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第四十六章)02
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四十六章) 南怀瑾教授讲述 第四十六章帝都繁华犹谷响02 帝都繁华如谷响 因为要讲观音菩萨修行法门,所以先把前面的道理跟大家探讨清楚。而且在《宗镜录》,永明寿禅师所引用的,也跟我刚才所提的一样,有个前提的文章放在这里。 现在我们看原文一如《华严论》云:‘一切诸法犹如谷响。’我刚刚所讲的,等于在解释这一句话。这个意思是说一切事、一切理都像空谷的回音是空的。例如,我一拍手就发出声响,因为空。一拍才发声犹如谷响,假如是实的就拍不出声了。虽然产生了声音,但它存在吗?声是无常,它本来是空的。不只是声音的本质如此,就是天地万物人间诸事,尽管百态繁华,都如声音一样,犹如谷响、本来空。 楞严疏钞云。如谷中无声。无声即无响。法界中皆无声。一切声皆是妄心。妄心不动时。皆无妄想。以有差别心,执受即有声,四大如枯木,即本无声。皆缘执故。诸大菩萨。不以音声听法。是知声尘本无。皆因执有。情消执丧。万法本虚。有无既虚。生灭何有。则知我性与如来性无异。一切世间法即是佛法。 ‘谷中无声’,山谷中本来没有声音,除非有人喊一声,空谷中才会产生回音,因此山谷中的声音是我门人力的。‘无声即无响’,既然无声就不会产生音响。‘法界中皆无声’,实际上,法界中本来是没有声音的。举例来说,台风来了,虽然风很大,但没有声音。台风来时的声响,是因为气流碰到了东西,有阻碍摩擦而产生的。所以,学佛做工夫若觉得菩萨在跟你讲话,那就糟了。因为法界中本来无声,又哪里来菩萨的声音,跟你讲话呢?那你说有没有菩萨?有呀!但是菩萨是如我们人一样的方式跟你讲话。‘一切声皆是妄心,妄心不动时,皆无妄想。’例如,我们大家都睡过觉,但睡觉不能说是不动心,而是昏沉。昏沉也是不动心.不动心时没有妄想,妄心一动才有妄想,动了妄想音声就来了。‘以有差别心执受,即有声四大’,一起分别心执著了,就有地的声、水的声、火的声及风的声,四大类。‘如枯木即本无声’,如果心如枯木的话,一切音声就起不来。‘皆缘执故’,所以一切的声音还是起因于你心里的执著。 ‘诸大菩萨,不以音声听法’,因此一个学佛的人不著声尘,不以音声来听佛法,而是掌握说法者所传达的义理。‘是知声尘本无,皆因执有’,一切的声音是外尘,它是本空的,因为执著了才会觉得它是有。‘情消执丧,万法本虚’,学佛若能做到情消执丧,那就表示成功了。此时一切心境的妄想、情感都空了,自然一切都不执著。万法都不执著,就不要所求个空了,因为它本来就空了,所以说万法本虚。‘有无既虚,生灭何有,则知我性与如来性无异,一切世间法即是佛法。’这个时候不管它是空或是有,就是‘有无既虚’。到了这个境界,一切世间法都是佛法。 故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如侨陈那因声悟道。妙音密圆。 这是《法华经》的要点,而《法华经》是上上乘的法门。见其自隋唐以后,《法华经》与《金刚经》和中国文化就已经结合为一体了。曾有多少文学歌颂了《法华经》,但平当我们去读它、去研究它,会觉得没有味道,好像它都在说些神话故事。但是历代修学佛法的大师为何对它如此尊崇呢?因为这部经有好几个地方是画龙点睛,把佛法的要领给点出来。如这两句话就是点睛的地方。 ‘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是法’,指这个法。这个佛法在哪里呢?就在佛法的本位上。翻成白话只能这么翻译,但是你会觉得这句话说了等于没说。因为一般人学佛总希望找到希奇的、奇特的,其实世间一切都是佛法。记得年轻时,我们常到四川青城山山脚下的灵泉寺,这座寺庙是怫的弟子阿逸多尊者所建的。寺庙后面有个大岩石,在那岩石上不知是哪个朝代的人留字在上头,写得真好!上面的字是这样写的:‘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这是世间法.也是佛法。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就是佛法。所以佛法在哪里 呢?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因此,正法是永远都存在的,除非世间万有都没有了,佛法才会消失;否则它永远在这里。六祖也告诉我们:‘离世觅菩提,犹如寻兔角。’ ‘如侨陈那因声悟道,妙音密圆’,侨陈那尊者是释迦牟尼佛早期的五大弟子之一,是修声闻乘的。何谓声闻乘呢?那就是一天到晚跟著佛一步也不离开,喜欢听佛说法。靠著听佛说法来修行用功,听了就懂一点,不听就不懂,所以侨陈那尊者由于听了佛说法而悟道。‘妙音密圆’。由于懂得音声的奥秘而达到圆满的境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回上一页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