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若人受得戒已,虽不犯重,于诸轻戒多所毁损;为修定故,即能如法忏悔,亦名持戒清净,能生定慧。如衣曾有垢腻,若能浣净,染亦可着。
这是十章里面的第一章,具五缘,是持戒清净。天台智者大师他说,持戒有三种不同。第一种人他持戒,他受了戒以后他不犯戒,没有受戒的时候也没有造过重罪,这样的人是上品持戒的。现在说这个第二种。
「若人得受戒已」,假设一个人他的因缘很好,他能够相信佛法,他能够受戒归依三宝,受持众戒。前面那个第一种持戒是说「若得出家,受沙弥十戒,次受具足戒」。这个第二种就简略说了,就说「受戒已」。我们看这个《坐禅法要》前后的文,那么这样修习止观的这个人,他是在家居士?他是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呢?我们看这个文,多数应该说是出家人。所以这个「若人得受戒已」,应该说是受了出家的戒了。
「虽不犯重」,这个人这重戒是没有违犯。这「重戒」,究竟什么算重戒呢?就是五戒里面的前四条,这个比丘戒也是前四条,那算是重戒。「于诸轻戒多所毁损」,这重戒和轻戒其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拿这居士来说,受了五戒,这杀盗YIN妄酒,这个前四戒假设是犯的重戒,这个杀戒,譬如说杀人了,这是犯了重戒。如果说是你打死一个鸟,这个不是重戒,不是犯重杀戒的。犯了重戒和犯了轻的戒有什么不同呢?犯了重戒的话,你这个身份失掉了。譬如说男居士是优婆塞,你这个优婆塞的名义没有了。若是你犯轻戒,你这个名义还有,你还是佛教徒,你还是三宝弟子,只是戒不清净而已,这是不同的地方。这个比丘戒、沙弥戒也是一样。说这个人受了戒以后,他是重戒没有犯,但是「于诸轻戒多有毁损」,他毁破了很多很多。
「为修定故,即能如法忏悔」,但是这个人他有高尚的意愿,虽然是轻戒没有注意的遵守,但是他想要向上,他想要修定,想要得四禅,得禅波罗蜜。那么由他这高尚的意愿,他要约束自己、重新的改造自己。「即能如法忏悔」,他就能够依法去忏悔自己犯戒的罪过,那么这个人还算是很了不起的人了。
这个「忏悔」,这个「忏」字是印度话,这个「悔」字是中国话。印度话应该说「忏摩」,古代的翻译说是「悔过」,我以前有了过失了,我现在追悔,我不再造了。但是这样的翻译,到了后来的义净三藏他认为是翻错了,这个「忏摩」的印度话翻到中国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请你原谅我」,就是这样意思。譬如说我和你说话或者作什么事情的时候,我有一点对不住你,那么就向你说「忏摩」,就是请你原谅我,是这样意思。不是说我们犯戒了忏悔的意思。若是犯戒忏悔,那个印度话应该是「阿波底提舍那」,这个义净三藏他这样说;这个梵语中国话是「说罪」,就像律里面说的,你犯了七篇的罪过,那样的说罪,那样的忏悔,是这样意思。
「为修定故,即能如法忏悔」,因为犯了戒有罪过,这个罪过障碍你不能得定,所以要忏悔,「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有这样的话。「即能如法忏悔,亦名持戒清净」,这个「即能如法忏悔」下文有说,在这里不多说。「亦名持戒清净」,他把罪过忏悔了,当然就是清净了,清净了以后你就可以修定,修定在你的清净的身口意里面,你能够生出定,能够生出智慧。能够生出智慧这个「慧」是指无漏的智慧说的,那么是等于得无生法忍了。这个得定,生出定来,我们头两次也有简略的说过,这个定的深浅,就是先是得欲界定,而后进一步再得未到地定,再进一步得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定。这里是简单这样说,「能生定慧」。
「如衣虽有垢腻,若能浣净,染亦可着」,这底下说个譬喻,说我们穿的衣服,虽然是垢腻了,你若能够把它洗清净了,然后再染上颜色,它还能着上去。就是我们这个身口意里面有罪过,我们忏悔清净了,也还能够生出定慧来,能生出定慧的功德的。这是第二种持戒的形相。
三者、若人受得戒已,不能坚心护持轻重诸戒,多所毁犯。依小乘教门,即无忏悔四重之法;若依大乘教门,犹可灭除。
「三者、若人受得戒已,不能坚心护持轻重诸戒,多所毁犯」,这个是有问题的。说是这个人受了戒以后,他的心不坚固的护持他的清净戒体,这个轻的戒、重的戒,多所毁犯,都破坏了。「依小乘教门,则无忏悔四重之法」,这犯了戒以后,若是根据小乘佛法来说,就是没有忏悔四种重戒的法门,这四种重戒你犯了以后,那在小乘,在戒里面只能算个「与学比丘」,你这个罪就是在那里不能灭了。「若依大乘」佛教来说,「犹可灭除」,还可以有方法把它灭掉了的。
故经云:「佛法有二种健人,一者、不作诸恶,二者、作已能悔。」
所以经上说:「佛法之中有二种健儿,一者性自不作诸恶,二者作已能悔」。这个括弧里面说(T21.720c),我查这个大正藏二十一册,七二○那里是什么呢?是《大法炬陀罗尼经》。在七二○页上看,也是说有两个人。是说一个人他多少天都不吃东西,不吃饭也不吃菜;一个人不停嘴的这么吃东西,吃饱了还吃、吃饱了还吃。那么这两个人你再给他食品的话,那一个人吃得比较香呢?那个人回答,这个饥饿的人吃东西是香的。他吃得很饱,饱了又饱,这个人吃东西是不香的。那么佛是说,这个众生有善根的人,他听闻佛法的时候,他能接受、能信受奉行。这个有业障的人,他是不接受佛的教化的。那么这是和这个文是不相合的,是不对的。那么这个文:「佛法之中有二种健儿」,这是出在那个经上呢?是《大般涅槃经》上有这句话。但是那一品,我记不清楚了。
说是有两个健康的人。佛法里面说有种健康的人。第一种是「性自不作诸恶」,他的性格、他的内心,自然的就不作诸恶,不作一切的恶事,不需要谁去勉强他、去监视他,他自然的不作诸恶。第二种人「作已能悔」,恶事也是能造的,但是作完了能忏悔,能忏悔也是很了不起的人,所以都算是健儿。这就是这个能忏悔,这正前面这三条都包括在这里面了。
夫欲忏悔者,须具十法,助成其忏:一者、明信因果;二者、生重怖畏;三者、深起惭愧;四者、求灭罪方法;所谓大乘经中明诸行法,应当如法修行;五者、发露先罪;六者、断相续心;七者、起护法心;八者、发大誓愿度脱众生;九者、常念十方诸佛;十者、观罪性无生。
「夫欲忏悔,必须具足十法」,这底下智者大师的大智慧说明这个忏悔的方法,需要具足十种法才可以。「何等为十」呢?「一者、明信因果」,要明明白白的相信因果,我作恶事就有恶报,作善事就有善报,要相信这件事。那么这样子才不敢造恶,造恶才能忏悔。如果不相信因果,又何必忏悔呢?当然这件事也是要有智慧的人才能够相信因果。我们昨天说,就是有神通的人,他可能相信因果,但是因果都搞错了。
「二者、生重怖畏」,相信因果而还要生起来很重的恐怖心,我犯了戒、我作了恶事,这是很可恐怖的。我到三恶道里受苦,可是很苦啊!我在《高僧传》上看见一个故事。我以前看和现在看的同是一个故事,但是名字不同。这个说是祇陀迦阿罗汉(付法藏因缘传:达摩蜜多)。这个是佛灭度以后的事情,在印度是名望很高,是名称普闻。那么在远的地方的比丘就仰慕他的道德来亲近他,那么走了很远的道路就到他这儿来了。到这地方一看一个老比丘在那儿烧火,为大众僧烧饭、烧菜,为大众僧烧火,文上就是说「烧火」。那么这个远来的两个比丘就问。(断音)这个烧火的老比丘就说:「他就是在最高那一层的石窟里面住。」那么告诉他怎么怎么走。这两个比丘就是顺他的指示就去了,到那儿一看,是有个老比丘,就是刚才烧火的这个比丘,这个烧火的比丘是个大阿罗汉。
这两个比丘就很奇怪,说是:「以您老人家这个道德,怎么还给大众僧烧火呢?」这个老比丘说:「若是我的头、我的身可以烧了供养大众僧,我都肯做的。」说:「为什么会这样子呢?」说:「我告诉你啊!我前五百生作过狗,我作过狗的。五百生作狗,只有两次吃饱饭。在五百生里面,其余的时候都是饥饿的。这两次是怎么样吃饱的呢?有一回一个人喝醉酒了呕吐,吐了满地,正好我赶到那里把他吐的东西都吃到肚子里吃饱了,这是这一次吃饱了。第二次吃饱,是两个贫穷的夫妇,早晨烧粥,在一个器里面烧粥烧熟了。烧熟了,但是有事情就走了,那么我就把这个头就伸到那个锅、那个器里面去,就把这个粥通通都吃光了,也吃饱了。但是吃完了的时候,这个头拔不出来,这两个夫妇回来了,就恼了,就拿刀把这个头断了。所以我想到我以前作狗的时候这个苦恼的境界,现在作人了,要供养大众僧,为大众僧作事,这是特别吉祥的事情,我怎么不可以为大众僧烧火呢?」
所以这个「生重怖畏」,作了错误的事情要到三恶道去受苦,这是很可怖畏的事情。
「三者、深起惭愧」,说是我若是犯了戒,要深深的生起惭愧心。这个「惭愧」这两个字怎么解释呢?或者是菩萨、或者是比丘、或者说就是我们佛教徒,我们作了错误的事情,应该是立刻知道我自己错了,要承认自己错误。承认自己错误了,就生羞耻之心,那么这叫作「惭」。这个「愧」就是,哎呀!我犯了戒,我有错误,我很惭愧,我看见别人、人家持戒清净,我生敬畏之心,对于别人我生恭敬心,「敬」也就有畏惧的意思,那叫作「愧」。那么就是「深起惭愧心」才可以的。这个「惭愧心」也有其他的意思,但是在这里以「羞耻」的解释应该是合适的。我们平常自己有什么错的地方,不认错,这是很普遍的。
「四者、求灭罪方法」,我犯了戒,我有罪了,要去寻求除灭这个罪过的方法,什么方法能灭罪呢?要去寻求。「所谓大乘经中明诸行法,应当如法修行」,前面说过,这个犯了重戒,小乘律里面没有忏悔法。只有大乘佛法里面才是有的。我们读这个《阿含经》就说是「色受想行识是无常的,是苦空无我的。」那么这样子修行可以得圣道。但是这个大乘经论里面说「一切法毕竟空,无我无我所」,是利一点,是比较利一点的。所谓大乘经典里面,说明很多的修行方法,「应该如法修行」,你应该依据那个法门去修行去,就可以灭罪了。这个,我们在《法华经持验记》、《金刚经持验记》、《华严经》的持验记,这一切的忏本,倒是的确有不可思议的感应的。
「五者、发露先罪」,这个第五条是说发露先罪,就是自己以前造犯戒的罪过要在三宝前发露,把它坦白出来,不应该覆藏。你犯了戒、自己把它隐藏在里面,不肯发露,这个罪也是很难灭的。
「六者、断相续心」,这个第六个断相续心。这个忏悔罪业,我以前这样作了错误的事情,你忏悔的时候,你一定要断相续心。要「我不继续这样子犯戒了,我不再犯戒了,我不再起这种恶念了。」要断这个相续心。
