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明
称谓:无明
拼音:wú míng
梵语:avidya^
巴利语:avijja^
解释:不能见到世间实相的根本力量,也是我们执取和贪爱的根源。
详细释义
编辑本段
《 佛学大词典 》
为烦恼之别称。不如实知见之意;即闇昧事物,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状态。亦即不达、不解、不了,而以愚痴为其自相。泛指无智、愚昧,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认识。为十二因缘之一。又作无明支。俱舍宗、唯识宗立无明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即称作痴(梵moha )。
就十二缘起中无明支解之,无明为一切烦恼之根本。阿含经谓,无明乃对于佛教真理(四谛)之错误认知,即无智;且其与渴爱具有表里之关系。说一切有部以‘三世两重’之因果来解说十二缘起,谓其中之无明系指过去烦恼位之五蕴,由于该位诸烦恼中,以无明之作用最强,故总称宿世烦恼为无明。唯识宗则以‘二世一重’之因果加以解释,谓无明与行能牵引识等五果之种子,故为‘能引支’;其中,与第六意识相应之‘痴’,能起善恶之业,称为无明。
有部与唯识宗又将无明分为相应无明与不共无明二种。相应无明,系与贪等根本烦恼相应共起;不共无明,则无与之相应而起者,以其独自生起,故又作独头无明。且成唯识论卷五将不共无明更分为恒行不共无明与独行不共无明。恒行不共无明,系与第七末那识相应之无明,即与贪等根本烦恼相应而起,此无明无始以来恒行,障碍真义智,故称恒行;又自一切凡夫心常无间之观点言,乃与相应于第六意识之无明有异,故称为不共。独行不共无明,系与第六意识相应之无明,以其与其他根本烦恼不相应,单独而起,故亦称不共。此独行不共无明复依其与随烦恼俱起与否,更细分主独行无明与非主独行无明。
唯识宗又区分无明为种子与现行,其中,常随众生,隐眠在第八阿赖耶识中之无明种子,称为随眠无明;对此,无明之现行,缠缚众生,系着生死(迷之世界),称为缠无明。又缠无明有相应与不共,即为随眠、缠、相应与不共等四种,称为四种无明、四无明。此外,无明复可分为根本与枝末、共与不共、相应与不相应、迷理与迷事、独头与俱行、覆业与发业、种子子时、行业果、惑等十五种无明。
据胜鬘经之说,与见惑及三界之修惑(贪等)相应之相应无明,称为四住地之惑。所谓四住地即: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其中,见一处住地指见惑,后三住地则指三界之修惑。又独行不共之无明为无始无明住地之惑(若合以上四住地之惑,则称五住地之惑),此无明住地为一切烦恼之根本,唯如来之菩提智得以断之。
据大乘起信论之说,无明为不觉,此不觉分为根本无明与枝末无明二种。根本无明,又作根本不觉、无始无明、元品无明,忽然念起无明或元初之一念。即不了达真如平等之理,故忽然起动差别对立之念的元初,即为诸烦恼之元始、迷妄之最初,皆非由其他烦恼所生者,故谓‘忽然’。以其极微细,故难以区别心王与心所之状态。故根本无明即最细微之动心,而诸种惑、业、苦等皆以此一念起动之心为根本,故称根本无明。此即无始无明住地之惑。枝末无明,又作枝末不觉,即依根本无明而起之枝末的染污心,有三细六粗之惑业。
据天台宗之说,依空、假、中三观可断除见思、尘沙、无明三惑。此中,无明即迷于非有非空之理,而为障碍中道之惑。亦即中观所断之对象。关于断除无明者,在天台所判‘化法四教’之别教,于十回向伏无明,在初地以上至妙觉等十二阶位,断尽十二品无明。此际,十回向中,最后之第十回向断除最初之无明,进入初地;此最初之无明复分三品来断,故称三品之无明。在圆教,则于初住以上至妙觉等四十二阶位断尽四十二品无明,此际,第五十一阶位(等觉)之最后心即显妙觉智,由此能断除最后之无明(称为元品无明、无始无明、最后品无明)。然以上为过去之说,实则圆教不立三观之次第,而主张持一心作观,三惑同体,同时可断。[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卷二十五、卷三十八、大智度论卷四十三、成实论卷九、成唯识论卷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八、卷五十六、卷五十八、卷六十四、十地经论卷八、俱舍论卷九、卷十九、摩诃止观卷六上、胜鬘经宝窟卷中末]
【无明】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术语)梵语阿尾儞也Avidy&amacron;,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义章二曰:‘于法不了为无明。’同四曰:‘言无明者,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俱舍论十曰:‘明所治无明。(中略)其相云何?谓不了知谛宝业果。’(四谛三宝业因果报)。唯识论六曰:‘云何为痴?于诸事理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无明】 《 英汉对照佛学词汇 》
Ignorance == 无明
Sanskrit word is Avidya. Literally, it means darkness without illumination. Actually it refers to illusion without englightenment, i.e., the illusory phenomena for realities. Avidya is the first or the last of the Twelve Nidanas. Ignorance, karma and desire are the three forces that cause reincarnation.
