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菩萨戒讲解
站在大乘佛教,就一定要受菩萨戒。 菩萨戒并不是说你要出很多钱或者做很多事情,它讲的是你的心态,如何保持在一个利益众生的心态,这个就是菩萨的戒律。菩萨戒最主要是戒自私的,告诉自己我不要自私,我应该要为对方想为别人想。所以在大乘的经典说,有戒律可犯叫菩萨,没有戒律可以犯,就不叫菩萨。 所以,菩萨戒,你一发心受了以后,一直到你成佛,这个戒体都还在。 受八关斋戒,戒体可以是一天,乃至你自己定,但是菩萨戒讲的是这个心,我愿成佛,度所有的众生离苦,所以我应该要做一个菩萨。你发这个心以后,就可以得到一个戒体。所以,受菩萨戒很多你做不好的戒律,但是没有关系。刚刚讲了,有戒律可以犯才叫菩萨。就怕你根本没有戒律,那么你就不是菩萨。 一个人这一辈子,会很想吃素,或是已经吃素了,或是看到别人吃素内心很欢喜,这个就是因为你过去世都已经受过菩萨戒,所以你的戒体就会让你很赞叹很喜欢吃素。 为什么喜欢吃素呢?因为他有一个慈悲的心,不愿意伤害其它众生的心,所以如果你现在受菩萨戒,然后你将来就培养这种心,就不喜欢去伤害别人,看到别人快乐你就会很快乐。 如果你受了一个菩萨戒,你有一个戒体在,你的心会变成什么呢?闽南话说心比较软,不愿意去伤害别人,开车你也不敢开很快。然后当你被欺负的时候,你也不会恨对方,只会觉得说我自己做得不好,你自然就有那个心态。 有一位女菩萨曾经来问我,她说她的女儿很漂亮,但是为什么她的男朋友很丑?她怎么会要他?我说因为你这个女儿过去世一定是受过菩萨戒,这个男人虽然长得很丑,追她她也不好意思拒绝他,这个就是菩萨。 所以这个妈妈就跟我说,是如此,因为她女儿从小就不会杀生很喜欢吃素,心肠很好,所以她自然就有这个戒体。 所以学大乘佛教就是,希望自己有一个这样子的,柔软的心,忍辱的心,善心慈悲心。所以你一定要受菩萨戒,让你生生世世都有这个好心。 如果你的上辈子受了菩萨戒戒体都还在,你这一辈子虽然被欺负了,你只是哭一哭,你不懂得怎么去恨别人,你也不想要去报复,这样代表你菩萨戒体都还在。 所以如果你有一个菩萨戒体,你做老板,你就会给你的员工多一点薪水。为什么?因为你就会想说,不要让他们痛苦,多照顾他们,你自自然然会这么做。 像释迦牟尼佛过去世都保留这个戒体,所以当他在被杀的时候,被砍脚被砍了手,虽然他很痛很痛,但是那时候,心里想的不是恨,他想的是我将来如果成佛,我怎么度他。他还是在想这个,这个叫菩萨的戒体。 所以一个有菩萨戒体的人,他应该不是一个很成功的商人,因为他做生意他不狠心去赚很多钱,但是如果他会赚很多钱,是因为他很有福报,他就随便做,他就自然赚很多钱,因为他菩萨戒体在,他就会变成这样。 所以佛要我们每个人都训练这样的心就是,不忍众生苦,只希望众生快乐的心,他天生一生下来他就觉得,他应该要有这个心态。 所以有时候,我看到一些小朋友,他们看到出家人,就会很认真很恭敬的合掌,好像爸爸妈妈也不用特别跟他讲,这个就是他过去世的戒体都还在。 就像刚刚各位在忏悔八十八佛,我在后面看,有些人就是很认真的在那边忏悔,他拜下去的时候,虽然好像身体很累,但是他很愿意这样的忏悔,这也是一种戒体。从过去世留下来的一个善根。 所以各位要发愿,让自己成为一个,不会去害人,也不忍心去恨别人,然后只想到对方如果快乐,我就很快乐的那种人。 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就讲了,你要做一个菩萨,优婆塞的戒律,优婆夷的戒律,你就要守六条重的戒,二十八条轻的戒,叫做六重二十八轻的戒律。 所以今天殊胜日,要把这个戒律告诉各位。