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61
上常下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汝意云何,是身为大否?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释迦牟尼佛讲法报身之大,一个比喻的说法。前面释迦牟尼佛问须菩提:菩萨庄严佛土否?这是代表众生心中的疑问。因为佛陀在没有开显般若之前,常向弟子说庄严佛土,利乐有情,供养寺庙,尊重出家,种种菩萨行。为破除众生的执着之相。 “譬如有人”,比喻的说法,代表报身庄严的广大。因为我们众生的心量没办法能够认识到报身之大。我们无住心修一切善法,能俱足无量无边无际的功德。布施能具备六波罗蜜。而色声香味触法在六波罗蜜里面圆满,能够无住故,必能遍法界故。尽虚空遍法界究竟是怎样的?以我们现在的这种心量,实在是太难以思维。因为思维不到,心中就产生一种抽象,心中会有淡泊之想,就是说,没感觉到它很珍重。所以佛陀讲法都常用比喻来说。 “身如须弥山王”,须弥山从大海往上四百由旬高,统摄四大部洲,阿罗汉就能观察到,里面有很多的阿罗汉,功德巍巍。阿罗汉相当于焱慧地菩萨,焱网就是大火聚,就像须弥山一样。须弥山是靠大梵天王的功德聚在那个地方,必须要有大梵天王的德,才能摄取这种功德。阿罗汉能看到须弥山的功德,但他不一定能俱足。八地菩萨才能够摄取须弥山。就像太阳的光明,只是我们娑婆世界的一个部分,但这种功德已经不可思议,但可以看得见。太阳的能量很大的,不讲太阳外面的光,还有太阳里面的功德,我们没办法想像太阳里面的能量有多大,但是任何一个东西放到里面肯定就没有了,就是地球放到太阳里面去也没有了。但是太阳是须弥山所摄取啊,是须弥山其中的一个小小的体而已,那你想想须弥山的功德有多大?超越须弥山我们就没办法想像了。 “身如须弥山王,汝意云何,是身为大否?”须菩提立即就答言:“甚大世尊”。我们也会这样说,须弥山八万由旬,太大了!“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须菩提会于佛意,了知佛陀要讲什么。非身就是无住之身,才是真正的大身,并不是说须弥山王这个身是真正的大身,非身是名大身。这个比喻里面和真实的非身有没有障碍呢?因为非身就是无住之身,这个身体这么大并不是他执着于这个身,所以他身才有这么大。就像国王他不执着于自己是国王,他才有国王的这个位子。像温家宝这些人是很谦虚的一个人,他认为跟我们平民百姓是一样的。就像我跟你们一样,在外面人看,常福是在当家,但是从我内心里感受到,我跟你们是一模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真正的一个大人物,其实他心情是非常和悦的,他心越谦虚,结果他身越大。我在外面看到很多有钱的老板,我跟他接触以后啊,他比一些还要谦虚,他们这些人对我们那么谦虚,那么恭敬。越是钱多的人,越是当官越高的人,就显示出他这个内心的德,在那个地方含着。但是也有人以为自己当了官以后很了不起,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当官,肯定是内心中有烦恼。比如叫你做一点事情,你一做就生烦恼,为什么?你没有这个德。有德自然做任何事情都能胜任。你看我在东林寺,做任何事情我都轻而易举就把它拿起来,好像一点事都没有。我一做执事,他们都赞美我,都做得非常的如法,别人做不好的事我都把它做好了,这里面就是一个谦虚啊。你有德就可以把事情做的非常好,这个一定要跟德相应,没有德做不好事,做什么事情都有障碍。所以我们要培养道德很重要。 德是什么呢?即是无住之心。只要你无住,你的德,量肯定会增加的,这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佛陀的大身,非是大身,是因为非身,非身不是没有身,是无住感召的德。所以他这个身体是一个德量。男众就是一个男德,过去叫男宝女宝,其实我们坐在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德的体相显现。但是我们对这个相上面没有悟到之前,我们执着于相,而不执着于非身。如来证非身,他在实相上面无住,他的这个身心中一点都不执着。反而他认为他的这个德跟众生这个体是同一不二的,就像须弥山和佛陀的身有什么区别呢?