「七者、起护法心」,第七呢、要发起来护持佛法的这种大心,这也算是菩提心了。这「护持佛法的心」,这句话我们通常说佛法,当然这白纸黑字的这个书本,这是佛法。再进一步说,这三十七道品、或者六波罗蜜,这种修行的法,这也是佛法。再进一步,这诸法实相,这第一义谛的真理,这也是佛法。说教、行、理。所护持的法,大略的说就是这三种,教、行、理这三种法。这个白纸黑字这个书本子这样子的佛法,我们当然也应该恭敬、爱护、流通、弘扬。这个行法,六波罗蜜、三十七道品这样的法,我们怎么样护呢?譬如说是别人打般舟七,你能够帮助他,给他做杂事,让他安心修行,这也就是护持行法了。若是你得无生法忍,你见到第一义谛了,那就是护这个理法;护理法要是圣人才可以。
这个护持教法,在唐太宗的时代,有个法琳法师。这个法琳法师这个人了不起。唐朝的皇帝是姓「李」。道教的人士就把这个…说老子姓李,这样就同皇帝连在一起了。皇帝就尊重道教,就是压低了佛教。所以若是政府有什么事情,出家人也要集会的话,就把道士排在前面,佛教的比丘排在后面,就是道在前,僧在后。这个法琳法师不同意,他作了一本书,辩驳道教不应该在前面。这件事,当时在佛教里面也很轰动,不过结果…我不多说,这件事的经过可以看《法琳法师传》在《大正藏》里有。也看出来唐太宗这个人还有点理智,法琳法师也是很了不起,这个不多说了。
「八者、发大誓愿度脱众生」。你要建立一个广大的誓愿。这个「愿」就是自己的希望,我希望度脱众生,「誓」就是决定的意思。我只是希望,但是不决定,那就没有誓的意思。就是很坚定的要这样做,事实也这样做,不退转,那就叫做「誓愿」。什么誓愿呢?「度脱众生」。就是要学习佛法,用佛法来度化、解脱一切众生,使令他们能够于佛法中信受奉行。
「九者、常念十方诸佛」。第七是护持佛法,第八是广度众生,第九是常念十方佛。这「常念十方佛」这个话,按现在佛教的情况,我们现在念佛名号就是念佛了。实在在经论上看,不只是念佛名字,应该说是念佛的功德。说是我们在禅堂静坐,闭上眼睛盘腿坐在那里,其实也就是念佛,就是念佛的功德。念佛的如来、应供、正遍知……这十号,是念佛的功德;念佛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是五分法身,也是念佛的功德;念第一义谛也是念佛的功德,应该这样念。
「十者、观罪性无生」。这是最后一条,就是观想思惟,犯戒的罪它的体性是无有生灭的,这样观想。「罪性无生」这句话应该多说几句,就是《中观论》上说的:「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就是这四句话。这四句话的意思:本来一切法是因缘生的。因缘生,有生就有灭,现在为什么说无生呢?按《中观论》的道理来说有二种情形:世间上一切事务的生起…,佛在世的时候,其他的宗教是主张「性生」,主张「性生」又分四种,「自性生、他性生、共性生、无因性生」,分这么四种。而我们的佛陀否认这件事,没有这种生,也不是自性生,也不是他性生,也不是共性生,也不是无因性生,所以一切法是空的。一切法事实上是有生的,那么怎么生的呢?我们的佛陀说是因缘生的,这话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修学圣道的人,在修毗钵舍那(就是修观)的时候,这是其中的一种性空观,就是观察这一切法是因缘生的,它的本性是毕竟空的,毕竟空里面没有生,也没有灭,这就叫做「观罪性无生」。我自己认为现在这样讲,就是讲明白了,你们各位可能早已经明白了,不过这个地方不要紧,我们下文可以再多说,在这里就说这么多。
若能成就如此十法,庄严道场、洗浣清净、着净洁衣、烧香散花,于三宝前如法修行。
若是犯了重戒,犯了轻戒,想要忏悔的话,你能具足成就这十种条件。「庄严道场」,忏悔时,要有一个地点,把这个地点庄严起来。有幡、有幢、有佛像、有香、花、果供养。「洗浣清净」,还要把身体洗清洁了。若是看忏悔法里面讲,衣服要准备二种,就是入到忏悔堂时,一种衣服;要到厕所去时,换上另外一种衣服。到厕所完了,还要把身体再洗一洗,统统洗干净,然后穿上入道场的衣服,这叫「洗浣清净」。所以这里「着净洁衣」,你要到道场来的时候,要着上清净的衣服,到厕所的衣服不能穿到道场来的。还有这个事情的。「烧香」还要「散花」这样子供养佛。
「于三宝前如法修行」,在十方佛、十方法、十方僧,这个十方僧就是圣僧,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这些圣僧。在三宝前,如法的修行,你要依据佛菩萨所规定的,他怎么规定,你怎么做。
一七、三七日,或一月、三月,乃至经年专心忏悔,所犯重罪,取灭方止。
「一、二、三七日」,或者一个七天、二个七天、或者三个七天,「至七七日」,到七个七天;或者是一个月、二个月、到三个月;「乃至经于年岁」,经过了一年,专心的忏悔自己的罪过。「专心忏悔所犯重罪」,所犯的重罪专心的忏悔,心不能想做别的事,要专心。「取灭相方止」,得到罪灭的相了,才能停下来,这样子罪过也就会灭掉了。
我看《高僧传》上,天台宗的遵式法师,他是四明尊者的同学,(可能是前后同学),都是宝云义通法师的学生。他学天台教,学到吐血了,吐血了身体受到伤害,就不能再学了。后来他就忏悔,忏悔的时候,他是请《观音陀罗尼经》,是根据那个修行法忏悔。忏悔到第三个七天的时候,就听屋子里面,空中里有人说话,说是:「遵式,不久将死。」就是说你不久将死掉了。他也不管这件事,还继续忏悔。到了第五个七天的时候,他看见忏悔堂的屋子里都是死尸,都是死尸他也不管,还是照样忏悔,脚就踩在死尸上,死尸就没有了,他还是继续的修行。到第七个七天的时候,在空中说:「十方诸佛,加持你增长福寿。」福寿增长了。他好像不是说做梦,就看见观世音菩萨来了,手从他的嘴里面引出来多少的虫子,然后从手上滴下的甘露,从他的口里滴到身体里面去,身体感觉到清凉自在,他的病痛就好了。有这个事情的。
这遵式法师,通常说叫慈云忏主,他这样忏悔成功了。倒不是说他破戒,但是他学习佛法的时候吐血了,这也是个问题,他就这样忏悔成功了,所以「所犯重罪,取灭相方止」。这个地方就是有这个问题,说是我们一定拜三个七天就停下来了,也可能罪是灭了,也可能罪还没有灭。如果你坚决的相续下去,罪灭了我才停下来,那么也就成功了,所以恒心也很要紧的。
云何知重罪灭相?若行者如是至心忏悔时,自觉身心轻利,得好瑞梦;或复睹诸灵瑞异相;或觉善心开发;或自于坐中觉身如云如影,因是渐证,得诸禅境界;或复豁然解悟心生,善识法相,随所闻经,即知义趣,因是法喜,心无忧悔。如是等种种因缘,当知即是破戒障道罪灭之相。
「云何知重罪灭相?」前面说取灭相方止,这底下说,怎么知道忏悔时,我的重罪消灭了的形相呢?什么形相是罪灭相呢?说「若行者如是至心忏悔时,自觉身心轻利,得好瑞梦」,你感觉到身体不是像几百磅那么重,好像很轻,很轻浮的,很灵活的。睡觉时,得到一个吉祥的梦,灵瑞的梦,什么梦呢?「或复睹诸灵瑞异相」,「灵瑞异相」这上面没有说,或者说你在梦里见到佛菩萨,或者是见到大莲花,这也都是瑞相。或者是见到佛菩萨称你为比丘,那么就是罪灭了。「或觉善心开发」,或者是感觉到自己善心、好心开发出来,那也是罪灭的相。怎么叫做善心开发呢?譬如说是有人来骂你,非理相加,你心里面生欢喜心,不忿怒,这是好心。若平常的时候,我们看见一个境界,或者生贪心,或者生疑惑心,那都是恶心。你现在因为忏悔的时候,看见什么境界,心里面不生恶心,都生欢喜心、生清净心,那就是善心。生慈悲心,这都是善心开发。
「或自于坐中觉身如云影,因是渐渐证得诸禅境界」,或者是拜忏、忏悔时,前面那十法里面「观罪性无生」,就是静坐的时候修止观。我们一般平常的拜忏,就按照本子这样拜完就算了。但是古代的这些大德,依据经论编辑的忏本,它还是有修止观的这一条的。《大悲忏》后面的三称「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它有个「入观」二个字;《大悲忏》开始的时候,「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下面有「出观」二个字。「入观」,就是念三称观世音菩萨以后就要静坐了,静坐修止观。修止观以后,再开始拜忏的时候就出观,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就是出观了。所以这个地方说「或自于坐中,觉身如云影」,这一节拜忏完了,还要静坐的,在坐的时候,感觉到身体像云似的。
在高山上住,这个机会是比较多,这云就在地面上,你从云里面经过,就知道云的情形。你静坐的时候,感觉身体就是有若无的样子,有「有若无」的感觉那就是「如云」的意思。「如影」,大树日光照过来,树下一个影,影也是有若无。就是静坐时,身体不是说像一道墙似的,很坚硬,不是的。它是有若无的样子。你有这种感觉,这也是罪灭的形相。而这是什么境界?就是欲界定的境界,得欲界定的时候就是有这个境界。但是现在这个地方是说罪灭的形相。
「因是渐渐证得诸禅境界」,因为拜忏罪若灭了,同时功德也增长了,善根增长了,定慧的功德也发起来了,所以继续的努力,渐渐的就会成就「诸禅境界」,成就了欲界定,欲界定可也是很长一段时间的。欲界定往后是未到地定,而后是色界四禅,诸禅的境界都成就了。忏悔不但是罪灭了,还得了三昧,这是非常殊胜的事情。
「或复豁然解悟心生,善识法相,随所闻经,即知义趣」。前面「觉身如云如影,因是渐证,得诸禅境界」,因为忏悔静坐时定的力量增长,定的善根增长了;这底下是智慧的善根增长了。「或复豁然」,就是豁然开朗,心里面通达了。「解悟心生」,能够明白佛法的智慧心生起来了,「善识法相」,「善」当「能」字讲,能够通达法的相状,什么叫做善识法相呢?「随所闻经,即知义趣」,随所听闻的佛法,随所读的经论「即知义趣」,就能明白义的所在;说这样话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做诸法皆空呢?什么叫做空、无相、无作(无愿),什么道理呢?什么叫做入不二法门呢?这一段话的意义是在什么地方呢?明白了。不用听人讲就明白了,或者听人讲原来是听不懂,现在听懂了,「即知义趣」。
「因是法喜心生」,因为这个关系,法喜生起来了,对于佛法的欢喜心生起来了,法喜还是很重要的。若是在家居士,非佛教徒,他若是读佛教的经论、经书,没有兴趣那当然就是不读了。但是我们佛教徒,若是读佛书没有兴趣,佛教徒的名义都很难维持的啊!所以就是要对佛法有欢喜心。当然深一点讲,就是对诸法实相、第一义谛有欢喜心。「心无忧悔」,这个时候有法喜心生了,无量无边戒定慧的功德都会成就了。要得无生法忍了,要广度众生了,要亲近十方诸佛了,殊胜的境界,是一个连着一个的。