各位如果能够去受持,更能够圆满菩萨戒。 六重戒: 第一条就是杀生的戒律,佛陀说善男子,优婆塞戒律,就算为了自己的身体,就算为了自己的生命,乃至一只小小的蚂蚁,都不应该杀。如果一个人已经受了菩萨戒然后他用嘴巴叫别人去替他杀,或是自己亲自去杀,这个人就失去了菩萨戒。所以这种破菩萨戒的人,不可能得到修学佛法的一开始的功德,也不可能会得到初果、二果、三果。 然后这个人就叫做破戒的优婆塞,或是发臭不香的优婆塞。为什么叫臭呢,因为天上的神身体都是很香很香,不喜欢到人间来,但是如果人间有人像各位今天守八关斋戒,你的身体自然就会很香,然后天上的神就很喜欢,坐在各位隔壁,或是护持各位的法会,如果你有守戒,你身体就会有一种香,叫戒香,就像我们在佛前点香,自然很好的味道。我们每个人都很喜欢花,很香,或是檀香油很香,所以如果你能够守菩萨戒,你就变成一个很香的人。如果你破了戒,然后就会变成很臭的花,会让别人很不舒服。 所以佛陀说破戒的人,也叫旃陀罗优婆塞,什么叫旃陀罗?就是屠夫,他专门在杀动物的人,所以谁都不敢跟他接近。然后也叫垢,什么是垢?就是污垢,很脏烦恼的意思,也叫结,结优婆塞。结就是你被这个烦恼绑住了,不自由了,所以破戒的人就叫很脏的,或是被烦恼绑住的这种修行人。 所以佛教的基本精神就是平等的慈悲心,所以如果你故意去杀死一只蚂蚁,就失去了这个平等的慈悲心。然后你就会发臭,而且恶名远播,就是大家都知道你是个坏人,没有人愿意接近你。 第二条叫偷盗戒,佛陀说优婆塞戒就算为了你自己的身体,为了你的生命,你都不能去偷盗,就算一毛钱你都不能偷,如果破了这个戒,你就是刚刚讲的这些,你就是属于这种脏的、臭名远播的、污垢的,这样子的不好的修行人。 第三条叫大妄语戒,就是各位,他说你开始修行了,就算为了你的肉体生命,你都不能骗人家说我已经得到什么第三果,乃至我已经修不净观修成功了,如果你根本没有那个阶段,然后你这样讲叫大妄语戒。 因为,现在的修行人有些爱面子,就好像要表现他跟别人不一样,他有神通,或是他修到什么样的阶段,如果真的他没有这样,他就是想要欺骗别人,所以就犯了大妄语戒。 第四条戒叫邪YIN戒,各位都知道了,就是夫妻以外的性行为,所以做个菩萨,就算为了肉体生命,都不应该邪YIN。不然破了这个戒,就失去了菩萨的资格。 所以各位有时候看女孩子,那个女孩子如果她先生欺负她,在外面跟人家怎么样,她就会很伤心很伤心,甚至想要自杀,所以菩萨如果去犯邪YIN,就会伤害到你的家庭,伤害到别人,就会很痛苦。曾经有一个女孩子,她十几岁就被强暴,她一辈子被强暴三遍,然后后来谈恋爱了,又被她男朋友欺负,然后她就觉得她这一辈子又没有做错什么事情,为什么这么痛苦,就去问一位老和尚,老和尚只跟她讲一句话,因为你很喜欢穿得很性感,然后让别的男人都很想要看你,所以你过去的这种邪YIN的因就会现前,你这一辈子就会不断得被欺负。 特别做男人也不应该去欺负女人,因为女孩子感情很脆弱,如果你对她很好,多跟她讲两句话,开车送她,她就很容易爱上你。有些男人就觉得说我很棒,你看,女人都对我很好,但是这样是犯菩萨戒的。 特别这个时代,我认为,杀生偷盗大家都不会做了,故意去大妄语我想也不容易做,我现在看到最多的就是这第四条就是邪YIN,因为他们不小心,然后控制不了了,然后就互相,就因为这样有了感情,就有了关系,然后自己也觉得很痛苦,但是又没办法。所以这一点各位要预防自己不要让自己有这个特殊的关系。 第五条重戒,叫说四众过罪。这什么意思?就是一个做菩萨,就算你要被杀了,为了你的身体或肉体,千万不要去讲出家人或是在家菩萨的过失。只要他们是在修行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他犯了什么错,你都不要公开去讲他。