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清净法师:朝圣普贤愿海——《普贤行愿品》讲记 导言


 2020/4/28    下载DOC文档    

导 言

  南无阿弥陀佛!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居士慈悲!今天是2012年农历二月廿一,普贤菩萨圣诞,在这个神圣吉祥的日子里,沙门释清净和大家共同学习无比殊胜的《华严经》的精华——《普贤行愿品》,非常欢喜。经中曰:“若人于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果报唯佛能证知,决定获胜菩提道”,对此经持诵、开演、听闻,都有无量功德,能令诸佛菩萨欢喜,三宝欢喜,护法龙天欢喜,所以这是值得欢喜的事。请大众双手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请放掌。

  首先,我们来了解佛教的历史和本经的缘起。

  我们知道,佛教是由古印度传入中土。公元前565年,在古印度的城邦国——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降生了一位太子,名叫悉达多,姓乔达摩。后来出家修道,成为无上智慧的彻悟者,无量功德的圆满者,无上的究竟者,被称为“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因为他是出生于释迦族的一位圣人,故被尊称为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含有深密的涵义,浅显的解释,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能仁”者,能以仁慈一切众生;“寂默”者,不著于相。

  佛陀不是人格的神,更不是创造宇宙及主宰宇宙的上帝,或所谓的“道成肉身”,佛陀是人悟道而成的。佛陀以身示范,鼓励有志学佛的人们,及时以此人间的肉身,追求无上的佛果。到了佛陀的境界,虽然拥有种种不可思议的神迹,但那不是佛陀重视的东西,最要紧的是佛陀的完美德行和伟大智慧。如能依照佛陀所说的修行之法,切实去做,便有成为佛陀的可能。

  佛陀既有肉身,所以他是真实存在,有据可考的历史人物。唯其由于古代的印度,不重视历史年代的记录,故对释迦佛陀确切的生灭年月,不易考究。关于佛陀的出生年代,有着各种不同的传说。根据佛典的记载以及碑记,近世学者的考证结果,认定佛陀降生于公元前565年,入灭于公元前486年。

  佛陀的父亲,名叫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尊称为摩诃摩耶(伟大的摩耶),在佛陀出生仅仅一周之后,便去世了。佛陀是在其母亲的胞妹,即佛陀的姨母及父王的爱护之下,长大成人。在佛陀没有出家之前,大家都称他为悉达多太子。他的姨母,是和摩耶夫人同时嫁给净饭王的,叫作摩诃波阇波提(后出家,号大爱道比丘尼)。佛陀出家之前,娶了美丽的耶输陀罗(名闻)为妃子,生了一位小王子,名叫罗睺罗。根据《根本说一切有部律破僧事》卷三的记载,出家之前的悉达多太子,有三位妃子,一为耶输陀罗,二为乔比迦,三为鹿王。传说,佛子罗睺罗是由佛陀指腹怀孕的。

  虽然王族的生活优裕而舒适,悉达多太子却不贪恋这些世间的情、欲和享受。太子曾由城的四门出游,见生、老、病、死等现象及修道的行者,深感人生的苦痛与无常,遂萌出家修道之意。二十九岁时,太子夜出王宫,自脱衣冠为沙门。参访世间众多修行人,发现他们都没有达到解脱的境界,太子以胜慧示其不究竟处,后至苦行林,开始六年的苦行生活。当时净饭王所派的阿若憍陈如等五人也在此与太子一起修行。苦修期间,太子日食一麻一麦,虽然形体枯瘦,也没有证取菩提,遂出苦行林。此时,共修的五位行者,误以为太子退失道心,于是舍之而去。

  太子来到尼连禅河沐浴,接受了牧女乳糜供养。恢复体力后,至伽耶村菩提树下,以吉祥草敷金刚座,东向跏趺而坐,誓成正觉。当时有魔王欲行恼乱,太子以慈悲力降伏魔怨,以定慧力明一切法,以上上智通达甚深十二因缘,于明相出时,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世人尊称为“佛陀”(意为觉者),佛号“释迦牟尼”,时年三十五岁。

  释尊苦行、降魔、成道的经过,皆由太子的秘密护卫侍者优波离(佛成道后,随佛出家,是持戒第一的大弟子)所见证。释迦牟尼佛成道时曾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指出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