当然我们普通人的身体是有漏的身体,父母所生的身体,并不是那么殊胜。但是你若是得了无生法忍,得了禅定,入定的时候,有可能见到弥勒菩萨,见到阿弥陀佛都可能的。你若得无生法忍,在禅定里面忆念,就随时可以见到弥勒菩萨的。你若想修念佛三昧,随时就能得念佛三昧,就可以见阿弥陀佛的,可以听佛说法的。不过身体是不能动,身体还是在这里。「心无忧悔」,到那个境界的时候,心里面没有忧悔的事情。前面序文上说:「若心称言旨于一眴间,则智断难量」,功德是不可思议的。
「如是等种种因缘,当知即是破戒障道罪灭之相」,像前面说的这些种种的情况,应知道这就是破戒障道的罪过消灭的形相。不过,这其中也有一点分别。譬如说,犯了杀人这个重戒的话,这个罪过障碍我们修行,修行不能得圣道。一个障道罪,还要到三恶道的罪过,还有一个是要还他一命的,杀他一命还要还他一命的。现在是忏悔时,能把破戒障道的罪过灭了,到三恶道的罪也应该是灭了,但是还他一命这件事不能灭,还要还他一命的。
不过是,我看这个法喜禅师,也是天台智者大师的学生,他修止观是有成就了。好像是在定中看见有只鸡来了,这只鸡来了就向他要命,说你以前杀我一命,现在要还我一命。这时候,有个护法神在定中就说了:「法喜禅师现在修学圣道,他要到阿弥陀佛国去的,现在不能还你一命,将来再说吧」,有这个事情。可见还命的事是可以缓的,若是你有圣道的力量,那随你安排,你若不还,也可以延期,但是这件事是不能灭的。所以这是说破戒障道的罪是可以灭。
从是已后,坚持禁戒,亦名尸罗清净,可修禅定。犹如破坏垢腻之衣,若能补治浣洗清净,犹可染着。
「从是已后,坚持禁戒,亦名尸罗清净。」从这以后,要发坚固心,要护持禁戒,这也叫做尸罗清净,就是戒清净。「可修禅定」,戒清净了,就可以继续修禅定。「犹如破坏垢腻之衣,若能补治洗净,犹可染着」,还可以染的。
若人犯重禁已,恐障禅定,虽不依诸经修诸行法,但生重惭愧,于三宝前发露先罪、断相续心、端身常坐、观罪性空、念十方佛。若出禅时,即须至心烧香礼拜、忏悔诵戒及诵大乘经典,障道重罪自当渐渐消灭。因此尸罗清净,禅定开发。
「复次,若人犯重禁已,恐障禅定,虽不别依经修诸行法,但生重惭愧,于三宝前发露先罪、断相续心、端身常坐、观罪性空」,这底下又说出另一个方法。「复次,若人犯重禁已,恐障禅定」,若是一个人犯了重戒了,他心里有恐怖心,我犯的戒的罪过能障碍我修习禅定,这个不行啊,我要修禅定的啊,那怎么办呢?「虽不别依经修诸行法」,我不欢喜依据经论的忏悔法忏悔,所以不特别的依据经论的方法去拜忏。虽然是不别依经修诸忏悔法,「但生重惭愧」,但是能生出来很深重的惭愧心,「于三宝前发露先罪」,也还是要把它发露出来,要真实的向三宝说出来。「断相续心」,然后「端身常坐」,修止观,「观罪性空」,观罪性是自性空的,是不生不灭,不可得的,「念十方佛」的功德。
「若出禅时,即须至心烧香礼拜」,要很诚恳的烧香礼拜十方佛菩萨。「忏悔诵戒」,这样子忏悔所犯的戒,然后再诵你所受的戒。「及诵大乘经典」,不但是诵戒,还能够诵大乘经典,像诵《华严经》、《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都有不可思议功德,也是能灭罪的。「障道重罪自当渐渐消灭」,犯了戒的障道重罪,自然会渐渐的就消灭了,说不别依经修学忏法,也是可以灭罪的。「因此尸罗清净」,「禅定」也会「开发」,也会成就的。
故《妙胜定经》云:若人犯重罪已,心生怖畏,欲求除灭,若除禅定,余无能灭。是人应当在空闲处摄心常坐,及诵大乘经,一切重罪悉皆消灭,诸禅三昧自然现前。
「故《妙胜定经》云:若人犯重罪已,心生怖畏」,心里害怕,「欲求除灭,若除禅定,余无能灭。」,你若不修禅定,别的办法是不能灭罪的。这地方说禅定就是修止观,观罪性空这个办法。这和《维摩经》的意思是相同了。「是人应当在空闲处摄心常坐,及诵大乘经」,这个人他不愿意拜各种忏法,那么他应该在空闲的地方,(「空闲」后面有解释),在寂静的地方,「摄心常坐」,收摄散乱心,令它不散乱,令它一心不乱,然后「常坐」。
「常坐」,应该是说有经行的,你坐一小时,或者是坐二小时,然后再经行。经行,或者是二十分钟、或者半小时、或者是一小时也可以。经行的时候也是修止观,也可以修止观的,你不妨试一试。经行时也可以诵经,譬如说你要把《大品般若经》背下来的话,你经行的时候就可以念。不是照本念,就背这个经,背的时候不能背太快,一句一句很分明的背。「经」实在是宝,那是佛说的法语,念念的熏习你的清净心,就能灭罪的。一方面经行,经行一个时候,然后再静坐,这就叫做「常坐」。如果说你不能常坐,坐了一个钟头腿疼了,你非要坐,你的心就不安了,那就不能修止观了,那不行的。所以「常坐」你应该活动的去理解它。
「及诵大乘经」,这里说及诵大乘经,诵大乘经典。「一切重罪悉皆消灭」,也是能消灭的。「诸禅定三昧自然现前」,你能够这样诵大乘经典,又能常坐,那么这一切的禅定的三昧,「自然现前」,这个自然就是很容易的,不是很难,他就会成就了,这样意思。这「三昧」怎么讲?「三昧」是旧的翻译,后来玄奘法师是说「三摩地」,旧的译经叫作「三昧」。翻到中国话,翻个「等持」,这个「等持」就是「平等持心、于一境转」。这「平等持心」怎么讲?这个「平等」,就是我们这个心不是散乱就是昏沉,不是昏沉就是散乱,这就是不平等。现在「平等」就是反过来,心里面不散乱也不昏沉。「不散乱」就是寂静,「不昏沉」就是明了,明而又静,静而又明,这就叫作「平等」。用这平等的境界摄持你这一念心,「于一境转」,就在一个境界上明静而住,相续下去。这「转」是相续的意思。相续下去不间断,这个时候就叫作「三昧」,就叫作「三摩地」了。像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像未到地定,都可以称之为「三昧」。或者你修这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都叫作三昧。「诸禅定三昧自然现前」,自然就会出现了。
这是说「忏悔」,要持戒清净。若是已经犯戒了怎么办?要忏悔。忏悔清净了也就可以修止观的。这是「具五缘」里面第一个,持戒清净,讲完了。
这持戒清净这件事,在《大智度论》里面他说了一件事。他说一个贫苦的人生活很困难,就想要发财,这要怎么办呢?听人说;供奉一个天,向这个天祈求富贵,他会帮助你。那么他就供养一个天,写个牌位,天天的给他磕头、向他祈祷。这么连续的供养了十二年,可见这个人还算有点儿恒心的。供养了十二年,那么这个天就来了,说是:「你这个人有这么好的恒心,你供养我十二年,我今天才来。你供养我,你求什么呢?」说:「我想要求富贵」说:「好!我给你一个瓶子,这瓶子叫德瓶,你想要什么,就向这个瓶子要,这个瓶子就给你了」。那好!就给这个瓶子。那么他想要有一个好的楼房,这个瓶子就出来一个楼房给他住。他想要有金银七宝,这个瓶子就出来了金银七宝。那么慢慢地他就很富贵了。他富贵了以后这朋友也很多了,就到他家来看他,他也请朋友吃饭。后来这些朋友就问他说:「你原来很贫穷的,你怎么今天有这么大的富贵的境界呢?怎么有的呢?」这个人说:「我供养天,供养了十二年,他给我一个瓶,这个瓶满我所愿,所以就是富贵了。」说是:「那么你把瓶拿出来我们看看好不好?我们开开眼界嘛!」「好!」他就把瓶拿出来了,拿出来他就当场,用现在的话可以说表演一下,他要什么,这瓶子就能出来。那么大家都是皆大欢喜,而这个瓶的主人心里面更欢喜,他就跳跃起来,手舞足蹈的这样子,就踩着这个瓶上跳,这一下子瓶子碎了,瓶子就坏了,瓶子一坏呢!所有从瓶子里面出来的这些富贵的事情,一下子都没有了,又变成个贫穷人。
这是《大智度论》解释那个〈戒波罗蜜〉里面说这么一件事。这等于是说一个譬喻,说是我们出家人若能够持戒,那么你无愿不满。我们若能够持戒清净的话,无愿不满,你想要什么都会有的,当然都是合法的了。如果你若破戒了,你若开始放逸了,那么以前的什么什么都没有了。这是《大智度论》说这么一件事。但是我在别的经上呢,没有说这个故事,也是说出家人若能持戒清净,是「无愿不满」。
第二、衣食具足者。衣法有三种:一者、如雪山大士随得一衣,蔽形即足;以不游人间,堪忍力成故。
「第二、衣食具足者,今明衣法有三种:一者、如雪山大士随得一衣,蔽形即足,以不游人间,堪忍力成故。」
想要修止观,想要修学圣道。第一件事是持戒清净是个基础,第二件事要衣食具足。要有衣服穿,还要有饮食,这件事也要具足,不然的话那有精神修行呢?有的人想要修行,怎么办呢?自己赚钱,赚了很多钱以后我再修行,也有人这样计划,也可能会成功,也可能弄巧成拙也不一定。但是我们的释迦牟尼佛不是这样想,就是你低下头来向人乞食,乞求衣食,然后争取时间修学圣道。我们的释迦牟尼佛是这样安排的。
「今明衣法,是有三种:一者、如雪山大士随得一衣,蔽形即足;以不游人间,堪忍力成故」。如「雪山大士」,这雪山大士在《涅槃经》里面说到这个雪山大士,这个「雪山」,大概就是喜马拉雅山吧!那个大士,那个人。「随得一衣,蔽形即足」,随他在什么地方得到一个衣服,能遮蔽身体就行了。「以不游人间,堪忍力成故」,因为他不在人间,他和人不来往,所以那个衣服蔽形即足,也不会怕人家讥嫌:「你怎么穿这样破烂的衣服?」也不怕人讥嫌的。而这个大热大冷的境界,他也不在乎,他「堪忍力成」,他这个忍受的力量成就了,怎么冷他也不感觉冷,你怎么热他也不感觉太热,那就是他的果报特别殊胜的关系。我们一般人,我们的忍力不够,就是这个体力不够,太冷了也受不了,太热了也受不了,有一阵风也不行。但是体力特别强的人不是的,他就不在乎,他这忍力是特别,就是他宿世的功德不同。这种人,那「随得一衣蔽形即足」,那比较容易。
二者、如迦叶常受头陀法,但畜粪扫三衣,不畜余长。
第二种衣。像佛在世的时候,迦叶尊者这些人。「常受头陀法」,他长期的接受佛说的头陀行的方法,这种苦行。这「头陀」翻中国话翻个「抖擞」,这抖擞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拿这个衣服这么摇一摇,这灰尘就掉下来。或者说翻个「淘汰」,淘汰就是洗浣的意思,洗濯的意思。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头陀行一共有十二种,十二种给它分类就是衣、食、住这三种。这穿的衣服,和饮食,和住处这三种把它分成十二条,我们平常人对这个衣食住,总是有执着。穿的衣服要考究一点,已经有这么多衣服还不够,还要多作几套。这个饮食也是要特别考究,这个营养不够,还要怎么怎么的。住处也要怎么怎么的。现在「抖擞」这意思,就是修行人在这三种事情上,要去掉这个贪着心,所以叫抖擞,叫淘汰,或者叫洗浣。这个头陀行就是这个意思。不过那个可以说是最低的条件了,要求得很低的,不是很高的。
