么呢?般若就是佛,从初发心就是佛位,一闻般若即是佛;为什么呢?佛就在我们当下;你说你看到的色声香味触法,他就是佛,因为那个是我的心,除这个之外,妄了不可得;有没有众生可得呢?是妄体,妄是了不可得,没有众生的;有众生在皆是妄见。因为有我相,才有众生体,没有我相,哪有众生呢?哪真有我相呢?我是妄体;就像眼睛有翳病了,看外面如华;如果眼睛好了,那有华的存在呢?但是我们以为有相,相有没有眼睛好和坏呢?我们不知道自己有病,认为外面真的有华,等你眼睛治好了就没有了;般若正好治这个妄病,所以你就印到法界里面去了;但是你这一念信,也只是刚刚进入般若体啊;就是说刚刚在信位啊,如是观察进入实相禅定,六度波罗蜜都要现前;首先就是布施,布施通达于六度,以般若首,以布施为行,以持戒忍辱为相。

什么叫忍辱?你般若布施体里面有无相体显现,有无相体显现就六度俱足了。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叫忍辱;没有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有的忍辱都是假的,那个不叫忍辱,叫没有办法。那个忍是有生忍,有生之忍不是无生忍;无生忍就是没有忍,为什么没有忍呢?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为什么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呢?因为布施啊,布施于法啊;以般若无住之心;有无住之心,有无住之法,无住之法就是相,无住之心就是体,体相一如,这个时候你什么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全部出来;这些东西出来了,并且跟这个相都是相应的;并且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如果你不懂得这个,自然会迷失。所以众生闻到这个金刚经,它有这个体的显现。

后面讲“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解释前面的意思,就是把须菩提前面所问的,给他圆解一下,释迦牟尼佛把前面须菩提所讲的哪一段话,前面一个总说,后面一个解释;“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佛陀给与认可。为什么会“不惊不怖不畏”呢?“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这上面又讲如来说,只要讲如来说的时候,一定会出现这样的话,“说名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般若波罗蜜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都会这样说,如来是无取无舍,什么叫无取呢?无住;什么叫无舍呢?就是无相;无相就是离名说相。第一波罗蜜,众生以为金刚经是最高了,其实不是。无住,一切事无住,但是不离相;而阿罗汉无住,他有无住法可得;菩萨没有无住法,在法上面无住,彻底的离我。阿罗汉还没有离我,阿罗汉还有粗我相;菩萨还有细我相;他还不能真正成佛的原因,就是还有微细的我相。阿罗汉无住则生清净,但是他不知道无住的这个法也是真实的我,他还在法之外另外抓住一个清净。

我们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大家知不知道,阿弥陀佛才是真正的你,如果追求念阿弥陀佛达到的某个境界你就麻烦了。你念的哪个阿弥陀佛千万不要求一个什么?我们首先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是我们一个菩提心,但是我们念阿弥陀佛能不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全凭佛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是佛的事,你就抓住念阿弥陀佛就好了,这里面有二个:你念的阿弥陀佛的这个念,但是阿弥陀佛名号是无念体,无念为宗,无住为体,阿弥陀佛名号有住吗?无住体,知道吗?阿弥陀佛名号有念吗?他是无念体;无念是我的心,是我的宗旨,如果你跟无念不相应的话,就等于没有宗旨了;因为我们以这个宗旨而往生。无念而住他是没有住的体,你这个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直有我在念在住,你有住有念彻底的是跟这个佛心不相应,你不能说我信净土法门跟净土法门不相应。

但是净土法门跟禅宗不一样的地方,禅宗里面在一切相里面会心,净土法门是一切相里会于佛,你只要在这一相通达,一切相通达。所以你就修这一相,就彻底的安心了;因为我们净土法门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彻底的安心。你不需要到处跑;就这声南无阿弥陀佛,无住之相,它也是无念之宗,有这个阿弥陀佛名号之宗,宗就是佛的意思究竟之意,彻底的结缘,无对即宗;彻底的无住,无住体,这个成就的阿弥陀佛名号,西方极乐世界是无住体,名号是无住之体,因为无住之体,才有无念之宗,没有无住之体,哪来的无念之宗呢?先有无住后有无念,你有住不就有念了吗?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定要把心移过去。讲阿弥陀佛名号,光明无量照十方故无所障碍;法报化都在里面了;无住为法身,名号就是报身,一切相都在阿弥陀佛名号里面,名号就是一切相,看一切相就是名号,叫无住之相;阿弥陀佛名号在我们这个地方念叫化身,所以我们念念阿弥陀佛名号叫化身。阿弥陀佛名号能到此世界来,叫化身,如果阿弥陀佛名号不能到他方世界,还叫什么化身呢?