你可以私底下很慈悲地劝他,但是如果你在第三者,在公开讲说某一个出家人或某一个在家人,做错什么事情的话这样就会伤害佛教。有一条罪会下无间地狱,叫破和合众。如果我们公开讲出家人,或是修行人的过失,然后这个团体就会破裂掉,这样就会堕落地狱。 所以当然这个出家人,他真的很糟糕,然后你看到一个居士去接近他,对他不好,你可以私底下跟这个居士讲,哪里有更好的善知识老师,这样去劝他,这不是讲四众过,而是你的动机是为他好,那还可以。 第六条,告诉我们不能买卖酒,你自己喝酒犯小戒,但是如果你去买酒,或是卖酒,或送人家酒,就犯了重戒,为什么,酒会乱性,发狂,然后让别人去造杀业,或是开车致死,所以你送酒给人家,卖酒就会犯重戒。 所以这六条大家背一下,重戒叫六重。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大妄语,不说四众过,不买卖酒。 经典说如果在家人,能够守这优婆塞重戒,不犯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戒的果报。这个在家人就叫璎珞,就是很美好的珠宝。也叫庄严,也叫妙香,他的香味整个世界都闻得到,而且能遮不善法,就能够去除不好的,能够把好的都做得很圆满。 佛又说如果你能够把这个重戒守好,你就是无上妙宝之藏,你就是一个大宝藏,你就是一个高贵的上族种姓,你就是一个大寂静处,就是你不会落入痛苦。 佛又说你能够这样守戒,你就是甘露味,就像甘露一样又甜又好吃,身心光洁,你就是生善法地。如果你这样做,你就能生在善法的地方,乃至最后能够一步一步,成菩萨做佛这样。 所以佛陀说,你听到了你能够发心,很赞叹想要守这个戒,就可以得到无量的利益。何况你将来又能够真心的受戒,而且都不犯戒,那功德更圆满。 二十八轻戒: 第一条戒律,他说,不供养父母,不供养师长,这犯轻戒。也就是说,我们受了菩萨戒以后,因为爸爸妈妈,还有我们的师长包括法师,对我们的恩超过天,所以我们一定要随时供养父母供养师长。不然我们就得了一个失意罪。 什么叫失意罪?就是说你本来发菩提心,要做菩萨要成佛了,结果你不去供养爸爸妈妈或师长,你就失去了,当时候发菩提心的心意了。 如果你犯了这种失意的罪,那你就会不能够生起,就是说你的修行不会进步了,而且还会堕落,可能会堕落地狱鬼道畜生道。而且第三个不清静,你也跟极乐世界不相应,然后现在也不干净,再来有做,有做就会造成生死轮回,造成烦恼。 第二条轻戒,叫耽乐饮酒戒。也就是说我们受戒了以后,不能够为了快乐,乃至觉得喝酒很快乐,就这样去喝酒。然后你的菩提心,就会不见了,就叫失意罪。 第三条,叫不瞻病苦戒。也就是说你受了戒以后,如果看到有人生病需要帮忙,结果你没有用悲心,甚至你不像理他,那你这样就犯了轻戒。 所以生、老、病、死、苦,特别是生病的痛苦,就是叫苦中之苦。所以我们受菩萨戒,就是要学慈悲心,拔众生苦。所以如果对方生病,特别是自己的爸爸妈妈,或是老师师长生病,你故意不去照顾他不理他,这样你就失去了菩萨戒。 第四条,就是看到有人乞求你,结果你不给他那也犯戒。比如说有乞丐,或是有人知道你懂佛法,拜托你跟他讲,乃至有人,好像力气不够,要搬东西,你看到了,你能够帮你不帮,那这样就会犯了轻戒。 我们能够给对方多跟少,另外一回事,佛是说你能够多少帮助他一点都不犯戒。除非你知道说,你给他这个钱,他是去做坏事,那当然你就不能给。但是如果他拿了这个钱,不过只是为了要吃饭,或解决一点痛苦,那你就应该随缘给他一点。 第五条戒律就是说,你看到了出家人,比丘或比丘尼,或是在家老修行者,结果你没有站起来,然后或是跟他礼拜,或是问讯,问询不是光手,问询你还要用嘴巴问他,健康吗,吃饱了吗,你要用嘴巴问他。