譬如说这个衣,「粪扫衣,但三衣」,这个粪扫衣就是人家丢掉了的这个布,丢弃了,不要了,很污秽的布。那么你把它捡回来洗濯七次,那么捡一块一块的布把它连接起来作衣服,把它作成五条衣、七条衣、作大衣,这叫「粪扫衣」。那么这样子穿这个衣服,当然是最低的了。不是要求要穿好的衣服了。社会上说我们出家人是不生产,消耗别人的,这叫「寄生虫」。别人生产,我们不生产,叫作寄生虫。但是若是穿粪扫衣呢,这句话就不能说了,因为你们不要了嘛,就不可以讥嫌了。这样说,对这样的粪扫衣,当然没有执着心的,也没有爱着心,只是能够蔽形即足,可以是这样说了。
住处,在十二头陀行里面说,他可以在树下坐,并不是在房子里面。在树下坐,在冢间坐,在坟墓的地方,到那儿去坐,或者露地坐。这样子也没有消费社会上的什么生产品了。还有「常坐不卧」,十二头陀行里面有一条是「常坐不卧」,当然他可以走来走去也是可以,但是他要休息的时候,他不卧下来,他是坐在那里。他修止观的时候,他可以经行,也可以坐在那里。休息的时候也是坐,他不卧在那里,「常坐不卧」。
这饮食这一方面呢?是「常乞食」,他不是在大众僧里面造饭这样吃,也不是受别请,这个居士请我去吃饭他不接受,他常是托钵去乞食。「常乞食」,「次第乞食」,也不舍贫从富,也不舍富从贫,就是遇到什么乞什么。「常乞食、次第乞食」,还「过中不食浆」,过了中午以后连浆也不饮了,这果汁也是不饮的。他这可见是很苦了,能够这样修行。
不过这十二头陀行,是佛说的,你可以这样作,你若不愿意这样作呢,也不算犯戒。譬如「常坐不卧」,那么你若卧了就不合乎头陀行了,但是没有犯戒,佛也是容许的,你也可以卧。但是我看在《阿含经》上看,佛也卧。佛也卧,佛在什么时候卧呢?佛就是在天要光了的时候。天黑了的时候,诸天多数来听佛说法。或者若是没有诸天来,诸比丘也没有请法,佛当然就是入定。这些事情都没有,佛有的时候在外面经行,天要光了的时候,佛是右胁而卧,卧一会儿,但是并不是睡觉。律上说,《大智度论》也提到,佛在什么时候有睡觉呢?就是一年里面,最热的那几天,佛有睡眠的事情。有这个外道来问佛:「你睡觉不睡觉?」佛说:「我睡觉。」这外道说:「睡觉是愚痴相。」佛说:「你不懂得什么叫愚痴不愚痴。如果你心里面有贪瞋痴,你就是愚痴,你没有贪瞋痴就是不愚痴的。」佛说,就是在每一年里面最热的那几天,为调身故,天要光的时候稍微休息一会儿。佛也有卧这个事情。
这十二头陀行,就是衣食住这三类都是很低、很低的了。在这上面没有贪着心。那叫「受头陀法」。说迦叶尊者这些人,但畜粪扫的那种布作的三衣。「不畜余长」,他只是有这三衣就好了,其它的都是多余的了,这个「长」也是多余的意思。不念(ㄔㄤˊ)念(ㄓㄤˋ)。他都不要了,就是一个粪扫的三衣就好了。这是他的生活所须是很简单、很简单了。
这迦叶尊者他的俗家的这个富有,那个财富是多过频婆娑罗王的,但是他都能弃舍了,出了家以后就是粪扫三衣,这个人的确不得了。
三者、若多寒国土及忍力未成之者,如来亦许三衣之外,畜百一等物,而要须说净,知量知足。若过贪求积聚,则心乱妨道。
「三者、若多寒国土及忍力未成之者」,这第三样是说这个「多寒国土」,这个特别冷的地方。忍力没成就的人,「如来亦许三衣之外,畜百一等物」,你多畜几件也可以。这第一种雪山大士,他三衣也没有,只有一个衣。第二种就是迦叶尊者这样,是粪扫三衣。第三种,这就是很多的衣服了,他有三衣,也不一定是粪扫衣,可能是好的布作的衣,三衣之外他还要畜藏很多很多的东西,但是每一类只有一样,说我一个杯就是一个杯,你若一再多一个杯就不可以。不过也有说,若多一个杯的时候……这个文上说「而要须说净」,三衣之外,你若有所畜,你要说净。这个区很多位大德都持戒,学过戒,对这个说净的意思应该是明白的。我现在说它一个大意。这个说净是什么呢?就是这个比丘、比丘尼,对于他所畜的这些百一众物,不生我所想,就是这个意思。说我穿这个衣服,「这是我的」,没有这个想法,就是这个意思。这个说净的本意就是这样意思。
我们受的这个沙弥戒里面,和受这个比丘戒、比丘尼戒里面有一个不捉持金银宝物,说净的意思也是,没有我所想,不生我所想。说:「这是我的钱」,没这个意思。因为修学圣道的时候要修无我观。大乘佛法也是重视这一点的,要修无我观,但是我们若是在日常生活里面,「这是我的,这是我的…」,如果若是有什么混乱的地方,就会引起纠纷,或者到法庭上去了。如果若能说净的话,若按律上说净的法门,我们若能够认真的看一看什么叫作说净的话,大概不至于到法庭上去的,应该是能避免这件事。所以「而要须说净」。
「知量知足,若过贪求积聚,则心乱妨道」,这个「知量」这个「量」,我这么想这个意思,你要知道量。就是我们出家的人,我们自己不生产,要靠在家居士的布施,我们要知道量一量。这个财富不是容易来的,「当思来处不易」不是容易来的,要知道量一量,要思量一下。我应该要限制我自己,我不要过量,所以叫作知量。要「知足」,我很容易满足的。我自己不生产,我拿别人的生产来享受,我尽量的减少一点。这个「知量知足」是这么意思。「若过贪求积聚」,若是你不知量知足,一直的去求财富太过头了,「贪求积聚,则心乱妨道」,则我们这个心老是在这个尘劳的境界上妄想纷飞,那心就乱了,就妨碍我们修学圣道了。所以我们若是常能读这个律,我们出家人读的这个律,可以知道佛叫我们修学圣道是很紧急的,要爱惜光阴,其他的生活所需,就是过得去就好了,赶快的争取时间修行。你看律上那个意思,看佛制戒的那个意思,就是这样子。所以佛在世的时候,随佛出家的,当然是有佛的善巧的教导,所以他容易得圣道。也是爱惜光阴,这个心、这个重要的宝贵的精神,没有消耗在无用的事情上,所以得圣道的人多。当然由正法、像法、到末法的时候,就有一点变化了。
所以说「知量知足,若过贪求积聚,则心乱妨道」,这是说这个衣食具足,这个衣这一方面,分这么三种。叫我们要知量知足,这样子我们才有时间修学止观的。
次食法有四种:一者、若上人大士深山绝世,草果随时得资身者。
「次食法有四种:一者、若上人大士深山绝世,药果蔬菜,随得资身。」前面的文是说持戒清净,然后说衣食具足。这个「衣」昨天讲过了,现在说这个食的具足。这食法有四种,第一种是「若上人大士」。这个「上人」在《大品般若经》上,就是《大智度论》里面有解释,那上面是说,得无生法忍的人可以称之为「上人」,就是超过了凡夫了,不是凡夫人了。可是在律上说,得禅定的人也可以称之为上人。现在这里这个文可以包含这两种;得了禅定的人,或者是得无生法忍的人,都称为上人。「大士」,就是前面说那个雪山大士,这都是大福德人,他的福德大了,他这个身体和一般人不同,就是他的忍力特别强,他倒不需要特别的去容忍,他自然的他的抵抗力强,他就是几天不吃饭也不要紧。所以这种人「深山绝世」,他在深山里面居住,「绝世」就是和世间人不来往。「药果蔬菜」,山里面的药草,或者是树结的果,和这蔬菜一类的。「随得资身」,随处得到的多少,他就能资养他的生命了,到不需要特别的考究,怎么样作熟了,或者怎么样有营养,都不需要计较这个。
近多少年来,也有人提倡生吃东西,不作熟,说是这样子比作熟了有营养。
二者、常行头陀受乞食法。是乞食法能破四种邪命,依正命自活,能生圣道故。
「二者、常行头陀受乞食法。」第一种这是特殊的人,我们在人间居住的人,那样情形可能有困难,所以不能就是一种食法,又说到第二种。第二种是「常行头陀」,昨天说这个十二头陀行。那么这种人他是接受了佛陀的乞食法,就是自己不作东西吃,自己不准备厨房,不作东西。「是乞食法能破四种邪命,依正命自活」,我本人初出家的时候,读到经论上说这个乞食,心里面没有什么分别,不懂得分别,不知道怎么样去思惟。但是后来就想到一个问题,说是我们大众僧在寺院里面作饭吃,有的时候这个饭合口味,不合口味。这个菜是咸、是淡了,是怎么怎么这样分别,不合口味就不能吃了。说若乞食这件事,人家给什么你就是接受什么了吧!那么你能不能合口味这件事怎么讲法呢?所以乞食这件事也不是平常人能做到的,也是要有忍力的人。
那么乞食法有什么好处呢?是「能破四种邪命」,能破除去四种不合道理的生活方式。「依正命自活」,随顺佛说的正命来维持自己的生活。这样子「能生圣道」,他能够生出来圣人的智慧。这个圣道这个「道」,有的时候,有的地方第一义谛也称之为「道」。有的地方称圣人的智慧,无分别、无漏的、清净的智慧也叫作「道」。那么这两种都可以称之为「道」。你若有无漏的无分别的智慧,当然你会见到诸法实相了。诸法实相的真理,并不是佛菩萨创造的,是本来有的。这个圣道的清净的智慧是自己努力修成的。所以「能生圣道」这个「生」字,应该说「圣道」就是般若波罗蜜了。这个般若波罗蜜清净的智慧要依正命自活才能生出来。若是邪命,那就有点困难。这可见佛菩萨的智慧非常的微细,我们出家人生活的来源,生活所需若是合法的,那么你修学戒定慧,就容易清净,容易成就。若是我们生活所需,来得不合法,不合法就是不清净有染污,那么你修学戒定慧的时候,就有困难,最低限度是缓慢了一点。所以我们出家人的戒律上,对这个厨房的事情,对这个收藏食品的地方,有特别的规定。
「能生圣道,故名圣种」,所以叫作圣种,能生圣道,故名圣种。这个「种」,种子能生出芽来,就是由因而得果的意思。这个「正命自活」是圣道的一个因缘。但是在《阿含经》里面,《阿毗昙论》里面说到圣种,一共说出来四种,「四圣种」。这个「四圣种」,好像在受戒的时候(受比丘戒、比丘尼戒的时候),曾经提过这个圣种。这个衣、食、住,这三种,我们出家人要能够接受最低最低的衣、食、住,你能接受得了,要有这个准备,这是圣种。其次就是这个「乐断烦恼,乐修圣道」,我欢喜除灭我的烦恼,我欢喜修学圣道,要有这样的欢喜心,实在这就是一个志愿,你要有这样的愿望,有了这样的愿望,这是「圣种」。当然我们有的人心是很细致的,记忆力也特别强的,最初出家受戒的时候,听见了戒和尚,或者羯摩阿阇黎、教授阿阇黎这样开示,当时就会有深刻的印象。如果是当时没听清楚,当然就不知道了。若是知道这件事的话,的确是修学圣道很重要的一个条件,「能生圣种」。我们平常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有的时候会引起一些问题。但是若在自己的内心里面有这个「乐断烦恼」的心情的话,那可能会不同一点。所以这个圣种,在经论里面是四种圣种,能生圣道。这是说叫作「正命」。
