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觉醒法师:放下


 2020/5/10    下载DOC文档    

放下

    看破、放下、自在是人生的三重境界。在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是放下。一个人若是对经历的事情看破了,但却不能放下,他就不能获得自在人生。只有彻彻底底放下一般人放不下的一切,才能过得洒脱自在。
    有一次,坦山和尚同道友环溪和尚一同下山。当他们到了山下顺着一条小路往前走时,前面遇到一条小河,河上的木桥年久失修木头已经朽坏,又加上刚下过一场大雨,混浊的河水咆哮不已。二人正准备涉水过河,忽然听到岸边有人在哭泣。坦山与环溪一同走过去看个究竟。原来岸边还有一个姑娘,她正在无法过河而发愁哭泣。环溪拉着坦山说:“我们是出家人,帮不上她什么忙的,还是先走吧,如果耽搁了时间,完不成师父交给你的任务,你会被师父骂的。”一见他们要走,姑娘哭得更厉害了。坦山迟疑了一下,径真走到姑娘身边,说:“姑娘别发愁了,来,我把你背过河去。”姑娘的脸都红了,甚是羞怯,但还是让坦山背着涉水过了河。过河之后,二人随即与姑娘道别,继续赶路。直到晚上,他们回到寺院歇息,环溪才忍不住问坦山:“我们出家人应不近女色,可是你怎么能背着姑娘呢?”坦山听了,哈哈大笑:“你在说什么?现在你心里还抱着那个姑娘不放吗?我可是当时就把她放下了啊!”
    很多时候,烦恼是人为的,我们只有从内心放下烦恼,才能一切放下,才能体悟禅宗所说的自在。这就要求我们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如同故事中环溪看到坦山背那个姑娘,他看到的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而没有透过这个表面透视到坦山虽然背着姑娘,但这么做的本质却是助人为乐。因而坦山在现象上执著,心中有了挂碍,就无法放下了。
    唐宪宗时,颜真卿的外孙韦丹在江西任观察使,常与隐居在庐山的高僧灵澈上人吟咏唱和。有一天,韦丹派人给灵澈送去一篇新作的《思归》诗:
 王事纷纷无暇日,浮生冉冉只如云。
 已为平子归休计,五老岩前必共君。
    韦丹刺史的意思,我对于官场的纷争与功名利禄都已经看破,我正打算辞官隐居,与你一起在五老峰前一起修行。
    灵澈禅师知道韦刺史虽然对官场黑暗有所抱怨,但一时还难以舍弃官位。于是作诗一首让来人带回。诗云:
 年老身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韦丹刺史果然印证了灵澈禅师的话。他一直做官到五十八岁卒于任上,也始终没有辞官隐居。刺史之所以终老任所,还是因为放不下。
    不过,也有放得下官位隐居的。宋代孝宗时,有个尚书郎鹿何,年方四十余就自请退休,回家后在堂上挂了一块匾,写“见一” 两字,意即反用“林下何曾见一人。”
   “放下”二字,三岁小孩能说得,八十老翁行不得。真正放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像烦恼的人,总是觉得谁都跟自己过不去一样。但在生活之中,不可能没有挫折和失败。诸多的不如意,总会留下一些阴影,蒙蔽心灵的一方晴空。这就要我们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可能做到心无挂碍,久而久之,就能慢慢放下难以放下的一切。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