  释迦牟尼佛示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后,为令众生解脱苦难,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开始了四十九年的弘法事业。十方无量的诸佛、菩萨亦化现于娑婆世界,助兴佛教,救度众生。其中我们熟知的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弥勒菩萨、韦陀菩萨等。

  在四十九年的弘化生涯中,佛陀最初直畅本怀,宣演《华严经》二十一日,后观机逗教,又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经》八年,《般若经》二十二年,《法华经》和《涅槃经》共八年。这是大会式的宣讲,而对于个人各别的教化,说过无量数次。佛陀因材施教,点化迷萌,救度无量无数的人脱离苦难,感化无量数人求皈受戒。无量的众生因佛陀的教诲而弃恶修善,忏悔罪业,发菩提心,奉法修行。由此而得胜妙乐者,究竟解脱者,毕竟了悟无上菩提者无量无边。

  如佛陀在鹿野苑,向最初和他一起共修的阿若憍陈如等五人,宣说四谛、五蕴等圣妙法门,五人闻后便获果证,当即皈依佛陀,从佛出家。此后佛陀更是游历四方,化导群伦。佛陀的弟子有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等国王,及韦提希夫人、末利夫人等王妃,也有社会下层的莲花色、摩登伽等。佛陀度阿那律、难陀、阿难陀等诸王子出家,也不舍弃地位低下的优波离、挑粪匠尼提等。总而言之,佛陀的弘化是以慈摄众,以法领众,以智教众,以法养众。娑婆世界的众生刚强难化,不信因果,不信六道轮回,对于世间种种的恶行,以及对于将来所要受到的果报,无知而无所畏惧,沉溺于欲望和恶习之中。佛陀慈悲,以自身经历的食马麦、遭诽谤等事,为众生现身说法,并详细解说这些事情的前因后果,皆是往昔作恶所感,以令众生明白因果不虚之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回心自证永恒法身。

  慈悲的佛陀对众生的爱护无微不至。所教化的对象,不分贫富贵贱、种族信仰一律平等,皈依弟子日渐增多,于是便有了僧伽(僧团)。在佛陀的弟子群中,因有着种种贤圣不肖的分别,故而佛陀制定了戒律,并时常教诫弟子持戒的重要性。

  正是戒,维系了僧团的清净。个人遵照戒律而行,过着法制的生活,佛陀又规定每半月布萨诵戒一次,集合说戒,使诸比丘都能在清净戒法中长养善心,长行梵行。

  就这样说法度生四十九年,因缘将至,亦是为令众生于佛法中生珍重心,进而实践解脱之道,佛陀于年八十垂般涅槃。临涅槃之际,所有的众生都悲啼号哭,声闻、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人非人等都来集会,佛陀以大悲心开导大众:佛性常住真实无变,及常乐我净等义。又开示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和声闻、辟支都当得成大觉佛果,并广说与涅槃有关的一切菩萨法义。针对阿难所提出的四个问题,开示弟子们:在佛入灭后,要以戒为师、以四念处安住、以默摈置之调伏恶人、在一切经首安立“如是我闻”令人起信。叮咛弟子,护持净戒,常当一心,勤求出道,要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

  这是佛陀在印度的教化,我们再来了解佛教之传入中国。

  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明帝刘庄夜梦金人放光殿庭,第二天早上问及大臣。太史傅毅回答说:西方大圣人,其名曰“佛”。陛下所梦恐怕就是他。明帝就派遣中郎将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访求佛道。蔡愔等于西域遇竺法兰、摄摩腾两人,并得佛像经卷,用白马驮着共还洛阳。明帝特为他们建立精舍居住,称做白马寺。摄摩腾与竺法兰在寺里译出《四十二章经》。这几乎是汉地佛教初传的普遍说法,也为我国历史教科书所采用。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到了后汉末叶桓灵二帝的时代(公元147—189年),记载才逐渐翔实,史料也逐渐丰富。其时西域的佛教学者相继来到中国,如安世高、安玄从安息来,支娄迦谶、支曜从月氏来,竺佛朔从天竺来,康孟详从康居来。由此译事渐盛,法事也渐兴。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中,历史最悠久的宗教。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其间经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许多帝王卿相、饱学鸿儒也都加入这个行列,终于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对它的信仰深入民间,“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而佛教的哲理部分则与儒、道等相结合、相融会、相激荡,汇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大海,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现在已被人们称为中国传统宗教,而非外来宗教。

