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十四章)


 2019/7/5    下载DOC文档    

  南怀瑾教授讲述

  第十四章法尔如是水同云01

  《宗镜录》到此卷第四十二,是说明因果的问题。将世间、出世间法的因果和三乘道的修行因果都说明了。最后提出来,以《华严经》所标示的‘因赅果海,果彻因源’为彻底究竟。

  对于因果的问题,为什么要讨论得那么严重,大家也许会觉得很奇怪。主要的道理,是再三说明,一切世间与出世间法逃不出这个因果律。

  在现象界来讲,是逃不出因果律;而在形而上的本体上讲,是因果平等,寂然不动的。但不能说它无因无果,如同我们再三提出来的《易经》道理一样,这宇宙万有的本体是寂然不动的,但感而遂通,一动就有因果,而因果是同时的。

  这个道理是佛学、哲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中国文化里,有一点与印度文化、西方文化不同的,即关于这种论点的逻辑推演方面,不太喜欢。

  我经常感觉到: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都是哲学家。到乡下问那些非常困苦的老太婆、老头子:‘为什么这么苦啊?’‘哎!命呀!’

  这一句命,什么都解决了。命是什么东西?命就是命,不必啰嗦!不需要再问了。

  这中间再没有什么思考的。一句‘命’等于西方宗教、哲学最后的问题,什么都把它归纳起来,解决了。当然问题并没有解决,可是我们这民族喜欢简单,不喜欢分析思考。

  当然也有人喜欢分析思考的,譬如在战国时,很有名的公孙龙、惠施等名家,喜欢讲‘白马非马’等等论题。在当时,像庄子等人也是讲逻辑,但是觉得逻辑只能够论到形而下现象界的东西,形而上的东西再怎么讨论,永远没有底。认为自己已经由推理解决了形而上的本体,结果还是落在形而下的现象里。

  印度的文化思想一直到佛的时候,同样地也存在这些问题,所以关于因果的讨论非常多。反观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个性,因果,要嘛不相信;若相信的话,‘是嘛!都是因果啦!’万事如有因就有果,因果怎么来?那不管。因果就是因果!啰嗦个什么?这就是我们的民族性。喜欢简单并一定是毛病,也有它的好处。喜欢研究清楚,也并不是不对,也有它的好处,对于这些情况我们要有所了解。

  在这里,我们要思考清楚的重点是:一切世间、出世间都有因果。在人世间的因果叫做报应。如同中国观念称为‘因果报应’。在物理界不一定叫做报应,物理上称为变化或者迁流。

  所以后期翻译佛学时,有见于‘因果’与‘众生’这两个观念,在梵文里头是很难分开的,所以勉强翻译,叫做‘异熟’。

  因此,有时候‘异熟’就代表了‘众生’这个观念,有时‘异熟’的观念代表了三世因果。其实这几个(众生与三世因果)观念连在一起就是‘异熟’。

  就我们中国文字来讲,‘异’就是变易,包括了时间、空间。‘异熟’即是异时、异地而成熟的。因此,在物理世界来讲,称为变化,称为迁流。拿人的立场来讲,叫做报应。

  现在,回过头来说明《华严经》所说的‘因果同时’,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因为在人们的观念上,讲因果,已经把这个观念自然分成横的先后,或者竖的上下,很呆板地执著有因才有果。现在说明不是这样的。果在哪里?果就在因中,因就中是中。就拿供桌上的橘子来说,下一代的橘子在哪里?就在这个橘子的种子里。把这种子埋在土地里,这又成长、开花、结果。这个橘子是个果,但果中有因、中间有一个种子,这种子就是未来的因。所以因果是互为因果,因果是同时的道理,这是第一个理由。下面要说明的,是第二个理由。

  离四句、绝百非的中观哲学

  我们晓得,在般若系统的佛学中,龙树菩萨的《中论》是很重要的一部论著。它所翻译出来的偈子,等于我们中国的诗。首先它提出一个纲领: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

  不共不无因,是名为无生。

  大家研究佛学,修道,称菩萨证到无生法忍。什么叫无生?

