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改造命运的黄金法则:多行善广积德


 2019/9/7    下载DOC文档    

  一、诸恶莫作:

  1、为人莫作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2、善念刚起,福虽未至,祸已远离;恶念刚生,祸虽未至,福已远去。

  3、不做违背良心和大众利益的事,完善自己的人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就是改造自我命运的根本。

  二、谦受益,满招损:

  《易经》上说:“上天对于骄傲自满的万事万物,总是亏损他,以帮助谦虚的事物。”

  山高处的水,总要往下流,以添补低陷的地方。

  鬼神对于骄傲自满的人总要折损他,而庇护谦虚之人。

  人心也一样,骄傲自满者,必为人所憎恨,惟有谦虚之人,才受人敬重。

  三、众善奉行:修心向善,广积福德命运自然会改变。

  1、造命在过去,立命在人(在今生),本立而后道生。力行善事,广积阴德,则人生就会逐渐向好的方面转变了。

  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4、坚持去做这十种善事,必有善报!

  (一)爱惜物命,戒杀放生。(二)与人为善,良言善语。(三)护持正法,印经念佛。(四)劝人向善,广积阴德。(五)救人危急,施药治病。(六)公益济世,布施财物。(七)仁义诚信,忠诚担当。(八) 孝顺父母,敬重尊长。 (九) 成人之美。 (十)惩恶扬善。

  四、印经说法,有五种福,讲经说法和印经送人,这种法施可以得到下列五种福报:

  (一)长寿——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不造杀业,所以施者将来能感应到长寿的果报;

  (二)大富——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不去偷盗,所以施者将来能感应到大富的果报;

  (三)端正——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心平气和,所以施者将来能感应到长相端庄的果报;

  (四)尊贵——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会信仰佛法,归依三宝,所以施者将来能感应到尊贵和有名望的果报;

  (五)聪明——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领悟力会增长,而且容易明白微妙的道理,所以施者将来能感应得聪明的果报。(见《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下和《都乘法数》第四百四十四页。)阿弥陀佛!摘自(知足常乐幸福人生集)《下集》

  比风水更厉害的命运修造

  一、因果定律: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的发生必有其原因。

  这是宇宙的最根本定律。

  人的命运当然也遵循这个定律。

  认同因果定律的不仅是佛教,还有基督教和印度教等等。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大科学家牛顿等人,也认为这是宇宙最根本定律。

  人的思想、语言和行为,都是“因”,都会产生相应的“果”。

  如果“因”是好的,那么“果”也是好的;如果“因”是坏的,那么“果”也是坏的。

  人只要有思想,就必然会不断“种因”,种“善因”还是“恶因”由人自己决定。

  所以欲修造命运者,必须先注意和明了自己的每一个想法(起心动念)会引发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由这些语言和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二、吸引定律:人的心念(思想)总是与和其一致的现实相互吸引。

  比如:一个人如果认为人生道路充满陷阱,出门怕摔倒,坐车怕交通事故,交朋友怕上当,那这个人所处的现实就是一个危机四伏的现实,稍有不慎,就真的会惹祸。

  又比如:一个人如果认为这个世界的人很多人都是讲义气的血性之人,那这个人就总会碰到跟他肝胆相照的朋友。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人都是选择性地看世界,人只看得见和留意自己相信的事物,对于自己不相信的事物就不会留意,甚至视而不见。

  所以人所处的现实是人的心念吸引而来的,人也被与自己心念一致的现实吸引过去。

  这种相互吸引无时无刻不在以一种人难以察觉的,下意识的方式进行着。

  一个人的心念是消极的或者丑恶的,那他所处的环境也是消极的或者丑恶的;一个人的心念是积极的善良的,那他所处的环境也是积极的或者善良的。

  人如果能控制自己的心念(思想),使之专注于有利自己的、积极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上,那这个人就会把有利的、积极的和善良的人、事、物吸引到其生活中去,而有利的、积极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也会把这个人吸引过去。

  所以控制心念(思想),是命运修造的基本思路。

  三、深信定律:人如果真正深信某件事会发生,则不管这件事是善是恶、是好是坏,这件事就一定会发生在这个人身上。

  比如一个人深信积极的事物一定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积极的事物就一定会发生。

  又如果一个人深信自己命不久矣,那这个人很快就会死去。

  所以用好的信念,取代不好的信念,是命运修造的原则。

  由此看来,有好的信念是一种福,想给自己种福,必须建立好的信念。

  四、放松定律:人只有在心态放松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最佳成果。

  任何心态上的懈怠或急躁,都将带来不良结果。什么心态是最佳心态呢?答案是越清明无念越好!

  把目标瞄准在你想要的理想人格、理想境界、理想人际关系和理想生活等等东西上,然后放松心态、精进努力,做你该做的,不要老惦记着这些东西什么时候到来,则这些东西的到来有时候能快到令你吃惊;相反,如果你对结果越焦躁,你就越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甚至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举个例子:大热天晚上停电,你躺在床上大汗淋漓,老在想着这该死的电什么时候才来,电总是在你着急的时候偏偏不来,但当你最后受够了,人清静安定自然凉快了,快沉沉睡去的时候,电就来了,倏忽间你的房里灯火通明,电风扇转起来了。