  中国佛教出现过许多派别,主要有八宗:

  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

  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

  三是天台宗;

  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

  五是禅宗;

  六是净土宗;

  七是律宗;

  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

  佛法本是一味的,由于接受者的程度,即根性的高下不一,以及生存时代与生活环境的差异,对于佛法的体悟,也就因人而异,各有下手处,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佛经中也说:“佛一圆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八大宗派各有特点,有人用一偈戏而概之为:“密富禅贫方便净,唯识耐烦三论空,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天台宗。”

  贤首宗,也就是华严宗,即是以《华严经》立宗。

  佛灭后七百年,龙树菩萨从龙宫传来《华严经》。东晋时,印度僧人佛陀跋陀罗在扬州道场寺译《华严经》,以及其他诸师的讲传疏解。唐杜顺和尚(传系文殊菩萨转世)悟入华严法界,始倡华严宗。著有《法界观》,《五教止观》,发扬华严法门。初传智俨,作《华严经搜玄记》十卷,发明十重玄门,以六相融会之。次传至贤首大师,作《探玄记》、《游心法界记》、《一乘教义分齐章》等,总判释尊一代教化为五时八教,集华严宗之大成。武则天时代,实叉难陀重译《华严经》四万五千偈,世人称为新经。时清凉大师澄观作《华严经大疏钞》,博大精微,总括小大行相,无倚无偏,大振华严宗风。清凉大师法嗣宗密,原为禅宗学者,改宗华严,著有《原人论》,禅教并重。其《圆觉经疏钞》,与清凉思想一以贯之。

  本宗所依经典:

  一、《大方广佛华严经》(60卷),晋佛陀跋陀罗译,又称旧译华严;

  二、《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唐实叉难陀译,又称新译华严;

  三、《大方广佛华严经》(40卷),唐般若译,又称后译华严。

  在三译华严中,贤首以前均依六十《华严》而弘教化,宗密则依八十《华严》而弘教化。此外,世亲造《十地经论》十二卷,为《华严经、十地品》的释论,为本宗所依论典。

  而《入法界》一品,晋译《华严经》十六卷、唐译《华严经》亦仅二十一卷。贞元译第四十卷,为晋唐二译所无,于是古德便将《普贤行愿品》一卷殿列唐译八十卷之后,形成《华严经》八十一卷的定本。《华严》一经,初会为普贤菩萨所说,终末亦普贤菩萨所说,文势连续,首尾相顾,相得益彰。

  华严宗七祖分别为:

  一、马鸣尊者。马鸣乃西土十一祖,东天竺国人。说法时,能感群马得解悲鸣,故曰马鸣,依百本大乘经造《起信论》,是为初祖。

  二、龙树尊者。龙树乃西土十三祖,南天竺国梵志之裔。始生之日,在于树下,因入龙宫而得成道,故号龙树。申明起信论义,是为二祖。

  三、帝心法师。帝心,姓杜,讳法顺。世间聋哑者遇之,必能闻能语。唐太宗诏谓之曰:“朕苦劳热师之神力,何以蠲除?”师曰:“圣德御宇,微恙何忧,但颁大赦,圣躬自安。”上从之,疾遂瘳。因锡号曰“帝心”。作法界观门,专弘华严,是为三祖。

  四、云华法师。云华,寺名。师居是寺,因以名之。姓赵,讳智俨。得帝心亲传,以授贤首,其教大行,是为四祖。

  五、贤首法师。贤首,谥号,讳法藏。其先康居国人。唐则天诏于太原寺开华严宗旨,感白光自口而出,须臾成盖,万众欢呼。如对长生殿,指殿隅金师子以喻法体用而为说法,则天领解,遂着其说为金师子章,是为五祖。

