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南怀瑾:纠正“不孝有三”的千年错解01


 2019/12/25    下载DOC文档    

  南怀瑾老师纠正“不孝有三”的千年错解01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这里要讨论另一个问题,就是要推翻几千年前古人的论点。在我讲解《四书》时,我常常指出古人的不对;究竟是古人不对,或者是我不对,读者可以用自己的睿智去思考、评断与选择。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大家都知道,在中国非常流行。一般解释它的意思是说,为人子,有三件事情是不孝,没有生儿子是最不孝的。但以现代的医学来看,一个人天生不能生育,也许因为上代遗传的关系。当然,当时医学还没有如此发达,古人也不知此理,且不去管他。

  问题在于,除了无后以外,还有两件不孝的事,在《孟子》这段原文中找不到,但朱熹却有他的说法。这位自认是宋代大儒的朱熹怎么说呢?大概他注解到这个地方,自己也头大了,找不出来,于是引用古人的说法来注解另外两件不孝:一件是“贫不仕”,家里贫穷,不出去做官发财来养父母,另一件是“陷父母于不义”。再加上孟子说的“无后”,凑成“不孝有三”的三件事。

  我大不同意朱熹这种说法,这是宋儒解释的不当之处,这种观念是非常不正确的。

  我们应该注意“家贫不仕”这四个字的意思——父母还在,家里贫穷,不出来做官,这就叫做“不孝”。这种观念,害得一千多年来的中国人,都以为做官是最好的谋生与发财的途径。

  所以我常说,中国的教育错误了三千年,一开始是重男轻女,生了一个儿子,就望子成龙。如何成龙呢?最好读书。为什么读书最好呢?书读好可以做官,做官的好处可以谋生和发财。“升官发财”成了中国教育思想的中心。在我们这一代,刚开始读书的时候,也是怀着这种教育观念。虽然后来推翻了清朝,废除科举,不再考功名;但也想读书做官,升官以后,纵不发财,回乡也很风光。所以,并没有如古圣先贤的读书为救国、救世、救人的心胸抱负。因此,几千来的中国教育,在基本思想上就是错误的,加上西方的教育制度一进来,这几十年来更错了。

  不过错得最厉害的,是宋儒以后。例如这里说家贫不仕为不孝。为什么一定要仕呢?可见欲养父母、生活的出路只有做官;而做官必欲发财,那就非贪污不可了。难道只有做官一条出路才养得起父母吗?人生有很多的出路啊!

  因此,我向来主张,读古书不要一味迷信古人的注解。读秦汉以上的书,不可以看秦汉以后人的注解,要自己以经注经,就是读任何一本经书,把它熟读一百遍,乃至一千遍。熟了以后,它本身的注解就可以体会出来了。如跟着古人的注解,他错了,自己也跟着他错,这后果可不得了。须知古人也是人,我们也是人,古时有圣人,现在也可以有圣人,为什么不立大丈夫的志向呢?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