这个「正命」,三十七道品那个八正道里面也有个「正命」,就是我们出家人的经济的来源要合法,要合法就是要靠施主的布施,我们有所缺少,向施主乞求。我们缺什么就求什么,他是顺于戒定慧的修学的,这算是「正命」。若是邪命就不顺于戒定慧了。昨天说过,释迦牟尼佛他给他的弟子安排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安排的,你自己不要生产,你如法的乞求,这叫作正命。如果说是,我不愿意这样作,我自己生产,我自己另外想一个办法,「邪命自活」,那么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就诃斥我们,说那是「邪命自活」。
邪命自活者:一、下口食,二、仰口食,三、维口食,四、方口食。邪命之相,如舍利弗为青目女说。
什么叫作「邪命自活」呢?「一、下口食,二、仰口食,三、四维口食,四、方口食」,这四种叫作邪命食。这个「下口食」是什么呢?就是自己种田,种谷、种菜、种生活所需的食品,自己这样作,这叫作「下口食」。「二、仰口食」,第二个办法,是仰口食,就是这个人他有天文的知识,这个日月星辰的运行,出现什么形相,表示这个世界上的吉凶祸福,他有这样的知识,依赖这样的知识去谋求生活所须的,那么这就叫作「仰口食」,仰口食,这也是邪命食。「三、四维口食」,这个「维」,就是东西南北是四方。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就是四维了。这「维口食」是说什么呢?是说这个出家人,他学习种种的咒术,会算命、会相面、会看风水,这些事情,就是依靠这些知识,去赚钱维持生活的,这叫作「维口食」。第四是「方口食」,「方」是东西南北。这是什么意思呢?说是这个出家人,他同这社会上的国王大臣,这些大资本家,工商业这些有钱的人来往,同他来往,从这中间就可以得到生活所需了,这叫「方口食」。
这四种经济的来源维持生活,佛陀说这都是邪命食,都是不对的。这个邪命食,我酌量思惟这件事的意思,因为我们出家人为什么要出家呢?就是要修学圣道,想要得涅槃。这件事要很长的时间,可能会作成功。如果你自己去生产,你是下口食、仰口食、维口食、方口食,你的时间都用在这上面了,你还有余下来的时间修学圣道吗?就算是有,也少了。少的时间,未必能够作得好。并且,如果你参加过禅七,或者是念佛七,或者是你自己精进用过功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什么时候用功相应,你会感觉到。你用功相应那个时候就是你精神最好的时候,如果你把这个时间用在别的事情上了,剩下来的时间多数精神有点儿疲倦。精神疲倦了你念佛还能相应吗?你坐禅还能相应吗?你诵经的时候,说是我能够把《华严经》背下来,你背经的时候打瞌睡。精神来不及的时候,什么事情都作不好。所以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你想修学圣道,你就作一个乞丐最好了,你不要自己生产,你自己生产不行的。
「邪命之相,如舍利弗为青目女说。」这邪命的生活的行相,它的内容,就像舍利弗尊者为青目女所说的那样子。这件事,在《大智度论》第三卷上提到了,就是解释这个「比丘」,什么叫作「比丘」呢?就是他能正命的生活,四圣种,那么叫作「比丘」。如果邪命食了,就不叫作比丘了。也就是这个下口食、仰口食、维口食、方口食,也就是这样说的。我看这《大智度论》我去查这个文,那上面就是说清净的「净」,没有这个青黄赤白这个「青」。但是这里面加一个「青」字,我不明白。
三者、阿兰若处,檀越送食。
这食法有四种,第二种就是乞食法。第三种食法,我们出家人这个饮食怎么办呢?说是这个比丘他在「阿兰若处住」,这「阿兰若」是印度话,中国话翻个「空闲」、或者翻「寂静」、或者翻「闲静」,闲静处。那么这个比丘不欢喜喧闹的地方,在寂静处用功。「檀越送食」,这个施主他给你送来饮食。那么这个办法不错。这「檀越」两个字,「檀」是檀那,翻中国话就是翻「施」,布施的「施」。这布施能超越贫穷的苦海,所以叫作「越」。这样说「檀」是印度话,「越」是中国话,华梵双举。「檀越送食」,这个方法是不错。
四者、于僧中洁净食。
这个就是大众僧在一起住「洁净食」,这「洁净食」就是大众僧的住处专有一个地方,或者最初造寺庙的时候,就划定了这个地方是作库房用的,所有的食品都放在这里。如果最初没有这样作,后来出家人在这里作僧房,就是要作法,把这个地方规定为库房的用途。这上面意思是,我们如果把食品,不是放在库房里,放在你自己卧室里面,就是不净了,这个食品就不净了。所以「于僧中洁净食」,就是结出来一个地方贮藏这些食品;这是库房、这是厨房,其他的地方不能放食品,你也不能用手去触,你不能随便触这个饮食的,一触就是不净了;这样子清净的饮食,就是大众僧自己作东西吃。这是一种方法。佛法到中国来,我们中国佛教就是多数是这个办法了。
有此等食缘具足,名衣食具足。何以故?无此等缘,则心不安隐,于道有妨。
「有此等食,名食缘具足」,那么这是食的条件是具足了。「如若无此等缘,则心不安,于道有妨」,假设若没有衣服穿,也没有饮食充饥,没有这些条件的话,内心里面就不安静了。心若不安静,我们修学圣道的时候就有困难的,因为人这个身体,他是要穿衣服、要有地方住、要有饮食滋养他,他才有精神,所以「身安则道隆」。所以修行的事情还要仰赖这些因缘的,这个《阿含经》也提到这个施主恩,这《瑜伽师地论》里面还特别加一个「慈悲」的字,说我们能够发道心修学圣道,也要依赖施主的慈悲的供给,用「慈悲」这个字。这个施主同情我们修学圣道,我们自己不要生产,把他们生产所得拿出来一部分,供给我们,是用慈悲心的。当然也有恭敬的意思。这样子,我们身安了、心也就安了,这样才能够修行的。
第三、得闲居静处。闲者,不作众事,名之为闲。无愦闹故,名之为静。
这第一是持戒清净,第二是衣食具足,第三是闲居静处。这个「闲居静处」怎么讲呢?说「不作众事,名之为闲」,说是在这个地方,这个出家的人,这个修行人,他在这个地方,他不去作种种的杂事,他不去种田这些事情。这个「不作众事」后面「息诸缘务」会说出来,这边不说。「不作众事」就叫作「闲」,空闲。「无愦闹故,名之为静」,这个地方没有扰乱的事情,没有俗人来扰乱,没有其他杂乱的声音来扰乱你,也没有恶兽、毒虫来扰乱你,也不是特别的潮湿,《菩提道次第略论、广论》宗喀巴大师的意思还提到,这个地方特别潮湿也不好。那么这叫做静、这叫做好处,这个地方可以修行。
有三处可修禅定:一者、深山绝人之处。二者、头陀兰若之处;离于聚落极近三四里,此则放牧声绝,无诸愦闹。三者、远白衣住处,清净伽蓝中,皆名闲居静处。
「此有三处可修禅定」,那三处呢?「一者、深山绝人之处」,在那个深远的高山里面,没有人来往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好地方,可以修禅定的。「二者、头陀兰若之处;离于聚落极近三里」,就是行头陀行所居住的阿兰若处,寂静的地方。这「深山绝人之处」那可能是离人间很远很远了;这行头陀行的阿兰若处,它「离于聚落」,它和城市,或者乡村的距离不太远,「极近」是三里路,「极近三里」。「此则放牧声绝」,这个地方没有放牛的、牧羊的这些声音。「绝」,没有这些声音。「无诸愦闹」,它也是寂静的地方,你可以修禅定的。
因为这修禅定这件事,小小有点声音也不要紧,但是你没得禅定之前,突然间有大的声音,对你是不好,对这个静坐的人是不利的。所以这静坐的人在那静坐,如果突然间有大的声音会惊恐他,对身体也是不好。
「三者、远白衣舍处,清净伽蓝之中,皆名闲居静处」。「远白衣舍处」,就是和这个在家人不在一起,和在家人远,那个地方有个清净的僧伽蓝,出家人居住的地方,那这就是寺院了,在寺院里面住。这个寺院这地方,也「皆名闲居静处」,这寺院里面,在《瑜伽师地论》上面倒是说得很严格,当然说是出家人不和在家人一起住,《瑜伽师地论》有这样的规定,你想要修禅定,不要和在家人一起住,这是一个。第二、出家人和出家人,如果大家的思想不一致,也是不可以一起住的,也是会有问题。除非是大家都能为道,互相容忍,那么会好一点。
这三种处所,都名之为「寂静处」,都可以修学禅定的。像我们一般说修禅定,当然是这样子可以,你在深山里都可以。若是我们说这「般舟三昧」,像这一类的修行法门,那么你一个人还是不行的,你还需要有别人照顾你,那么你在阿兰若处还不行,需要在寺院里比较合适。
第四、息诸缘务。有四意。
「第四、息诸缘务」,「息诸缘务」,就是把所有的杂事都停下来,这样意思。「中有四意」,这里面有四条不同的意思。
一、息治生缘务,不作有为事业。
「一、息生活缘务」,要停下来生活的事情。「不作有为事业」,生活的缘务是什么事情呢?就是去赚钱,士农工商的这些事情,你不要作这些有为的事情,不要去作生意,不要作这些事情。
二、息人间缘务,不追寻俗人朋友亲戚知识,断绝人事往还。
「二、息人间缘务」,第二个要停下来人与人之间的这些应酬的事情,这些事情都要停下来。「不追寻俗人,朋友亲识,断绝人事往还」,不去找这个居士、找那个居士去,不要这样子。也不要去找那个朋友、这个朋友、那个亲戚、这个亲戚的,不要这样子。「断绝人事的往还」,把这些事情都停下来。这些事,我们可以明白,就是你要争取时间修行,不能把这个时间作别的事情。
三、息工巧技术缘务,不作世间工匠技术医方禁咒卜相书数算计等事。
「三、息工巧技术缘务」,这是第三个,把这工巧技术这个事情也停下来。什么叫作「工巧技术缘务」呢?「不作世间工匠技术」,世间上的工人,这个匠人,他作房子,作一个小桌子,作一个大台子,作什么什么…,这些事情都不要作。「医方咒术」,就是不作「医方、咒术、卜相、书数、算计等事」,不作这个事情。这个「医方」,就是给人治病开个药方,这个事情。说他原来会治病,出了家以后还给人治病,你不要作这个事情。这「禁咒」,这个「咒」。我查一查这个「禁」是什么意思呢?是你没有灌顶的人,不许可你念这个咒的,所以「咒」也叫作「禁」。在《阿含经》、在律上,的确是不许诵咒的。但是后来逐渐的,佛法里面也是很多咒、很多咒的。不许可作这件事情。「卜相书数算计等」,还有这个卜卦、看相,及这些书,卜卦的书,看相的书,这个书里面有术,依这个书里面的术,就可以算计你的吉凶祸福这些事情,你都不要作。不作世间的「卜相书数算计等事」,你都不要作。这是「息诸工巧技术缘务」。