  一切万法不自生,不是自然来的。现在一般科学思想或者唯物思想都认为万有是自然来的,也就是说,宇宙物质的世界是自然来的。

  宇宙万有又有认为不是自然来的,而是另外有一个超自然的能力或者神,就是主宰,在哲学上不叫它主宰,称第一因,比较客气,不把它神化。如果把它神化起来,譬如基督教的教义,上帝创造了世界又照他的样子,塑造了人。他这个样子是什么样子?不知道。这些等等都属于他生。

  除外,认为另一个时空中的某种力量,能够控制一切,乃至于旧时社会的老太太们认为这是菩萨管的、神管的、阎王管的、玉皇大帝管的,从广义上来说,这些也都是他生的观念。所以诸法不自生,不是自然来的;也不从它生,不是另外还有一个主宰。‘诸法’包括形而上、形而下。

  那么既然不是自生、它生,又是什么呢?‘不共不无因’,不是自他两个力量合起来的,就叫不共生。那生命是怎么来的,莫名其妙来的吗?不是莫名其妙来的。不共生,也不是无因生。是有他的因,有因就有缘。因此佛法叫它做无生。

  所以‘无生’这个名词的观念包括了那么许多的观念,每个观念讨论起来,什么叫‘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等等都是专论,那研究起来非常复杂。

  因此龙树菩萨这首偈子:‘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名为无生。’生而不生,不生而生。就像有位学者说禅宗:‘答而不答,不答而答’,等于没有结论。

  实际上,无生也是中国文化所讲的生生不已。有如《易经》上的两句话:‘神无方,而易无体’。这‘神’等于佛家所讲的明心见性。那如来本性,在中国旧文化就用这个‘神’字,它不是宗教性的神。这神没有方所,无处不在;易无体,没有固定的体位。

  所以讲《易经》,是‘周游六虚,变动不居’。我经常提醒来学《易经》的朋友,卦一出来,‘哎呀!怎么这么坏!’但是不要忘记了:‘周游六虚,变动不居’。卜到一个卦非常坏,人为地可以把它变好;非常好的因缘,也可以所能它变坏。为什么?因为它‘周游六虚,变动不居’,没有定位。这个道理也是说明了生生不已,与佛家讲的因果论同一道理。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名为无生。’实际上是讲因缘法。佛法认为宇宙这一切,万法的构成都是因缘而来。有连锁性,由这个关系到这个到那个关系,转了一圈,都不相干,也都相干。一切都是缘生,而缘起性空。缘生的,而本体是空的;因为是空,所以一动就起缘生的作用。这分两点,请注意。

  我们在座的许多人只管修道、念佛或者打坐作功夫的,不喜欢听这些理论。‘这些理论与修道有什么相干!’实际上,功夫做不好,就是这些佛学理念没有搞清楚。所以到了某一阶段,永远停留在那里上不去,智力不够。有时做功夫觉得:‘这些理论东西干什么?讨厌!’当研究这些理论的时候,又觉得‘作功夫、打坐干什么?那么麻烦。’好像是矛盾了。

  实际上是同一个,这中间很难,要慢慢去体会。所以讲学,老子有两句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问是一天天累积起来的,今天懂一点,明天再懂一点,后天再懂一点,修道是要把习惯灭掉,今天丢一点,明天丢一点,损之又损,以至于无,统统丢光,什么都没有了,合于道。这两个矛盾。真正大智慧的人,这两上矛盾是合一的,绝对合一。

  所以真正作功夫,想要如禅宗所说的大彻大悟,这些道理必须要通,不通的话,悟不了。

  坐在那里,什么都不想,又想无念、又想大彻大悟,你看多矛盾,对不对!一般学佛的,遇到第一个问题说:‘我怎么不大彻大悟?!’早‘误’了!可见无念不是悟!关键也在这个地方。

  因此引用《中论》中的一首偈子,是告诉大家,这是讲现象界,一切万有生起过去了,都是缘生,缘生就是‘不共不无因’。不自生,不他生,所以是缘生法。

  那么缘生这个道理与因果的关系是不是有联带呢?是有联带关系,从逻辑理论的方面来看,缘生的道理自然推演到因果的观念。

  每一件事情有它的起因,就有它的结论。譬如人,生下来是因,最后一定是老了(老了好听点)。生是因,死是果。在形而上的本体功能,死是因,再生是果。所以这个观念推论下来,其思想理论是非常深刻而复杂的。我们现在只是简单大致介绍一下。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