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信仰观世音菩萨
冬天的太阳,吃不得,人人需要,人人爱它。
夏天的凉风,穿不得,人人需要,人人爱它。
观世音菩萨,是我们的太阳,也是我们的凉风。冷酷的世界里,他是太阳,热恼的世界里,他是凉风。
1、懂得人生吗
为什么要信观世音菩萨?等于说:为什么要学佛?
因为,我们有人生问题。什么是「人生」呢?它—人生—就是生活与生命的综合。
活。生活,有的很苦,有的很麻烦,高尔基在他的名作『人间』内有一句话:『不论你怎样,到头来都是棺材和坟墓』。既然终归要死,为什么总想生活下去?因为,人有生命。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一句话:活人要活得有意思义(人生为什么)。反之,如果生命没有一点意义的话,何必劳苦地要生活下去呢?
怎样才能活得有意义?就是理性问题。什么是理性?就是觉悟到人生真实的意义。
人生真实的意义(也就是说『生命的意义』)在哪呢?简单一句话:就在理性里。理性又是什么呢?理性是人生本有的圆满的活泼泼的心性的反映(这,不是抹杀因缘生法的『唯心论』的心),如像一块明镜,是有光的,洁凈的;光被灰尘遮蔽了,照不见本来空灵的凈境。又如金在矿中,夹有上沙,没有提炼出来。理性的光,就是理性的作用。如佛家菩提愿心、四摄六度万行,孔孟伦理行谊的仁义等。所以宋明理学家爱说一句话:孝悌之道,做到了极点,只是合该如此。顶好就是这『合该如此』四个字。为什么?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理性上本有的光。一个人如果能实践到佛祖圣贤给我们指出的真理—理性的启示—的话,实践一分就还原到一分,放一分光明,得一分受用。什么是这理性的明镜上的尘垢和金矿里夹的土沙呢?就是:烦恼物欲。一个人如果不从理性上去体验,越要求真正的人生意义,越得不到,越得不到就越苦了。如像失掉了理性的人,凭你的何理智而生活着,都是在吃盐水,越吃越渴。有了理性,就是理智(包括知识等)缺乏一点,仍有人生的趣味,如像有些人从前没有知识,物质生活的享受也不充分,而他的一生,浑浑噩噩地,一片『太和之气』,仍然有活人的趣味,一样活人。相反,如果失了理性,虽然有一点理智,只晓得在灰尘里打滚,虽有人底生活,失了人的生命,等于寻常话说的『没有灵魂的人』。一个死板的机械的东西,还有什么意味呢?如果把理性实践到一点了的话,那么,理智便为人所用而且有益;否则光有理智,就反有害;如物质科学和人文科学单纯地发展起来,就成为为害人类的东西了。理性发展到究竟,便是佛性。佛祖圣贤的观点,就是理性的纽带。实践到一分,自有一分本有圆满的活泼泼的生命的意义。
在有些书本上,我们可以看到类似理性的一些名词,如说:觉性,是说觉悟了的性质;天性(亦即天理),是天然、也可以说是自然,即非人为的本来的性质;人性:人人本来的未经物欲染污的性质等等,这些都是描绘我们这里所说的理性的一系列的概念。等于说,『家严』就是『我的父亲』。名词虽不同,道理是一个;又如有的叫母为『妈妈』、『阿妈』、『娘』、等等,是不是母、母亲呢?都是她—母亲。有时用文言称呼『萱堂』(尊称人家母亲的意思),字面上好象深了难懂,说穿了还不是妈妈?难道萱堂还是爸爸吗?
这里,我们所说的理性,和有的拿理智讲『理性认识』的解释是彻底两样的。
我们所说的理性,本来很平常,如诗经大雅旱麓篇:『鸢飞戾天,鱼跃于渊』,都是理性的反射。如果没有搞通这一点的话,子思说的什么『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一类的话语,真不知在说些什么!
