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14)


 2020/1/31    下载DOC文档    

  (二)方便有余土。若人念佛功深,以离杂乱之心,专念一句名号,心口相应,字字分明,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如是念佛,名事一心。若达此境界,虽不求断惑,而见思烦恼,自然断落。则从此界之同居秽土,横生极乐方便有余净土。

  (三)实报庄严土。若忆佛念佛,历历分明,行住坐卧唯此一念,无第二念,不为贪嗔烦恼诸念之所杂乱,是名事一心。事上即得,理上未彻,属定门①摄,未有慧故。若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于自本性,忽然契合,了知能念所念唯是一心。不住有念,不落念。如《疏钞》云:‘若言其有,则能念之心,本体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无,则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无念而念,念而无念。言思路绝,不可名状。唯是一心,清净本然之体,更有何法而得杂乱。是名理一心,属慧门②摄,兼得定故。念佛若达理一心,破一分无明,则生实报庄严土,同时分证常寂光净土。

  实报庄严土乃法身大士之所游居。别教③初地④,圆教初住⑤以上诸大士,始得生此,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方生此土。此土大士,色心⑥自在,身土互现。于一毫端,现宝王⑦刹。于微尘⑧里,转大法轮⑨。称性庄严,无障无碍。圆教初住以上直至等觉菩萨四十一位⑩法身大士皆属此土,位位皆分证常寂光土。

  【注释】

  ① 定门: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术语)定慧二门之一。定者禅定,门者差别之义,对于慧门而言。慈恩寺传序曰:‘考绳墨以立定门,即贯华而开律部。’

  ② 慧门: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术语)入于智慧之法门也。最胜王经一曰:‘开阐慧门,善修方便。’

  ③ 别教:

  《佛学大词典》:为天台宗所立藏、通、别、圆等化法四教之一。宣说华严等诸大乘经中不共二乘之旨。此教别为菩萨说恒沙俗谛之理,用道种智断尘沙及界外之见思、无明三惑,修诸波罗蜜自行化他之行,立三贤十圣之位,以无碍道金刚喻定为因,解脱道涅盘四德为果,不利益声闻缘觉二乘,只利益菩萨,故称别教。又以不共二乘,故称不共教。化法四教中,别教为界外之事教,故虽明实相中道,而‘但中’之理不圆融相即,须次第修空假中三观,次第照三谛之理,次第经历五十二位阶次,次第破见思、尘沙、无明三惑,次第得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等三智。

  ④ 初地: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术语)菩萨乘五十二位中十地之第一。见十地条。

  《佛学大词典》:[十地]条(节略),据慧远之大乘义章卷十四所释:(一)欢喜地,又作净心地、圣地、无我地、证地、见地、堪忍地。即初为圣者,遂起大欢喜心之位。(二)离垢地,又作具戒地、增上戒地。即舍离起误心、破戒、烦恼垢等之觉位。(三)明地,依禅定而得智慧之光,并修闻、思、修三慧,使真理渐明之觉位。(四)炎地,舍离前三地之分别见解,以智慧火烧烦恼薪,因此而悟智慧之本体。即依其觉所起之阿含光,如珠之光炎之位。(五)难胜地,已得正智,难再超出之位。或谓已得出世间智,依自在之方便力救度难救众生之位。(六)现前地,听闻般若波罗蜜,而现前生起大智之位。(七)远行地,又作方便具足地(无相方便地)、有行有开发无相住。即修无相行,心作用远离世间之位。此位往上更无可求之菩提,往下更无被救之众生,因此沉潜于无相寂灭之理,有不能修行之虞,此谓七地沈空之难。此时十方诸佛以七种法劝励精进,再鼓起修行之勇气,以进至第八地;此谓七劝。(八)不动地,又作色自在地、决定地、无行无开发无相住、寂灭净地。不断生起无相之智慧,绝不为烦恼所动之觉位。(九)善慧地,又作心自在地、决定行地、无碍住。菩萨以无碍力说法,完成利他行,即智慧之作用自在之觉位。(十)法云地,又作究竟地、最上住。得大法身、具自在力之觉位。