  六、清凉法师。清凉,号也。姓夏侯氏,讳澄观,会稽人。造华严大疏。唐德宗诞节,如对内殿,能以妙法,清凉帝心,遂赐号清凉。宪宗问华严宗旨,豁然有得。加号大统清凉国师,文宗开成三年示寂,凡历九朝,为七帝门师,是为六祖。(九朝: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守、宪宗、穆宗、敬宗、文宗。七帝,即代宗以下七帝。)

  七、圭峰法师。圭峰,终南山之别名。师居是山,因得是名。姓何,讳宗密,果州人。清凉尝谓之曰:“毗卢华藏,能随我游者,其汝乎。”遂著《圆觉经》、《华严经》等疏钞。唐文宗诏问佛法大意,赐号大德。是为七祖。

  《华严》是经中之王,经中之海,是佛教根本*轮,最为圆顿,而《普贤行愿品》则是《华严》关键,修行枢纽,文约义丰,法门广大。所以,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一生信解,顿超财供。

  本经说,以充满十方无量世界的上妙七宝及天人最胜安乐,布施尔所一切世界的所有众生,供养尔所一切世界的诸佛菩萨,经历尔所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但所获功德,比起听闻普贤愿王一经于耳的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可见听闻、持诵《普贤行愿品》的功德之大。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七种佛经命名中具足人、法、喻三者的经名。“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喻。经题包含七义,大是体,方是相,广是用,佛是果,华是因,严是总相,经是能诠。这个经题是人法双题,法喻齐举,体用无碍,因果周圆,所以极为殊胜,无尽法门不出于七字。

  “大”是当体得名,常遍为义。一切法中,哪一法最大呢?就是真心,它竖无初际、横绝边涯。竖,没有初际、后际,是无始无终、常住不灭的;横,没有边涯,无内无外,遍在一切处。所以心性本体是常遍的,称为大。

  六祖惠能大师说:“菩提心量广大,好像虚空一样,没有边际,也没有方圆大小、青黄赤白、上下长短、瞋怒喜乐、是非善恶、头尾等对待分别。一切诸佛国土,都如同虚空一样。世人的灵妙真如本来是空,并无一法可得;诸法自性本来空寂,也是如此。”

  “方”是从法得名,以轨持为义。心性体上本具恒河沙数自性功德,摄持而永不损减漏失,叫做方。

  “广”,从用得名,包博为义。包是包含一切;博是广博无边。由于体是常遍、相是无量,体上遍含一切作用。

  “大、方、广”并非指其它,正是直说一念心性,也就是真如佛性的体、相、用。

  真如佛性,也就是禅宗所说的“自性”。自性不是“自我”,自我是个假我、小我、无明,是我执和法执纠结成的一种自缚,并非是“真我”。在佛陀的教法中有无数对“真我”的表述,在不同的语境下,为了更加清楚表述“真我”状态,佛陀用了“无我、空性、佛性、自性、真我、真如、一真法界、如来藏、妙明真心、心”等等各种名相来表述,所说的就是“与佛无差别”的“真我”状态。

  佛言:“如来妙体即法身,清净解脱同真谛。如日与光不相离,如来功德即涅槃。真我与佛无差别,一切有情所归趣。生死涅槃等无二,其性不坏无造作。垢净如如性不异,唯佛世尊独能了。众生悉有如来藏,三宝于是现世间。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佛与众生性不异,凡夫见异圣无差。一切众生本清净,三世如来同演说。”(《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10卷)唐•般若译)

  所以,永明延寿大师云:“是以千途异说,随顺机宜,无不指归一法而已。故《般若》唯言无二,《法华》但说一乘,《思益》平等如如,《华严》纯真法界,《圆觉》建立一切,《楞严》含裹十方,《大集》染净融通,《宝积》根尘泯合,《涅槃》咸安秘藏,《净名》无非道场,统摄包含事无不尽,笼罗该括理无不归。”千经万论,指归一如。

  佛陀对于“真如佛性”的表述,有时说空,有时说有,有时说即空即有,有时说非空非有。这都是针对不同根机和次第的众生,从佛性的“体、相、用”三个角度,也就是佛性的“法、报、化”三身或分别诠释,或全面表述。就如同,要向未见过我手中这个杯子的人讲清这个杯子,需要分别表述出“材质、形状、作用”,这就是“体、相、用”。

