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净土法门法师:《金刚经》第115集


 2018/2/27    下载DOC文档    

  请掀开经本二百六十七面,第三行看起:

  【如如不动者,不生不灭之性也。不取者,无住之真诠也。无住者,不动之真诠也。如如者,真如之异名。真如是指本具者言,如如是指证得者言。】

  这一段是为我们解释经典里面几个重要的名词术语,因为佛在《般若 经》上,不仅是般若 ,在大乘经上,这些名相讲得很多,名相的含义我们一定要清楚。《金刚经》到最后的结束,世尊是用二句一偈做为全经的总结。这二句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动」,它的含义非常之深。如如不动是讲不生不灭的本性,就是真性。性称之为本,这是从比喻上说的。一棵树木它的根,根是主干,那叫本。从根本能生枝叶,所有一切枝叶都是从根本生的,所以把这个性比做本,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换句话说,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从本里面生出来的枝枝叶叶。

  称真,它就不是虚妄的,它是真的,实在讲一切法里面唯独真如本性是真的。所有一切万法,包括诸佛如来果地上所讲的一真法界,要是跟真性两个做比较:性是真的,一真法界也不是真的。一真法界是它变现的相分,性体是真的,所以称它作真性,这个性就是真的意思。一切法都是生灭的,唯独真性里头没有生灭。诸位要晓得,我们讲真性就是真心。一切众生人人都具有的,一切众生都有一个真心,都有个本性,都有;并不是佛菩萨有,我们没有,我们都有。佛菩萨明心见性,他明白了,我们凡夫是迷在真心里面。我们的真心起不起作用?起作用。变现六道轮回,就是真如本性起的作用。没有自性的话,哪有六道轮回?换句话说,我们是错用了,因为迷了真心,我们就错用了。错用了,就变成错误的境界,就是这么回事情。诸佛菩萨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自性起用就没有错误,所以变现的是一真法界。

  佛教给我们无住,为什么无住?前面讲得很透彻,因为一切现相都不可得,不但是相不可得,心也不可得。这是一般讲执著,有能执著、所执著,能分别、所分别。能分别的是心,我们现在讲的心,三心不可得,能执著的、能分别的没有!你所执著的、所分别的,是外面的境界相,我们讲十法界依正庄严,这是外头的境界相。境界相是缘生的,因缘生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你所分别、所执著的也不可得。这就说明能所都不可得,所以佛教给你无住,无住就对了。佛与大菩萨在一切境界里面,他不执著,无住就是不执著,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前面跟诸位说过。

  不取,就是无住的真诠。真诠,现代人讲真理,有这个意思。不取就无住。为什么会有执著?取相。所以佛教给我们,不取於相,才如如不动。「取」也是攀缘的意思,也是起心动念的意思。我们在一切现相当中起心动念就是取,就著了。所以这个「著」,粗显的我们说你执著了,我们能够觉察到;那个微细的执著自己都不晓得,不知不觉当中你取相,不知不觉当中你执著了,你已经住了,心就有所住,不知不觉就这样,这是微细相,很难觉察。这是我们要知道的,要细心去体会。

  不取,换句话说,也就是放下,真正放下了。前面佛告诉我们,不但世间一切法要放下,佛法也要放下,「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可是诸位要晓得,我们现在对於世间法放下可以,佛法不能放下。为什么?我们的功夫没到那个程度。佛法放下了,那是真放下;世间法放下是假放下,没放下。世间法真的放下了,然后才可以把佛法放下;世间法没有放下,佛法是决定不能放下,这是一定要知道的。但是《金刚经》的教训,我们要明了。为什么佛法要放下?佛法如果不放下,也是障碍,也不能明心见性。前面说得很清楚,四见四相你统统具足,那怎么行!所以「不取」这两个字太重要,也就是说,决定不能把它放在心上。

  无住就是不动之真诠,佛在此地告诉我们如如不动,如如不动就是真如本性,无住,真如本性就现前了。实在讲,果然做到无住,那个无住做得很圆满、很究竟,无住就是真如本性。如如,如如就是真如,就是本性。为什么经上又说真如,又说如如?这个地方为我们说出来,说「真如」是讲性体,是讲自性;说「如如」,是你见到性了,宗门里面讲明心见性,如如就是明心见性的意思。这两个如,一个是真如,一个是真如变现出来的所有现相。刚才讲了,相都是假的,性是真的,性是能变,相是所变。见了性之后,他就晓得,原来相就是性,性就是相,相如其性,性如其相,所以叫如如。性相不二,这叫如如。如如是从证得这一边来讲的,就是古人用比喻说,「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到真正明了了,原来器就是金,金就是器,金跟器是一不是二,就这个意思,就比喻这个意思。所以这两句里面的名相,我们一定要搞清楚。