  ⑤ 初住: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术语)菩萨乘五十二位中十住之第一。

  《佛学大词典》:[十住]条,又作十地住、十法住、十解。菩萨修行之过程分为五十二阶位,其中第十一至第二十阶位,属于‘住位’,称为十住,即:(一)初发心住,又作波蓝耆兜波菩萨法住、发意住,谓上进分善根之人以真方便发起十信之心,信奉三宝,常住八万四千般若波罗蜜,受习一切行、一切法门,常起信心,不作邪见、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难处,常值佛法,广闻多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于空性之位;并以空理智心习古佛之法,于心生出一切功德。(二)治地住,又作阿阇浮菩萨法住、持地住,谓常随空心,净八万四千法门,其心明净,犹如琉璃内现精金;盖以初发之妙心,履治为地,故称之。(三)修行住,又作渝阿阇菩萨法住、应行住,谓前之发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无障碍。(四)生贵住,又作阇摩期菩萨法住,谓由前之妙行,冥契妙理,将生于佛家为法王子;即行与佛同,受佛之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五)方便具足住,又作波渝三般菩萨法住、修成住,谓习无量之善根,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无缺。(六)正心住,又作阿耆三般菩萨法住、行登住,谓成就第六般若,故非仅相貌,且心亦与佛同。(七)不退住,又作阿惟越致菩萨法住、不退转住,谓既入于无生毕竟空界,心常行空无相愿,身心和合,日日增长。(八)童真住,又作鸠摩罗浮童男菩萨法住,谓自发心起,始终不倒退,不起邪魔破菩提之心,至此,佛之十身灵相乃一时具足。(九)法王子住,又作渝罗阇菩萨法住、了生住,自初发心住至第四之生贵住,称为入圣胎;自第五之方便具足住至第八之童真住,称为长养圣胎;而此法王子住则相形具足,于焉出胎;犹如从佛王之教中生解,乃绍隆佛位。(十)灌顶住,又作阿惟颜菩萨法住、补处住,谓菩萨既为佛子,堪行佛事,故佛以智水为之灌顶;犹如刹帝力王子之受权灌顶。已至灌顶住之菩萨即具有三别相:(1)度众生,谓堪能修行,成就十种智,而能度众生。(2)得甚深所入之境界,一切众生乃至第九法王子住之菩萨亦不能测量其境界。(3)广学十种智,了知一切法。

  ⑥ 色心: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术语)有形质碍之法,无知觉之用者谓之色,反之而无形质可见,有知觉之用者,谓之心。在于诸法,谓之色心,在于有情,谓之心身。身即色也。仁王经上曰:‘色心是众生根本。’

  ⑦ 宝王:

  《佛学大词典》:宝为庄严之意,王为最上之意。意谓用七宝庄严者;表示最胜、最上之意。旧华严经(大九·四一○上):‘摩尼宝王清净照,最胜威神靡不见。’

  ⑧ 微尘:

  《佛学大词典》:音译阿拏、阿耨。单称微、尘。即眼根所取最微细之色量。极微,为俱舍论卷十、卷十二所说色法存在之最小单位。以一极微为中心,四方上下聚集同一极微而成一团者,即称微尘。合七极微为一微尘,合七微尘为一金尘,合七金尘为一水尘。此外,诸经论亦每以‘微尘’比喻量极小、以‘微尘数’比喻数极多。

  ⑨ 转法轮: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术语)佛之教法,谓之法轮。说教法,谓之转法轮。轮者,转轮圣王之轮,宝,有回转与碾摧之二义,回转四天下,碾摧诸怨敌。佛之教法,亦回转一切众生界,摧破诸烦恼,故譬之曰法轮。轮者,譬说教法。转自心之法,而移他之心,恰如转车轮也。止观辅行一曰:‘轮具二义:一者转义,二摧破义。以四谛轮转度与他摧破结惑,如王轮宝能坏能安。’嘉祥法华义疏曰:‘流圆演通,不系于一人,故称为轮。无累不摧,亦是轮之义。’法华经方便品曰:‘恭敬合掌礼,请我转法轮。’法华文句五曰:‘转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转法轮。

  ⑩ 四十一位:

  《佛学大词典》:即华严经所说之大乘菩萨修行阶次。菩萨之修行,渐次臻于佛果之阶位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等觉等四十一位。有关菩萨修行之阶次,诸经论所说不一,唯识家亦采取四十一位之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菩萨教化品则于上记四十一位之前,别立‘十信’,而有‘五十一位’之说;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所说之五十二位,历来被视为最周全,系于五十一位之后,即等觉位之后,另加‘妙觉’之位。