如果认为二者不是一体,那就有住,有独立身,必有得和失,有住就非大身。非身,是尽未来际,叫做时间性质的,叫做“竖”,现在过去未来。大身是代表空间来讲。因为你无住故,心是尽未来际,是代表时间;那你的相也是尽未来际,空间遍法界故,是空间;所以讲无量光无量寿,是为大身。所以阿弥陀佛的报身之大。前面讲了一个大身,是讲法身。佛陀法身是了不可得的。 前面讲“可以身相见如来否?”这就是破众生执着于身体,讲法身。在前面讲是法身了不可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个是讲见法身的。 这个地方讲了报身。佛陀身如须弥山王,意思是说,佛陀身大故。因为无住之身,报身大故。清静无相的法身,圆满法界的报身,其实无住就是法身,圆满就是报身。圆满法界是为报身,尽未来际是为法身。尽未来际是代表体,周边法界为空间,空间的量,时间的智。空间是量体,代表福德。佛陀无住之心叫寿命,无住体是不动体,任何法界本体是无动。无动为什么叫尽未来际呢?我们认为尽未来际就是寿命的概念,寿命周遍法界,没有法界哪来寿命呢?空间事显时间理,由时间理而示空间事,理就是寿命,寿命是为了开显空间,没有寿命哪有空间存在呢?就像我们命一断,还有空间吗?命一断空间就没有了,但是呢我们的空间可以变化,比如我把手砍掉一个,你身体有变化,但是你的寿命还在,就是说,寿命还在,寿命是不动的。但是我们总认为,身体砍掉一个,好像我们寿命也少了一点一样,其实我们寿命一点都不少。我们这个钟叫空间,但是钟上面有一个秒钟在动,一点两点三点……如果我们在这个虚空里面搞一个大钟,然后在上面转转,一天两天……我问你,虚空有没有白天和黑夜呢?虚空有没有昨天和今天呢?是你的意识里面创造出来的,是你一个空间的一个变化而已,事实上空间本体是不动的,这个叫做时间。 所以时间是不动,不动如来,就是寿命。寿命讲尽未来际是对于众生的空间来讲,我们执着于这个体,事实上呢,尽未来际它是不存在的,因为时间是不动的。时间不动了,那我们的时间就是不动的,我们的寿命不动的话,证明我们的寿命是尽未来际,证明我们没有生也没有死。但是我们执着于空间,把这个肉体,以为这个身体死了我就没有了。却不知道时间要是不动的话,那我们的寿命就不动了,我们的寿命不动就不生不灭,证明这个肉体消失了我的寿命仍然在,因为它从来没有来过也没有去过,它是不动之体,它是超越的。 佛陀大身,大身是代表空间;佛陀无住是代表时间;这叫无量光无量寿。讲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呢,其实佛陀法身报身都已经说出来了。讲法身的时候,和在后面校量功德中,讲得不一样。前面校量功德就像空间,闻到这个法的人,虚空有限量否?东方虚空可思量否?南、西、北方虚空可思量否?不也世尊。也就是说,你今天闻到这个金刚经,那你的功德就像虚空一样,这个虚空是代表法身,就是闻到法身的功德,你就像虚空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大空间的功德,是无量的。这里面它的功德又有一种说法,它讲的不是空间。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汝意云何,是恒河沙宁为多否?须菩提言,甚多世尊。当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印度有个恒河,恒河比长江还要宽得多,有三个长江宽,这边看不到那边了,很多人在里面洗澡。在恒河水中可以洗去所有的烦恼。极乐世界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印度很热,人有烦恼有业障的时候都到恒河里去洗澡,在恒河的水里面消除业障,他们认为是圣河。在里面沾一下水,有无上的福报,佛陀常常拿这个恒河来作为比喻,常常拿里面的恒河沙来代表众生、国土。恒河沙非常细腻,非常干净,并且那个沙都是很好看的,清澈透明,拿在手上很舒服的。恒河里的鱼都没有人杀来吃的,对于圣河里的东西都很恭敬,现在还是这样子的。我们中国就没有这种恭敬心了。 恒河从哪个地方来呢?佛陀在经典里讲,在南瞻部洲北面有大雪山,山中有池叫阿耨池,池中有水,池广五十由旬,有八功德水充满池中,池中有四个口,口出一河流,分广入海,各分出了两万五千个大河,灌四大部洲,从东南西北八方口出,其中流到我们南瞻部洲。这个是个比喻的说法,比喻功德。恒河沙里的沙子是有数字的,恒河沙那么多的恒河已经达到极限了,有多少个恒河呢?