  【如如之义,明其能所双亡,寂照同时,无相无不相。因其相不相皆无,是以不生不灭,如如不动。】

  前面是把名词含义说出,这个地方要讲它的意思,它里面的义理。说如如,刚才讲了,性相是一,性相不二,性如其相,相如其性,这叫如如,这是能所都没有了。能所是二,能变、所变是二,现在晓得它是一不是二,能所双亡。有能有所,诸位要记住,就有取。取,就是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就有了。虽然它非常微细,但是它有,决定有起心动念,决定有分别执著,这是取的意思。要是不取,那是起心动念、分别执著都没有了;都没有了,这个心就清净。寂就是静,寂的意思就是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这个心就是寂静的心;寂静是真心,就是真如,就是本性。「照」是自性的起用,性是体,有体当然起作用。寂跟照也是一不是二,古人用镜子做比喻,镜子干干净净的,它没有动。外面一切境界相,它里面照得很清楚,所以它是同时的,这个我们容易体会。又用水做比喻,水在平静没有波浪的时候,它有照的作用,外面境界相也照得清清楚楚。水在平静那是寂的相,如果有波浪它就不寂,起了波浪它照的作用就失掉了。纵然还能照,它所照的相是支离破碎,不是完整的。这种现象,我们也能够体会得到,我们见过这个相。平静的水像一面镜子一样。

  真心不动,真心是个平静的水;妄心是起波浪的水,所以它起的作用不一样。妄心对於外面的境界,你见不到它的真相,就是你心在动。你心动得愈厉害,那波浪就愈大,就愈是迷惑颠倒。所以佛教给我们修定,修清净心,修平等心。心果然到清净平等了,诸位要晓得,清净平等心就是自己的真心,就是自己的本性。这个时候它起的作用就是照,叫照见。用照,就是你这个见里头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凡夫的见都有分别执著,分别执著那个见叫情见。情是什么?感情,你带著有情识那个见,见闻觉知都带著分别执著,这个就错了,真相见不到。你所见的叫妄相,不是真相。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你所见到的那是真相。

  实在讲,真相跟妄相也没有分别,真妄不二。不是说离开妄相之外,另外还有个真相,那你又错了。就同样一个相,我们见的是妄相,佛菩萨见的是真相。显著的差别在哪里?《金刚经》上讲得很详细、很透彻。凡夫见到这个相,譬如我们见到面前这一盆花,见到很喜欢,赏心悦目,去欣赏它,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我们用妄心见的是妄相。真心也见到这一盆花,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还是这个境界现前,他见到的是真相,真相是什么?真相是空有不二,真相是这个花不生不灭。怎么会不生不灭?前面说过,人家看到这个真相,看到这是什么东西?业因果报刹那生灭的相续相,这是见到真相。因为它生灭的速度太快,绝对不止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不止九百生灭,这个在前面跟诸位报告了。一刹那当中亿万生灭,《楞严经》上讲的,「当处出生,当处灭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佛菩萨看到,佛菩萨知道是这么回事情,这是见到真相。

  见到真相的人有没有取?没有取;有没有住?没有住。为什么?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他取什么?他住什么?所以他的心永远是寂静的,他的作用永远是照见。《般若 心经》里面讲: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是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用五蕴来做代表。五蕴皆空就是万法皆空,万法皆了不可得,寂照同时,这个时候就自性起用。

  一切现相是什么?无相无不相。无相,不但体,这一切相当体即空,没有自性,这是无相。一般是这个讲法,这个讲法大家好懂。我们《金刚经》讲到这个地方,应当更深入一层,当相即空,就是这个现相摆在面前,这个现相是空寂的,这就比前面进了一大步。从前我们讲体是空的,相是有的,这是方便说。给你讲真话,体是空的,相也没有,这真的是无相。为什么说无不相?无不相是讲它的相续相,它有相续相。正如同我们看电影那个银幕一样,我们看电影银幕上所现的这个相,你想想,无相无不相是不是这个意思?电影银幕上哪有相?没有相。可是它真的有相,那个相是什么?那个相是相续相。其实那个相它也是刹那生灭,那个生灭的时间长,一秒钟二十四次生灭,就是一秒钟电影的底片放映二十四张。那个镜头打开,放一张;再关起来,再打开,放第二张,一秒钟二十四张,我们看的是那个相,相续相。一秒钟二十四张的电影银幕,就已经把我们骗住,我们就以为那个是真的。

  佛告诉我们,我们现前这个现相,就跟银幕现相完全一样,它是平面的,我们这是立体的。而那个生灭的速度,电影简直不能比。电影一秒钟才二十四次生灭,我们眼前这个现相一秒钟是亿万次的生灭,你怎么能知道它是假的?这个事实真相,大乘经上讲:八地菩萨才见到。七地菩萨那个定功还不够深,他见不到事实真相。这个事实真相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的相分,阿赖耶识的见分,八地菩萨见到。这一见到,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转识成智,这个时候才「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八地菩萨的境界。无相无不相,无不相是讲它的相续相;无相,不但性没有,相也没有。