  【译文】

  (二)方便有余土。如果念佛人的功夫深,可以远离杂乱的心,专念这一句名号,心与口相应,字字分明,心不离开佛,佛不离开心,念念相续,没有间断,像这样念佛,叫做事一心。如果能达到这个境界,虽然没有希求断惑,然而见思烦恼会自自然然断落。则能够从此世界的同居秽土,而横生到极乐世界的方便有余土。

  (三)实报庄严土。如果能够忆佛念佛,历历分明,在行住坐卧之中唯有此一念,没有第二念,不被贪嗔烦恼等诸多妄念所杂乱,就叫做事一心。但这只是从事上得到了一心,而从理上讲还未能彻达,仍然是含摄在定门的范畴内,因为还未能透出自性本具的智慧。如果在百尺竿头,能更进一步,于自己的本性忽然契合,了知能念所念只是此一心。不住于有念,也不落在无念之中。如《弥陀经疏钞》中所说:‘如果说它是有,则能念的心,本体自空;所念的佛,了不可得。如果说它没有,则能念的心,灵灵不昧;所念的佛,历历分明。’无念而念,念而无念。言语和思想都达不到,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只是这一心,清净本然的自体,还有什么法能令它杂乱呢。这就叫做理一心,是含摄在慧门的范畴内,兼得定的缘故。念佛如果能达到理一心,破一分无明,则是生到实报庄严土,同时分证常寂光净土。

  实报庄严土是法身大士所游行和居住的地方。别教的初地菩萨,圆教的初住菩萨以上阶层的大

  菩萨,破了一分无明,证得一分法身,才能生到此土当中。此土的大士,色与心自在无碍,身与土互相显现互相融入。能在一根毫毛的端头,现出宝王刹土。在一粒微尘之中,转大法轮。其是称性的庄严与美好,没有丝毫的障碍。圆教初住菩萨以上一直到等觉菩萨这四十一位的法身大士都是生在这个国土当中,每一阶位都是分证常寂光土。

  【心得报告】

  下面念老接着阐明后面的三土。先说第二方便有余土,可以看出,这就是念佛功夫继续加深,老实话讲,也是一般念佛人很难达到的“事一心不乱”的境界。从事相上可以做到心不离佛,佛不离心,从证得的果位而言,等同于小乘声闻、缘觉或大乘权教菩萨,在这一阶位水平段上都属于方便有余土。至于为何称为“方便有余”,四土的划分本是源自于天台家,在《天台观经疏》中说:“修方便道断四住惑,故曰方便。无明未尽,故曰有余。”意思就是说,由于是以修空观的方便法而断除了三界见思烦恼(等同于四柱惑),所以称为方便。而因尚未破除无明烦恼,也就是还没有明心见性,还有未尽之处,故而称为有余。天台家有“六即佛”的说法,这个阶位则属于第四“相似即佛”位。净土宗则是通过念佛的方法而达到同样的断惑水平,故而往生到极乐世界时,就等于是横生到了方便有余土。

  下面是第三实报庄严土。前面方便有余土之所以说“有余”,就是事上圆满做到了,但理上没有彻达。换句话说,就是还没有契入于清净本然的自性,还是用的阿赖耶识,用的是妄心,但是用的正,与自性相应,没有偏斜。而证入这一土的人做到了“无余”,念老引用莲池大师《弥陀经疏钞》,阐述地非常详尽。念佛念到这个境界就是净宗所说的达到了“理一心不乱”,就已经有能力在十方世界示现八相成道,度化众生,就是天台宗“六即佛”之中的第五“分证即佛”。从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的法身大士,一直到圆教第十一地的等觉菩萨,都属于实报庄严土的范畴。等觉菩萨还有最后一品生相无明没有破,所以还没有证得究竟圆满。

  最后一段文中说到,“色心自在,身土互现”,这是《华严经》上所讲“理事无碍”的境界,圆教八地以前的阶位都在这个境界中。“色”可以理解为物质现象,“心”可以理解为精神现象。我们一般凡夫的见解,一定是要打成两截,哲学领域所谓“二分法”。而入在这个境界里,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是一,不是二,是一体的,色就是心,心就是色,没有妨碍,所以说是“色心自在”。“于一毫端,现宝王刹。于微尘里,转大法轮。”则是“事事无碍”的境界,要到圆教八地以上才能入得这个境界。概要的后面会讲到本经与华严同具“十玄门”,通过十玄,就可以对事事无碍的境界有个大致的了解。这里主要就是体现出实报庄严土包含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无尽功德!