恒河沙已经都有几千公里了,那里面的沙子,有那么多沙子的恒河,就是很多的恒河。这个叫做世间的相,是代表数字,有数字就有相,有相就有住。为什么有这个住相呢?是因为众生的心,有住的心都是有数字的,有住就有生。众生本来是无生,无生有住,就有生,有生就有灭。你住了就是有生,你不住就是无生。 何谓闻性,如何由本来无住过渡到住?哪一念是你解脱的根本? 无生是你的自性,是你的本体,叫闻性。在你看到我的时候,那一刹那的念,叫闻性。在你闻性看到我以后,那一刹那,是叫无住。但是你动了第二个念头,产生了一种执着,叫住,这个住叫做生,你的念头出现一个妄。就像大家现在看到我,都叫无生体,我只有一个人,是叫无住体。如果我这个体是有住,那你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我出现,那个我是什么呢?就是你住的体。你有住故,本来我是无住的,你也是无住的,现在我两个都是无住的。因为我们心中住了,这个住的体是本来俱足的,但是呢你心中执着了,你这个有住之体就是妄,而这个妄你不住它就没有事了,你也就解脱,但是呢你会住妄,认为这个师父怎么样,那个师父怎么样,分别这个男的这个女的。有住就有生,有生是根本,就是闻性。生一定会现前,因为生即无生,无生即生,生是无生体,就是我们的闻性,你不能说我们看不到吧?如果你看不到就变成偏空了。那你看到了你也不能执着,执着就变成有住了。有生就有住啊,如果你不住,你有不住的法性显现出来。你有住,你就有住的业障显现出来。有生就有住,有住就有灭,生住异灭。 只要你有这个数字,你就有偏执,众生世间相,世间是有为法,有为法都是因为那一刹那时间不能抓住这一念无住之心,你看到我的时候那一刹那之念,是无住体。这一念就是你解脱的根本。我们不管怎么样的修行,它不是往前走,是回来。你不要以为往前面走是对的。 有人问:什么是佛法?那你说什么什么觉啊、自利利他啊,讲了一大堆。但是真正的禅合子,或者明了的人,人家问:什么是佛法?他倒过来问:谁在问?!一回头,谁在问?这个就是佛法!也就是说我们要回过头来找。但是我们一般人学佛都是往前找。往前找,越走越错,越走越远。如果你回过头来的那一刹那,就是你的觉性。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找到你自己的本来面目呢?就是你要往回走。如果你闻金刚般若,了知你现前见到的这个人的一刹那,这个就是无住体,因为生死就是无住体。但是你有住就不叫无生了,有住就有变化啊,就生灭生灭了。一念觉生灭即空,所以呢觉悟只是一刹那,迷者那就尽未来际,那就没办法去超脱。所以呢,一旦觉悟了,当体就可以超越。所以我们学佛啊,一定要把握当下的这一念,觉悟的这一念。这一念抓不住,那你在这个生住异灭里面安住着,世间生住异灭,身体是生老病死,天地之间叫成住坏空,都离不开有住之心。你有住没有了,你的生老病死就断了。因为生无生啊,生不住就没有生可得啊。你老不住就没有老可得啊。你病不住就没有病可得。你死不住哪有死可得呢?但是有住心,就有生老病死有住;生老病死是因为有住心显现。有了生老病死的显现,这本来是空的体,无住体。 有住就有天下的成住坏空。生叫做成,成劫就是你的业障现前,你以你的业障建立了一个世界,一成就是共业现前造了一个地球。地球慢慢的成就以后,二十劫时间,然后你来受报。共住二十个劫,现在过了九个劫,还有十一个劫,一个劫是十六万六亿千年。这一劫是住劫,我们在住劫里面,都是跟我们无住心是相应的。坏时就是地球上已经没有人了,慢慢坏掉需要二十个劫的时间,这个地球就空掉了。空,需要多长时间呢?要空二十个小劫,这个地球就彻底就没有了。这个地球在这个世间就是八十个小劫,四个中劫,一个大劫。这个地球一个大劫一定会坏一次。这个地球坏掉了,这个世界也就没有人了。在住劫的最后一劫已经就没有人了。坏的上面就是石头啊、水啊,就像月亮一样,上面没有众生了。现在月亮不知道是成劫还是坏劫,我们搞不清楚。它要是坏劫的话,你怎么搞也没有用,你想到月球上住也是做不到的。如果是成劫,将来肯定就有众生到上面去住。 成住坏空来自于这个身体,身体来自于我们有住之心。你有这个有住,叫世间有为之法。 后面讲:“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否?须菩提言,甚多世尊。”这也是个比喻的说法。“实言”也就是我讲真实话,是对于后面来讲的,对前面的功德,前面讲生清静心,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果你了解这个体,叫实言。