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金刚经》第083集
请掀开经本一百九十七面,最后一行看起。 【若心不随相而动,便除一切苦。所谓了生死出轮回,心了耳,心出耳。修行人第一步,便当明了此理。】 这是说到三心不可得的事实真相,通达之后你所得到的实际受用。凡夫不明事实真相,所以心随境转,就像前面的河沙比喻一样,烦恼重重,无量无边,因此长劫无法脱离轮回。其实解决这桩事情并不难,难在没有智慧,看不到事实真相。若有智慧,这个心就不动了,不会为外面境界所转,所有一切苦都离开了,正如同《般若 心经》里面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一切苦厄,包括三界里面的三苦、八苦,都没有了。只要你有智慧,能够看出五蕴皆空,这个地方所讲的三心不可得跟五蕴皆空意思是一样的,这就了生死出轮回了。「了」是明了,明了是把事实真相彻底看清楚;了也是了断,永远与三界生死轮回脱离,永远脱离了。由此可知,了是心了,出也是心出。心了、心出,我们这个身了不了、出不出?实在讲这个身没有关系。 诸佛菩萨,乃至於阿罗汉,示现在三界六道度化众生,他有没有生死?有没有轮回?给诸位说,没有。释迦牟尼佛当年出现在世间,八十岁入般涅盘,一般人就说佛灭了。佛到底有没有灭?没有!《无量寿经》上就讲得很明白,佛示现八相成道,是为中下根人所示现的。由此可知,上上根人他明了,佛出现在世间,也没有生;佛入般涅盘,也没有灭。正是不生不灭,与本经旨趣所说的不一不异完全相应。佛如是,菩萨如是,罗汉如是,我们再问,哪一个众生不如是?如果说众生不如是,诸法如义就讲不通。万法皆如!可惜我们凡夫被妄想分别执著障碍住,见不到事实的真相。我们见不到,诸佛菩萨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说修行人首先要把这个道理搞清楚,而后我们用功,真的才有下手之处,才有入门之处。不了解这个道理,实在讲怎么样勤修都不得其门而入。 【分别执著,妄也。妄是虚妄。不分别执著,真也。】 离开一切分别执著,那是真心起用。分别执著是妄心在起用,妄心不是真心,这个要搞清楚。我们修行要断妄、要求真;可是真,实在讲不能求。有一个求真的念头,又是个妄想,妄去了之后就是真。 【真心无念】 无念是决定没有一切妄念。什么是妄念?妄想、分别、执著。什么叫妄想?《金刚经》上说得很具体,「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些是妄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些是执著,真心里面没有。 【起念即妄。修证者无他,除妄是已。】 修行人没有别的,离一切妄念、妄相而已。千经万论,不但是世尊为我们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乃至十方一切诸佛所说无量经法,也不出这个原则,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妄云何除】 妄想、妄相怎么个除法? 【离念是已】 只要你把妄念念头断掉就除了,这个诸位不能不清楚。真心离念,真心里面没有念头,有念都是妄念。 【离念则分别执著自无】 念头没有了,真心就现前,妄想分别执著自自然然没有了。 【真心自见,生死自了。】 真如本性当中没有生死。所以见性之后,两种生死都了了,变易、分段都了了。可是问题摆在我们眼前,我们现在知道离念重要,也明白佛教给我们离念的方法;可是这个方法用不上,怎么离都离不了。也许诸位会觉得,我不离好像还没事,愈离愈多,妄念愈多。这是无始劫来的习气已经养成习惯,这也显示出大乘法中,理可以顿悟,古人讲事须渐除,慢慢的除。我们今天的人来看这个,事简直是无法除,不是渐除,是没办法除。这才幸亏有一个念佛法门,这个法门真的是救了我们。念佛法门的好处,就是不要断念,不必要离念,把念头换一换,换成阿弥陀佛这一念就行了。换念头容易,离念难!这是净宗法门的殊胜,就是教你把所有的念头都换成阿弥陀佛。 【一切众生,所以认妄为真,由於不知其是不可得,不辨其是生住异灭、刹那相续。】 这两句讲的是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真相,我们今天讲宇宙万有的真相,众生不知道不可得。我们学佛的人虽然天天读经,读归读,行归行,是两桩事,它不相应。《心经》几乎每天都读,《心经》到最后最重要的一句「无智亦无得」,此地跟你讲「三心不可得」。你偏偏以为这也可以得到,那也可以占有,这就错了!所以说经典读归读,行归行,不相应。