  (4)常寂光土。法身佛所居之土,名为常寂光土。《要解》云:‘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故知身土不二,皆属强名。寂照同时,非思量境。又常寂光三字全显涅盘三德①如来秘藏。常即法身德,法身常住故;寂即解脱德,尘劳②永寂故;光即般若德,智光遍照故。等觉大士破尽四十一品无明,更破最后一品生相无明③,法身全显,圆证三德,彻本心源,究竟清净,证入常寂光土。

  凡夫带业往生④同居土,以亲闻佛训故,无退转故,寿命无量故,故必于此一生,圆断诸惑,圆净⑤四土,故生同居,亦即生上三土。故曰圆生四土。

  【注释】

  ① 涅盘三德:

  《三藏法数》:[三德]条,﹝出金光明经玄义﹞法身、般若、解脱是为三,常乐我净是为德。(常即不迁不变,乐即安隐寂灭,我即自在无碍,净即离垢无染。佛以此四者为德也。)[一、法身德],法即轨法,谓诸佛由轨法而得成佛,故名法身。此之法身,在诸佛不增,在众生不减。众生迷之而成颠倒,诸佛悟之而得自在。迷悟虽殊,体性恒一,具足常乐我净,是名法身德。[二、般若德],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佛究竟始觉之智,而能觉了诸法不生不灭,清净无相,平等无二,不增不减,具足常乐我净,是名般若德。[三、解脱德],不系名解,自在名脱。谓佛永离一切业累之缚,得大自在,具足常乐我净,是名解脱德。

  ② 尘劳: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术语)烦恼之异名。贪嗔等之烦恼,坌秽真性,劳乱身心,谓为尘劳。维摩慧远疏曰:‘烦恼坌污,名之为尘。彼能劳乱,说以为劳。’长水楞严疏一上曰:‘染污故名尘,扰恼故名劳。’止观一曰:‘尘劳即是菩提。’

  ③ 生相无明:

  是指无始无明。

  《佛学大词典》[无始无明]条,谓无始以来即恒常存在之无明。为生死流转之根本惑体。平等法界之理不达,妄隔平等之理性,称为无明;又如是闇惑之心,隔离理性,故又作间隔。依此无明之间隔而生种种烦恼,造种种业,受种种果报。故胜鬘经、大乘起信论等诸经论称为无始无明,菩提心论则称为无始间隔。关于无始之名,有如下三种解释:(一)就因缘生之理而言,谓凡一切有为法,乃因缘和合而生,现世之果,由前世之因而生;前世之果,更由前世之因而生,如是推究,故知无初始,若以为有初始,即是无因生之外道,而非佛法。(二)就惑体相依之义而言,谓枝末无明依根本无明,根本无明依真如,此乃缘起法自然之理。此时无明为惑之根本,无明之先更无初始之惑法,故称为无始。依此释,则无始为根本之异称,以成无明有始之义。依此义,大乘起信论以忽然念起为无明;天台家称为元品无明,大乘起信论之注疏家则称为根本无明。故如忽然、元品、根本等,皆为有始之异称。大乘经论所说,多依此义。此为去妄归真之一种教法。乃‘权大乘’之义。(三)就真妄同体之义而言,谓真如与无明,乃一法之异称,如水与冰,冰之自性即为水,无明之自性即为真如。非先为水而后为冰,如言先为水,则仅为教法之方便说而已。

  ④ 带业往生:

  《佛学大词典》:谓命终之后,带着宿业,往生他道。业,即吾人之身、语、意等一切之身心活动,具有力量可影响未来。往生,即死此生彼之意。就广义可言,通指受生三界六道及诸佛净土,然主要指受生极乐。吾人漂流于六道轮回中,一生所造之善恶业为数甚多,有生天业、做人业,或堕三恶道业。然命终后仅能受一种果报;依佛法揭示,凡所作业都可能感果,但非一定感果,须视时节因缘而定。若一生中造三种业,却不能同时生三道;若生一道,其他二道之业即为其所带,然因缘条件不足,故无润生之可能。此种往生即称带业往生。