  因其相不相皆无,相续相根本就是假的,根本就不是真的。是以不生不灭,如如不动。这个意思就很深,不但自性是不生不灭、如如不动,所有一切现相也是不生不灭、如如不动。诸位能够体会到这个意思,能够契入到这个境界,那你就是无生法忍的菩萨。我们回向偈常常念,花开见佛悟无生。花开见佛悟无生,悟的什么?就是此地讲的,知道十法界依正庄严不生不灭、如如不动。这个意思实在是有相当深度,要很细心的去体会。如果你真的懂得一点了,受用很大,这个受用帮助你放下,没有一样放不下。放下,心就清净。心清净好!经上讲「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就生智慧,你就不生烦恼。所以,不必契入;契入就是证得,证得,刚才讲是八地菩萨;我们没有证得,能得一点相似的气分就得受用,这个受用是真实的利益。

  【圆觉经曰: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花,依空而有相,空花若复灭,虚空本不动。此圆觉心,即是生佛本具之性体。空花喻众生无明不觉之幻相。空花若灭,喻无明灭。虚空不动,喻性本不动。】

  《圆觉经》上讲的这一段话,可以做为此地「不取於相,如如不动」的注解。这几句话说得非常有意思,每一个字都妙极了。一切诸众生,这是讲十法界的众生。十法界里面有佛,那个佛也是众生。十法界里面的佛没有见性,见性就超越十法界。所以天台家讲四教,藏通别圆,藏教的佛、通教的佛没有超越十法界,所以在究竟位上称这些人还是众生。不但九法界众生,连这两种佛也是众生,它的范围包得很广。

  无始幻无明,这句话很难懂。什么叫无明?这个名词的意思,我们要很清楚。明是明了,对於整个宇宙人生,过去无始,未来无终,你统统都明了,没有一样不明了,那叫明;现在统统不知道,那叫无明。明是性德,也就是说,是你的本能,你本来都知道,没有一样不知道。过去无始、未来无终,你统统都晓得。现在人讲神通,你神通广大,没有人能比得上你;可是你现在这个神通没有了,这叫无明。为什么这个能力失掉?你心动了。就跟水一样,不动的时候像一面镜子照得很清楚,没有一样不明了,那叫明,明德。现在心一动,起心动念就动了,动就起波浪,起波浪照外面就照不清楚,这个明就失掉了。无明从哪里来的?心动。一念不觉,不觉就是心动,而起无明,这就叫做无明。可是你要知道,无明不是真的,是幻的。无明也是梦幻泡影,不是真的,真心是不动的。

  无始两个字用得好。无始不是指时间讲:很久很久找不到开始,叫做无始。很久很久找不到一个开始,说无始,那你还是无明,你怎么能说明呢?无始两个字的意思是告诉你:没有开始。哪有开始!如果有开始、有终了,这个事情是真的,它不是假的。本来没有开始,也没有一个结束,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就像作梦一样,凡夫每天晚上睡觉作梦,有人一个晚上做好几次梦,你问问他,你那个梦是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你为什么不去追究它几点几分几秒开始的,几分几秒结束的?你为什么不去追究它?假的,它不是真的。这个地方意思是这样的。

  所以无明起来了,怕不怕?不要怕它,假的不是真的。无明能不能破?能破,心定下来就破,寂照。所以佛法注重在修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因为你真心是不动的,所以叫你修定。修定,诸位要记住,不是叫你每天盘腿打坐面壁,那个没有用处。盘腿面壁是做一个样子给你看,什么样子?很定的样子,很静的样子,就是告诉你这么一桩事情。真正修定在哪里?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这是我们日常生活,生活就是大定,所谓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行住坐卧都是定,我们整个生活活动统统是定,这个定就管用,就能破无明。所以这个定不是教你身定,是教你心定。

  心怎么定?在一切活动里面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定了。宗门里面参究的纲领,参禅的纲领,离不开《六祖坛经》。中国的禅宗,就是以《金刚经》跟《坛经》为最主要的依据。《坛经》里面所讲的禅定,就是从这两句出来的。六祖在《坛经》里面解释,「外不著相,叫做禅;内不动心,叫做定」,可见得那个禅定不是主张盘腿面壁的。六祖在黄梅八个月,禅堂根本没有进去过。他在黄梅干的工作,是在柴房里面舂米破柴,舂米破柴是修禅定。身在工作,一天忙到晚,他人长得小,长得瘦,舂米需要力气,踏碓没有力气,他用个石头绑在腿上增加重量来踏碓。他全身都在动,心不动,那个禅定是这个修法。所以我们懂得,他所讲这两句话就是从这里出来的。外不著相,就是不取於相;内不动心,就是如如不动,他就从这两句话出来的。他从《金刚经》开悟的,自己修学的纲领,以及教导他的学生,原理原则都没有离开《金刚经》。过去有一些同修想学《金刚经》,我都劝他先去读《六祖坛经》。有《坛经》的基础,然后再读《金刚经》,才比较会有一点悟处。否则的话,《金刚经》很不好懂,的确字字句句含无量义。你不懂,你就不得受用。

  所以我们要晓得,六道轮回是从无明里面生的,十法界也从无明里面生的。无明是假的,你就晓得,能生是假的,所生的十法界、六道,哪里是真的?没这个道理。这个在前头跟诸位报告过,你有妄想就有十法界,你有执著就有六道轮回。所以破执著就出了六道,断了妄想就出了十法界,这个意思在前面讲过多遍。要依本经的经文来说,佛给我们讲的四相四见,离四相就超越六道,六道是著相变玸出来的;离四见就超十法界,这个人就到一真法界去了。一真法界,《华严经》上称为法身大士。所以我们晓得,四相四见,那就是无明。什么叫无明?这东西就叫无明。

