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星云大师:《金刚经》|能净业障分第十六(下)


 2018/7/18    下载DOC文档    

  金刚经 第16品上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白话文

  三、末法众生狐疑不信

  佛陀说:后世有人,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如果一语道尽,恐人难信,反生疑惑。经文行此,佛陀已作五重校量,两次外施(见第八分、十一分),两度内施(见第十三分、十五分),一番佛因(见前文,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陀以七宝、身命校量,不过是略显持诵者的功德千万亿分之一而已,心着小法的凡夫二乘,闻此已难听受读诵,更何况如果佛陀具说般若之功德,凡夫二乘者,不但不信,反而更加疑惑不解。

  据传狐这种动物,其性多疑,冬天渡过冰河时,且走且听,冰下水无声即进,有声即退,进退不一。佛陀以狐性多疑,喻末法众生信根怯弱,闻般若胜福,恐狂乱不信,以致谤法之愆。因此,佛陀不过随事便举,或以三千大千七宝,或如须弥宝聚等校量,略说般若一、二功德。诚如经文说: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学佛者,信根坚固,不被天、魔、梵,及世间根尘所坏。《华严经》卷六〈贤首菩萨品〉:

  信心能离诸染着,信解微妙甚深法;信能转胜成众善,究竟必至如来处。

  信于法门无障碍,舍离八难得无难;信能超出众魔境,示现无上解脱道。

  一切功德不坏种,出生无上菩提树;长养最胜智慧门,信能示现一切佛。

  是故演说次第行,信乐最胜甚难得;譬如灵瑞优昙华,亦如随意妙宝珠。

  佛陀深知众生信心难立,不知般若宝珠,有随意变化,神通妙用的无边功德。

  一日,百丈禅师说法圆满,大众皆已退去,独有一老者逗留未去,禅师问道:「前面站立的是什么人?”

  老者答道:「我不是人,是一只野狐,过去古佛时,曾在此百丈山修行,后因一位学僧问道:‘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我回答说:‘不落因果!’因此答语,我五百世堕在狐身,今请禅师代一转语,以希能脱野狐之身!”

  老者合掌问道:「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

  百丈禅师答道:「不昧因果!”

  老者于言下大悟,作礼告辞后,第二天百丈禅师领导寺中大众,到后山石岩下的洞内,以杖挑出一野狐死尸,禅师嘱依亡僧之礼火葬。

  五百世堕野狐身,只为一念昧于因果,就如同吾人背离正道,终日茫茫走他乡,百种贪婪入心。不信善法能冰消先世罪业,不信奉持经教能解粘除缚。只要信得般若性德,何须向金佛、木佛、泥佛乞求福佑。净心不逆,即如璎珞庄严身心,如日月照破黑暗,如甘霖普润丛林,如巨筏引渡彼岸。

  四、果报巍巍不可思议

  般佛陀在此分的结语,告诉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前文已略说受持此经的功德,能重业转轻,消恶道之业报;并且依此信德,获证无上正等正觉。佛陀以珍宝施、身命施之譬喻,仍然未具说尽般若千万亿分之一的功德。般若非所知,更非所议,世间的称量譬喻、计算都不能及。

  智闲参访沩山禅师,沩山问道:

  「听说你在百丈禅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是真的吗?”

  智闲答言:「惭愧!”

  沩山:「这不过是世间上聪明的辩解,对了生脱死,毫无助益,现在我问你一句:「什么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

  智闲茫然不知如何回答,沉思许久,请示道:

  「请禅师慈悲为我解说。”

  沩山:「我知道的,那是我的,不干你的事,我若为你说破,你将来眼睛开时,会骂我的。”

  智闲不得已,回寮翻遍所有的经典,想从中找寻答案,但始终都了不可得,才了悟文字非诸佛真心,因此发誓道:

  「今生再也不研究佛学了,作个参究本心的云游僧吧!”

  智闲于是辞别沩山,到南阳慧忠国师处参学。有一天正在铲草时,偶然抛落的瓦砾,恰好击中竹子,发出清脆的一声。智闲因而大悟,于是便回房沐浴,焚香遥拜沩山禅师道:

  「老师!您对我恩惠胜于父母。如果你那时为我说破这个秘密,哪有今天的见性顿悟呢?”因此写一诗偈寄给沩山禅师。偈云: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动容扬古道,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

  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智闲禅师翻遍千经万论,寻不着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自此不逐言文句,返归自心,如一片瓦砾落地,不堕踪迹。

  我们学佛,如果只是一昧希求胜境感应,贪得在在处处,皆能免难消灾,就错用心机。

  有相的福报,终不免五衰相现,生死流浪,入宝山,不应只取着泥块瓦石,当取随意宝珠。就像六祖惠能初见五祖弘忍,弘忍开口问道:

  「你来求什么?”

  惠能恭谨作答:「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金刚经》不只是教我们降伏妄心,而生清净心,更是一张成佛的蓝图,直教吾等悬崖撒手,佛与魔一时放却,当体漆桶脱落。

  潭州慧朗禅师初参马祖时,马祖禅师问道:

  「你来求什么?”

  慧朗:「求佛知见。”

  马祖:「佛已超越知见,有知见就是魔。”

  慧朗听了,恭敬礼拜。

  马祖禅师问道:「你从什么地方来?”

  慧朗回答道:「南岳!”

  马祖不客气的指示道:「你从南岳来,辜负石头的慈悲,你应该赶快回去,其他地方并不适合你去!”

  慧朗于是再回到石头禅师那儿,请示道:「如何是佛?”

  石头答道:「你没有佛性。”

  慧朗满怀疑惑:「蠢动含灵都有佛性,为什么我没有佛性?”

  「因为你不是蠢动含灵。”

  「难道慧朗不如蠢动含灵?”

  「因为你不肯承担!”

  慧朗终于言下大悟。

  我们的狐疑不信,不肯承担,煞费佛祖婆心良口,千生万劫不肯卷帘透窗,白白辜负一段山翠涧蓝,烟花漫漫,无限春光。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