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解深密经》简言4


 2020/2/7    下载DOC文档    

    《解深密经》简言/4/作者:南山草人

   (六)地波罗密多品——“地”,指土地,能生和所依的意思;《佛地论》中说,地是所依、所行、所摄。“波罗密多”,译作到彼岸,是说由布施等力,能从生死此到达涅槃彼岸,故称到彼岸。

  在前品“分别瑜伽品”中,对菩萨道的过程是作总说,而本品是对菩萨道作别说(细说)。比如开始观自在菩萨请问佛陀:菩萨道十地,加上第十一佛地,是由哪几种清净所摄?佛陀就说,是由四种清净所摄,即“增上意乐清净”能摄初地(菩萨道第一极喜地称初地);“增上戒清净”能摄第二离垢地;“增上心清净”(指戒定慧三学中有增上势力的“定学”)能摄第三发光地;“增上慧清净”能摄第四焰慧地至第十一佛地。就是说有了这四种清净,就能摄得诸地。

  又比如佛陀对菩萨道十地及第十一佛地作出细说:佛陀告诉观自在菩萨说,成就大义,得未曾有的出世间心,生大欢喜,这样就是第一极喜地;远离了一切犯戒,这样就是第二离垢地;所得的三摩地和闻持陀罗尼(陀罗尼:译为总持、能持、能遮,总摄忆持的意思,指能令善法不失、恶法不起。),能够为无量智光所依止,这样就是第三发光地;所得的菩提分法,能够烧掉诸烦恼,这样就是第四焰慧地;修习菩提分法,经极艰难方得自在,这样就是第五极难胜地;能现前观察诸行的流转,又对于无相,须多修作意才能现前,这样就是第六现前地;能远证入无缺、无间、无相作意,与清净地共相邻接,这样就是第七远行地;于无相得无功用,在诸相中不被现行烦恼所动,这样就是第八不动地;于一切种说法自在,获得无碍广大智慧,这样就是第九善慧地;粗重之身比如广大似天空,法身圆满比如广大无边的云那样,什么都能覆盖,这样就是第十法云地。菩萨永远断除了最极微细的烦恼障和所知障,对于一切种的所知境界无着无碍,现正等正觉,这样就是第十一佛地。

  那么修波罗密多,就要依以上诸“地”来对治二十二种“愚痴”及十一种“粗重(种子习气)”:

  初地时,对治执着于补特伽罗(补特伽罗:梵语音译,意译为“数取趣”,指轮回转生的主体,为古印度外道十六知见之一,是“我”的异名。佛教主张无我说,不说有生死主体的真实补特伽罗(胜义补特伽罗),但为解说方便起见,而将人假名为补特伽罗(世俗补特伽罗)和法的愚痴及与此二愚痴相应的粗重(种子习气);第二地时,对治微细误犯的愚痴和种种业趣愚痴及与此二愚痴相应的粗重(种子习气);第三地时,对治欲贪愚痴和圆满闻持陀罗尼愚痴及与此二愚痴相应的粗重(种子习气);第四地时,对治等至爱愚痴和法爱愚痴及与此二愚痴相应的粗重(种子习气);第五地时,对治一向作意弃背生死愚痴和一向作意趣向涅槃愚痴及与此二愚痴相应的粗重(种子习气);第六地时,对治现前观察诸行流转愚痴和相多现行愚痴及与此二愚痴相应的粗重(种子习气);第七地时,对治微细相现行愚痴和一向无相作意方便愚痴及与此二愚痴相应的粗重(种子习气);第八地时,对治于无相作功用愚痴和于相自在愚痴及与此二愚痴相应的粗重(种子习气);第九地时,对治于无量说法陀罗尼,无量法句、文、字陀罗尼,后后慧辩陀罗尼自在的愚痴和辩才自在愚痴及与此二愚痴相应的粗重(种子习气);第十地时,对治大神通愚痴和悟入微细秘密愚痴及与此二愚痴相应的粗重(种子习气)。在佛地时,对治对于一切所知境界极微细着愚痴和极微细碍愚痴及与此二愚痴相应的粗重(种子习气)。(按:到了永断这些烦恼及其相应种子习气,即佛说“永离一切随眠”(随眠,指阿赖耶识中的烦恼种子),那就成佛了)。

  这过程,有六种应学事,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到彼岸等。其中“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等三种,说菩萨由修布施,对治悭吝贪爱烦恼,以利乐众生;“持戒”,说菩萨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能断身口意一切恶业;“忍辱”,说菩萨由修忍辱,能忍辱一切有情骂辱打击及外界一切寒热饥渴等之大行,即能断除嗔恚烦恼;“精进”,说菩萨精励身心,精修一切大行,能对治懈怠,成就一切善法;“静虑(也称禅定、三昧、三摩地)”,说思维真理,定止散乱,心一境性,能调伏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趣向寂静妙境;“智慧到彼岸(般若波罗密)”,说通达诸法体性本空之智,断除一切烦恼,证得真性之慧,能对治痴昧无知(无明)。

  这样修习波罗密多,佛告诉观自在菩萨说有四种最胜威德:一是能舍弃悭吝、犯戒、心愤、懈怠、散乱及智慧所对治的邪见;二是能成为无上正等菩提的真实资粮;三、在现世法中就能摄受自他,饶益有情;四、于未来世能得到广大无尽可爱的诸果异熟(异熟,梵语毗播迦,旧译果报,新译异熟。“因”有善有恶而“果”是非善非恶的,此果属于与因是异类,叫“异熟”)。

  观自在菩萨还请教于佛陀说:世尊,菩萨以哪种波罗密多取一切法无自性性呢?佛陀告诉说:以般若波罗密多能取诸法无自性性。观自在菩萨问:那为什么不取有自性性?(按:说“能取”,说明有所取。既然能取无自性性,说明也能取有自性性)。佛陀告诉说:我终不说以无自性性取无自性性(按:因“无自性性”是离名言不可说取的,如果说取,就成为有执着的“无自性性”了,这与其本义不相符),虽然无自性性是离诸文字,是自内所证的,但也是不可以离开言说文字而能宣说的,因此我宣说般若波罗密多能取诸法无自性性。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原创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