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义辉法师:为什么要广修供养


 2018/12/18    下载DOC文档    

  原文

  是则下菩提种,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是为发菩提心第九因缘也。

  下菩提种,就像我们种地一样,一个菩提种下种下去,我们种地是不是要用犁呀?佛的名号就是犁。去耕耘。有句话说:只管耕耘,莫问收获。念佛不要管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佛,什么时候才能成佛,不要去管,只管老实念佛就行了。打坐修行的人,不要管什么时候才能开悟,什么时候才能见性,只管老老实实打坐就可以了,把心守住就可以了。

  比如种个黄瓜的种子,也不浇水,也不除草,也不耕耘,坐在地头上,扇着扇子,等着收获,等着摘黄瓜吃,你都不耕耘,哪里有黄瓜去摘?是不是?

  所以说因地要下功夫的,道果才能增长成熟,乘大愿船,西方净土决定往生,这就是发菩提心的第九个因缘。

  云何令正法久住?谓我世尊,无量劫来,为我等故,修菩提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因圆果满。遂致成佛。

  为什么要令正法久住于世间呢?因为释迦牟尼佛,从无量劫以来,从最初发心以来,为了谁呢?为了我们众生。

  从《华严经》看,菩萨都是为众生。我们看《华严经》八十一卷,最后一卷是什么?《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菩萨行愿品》。其实我们整部《华严经》都可以叫作《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菩萨行愿品》。

  为什么把这一品放在最后呢?他有他的用意。我们前面看了那么多的菩萨在修行在证果,最终讲《普贤行愿品》,说你发菩提心,如何去发?要“普贤行愿”。《普贤行愿品》就讲,如果菩提心离开众生,你为谁发?没有众生,菩提心没有意义。

  所以说佛从无量劫以来,从最初发心开始,都是为了我们众生来发菩提心,修菩萨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就像刚才为讲的舍利弗的公案一样,佛陀在因地的时候也遇到过很多这样的考验,很多这样磨练自己的机会,但是佛陀没有退失,所以佛陀证得佛果。舍己利他,不辞劳倦。难忍能忍者,代诸众生,受无量苦。因此佛能自觉觉他,觉醒圆满。

  既成佛已,化缘周讫,入于涅槃。正法像法,皆已灭尽;仅存末法,有教无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竞争人我,尽逐利名。举目滔滔,天下皆是。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义?僧是何名?衰残至此,殆不忍言;每一思及,不觉泪下!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成正等正觉之后,开始历经四十九年的化缘——这个化缘不是一般所理解的那个化缘,拿个钵要点吃的,不是这个化缘——这个化缘是指,佛陀成佛之后,度多少众生,说多少法,都是因缘,他要把自己的任务统统去完成。在过去生修行的时候,很多有缘的众生,给人家承诺,说我将来成佛之后,一定要先度你。类似这样的因缘。就是教化的机缘。从始从终。先转根本法轮,一直到最后入于涅槃。

  佛灭度之后,正法住世一千年,像法住世一千年。佛教传到中国两千年了,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是两千五百多年前,是佛灭度后过了几百年之后佛法才传入到中国来的。省庵大师是清朝的人,刚好是佛灭度后两千四百年左右,他那个时候属于末法时代。末法是什么概念呢?是有教无人。虽有如来的教法流通于世间,无有信解修证之人,而且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竞争人我,尽逐利名。举目滔滔,天下皆是。

  你看我们现在的佛教,看起来轰轰烈烈,看起来场面浩大,动不动搞一个法会千人万人,请多少高僧大德,都在搞,看起来蒸蒸日上的感觉,看起来佛教繁荣昌盛,但其实呢?其实存在很多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尽逐利名,都在竞争人我,你办三百人法会,我要办五百人。你今天升座,我今天要升大座……

  举目滔滔,天下皆是。

  比如有人问,你们佛教有多少信众?这个没办法统计的。假如明天财神要开光,可能来五千人。那么这五千人当中做一个考试,有多少人知道真正的佛是什么?大家都说知道,佛就是如来佛祖。其实如来和佛祖是一个概念。法是什么?不知道。僧是什么?就更不知道了。如果知道僧是什么,就不会被假和尚假喇嘛骗了。

  义辉法师《劝发菩提心文》节选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