2、为什么知道人生有理性的要求
我们试就浅明的例子来看,也可以知道理性对于人生是怎样地重要。
如像文学和艺术等都是和理性相连系相接近的工具,简直可以说是理性中辨证的产物。所以人类越是文明进步了,就越需要这些东西。
举例说:礼记就是一部雄辩的理性要求的说明。尤其其中乐记一篇谈音乐艺术的原理,没有再更精彩的了。又,我们民族祖先遗留下来的诗经,就是说明了通过理性而来的诗的重要性—诗教。
卡尔?马克思在他写的『哲学经济手稿』内论到『艺术感受性』,曾说过如下的话:
『只有人的本质的对象上所展开的丰富之下,方能发生主观的人类感性的丰富,方能发生理解音乐的耳,理解形式美的眼...... 』
『因此要在理论上实践上理解人的本质及自然一切丰富,为要使感情人化,为要创造与此相呼应的人的意义(Sinn),必须要人的本质对象化』(马恩著作集三卷—『科学的艺术论』,苏联康敏学院文艺研究所编,适夷译,重庆读书出版社一九四二年三版第一四六页)
。
所以,佛经上不止一次地指出:那些低级的畜生道的众生,他们的一生只晓得需要水草和YIN欲;之外,什么都不晓得了。自然说不上需要什么『人的本质对象化』;更说不上再高一层的理性的要求(在佛学上看,三恶道众生也不是都没有理性,只是业力障蔽大,如像镜子灰尘遮蔽太厚了)。所以佛学上指出『人身难得』,难得什么呢?就是『人的本质对象化』和理性。克鲁泡特金在他被人称为『社会革命文学之古典的名著』的『面包与自由』第九章内特地指出:
『人类不是仅以衣食住为其一生之目的。他的物质需要一经满足,其它的可以说是带有艺术性质的欲求,便会立刻发生。这样的欲求种类很多,而且是因人而异的;社会愈文明,个性愈发达,则欲望的种类又愈多』(面包与自由,巴金译,平明书店版第一百二十九页)。
显然的,这里所说的艺术性质的欲求,彻底究竟说,也就是我们人性本有这个『理性的要求』。社会愈文明进步,愈需要它。如果,人类没有这一点理性的要求的话,便成了克翁叹息的话:『那么,这个充满着愁烦与劳苦的人生,还有活下去的价值么?』(同上书同上页)
西洋哲学家熟习耶稣一句话:『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新约、马太福音第四章),耶稣说的除食物之外还需要上帝的话,是因为那时代客观的社会文化程度还不高,不能不假借『神』来打一个『之遶』。现在,我们可以径直说:就是、人生除了生活问题之外,还有生命的问题(包括佛学的生死问题),生命问题是什么?就是理性的要求。
以上基本观点—理性的要求—如果没有搞通了的话,那么,一切佛经菩萨论圣经贤传法言语等等,通通该拿去废物利用—熬纸!
3、从哪证明有实践到理性底一回事
从佛祖圣贤的人生和受用上,就可以看到理性的实践。
佛祖圣贤的境界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因此,正为了他们并不神秘,而且是很寻常的人人本有的理性要求的提炼,更见得他们的伟大!我们应该怎样地来『尊重人类共同文化遗产』!
至于,佛菩萨感应保佑,是用种种方法引导我们分证到和彻证到理性的方便吧。经上说观世音菩萨『先以欲钩牵,后令人佛智』,就是这意思。这佛智的智字,不是理智的智。在佛学上讲智是后得智,就是证到根本的无分别慧后所得的;慧是无分别慧。在这里讲佛学上的智慧,用新的观点的术语来说,就是一句话:对于人生理性究竟的提高和彻底的体验。
佛—这里说观世音菩萨,就是实证到最高的理性的人。佛祖大德他们不是白活了,他们所致力的就是这个。如果,一个人真真地彻证了古往来今许多人未领会到的这个生命领域—理性的境界—,岂不是人生最有趣、最庆幸的事了吗?