  这不是巧合不是迷信,这是定律,这是放松定律

  《了凡四训》中云谷禅师要了凡先生念《准提咒》要达到无念无想的地步,就是这个道理。

  值得注意的还有:所谓的无念并不是心里一个念头也没有,而是有念头但不驻留,“无所住而生其心”。

  五、当下定律:人不能控制过去,也不能控制将来,人能控制的只是此时此刻的心念、语言和行为。

  过去和未来都不存在,只有当下此刻是真实的。

  所以修造命运的专注点、着手处只能是“当下”,舍此别无他途。根据吸引定律,如果人总是悼念过去,就会被内疚和后悔牢牢套在想改变的旧现实中无法解脱;如果人总是担心将来,人的担心就会把人不想发生的情况吸引进现实中来。

  正确的心态应该是不管命运好也罢坏也罢,只管积极专注于调整好当前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则命运会在不知不觉中向好处发展。

  六、80/20定律:人在达成目标前80%的时间和努力,只能获得20%的成果,80%的成果在后20%的时间和努力获得。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定律,很多人在追求目标的时

  候,由于久久不能见到明显的成果于是失去信心而放弃。

  须知命运修造是长久的事,要有足够的耐心。

  不要预期前80%的努力会有很大收获,只要不放弃,最后20%的努力就会有长足的进步。

  七、应得定律:人得到应得到的一切,而不是想得到的一切。

  云谷禅师对了凡先生所说的拥千金者值千金,应饿死者必饿死,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命运修造者,必须要提高自我价值,自我价值提高则人应得的不管质和量都会提高。

  八、间接定律:要提高自我价值(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必须通过提高他人价值间接实现。

  例如:你要提高自己的自尊,必须通过首先提高别人的自尊间接实现。

  你要有所成就,必先通过成就别人间接达成。

  又例如:有些公司创立的目的只是赤裸裸地追求最大利润,这些公司往往昙花一现,一两年内就消失;而那些致力于为客户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和优质产品的公司往往长盛不衰,越做越大。

  这就是间接定律在起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间接定律中提高自我价值和提高他人价值往往是同时发生的,即当你在提高别人价值的时候,你的自我价值马上就提高。

  九、布施定律:布施就是“给出去”的意思。

  这个定律是说,你布施出去的任何东西,终将成倍地回报到你身上。

  例如:你布施金钱或物质,你将会成倍地获得金钱或物质回报;你布施欢喜心,让他人衷心愉悦,你将会成倍地得到他人回报给你的欢喜;你布施安定,让他人心安,你将会成倍地得到安乐。

  相反,如果你施加于别人的是不安、憎恨、怒气、忧愁,你将成倍地得到这些报应。

  十、不图报原则:这是布施定律的补充。

  这个原则是说:你布施的时候永远不要企望获得回报,你越不望回报,你的回报越大。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例如类似的情况不知你有没有碰到过:一天你开车赶着去会见重要客户,路上看到一对年老夫妇的汽车爆胎了。你因为赶时间不想管,但又觉得必须管,于是你停下车帮他们换轮胎。

  你把轮胎换好了,老人家想付你一笔钱表示感谢,你婉拒了老人家并且祝他们好运然后你继续上路。

  当你赶到约会地点,却发现客户比你来得还晚,而且客户很爽快地就和你签了协议。

  你会不会觉得很走运呢?

  但这不是运气,而是定律。所以请记住:施比受更有福,施本身就是很大的福,而无需从受者处获得回报。

  给大象(施)称重量,大家说如果再给大象加一条丝巾(回报),大象的重量会增加多少呢?

  十一、爱自己原则:一切利他的思想、语言和行为的开端,就是接受自己的一切并真心喜爱自己。

  只有这样,你才能爱别人,才能爱世界,你才可能有真正的欢喜、安定和无畏,才可能有广阔的胸襟。

  你如果不喜欢不满意自己,那么你是无法真正喜欢别人的。

  这点非常重要。

  有些人把爱自己等同于自私自利,这是误解。

  如果仔细体会,就会发现你如果对自己不喜欢、不满意,就会很容易生出嫉妒心和怨恨心。

  自己也是众生中的一员,爱众生的同时为何把自己排除在外?

  所以请先好好认识自己,先跟自己做好朋友,再谈爱其他众生。

  十二、宽恕原则:如果把消极思想比作一棵树,那么其树根就是“嗔心”,把这个树根砍掉,则这棵树就活不长。

  要砍掉这个树根,必须懂得如何宽恕。

  第一个需要宽恕和原谅的对象是父母,不管你的父母对你做过或正在做什么不好的事,都必须完全、彻底地原谅他们;第二个需要宽恕的对象,是所有以任何方式伤害过或正在伤害你的人,记住你无需与他们勾肩搭背嘻皮笑脸,你无需与他们成为好朋友,你只要简单地、完全地宽恕他们,就可以砍掉消极之树的树根;第三个需要宽恕的对象,是你自己!

  不管你过去做过什么不好的事,请先真诚地忏悔并保证不再犯,然后——请宽恕自己。

  内疚这一沉重的精神枷锁不会让你有所作为,相反会阻碍你成为面貌焕然一新的人。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十三、负责原则:人必须对自己的一切负责,当人对自己采取负责任的态度时,人就会向前看,看自己能做什么;人如果依赖心重,就会往后看,盯着过去发生的、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长吁短叹。

  事实上,对你负责的也只能是你自己。

  请时刻提醒自己:“我对自己的一切言行、境遇和生活负完全的责任。。

  所以人一定要对的起自己,通过修行改变自己的人生观。阿弥陀佛!摘自(知足常乐幸福人生集)《下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