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佛法修学要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
济群法师
学佛,首先应当认识,完整的修学体系须包含哪些核心要素。把握这些要素,也就把握了佛法要领和修学方向。其次需要了解,要遵循怎样的次第。不然,即使学到一些理论,却不知其在整个修学过程所处的位置,不知各修学环节的递进关系,也难以有效运用。此外还应明确,每个步骤该如何运用于实践。
佛法浩瀚,不仅有南传、汉传、藏传三大体系,每一体系还有众多宗派和分支。我们需要探讨的核心要素和修行次第,应与任何一宗不存在冲突,并适用于一切法门的修学。
佛法有解脱道和菩萨道之分,一切宗派、法门非此即彼。解脱道的修行目标,是开发无漏智慧,契入空性,证得涅槃,成就解脱。菩萨道的修行目标,是圆满佛陀智慧、慈悲的品质,从而解除惑业,得大自在。
由此修行目标,就锁定了抵达目标的必要条件。
于解脱道修行而言,首先应对解脱道的目标及方法具足信心。皈依,正是对解脱的目标(佛)、解脱道的方法(法)及引导我们走向解脱的老师(僧)生起信心,并通过如法仪式与之建立信赖、依存的密切关系,全身心归投依靠。
仅仅相信还不够,进而须生起希求意愿,也就是发出离心。它不仅是解脱道修行的开始,也贯穿于整个修行过程,直至解脱,才是对出离心的彻底完成。
使我们不得自在、不得解脱的,是无尽生命中积累的惑业妄流。受持戒律,正是止息这一妄流的关键。但止息不等于断除,事实上,妄流的力量仍在,只是暂时进入潜伏期。出世正见,才是断除惑业的真正利器。
菩萨道的修行,同样要对佛果及菩萨道的修行方法生起信心。皈依,就是对菩萨道的目标(佛)、修习菩萨道的方法(法)及能引导我们走向无上菩提的老师(僧)生起信心,并通过如法仪式,身心归投,至诚依靠。
由仰慕佛陀的崇高品质,相信菩萨精神的伟大,而心向往之,发起殷切的菩提心。菩提心包含自觉、利他的内涵,这正是佛陀成就悲智两大品质的心行基础。
菩萨道修行不外两大任务:一是舍凡夫心,一是成就佛陀品质。菩萨行的内容不外六度,又分方便与慧两部分。慈悲与慧的修习,都离不开止观。菩萨道的修行,正是通过止观不断长养慈悲、智慧,最终圆满佛陀的品质。
由此可见,无论从解脱道还是菩萨道的修行来说,五大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缺失任何一点,必将成为修学障碍,乃至影响佛教的健康发展。
前面谈到佛法的核心要素,探讨修学次第同样离不开这些内容。内容相同,重点和意义却不同。探讨修学次第,关键是要认识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之间层层递进的关系。
学佛首先要皈依。皈依,是佛法的根本,不皈依或不重视皈依,修学便如无本之木;皈依,又是信仰的根本,对三宝是否产生依赖,对三藏教法能否信受奉行,都取决于皈依的深浅程度。皈依三宝,才能发心、持戒、闻思经教、树立正见、修习止观。
发心,是对三宝具备的品质生起希求。如果没有这份见贤思齐的希求之心,就算不上真正的佛教徒。所以,皈依后必须发心,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修习戒律、正见、止观。发心是修行的根本,如果心发错了,不论做什么,都与修行了不相干。
戒律为三学之首,也是定慧之基。因此,皈依、发心之后要受戒、持戒,这是树立正见、修习止观的必备前提。
正见与止观,则是实践佛法的关键。正见是止观的眼目,而止观则是将正见落实于心行的技术,两者相辅相成。从修学次第看,应先学正见,再修止观。依正见修行,还能帮助我们纠正心行中的所有偏差。否则,皈依可能会落入迷信,发心可能会夹带杂质,持戒可能会流于形式,而止观则可能劳而无功。
虽然这五个环节是依次深入的,但并不是说,皈依完成后才开始发心,也不意味着发心后就无须修习皈依。事实上,五个环节皆须解脱或成佛乃能究竟圆满。因而,这一次第所代表的只是每个修学阶段的重点。因皈依而有发心,但发心又是对皈依的深化,故在发心过程中还应继续修习皈依,其他也是同样。所以,它们是相互融摄的。但基本次第不能违越。
有些人直接从止观禅修入手,没有正见指引,就像进入车站,尚不知自己要前往何方,就登上不知去向何方的车。
有些人直接从学教入手,但没有戒律的防范和守护,仅依意识层面建立的闻思知见,没有力量降服烦恼习气。
有些人直接从持戒入手,但若没有正确发心,不清楚持戒的意义,持戒会变得异常艰难。
同样,若对三宝没有矢志不移的皈依之心,发心也难以长久保持。
了解修学次第,可以帮助我们安立一条循序渐进的学佛之路。
佛法无边,入门处却是唯一,即皈依三宝。修行能否成就,能否完成预期目标,首先取决于皈依的质量。作为修学开端,我们怎样由此入手,不断深化,最终由自身完成三宝品质?