四、息学问缘务,读诵听学等,悉皆弃舍。此为息诸缘务。所以者何?若多缘务,则行道事废,心乱难摄。
「四、息学问缘务,读诵听学等」,这第四个,你想要修止观了,你这个学问的事情也要停下来。我要学这部经,要学那部经,不要说世间上的学问不能有,就是出家的学习佛法的事,也要停下来。这个「问」这个字,在这里的意思,就是讨论的意思,彼此问答,讨论这种道理,这样的缘务也要停下来。「读诵听学等」,我要读这部经,我要诵那部经,我要听谁讲经,我要学什么,这些事情。「悉皆弃舍」,这一共是有四样,这四样「悉皆弃舍」。「此为息诸缘务」,这就叫作「息诸缘务」。
「悉皆弃舍。此为息诸缘务」,这就叫作「息诸缘务」。别的事情,前三条,息诸缘务是应该的。这个第四条,我们读诵听学也要停下来,我不知道各位心情怎么想?当然你若想要修奢摩他、毗钵舍那,你事先应该准备好了,所以你这个读诵听学应该停下来。若是你没准备好,当然你还是应该学。你是根据《阿含经》、《阿毗昙论》修这个奢摩他、毗钵舍那,那么你一定把《阿含》和《阿毗昙论》要学一学。你若根据这个《大智度论》、《中观论》学习这个奢摩他、毗钵舍那呢,那你就应该把这一部分的经论要学习好。或者是根据《解深密经》、《成唯识论》这些经论学习止观,你一定也事先根据这个经论把它学通了。学好了以后,你就专心的这样去修止观、修禅定了。所以你修禅定的时候,我们说个俗话叫「打铁趁热」,你忽然间不静坐了,你去读书去了,那么你这个功夫它就不容易相续,心里面又散乱了。所以,这个「读诵听学等」也要停下来,这是合理的,是对的。
「所以者何?若多缘务,则行道事废,心乱难摄」,这几句话就是说这「息诸缘务的理由。因为什么要息诸缘务呢?「若多缘务」,你若是很多、很多的事情。「则行道事废」,你修行圣道的事情就打闲岔了,那么你内心就散乱了,不容易摄心了,那么这不就是自己障碍自己了吗?所以这是应该停下来。这个修行的事情,当然是很难得、很可恭敬。在我们中国佛教的情形,在寺院里有当职事的人,他作这一切杂事,都给你准备好了。到吃饭的时候,饭都盛好了,那个筷子都摆好了,你只是一伸手这个饭就到嘴里了。你吃完饭,你把碗也放那里、筷也放那里,你就走了,另外有人去打理这个杂事。可见这个办法,我们中国的古德安排得很好。就是当职事的人来负责作一切事情,你修行的人你只管修行好了,也是不错的。当然这是古代的;现代来说,或者四十年前、五十年前,我们的中国佛教丛林里面是这样子,那么台湾情形我不太明白。
第五、近善知识。善知识有三:一、外护善知识:经营供养,善能将护行人,不相恼乱。
这个第五条。这修行需要具足五个条件,第五个是什么呢?要亲近善知识。这个善知识这个话,通常说就是好朋友,说白话可以这样讲,是我们的好朋友,就叫作善知识。要解释这个字的话,这个「知识」,是知其心、识其面,我认识这个人的身相面貌,叫作「识」。这个「知」就是知道这个人的性格,他是我的好朋友,和我常来往,那么我对他的表现于外的面貌身形我是认识,他内心的情况我也知道,那么这个人很好,他能够用佛法来利益我,所以叫作「善知识」。他能说《般若波罗蜜》,教导我修行,那么就叫「善知识」。这样的善知识应该亲近他。
可是善知识有三种不同。第一种是「外护善知识」。这「外护」的「外」怎么讲呢?自己的身心叫作「内」,他人的身心叫作「外」。我的身心为外所护,所以叫作「外护善知识」。怎么样护法呢?「经营供养,善能将护行人,不相恼乱」,就是你一心的修行了,你在山里面住茅蓬也好,你在丛林里面用功也好,总难免有事,但这个外护善知识他给你经理,他给你处理这一些事情,供给你的衣食住。他「善能将护行人」,他能善巧的保护你这个修行人。这件事,「善能将护行人,不相恼乱」,他不会恼乱你、使令你心不安,不会这样子。这件事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作起来还是不是太容易。因为这个修行这件事是非常微细的事情,若已经有过修行经验的人是最好的,有过修行经验的人,他知道这件事对修行人是不利的,这件事这样作对他是有利的,他知道。如果你没有修行过、你没这个经验,你不知道,不知道你还是好心保护他,结果你打他闲岔了,还有这个情形的。
二者、同行善知识:共修一道,互相劝发,不相扰乱。
第二是同行善知识,大家一同的在一起修行,这样的好朋友。「共修一道」,共同的修学同一的圣道,你也修禅定、我也修禅定,你修念佛三昧、我也修念佛三昧,那么这就是共修一道。你修不净观、我也修不净观,所修的法门是同一的。「互相劝发」,我也勉励你、你也勉励我。「不相扰乱」,这也是很难得的。因为人与生俱来的毛病就是懈怠,说是我精进三天还容易,到第四天的时候可能腰疼腿疼,就可能会懈怠。若是有个同行善知识呢,无形中就会自己勉强自己的,可能就不懈怠了。所以这同行善知识也是很重要的。
三者、教授善知识:以内外方便禅定法门,示教利喜。略明五种缘务竟。
「三者、教授善知识」,这个教授善知识,就是他能够教导我佛法,他能训诲我修行的知识,所以叫作「教授」。这个人他要有什么程度,才可以称之为「教授善知识」呢?「以内外方便禅定法门,示教利喜」,就是以内外方便。这个「内外方便」怎么讲呢?这个「内方便」就是你修奢摩他、修毗钵舍那,你心内的这些修行的方法叫「内方便」,那么这个教授善知识对这个事情是很纯熟的,他能告诉你怎么样过关,忽然间有困难了,他有善巧方便可以解决这个困难。
还有「外方便」,外面的事情。其实这内外也很难分别它的界线,这粗显的事情比较容易明白,譬如说我们看这个《清净道论》,这个《清净道论》现在也有汉文本。它说这个修行的事情,这个饮食还有关系,饮食是由外来的,那么应该说是外。这个饮食有什么问题呢?就是每一个人的身体果报不完全是一样的,你若长期的精进的用功的时候,你时常的要作个记录,你今天吃什么饭,吃什么菜,你要作个记录,常常作记录。那么你用功内心的情况你也要知道,我这几天我吃这样的米,我这几天静坐这个心情怎么样?我若换了一种米、换了一种菜,我这几天精进用功的时候,这静坐的情形怎么样?你时间久了,你就知道你吃什么样的饮食能随顺帮助你静坐有进步的,还有这个问题的。这个《清净道论》上有说这件事。
那么还有其他的种种外来的因缘,这些事情就是「外方便」。这些禅定的法门,你是修六妙门的法门,其实这个法门也是很广的,或者其他的什么什么法门,你若有这个教授善知识呢,他这内方便、外方便,他都能够帮助你。
「示教利喜」,这「示」就告诉你这件事应该做,你现在有这样的困难的时候,你应该这样作。你现在那件事不可以作,那件事是对,但是你现在不可以作。这有种种的情形的。这就是他告诉你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他教你什么可以作、什么不可以作。我们一般说,这件事是恶事我不可以作,这件善事就可以作,其实不是这么简单的。你若发心修行的时候,你这个程度、这个情况下,这件事虽然是善,但是现在不行作,作对你还不行的。
这个「利」是什么意思呢?这个修行不是容易的事情,就是你修行了很久也没有感觉到有什么进步,你心里面就不耐烦了,「我费这么大的辛苦都没得到什么好处,我不修行了!」也可能会这样子。但是若有个教授善知识呢,他会安慰你一下。这个修行的事情不是容易,你非要忍耐,长时期用功才可以。长时期用功,你到成功的时候,这个果就出现了,这个三昧就出现了。没成功以前当然没有禅定嘛,所以你不要在因的时候求果,果到来的时候自然是甜的、自然是如意的。所以,他告诉你这个利是在什么时候才能出现的。这个「利」就有精进的意思了。
「喜」,他给你讲解佛法,告诉你修行的方便、安慰你、使令你精进、令你心里欢喜。这是这个教授善知识要有这样的能力,那个就是你的教授善知识了。
这是「具五缘」,具足五种条件,你才可以修学止观的。
诃欲第二
所言诃欲者,谓五欲也。凡欲坐禅,修习止观,必须诃责。五欲者,是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着。若能深知过罪,即不亲近。是名诃欲。
「所言诃欲者,即是诃责五欲也」,前面一共是说十条,这一条「具五缘」说完了,现在第二是诃五欲。这「诃五欲」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诃责这五种欲,这下面有讲。「夫欲坐禅,修习止观,必须诃责」,说是一个人想要坐禅、想要得禅定、想要作圣人、想要得无生法忍,那么你一定要修习止观。你若想修习止观呢,必须诃责这五欲的。这个「诃责」就是你的身心静下来的时候,在你内心里面这样诃责、诃斥,这也是内心里面的修行,修行开始的时候,要有这样的修行的。
什么叫作「五欲」呢?「五欲者,即是世间色声香味触」,这五种欲。这个五种;色、声、香、味、触,它本身是无情物,它本身不能说是欲。「常能诳惑一切凡夫」,这五种欲它常能够欺诳迷惑这一切的凡夫。「令生爱着」,使令这个凡夫生爱着心;使令你生爱心、生执着心。「若能深知过罪,即不亲近之,是名诃欲」,你若能深深地知道它是有过失的、是有罪过的,我若受它迷惑,内心颠倒了,作错误的事情,那就是有罪了。你若能这样子,「即不亲近之」,不同它接触,那就叫作「诃欲」。这个诃欲,我刚才说了,要经过一个时期在内心里面诃责才可以的,不然的话,我们这个内心总是感觉到很美,愿意接近的。这是大概说,底下详细说。
一、诃色欲者:所谓男女形貌端严,修目长眉、朱唇素齿;及世间宝物,青黄赤白、红紫缥绿,种种妙色;能令愚人见则生爱,作诸恶业。如频婆娑罗王以色欲故,身入敌国,在YIN女阿梵波罗房中;优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此等种种过罪。
「一、诃色欲者:所谓男女形貌端严,修目高眉」,「色欲」是什么呢?就是所说这个男女之间的事情,男女形貌很「端严」,就是很端正的。「修目」,眼睛很长。「高眉」,这眉和眼睛的距离高一点;人的相貌不一样,这眉和眼很近的,也有有段距离的,就叫作「高眉」。这修目高眉看上去就是特别端严。「朱唇素齿」,这个唇特别红润,这牙齿特别白。「及世间宝物」,世间上这些珍宝。「青黄赤白、红紫缥绿」,这个「缥」是淡青色。「种种妙色」,就是好的颜色。「能令愚人见即生爱」,能使令这个愚痴的人看见了就会引起爱着心;那么谁不是愚痴人呢?「作诸恶业」,不但是内心里面颠倒,还会作出来种种的恶业、罪过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对修行来说就有障碍了啊!
