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岁高僧虚云老和尚,圆寂前所留遗言,60年仍无人能解
自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洛阳修建中原第一座古刹白马寺开始,世间不知有多少人掸去凡尘,遁入菩提下以一生寻悟。1900年的岁月如流水逝去复来,菩提下的佛门高僧亦无可计数,而一衲一杖行走百年,一笠一钵苦修一世者,当属为人熟知的虚云老和尚。《虚云和尚年谱》记载,清代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福建泉州有一萧氏玉堂公,其人中旬得子(即是虚云和尚),视为掌上明珠。虚云自幼笃食素食,年及13岁忽闻老僧诵经声,竟觉大梦初醒恍如隔世,心中遂起出尘之念。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17岁的虚云入福建鼓山涌泉寺,落发为僧。 初到涌泉寺,虚云跟所有的小僧一样,一边诵经卷习寺规,一边做些体力杂活。虚云曾当过担水的水头、打理菜园子的菜头,整整忙碌了4年之后,虚云才遁入寺后的山林潜心苦修。数年之后虚云离开涌泉寺,手持钵盂化缘前往天台山,于龙泉庵见到了年逾八旬的融镜老和尚。在融镜老和尚的点拨下,身入佛门而心却始终未有皈依的虚云,终于有所开窍,此后数年他跟随融镜参禅,研读《法华经》,有成。彼时虚云已36岁,他已然明了一僧不可拘泥一寺,于是辞别恩师融镜,下山云游。而漫长艰苦的参悟之路于他来说,不过才刚刚开始。 虚云下山后,一个人风尘仆仆从南到北由东至西,遍拜古刹礼问高僧,在杭州天朗和尚、江苏大水和尚、扬州郎辉和尚等一众高僧处,论佛法而悟真经,逐渐开朗。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7月暑热时节,虚云和尚由普陀山上香,许愿行三步一跪拜,苦行至山西五台山显通寺。这一程,并非由普陀山直往显通寺,而是沿途寺刹皆要经到,故而暑往冬来而风雨兼程,虚云整整行走了23个月。到达黄河时,已是数九寒天的腊月,虚云仅穿几层薄旧的衲衣僧袍,于黄河口的茅棚中暂避风雪,他腹中无食身前无火,几度冻僵之时仍端坐诵经,手中念珠一刻不停,这种坚持令人钦服。 光绪十年6月,虚云和尚到达五台山,随后他遁入终南山修行。两年后,虚云出终南山,翻山越岭由子午谷行走蜀地,奔赴峨眉山上香。截止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步入佛门已37个年头的虚云和尚,苦修足迹以踏遍千山万水,他又要奔往扬州高旻寺。佛门六根清净,但修行之路的艰险却从来随行。前往高旻寺途中,虚云和尚不慎跌落江水,昏迷一天一夜后醒来,水米不能进,仍坚持前往寺中,伤痛未愈的情况下,虚云仍端坐禅堂修习。一天寂静的深夜,虚云起身燃香,蓦然之间他眼前竟见白昼之光,隔墙而睹寺中僧众,而望山下远行来往的舟船,一切正如30几年前的诵经声,大梦觉醒。 再过几个时日,虚云手捧热茶而碎杯,口中诵念“杯子扑落地,响声明历历,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他的修行之路终在历经万难之后,开悟了。光绪二十六年,虚云老和尚再度下山远游,几度辗转又到终南山结庐,彼时终南山中有很多高僧道人苦修。时年冬季大雪如期而至,钟南山中已是“万坡积雪,严寒彻骨”,而虚云老和尚依旧几件僧袍,在简陋的草棚中打坐,一入定通常半月有余。“入定”即是佛家所说的“入于禅定”,有修为的高僧才能在打坐中,专注入禅定,而身外诸事不能纷扰,千年间古籍有诸多高僧入定的记载,甚是奇哉。 时光流转至57年,已经117岁高龄的虚云老和尚在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落脚,老和尚率众修缮庙殿,与山林中开垦水旱田垄上百亩,种植蔬菜粮食以供寺内僧众所用,安排好一应事宜后,已是59年初。虚云老和尚仍居于山巅茅棚之中修行,他这一生尽付诸于苦修。彼时老和尚已身感倦怠,自知时日无多,于是安排寺内身后事。 入十月,虚云老和尚燃香端坐于卧榻,闭目半晌后,忽然睁开双眼,口言一个“戒”字,言罢气绝,圆寂,终年120岁。虚云老和尚苦修一生,最终留下一个“戒”,这个戒字有何深意,有何说法,将近60年来无数学者及佛门高僧参悟,均有不同见解,到底何为“戒”,佛门常说“众生相”,众生之解读也应当各有不同吧。 南无阿弥陀佛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