如果你说读了之后你觉悟了,知道一切法不可得,你在万法当中这个希求的心就断掉了。希求是妄想、是烦恼,所以说希求、忧虑、牵挂这些心全部都舍掉了。纵然不能恢复圆满的清净心,我想一半以上决定恢复了。这个就是说,在念佛人来讲,理一心不能证得,事一心是没有问题的,确实可以证得的。证得事一心不乱,往生净土就生死自在了。不知道真相是一法都不可得,包括自己的身体,身体都不可得,何况身外之物?不辨其是生住异灭、刹那相续,这是讲所有一切形相、色相,总不外生住异灭,这就是说的无常。现相怎么会存在?那是刹那相续,并不是真的存在,一刹那有九百个生灭的念头,相续相。 【实不可得,执之何为?】 你为什么要执著?实实在在不可得,身心世界都是刹那相续相,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为什么在这里面打妄想?为什么在这里面造罪业?学佛、听经、念佛、参禅,如果不开悟,不开悟就是对於这个事实真相不能够彻底的明了,不能彻底放下,没用处!我们从无量劫前,就听经、念佛、修行搞到今天,今天还是这个地步,还是照样打妄想,还是照样要造业障。你要问这什么原因?没有看破,没有放下,原因就在此。由此可知,若不看破、放下,决定不能解决问题;六道轮回还要继续去干,还要继续去受报。 【且自以为能执,而实无可执,徒增妄想业力而已,真愚痴可怜也。】 佛说一切众生「可怜悯者」,这句话讲得很好!为什么一切众生可怜悯?道理就在此地。他自己以为能执著,自己以为能分别,自己以为能得到,其实他什么也得不到,当体即空,了不可得。只是在那个地方打妄想,妄想从来不间断,妄想就造业,业力改变这个相续相,刹那相续相,业力在那里变。法相宗所说的「唯识所变」,变好、变坏,也是我们常讲变苦受、变乐受,就在你妄想里面的善恶。一念善的妄想,变的境界是乐受;一念迷的妄想,变出来就是苦受。佛门常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众生迷惑颠倒,善恶不能辨别,这是非常非常之苦。有很多人以为自己做了好事,出钱出力,以为做了好事,殊不知他造了恶业。有能力辨别善恶,有能力辨别利害得失,实在讲需要相当的智慧。如果能辨别邪正,能辨别真妄,那更要高度的智慧。谁造业?谁叫人造业?迷惑、愚痴。愚痴就叫你造业,愚痴就促使你造业。 学佛最要紧的就是开智慧。我们举一个浅显的例子来说,大家都能觉察到,现代的社会变了,人心变了。如果与三十年前的社会做一个比较,你一定会感觉到,三十年前的人心纯厚,人与人之间相处真诚,比现在人诚实。这个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一代不如一代?一世不如一世?我们中国人讲,三十年是一世。世界那个世,是三个十。这里面的因素,佛经上讲得透彻,讲得明了。迷妄这个发展,就像癌细胞一样,到扩散的时候不可收拾,太可怕了!所以古圣先贤建立一个国家,维持社会的安定繁荣,用什么方法?教学。中国《礼记》里面所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要办教育。学佛的人为什么比较善良?因为接受佛陀的教诲,起心动念自己知道约束。 现代这个世间,学校里教的是什么?教的是科学技术,这个不是教育。中国古代的教育,它是教人怎样做人;换句话说,教你了解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大众的关系,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天地的关系,让你了解这些。实在讲就是佛法里面说的,教你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然后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然就有规律,自然於情、於理、於法就相应,所以社会和谐。现代我们把这种教育舍掉了,於是人与人之间相处,只知道有利害,这还得了!没有道义,这是今天整个社会动乱的根源。人之所以异於禽兽,就是在於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能够辨别真妄,能够辨别邪正,能够辨别是非,这是人之可贵处。今天我们看到这个现象,无限的感慨,不能责备任何一个人,这里面的因素太复杂了。如何挽救?实在讲,唯一有效而快速的,只有推行佛陀的教育,这真正能够救世间。这些理论与事实,正是此地所说, 【此理惟佛知之说之,修行宜急觉悟也。】 实在这个太难太难了,似是而非的东西太多了,让我们真假莫辨。行善,现在大家都知道,善行里面常常为诸佛菩萨所赞叹的是法布施。