  就像学习一部经,按照天台宗的“五重玄义”:一释名,解释一经之题目;二辨体,辨别一经所诠之体性,如《法华经》即以“中道实相”为全经所诠之妙体;三明宗,阐明一经之宗趣;四论用,论说一经之功用;五判教,又作判教相,判立一经之教相,以定一经之评价。于是,一部经就很容易理解全面了。

  我把佛陀对真如佛性的表述总结为:

中观唯识唯心见,

法报化身自显现;

心佛众生无差别,

体空相明用周遍。

  一、体空:法身,中观空性见(清净明觉,般若智慧),三法印之“涅槃寂静”。

  《心经》: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龙树菩萨: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六祖: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坛经》: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

  二、相明:报身,唯识瑜伽(苦乐觉知,转识成智),三法印之“诸行无常”。

  《维摩诘所说经》:

  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

  佛告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严净?”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佛国土严净悉现。”

  佛语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

  三、用周遍:化身,唯心如来藏(情与无情,天地万物,芸芸众生),三法印之“诸法无我”。

  有人问大龙智洪禅师:“什么是微妙的禅?”智洪禅师回答:“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空中,梧桐落叶飘零;眼前,萧瑟秋花凝霜。

  秀才问赵州禅师:“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赵州禅师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投子大同禅师与嵇山章禅师在室外品茶。大同禅师指着茶杯中倒映的青山绿树、蓝天白云说:“森罗万象,都在里边。”章禅师将茶水泼在地上,然后问:“森罗万象,在什么地方?”大同禅师说:“可惜了一杯茶。”

  僧人问临济义玄:“如何是无位真人?”玄便打,道:“无位真人是什么干屎橛?”

  僧问云门文偃:“如何是佛?”文偃答:“干屎橛!”

  僧问归省:“如何是清净法身?”答:“厕坑头筹子。”

  庄子《知北游》:东郭子请教庄子说:“你所谓的道,在哪里呢?”庄子说:“无所不在。”东郭子说:“一定要说个地方才可以。”庄子:“在蝼蚁中。”东郭子:“为什么如此卑微呢?”庄子:“在杂草中。”东郭子:“为什么更加卑微呢?”庄子:“在瓦块中。”东郭子:“为什么越说越过分呢?”庄子说:“在屎尿中。”

  在《虚云和尚年谱》中,我们可以看到虚云大师开悟偈,也是从“体、相、用”来表述自性:烫着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体空),春到花香处处秀(相明),山河大地是如来(用周遍)。

  大乘三大学派“中观、瑜伽、如来藏”三位一体,不二法门,为佛性实相之“体、相、用”。大乘八宗“律宗、三论宗、净土宗、禅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密宗”在修学上都以空性思想为根本教法,在表现形式上则各有侧重,如:天台宗和三论宗,侧重中观学派;法相宗、密宗、净土宗和律宗,侧重瑜伽学派;禅宗、华严宗,侧重如来藏学派。

  众生的“第八识藏识(佛性)、第七识末那识(习性)、第六识意识(理性)”,诸佛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及“法身、报身、化身”,又说“心、佛、众生”,实相之“空分、明分、显分”,天台之“空、中、假”,禅宗之“破初关,见自性,证化身;破重关,证自性,证报身;破生死牢关,透自性,证法身”。这都是从佛性实相之“体、相、用”三分表述的。对此,心理学为“无意识、潜意识、意识”;婆罗门为“梵天、毗湿奴、湿婆神”;道教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家为“无极、太极(两仪)、四象”;基督教为“圣灵、圣父、圣子”。修证高度和认识水平绝然不同,但方向却是有其相似性。

  南北朝时代的傅大士(傅翁)悟道偈云:“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老子《道德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当年,宪宗皇帝诏请清凉国师入宫问法,帝问:“华严所诠,何谓法界?”国师答:“法界,即一切众生身心本体。”所以,“大方广”不是说其他,唯指本性。

  再回到本经来看,大方广是所证,能证是佛华严。佛以觉照为义。华从比喻得名,以感果、严身为意义,就是:由万行圆满成就,感得佛果;由众德具备,庄严佛的十身。“严”是总相,能严是“华”,所严是“佛”。“严”以功用立名,以资庄为义,就是以广大的体用庄严法身和色身。