这叫舍去有为建立无为,选择真实,放弃假的东西。 世间为什么有七宝?外七宝和身七宝的关系?如何现量受用身七宝的功德?整个世界如何变成七宝? 善男子善女人就是跟般若相应的人,或者说能够用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的人,得福多否?也就是告诉我们,三千大千世界七宝,非常的广啊。七宝,就是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释迦牟尼佛常常用七宝来比喻的说法。这个七宝其实就是我们的身口意的宝藏。世间为什么有七宝?七宝是代表我们内心中的法藏,就是眼有眼宝,眼耳鼻舌身意及末那识。塔有七层塔,宝有七种宝,都是跟我们眼耳鼻舌身意相应的,第八到非想非非想天了。所以呢七宝是众生数,也是我们心中的宝藏,用自己的宝藏来供养。 我们现在未觉者不知道宝在哪里,不知道我们眼睛看到的色,眼睛里有色宝。像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七宝池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眼里面见色,色里有无尽宝,耳朵听声音,声音里有无尽宝,鼻子里闻到香,香里有无尽宝,嘴巴吃的味,味里面有无尽宝,身体摸的接触,就是虚空,虚空里面有无尽宝,意里面是法,法里面有如意宝,末那识就是心中的摩尼宝,这些宝叫做七宝。这个七宝的功德,我们现在为什么现量上面得不到呢?因为你有住。因为你有住,你这个宝就变成不是宝,你眼睛见到色,你没有觉得什么,但是这也是你的七宝的显现啊!这个色里面能含多少个色啊?这本身就是宝啊,但是我们对立了,我们不能跟它去受用。像极乐世界宫殿随身,证明色跟你跑;你到任何地方,只要你听到声音,就心得意解,任何声音跟你心都是相应的;闻到香味既得解脱,得一切戒现前,一切善法现前,证明香跟它心是相应的。但是极乐世界还有一个边地疑城不是这样的,非要回来,就是七宝不能随身,大家想一想,我们现在的七宝就是不能随身,比例来讲,你家的房子能跟着你跑吗?其实这个房子本身就是你的一个宝,但是为什么不能跟你跑呢?如果你无住了,才会跟你跑。如果你不无住,没办法跟你跑。所以,色声香味触法本来就是你自性中的宝藏,因为有住而产生一个隔,隔了以后呢,这个宝就不能随着你跑。只要我们无住,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发菩提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如果你要想得到这个七宝现前,随着你的心走,此人在我们现在就应该修无住之相,以无住心而修行。无住之相跟你的宝相应故,只要你无住,你就会得清静,这个清静就是宝。清静,一切清静故,一切都是宝。到任何地方,任何宝都会现前,虽然现在好像跟我们还有一个距离,但是呢你有无住心得的显现,所以这些宝它慢慢现量上跟你相应,它会把你心慢慢的打开。有一天,你猛然你这个识破掉了,整个的世界跟你心刹那时间一相应,整个世界就变成七宝,真正的是七宝。 所以佛陀用七宝来布施,其实在极乐世界拿阿弥陀佛的东西来供养十方世界,拿佛的东西来供养。佛就是你的自性。这个宝是佛的宝,佛的宝就是你自性中的宝,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往往觉得是佛的宝,或者是跟我们有个距离的宝,如果要跟我们有距离,佛陀讲法就跟我们有距离。你拿这个现前的东西供养众生,其实你拿到的就是你的心,你拿一杯水给别人喝,这杯水就是你心中的一个宝啊,因为有我执在,就产生了一个距离,认为这个宝跟我们好像有一个隔阂。因为你心量没有无住啊,所以没有清静,所以认为这个水是跟我们没有关系的体,你自然会没有信心啊。因为你没有信心,所以你对这个就不感兴趣。我们感兴趣的是什么呢?是个虚妄的东西,就是感官的东西,像东西吃到肚子里面去了,产生一种幻觉,这种东西能够保持多久呢?其实也不是的,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没办法真正做到,只有无住才能做得到。 寻寻觅觅,我们究竟在找什么?内心无时无处不安,究竟何因?要解脱,究竟有多难? 只要你不无住,你都会生烦恼;在这个世界上面想得到解脱,太难了;为什么呢?