  无始幻无明,它并没有开始,只是一念不觉,这就起无明。由此可知,一念要是觉了,无明就没有了,凡夫可以立刻成佛,哪里需要经历次第?经历次第是你没觉悟,慢慢慢慢的把你往上拉。根性利的人,上根利智,不需要经历这个次第,一下就悟了,就明了了。悟是什么?放下就悟了。中下根性的人,他不能彻底放下,不能一下放下,他今天放一点,明天又放一点,慢慢的在那里放。放一点,就多觉悟一点。学佛如果什么都不肯放,永远不会觉悟。觉悟的相,就是离相离见;你不能够离相离见,没觉悟。

  无始幻无明,跟一切诸众生,从哪里来的?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诸如来,我们听到如来是佛,「我是从哪一个佛的圆觉心建立的?」这个地方的诸如来,就是前面的一切诸众生,一切诸众生就是诸如来,你本来是如来,你迷了才变成众生,这两个是一不是二。十法界依正庄严,不是从别人心里变现出来的,是自己心里变现出来的。本来是个圆觉心,现在因为你迷了圆觉心,就变成众生,就变成无明,就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就这么回事情。

  这四句,前面两句是讲我们现前虚幻的境界,后面两句是说我们自性的本来面目。要知道,我们今天讲的宇宙人生,宇宙人生从哪里来的?是迷了自性变现出来的。离开自性,确确实实无有一法可得。变现的这些境界,你要是认识清楚那就不碍,就不碍事,所谓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最怕的是你认错了!认错了,那就产生严重的障碍。这个障碍是苦受,你会有感受,这个感受是苦乐忧喜舍,你有这些感受。如果你觉悟了,这五种受都没有了。五种受没有了,叫做正受,佛经里面常常看到的,梵语称之为三昧,翻成中国意思是正受,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由此可知,苦乐忧喜舍都是不正常的享受。六道十界的享受都不正常,法身大士的享受才正常,那是正受。

  我们依金刚般若 觉悟的,依金刚般若 离开苦乐忧喜舍不正常之受,这就叫金刚三昧。你所得到的,起个名字叫金刚三昧,是从金刚般若 里面得到的正受。如果你从念佛法门,你念到一心不乱,一心不乱也是把苦乐忧喜舍都舍掉,念到一心不乱。心里面还有苦乐忧喜舍,你怎么能得一心?不可能得一心。得一心,这个统统放下了。这个正受就叫做念佛三昧,你是从念佛这个方法得到的正受。所以三昧无量无边,那就是无量无边的方法,你所得到的是一个,决定是相同的,就是你得到正受。经上我们常常看到无量三昧,要知道三昧是一个,无量是法门、是方法,无量的方法都能得三昧。

  犹如虚空花,下面用比喻来说。这个比喻,跟本经后面讲的梦幻泡影,的确是一个意思。虚空花依空而有相,虚空哪来的花?眼睛害了病,就看到虚空花。眼睛害毛病也是个常事情,我想大家都可能有这个经验。眼睛害了眼病,确实看到虚空当中有花。眼睛病的人看到,好眼睛的人看不到。晚上看灯光,害眼睛的人,我害过眼睛有这个经验,经上讲的我很熟悉、很了解。晚上看灯光,灯上有个轮,有一个轮相,眼睛好的人看不到,没有,害眼睛的人会看到。这个比喻什么?假的、虚幻的,本来没有,是你自己眼睛有毛病看到这个东西。这个轮跟花,都是从空中出来的,确实没有这个事情。空中并没有这个花出入,实在讲是自己眼睛的毛病。佛用这个比喻,比喻十法界依正庄严就像空中花一样,怎么来的?无明就是个病态,就是不健康,从无明而来的,变现出来的。哪一天我们眼睛好了、病好了,空花若复灭,虚空本不动。那个花,有没有说害病从空中就变出来,眼睛好了,它又回去,又没有了?没有这回事情,这种常识我们容易明了,佛用这个来比喻。十法界依正庄严就像空中花一样,你迷的时候有,你有无明的时候就有,就现这个相;无明要是断了,就没有,这个现相就没有了。永嘉大师在《证道歌》上说,「梦里明明有六趣」,六趣是六道轮回,「觉后空空无大千」。这就说明六道十法界是梦中的境界,觉悟之后,不但六道没有了,十法界也没有了。