  “大方广佛华严”是别名,“经”是通名,即超出生死的直捷路径。

  以上七字经题,展开便是无量法海。清凉国师讲了一条“展卷难思”,意思是:本于清净法界,最初开为理、智二门;理又以体、用开为大方广,智又以因、果开为佛华严;经诠大方广佛华严六字,总共七字经题;七字展开,是一卷《普贤行愿品》,所证法界是大方广,能证普贤行愿是佛华严;一卷《普贤行愿品》再展开,就是一部《华严经》,五周因果都是佛华严的因果,所证都是大方广;《华严经》再展开,则无穷无尽。就“收卷”而言,无尽法界收为华严九会;华严九会收为《普贤行愿品》;《普贤行愿品》收为《大方广佛华严经》经题;经题收为理、智二分;理智融合为一真法界,能所双亡、事理双寂故。所以是“舒则弥纶法界,卷则足迹难寻”——展开,经的妙义遍满无边法界;收摄,了无踪迹可寻。即舒恒卷,即卷恒舒,即是展卷无碍。总之,或展开、或收卷、或广演、或简说,都是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

  经云:“无量无边法门海,一言演说尽无余”,无量无边的法门海,一个言辞就完全说尽了,这是“即舒恒卷”。又云:“如来于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一个言辞中演说了无边契经海,一字中具足无尽法义,这是“即卷恒舒”。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从所入、能入、入三方面作解释。“所入”是不思议解脱境界,“能入”为普贤行愿;“入”指智慧与法界契合,如空印于空,没有能、所。

  为什么叫做不可思议呢?言、思不及故。就是:法无名称,故语言表达不到,言语道断,口欲谈而辞丧(口欲说却无言可说);法无相状,故思维无法缘取,心行处灭,心将缘而虑息(心欲缘却无可缘)。法界没有一定的名称和相状,心不可思、口不可议,因此叫作不可思议。

  是哪个法不可思议呢?即解脱境界。解脱有作用解脱和离障解脱。作用解脱指作用自在,解脱了束缚障碍。像《维摩诘经》所说:“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等。”即安住在不可思议的解脱中,高广的须弥山可以纳入微小的芥子中。像这样,作用通彻无碍,以一现多,以小容大,一身化现无量身,一念入于一切劫等,叫做作用解脱。离障解脱是指以智慧脱离烦恼障和所知障。

  两种解脱是相成的关系,以离障解脱成就作用解脱,就是内离障碍,外用自在无碍。圭峰大师说:一切诸法本自融通无碍,只是由于内心执著、累劫缠绵,才感得外境妄相阻碍。就像在平坦开阔地带露天睡眠,梦见四边障碍重重,或有险山深水,无法通过,梦心觉悟时,则所向解脱,无所障碍。

  所以,但能消尽执著,自然一切境中作用自在。但得本,不愁末,只要在心上去除妄执,心光即流通无碍。《华严经》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普贤行愿”,《大日经疏》卷一中提到:普贤菩萨,普是遍一切处义,贤是最妙善义。是说普贤菩萨依菩提心所起愿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具备众德,所以名为普贤,代表菩萨行愿,也就是菩萨所行持的誓言。普贤菩萨又称三曼多跋陀罗,意思是具足无量行愿,示现于一切诸佛刹土。普贤菩萨代表一切诸佛的理德与定德,与文殊菩萨的智德、证德相对,两者并为释迦牟尼佛的两大胁侍。被称为“华严三圣”。文殊菩萨驾狮、普贤菩萨乘象,表示理智相即,行证相应。

  普贤菩萨应化道场为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是大乘菩萨的代表,象征着大乘佛教的精神。在《华严经》中明示一切佛法归于毗卢遮那如来及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二大士,三者并称“华严三圣”,普贤菩萨则代表一切菩萨行德本体。

  “普贤行愿”是菩萨行的表征,任何一个众生,实践菩萨行圆满之时,就是普贤菩萨,而圆满普贤的果位就是毗卢遮那如来,众生具足着普贤之因,也就是毗卢遮那佛性。

  “普贤菩萨”名称由来:菩萨因何名为普贤?《悲华经》说:“我行应当胜诸菩萨。宝藏佛言,以是因缘,今改汝字,名曰普贤。”对普贤一名的解释,历代大师各抒己见,今取唐宗密大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的解释。