  修念佛法门者,若因缘条件具足,于命终时,得往生净土,其宿昔所造之恶业、不净业,无法现行,此即所谓带业往生。一般凡夫,由于真智慧未现前,即使得以往生,亦仅能带业往生,而带去之业力亦因‘缘’不具足而无感果之可能,此即属于‘非择灭’。反之,若为大智慧之圣者,因已断离烦恼系缚,证得真谛,永不再受轮回,故其感生死苦果之业力亦已消灭,此即属于‘择灭’,系圣道所得。

  ⑤ 圆净:

  《三藏法数》:[圆净涅槃]条,智极故名圆,惑尽故名净。据性而言,虽无染净;约修而说,惑智宛然。智若契理,惑毕竟不生,智毕竟不灭;不生不灭,名圆净涅槃。(惑智宛然者,惑即所断之烦恼,智即能断烦恼之智慧也。)

  【译文】

  (4)常寂光土。法身佛所居住的国土,称为常寂光土。《阿弥陀经要解》中说:‘实相的本体,非只是寂灭,也非只是明照。而又是寂灭而恒常明照,明照而恒常寂灭。明照而又寂灭,勉强叫做常寂光土。寂灭而又明照,勉强叫做清净法身。’所以可知身与土是不二的,都属于是勉强命名而已。寂灭与明照是同时的,不是我们可以想象到的境界。此外常寂光这三个字完全显示出了涅盘的三德与如来的秘藏。常就是法身德,因为法身是常住的。寂就是解脱德,因为永远脱离了业习烦恼。光就是般若德,因为智慧的光芒能够遍照于法界。等觉菩萨破尽了四十一品无明烦恼,再破掉最后一品生相无明,法身就得以全部显现,圆满证得三德,彻底地究达于自心的本源,究竟清净无染,证入常寂光土。

  凡夫带业往生到凡圣同居土,由于能够亲自听闻到佛陀教诲,不会再有退转,而且寿命是无量的,所以必定能够在这一生当中,圆满地断掉所有的烦恼惑业,圆净于四土之中,所以往生到凡圣同居土,也就等于是往生到上面的三土当中。所以叫做圆生四土。

  【心得报告】

  入于常寂光土,就是证得了华严经中的第五十二个阶位,究竟圆满的妙觉果位,就是天台宗“六即佛”中的第六“究竟即佛”,就是圆满地回归于自性。在这个境界里,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什么也没有,而又什么都能现,就是所谓的寂而恒照。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什么都能现,却又没有丝毫起心动念,湛寂常恒,就是所谓的照而恒寂。对于后面的三土,古大德常用月亮来作比喻,前面的“方便有余土”好比是水中倒映的月亮,与真月亮的形象相仿佛,但并非真实;而实报庄严土就好比是真月亮,但不是满月,还有所欠缺;而“常寂光净土”,就好比是十五的满月,圆满无缺。

  通过前面的层层渗透,最后一小段则总结了为何称为“圆生四土”。最关键之处就在这个“圆”字上面,核心的核心,只要能带业往生同居土,就等于是往生到了上面的三土,就能一生圆满成佛!

  又此土修行难,退缘①多故。故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少如麟角②也。极乐成佛易,无退转故。经中《往生正因品》云:‘诸往生者,皆得阿惟越致;皆具金色三十二相③;皆当作佛。’极乐胜于十方者,首在带业凡夫,一生彼国,便得阿惟越致。阿惟越致,此翻不退。又不退有三义:(1)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2)行不退。除见思惑,伏断④尘沙⑤,恒度众生,不堕小乘地。(3)念不退。破无明,显佛性,念念流入如来果海⑥。以上三种不退,若在此土修持,须断见惑,如藏教初果,通教见地⑦,别教初住,圆教初信,名位不退。通教菩萨,别教十向,圆教十信,名行不退。别教初地,圆教初住,方名念不退。但此净土法门,横生圆超,不可思议。凡往生者,不再堕凡地,是证位不退。极乐国土,唯一佛乘,故不堕于小乘,是行不退。既生同居,即同生上三土,圆修圆证。于此土中,必破无明,显佛性,而证念不退。于念不退中,超尽四十一因位⑧,一生成佛。如《要解》云:‘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又‘了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又极乐不退之因缘有五:一、弥陀大悲愿力摄持,故不退。二、佛光常照,菩提心增进,故不退。三、水鸟树林悉演妙法,增其正念,故不退。四、纯诸菩萨以为胜友,外无魔邪,内无烦恼,故不退。五、寿命永劫⑨与佛齐等,故不退。