首先,考察动机。是否为解脱轮回、为成佛做祖而皈依三宝?若只为求人天福报、平安顺遂而皈依,虽也能得到诸佛护佑,但只能结下一些善缘,与修行、改造生命了不相干。
其二,获得皈依体。如果皈依时发心不正确,或皈依仪式不如法,皆不能得到皈依体。
其三,守护皈依体。得到皈依体并非一劳永逸,还须日后悉心守护。尤其不能违背皈依时的誓言,若有违越,便会破失皈依体。
其四,修习并强化皈依。皈依后须日日修习,时时忆念,强化三宝在心目中的地位。我编写了以修习皈依为中心的共修仪规,包括发心、忏悔、供养、观察修、安住修、发愿、回向等内容,既可作为个人的日常功课,也可作为寺院带领信众共修的常规宗教生活。
无始以来,我们所发的是凡夫心,是贪嗔痴,由此造就现今的凡夫品质。当我们认识到凡夫心给生命带来的过患,就要以正确发心进行对治。
正确发心有二,一是出离心,一是菩提心。若发心过程中产生偏差或夹带杂质,会失之毫厘而差之千里。
发心代表着生命中的强烈意愿,但刚发时只是一念,须以观察修不断强化,方能使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声闻行者希求解脱,视世间如牢狱,三界如火宅,片刻不想停留,是为出离心。事实上,出离心若能发得真切、猛利,解脱便已成功一半。
作为菩萨道行者,同样要发起出离心,而且愿意帮助一切有情共同解脱。这种推己及人的悲悯之心,为菩提心,是成就佛陀品质的根本。
菩提心的生起和强化,也要辅以相应的观察修和安住修。除了心理引导外,还须受持、修习菩提心仪轨。
戒,为正顺解脱之本,亦为无上菩提之本。与解脱道和菩萨道修行相对应,戒律有别解脱戒和菩萨戒之分。别解脱戒,包括在家的五戒、八戒,出家的沙弥戒律、比丘戒等,通过远离五欲尘劳、约束行为来止息妄流相续,从而降伏烦恼,趣向解脱。
菩萨戒,则在止持基础上增加了作持,止恶与行善并进。菩萨戒提倡的六度万行,既是成就无上菩提的资粮,也是瓦解凡夫心的利器,还是考察菩提心是否成就的标准。
菩萨戒主要有梵网、瑜伽两大系统。相比之下,《瑜伽菩萨戒》的开遮更为善巧,而《梵网菩萨戒》是大菩萨境界,凡夫行持起来难度较大。
在汉传佛教界,绝大多数出家人都受过菩萨戒,在家众受过菩萨戒的也相当可观。但令人担忧的是,许多人受了菩萨戒,却不知菩提心为何物,只是有名无实的“菩萨”。
有鉴于此,我根据中观、瑜伽二大体系关于菩提心修习的传承,及《菩提道次第论》的菩提心教授,编写了受持、修习菩提心的仪轨。受持菩萨戒前,应从发菩提心、力行慈悲开始训练。
正见,为八正道之首,是一切法门的指南。发心不可能一步到位,持戒不可能马上圆满,包括对皈依的深化,同样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此过程中,正见就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指导我们纠正心行偏差,剔除其中杂质。
对解脱道修行来说,缘起、业果的正见极其重要。生命是习惯的积累,我们做什么、想什么,未来生命就是什么。此外,无常见、无我见、空性见,都是修学必须具备的基本认知。菩萨道的修行同样离不开正见指引,空性见才能将世俗菩提心升华为胜义菩提心。
获得并巩固正见,离不开亲近善知识、闻思经教。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我认为这个学习过程最好是一门深入,在一生修学中,具足一宗正见即可。
建立于意识层面的闻思正见往往很粗糙,如何使之趋于精确?一是通过师友间的切磋去芜存精;一是通过禅修获得实证。
止,为禅定异名,梵语奢摩他,又名三摩地,包括有所止和无所止。小乘禅观偏向有所止,即有止的对象。而禅宗及藏传佛教大圆满、大手印的修行,则属于无所止,通过特定方法直接契入空性并将心安住于此。梵语毗婆舍那,汉译为观。包含观照、观想、观察修几个层面。
许多人误读禅宗,将止观的修习片面理解为无分别。因为不重经教而缺乏闻思正见,又无善知识把手提携,造成多少禅和子的盲修瞎练。我们现有的心行基础极不稳定,且建立于颠倒认识之上。若直接从无分别入手,如何调整错误观念及颠倒心行?所以,必须以有分别的观修为前提,使心从颠倒状态中摆脱出来,乃能进入无分别的禅修。
同时,止的修习也必不可少。止,虽是佛教与外道的共法,却是修观的重要基础。若能具备止的基础,再以正观照破我法二执,契入空性就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