【无明】 《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
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痴的别名。
【 无明 】 一般解释
无明就是不知道自己在想啥,在做啥。
通常人们常用“无明之火”形容发怒或生气,就是说人们在生气之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们都很自信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没有进入“无明”。可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忧虑与恐惧呢?
实际上,无明是人注定要进入的,原因在于偏见。我们的世界观是在经验中形成的,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经验的左右。我们的大脑中记忆的东西无可避免地成为我们认识事物、判别事物的基础。特别是我们爱怜与痛恨的人或事物非常能够触动我们进入“无明”。即便是简单的事物的判别也不可避免地有偏见存在。由于无明,就自然产生命运。因为命运就是偏见造成的。
避免进入“无明”的方法是消除偏见。见多识广无疑是较好的。但是见识再多,也不能遍历所有过程。反省是最好的办法。观察自己每一个念头而不作评价就能够使之得到真正的自由。因为它解脱了经验教条的束缚。实际上,我们听到的每个观点(包括正谈论的)都会束缚我们的心智。因为我们害怕未知而依赖已知,总希望我们现成的观点指导我们行动和思考。我们的心智就会腐败庸俗,不知不觉地进入“无明”。在觉知念头同时觉知自己的觉知时,我们不会有任何判断,因为我们也能觉知自己的判断和不判断。
典故
编辑本段
什么是无明?无明是佛学的名词。在小乘佛法里,无明是十二因缘的起首,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
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我们的思想情绪都是无明,生从哪里来?死向
何处去?父母未生前,我究竟是谁?死后是否真有轮回?有没有我?这些一概不
知,皆在无明中。大无明就是一切的大疑问,学佛不从这里入手,一切都是空事,
没有用,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此是因地法门。
其次,我们心念的来去,以及思想情绪控制不住,自己做不了主,反而做了
思想情绪的奴隶,这些妄想烦恼从哪里来?是唯心?是唯物?是生理?是心理?
自己永远搞不清楚,这就是无明。假如这个因地法门认识不清,只求佛保佑,求
佛加庇,说老实话,这正是无明烦恼。
佛说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文殊菩萨担心我们不但无明断不掉,连无明是什
么东西都莫名其妙,所以,特别代我们提出问题:云何无明?
下面是佛对无明所作的回答。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
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什么是无明?实在很难作答。我们知道凡是善于说法者,都善用比喻。人的
思想与感情经常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人世间的语言文字有限,所以,人与人交谈,
要面对面,看表情、手势、动作才能了解得清楚。
其实,语言加上这些表情动作,还无法真正完全明了,否则,人与人之间,
不会有那么多误会。要想以世间的文字语言,来表示形而上的道,非常困难。因
此,大教主都善于用比喻,佛经里比喻最多,故事也最多,基督教的新旧约圣经
里比喻也特别多,犹太人的法典里比喻也是一样多。比喻是语意表达最好的方式,
但是,我们人反而受比喻的影响,抓住比喻当真话,例如问说:月亮在哪里?便
用手指一指,月亮在那里,结果,把手指当作月亮了!这是很可怜的事。现在,
释迦牟尼佛也只好用比喻来解释。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无明就是颠倒,颠倒乃佛经所提出,
而意义特别深远。佛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其实这句话已经把一切佛
法都讲完了。我经常说个笑话,人本来就颠倒了。你看!上帝造人就造颠倒了。
两只眼睛都长在前面,后面什么都看不见,所以走路会被车子撞倒,假如眼睛一
只长在前面,一只长在后面,就不会有那么多车祸了。眉毛长在手指头上的话,
早晨起来当牙刷用,多方便。鼻子倒过来,吃完饭,把筷子往鼻子一插;下雨打
伞也方便,往鼻子上一插,不用手撑着。嘴巴假如长在头顶上,吃饭往头上一倒,
免得浪费时间。口袋里的钞票脏得要命,又不能当饭吃,却要数了又数,然后还
要放在保险箱里。人不吃它就会死的米、麦,却摆在那里没有人理,你说众生颠
倒不颠倒?黄金、钻石能作什么用?却珍惜得不得了,贵得要命,结果,还惹来
杀生之祸,颠倒不颠倒?说什么打是情,骂是爱,颠倒!