  慨夫,圣德难思,佛恩难报。弥陀悲心至极,圣智无伦,从而流现此凡夫易生之同居净土,行人不须断惑消业,只要信愿持名,下至十念,皆得往生,横出三界,永离诸苦,位登不退,一生补佛。超情离见,不可思议。是乃十方世界之所无,故为千经万论所同赞者也。往生同居,便是横生上三土。证位不退,亦即圆证三不退。念念普利群生,心心流入觉海,是为本经之趣。

  【注释】

  ① 退缘:

  《佛学大词典》:退转之因缘。即妨碍佛道之修行,或使行位退转之障碍恶缘等。俱舍论光记卷三、大毗婆沙论卷六十举出阿罗汉之五种退缘:(一)多营事业,(二)乐诸戏论,(三)好和斗争,(四)喜涉长途,(五)身恒多病。成唯识论了义灯卷四亦列举五项退缘:(一)僧事,(二)和诤,(三)远行,(四)多病,(五)乐诵经。迦才之净土论则谓,凡夫之人若在娑婆秽土,由于五种退缘,故易退转;若生西方,则无五退缘,故不退转。其所举之五退缘即:(一)短命多病,(二)有女人及生染六尘,(三)恶知识,(四)不善及无记心, (五)常不值佛。

  ② 麟角:

  《佛教哲学大词典》:麒麟之角。用于譬喻极为罕见的事物。

  ③ 三十二相:

  《三藏法数》:一、足安平相谓足下安立,皆悉平满,犹如奁底也。二、千辐轮相辐即车轮中之辐,谓足下毂网轮纹,众相圆满,有如千辐轮也。三、手指纤长相谓手指纤细圆长,端直[月*庸]好,指节参差,光润可爱,胜余人也。四、手足柔软相谓手足极妙柔软,胜余身分也。五、手足缦网相谓手指中间,缦网交合,文同绮画,犹如鹅王之足也。六、足跟满足相跟,足踵也,谓足之踵,圆满是足也。七、足趺高好相谓足之趺,高起如真金之色,趺上之毛,青琉璃色,种种庄饰,妙好圆满也。八、腨如鹿王相腨,股肉也,腨如鹿王相者,谓足腨渐次纤圆,如彼鹿王之腨,纤好第一也。九、手过膝相谓双臂修直,不俯不仰,平立过膝也。十、马阴藏相谓阴相藏密,犹如马阴,不可见也。十一、身纵广相谓身仪端正,竖纵横广,无不相称也。十二、毛孔生青色相谓身诸毛孔,一孔一毛,生相不乱,右旋上向,青色柔软也。十三、身毛上靡相谓身诸毫毛,皆右旋向上而偃伏也。十四、身金色相谓身皆金色,光明晃曜,如紫金聚,众相庄严,微妙第一也。十五、身光面各一丈相谓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也。十六、皮肤细滑相谓皮肤细腻滑泽,不受尘水,不停蚊蚋。十七、七处平满相谓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皆平满端正也。十八、两腋满相谓左右两腋平满而不窊也。十九、身如师子相谓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师子王也。二十、身端直相谓身形端正平直不伛曲也。二十一、肩圆满相谓两肩圆满而丰腴也。二十二、四十齿相谓常人但有三十六齿,唯佛具足四十齿也。二十三、齿白齐密相谓四十齿皆白净齐密,根复深固也。二十四、四牙白净相谓四齿最白而大,莹洁鲜净也。二十五、颊车如师子相谓两车隆满,如师子王也。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谓咽喉中常有津液,上妙美味,如甘露流注也。二十七、广长舌相谓舌广而长,柔软红薄,能覆面而至于发际也。二十八、梵音深远相谓音声和雅,近远皆到,无处不闻也。二十九、眼色如金精相谓眼目清净明莹,如金精色也。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睫目旁毛也,谓眼睫殊胜,如牛王也。三十一、眉间白毫相谓两眉之间,有白玉毫,清净柔软,如兜罗绵,右旋宛转,常放光明也。三十二、顶肉髻相谓顶上有肉,高起如髻,亦名无见顶相,谓一切人天二乘菩萨,皆不能见故也。

  ④ 伏断:

  《佛学大词典》:指伏惑与断惑。制伏所起之惑,而使之一时不起,称为伏惑;断绝惑种,而使之毕竟不生,称为断惑。有漏道之对治仅能伏惑,依无漏道方得断惑。

  ⑤ 尘沙:

  《佛学大词典》:尘沙惑之略称。为天台宗所立三惑之一。天台宗以见思惑、无明惑与尘沙惑并称为三惑,其中之尘沙惑系指能障碍俗谛之事智,而令菩萨之化道不得自在之‘不染污无知’。此惑遍于三界之内外,须以三观中之‘假观’破除之。又此惑无数无量,远超过恒河沙数,故称为尘沙惑。复因此惑能妨碍菩萨自由自在教化众生,故又称化道障惑。

  ⑥ 果海: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譬喻)佛果之功德广大譬如海。华严疏四曰:“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⑦ 见地: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乘共十地之第四位,当于声闻乘之预流果。见四谛之理,断三界之见惑,初得圣果者,即第十六心之道类智也。见大乘义章十四,四教仪集注下。

  ⑧ 因位:

  《佛学大词典》:为‘果位’之对称。与因地同义。指修行佛因之位。亦即未至佛果以前之修行位,称为因位。

  ⑨ 永劫:

  《佛学大词典》:永久劫之略称。谓无限长之时间。劫,即古代印度表示极大时限之时间单位。又作旷劫。兆、载皆表极大之数。据无量寿经卷上载,阿弥陀佛于‘因位’为法藏菩萨时,为济度众生而发四十八愿,更于重发誓后谓(大一二·二六九下):‘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故阿弥陀佛因位之修行,称为永劫修行,或兆载永劫行。或形容众生轮回流转时间之久长,称为永劫,如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末所说(大四七·四八七中):‘十恶、五逆、至愚人,永劫沈轮在久尘。’若用于指未来之情形,则称为未来永劫。

  【译文】

  此外,在我们这个国土当中修行是很难的,因为退缘有很多。所以致使修道的人多如牛毛,而能得道的人却少如麟角。在极乐世界成佛很容易,因为不会退转。在本经《往生正因品》中说:‘所有往生的人,都能够成为阿惟越致菩萨;都能够具足金色三十二相;都应当会作佛。’极乐世界能够胜过十方世界的原因,首先在于带业的凡夫,一旦往生到这个国土,便能够得到阿惟越致。阿惟越致,此处翻译为不退。另外不退有三个含义:(1)位不退。得以入于圣流,不会再堕落成凡夫。(2)行不退。断除见思惑,伏住或断除尘沙惑,恒常度化众生,不会再堕入到小乘。(3)念不退。破除了无明烦恼,显现佛性,念念都流入如来的果海当中。以上这三种不退,如果在此土修持,必须要断掉见惑,如藏教的初果位,通教的见地位,别教的初住位,圆教的初信位,叫做位不退。通教的菩萨,别教的十回向,圆教的十信,叫做行不退。别教的初地,圆教的初住,才叫做念不退。但此净土法门,横生于四土,圆满地超越各个阶位次第,不可思议。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不再退堕到凡夫的境地,这是证得位不退。极乐世界,唯是一佛乘,所以不堕于小乘,这是证得行不退。既已生到凡圣同居土,也就是同时生到了上面的三土,圆满地修持,圆满地证入。在此土当中,必然会破掉无明烦恼,显现佛性,故而证得念不退。在念不退当中,超尽了四十一品的因位,一生成就圆满的佛道。如同《阿弥陀经要解》所说:‘五逆十恶的人,十念就能得以成就,带业往生,往生阶位在下下品的人,也都能获得三不退。’又有,‘对此能够明了,才能深信阿弥陀佛的愿力。相信佛力,才能深信名号的功德。相信持名念佛,才能深信我们自己的心性本来就不可思议。’另外,极乐世界不退转的因缘有五个:一、阿弥陀佛大悲愿力的摄持,所以不退。二、佛光常照,菩提心因而得以增进,所以不退。三、水鸟树林都能够演说妙法,增长行人的正念,所以不退。四、纯都是菩萨作为殊胜的善友,外界没有魔王外道的干扰,内里面没有烦恼,所以不退。五、寿命是永劫的长久,与佛相齐等,所以不退。