所有众生念阿弥陀佛名号,都是如来的化身;告诉我们现在本来就是个化身;阿弥陀佛就是大相,叫报身;阿弥陀佛名号无住,就是法身。持名号印法界相,持名号印无住心,持名号印我们现在念的这个心,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是法报化身,毗卢遮那佛是法身,报身是菩萨,法身没有菩萨,是拆开来的。阿弥陀佛法报化是一体的,这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念出来,法报化具足了。净土法门以一相会于万相,而金刚般若以般若心会于万相,金刚经的这个无念,我们做不到;净土法门的无念是有念即无念,是在有念里建立无念,南无阿弥陀佛你一直在念,念觉悟了,这个名号就是无念,你一直念下去就对了。但是禅宗里面就不一样了,说无念他真的就无念了,无念不动心,谁也做不到的;在一切法界里边没有念头了,一般人都很难做得到的。如果你会到这个意思的话,也是了不可得是不可思议了。如果你把阿弥陀佛给扔掉了,进入到无住,法界无住,你有无住之心,一心摄万心,用阿弥陀佛名号摄住我们的妄心;你以无住相能舍万心,舍万心难摄万心易啊,你凭空的把它舍掉,非常的难。但是意思是一样的,金刚经的舍万心与无量寿经的摄万心是一不是二;名号这个相就是万相,万相就是一相,如果你在一相里面悟到万相,金刚经也就在你面前了,书就打开来了。

第一是跟般若相应的第一,是会于一切法报化身,所以我们在化身里面,能悟到这个道理,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第一,为什么呢?阿弥陀佛名号无住,它是第一。因为一者跟毗卢遮那佛相应了就是佛佛相应了,十方诸佛都在无住体里面,跟十方诸佛也相应了;二者无住之相,法界之相,跟菩萨心相应了,一切菩萨都相应了;三者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光明无量照十方故,无所障碍;阿弥陀佛正在我们当下这一念众生心中,故这个名号与十方所有的众生心相应;这叫第一。所谓第一不是贡高我慢;所谓第一完全是诸佛菩萨众生是一心,这个叫做第一。第一完全是个大慈悲心,与众生心相应,不能说我有个独立的第一出来。离开众生,你要成为那个第一不就是错误的;离开众生的心,那就化身了不可得;化身没有,报身就没有,报身没有法身没有,彻底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你要认为那个第一就是错误的。

所以“所谓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就是这个意思。是名叫第一波罗蜜,没有一个第一可得。非的这个意思并不是说没有了,不是舍掉不要。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叫我们不要执著;是名第一波罗蜜,是叫我们不舍相。什么叫第一波罗蜜?持戒忍辱禅定都叫第一波罗蜜,是皆渡彼岸之意。什么叫第一呢?般若。般若通达一切相,一切相与般若相应;不管是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一切跟般若本体是相应的,般若是信位,唯信独达;就像我们净土法门唯信独达是一样的;唯信独达就是说一切本来无住之体,信体里面所有的行为由我执的妄心生起的那个东西,那个行为都是错误的;因为在信体里面,所有的行为都是无住的;你有住还谈什么信呢?所以我们信体里面所有的行为都是无住的;吃饭穿衣睡觉都是无住的,走路念佛都是无住体,般若无住是自然无住,你有住那就是妄心,因为它本来就是无住的,就叫自然自然而然。如果有住就生妄心;妄心是我们凡夫的示现,但是般若体里面与一切无住体它是相应的。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无住体,唯信独达,你信了,它就是。一切行为都没有办法得到,为什么呢?一切行为都是无住的体,你怎么行呢?一行就错;只要你一行就跟般若相违背,你就没有信的体了;没有信你就麻烦了。你想一想,很多人修行,修了几十年,连信都没有;为什么呢?唯信独达无住之体。不管是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不管是看色声香味触法,这里面都是无住之心,但是有人学了一辈子还是不知道这个体。没有这个体就等于没有般若,没有般若就是没有信佛;是可怜愍者啊!有人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竟然始终都没有信佛,像这样的人多不多呢?可以这样说,在外面遍地都是。现在学佛的人,特别是在现在这个经济时代以金钱为根本,金钱控制着这个时代,要钱就要要名,要名就有利,必须要争名,有了这个名,自尊心就出来了;有了自尊心就是我见,从基础上看金钱就是增强我们的名见;名见增长我们的自尊心,面子就是我见呢?放不下这外面子,超越不出去,所以我们无始以来六道轮回生死。你看那个婆婆拜那个娘娘一类的东西,不拜吧怕对方骂她,拜吧又违背于佛法,怎么办?为了顾面子,还是一定去拜,叫她放下,放不下;就是要面子。作为一个行般若之人,菩萨道方便可以;如果我在你面前拜的时候那个心确实是很真实的就麻烦了,人往往面子放不下来,所有的智慧就给遮盖了,所以叫行般若这个法,为大乘者说为最上乘说,不是我想能闻就能的到。