人世间没有一样不颠倒,众生颠倒,知见不正,样样颠倒。不颠倒,就成佛
了。佛是什么?中国禅宗祖师说佛是无事的凡人,没有事的平凡人,哪个人能够
做得到?都是无事生非,都在颠倒之中。
中国禅宗的傅大士,南北朝时代人,弥勒菩萨的化生,与达摩祖师见过面。
他写了一首颠倒的偈子: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这首偈子千古以来,有几个参透?如果能参透,你就悟道了。有些学道的人
说这是密宗啊!空手把锄头,打坐阳气一动,两手赶紧结个手印。步行骑水牛,
哦!任督二脉通了。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口水是甜的,赶紧咽下去。这样
讲真是乱七八糟,颠倒中的颠倒。我当年的禅宗老师说:这首偈子永远参不透的。
我说先生(我们以前称老师为先生),您露一点消息给我们好不好?“好呀!”
他说:“半夜起来贼咬狗,捡个狗来打石头,从来不说颠倒话,阳沟踏在脚里头
。”哈!更颠倒!
如何才不颠倒呢?明代大诗僧苍雪大师有首诗: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
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
这才不颠倒!这才有资格参禅。
所有众生一动思想,一有情绪就是颠倒。世法与佛法是同样的道理,我常常
鼓励出家的同学要懂世法,世法懂了,佛法就通了。红楼梦里有两句话:“世事
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贾宝玉一辈子最讨厌这两句话,这两句是贾宝
玉的父亲亲自所写,挂在贾宝玉的书房里,藉此教育他,后来,贾宝玉懂了这两
句话,也就出家当和尚去了。其实,什么是世间法?什么是出世法?红楼梦全都
给你点出来了,只是一般人看不懂罢了。我们从颠倒的观念来看世间,很多人做
人处事,无一不颠倒,时时颠倒,处处颠倒。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好好的一件
事,搞到后来,吵起架来,大家弄得不愉快,就是因为世事不能洞明,人情不够
练达,把事情搞颠倒了。
再说,人们不只是世间法颠倒,严格说来,念佛打坐想成佛,是不是也颠倒?
这是个大问题,因为佛不在念中求,佛不在坐中求,更不在拜拜中求。那么,佛
究竟从何处求?假如这个问题没有搞清楚,目标都迷迷糊糊,你说你学佛,岂不
颠倒焉哉?
下面佛再解释什么是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释迦牟尼佛在此作了一个比
喻,如同我们走路,走到一个地方,突然迷失了方向,一时迷糊,东西南北分不
出。地球是圆的,本来没有方位,东西南北是人定出来的,根据太阳及地球磁场
定出来的。那么,谁令你迷失方向呢?无主宰,不是鬼,不是神,也不是上帝,
而是你自己迷掉了。
如何四方易处呢?如何迷掉的呢?学佛必须要把这个原因找出来,学佛第一
步必须先认识清楚什么是不颠倒的,什么是正的,不过,佛没有讲,他说妄认四大
为自身相,他说我们搞错了,弄颠倒了,把肉体当成我,肉体是四大合成,地水
火风四大合和而成。坚固的物质谓之地大,如石头、土地、高山,在人体说来就是
骨头肌肉。水大,地球上的雨水、冰雪,人体上的血液、脓痰、尿、汗都属水大。
火大,外界的太阳能,人体内的体温都属于火大。风大,大自然的气流,人体里
的呼吸谓之风大。我们的身体是由这些四大合成的机器,但是,这些不是我,只
是我之所属,只是拥有几十年的使用权,走的时候要交还给大地。我们住的大地
对我们太好了,给我们吃,给我们住,给我们用,我们还给它什么呢?吐口水,
拉大便,倒垃圾,空气污染,水污染,脏的都给它,最后死的时候,臭的还归还给
它。它也不生气,照单全收。所以,道家教我们做人要效法天地,只有布施出来,
不想回收。佛说一切众生把这个肉体认作是我,颠倒了,所以,
很多人学道打坐尽在身上搞,气脉通到这里罗!又通到那里罗!最后全通到殡仪
馆去!身体四大是假的嘛!你把它当真的我,是不是颠倒?