  这个事跟理都是真实的,实在讲理很深,事很复杂,理深事繁杂,我们没法子体会。为什么自古以来中国外国多少聪明人,我们今天讲的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都是世间第一等聪明人,累积了几千年的经验、智慧,到今天还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关键在哪里?关键在方法上错误。他们要在这个繁琐现相里面去观察,用分别、用思考;换句话说,这佛经里面说的,依旧用心意识,心意识是妄心。这个东西,十法界、六道是妄心变现的,你再用妄心去研究它,你能把它搞清楚吗?不可能!愈研究愈多,它是你心变的,愈变愈复杂,愈变愈多,永远得不到答案。佛菩萨高明的地方,跟他们用的方法完全相反,佛菩萨用定,一切法里头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让这个心像水一样,让它慢慢静下来,慢慢平下来。一到平静的时候,豁然大悟,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世间这些聪明人他们来研究,那个心里还是起波浪,用那个起波浪的心去研究外面境界,那怎么会可能!佛法跟世法不一样的地方在此地。佛法用的是定功,用的是这个方法。其目的,恢复自己的本能,本能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是本能。

  《圆觉经》上这几句话,跟《金刚经》此地所讲的意思完全相同。所以底下注出来了。圆觉心,圆是圆满,觉是觉悟,真心是圆满的觉悟,没有一丝毫障碍。人生宇宙,我们自己过去世、未来世,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说到空间,没有边际,十方世界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六根的能力是圆满的,西方极乐世界,佛在经上讲,距离我们此地十万亿佛国土。佛国土就是一尊佛教化的范围,他教学的范围。有多大?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从前一般人以为佛讲的三千大千世界,大概是现代天文学家发现的银河系,一个银河系,这个范围就很大。近代黄念祖居士,他也是个研究科学的,他在《无量寿经注解》后面有一篇文章讨论这个问题。他的看法,一个银河系是佛经里面讲的一个单位世界,不是大千世界,他说得很有道理。一个大千世界里面,多少个单位世界?佛在经上给我们讲,一千个单位世界称为一个小千世界,这样的小千世界再集合一千个,叫中千世界,然后再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一个大千世界,这是一尊佛的教化区。我们乘一乘就晓得,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十亿个。照他这个说法,十亿个银河系才是一个大千世界,一佛土。极乐世界距离我们十万亿个佛国土,我们简直不敢想像,这个距离太远太远了。

  西方极乐世界那边什么样的状况,我们的眼睛看得很清楚,那边人在那里谈话,我们也听得很清楚,这是不是神话?给诸位说,决定不是神话。不是神话是什么原因?西方极乐世界是自性变现的,「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比西方世界更遥远,无量无边的虚空法界,还是自性变现的。我们六根的能力是自性的本能,哪有达不到的地方?没有达不到的。所以佛法对我们的教学,没有别的,恢复本能而已。佛有没有给了我们一点?什么也没有给。你所成就的,是你自己本来有的。你今天能力为什么丧失掉?是因为你那个机器发生故障。所以我们六根还起作用,但是范围缩得非常非常小,隔一张纸就看不见,这是严重障碍。稍稍距离远一点,我们就听不到了。

  今天是我们六根自己有了障碍,障碍在哪里?都是心里面起了大波大浪,这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愈是严重,你的能力就变得愈小;换句话说,妄想分别执著就跟波浪一样,愈是轻,你的能力就愈大,就逐渐恢复了。阿罗汉见思烦恼没有了,他还有尘沙烦恼,还有无明烦恼,他的能力就比我们强很多了。阿罗汉能够知道过去五百世、未来五百世。我们以中国人来讲,中国人三十年是一世,五百世那就是五百乘三十,这是他能够知道的范围,他能够见到的范围。因为他的障碍去掉一部分,我们现在的障碍非常严重。

  佛给我们讲的,是教我们恢复本能,我们每个人智慧德能跟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两样。他们是完全恢复了,我们是完全迷失了。所以佛讲,我们的能力智慧失掉,不是真的失掉,真的失掉那就不叫真性;不是真的失掉,是有障碍,迷失了。好比太阳一样,我们今天阴天见不到太阳,是不是太阳失掉?不是的,云层遮住,太阳并没有失掉,云层障碍了。云层拿掉,不就又恢复了吗?只要把我们心里的妄想分别执著,我们平常讲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这个大家容易懂,只要把这个东西去掉,我们的智慧德能就恢复了。你去掉一分就恢复一分,去掉两分就恢复两分。

  由此可知,佛对於我们有恩德,有大恩大德,要不是佛把这个事实告诉我们,我们怎么会晓得这桩事情?不知道。佛告诉我们了,佛希望我们恢复,佛不能帮助我们恢复,这个诸位一定要知道。迷,我们自己迷的,不是佛迷我们。悟还是要自己悟,佛不能帮助我们悟,佛只能把事实真相告诉我们,觉悟的方法告诉我们,下面功夫要自己做。怎么做?在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要真的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叫用功夫,真用功,这叫修行。前面讲了,这个修行叫观行,这是属於行门。

