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两种熏习义④


 2020/1/23    下载DOC文档    

  熏习的相状

  万法唯识的法字,其义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就是说宇宙万物的每一物(法)都能保持(任持)自己的相状(自性,即自体),使人对其生起理解。熏习一法,既是法,又能让人产生理解,说明熏习也有相状。熏习的相状有二种:就是见分熏和相分熏。宇宙万有,不外就是精神与物质,亦即十二因缘的“名色”,《百法明门论》里的心法与色法,也就是能缘的精神作用——见分,所缘的境界——相分。所以万法的亲因缘——种子,即熏习,也就有两种:

  1.见分熏

  前七转只及其相应心所的自体分为能熏,第八阿赖耶识的自体分不要说必是所熏。当前七转识及其相应心所的自体分生起现行的时候,便有向外的能缘作用,这种作用即名见分。如果自体分不是力量极劣弱的无记性,就具有能熏的四义,则能熏习自己的习气在第八识中,成为前七识及其心所自体分的新种子,或使其本有的种子力量增盛,为后时各各自体分生起之亲因(内因外缘之内因)。倘若将唯识四分合聚为二分,则第四之证自证分,第三的自证分便摄入第一之见分,因此三分都有能缘胜用的缘故。此见分熏习各自的见分种子,不熏他种,故名见分熏。

  2.相分熏

  能熏的法只有自证分或者见分。相分因没有能缘胜用,本不能自熏成种子,因仗托见分的力量,在见分熏习时,亦能熏成自己的种子在藏识中,所以说相分亦能熏。

  熏习的种类

  熏习的种类无量无边,若归纳起来,不外三种:

  1.新熏的种子

  有分熏习,亦名有支熏习。即是吾人的身口意三种行为的熏习,所熏习成的种子,是新生的。这新熏的种子,能招感三界一切可爱不可爱的异熟果。

  2.熏习的相续

  言说熏习,是人们感觉的熏习,这类熏习都是本有的、相续的,如果在本识上根本没有这类本有种子的存在,便没有这样的感觉或思想产生了。由这类熏习所需长的种子,当来便能生起语言文字等的一切知识。如佛子此生此世学习了某些佛经论典,在此生成新熏种子,在来生便成了本有种子,所以后世一接触到这些前生读过的经论,便象很熟悉似的,易学易理解。

  3.破人法我见

  我见熏习,我见有两种。一是人我见;二为法我见。人我见是粗显的,执著有一个能主宰一切、支配一切的实在我体。人我见熏习有本有与新熏的两种,本有的人我见叫“俱生我执”,新熏的人我见名“分别我执”。法我见是细密的,执著有一个真实的,固定不变的真常法体。如小乘有部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法有见熏习也有本有与新熏的二种:本有的法我见即“俱生法执”,新熏的法我见是“分别法执”。从人法我见生起的情况看,法我见可能独自生起,人我见必须同法我见同时生起。若从修断方面说,若断法我见,必须先断人我见。若断了人我见,不一定能同时断除法我执,这在《我唯识论》卷一卷二破人法我见时,说得最清楚详细。

  熏习的结果

  熏习的结果便是摄藏在第八阿赖耶识中的种子。种子有杂染种子和清净种子。此二类种子都有本有和新熏的二种。关于种子的学说,在《摄大乘论》和《成唯识论》中说得很透彻,学者欲明究竟。

  两种熏习学说的比较

  以《大乘起信论》为代表的性宗真心熏习义和以《成唯识论》为代表的相宗妄心熏习义等诸意义,已如上述。现就两种熏习学说,作一简单的比较说明,以便更方便学者在修学佛法中选择其一而修习之。

  性宗的真如缘起论,相宗的赖耶缘起说,这便是两种学说的根本差异之处。

  相宗说,阿赖耶识刹那变化而又一类相续,无始以来恒转如流水。恒表非断,以遮断见;转谓非常,以遣常见。非常非断而远离二边契中道义,因果理成。阿赖耶识能够执持世出世间一切染净种子令不散失,此诸种子起现行时,于是正觉世间,有情世间得以建立。

  真如是无为法,凝然不动,没有生灭变化,按理说不能接受熏习,又无势力熏习他法。但性宗说,真如为能熏时,熏习无明而成正觉世间;真如为所熏时,接受无明的熏习而成有情世间。从熏习的角度上,可看出性相二宗的熏习义有很大的不同。

  约能熏说,第一要有生灭义,无生无灭的真如就不能为能熏。《大乘起信论》的能熏义贯通无为法和有为法,许可真如为能熏。第二要有胜用义,相宗认为无覆无记的阿赖耶识,没有善恶二性的胜用,不能为能熏。有能熏力量的是前七转识及其相应心所。《大乘起信论》则许可第八识为能熏。第三要有增减义,唯识宗安立能熏义但通因位不通位果位,认为佛果圆满,不增不减,所以佛佛道同,不能为能熏,若为能熏,前后佛果应有差别。性宗的能熏义贯通因位果位,许可佛果有能熏义。

  从所熏论,作为所熏,第一要有坚住性,相宗认为像前七转识那样的法,有间断故无坚住性,不能持种,不能为所熏。《起信论》则许可之。作为所熏,第二要是无记性,相宗认为染净二法互为违背敌对,不能为所熏。性宗则许可极染的无明与极净的真如能互相熏习,作为所熏。第三要有可熏性,相宗认为,真如无为法,体性坚密而不虚疏,没有接受熏习的可能性,不能为所熏。《起信论》主张真如随缘之说,许可真如为所熏。第四相宗主张所熏之法,一要是有为法;二要是有体之法。《起信论》则把所熏贯通于无为法,和无体的无明一样。

  熏习的道理通于染净善恶,世出世间,如果我们修学佛法的佛弟子,把它的道理彻底明白了,对于我们学佛大有帮助,并且能稳速的达到学佛的目的。

  当今社会,世风日下,人心不祜,尔虞我作。拜金银不拜父母,要珠宝不要兄弟等丑恶现象充满着大都市,袭击着乡下农村。

  佛弟子懂得四大皆空,五蕴非有而勤勤于修学佛法,孜孜于利济群生。且不论远在那高山云雾中潜心修道的佛子,至于说处在繁华都市的丛林,因受社会思潮的冲击,不良现象的影响,多数佛子能洁身自好,一心向道,出于淤泥而不染。

  极少数的偏偏向坏的方面看,染的东西学,所熏习的是恶法、染种,结果越熏习染种越多,净种日少(道心退失),住在寺院,看这看那不顺眼,认为寺院不如社会,僧人不如俗人,由此大错特错的观念影响,善根越来越少,信心越来越薄,最终变成不僧不俗,甚而至于半僧半俗。这都是染污熏习的结果。

  佛弟子远离杂染熏习,接受净种熏习,象那些发心布施持戒、讲因果、讲行持的在各大丛林还是很多的。这样长期的净种熏习,善根越积越厚,有朝一日功圆果满,不负出家之志,达到学佛目的。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