《金刚经》上有不少次的比较,一切大乘经里面较量功德,我们看到的太多太多了。财布施,大千世界七宝布施,都不如为人演说《金刚经》上的四句偈,这才晓得佛法超过一切世间法。法布施里面又以什么为最胜?无过於续佛慧命、弘法利生,这是无比的殊胜,你想转这个业力是最快最快的。过去我们在学讲经的时候,老师很慈悲,看到学生命相很薄,我们俗话讲短命相,真的能看得出来,一看就看出来了,而老师劝这些人发心出来学讲经弘法。那个转业最有效,最快速,真的能够延年益寿,变换体质,非常快速,这是发心弘法利生。它的理在哪里?道理就是用愿力把你的业力换过来,原本你这一生是受业力支配,发愿弘法利生这是愿力,愿力超过业力就是乘愿再来,所以他能够延年益寿,这是道理。这是晓得这个功德第一大,你看连寿命都可以延长,何况其他的?身体有一点毛病,算不了什么,念头一转自然就好了,这都是真正的事实。 说到弘法,我们就想到办佛学院,办佛学院的功德第一,不是培养一个、二个,培养很多的弘法人才,这是开了佛学院。佛学院的课程,如果请很多老师开很多课程,四年、五年佛学院毕业出来了,学生得到什么东西?是不是真的能够担负起诸佛菩萨弘法利生的事业?是不是真的能够续佛慧命?如果达不到这个效果,这个做法就似是而非。你才晓得这个事情难!讲经,许许多多的人误会了,以为我多读经,多看注解,多听,这就会讲了。会讲,没错!是会讲,也能上台讲得天花乱坠,可是不管用!当时人听的时候听得很好听,走出门外都忘得干干净净,这又有什么用处?古时候祖师大德们培养弘法人才跟现在不一样,诸位要是看看佛经,看看佛教的史传,古来没有一个法师办过佛学院的,没有!没有一个法师办过培训班的,也没听说过。他那个学生是怎么训练出来的?是从听众当中选拔出来的。老法师天天讲经,坐在下面听经的,有兴趣学讲经的,老法师看看也很不错,让他出来复讲,这样训练成功的。所以并没有佛学院,也没有培训班,全是讲小座出身的。讲小座是有来源的,来源是谁?我想诸位同修都知道。但是不给你提起,你怎么也想不到。阿难尊者,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五百阿罗汉集结经藏,怎么集结法?请阿难出来复讲,不就是讲小座!阿难复讲,底下同学给他记录,以后整理出来就变成经本。所以讲小座是从哪里开端的?集结经的时候阿难开端的。於是代代相传,都用这个方法培养讲经说法的人才,而且这个方法非常有效。 真正能够担负起弘法利生的使命,要修行功夫,功夫是什么?正受,佛家的名词叫三昧。讲《般若 经》,如果没有证得般若 三昧,《般若 经》怎么讲法?讲净土宗,如果没有得念佛三昧,你净宗经典怎么讲法?讲《华严》,要得华严三昧,讲《法华》,要得法华三昧。由此可知,古人跟今人不一样。诸位必须要知道,一门深入才能成就三昧。三昧是定,三昧是清净心,三昧也是此地讲真的看破、放下。我们这部经后面讲,「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两句话简单讲,决不会为外面境界所动摇,不会被外面境界所诱惑,这叫不取於相,这个花花世界,不被外面诱惑;内里面不起妄想分别执著,这是如如不动,这就叫三昧。与哪个法门相应,就叫哪一种三昧。我们今天读《金刚经》,研究《金刚经》,这就是金刚三昧。我们研究《无量寿经》,讲解讨论《无量寿经》,就是念佛三昧。先得三昧,然后这个经义没有不通达的。古来祖师大德这些注解可以看看,看看什么?看看他们是怎么个讲法的。实在说,看也可以,不看也可以。为什么?你要是得三昧,你自己有见解,你一观察就通达了。你要不相信的话,你看六祖大师的《坛经》,六祖为无尽藏比丘尼讲经,讲《涅盘经》,六祖大师没有参考别人的注解;为法达禅师讲《法华经》,他不但没有看《法华经》的注解,他连《法华经》都没有看过;而你看这个经里面八首偈颂,说明法相宗的经义,讲得妙绝了。他这个智慧能力从哪来的?三昧来的。什么三昧?就是《金刚经》上这两句话,「不取於相,如如不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人家做到了,我们挂在口皮上说,没用!一定要做到,做到才管用。 所以学习经教一定要一门深入。一门,看那个样子很笨很拙,非常笨拙的方法,没错!开头是很笨,不起眼,看不出来。这个东西就像什么?像盖大楼,盖大楼先打地基,地基打在下头,看不见,不起眼。殊不知地基愈坚固,将来大楼盖的愈结实,就这么一个道理。一开头就要好看,那就坏了,永远不能成就。世出世间法,都不外乎这个原理原则。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能力,微细观察邪正、是非、得失,自己才会立於不败之地。往往我们看到世间人,真是好心想修福,可是结果他造的是罪业,我们看也就看了,也不能说一句话。