「如频婆娑罗王以色染故,身入敌国,独在YIN女阿梵波罗房中」,这个(大正二十五)就是《大智度论》,一八一页,中间那一段。就说到这个频婆娑罗王;频婆娑罗王是摩伽陀国的国王,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大护法。说是他「以色染故」,他为色所迷惑了,他的身入在敌人的国家里,单独的在这YIN女阿梵波罗的房中。这个事情,这《大智度论》就是这么简单的说,也可能是在没有信佛以前,也可能是这样。大藏经上有《庵摩罗女经》,在这部经里面,说这个庵摩罗女,她不像一般人这个胎生,她是在树上生出来这么一个女人,那么就好像很特别。所以那经上就说到很多的国王要同她亲近,其中就是频婆娑罗王他最先亲近,说到这个事。
「优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是等种种因缘,知色过罪」,这是在大正藏二十七.三一四页,中间一段。这是在《大毗婆沙论》上说到这件事。说「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这是说这个优填王,他是把他宫里面的彩女,大概有五百人,领到深山里面去,叫作水迹山,他叫这些女人完全不穿衣服,在那里又唱歌又跳舞,但是这时候正赶上五百仙人从那里经过,从那里经过就看见了这个境界,这个仙人就动心了,动了心呢他这禅定就没有了,神通也就破坏了,就从天空像折翼鸟似的就掉下来了。掉下来了,优填王说:「你们这些人到这儿干什么?」说:「我们是仙人」。「喔!你们是仙人,你们得到非非想定了吗?」说是:「没得」。「你们得了四禅了吗?」说是:「我们得了四禅,现在没有了」 说:「没有了,你就是有欲之人;有欲之人,为什么到我这儿来,看我的女人?」那么优填王就火了,就拿着剑把五百仙人手足都截断了。「如是等种种因缘,知色过罪」。
讲这么多的因缘,可以知道这色的过罪是这么严重。
「如摩诃衍中广说」,这个「摩诃衍」,这智者大师常用这个辞,就是指《大智度论》说的。若是修禅定能够成功,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是最理想的了。但是佛教徒,如果他是信佛的,他明白多少佛法,他根据佛法的禅定的方法修学,他得到四禅的时候,不是那么容易破坏的,不是说看见美女就动心,这个禅定就失掉了,不是那么容易。但是非佛教徒,其他的宗教修学禅定若成功了,由禅定再得神通,那他的禅定和佛教徒的禅定比较起来,他容易破坏,他是容易破坏的。这个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就是释迦牟尼佛说的这种佛法的方法,他用这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的智慧来断这个欲心,这个智慧高、力量大,所以接触到这种境界的时候,他这无常、无我、不净的智慧一出现,这个欲的境界不容易动心的,所以他的禅定也不容易失掉。那个非佛教徒,他们的智慧低,他断欲的方法也没有佛教徒那么妙,所以他成就的禅定不够坚固,他就容易破坏,你一动了欲心,你的禅定就破坏了,禅定破坏,神通也就没有了。所以这五百仙人,就是这么回事。所以我们是佛教徒也好,非佛教徒也好,在事实上应该赞叹释迦牟尼佛的智慧的广大。
二、诃声欲者:所谓箜篌筝笛、丝竹金石、音乐之声;及男女歌咏赞诵等声;能令凡夫闻即染着,起诸恶业。如五百仙人雪山住,闻甄陀罗女歌声,即失禅定,心醉狂乱。如是等种种因缘,知声过罪。
「二、诃声欲者:所谓箜篌筝笛、丝竹金石、音乐之声」,这些乐器的声音。「及男女歌咏赞诵等声」,这些声音。「能令凡夫闻即染着」,能令这个凡夫听见了,就有染着心,就是这样子。「起诸恶业」,不但是生心,而且还发起造业了,造作了种种的恶业了。「如五百仙人雪山中住,闻甄陀罗女歌声,即失禅定」,听见这个歌声,那么禅定就没有了。「心醉狂乱」,这个心就是醉了,就是喝酒喝醉了似的,就狂乱不能寂静了。
「如是等种种因缘,知声过罪」,这地方,我说一个小小的故事。这个释提桓因,释迦牟尼佛没有出世的时候,这个释提桓因这个人还是很好的一个人。他天上的五欲乐是很殊胜的,但是他常到人间来,到人间一个地方有一个仙人叫洲胤(提波延那仙人),这个仙人,这释提桓因常到他这儿来谈论一些道理,听他说法。常常来,本来这也是个好事,但是引起一个问题,就是释提桓因的夫人叫舍脂夫人,舍脂夫人是阿修罗王的女儿。本来说是天上的女人很美了啊,但是阿修罗王的女儿比天女还要美,所以这个释提桓因就娶了阿修罗王的女儿作第一夫人,这样子。娶了她作夫人有什么问题呢?这天上的女人不嫉妒,彼此之间不嫉妒,没有这种事情,但是阿修罗女嫉妒心。她感觉这释提桓因常常出去,干什么去了呢?是不是弃舍我去找别的女人去了啊?她就疑惑。阿修罗不管男的女的,又嫉妒、又疑惑、又高慢,有这些烦恼的。这个舍脂夫人有这个疑惑心了,说是怎么办法呢?她一想就想出办法来了。这个释提桓因每次出去,都是坐车出去的,他这个车是能在天空里飞的。那么她这个阿修罗女就预先上车,坐在那里,用这个隐形术,坐在车上你看不见,她有这个能力。那么释提桓因到时候又坐车走了啊。等到了人间的时候,一回头,喔!舍脂夫人在这里。这个时候释提桓因说:「我是来见这个仙人来的,洲胤仙人。这个洲胤仙人不愿意看女人,你不要来嘛!」到是这个舍脂夫人当然不听他这一套嘛!不听,那释提桓因可能是小小有点儿火吧!就是拿莲华的梗打这个舍脂夫人。这时候,舍脂夫人「以软语谢帝释」,以这个软语来谢帝释,这个意思是,她心里面想,「你是和别的女人有事情来人间来了」。现在不是,她感觉「我是多心了」,那么所以用这个「软语」,这个「软语」是旧翻译。这个故事出在《大毗婆沙论》玄奘法师的翻译是「以谄媚语谢帝释」。那么这种话一说出来的时候,这些仙人都听见了,这仙人立刻心动了。心一动了,他头上戴的冠,完全都不整齐了,现出很多不威仪的形相了。有这样的事情。
这天上的人,像帝释,他是天上的人,他是个有欲的人。他爱他的夫人,那都是平常的境界了。但是洲胤这个仙人,称之为仙人,能为帝释说法,当然这个人一定是得四禅了。达到了这么高的境界了,听阿修罗女这种软语的声音,立刻也动了染污心,这件事看起来,这凡夫境界真是很可怜了。所以闻这个「甄陀罗女」的歌声,「即失禅定,心醉狂乱」,这是说五百仙人,《大毗婆沙论》就说这个洲胤仙人,说我们一般的凡夫有这个迷惑颠倒的境界,那若和仙人比较起来,那凡夫更是这样子了。这仙人是有点儿修行的人,还是这样子,何况我们一般的凡夫呢?
说是我们佛教徒,有的时候,有的人有些差别的因缘会怎么怎么地。但是佛菩萨那个大慈悲心看呢!佛菩萨心里想:「凡夫就是这样子嘛!」。说佛在世的时候,有个舍利弗尊者的弟子还俗了。舍利弗是释迦牟尼佛的比丘弟子里面是第一名大智慧啊!那么别的比丘就讥嫌了,说:「我们的程度很低,我们自己修行也不够,或者我们收徒弟没教导好,这不算什么。你是了不起的佛的大弟子,你的徒弟怎么还会还俗呢?」那么舍利弗尊者:「凡夫就是这样子嘛!这又何足可怪呢?」就是这样子嘛!所以这段文,说「五百仙人雪山中住,闻甄陀罗女的歌声,即失禅定,心醉狂乱」。
「如是等种种因缘,知声过罪」。但是若发心修行了呢,就应该有决心。心不动,应该是这样子。
三、诃香欲者:所谓男女身香,世间饮食馨香,及一切熏香等;愚人不了香相,闻即爱着,开结使门。如一比丘在莲华池边,闻华香气,心生爱乐,池神即大诃责:「何故偷我香气?」以着香故,令诸结使卧者皆起。如是等种种因缘,知香过罪。
「三、诃香欲者:所谓男女身香,世间饮食馨香,及一切熏香等」,这个熏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有一种树,到夏天的时候,这个太阳一晒,这个树就是出油,这个油就滴到那个沙土里面去了,时间久了,那个沙土就出香气,这叫作「熏香」。有这么解释的。「愚人不了香相,闻即爱着」,不明白这个香相也是虚假的嘛,闻到了,心里面就执着。「开结使门」,「开」什么意思呢?就是发动的意思,结使之门。这个「结使」,「结」就是烦恼,「使」也是烦恼。或者是把它分开,「结」是烦恼的种子,「使」是烦恼的现行,或者这么样解释也可以。「开结使门」,这个结使有个门,这个门若一开了,这个烦恼就出来了。说是「愚人不了香相,闻即爱着」,这个应该没有什么大的过失吧?不是的,这个烦恼门开了,从这里种种的烦恼都会出来的。
「如一比丘」,这里举个例子,「在莲华池」的边。这也在《大智度论》里面说出这件事,闻到莲华的香气,心里面很欢喜、很爱乐。这个池神即大诃责:「何故偷我香气?」「以着香故,令诸结使,卧者皆起」。这个《大智度论》说这件事。说这个比丘是在他的茅蓬、住阿兰若处修禅定的,但是他不能老坐在那里,他出来经行,经行就在莲华池旁边经行,就闻到莲华香了。那么这个池神就诃责他:「你怎么偷我的华香?」这样子。后来又来一个人,到莲华池来摘了很多的华,把其他的莲华,都把它踏烂了,然后折了很多的莲华就跑了。这个时候,这个比丘看见这个情形就对池神说:「我刚才只是闻这华香,也没偷你的莲华。刚才这个人把你的莲华池搞得很乱,又把你的莲华偷走了,你都不出声。我只闻华香,你就诃斥我。」这个池神说:「你是一个修行人,你心很清净,忽然间你爱这个莲华,就在你的清净心里面有个黑点了,所以我才说你呀!刚才来偷莲华那个人,那个人是世间上的罪人,他好像全身都是黑的,再加上一点儿黑点也看不清楚的呀!我不同他说话的。因为你是修行人,我才同你说嘛!」。这是《大智度论》里面说这件事。「何故偷我香气」。
「以着香故,令诸结使卧者皆起」,这些烦恼不活动的时候,就是种子,活动出来就叫作现行,像这个人睡觉了,卧在那里不活动,外边看不见这个人。但是这个人睡醒了就起来出来活动了,那么大家看见它了。这烦恼也是这样子,它在休息、不动的时候,这个人看上去很好,心平气和很容易亲近的。但是他的烦恼来了也很恶的,所以就是「卧者皆起」。「如是等种种因缘,知香过罪」,知道香也是有问题的。