再来呢?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什么是六尘?色,外面的光,眼睛看得见
的东西。声,耳朵听得见的声音。香,鼻子闻得到的气味。味,舌头尝得到的味
道。触,身体感受得到的感觉。法,意识想得到的思维。四大所合成的肉体则有六
根,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机能。外界的六尘,六种物理现象,与肉体的
六根相互作用,产生了影像,谓之六尘缘影。例如,照片、电影、电视都是缘影,
都是假像,可是,这些缘影很厉害唷!都会引动我们的喜怒哀乐。看到
它们痛苦,我们也痛苦;看到它们高兴,我们也高兴。你看!我们人多么颠倒!
明明知道是假的,还是要受它影响。
想想我们的思想,都在六尘缘影中颠倒。例如最近流行的电影甘地传,看完
回到家,还在感叹甘地真伟大。其实,甘地已死了好久,电影中的甘地又是假的,
可是,这部电影就是那么感动人,感动得当场掉眼泪,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被六
尘缘影所欺骗。人生的一切事物都是六尘缘影,昨天所发生的事情能留得住吗?
能再把它摆在眼前吗?不能,这些都过去了,都是六尘缘影。可是,我们经常想
起昨天的事,都会气愤得不得了,难过得不得了,一切众生都在六尘缘影里玩,
把六尘缘影当作自己的心。
好,现在释迦牟尼佛把这一切都否定了,教导我们四大合成的身体不是真的
我,六尘缘影也不是真的我。再深入研究,如果这身心不是我,那么,什么才是
真正的我?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下面佛又用了一个比喻,他说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我们现有的身心
不是我,但是,并没有离开我,它是我们真正生命的反映,如空中花,空中哪有
花?把眼睛揉一揉,在空中出现一点一点的,或者头发昏,看到眼前一点一点的
小星星。又如你们打坐看到亮光,看到佛菩萨,对不起,譬彼病目......不能认
真,当真你就错了。及第二月,各位有没有看到过第二个月亮?月亮只有一个,
对不对?可是,月亮多得很,古人有句诗:
“千江有水千江月”
只要有水的地方,就出现一个月亮。水中的月亮是不是真的月亮?不是,是
天上月亮的反映。
到这里,各位看,佛经写得多美。“圆觉经”、“楞严经”、“维摩诘经”
这三部经典的文字,真的美到极点。透过这美丽的文字,我们要了解到这个身心
不是真我。
学佛的第一步就是破除无明,不要弄颠倒了,不要把这个假的身心当成真我,
把它看得牢牢的。想想看!我们一生时间中百分之九十五都在为这个躯体而忙。
它需要睡觉,躺在床上,人生已去了一大半。它会饿,吃三餐饭,可有得忙了,
买菜、洗菜,要煮、要炒,吃完了,还要洗,吃下去也挺麻烦,又要排泄出来。
早晨起来,还要洗脸;冷了要加衣服,热了要脱衣服。为了生活奔波,要工作,
要受气,忙了一辈子,结果,它还是不属于我的,最后属于殡仪馆的焚化炉。你
看!我们被它骗得多苦!众生颠倒!除此之外,又是名,又是利,那更有得忙了,
忙了一辈子,结果如何呢?人真是可怜啊!
要透过这些假相来寻求真正的生命,不要被这些六尘缘影骗住了。其实,大
家念佛打坐也是在玩自己的六尘缘影,尤其是学道学密宗最喜欢讲梦,跑到我这
里来,老师啊!我昨天做了一个梦......如何如何,唉呀!我听一个头三个大,
明明是梦,明明是假的,偏偏讲了又讲,最后还说这个梦是真的,你说众生颠倒
不颠倒?