  观门,事实真相很清楚、很明白,要用《楞严经》上两句话,清清爽爽,这一切现相是什么?「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当处出生,当处灭尽」。因为它是当处出生,当处灭尽,所以佛教给我们应无所住。它是空的,你得不到,什么都得不到,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东西你能得到;连自己的身体,连自己思惟想像那个心都是假的,都得不到。所以你一定要清楚,不可得,你就放下了,这是教你无住。为什么教你无住?为什么教你放下?它有道理在。你要不肯放下,换句话说,你就不肯舍弃轮回,你就不肯舍弃地狱、饿鬼、畜生,那你有得受了。这是教你放下。因为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所以教你而生其心。可见得佛讲的是真话,佛讲的完全是事实真相。佛不勉强我们,我们不这样做不行。前面经文讲「信心不逆」,你真明白了,真懂得了,晓得非这么做不可。要不这样做法,我们永远不能够脱离轮回,永远不能够离开现在这个苦日子。这是说到我们的真心,我们的本性,本来是圆满的觉悟。

  「即是生佛本具之性体」,一切诸佛证得,证得原来是自己,所谓是「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你所得到的,都是你自己本来有的,本有哪里算是得?一切众生虽然失掉,失掉,刚才讲,迷失,不是真的失掉,只要不迷立刻就恢复。破迷开悟,马上就能恢复。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本觉本有」,本觉就是自性,自性里头所具足的德能本来有;「不觉本无」,无始幻无明,那是不觉,那是本无。本无,当然可以断掉,可以断得干净;本有,当然可以恢复。《起信论》这两句,带给我们修学无限的信心。

  「空花喻众生无明不觉之幻相」,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众生一念不觉而起无明变现出来的幻相,如同眼睛害病看空中花,这个意思是一样的。空花若灭,喻无明灭。因为能变跟所变是一不是二,无明灭了,空花就灭;空花灭了,无明就灭。起是同时,灭也是同时。

  虚空不动,喻性本不动。把自性比作虚空。其实我们现在这个虚空,虚空是真的是假的?给诸位说,虚空是假的,不是真的。世间人总以为,这一切现相是假的,虚空不是假的。天亲菩萨在《百法明门论》里面,把虚空列在无为法里面,没有列在有为法。有为法是有生有灭,什么叫无为法?无为法是不生不灭。无为法有六个,但是诸位要晓得,除了真如无为那一个是真的,其他五种是相似的无为,不是真的无为,相似的无为。为什么?因为它生灭的现相我们看不到。世间人事的变化,我们看到,植物开花,花开花谢我们看到,沧海桑田我们也看到,晓得所有一切现相都在变化。但是虚空,三千年前的虚空,跟三千年后今天的虚空,好像没有什么变化,的确它是没有变化;实在讲,它的变化是我们没有办法觉察出来的。

  虚空它也是有生灭的,有起灭的。你要不相信,这有个比喻你可以能体会到。你会作梦,你想想你梦中境界有没有虚空?梦醒之后,梦里的境界没有了,梦中虚空哪里去了?虚空也没有了。那你就晓得,我们今天这个虚空是无明变现出来的。无明是暗相,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就一片漆黑。今天我们的太空就是这个样子,一片漆黑。你把日、月、灯拿掉,虚空什么样子?一片漆黑。为什么黑?无明。你什么时候真正开悟了,给诸位说,人要是真的开悟了,这个虚空是明亮的,不需要日、月、灯,明亮的。大光明藏,自性是光明的,无明是漆黑的。哪一天看到夜晚也是明亮的,那就恭喜你,你开悟了,你就觉悟了。你如果没有达到这个境界,没开悟。心里没有妄想分别执著的时候,心是光明的,外面境界是光明的;才起丝毫分别执著,就不行了。

  这个事情古人有,我们看近代的,近代《虚云老和尚年谱》,这个在海内外现在流通很广泛,诸位看看你就晓得,虚云老和尚曾经有这么一段故事。他自己在山上住茅蓬,茅蓬跟寺庙还有一段距离,通常走路可能要走一个小时、半个小时。老和尚大概是到这个寺庙里面去,不知道办什么事情,办完之后就回家,大概已经是黄昏的时候,他心很定,慢慢的走,往回走。可是走到一半天已经黑了,路上迎面来,遇到两个同修,认识的人,这两个人打著灯笼,遇到老和尚就觉得很奇怪,「这么黑了,你怎么一个人在路上走?」老和尚听到这句话,天马上黑下来了。他没有提醒他,没有说这句话,老和尚保持著,譬如他下午五点钟出去的,他就是五点钟的状况,他没有感觉到天暗,他清清楚楚。但是人家一告诉他天暗了,马上就黑掉了。这就是证明大黑天是假的,不是真的,无明变现出来的。可见得老法师心很清净,这个时候他破无明。破无明并没有这个念头:「我心很清净,我破无明」,那就是无明。决定没有起心动念,决定没有妄想执著。这是我们从老法师这个境界当中,能够体会到是虚妄的,虚空也不是真实的。

  【当知平常所言心动,乃无明动耳。】

  我们平常讲的心,说老老实实话,全讲的是无明,全讲的是妄心;真心不动,真心离念,真心没有念头。无念这个念也没有,那是真心。我们平常讲「你的心」,那都是妄心,妄心才起心动念,妄心才天天打妄想,一个念头生,一生念头灭,叫生灭心。生灭心变现出的境界,就是生灭的境界。我们这个身体,因为心是个生灭心,所以这个身就是生灭身,我们居住的环境、一切万法都是生灭的。佛与大菩萨证得心性,心性不生不灭,所以他的身也不生不灭。我们看到《无量寿经》,特别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一开端就告诉我们,十方世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所得的身相跟阿弥陀佛一样,金色光明,不生不灭。为什么你得到?因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不生灭的心往生的;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自性变现的。