光说不算事,举例说:如宗下条条公案都是现成的故事。所以,他们有的一悟了,高兴得了不得,有的登山顶去大叫一声;有的惊喜得流汗......最显著的证明:大般若经常啼菩萨在林中哭了七日七夜。古今大德闻道证悟之后总是『悲欣交集』。为什么?难道他们都有神经病吗?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样地穷苦,他还开心什么?乐在为理性而生活,不是乐在一箪食一瓢饮的上面。所以,人类文化早熟及伟大的中华民族本位文化之孔学精神是『孔颜乐趣』四字,六经四书就是理性的一大宝库!宋明理学发明『万物皆备于我』,无不自在;朱子『归来鱼鸟最相亲』,这中间充沛着活泼的理性,流露出来便是『相与之情厚』,这人生有多么大的意味!社会便不是冷酷的蜡人像馆了。所以,古人『箪瓢屡空,宴如也』,不是清高。这些事实证明多得很(尤其后汉书内特多)。现代世界新文艺作品有两部著名的小说,已经有中文译本,值得在此提出:一、罗曼罗兰着的『约翰?克利思朵夫』,约翰底生命多么有意义!二、托思妥也夫斯基着的『卡拉马肋夫兄弟们』,那里面曹西玛长老伟大的精神值得学习。『朝闻道,夕死可矣』。『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真正懂得这些话的人,他懂得人生了!
4、证到了生命领域的最高境界又怎样
再说一层,试问:我们现生真能依照佛菩萨指示的道路,彻底证到了生命领域最高的境界以后又怎样呢?我们的回答是:他虽然和我们一样穿衣吃饭,屙屎撒污,可是他所有任何的烦恼,任何的生死恐怖,都彻底地苦不着他了。为什么?他表面虽然看见和众生一样有生死的,而内里的东西已转变了。凡夫的生死,是在随业流转,自己丝毫作不得主。菩萨的生死,是随缘出现,随众生缘而显或隐。一个是随业来的,一个是乘愿来的;大不同。所以,古德说得太好:『虽然还是旧时人,不是旧时行履处』。二十多年前,我们写有一本通俗大众读物『念佛歌』上有几句话:『仍吃饭,仍穿衣,寻常风光不可迷』。这,并不是说光吃饭穿衣便了事,但又有什么比较明显的理由看得出来呢?因此,拙著『禅学统一世界文化』,『凈土宗的价值意识和它在我们民族文化上的连系』这两篇论文就说了两个要点:
(一)佛学是透过现实的,仍还现实的。
(二)佛学是提高现实的,仍还现实的。这不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附会现实,是纯用现代哲学新体系来说明的。因此,可以知道,佛菩萨可以任运地往来三界,即是生死完全自己可以主宰,救度众生;所以众生以为难行的、他能行,众生以为难忍的、他能忍,众生以为难舍的、他能舍,乃至众生要他的头目脑髓,只要能够因此度了你,他都给你满愿。总之,他只有一个愿望:满众生的一切一切的要求。最后引导一切一切的众生,脱离这个千生万劫、头出头没的苦海,同他一样的成佛。倘使有一个众生,还没有度尽的话,他的愿望就还没有完成。简单地说:自度为方便,度人为究竟。换句话说:佛菩萨自度作为度人的手段;度人才是真正的目标。
要是你有这样的大悲大愿,要彻底救度众生的话,那么,三藏十二部的经典,随你的欢喜,合你口胃的,随捡一法,都可以满你的愿。我们这里说的普门品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就是介绍一个最契机、最方便『下手易而成功高』的道路。
再补一句话:上面说到菩萨乘愿而来,任运生死(如『十地菩萨留烦恼障,助愿受生』等),这样的成就,不是一下子就办得到的。
但是,向着这—生命领域走去,实践有一分功行,就会有一分受用。佛法究竟的目的是教人受用的。
5、没有研究佛学,就不能解决人生问题吗
一般文化程度和环境都不可能去仔细研究佛学的人,未必就没有希望学佛和解决人生问题了吗?不,方便多得很;方便就是门,普及大众的门在哪?你要入这门,可以随各人根性、趣味、蓦直进去。冬天的太阳,夏天的凉风;它并不分别什么人,都给你。但,你自己关在黑屋里,冬天的太阳照不着你,夏天的凉风吹不着你。你信,到处是门;你不信,到处不是门。因此,佛说『普门品』。只要你信,你信就得救。只要你叩门、就给你开。
信,就是这门的钥匙。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回上一页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