所以如果你没有站起来,跟他问询,或是问他好,那你就犯菩萨轻戒。 所以尊重有道德的人,尊敬老人,是一种很好的道德。这也是培养一种自己,有虔诚虚心去求法的一个很好的助缘,如果你不尊敬老师,你就不会求法那你就不能进步了。 第六条,看到出家人或在家人犯戒了,然后你内心就觉得很骄傲,你看我赢过他他不如我,这样你就犯菩萨轻戒。 所以修行慈悲心,就是因为看到别人犯错了,你会更生慈悲心,如果你不生慈悲心,然后自己就起了一个骄傲,看不起对方,然后你就会失去一个菩提心,所以这样就会犯戒。 第七个戒律,叫不受持六斋戒。就是说你受菩萨戒以后,这个六天每个月这六天,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跟月底的两天,这六斋日,你就要受八关斋戒,乃至供养三宝。不然你就犯轻戒。 一般人都认为说初一、十五,初一、十五是中国人的习惯,事实上是这六天六斋日,各位都要守八关斋戒,还要故意去供养三宝,到寺庙去帮忙。 第八条戒律就不前往听佛法的戒律。佛陀说你受菩萨戒了,如果走路走四个钟头可以到的地方,有在讲佛法,你不去听闻佛法,你就犯戒。所以佛陀这样制定有他的道理,他说一般早上四点就天亮了,然后你走四个钟头刚好八点,然后听完以后然后你又回到家里,快傍晚了。所以他说这样四十公里之内,有善知识在讲经说法或法会,你都应该要去参加。 当然这里有一个先决的条件就是善知识,如果讲佛法,我只讲大乘佛法然后讨厌小乘佛法,我只讲解脱道,然后不赞叹大乘佛法,乃至我是讲大乘佛教,但是我叫人家不要修密乘,这样不好,这样就不是善知识了,我们就不用去听。 第九条戒律叫受僧物戒,就是说在家的菩萨,不应该去用出家人在用的东西,譬如说出家人的床,出家人的棉被,我们不应该用他们的,免得犯戒。 第十条戒叫喝有虫的水的戒律,在古时候出家人要喝水一定要拿一个网子然后水倒过这个网子,然后虫不会伤害只喝水。所以因为你要修慈悲心,意思是说你在洗完也好,或是你要用水,如果知道里面有蚂蚁有虫,你就故意把它冲死了,或是把它喝下去,那你这样就犯菩萨戒。像说别人给你一个包子,结果你一吃很好吃,后来你发觉那个好像是肉做的,然后你就马上不能吃,如果你又继续吃,那就犯戒了。 就像各位买饼干要拜佛,要注意看,上面是不是有加鸡蛋的,有加鸡蛋的就不能拿来拜。甚至你在吃的时候,你觉得这个饼干怎么那么还吃,加鸡蛋的,那你就不能吃。马上停下,你就不犯戒了。 经常有很多菩萨很发心,每次都拿好吃的给我吃,我以前都相信说菩萨一定没问题,后来我发觉里面饼干大部分都是加鸡蛋的,这不是故意的,但是因为没有去检查,所以各位你要供养出家人,你要特别检查,不然好心就变坏心。 第十一条叫险难独行戒,就是说危险而且灾难的地方,你却没有同伴自己跑去,这样就犯戒,为什么,因为做个菩萨,你的身体是众生的,你要好好地保护你的身体健康,才能服务更多人。所以有危险灾难的地方,你不能独自去,你要找人陪伴你,要安全才能够去。 当然如果你的动机,真正能够利益众生,譬如说像玄奘法师,他虽然是一个人到印度取经很危险,但是他纯粹就是为了弘扬佛法,所以这个时候也不能叫犯戒。 第十二条叫单独住在比丘尼寺戒,这什么意思就是说,今天你是一个男众,结果你一个人睡在一个比丘尼的寺庙里面,这样不好。或是你是一个女生,结果里面都是男众,就你一个睡在男众的比丘道场,这样也犯戒。 现在的状况,有一种特别的就是开车子,车子也是一个隐蔽的空间,如果你是一个女性,然后一个人然后载一个比丘男众,这样就犯轻戒。所以你不得不载你要找另外一个女众陪你,然后再去载这个男众。