包括我们现在念佛,很多人念佛,你以为真的都信呢?有几个真正的把阿弥陀佛当作他的本体?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成为毗卢遮那佛了,毗卢遮那佛是无相的,无住的,没有名字的;阿弥陀佛成佛以后,立名无量寿。阿弥陀佛名号是个名相,你把名号解开,什么叫阿弥陀佛呢?光明无量就是法界,寿命无量就是自性;也就是说众生之生命;众生之生命依佛依无量寿而立,众生之空间依无量光而立;众生的觉以阿弥陀佛的成佛而觉,阿弥陀佛是第一个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法藏比丘成了佛叫什么名字谁都不知道。阿弥陀佛名号,是报身里面修出来的,庄严众生的;并不是他本体叫阿弥陀佛。法藏比丘第一个往生西方,他跟法报化相应;所谓报身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所谓法身就是毗卢遮那佛,所谓化身就是我们现前。从教相上可以分出如果阿弥陀佛跟我们众生不相应的话,难道十方诸佛的化身互不相摄?如果报身不能相应,难道阿弥陀佛之报身没有摄取十方诸佛之清净庄严?如果法身不相应,难道法身有二?所以这个东西不可以否定的;信阿弥陀佛就是信金刚经的这个体,一定要跟这个相相应;千万不要抽象地信。

但是有几个人现在信呢?社会上讲,阿弥陀佛名号“俱足”,嘴巴上俱足,他心里没有俱足。阿弥陀佛名号至顿至圆,顿是当下,圆是圆满,圆满是尽虚空遍法界,是报身,顿是当下,当下就是我们究竟的毗卢遮那佛,觉性空。圆满是报身,我们觉者就是化身,这个法报化当下承当的时候,你在此世界,把你的心全部印到阿弥陀佛名号里边去了。阿弥陀佛名号印到法报化身,印到众生心中去了;印到菩萨心里面去了,印到毗卢遮那佛心里边去了;那你这一声“阿弥陀佛”念下来,不就大圆寂了大圆满了吗?但是我们念阿弥陀佛在对立之中,嘴巴说阿弥陀佛最珍贵啊,举着红旗到处叫,到处叫。要实现共产主义,其实大家都在贪嗔痴,要实现共产主义,但大家都在搞资本主义;哪个在搞社会主义。那你们也是打着牌子到西方极乐世界,天天念阿弥陀佛,彻底相信阿弥陀佛,谁又把阿弥陀佛真正的明了了呢?真正明了阿弥陀佛的人太少了,所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事实上很少,到边地疑城的多,到胎生的比较多。那我们此世界是不是西方极乐世界呢?我们是人道;西方极乐世界的胎土与我们现在的胎土有什么区别?一点区别都没有;但是解脱上面有区别。