  那么现代人,现代人讲求现实,实实在在说,我们学佛的人看那些讲究现实的人,完全违背了现实,他怎么会懂得现实?什么东西最现实?人不老最现实,不生病最现实,不死最现实,年年十八最现实,他做不到。可见得,他不懂现实。这些事情能不能办得到?能办得到。怎么办?清净心。所以最现实的就是清净心,心清净了,身就清净。现在身体有毛病,不怕!毛病从哪里来的?从不清净得来的。心恢复清净了,这个身体不必看病,不必吃药,自然就好了,体质就变化,就恢复到正常。清净心变现出来是正常。怎么会把正常的搞乱呢?妄想。妄想真正是害人,妄想在作祟,把正常的生理破坏掉,所以才有许许多多的疾病。这是说明真心跟妄心,我们一定要清楚、要明了,妄心就是无明在动。

  【由此更可了然,但能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之本性,当下便现。】

  本性现前,身就是佛身。本性不生不灭,本性不垢不净,本性不来不去。本性现前,你这个身就跟诸佛菩萨的应化身没有两样。真正得大自在,真正得真解脱,解脱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自由自在。修学的纲领就在不取於相,不取於相就是放下。放下很难,难在什么地方?难在不了解事实真相,把这些眼前所有相都当真,所以你不肯放下。不但身外之物当体即空,了不可得,经上告诉我们,自己的身心,这个心就是念头,经上讲的三心,还是讲的念头;真心哪有过去现在未来?没有!妄想才有过去、现在、未来,所以讲三心是妄心,妄心不可得,妄心现的这个妄相也不可得。身心世界都不可得,这是事实的真相。

  佛跟我们讲这些话不是消极,你要认为佛说这些话是消极,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佛说这些话,真的是非常积极。明了真相,一切放下,你的心真诚,真心显露出来了,对人对事对物都是用真心,不是用妄心。真心的相是清净平等,真心的作用是大慈大悲。对一切众生平等的关怀、平等的照顾,还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积极?还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圆满?这才是真正福慧双修。得的果报,果报是决定有的,它造因哪有没有果的道理?果报不可思议。自己受用的那个境界是西方极乐世界,《华严经》上讲的华藏世界,华藏世界、极乐世界不是人建造的,是性德自自然然流露出来的。我们今天用真诚、清净、平等、大慈悲心,对人对事对物,就是修的这个。这就是佛家常讲的称性起修,全修即性。前面跟诸位说过,所有一切现相是什么?业因果报的相续相。你现在做的是这样圆满的因,这样殊胜美好的因,现的相续相当然就是最殊胜、最完美的。最殊胜、最完美的这个现相,就是一真法界,就是极乐世界,就是华藏世界。这是佛教给我们而生其心。

  决定不能用恶念对一切众生,受害的是自己,因为那个恶念变恶境界。一定要记住,所有一切境界相从心想生。心地善良,现的境界就善;心不善,现的境界就不善。所有一切境界是自性变现的,不是外面实有的,不是别人变现出来给自己受的,这一点诸位一定要记住。你真正通达这个道理,你不会怨天尤人,才真正明了古人讲的自作自受。自己修清净心,现西方极乐世界;自己起三毒心,现的就是饿鬼、地狱、畜生。离开念头,什么都没有。一切法从心想生,《华严经》所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个意思一定要能够体会,一定要明了它的事实真相。只要能够於一切法不取,诸位在此地要记住,不取不是不要,你要是说不要,你又错了,又落在非法相那一边去了;不取是不要放在心上。因为取著的念头是妄心、是无明,离开妄想分别执著,我们待人接物,刚才讲了,用真诚,真诚不是取,取就没有真诚;用清净,清净里头没有取,取就不清净,取就不平等,取就不慈悲。一定要能做到不取於相,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就现出来了。这是什么东西?就是如如不动的本性起用。当下便是,那个真诚、清净、平等、慈悲还要学吗?不要学,自性里面自然流露出来。这个东西现在就是被妄想分别执著障碍住,让你不起作用,让你透不出来。

  【又可知取舍正由无明,而无明本是幻相。然则不取於相,当下便如如不动。】

  取舍还是没有离开无明,这个意思比前面又要深一层,又不好懂了;前面教你不取於相。我们把话再说得更简单一点,我常讲的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你记住我这四句话,对人对事常常念著:「我不分别、不执著」,试问你有没有分别执著?你说你不分别,你已经在执著,你已经在分别。你说你不执著,你已经在执著;执著什么?执著个不执著,分别个不分别,你又错了,这就是这个意思。你要是不会,取舍都落在无明里面,取相错了,不取也错了。这个事情很难,要体会这个意思,没有办法言传,你要懂得这个意思。刚才讲了,离开取舍之后,流露出来的是真诚、清净、平等、慈悲。真诚、清净、平等、慈悲里头,决定没有取舍,决定没有起心动念,这就对了。如果我今天对人对事对物,一切法我都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了,可是一点慈悲心都没有,一点真诚心都没有,那你就堕到无明里面去了。换句话说,你还是落在取舍里头,你不是真的不取不舍,不是真的。无明是幻相。