诸法不能随其心故,一切色声香味触法不能随着我们心走,它入不到我们的心里面去,不管怎么做,我们内心中都有一种焦虑不安,都有一种得失感,烦燥感,不满感,怎么做也不能够满足你的心。有居士给我讲:“师父啊,其实我不知道我在找什么东西,我想给你聊天,但又不知道讲什么东西;也不知道我要什么东西,”也就是他有点枯燥、烦恼、焦虑不安的感觉,就是要你跟我讲,但我内心中还是不解脱,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东西,在这个世间到底需要什么东西,我也搞不清楚,就是一种无明的烦恼在燥,儿子儿子不顺心,丈夫丈夫有麻烦,钱财钱财在银行里也不顶别的用啊,即使去吃喝嫖赌,还是掩盖不了内心的烦燥不安;你杀盗YIN妄,你杀别人,害别人,结果还是不能安心;你把别人杀死了,还是不能安心;在这个世界上你永远是不能安心的,你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这种暴躁等极端思想就会冒出来;到最后就是自杀,他以为自杀就能得到解脱了,结果自杀后有更多的痛苦显现出来,所以他不知道要什么,就是这样子的;世间人就是这样子的。因为他不知道无住之体,不知道无住之相,是以世间不了解无住遍法界故,不知道无住就是清净故;不知道无住随行我心足故,只要你无住,清净法就随着你走,清净法随着你走,一切法就会跟着你走,色声香味触法都跟着你的心走,外面所有的色声香味触法在你心中都是适用的,快乐的,安祥的,自在的;这种心态跟无住之体完全是一回事,所以我们要知道,像我们过去常常念金刚经在我们心中这种道理根本就没有多大的障碍,我在外面走路就是感受到是享受,享受什么呢?我知道无住啊,我没有住啊,所以呢我看到任何东西我很舒服啊,我很清净啊,一个人在清净里面,因为常常无住故,他就在任何地方都是圆满的,并不是说我做人很标准,很圆滑;因为我跟法相应。有人讲了,师父啊你讲这个法太妙了,能够安住众生,使很多的居士到你这个地方来,师父太聪明了,他说我太聪明了,他心里面有个概念认为我是在骗居士,你这样的把居士一起搞到你这个地方来了,他说我有动机。他就不知道我这种圆滑并不来自于我有什么动机;所以我安住在这里,我很快乐,很安心;但是到底外面人怎么说我圆滑,怎么评论,那是你的事情,跟我没有关系,如果我有动机,我不有取舍有烦恼吗?人的圆满并不来自于你做人标准,完全是与法相应故,一切自然圆满。有人说我们还要不要学孔子老子?我告诉你佛教里面这个无住之心自然圆满,还学什么孔子老子呢?佛法里面早就超越了孔子老子的思想了,你把这个东西得到了,所有的孔子老子的思想全部统吃,但是你还是不要住的。社会上的道德是无根的道德,佛教里面是有根的,只要抓住根抓得牢,这个花开得非常艳丽,如果你根没有了,你花开得再好也是无常的,再美的花也会堕掉。有的人神通很快就退失,为什么今天好明天不好,因为他没有根,今天我可以对你非常好,明天可以对你非常不好,为什么有好与不好呢?因为他没有根,他这个花如昙花一现。你像我这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一直保持这个样子,因为我根抓得牢啊;我只抓住根在哪个地方,外面花啊茎啊果的,我根本就不管它,自然艳丽;就像那个毒花,白粉,越是毒的东西其花开得越是艳丽,你把佛心抓得牢,那个花就越艳,如果要是根不牢,哪个花一定是淡淡的,很淡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把这个般若抓得牢,你一直保持这个平常的心,到任何一个地方表里如一,如果你根没有,随着这个花谢花生,因为你是表面的工作,跟般若不相应,自然就会有一好一坏的东西在你这里显现了;可以看出我们这个般若心很重要。 我们和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有关系吗?七宝与无住之心的关系 七宝,我们一定要知道,因为娑婆世界用此世界的七宝,能够有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那么多,遍布三千大千世界。为什么讲三千大千世界呢?