我们现在这个世界有清净,你静下来马上就清净了,还是这个世界啊,天人看这个世界是琉璃,西方极乐世界佛土的众生看这个世界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就像用金子打个手铐一样,其实根本就没有离开过我们,因为他的化土在我们这个地方;只是他的境界不一样而已;境界不一样,所以他叫不退,所以他还是在这个地方;没有离开这个地方;只是他的化土,境界不一样。所以六道众生都会退转,它这个不会退转而已;就像三十三天一样,三十三天就是阿罗汉住的地方;没有大乘善信的人,乃至于不信阿弥陀佛的人。

第一般若波罗蜜即非第一般若波罗蜜,是名第一般若波罗蜜;这句话不是叫我们离开。对众生来讲这个体会三心,第一般若波罗蜜这一句话会三心,非波罗蜜叫无住之心;是名第一般若波罗蜜是报身相;你现在了解了除妄,除妄就是化身相;所以这句话讲出来会于三心:佛心菩萨心众生心,三心就是一心。波罗蜜就是彼岸之意,彼岸就在当下;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不能离开般若,闻般若就能得六波罗蜜。大家紧紧记住,有信成就必有行成就,有行成就必有无住心成就,有无住心成就,就四相俱无;说来说去就是要舍我相,只要我相顿舍,法报化俱足。你想一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第一般若波罗蜜,你不能说我离开持戒,离开布施可不可以?所谓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从无住体上面来讲,无住就是般若,相上无住这个体叫做布施,布施就是没有我叫布施;你只有把自己融到法界里面去,叫利他,你只利他的心才会于无住体,利他就是舍的意思,舍就是布施之意,而布施里面就是舍,持五戒、精进、禅定都是舍的体;你想想看你坐在那个地方不是舍去妄见吗?你不断的舍不断的舍,只要你跟舍相应了都是叫布施。

我们修行也是叫布施;我们每天都在修行,像打坐都叫布施;但是我们还有很多的习气,还没有布施完;如果彻底的布施了,你就变成忍辱了。忍辱就是无相,无相才成就忍辱,只要你忍辱就是精进,只要你忍辱就是禅定,只要你忍辱就是跟般若相应的体,跟持戒也相应;不忍辱怎么持戒啊?无生法忍不离布施叫做是名第一般若波罗蜜;是名就是不离之意。以我自己没有般若之心之行,那是魔之摄,但有了般若就进入到正见里面来,如果你没有般若还是邪见范围之内,没有开智慧,没有发菩提心,没有进入正见。我过去在东林寺修行的时候,事实上我在邪见里面;根本没有进入般若,虽然看起来像个圣人的样子,学圣人的行为,事实上根本就不知道般若;不知道无住啊。我觉得我现在才像个修行人的样子,我以前只是个表面的像而已,外面是金子,其实里面什么都没有;因为里面有住。现在我是里面有东西了,外面是个肉体而已,是个烂东西而已,但是我心里面有东西了。所以我们要转的是什么?要转的是我们的心,不是外面的表面的现象。我们的心转掉了,外面他自然有一种相上面随着众生的心,随着自己的那个心来发起,或者慈悲啊或者柔软啊,跟般若相应的人他一定会有慈悲柔软的体,这个智慧的体会显现出来。辩才无碍啊;或者处理事情非常非常的方便,处理任何事情都圆融无碍,随意的就可以处理。我在东林寺就处理不好事情,现在随便什么事我太好处理,就是天踏下来,大雄宝殿被震倒了,我都很好处理;对别人来说惊恐的要命,对我来说太好处理了。一旦你闻到般若,什么事情不能处理啊;至于人我是非这些就更不是问题了。大家为什么不能处理事情呢?一点小事情互相争吵呢?你不闻般若故,你有了般若没有事情不能处理的。单居士说:师父我发现您最会处理事情,我感觉到我没有处理事情,因为我心中无事啊,哪有事情呢?不管什么样的事情对我来说永远是无事的;因为我一直在思维般若之意。与般若相应,跟布施就相应;布施就有舍,有舍就有忍,有忍就有戒、精进。你虽然看不到,但我内心一直在精进。