【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
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释迦牟尼佛告诉文殊菩萨说:虚空中实际没有花,虚空就是空的,没有东西,
因为眼睛有病,所以看起来有花。如精神分裂症的人看到鬼看到神,在他脑海里、
眼睛的确有鬼。
说到精神病,谁有病?谁没病?很难判定。绝对没有病正常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已经圆寂的释迦牟尼佛,一个是还未出生的弥勒佛。每个人都有病,因为
都在颠倒妄执之中。以前我到精神病院看那些病人,待久了,我就发觉不对劲,
全体都是病人,你说他们不正常,他们才觉得你不正常呢!后来我对两位精神病
科的医师说:你们小心唷!搞久了,你们也会变精神病,结果,不出所料,几年
以后真的也都变成精神病。因为众生颠倒,谁对?谁错?搞不清楚。
病者妄执,妄执就是把假的抓住当真的。眼睛病了,看到虚空里花朵的存在,
就是妄执。因为这样搞久了搞习惯了,不但迷惑了虚空的样子,连真的花的样子
也忘记了,都把假的当成真的了。
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我们生了又死,死以再来投生,如此生生
死死,轮转不停,就是因为妄执的缘故,就是因为把假的当真的缘故。此“妄执”
就是其他经典所讲的“业”。
我以前经常和几位神父说笑话,我说你们的圣经内容涵意很好,可惜,翻译
得很糟,那种白话文是明朝时代翻译的,没有文学价值,所以,在中国弘扬不开。
佛教之所以在中国能生根发展,佛经翻译文字优美,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折服
了中国的知识分子,这一点是很大的原因。圣经中译不但文字不美,说理也有问
题。你说人生来就有罪,令人听起来就反感,老子我生来就没有罪,我妈妈也没
有罪,我爸爸也没有罪,我的老祖宗也没有罪,为什么上帝说我有罪?不通嘛!
但是,上帝说的没有错,只是你们不懂,你们没有办法依文化背景适当翻译。人
生来不是有罪,而有缺憾,
不完美,不圆满,也就是说人生来就有业,有善业、恶业,以及不善不恶的
无记业,这个业不是罪,而是一股力量,牵着你跑。
我们在大颠倒之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搞不清楚,一切都在妄执,
都受业力影响,都被错误的思想左右。为什么有烦恼?为什么有痛苦?因为自己
妄执。所以中国禅宗说到所有的佛法,只有一句话:“放下。”但是,人就那么
可怜!偏偏放不下。听了禅宗的放下,天天坐在那里,放下!放下!如此又多了
一个妄执--“放下”。
唐代白居易学禅,写了一首诗,这首诗等于把「圆觉经」的开头讲完了。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哪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金刚经”所讲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一切皆空,一切诸相皆非相。有余
无余是佛学的名称,得了道的境界是无余涅盘,也叫作无为。有余涅盘是小乘境
界的道果,无余涅盘是大乘境界的道果。言下顿悟,一切解脱,谓之“言下忘
言一时了”。人生本来是梦,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梦中之梦,都是妄执,都是
假的。佛告诉我们自性本来空,既然是空,还要求个果位?还想得个道?所以,
“空花哪得兼求果”。阳焰就是光影,夏天在高速公路上,就可以看到前面路上
漂浮着水,这就是阳焰,这是假的光影幻境,怎么会是水呢?“摄动是禅禅是动
”,把两条腿盘起来,把心里的念头拼命压下去,以为这就是学佛,以为这就是
静,其实,这才动得厉害。假如你不求清净不求空,“只缘无事可思量”,自然
而然,这就对了,“不禅不动即如如”。
懂了白居易这首诗,才能了解“圆觉经”这一节,佛所告诉文殊菩萨的话,
一切众生皆因妄执而生,人都把假的当成真的。
【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
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接下来,佛再进一步解释什么是无明,无明并没有一个真东西。例如我们闭
起眼睛静坐,眼睛好像什么都不想,心中一念,若有若无,似想非想,此正是无
明。但是,你再一寻找,这个东西在哪里?它没有体,假的,所以说,此无明者,
非实有体。
“如梦中人,梦时非无。”佛在此又作一个比方,例如人在做梦的时候,梦
中的境界都是真的,并非没有。我常告诉人家,当一个人在做梦的时候,不要去
叫醒他,叫醒他是罪过,很残忍。你看有些人做梦时,笑得多甜!他在梦里多享
受!多舒服!这种经验大家都有过吧!
可是,人很可怜,古人有两句诗:
“多情自古空遗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这就是人生。好梦最容易醒,醒来想再接下去,接不下去,所以,不要去叫
醒梦中人,让他多做做好梦。我有时在想,佛说唤醒梦中人,到底是慈悲?还是
狠心?我觉得一切众生让他做做梦,蛮舒服的!何必去叫醒他呢?