  然则不取於相,当下便如如不动。那个不取於相也没有,那是个什么样子?就是真性圆满现前,真性的圆满现前就是如如不动。但是此地如如不动,你又不能看死了,如如不动像个石头一样,像个木头一样,不是的。释迦牟尼佛已经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他每天还到舍卫大城去托钵,他还要穿衣持钵,他有没有动?要晓得,动跟不动是一不是二,才是真的如如不动,这是最难懂的地方。他每天还照样生活,照样工作,照样上班,照样应酬,他怎么如如不动?他确实如如不动,就是我刚才讲的,他生活、工作、应酬、待人接物,都是用一片真诚、清净、慈悲,那就是如如不动。这个意思确实是愈讲愈深,愈讲愈难体会。你真能体会到,才晓得是自性起用,这是佛菩萨的境界,是我们自己本来具足的境界,不是从外来的。我们是把这个殊胜、光明、美好失掉了,今天再给你讲讲,感觉到惊奇,其实这是很平常的事情。

  【是故学人】

  这一句是做一个结论,因为前面讲的道理。修学般若 的人,

  【当於不取上,痛下功夫,不取就是无住。方契真如,智与理冥也。】

  冥就是合一。所以初学的人在哪里用功?要在无住、在不取;无住、不取就是放下。我早年学佛,刚刚接触佛法,我算是非常幸运,我接触佛法大概一个月,我就认识章嘉大师。他老人家教给我的东西简单明了。我们第一天见面,我向他老人家请教,我说我现在知道佛法很好,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这是方东美先生给我介绍的。我向他请教,有没有方法让我们很快入这个境界?我向他提出这个问题,他并不是马上就答覆我,他一直看著我,看了三十分钟,一句话不说。他看我,我也看他,三十分钟下来,心定了。这是他教学的一种手段,他让你整个定下来,然后这一句话会叫你一生不会忘记。他的教学法,我从来没有遇到第二个人用这个方法。给我说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就是《金刚经》上这两句,看得破,这是《金刚经》上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放得下,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他讲看得破、放得下,这个好懂。我就向他请教,从哪里下手?大概又停了七、八分钟,没有上次那么长了,给我说两个字「布施」。第一次跟他见面,时间大概是一个半小时,只谈这几句话。所以那个气分,都像在定中一样。

  我向他老人家告辞,他送我到门口,拍著我的肩膀告诉我:「我今天教你六个字,你回去好好的做六年。从布施下手。」我们接受他的教训,真受他的感动。为什么?真诚。我刚才讲了,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完全流露出来,让你在他那个小客厅里面,受他这种气分的薰陶,那个力量太大了。我们现在科学里面讲磁场,他那个磁场跟别人不一样。所以真的就回去学布施,真的就干六年。六年布施光了,什么都没有了,干干净净。可是这个老人家讲的那个感应不可思议,真的就现前了。所以一定要做,要在不取上痛下功夫。

  我们是凡夫,布施放下很难,难舍!难舍也要咬紧牙根去舍,你不做不行。不做,换句话说,理论得不到事实的证明,一定要晓得,理跟事是一不是二。学佛的人往往把理跟事分作两截,所以一生不得其门而入。一定要晓得,理跟事是一不是二,真的要痛下功夫。最初学布施,因为从来不肯布施,吝啬,现在接受老师的教诲,回去学。开头怎么样?自己不要的东西拿去布施,算不错了!从前不要的也不肯布施,也不肯给人,现在用不著、不要的可以给人。慢慢再进一步,把自己好的东西也可以给别人了。最后,好的送给别人,那个不好的自己留著用,这就进了很大一步。搞了不少年,那个心才搞平,才养成习惯,非常非常困难!但是这个难关一定要克服;不克服,经典里面所讲的这些道理、义趣,你纵然看了,看了人家的注解也看不懂,那个意思你也没有办法看懂,你也得不到受用。一定要功夫下下去,一看到经典上讲的,注解上讲的,没错,就是这样的!所以要在生活上去做,整个的生活没有别的,就是布施,这个意思前面讲得非常详细,整个生活是布施。

  在日常生活,从早到晚,每天工作应酬、待人接物,统统是布施,统统是六波罗蜜。你只要肯这样做,经上讲的如如不动,如如不动就是真如,方契真如。到这个时候,智慧就开了,就像六祖惠能大师一样,常生智慧。六祖见五祖的时候,「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你就常生智慧了。常生智慧的日子就好过,真的是幸福美满、自在快乐。将来以后到哪里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的是了生死出三界。你不肯做,学佛是空的,没有用处。一定要认真努力,痛下功夫;就是认真去做,不做不行。学了,马上就要用得上,就要把它变成自己实际的生活行为,我们才真得受用。今天就讲到此地。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