后面讲了“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忍者为智,辱耻辱要开智慧才能离开不能辱体,世间能忍不能辱,辱比忍还要难;如果你超过了辱这个体,那你就是真忍。比如在世间我们每个人出家修行都可以忍,但是呢不能受一点委屈;受一点点委屈,就不干了;你把命给我你都愿意,但是呢我要稍微说一句你不好的话,或者说骂你一句,你马上就受不了,马上就离开这个地方了,这叫做能忍不能辱,真正能辱者才为忍。社会上有句话: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没有傲骨。如果人家吐了一口痰到脸上,要等人家走了以后再去擦。为什么呢,怕人家看了不舒服。如此照顾别人的念头方为能忍辱。无大志者不能受辱;这个辱很少人能过关,一般人过不了关,很多大德也过不了关,孔子曰“士可杀不可辱”。真正修行人要在能忍“辱”、受“辱”上下功夫。

忍者有三种,心忍、声忍和无生法忍。心忍和声忍相当于心欢喜和法欢喜,得到声忍都可以做国王了,得到无生法忍,像八地菩萨就叫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有二种:阿罗汉也叫无生法忍,阿罗汉在法性证到了空性的体,依法依这个无住之心无住之法证到忍,叫阿罗汉的无生法忍;八地菩萨证得的无生法忍,是在无住之法上面证到了无生法忍,阿罗汉是在无住之法上面获得心上的无生法忍;他的法忍是忍我之法忍;菩萨是得法上的法忍,都叫无生法忍,一个叫小乘无生法忍,一个叫大乘无生法忍;大乘的无生法忍能见无量诸佛,小乘的无生法忍不能见诸佛,不能与法相应故。我对佛有信心,这种信的体,信般若就能得信位,信般若者本身就是三果罗汉。为什么到三果即不退转?如果你信到位,一去而不来;你闻到般若即不退,虽然没有证得现量上的不退,但是你已经位居不退了;你现在得不到,将来肯定得到;你这辈子现量得不到,转身就能得到;一转身就不会再来了;所以闻到般若,就有这么大的功德。信到就是三果;但是前的初果二果,心忍跟声忍,乃属于世间之人,还没有信的体,比如讲天天念佛,得到一种清净,也可以落受到一种清净,到最后面心很清净,确实把很多事情给忘了,获得一种忍,叫心忍。后来慢慢念念念念念,外面的东西也不生烦恼了;看到外面也很清净了,就是方的变成圆的了;可以叫做声忍。什么叫声忍,比如你恨那个人,这个叫做嗔恨心,如果一直把你关到一个房子里面去,时间久了,你心里就放下了;有一件事情不管是多么困难,多么难过。但是时间可以把它摧毁;时间可以成就我们很多的忍。所以把你关在牢房里面,时间长了以后呢,你不断的思维不断的思维,想想想想想,咦,怎么这么小的事情,我当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烦恼?比如二个人为一元钱或是一个茶杯子应该放这边或那边的事,打起来了,而且恨得要命,恨个二三天,把他们关在房间里,几天后想啊想啊,不就是一元钱吗?为什么为那个一元钱争争吵吵呢?一下子悟到了是不是?一下子就平静下来了,任何坚固的三角形,或者是方形,都可以在你心中不断的变圆;圆形的东西叫做法忍;心忍到一定的时候,可以进入到法忍;但是心忍跟法忍都不叫做无生法忍。只有信位上无我无法的体才叫无生法忍;如果你还有我在,都叫心忍和法忍;心忍和法忍的这个体都还不具足信。心忍和法忍的果报是什么呢?得法忍的人才能够做一个什么老板啊,或者做一个公司啊,他能够安住一批人,法忍能得福报啊,法忍能得天下啊,因为法忍他看什么都是圆的;他能包容一些众生,令众生不圆的东西变成圆的东西。比如一个人非常圆滑,他如果没有法忍绝对不是圆滑的;那个人直心,到处都踫壁。直心有二种,一种是直接通达于般若,跟智慧相应的,还有一种直心是粗暴,我看不惯就要打他骂他,这也叫做直心。北方人的直心即是如此。南方人会照顾对方的面子,比较圆滑一些。北方人住平原,一眼看到底,故常培养的是直心,南方人多山地,曲折连绵,故又不同;北方人怕南方人心坏,南方人怕北方人打人;我去五台山,北方人骂北方人这样骂:“你怎么比南方人还坏?”。南摩阿弥陀佛。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