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简说中国汉传佛教礼仪之四,重视佛教礼仪的意义所在


 2020/1/28    下载DOC文档    

  在佛教中,礼仪又叫行仪、威仪、仪轨等,是一种礼节、制度,具体是指佛弟子们的日常行为规矩、准则、佛教的庆典、传法、诵经、供养、施僧、拜忏、祈福、荐亡等。是佛教行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是佛教思想、文化、教义、教理的载体,蕴含了丰富的生命伦理思想。在佛成道后的十二年中没有制定戒律,因为那时候大家都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十二年后才有人做了不符合佛法的事情,所以佛陀才开始制戒的。而所制定的不外乎分为三个部分:身业、口业、意业。修行就是对这“三业”进行修改、修整。佛教礼仪就是对“身业”与“口业”的一种示范。如马胜比丘的威仪行路,感动目连、舍利弗来归依佛,成为佛的两大弟子。

  在/佛/教/仪/式/中

  仪式的各种媒介使得仪式参与者体会到庄重感、愉悦感和满足感。例如,在佛门中,为了表达赞颂佛菩萨及佛陀教法之殊胜,传统仪式上先用“香赞”来表达敬意。佛教仪式开头,仪式参加者唱炉香赞请诸佛降临:”香,可以有燃香、烧香、花香、涂香等方式,赞,即赞颂之意。炉香点燃之后,诚心能使佛菩萨现全身,诸佛的降临之后。又如,观音法会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法师用树枝蘸清水洒在信徒身上,以表示洗清过去的罪恶。在这里,“水”是“大悲咒水”,具有神圣的力量,经由权威性的法师洒在信徒身上,清洗信徒过往的罪恶。又如偈云:“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无益苦行当远离,如是行者得解脱”。从这里可以看出,佛教的“守口摄意身莫犯”之礼仪,其目的就是“莫恼一切诸有情”,从而达到“如是行者得解脱”。

  所以佛教的修行人有各种各样的行为规则。从一出家开始就是沙弥的“十戒二十四威仪”,然后等受了比丘戒就有“二百五十条戒律”,到受了菩萨戒的“十重四十八戒”时,统称“具足戒”,就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为什么佛陀要制这么多的行为规则?正如古大德所说:“形仪敛束,敬道顺俗;内长信心,外生物善故。”仪式制度类型多样,以法会形式而言,有自我忏悔,如忏摩;有为信众宣说佛法,如升座说法;有新春祈福,更有三皈五戒,八关斋戒等活动这是佛教礼仪的真正意义所在。

  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佛教也不例外。佛教是世界性宗教,也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宗教。作为精神方面的佛教文化,是有博大精深的般若智慧、拯救世间的慈悲情怀、高僧大德的菩萨风范等内容所组成,在精神方面佛教素以其哲学思辨色彩浓厚而著称,其内涵丰富,包含了世界观、人生观、实践论等基本哲学范畴。在世界的哲学领域中,佛教哲学有着深刻的实用性、生动性和实践性。而作为物质方面的佛教文化,则有巍峨壮观的寺庙殿堂、美奂绝伦的雕塑绘画、庄严肃穆的仪轨修持以及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等等礼仪的表现形式。

  所谓“行于内,表于外”,佛教认为行为就业,身、口、意三业的行为是要受“因果律”约束的,善恶好坏取决在人,命运是可以由自己来创造的,如果能够使自己的行为如法如律,便能够解脱眼前和将来的痛苦与烦恼。佛教礼仪的内容,即佛教仪式致力于人的生命解脱,又致力于个人生命完善——修身成佛,佛教仪式呈现不同的方式,佛教仪式过程中所体现的生命伦理,强调人的生命的稀有性和向上发展的可能性。

  在佛教传播实践中,佛教制度和佛教信仰的神圣性、权威性都在仪式中得以实现。通过在特定的仪式时空、运用特定的仪式,目的在于沟通人和佛菩萨之间情感,规范信仰者的行为,指导信仰者内心的修持表达佛教对于生命的体验。因此,佛教仪式整合了神圣与世俗的表达。这种佛教仪式转化基于特定的教义教理,设定至高无上的存在(佛、菩萨)和坚持一套跪拜、唱诵等仪式实践。正是仪式的过渡性和过程性使得信众从典籍中学习到的佛教生命伦理思想实践到日常生活中。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修于内而形于外,修于心而笃于行”。所以遵循并实行这佛门礼仪的出家众,不但完美的展现佛教的庄重、严谨,令人生信。也是弘扬佛法弘扬的一个窗口、平台,推进佛教与信众、俗家距离的纽带,更是佛法传承弘扬下去的基石,这就是佛教对佛门礼仪重视的原因。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