是代表一个圆满的数字,不像前面讲虚空,恒河沙讲数字,数字是对于报身对于功德来讲的;“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这里面含有另外一个意思,我们本来具有的七宝,我们要把他显现出来,并不是说我们七宝不要,有人说我闻到这部经典,七宝要不要无所谓了,不是这样的;也就是说这个七宝是我们心中本来的宝藏,如果不闻般若,你的宝就有数,还有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的数字,如果你以无住之心般若现前,你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可以随心所显,三千大千世界那就是圆满的报身,报身的庄严,前面讲持戒修福,能闻此经,不持戒修福,不能闻此经,有得福之心,求福之心;不能说我不要福报,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你的大福报,是你的实相,你的宝;西方极乐世界不是菩萨的境界,是阿弥陀佛摄取十方诸佛210亿佛土微妙庄严,没有摄取菩萨国土庄严;极乐世界就是实相,是佛的境界。是接受佛的圆满的报身,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比喻的说法,也就是你无住之心即得实相,实相现前你的法身报身就会现前,法身就是无住、清净心,实相就是圆满的报身。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前面讲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于人布施,是有数字的,有数字就有住,有住就有生死,有生死还在三界之中,你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是有住之心,而有住之心就有流转之相,有流转之相就有得失之体,有得失就有六道轮回的可怕;为什么呢,你有得它就有失,有多它就有少,它是有相的,你会七宝布施获得功德多,但是不是真实的,有住有生有灭,所以呢这个宝它会失去,就像我们现在不能得到天人之报一样。天人就有七宝现量上现前,他可以点石成金,这是什么力量呢?他的心跟法是相应的,我们为什么不能成金呢?因为你的心跟这个体不能相应,为什么不能相应呢,是因为你有住,你有住故,他跟你产生一个隔核,如果你无住,这个石头在你心中绝对是没有距离的,天人指石头成为金子,他中间有个无住的相应法;但是我们为什么没有呢?不但没有还生嗔恨心,那不是对立起来,越走越远了吗?所以我们在这个世界一定要生无住之体,无住之体就是清净心,见一切相要生清净心,以清净心见一切法无住之相,则生实相,如果你不知道这个道理,你会失去极大的利益。我们修行:一念嗔恨心,能烧须弥山;一念嗔恨起,就能把你所有的功德给摧毁掉,要恢复很困难的;像瓶子打破了,恢复好困难的,所以人在世间,要多做善事;你像天人看我们这些人他都是善的,功德都是圆满的,所以呢,他没有对你有嗔恨心,但是我们人为什么对人有嗔恨心?到了天人境界自然没有这种境界显现。如果到了地狱,那个瓶子破在那个地方,我们现在还把它粘起来了,中间有很多痕迹,什么痕迹呢?就是住的心,这个印子那个印在哪个地方,想恢复很困难;等一下子,我俩好;等一下子,我俩又变成烦恼;为什么呢这个印子并不是我俩天生要对立,是这个印子在那个地方,所以人道就是有很多的恶业现前,如果我们到天上去,这个印子就没有了。所以我们应该修清净心,对一切法应该无住,生清净心,清净相就会现前,七宝就会现前;现量上会出现七宝,如果你力量很大的话,可以把地底下的七宝给全部显现出来;你不要看这个大地,这里面有七宝藏着呢。但是我们住的心太强烈了,把七宝变成泥巴变成土块,变成烦恼的体,所以我们一定要修无住之心,所以呢有相则有境,无相则无境,如果你有住之心来修行,即是你修无量大劫,也在生死之中,不能出六道轮回,在三界里边。 七宝布施一定是有住之心吗?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这里面有个比喻的说法:我们现在能受持于色声香味触法无住而生清净心故,则生实相。而你心中确实是这样做的,并且为他人说,就是我现在为他人说,我为他人说的这个人已经具足了用三千大千世界七宝而供养他,也就是说与佛无疑;我现在跟你说法与释迦牟尼佛跟你说法没有差别;释迦牟尼佛说金刚经不是说我有一个东西给你,无非说三界之实相而已,我今天给你说也无非说实相而已。无住、法界、法界是七宝,是你自性的庄严,无住是你法身,三界七宝是你报身。