  真是令人慨叹啊,圣贤的德能难可思议,佛陀的恩德实在是难以报答。阿弥陀佛的悲心达到了至极之处,其殊胜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从而才流现出了这个凡夫也容易往生的同居净土。修行人不必要断除烦恼和消除业障,只要能够真相信,肯发愿,并恳切地持念阿弥陀佛的圣号,最低哪怕只有十念,也都能够往生,从而横超于三界之外,永远地脱离种种的苦难,登上三不退的地位,一生就可以补佛位。超越并远离了凡夫的情执与妄见,真正是不可思议。这在十方世界都是没有的,所以千经万论都共同赞叹这个法门的殊胜。往生到凡圣同居土,也就是横生到了上面的三土。证得了位不退,也就是圆满地证得了三不退。念念都能普遍地利益广大众生,心心都可流入如来果觉的大海,这就是本经的归趣。

  【心得报告】

  前文主要阐述了归趣中的“圆生四土”,这一段则是说明“径登不退”。在我们这个世界当中修行,的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最大的困难就是退缘,或者说是障缘太多了。上文的词典注释中,给出了五种类别的退缘,只是就大体而言,细分则会多得多。对于退缘,只要是真心学佛的人,相信都会有很深的体会。尤其在初学阶段,我们常常会遇到的一种现象,就很能说明问题。比如我们做一般的事情似乎还没有感到有多么大的阻碍,可是学佛偏偏就不一样,一旦你想要努力精进地修学,例如专门找个时间诵经、念佛、拜佛等等,就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出现,或遭家人反对,或者琐事缠身,总之有意无意就是扰乱你不能按计划进行。早年我曾对此大为烦恼,后来随着听经闻法的深入才明了,这些都是自身无始劫以来造作深重罪业的结果。我们多生多劫以来,必定曾有意无意地障碍过他人修行,现在我们也是在承受果报。有果必有因,我们真能深信因果,就怪不得别人,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就不会生烦恼了。只有多多地忏悔业障,并保有耐心,最关键的是就要努力改正自己的过失,知过改过,知恩报恩,只要能够坚持不懈,境遇自然会慢慢好起来。

  我们现在身处末法时期,尤其又赶上自有史以来不曾出现过的大乱之世。除了一些直接来自于外界的干扰以外,再有就是我们自身的贪嗔痴慢不易降服,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现代社会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更确切地说就是电视、电脑、手机这些网络媒体的传播,力量超乎想象。这一点不必细说,相信无论是否学佛,我们都有同样的切身感受。恩师常讲,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如果说有谁能够不受干扰,不受诱惑,不造作罪业,那他必定是佛菩萨再来。所以说在现前这个世界中修行,“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少如麟角”,恐怕还要加一个“更”字!

  念老在文中再次强调了极乐世界成佛更容易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没有退转,带业的凡夫,只要升到极乐世界,一生不退作佛,这也是极乐世界胜于他方世界最突出的地方。好比我们上学选择学校,遇到了这么一所重点校,只要能入学,从小学、初中、高中,每个人都一直会读到博士,统统是保送,没有辍学、没有留级,出来都是最顶尖的人才!

  关于三种不退的概念,文中有详细的论述,每种不退所对应藏、通、别、圆四教的阶位也都罗列出来了。唐代智者大师,传说是释迦摩尼佛再来,他在其著作《四教义》中对释迦摩尼佛一代时教的阶位划分有着非常详细的论述。但是这部书文字量很大,对于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的净土宗学人而言不易受持。在大藏经中还可以找到一部叫做《天台四教仪》的著作,是高丽囯的(旧时称为高丽,现在的朝鲜)谛观法师所作,只有一卷,可以说是《四教义》浓缩后的精华。不是专学天台宗的人,读这一篇就可以对四教各个阶位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在上一大段的末尾,念老又给我们列出来极乐世界之所以能够不退转的五种因缘,正好可以与注释中的五种退缘相对应。一正一反的比较,厌离娑婆,欣慕极乐之心自然便会生起。学习这些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获得佛学常识,关键是让我们了解到,在这个世界中修行,要想达到这些阶位是多么困难,而在极乐世界,罪业凡夫,一得往生,便是阿惟越致菩萨,在弥陀愿力的加持下,圆证三不退。这是听起来是极为不可思议的事情,然而如果我们能够对净土宗不断深入,长时熏修,把理搞透了,搞明白了,我们的这个信、这个愿就会非常踏实,这是我们深入经藏最真实的利益!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修学报告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