  (1)约自体说: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

  (2)约诸位说:曲济无遗曰普,邻极亚圣曰贤。

  (3)约当位说:德无不周曰普,调柔善顺曰贤。

  普贤与文殊同为释迦牟尼佛的二胁士,普贤侍右,主侍定德门,文殊侍左,主侍智德门。表示如来教法,是行解并进,定慧双修。唐清凉国师对此解释非常透彻。他在华严三圣圆融观中,明二圣三对表法:

  (1)普贤表所信如来藏。故《理趣般若经》云:一切众生皆如来藏。普贤菩萨自体遍故,初会即入如来藏三昧。文殊表能信之心,《佛名经》说:“一切诸佛,皆因文殊发心故。如善财始见,即发大心。”

  (2)普贤表所起万行,一切经中,皆说普贤行愿。文殊表能起之解。故弥勒对善财说:“汝先得见诸善知识,闻菩萨行,入解脱门,皆文殊之力也。”

  (3)普贤表证空出缠法界,《华严经》说:身相如虚空故,善财见之,即得智波罗密者,依体起用故也。文殊表能证大智,显其有智方证理故。

  然此二圣,各相融摄,依体起行,行能显理。普贤与文殊,象征学佛要有信有解。信而无解,信是无明;解而无信,解是邪见。因此,这二位大菩萨,在释尊的常随菩萨众中是不能分离的一对。

  普贤菩萨,行愿无穷,分身尘刹,随缘教化众生。

  相传,中国古德拾得大士,是普贤菩萨的化身。天台山国清寺的丰干禅师,一日行经赤城道旁,听到草丛中有小儿啼哭,趋前视察,见一小孩约十来岁,问其姓名,答:“我无家、无姓、亦无名。”丰干禅师怜悯其无依无靠,带回国清寺,交给库房当茶童。因是拾来,名之拾得。

  由于拾得聪明伶俐,三年后升任斋堂香灯,及执掌出食等杂事。一天,四顾无人,竟登座与所供奉的圣像对坐而食,还呵斥圣像小果,焦芽败种。此事被知库灵熠禅师看见,斥责其对圣像不恭敬,可能头脑有毛病,罢免其香灯一职,派往厨房洗碗碟。拾得常将多余饭菜,盛在竹筒里,赠其挚友寒山子。

  有一次,寺中饭食花果被鸟啄食,拾得竟然拿着棍子打寺中供养的山神像,斥责其守护伽蓝不力,有失职责,枉受沙门供养。当晚寺里的僧人,都梦见山神说:“拾得打我,骂我。”灵熠禅师到山神像前视察,果然看见山神像有杖打痕迹,始知拾得来历不凡。

  拾得与寒山子时常往来,还常对人说佛法。但人不信,反而讥诮怒骂,甚至打他。寒山对拾得曰:“世间人秽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我该如何对他?”拾得答曰:“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后来拾得负责牧牛。一日,正值寺中半月布萨,律师正为僧众在堂中说戒。拾得驱牛群到法堂前倚门而立,并抚掌笑曰:“悠悠哉,聚得作相,这个如何?”说戒和尚怪其不敬,怒斥曰:“下人疯狂,破我说戒。”拾得见其嗔心起,即说偈曰:“无嗔即是戒,心净即出家;我性与汝合,一切法无差。”戒和尚见拾得嘻皮笑脸,气得下堂来打拾得,要他驱牛出去。

  拾得说:“我不赶牛了,这群牛,都是大德前生的知事僧,它们都有法号,不信,看我叫它们出来。”随即对牛群说:“前生律师弘靖站出来。”即有一白牛作声而过。又曰:“前生典座光超出来”一黑牛应声而出。拾得又叫:“直岁靖本出来”又有一牯牛应声出来。最后,拾得牵一牛说曰:“前生不持戒,人面而畜心,汝合招此咎,怨恨于何人,佛力虽广大,汝却辜佛恩。”

  自此,僧众始知拾得,并非凡间俗子,不再以疯子看待。后因阿弥陀佛化身的丰干禅师,对丘太守说:“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的化身!”圣迹显露,与寒山子同离国清寺,后不知所终。