不然如果一男一女,不分在家出家,单独在车子里面,就犯菩萨轻戒。因为人家就会讲闲话。 第十三戒叫为财打人戒就是说你受了菩萨戒,你不能为了钱去打你的工人,打你的仆人,不然你就犯菩萨戒。这一条各位家里有工人的要特别小心。 第十四条叫残食施四众戒,什么叫残就是你吃剩下的、或是过期的,你才拿去供养出家人,或是给其他的修行人吃,这样你就犯轻戒。 第十五条,养猫养狐狸戒,这什么意思,因为猫跟狐狸它会吃小动物杀生,如果你去养它就不慈悲。如果养狗呢?如果你这一只狗,会去杀死小动物,或特别去吃苍蝇,你也不能养它,因为它会杀生。 除非你养了这个猫已经不会吃老鼠了,那就不会杀生,佛教里面这样说还不是犯戒。 第十六条就是你把养的动物,作不清静的布施。这什么意思呢?你养的鸡,猪送给那个,不是佛教徒,会杀它的人,这个就犯菩萨戒。如果你自己不养了,可以送给这个人已经受戒了,他不会伤害它,所以我才能够送给他。 所以经典特别讲六种动物,就是大象、马、牛、羊、骆驼、乃至驴,因为这六种动物人类会用它的劳力,甚至会杀它的皮毛来用,或甚至吃它的肉,如果你把它送给非佛教徒,他就会伤害它,这样就不慈悲。 这一条戒律目的是告诉受菩萨戒的人,你也不应该养这些动物,因为你养这些动物,它不听你话你就会打它,然后你就会起嗔恨心。所以你应该把它布施给别人,然后布施的时候也要找那种至少他受五戒的,至少他不会伤害它。 第十七条,就是你不储藏出家人的衣服、钵、杖的戒律。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菩萨,也应该要经常供养三宝,护持出家人。所以你平常就要准备,这些出家人的衣、钵、东西,要这样才符合菩萨。但是现在没办法,但是至少各位会准备红包,出家人有需要这些用品的时候,你用红包供养他,出家人自己去买,这样就不犯戒。 就是你要在你家里放,放了出家人在用的,这些衣服、钵或是锡杖,准备来供养出家人,这样才不犯戒。意思是说叫我们要随时护持出家人护持三宝,才不犯戒。 第十八条就是,菩萨受菩萨戒以后,在种田的时候结果不求清静的水,或是你洒了很多农药,这个都会犯菩萨轻戒。 所以这一条说就算你为了你的生命为了你要生活,你种田要水,但是你那个水一定要用网子围起来,就是说水可以进来,但是虫鱼不能进来,免得你伤害它。然后你是种陆地的,虽然你不需要水,但是你也不能一直洒农药,免得杀生。 第十九条,受菩萨戒以后,就算为了自己的生命,你在做生意买卖的时候,跟人家谈好价钱以后,就应该跟他买,而不能说我又找到更便宜了,就故意不买他的让他痛苦,乃至你在做生意用的那个秤,你也要用公平的,但是如果你知道卖你的人他那个秤是欺负人的,你一定要跟他讲,叫他不能这么做。不然的话,你不讲你也犯戒,为什么,因为他会去害很多人,骗很多人这样也不行。 所以意思是说受了菩萨戒的居士,不管你是卖东西给别人还是向别人买东西,然后讲好价钱,你就要按照这样去做。甚至买卖的时候,也要公平不能投机,或是让对方吃亏。 第二十条,受菩萨戒了,就算你是夫妻,在不对的时间、不对的场所,你也不能行男女的YIN欲。譬如说八关斋戒的日子,佛菩萨的生日,乃至父母的忌日,自己的生日这一些,都不应该有男女的YIN欲。 特别是各位夫妻,到寺庙去挂单,就算是夫妻,在寺庙挂单也不能同一个房间,这个意思。 第二十一条,做生意买卖,不缴税也犯戒。所以这一条就是因为国家的财产我们也不能犯贪,所以你要做生意该缴税就要缴税。 第二十二条叫犯国家法律戒,也就是说做一个菩萨不应该违犯国家的法律或是善良的风俗,免得伤害佛教的弘扬。 第二十三条就是得到新的食物,不先供养三宝的戒律。也就是说各位不管你买到新的食物,好吃的水果,就要先观想,我先供养三宝,然后自己再吃。 