你想一想,这是如来真实处,究竟处,释迦牟尼佛如是说,我今天如是说,我说和佛说无有差别,如果有差别,佛陀今天就不会讲这样一句话:善男子善女人就是我们,受持就是持戒修福,色声香味触法之中无住之生心叫持戒,清净故,无住就是持戒,无住就是清净,清净则生实相,就是七宝现前,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跟你的心是相应的,他本来是一个东西,我们的心跟七宝是一体的嘛!因为我们的我住把它分开来了,我住就是“识”啊,这个“识”把它强行分开了,就像抓住水里的月亮一样,我们抓住“影子”以为七宝离开了我们,其实七宝没有离开我们,这个影子还来自于它。我们不住影子的时候,当体即真,这个时候你已经安住在四句偈等,四句偈就是上下自利利他色声香味触法一切不住,自然会利他,六度现前,七宝现前,那你宝已经具足了。还有一个七宝现前,就是为他人说,说什么呢?说众生本来具有的究竟处,说的不是一般的东西,说众生心中本来具有的无尽宝藏的体,圆满的戒和圆满的七宝,能把众生心给开显出来;释迦牟尼佛开显我们的心,我来开显你们的心,这个是一样的,能开显你的开显微的是一样的。 受者持者有别否?受持即为佛法侣无尽功德吗? 听法的人比说法的人功德还要巨大,为什么呢?受持的人是最大最大的功德,你能够如是相应者就是佛,佛陀说末法时代有三种出家人,一是行仪轨赶经忏做寺庙等搞形式相的人,二是说法的人,是谓佛的弟子,做佛事的人距离很远也是佛的弟子;三是闻法受持修实相的人,他不为佛的弟子,是为佛的法侣;由此看出修法听法的人非常的重要;因为修持法的人,则生实相,我说只能把你开显出来。我们做佛的弟子要学会说法,要专说金刚经,怎么说金刚经呢?要如如不动。怎么如如不动呢?欲说欲无说,说而无说,无说而说,说实相,实相有说吗?实相无说,说而无说,无说而说;我在说法的时候呢,说我自性的实相,以实相显,众生闻道则实相显,众生闻不到,则是没有实相,实相也照样在他心中,所以呢说而无说,只是说我自性中的宝藏而已;这叫圣义。圣义就是不退,就是具足,就是圆满,就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减,圣意就是真如,就是究竟处,就是不可思议,所以我们要受持。 在家人,或是不闻般若的人,布施有如法及不如法的二种,说法叫法布施,用七宝是用财布施,世间是没有法的,因为你没有无住之心,哪来的法呢?它是无住体,你跟别人讲这讲哪的,那都不是真正的法,真正的法是无住体,才是真正的实相,你以七宝布施但是不通实相啊。用财布施,施者受者未必有智,我用七宝布施给您,你受的人和我布施的人不一定有智慧,因为他没有闻到无住之体;不生实相,因为没有实相故。但法布施就不一样了,无智体则不能施,智者无住之心;我以无住心及四句偈等来布施于众生,开显众生的无尽宝藏,开显众生清净之体,智体;这个智体起什么作用呢?能持,无智者不能受;我现在讲金刚经,我现在布施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你就受持不了,我布施给你也受不了,因为你无智与金刚经不能相应故。一出门就没有了,我给你讲一年金刚经也没有用,你无智我这个智体到你心中安住不下来;非有智不能持,非有智不能受,你没有智慧你受不到啊,我用七宝布施,受者只能得眼前之福,得小福得多福,因为你只是受者,不是持者。法施就不一样了,施与受者皆得大福,法能开显你心中无住之心,能开显你心中无尽的之宝藏,你能得大福不是一点点福,经典上讲,若人布施于法,闻到的一念相应,知道外面的七宝----色声香味触法就是我们内心的七宝,无住才生清净,只要你清净,七宝就会与你心相应,你闻懂了,七宝在你心中,就像金子掉到你心中一样,非常珍贵,就是带着这个金子掉进地狱,地狱底下也会生出莲花;因为金子起作用了。 我们要感受到今天闻金刚经的重要性,般若之力,在妙法莲华经中讲的很清楚,五百罗汉闻妙法莲华经而退席故,是故阿难问佛,这样的人诽谤大乘教法,不生信心,当堕什么地狱?文殊菩萨告阿难,莫作是说,此人到地狱底下,地狱底下大火中的水都会变成清凉,证明闻般若之名的功德是不可思议之妙德;它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化火海为清凉;闻到般若之名就有这么大的功德。所以我们要生尊重想、珍贵想,乃至于执持不舍,持住它不要舍掉;只要你执持相续,则生实相。你不要闻到之后不去观,因为文字般若到观照般若,观照般若到实相般若,才能见实相,实相现前不生烦恼,实相现前不生斗争,实相现前不生是非,只要你实相现前,一切法皆当平等,我们一辈子修行就想得到这个东西,如果你不想得到佛陀哭而无泪啊!