  文殊、普贤两位大士,一为诸佛母,一为诸佛长子,公孙二人,常在十方诸佛前,共作佛事,常在一起,游戏人间。淳熙年间,文殊菩萨应身为兜率寺戒阇黎时,普贤菩萨亦同时化身为周氏女,排行第七,人皆称她周七娘。生时便有种种神异,长大后不肯嫁人,每天行乞于市,晚常宿于普济桥下,常与戒阇黎在一起,妙行莫测。时人不解,笑为疯婆。后有圣者歌曰:“戒师文殊,周婆普贤,随肩搭背,万世流传。”后人始知是菩萨应世。

  普贤菩萨赞偈:普贤菩萨,行愿齐周,华藏会上阐法猷,瓶泻两千酬,接引凡流,象驾任优游。

大行菩萨称普贤,重重愿海浩无边;

端坐示座六牙象,智慧化生七宝莲;

一切三昧皆自在,本来妙德尽周圆;

宝威来赞娑婆化,灵感神通震大千;

南无峨嵋银色世界大行普贤王菩萨。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罽宾国是北印度羯湿弥罗国的异名。三藏般若就是精通经、律、论三藏,名叫般若的法师。

  般若三藏,天竺人,唐朝时,在长安传法。法师从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六月至十四年二月,在大唐京师的大崇福寺,译成四十卷华严经文。隋唐时代,佛经翻译以长安及洛阳为中心,译事大盛,译师辈出。般若三藏是四十卷本《华严经》的翻译者,以此而闻名后世。同时,在隋唐译经史上,他是最后一位大译师,所译出的《华严经》也是唐代译出的最后一部大部头经典。此后,隋唐译事衰微。

   

  经文: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

   

  直译:

  这时候,普贤大菩萨对如来的极为妙好功德加以称叹,然后又对众菩萨及善财童子说:善男子,如来的功德,就是那十方世界的一切诸佛,在言说不尽的佛刹极微尘那么多的无穷大劫中,连续不断地讲说下去,也是不可能穷尽的。如果有人要想寻求这一通向无边功德的法门,就应该修习十种广大的行愿。

  哪十种广大行愿呢?

  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善财问:大圣!什么是礼敬呢?什么又是回向呢?

   

  讲解:

  连结前文第八十卷末尾的偈颂,总结赞叹如来的功德广大无尽,这时候,普贤大菩萨称扬赞叹了如来的极为妙好殊胜功德。普贤菩萨告诉诸菩萨及善财童子说:善男子,如来的功德,就是十方世界的一切诸佛,在言说不尽的佛刹极微尘那么多的无穷大劫中,连续不断地讲说下去,也是不可能穷尽的。如果有人要寻求这一通向无边功德的法门,就应该修习十种广大的行愿。

  像这样,演说者是无上的佛陀,而且集合了十方一切诸佛;演说时间是无量佛刹极微尘数劫,而且相续不断,纵然这样,仍不能说尽如来功德,以此凸显了如来功德极为广大。《华严经》云:“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说尽佛功德。”

  善财童子,因其出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出,故有此名。善财童子为《华严经》“入法界品”之主人公,是修菩萨道行者的光辉榜样,他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后,从文殊菩萨处渐次南行,经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最后修行圆满、证入法界。他在普陀洛迦山拜谒观世音菩萨,得到指点教化,后来,民间为观世音菩萨塑像时善财和龙女(法华经)成为其左右胁士。

  “此功德门”,指如来浩瀚如海的功德。想成就圆满的佛果功德,就必须修持圆满的因行——礼敬诸佛等的十种广大行愿。清凉国师这样讲到应修普贤行愿的原因:“广说能证普贤行愿,令入法界,则成如来胜功德故。若不依此普贤行修,设经多劫亦不成故。”因此为了成就如来功德,应当修学普贤十大行愿。

  善财童子代表与会大众提问:“大圣!请问从礼敬到回向的十种广大行愿,具体应如何行持?”

  以下普贤菩萨就显示每种行愿的修行方法,讲每一行愿时都标出愿名、显示愿王之相,最后总结无尽。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