不过从这个故事上看,这个修行人只是闻到香,心里有点儿爱心,也只此而已,另外没有别的事情。但是在《智度论》上可说出来一件事。它说有一个大阿罗汉,常常中午他不在自己的地方吃饭,就是走了。走了,吃完饭就回来了,就把这个钵就给他的徒弟,他这个徒弟是个沙弥,给他洗一洗。可是这一天,这个钵里面还剩了几粒饭的,剩了几粒饭,这个沙弥就把这几粒饭放在嘴里面吃,喔!这个饭的香,和人间一般吃的饭特别的不一样,特别的香、特别的美。说是这个怎么这样好呢?到什么地方有这样好的饮食?于是这个沙弥也类似这个舍脂夫人似的。这个阿罗汉他是天天到龙宫去吃饭,他去吃饭的时候,他不是一个人,他连他坐的椅子也带去了,那么这个椅子也可能是大一点吧。那么他这个徒弟、这沙弥知道他什么时候走,就预先藏在他这个椅子的下面,抓住这个椅子。这时候、这个阿罗汉他要去的时候坐在椅子一入定,这个神足通就来了,就带着椅子就到龙宫去了。去了,这个龙王见面了,立刻就向阿罗汉说:「你怎么带这个没得道的人来呢?」这时候这阿罗汉才知道,说:「我不知道呀!」看这阿罗汉有神通,他若不特别注意,他就不知道这件事。这时候已经来了,当然龙王也照样是供养了,就是一同吃饭了。一同吃饭,那么龙宫里面的境界当然和人间不同,这个小沙弥就看见了,看见别的事情还不要紧,看见了龙王的女儿,这个龙女。龙女实在是个长虫,或者是个蛤蟆的样子,但是它和人来往的时候,它变成个端正人,所以看上去比人还要美,那么这个沙弥就是动心了。吃完饭了,龙王就对阿罗汉说:「再不要带他来!」说这么一句话。那么这阿罗汉吃完饭了,就和这个沙弥一同回来了。回来以后这个沙弥特别的精进的修行,干什么呢?想要作龙。这个沙弥,感觉到龙女很美,就想要作龙。于是乎他作种种的功德、也持戒,但是作这么多的功德都回向作龙,是这样子。结果,他自己有一天、绕这个佛殿经行的时候,从他的脚下就出水。那么他知道他这个业力是成功了。别的人也都知道了,就劝他:「你不要作龙嘛!作龙有什么好呢?不如生天还好嘛。」这沙弥说:「我的心已经决定了,不能改变了。」那么他就自己拿着他的衣,到阿罗汉入海的那个地方去,把这个衣蒙在头上就跳到海里头就死了。死了作了一个大龙,福德大故,把原来那个龙王杀了,他就作龙了。有这个事情。
这也正是这个香味「开结使门」,「令诸结使,卧者皆起」。所以我们中国的文学有一句话「防微杜渐」。不要说这个小事不要紧,它是个小事,但是它会引起问题的。
四、诃味欲者:所谓苦酸甘辛咸淡等种种饮食肴膳美味,能令凡夫心生染着,起不善业。如一沙弥染着酪味,命终之后,生在酪中,受其虫身。如是等种种因缘,知味过罪。
「四、诃味欲者:所谓苦、酸、甘、辛、咸、淡等种种饮食,肴膳美味,能令凡夫心生染着,起不善业。如一沙弥染着酪味,于命终后,即生酪中,受于虫身。」这个沙弥,有施主带来了蜂蜜、带来了乳酪,而这个沙弥他负责把这些东西分给大众僧,而他自己特别的爱着这个酪味,于命终后呢,即生酪中作虫了,受于虫身。那么这也等于是堕落了。「如是等种种因缘,知味过罪。」
五、诃触欲者: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诸好触。愚人无智,为之沉没,起障道业。如一角仙因触欲故,遂失神通,为YIN女骑颈。如是等种种因缘,知触过罪。
「五、诃触欲者」;这是「男女的身分柔软细滑,寒时体温」,寒冷的时候,这身体是温暖的,是热一点的。「热时体凉」,天气热的时候体凉。「及诸好触」。「愚人无智,为之沉没」,这个凡夫愚人没有智慧看不破,就为这个触欲所迷惑了,就沉没在里面不能自拔了。「起障道业」,就会造出来很多的恶业,这种业力能障碍你修学圣道的。「如独角仙人,因触欲故,遂失神通,为YIN女骑项。如是等种种因缘,知触过罪」,这个独角仙人这件事,这边说(T3.726b),我查大正藏,那个第三册,七二六页,那是《佛本行集经》。
《佛本行集经》是说到独角仙人的事,但是说得很简单。还是《大智度论》上把这件事说得详细一点。是说,在山里面的一个仙人,他看见野兽和合的时候也是心动了,他去大小便的时候,有这个不净物流出来,这个鹿来了就吃他的不净物,就怀孕了,后来生出来一个不是鹿,是个人,生出一个人来。这个人有一个角,鹿是两个角,他是一个角,所以叫独角仙人。这个人他并没有到人间来,他就在山里面跟那个仙人读书,修禅定,也是得到四禅了,也是有神通的人。但是独角仙人他这个足,不是人这样的足,是鹿的足,走路也是可以走路,但是有的时候天下雨路滑,他一下子跌倒了,把他的脚受伤了,他就烦恼了,他就毒这个恶咒使令天不下雨,要十二年不下雨。这样子,天不下雨,老百姓和国王心里面都急了,究竟怎么回事呢?后来渐渐地传说这件事,说这个仙人毒这个恶咒,这些龙王不敢下雨。这时候大家想,若十二年不下雨,大家都死掉了,这怎么办呢?大家就想了主意,就是找这个美女去迷惑这个仙人,我们不要细说了。那么这个仙人也就是动心了,就随这个YIN女回到城市里来,但走到中途,这个女人说:「我走不动路了」,走不动路,那么这个仙人说:「你骑在脖子上」,所以就是「遂失神通,为YIN女骑项」,这么意思。这样的故事在《大毗婆沙论》里面还倒是很多,都是说仙人为女人所迷惑,这样子。「如是等种种因缘,知触过罪」。
如上诃欲之法,出《摩诃衍论》中说。复云:「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
「问曰:云何诃五欲?」这五欲是人之所乐,为什么要诃斥呢?「答曰:诃欲之法,如摩诃衍中说」,像《大智度论》里面说得很详细的。说:「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这就是《大智度论》里面的话。说:「哀哉」啊!这件事真是可悲哀的呀!这个众生「常为五欲所恼」,无始以来,永久是为五欲所苦恼。「而犹求之不已」,已经吃到了五欲的苦头了,但是还不觉悟,还去求这个五欲去,求没个完,继续的求。所以这是应该诃斥这个五欲的。
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益薪,其焰转炽。
「此五欲者,得之无厌」,这五种欲凡夫得到了,没有厌足的时候,总是感觉到不足。「恶心转剧」,得到欲的时候应该满足吧?还是不满足,而且这个「恶心」,这个贪心也是恶心、瞋心也是恶心、疑惑心、高慢心,各式各样的这都是「恶心」,这个恶心因为得到欲以后,这个烦恼的恶心是更厉害,所以「转剧」。「如火益薪」,就像烧的猛火,你再加上「薪」、加上这个柴,这个燃料放到里面,那个火「其焰转炽」,那个火焰是更猛烈了。
五欲无乐,如狗啮枯骨。
「五欲无益,如狗啮枯骨」,这色声香味触这五种欲,实在对人没有好处,像什么呢?就像狗啮枯骨似的。这个字,这口字加个齿字,我查辞典我查不到这个字,但是另外有个字。查这个天台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是这个字「啮」上面又加个口字「嚙」,念(ㄋㄧㄝˋ)。加个口字,我在辞典上我查不到,也许有我没查到,也可能没有这个字。那么就是没有口字的这个字念(ㄋㄧㄝˋ),就是用牙咬的意思。「如狗啮枯骨」,一个枯骨、没有肉了光是骨头,这个狗在那里咬这个骨头,它总感觉这个好。说是我们凡夫贪着五欲,就像这个狗咬那个枯骨似的。
《三国志演义》上,曹操在带着兵到四川去,和刘备、孔明作战,打仗打得没有什么意思,这时候,在军队里面有个口令,就是「鸡肋」。那个时候杨修作主簿,他就说:「哦!这就要撤退了」,他从「鸡肋」这个口令就知道要撤退了,因为什么呢?因为这「鸡肋」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表示在四川作战,想要把这块土地拿来、又拿不到;想要弃舍它又舍不得。
这「狗啮枯骨」,我想这狗也是这个意思,把这个骨头弃掉了,又舍不得,一个劲儿的咬又没有肉可吃。说凡夫贪着五欲也就是这个意思,总是还舍不得,可是继续贪着又有何所得呢?就是这么意思。
五欲增诤,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毒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假借须臾,如击石火。智者思之,亦如怨贼。
「五欲增诤,如鸟竞肉」,这五种欲它有什么作用呢?就是增长你的烦恼,它有这个作用,使令你更苦恼。「如鸟竞肉」,像那个鸟和鸟争这一块肉,你不能很安心的享受的,就是有很多问题。这世间上欲的境界是很脆弱的,老是使你心不安。所以「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这五欲就像火能烧人似的,就像逆着风捉这个火炬,这个火会烧你的手,烧你的身体的。「五欲害人,如践毒蛇」就像人脚踩到毒蛇身上了,毒蛇会咬你的呀!「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实在没有什么真实的好的可说的,就像人梦中所得的境界似的,梦中所得的境界,你醒梦的时后就知道没有那么回事,只是虚妄分别。所以我们人若是能觉悟了,也就会知道欲是虚妄的。
「五欲不久,亦如假借须臾」,这个人字加个反字(仮),我不认识这个字念什么?但是别的本的《小止观》就是「假」,是个「假」字。别的本上还没有「亦如」两个字,只是「五欲不久,假借须臾」,这五欲、色声香味触这种事情,都是不长久的。「假借须臾」,这「假借」,譬如你借人的钱,你借人的财物,你要还人家的,不是永久借给你的。这五欲也就像假借似的,不是长久的。「须臾」,一少顷就破坏了。
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后受无量苦恼。
「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为此后世受无量苦恼。」世间上的人,因为没有佛法的智慧,就被五欲所迷惑了,贪着这个五欲,到死的时候都还不肯舍掉,「至死不舍」。「为此后世受无量苦」,因为贪着这个欲就是造了很多的业,有业就有果报,所以到了后世受了很多的苦恼,到三恶道去受苦,在人间也并不是安乐的。
此五欲法,与畜生同有。一切众生常为五欲所使,名欲奴仆;坐此弊欲,沉堕三涂。
「此五欲法,与畜生同有」,这种色声香味触,和畜生是同有的,畜生也有这种欲,人也有这种欲,人也是贪着这种欲,畜生也有这种欲,是人和畜生共有的。那么人和畜生有什么不同呢?就是人若是有道德,那就和畜生不同了。人若没有道德的观念,只是人的形相不同,其他的和畜生是一样的,是「与畜生同有」。「一切众生常为五欲所使」,名为五欲的奴仆,为它作事情。「坐此恶欲,堕有三涂」,这「坐」是个「因」的意思,「因此恶欲」,因为我们贪着五欲,为五欲作奴仆,有这种恶欲;贪着五欲就是恶欲。是「堕有三涂」,这个「有」字不是太好;是「堕落三涂」,堕落到三恶道去。
我今修禅,复为障蔽,此为大贼,急当远之。
我无始劫来都是贪着五欲的,但是今生很侥幸作人了,从三恶道出来了,我现在要修禅定。「复为障蔽」,这个五欲它还不放过我,它还障碍我修禅定。「此为大贼」,这个五欲就是内心的烦恼,指内心的烦恼说,不是指外面的境界说。这个内心的欲的大贼,「当急远之」,赶快地要同它远离,要弃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