那有什么办法呢?所以呢,我们要得实相,要珍重啊,不要把这个法放弃了。 施财惠人身命,法施得人慧命,朝闻道晚死足矣;我们现在闻到这么珍贵的法,我心已安矣;财只能增加你的贪欲,只能增加你的身命,钱再多只能维持身命;法能断惑,得失之心为思烦恼,见相分别为见烦恼,内心起住叫无明烦恼,闻般若之法,迎无住,断无明,清净故,见惑思惑断;不断的薰习自然能实相现前;实相现前不是你想出来的(自然而显)。比如讲我不会拿刀砍母这就是实相,证悟后见一切相,不需要去考虑的,他就清净了,平时薰习则生实相,很多东西如你骂我我需要想半天才能解开,不想半天你就解不开;为什么解不开呢?你靠那个思维解开来的,那叫观照。有时候用社会上的仁义道德来思维的连观照都不是;用实相来观照才如是,有时候连观照都不要了,直接实相现前。你骂我,就像声音飘过来一样,一切声音都是清净的,那有个好与坏呢?释迦牟尼佛的实相跟他的心是相应的,他常在实相当中,过去佛说法时,女外道诽谤释迦牟尼佛说,“你在上面说法说那么好,我肚子里的孩子怎么办啊?”释迦牟尼佛坐在哪里不作声如如不动,弟子不干了用神通将此女暗藏在肚子里的锅盖弄掉在地上了,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不作声呢?不愿意说的原因他知道实相,他说了以后这个女的就会被害死掉,后她到外面去果然就死掉了,为外道所杀,过了几天外面盛传释迦牟尼佛嗔恨杀人了,后有一天杀此女者酒后吐言,真相大白;释迦牟尼佛不要说的,一切实相皆会现前,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不说呢?慈悲故,只要不说就没有事了,你诽谤我没有关系的,知道实相他是清净的。 财布施不能出六道轮回,财布施只是结个善缘,他还是具足了贪嗔痴的心啊;过去有位法师拿一部金刚经给我说一句话:跟你接缘,断世间缘接佛缘;接佛缘是法缘;结俗缘是财缘;用财结缘都属于世缘,用法结缘都是出世之缘;我们要用法来与众生接缘,双方皆可出离三界。能够开显真实故,我说的人与听的人都得真意,受用无穷,财布施,施者小所依者小,用财布施给别人里边有不尽的分别与执著,财是心量啊,是三界,是小;世间财施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得到圆满。但以法布施,以小而得多,给你讲金刚经不付出什么,你闻,耳朵闻很重要,一念可打开我心故,能够显现出我们本来具足的宝藏,开显我们的法身。 尽量用耳闻,少用眼睛是一种什么样的修行方法? 我们的眼睛看到了,你不闻般若的话,完全是迷惑的,眼耳鼻舌身意我们尽量的用耳闻,少用眼睛,耳闻能入心故,眼见增加分别迷惑故;没事情养成习惯把眼睛闭着,用耳朵静听,听音,闻思,于一切处静下来,你在马路边上坐着,你用耳朵听,只要你不用眼睛看,你就不会生烦恼;比如这个叫的是大声音,小声音、尖声音厚声音,你只用耳朵听,这与般若是相应的,眼睛看到一个乞丐在讲话,你就生烦恼想,你眼睛看到一个不好的车子,车子叫的声音......眼睛见的这个体与耳朵闻的这个体合一了,然后你就大生烦恼;我现在看到你们,这个喜欢那个不喜欢,然后每个人都在讲话,然后我拼命的分别,(心如何如如不动呢?)你不喜欢的人讲好话你都生烦恼;如果你静下来,你不思维不看他,单听的声音也是清净的,眼睛耳朵再加上嘴巴,加上行为,那就更加的麻烦了。所以上殿、过堂啊,尽量的把眼睛闭着,耳朵听法器,我过去作维那,有人打错法器了,我不会看这个人的(不动眼故不起分别),只会默默的走到边上去,告诉他怎么错了,我不会看人,只是告诉他这样错了;眼不看故,耳朵去辨别所有的声音,此音与实相相应故,非常快速的得到清净;你眼睛到处看,就容易起烦恼;见到他你都会绕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为什么呢,因为你动眼睛故,如果你不动眼睛你就听声音,哪怕他从你身边过,你内心中都能不生任何动摇;所以我们没有事情,不要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到处乱转;眼睛是个贼,真的是贼,动眼睛遇到什么烦恼的事情静下来,用耳朵听;自然就会清净。这就是一种修行的方式。我感觉到人生就应该这样子修行,这对于你会有大利益。没有事静下来听,自然会清净。南摩阿弥陀佛。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