“乃至于醒,了无所得。”等到梦醒的时候,才晓得刚才在做梦,什么都是
假的,什么都没有。注意!现在我们正在做梦哦!等到大彻大悟,就会发觉我们
白天睁着眼睛做梦,与夜晚闭着眼睛做梦,没有两样。晚上做梦是幻,白天做事
一样是幻。可是,我们凡夫众生梦中认为是有,醒来还不愿意承认它是假的,还
想继续梦下去;明知现在是在梦中,还是愿意沉迷下去。
“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例如我们眼睛生病,看到虚空
中有花朵;眼病医好了,花没有了,这些亮光哪里去了?从哪里消失的呢?不,
不可以这么说。它本来就是没有的,它本来就是虚幻的,它旨空生空灭,它不在
虚空中生,而是在你这里生。何以故!为什么呢?无生处故。空中的花本来是假
的,因为我们以病态的眼睛去看虚空,虚空才出现花影,虚空还是虚空,虚空中
并没有多出花朵来,当然也就没有生处,也没有灭处。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其实,我们真正的
生命是无生的,是生而不生的。什么是生灭呢?例如我现在讲话,各位在聆听抄
写,动一下,显出一个现象来,经过一段时间空间,又消灭了,一生一灭,一来
一往,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乃至心里所想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是
生灭法。假如我们被这些生灭的现象所转,就是凡夫。假如能够发觉在这生生灭
灭之中,有个不生不灭的,生而不生,灭而不灭,动而不动,无形无相,就可以
如佛经所说:“证无生法忍,登菩萨地。”就可以不须断除生灭,就不在生死之
中。
由此可见,宇宙万有的现象都是相对的,有生有灭,有来就有去,有善就有
恶,有是就有非,有动就有静,这是生灭法,现象界两边相对,是靠不住的。能
生能灭的,而不生不灭的才是佛道。所以,打坐念佛求静,静也是生灭法。静久
了,也坐不住,要下来走走,定久了要出定,静极思动,动极思静。为什么凡夫
想打坐求静?动久了,烦了,所以想图个清净。但是,真让你静下来,却又静不
了。我有几个朋友很羡慕出家同学的清净,想退休,我都劝他们不要,为什么?
因为很多人一旦退休,没事做,静不下来,结果,退到“阴”国去了。所以,学
佛的第一步要先能享受寂寞,没有这种修养,不要谈学佛。
想当年我在峨眉山顶闭关的时候,山峰顶上,不要说人影没有,连鬼影子都
没有。万山冰雪,孤零零一个我,所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就是如此境界。有时夜晚看经,一盏油灯,一灯如豆,孤灯独影,那才清净!
那才享受!这才真是享尽清福,是人生一大享受。你们学佛修道,回去看到老婆
孩子,抱一抱,然后就走开去打坐,偶尔清净一下,老婆孩子还是在旁边,假如
真把你丢到人烟绝迹的地方去,保证你吓都吓死。
以上是讲到妄见生灭,轮转生死,顺便提起。我们继续看下去。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
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佛告诉文殊菩萨成佛的第一步怎么走,我们都有资格成佛,谁都一样,包括
蟑螂、蚂蚁一切众生。第一步因地怎么修呢?“知是空华,即无轮转”,要晓得
所有的一切都是虚空中的花朵,今天我们讲的,听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假的。
人生如戏,要晓得我们现在是在唱戏,演父母的就要像父母,要演得大家都叫好。
但是,不要忘了你是在唱戏,唱完戏,卸了妆,都要殡仪馆报到去了,这一切都
是假的。但是,一般人唱戏都唱昏了头,上了台就下不来,上台容易下台难。
同时要认识清楚,“亦无身心受彼生死”。生生死死是现象的变化,我们那
不生不死的真我,并不在此生死上,你要能找到这真生命,才可以了生死。注意,
我们那不生不死的道,“非作故无”,不是造出来的,也不是修出来的。你说我
敲了好多木鱼,打了好多坐,念了好多咒语,大概可以成佛了吧?哈!那是你妄
想!观自在菩萨在“心经”中不是也告诉我们:“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
减”。你修他没有多,你不修他也没有少,它不是造作出来的。空本来就是空,
不是你修出来的。
你们平常打坐觉得空空的,唷!好舒服!好清净!我见到了空性!不要自欺
欺人,那是你自己身心造出来的一种感觉。甚至,有的人跑到我这里来 说:“老
师,糟了!掉了!我说:“什么掉了?”“那个空空洞洞的掉了!”你 们说好不
好笑?空不是你修出来的,不是你不修就不空,他不用你修,本来就空。 我常常
讲,不要去空妄想,怎么那么多事?是妄想来空你啊!妄想本来是空,你 想留他
也留不住,用不着你去空他,所谓:
“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尽还来千百回,
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
懂了这个道理,就可以开始修行了,这是如来因地。我此话不会骗你们,讲
错了,下地狱,到地藏王菩萨那里第四层地下室,地狱本来十八层,现在时代进
步了,又加了四层地下室。(众笑)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