第二十四条就是你的师父不允许你说法,结果你还是去向大众说法你也犯戒。那意思是说告诉在家居士,虽然我们要弘扬佛法,但是你是不是有正知正见,是不是有慈悲心,一定要通过出家人跟你讲你可以,你才去弘扬佛法。这样就不犯戒。 现在在台湾,我不知道印尼会不会,很多在家的菩萨杂说法,写很多书,但是基本上这个不是好现象。真正要在家菩萨说法或写书,你一定要找你的师父或老和尚印证,说这一本书某某法师看过可以,或是我讲这个是我师父叫我讲的,如果你没有按照这样做,你就犯戒。所以各位以后你在看在家菩萨或是在家居士说法,你一定要去确定这一点就是说他有没有经过他的师父印证允许,如果没有你千万不要接近。 特别现在佛教的书很流行,谁都可以看,所以有很多在家菩萨知识分子都看了很多书,然后他就发表他的意见,有时候不圆满,因为他喜欢解脱道,他就讲大乘不好,他喜欢大乘有时候会批评密乘,然后就会造成佛教的乱象。那有些,有些居士你跟他讲,他说那我就出家了,然后他就随便找一个人就剃头了,然后他就变成法师了,然后就收很多徒弟了,这些你都要很小心。 而且这一条戒律还有特别规定就是说,不听赞叹,就是说虽然这个在家居士虽然讲得还不错,但是如果你去赞叹他,你倒犯戒。除非,因为他是个在家人,你特别赞叹他,他就会生起傲慢心,对他有伤害,所以出家人不允许的,然后你又特别去赞叹他,都犯戒。 所以各位你在看佛教的书,或是听CD,或是你要去参加法会,你最好问一下你的善知识,不要说因为人多就去。那个什么灌顶,那个什么上师,然后有时候不见得是正确的。 第二十五条在五众前行戒,这什么意思,就是说如果有五众,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跟式叉摩尼,就刚出家的,我们在家人走路,不能走在他们前面,如果他们来我们就故意停下来,先让他们走前面就不犯戒。 当然如果说要下楼梯,或是危险的地方,你跑到前面为了保护,那就不犯戒。 第二十六僧食不公分戒。比如说前面有十个出家人,结果你供养你的师父特别大包,好吃的,然后其他的出家人就随便、不供养,然后就会造成很多出家人的烦恼,这样就不行,就犯戒。但是如果你私底下这个老和尚对你,你很尊敬他,你私底下供养他比较好,那就没关系,但是如果在第二个第三个出家人,你这样做就会让他们有分别心,就不好。 所以我们要供养法师,就不能有偏心,他就怕我们有偏心,有这个偏心对自己,然后对法师都不太好,所以就是我们在公众供养就是要平等。 第二十七叫养蚕戒。各位都知道蚕人类就把它烧死以后抽它的蚕丝这样就不对,指定这条戒律就告诉我们,凡是你做生意,或是为了赚钱,会去伤害到其它生命的,或其他人的,你都不应该做。 第二十八叫走路的时候看到有病人,你不去帮助他,故意离开他,你也犯戒。 所以我们有时候会怕麻烦,所以就故意当作没看见,走过去,这样都不好。所以佛意思是说,以后看到生病的人,你能够做几分算几分,替他打电话,替他找亲人,在路边生病的,然后这样才不违慈悲心。 最后,佛陀说,如果在家居士,能够至诚守这几条戒律,这个人是居士里面的白莲花,这个人是居士里面最微妙最好的香。 佛陀又说,能够这样守戒,在优婆塞优婆夷中,名为清净莲花,也叫真实的宝藏,也叫大丈夫之人。所以佛说,善男子,如佛所说菩萨有两种,一种是在家菩萨,第二种是出家菩萨,出家菩萨叫做比丘,在家菩萨叫做优婆塞优婆夷,出家菩萨守出家戒,很容易不困难,因为他的环境比较方便,在家菩萨能够守菩萨戒,真困难,很难得,为什么,在家人有钱的问题,感情的问题,家庭的问题,种种的恶因缘缠绕着,所以又能够守菩萨戒,真是难得。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