他看不到,你给他说,他不承认,反而生起毁谤,那个业就造得更重。所以只好随他去!等到他哪一天果报现前,想回头了,这个时候可以点醒他;他还正在迷惑的时候,正在自以为是的时候,一句话都不能说。像这样的误会,像这样的迷失,几乎在在处处我们都看到。所以这个事情,惟佛知之说之,佛是在经上跟我们说,贵的是我们自己能够体会,能够觉悟。 【此事为凡圣之关键。本经虽离相离念并说,实归重在离念,不过以离相为离念之方便耳。若离念,则见相即见性,尽管随缘现相,广度众生,毫无障碍矣。】 那就入到法身大士的境界,像《华严经》上所说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那是无障碍的法界。这一段说得好,说的非常重要!这是凡圣关键之所在。此地这个凡圣,不是讲别人,是讲我们自己。学佛、修行,我们还是作凡夫,还是作佛菩萨,这是一个关口,能够突破,超凡入圣;不能突破,还要做迷惑颠倒的凡夫。关键是什么?关键是离念。所以善知识、好老师教导我们,他教学的方针是什么?纵然不能达到离念,也要把妄念降低到最低的程度,这个老师就是高明的老师,好老师。不是一个好老师,他不懂这个道理,反而增长你的妄念,怕你妄念还不够多,天天加一些。怎么个加法?多读一点东西,多看一点东西,多研究一点东西,增加妄念。清凉大师在《华严经疏钞》里头说得好,「有解无行」,行是什么?行是修定,行就是离念离相。没有离念离相的修行,天天在研究经教,把这个当作一个正事,那个后果,清凉说得很好,「增长邪见」。我们最初看《华严经疏钞》,看到这一句,他底下还有一句,「有行无解,增长无明」,它两个正相反。「有解无行,增长邪见」,我们看不懂这个意思。多少年来,自己修行,教学讲经,才真正把这两句话搞懂了,真的明了了,他讲得一点都不错。佛法跟世法不同的地方,佛法要离念离相。世间法跟佛法恰恰相反,它不离念也不离相,它执著,妄想分别执著,这叫世间法;佛法是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实在讲,这个纲抓住了,纵然有错误,不至於有太大的错误,你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大方向没错。 离相,实在讲是离念的方便。这在初学的时候,世尊制定许许多多的戒律。戒律里面特别是止持,哪些事情不能做,规定得很严格,这都是离相。目的在哪里?目的是在离念。离相只不过是一个手段而已,它不是目的,是帮助你离念的。念没有了,相妨不妨碍?不妨碍!事事无碍,相哪有什么妨碍?不妨碍了。由此可知,持戒不是目的,持戒是手段,目的是得定。离念才能得定,不离念不能得定。定,实在讲还不是目的,还是一个手段,开智慧是目的,因定开慧,那才达到佛法教学真正的目的。智慧一开,什么问题都解决了。离念,念离了之后,为什么说相不障碍?因为见相就是见性。所谓是清凉在《华严》里面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事相就是性德。尽管随缘现相,广度众生,毫无障碍。 【三心实不可得,当下即空。】 一切众生迷惑颠倒,迷在哪里?就在此地。以为三心可得,不知道三心不可得。如果知道三心不可得,诸位想想,他这个妄念自然就离开了,不再打妄想了。为什么?不可得。世间人哪一个不想想过去,再想想未来,这叫胡思妄想。过去已经过去了,想它干什么!未来的还没有来,不需要想它。但是他会想,就是以为真能够得到,真有所得。这一桩事情,若不是佛为我们说破,世间人没有能力得知事实真相。学般若 ,特别是学金刚般若 ,要怎么样才能做到无住生心?这个地方是一个好方法,用三心不可得、用诸法缘生来观察一切法。这个观察就是《心经》上所讲的「照见五蕴皆空」。离念,念是心法,受想行识是念。一切诸法是色法,色法缘生的。底下一大段要讲诸法缘生。知道诸法缘生了不可得,三心了不可得,五蕴空了,五蕴皆空。所以这一段经文念了之后,你就晓得,观自在菩萨是怎样照见五蕴皆空的,我们知道了。知道了要照,不照不行,你要会照,那你跟观世音菩萨没有两样。观音菩萨那个方法、原理原则,就在这两段经文上。所以要晓得, 【应当向不可得处观照契入】 我们心里起了个妄想,或者起了个贪心,或者起了个瞋恚心,起了个嫉妒心,观察,这个心是现在心、是过去心,还是未来心?想想三心都不可得,念头就没有了,贪瞋痴就没有了。你要不这样想一想,贪瞋痴继续发展,愈来愈严重。你能够这样微密的去想,这就是观照,自自然然它就放下。你所贪的对象是财、是色、是名,想想诸法缘生,因缘生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外缘自然就放下了。 【身心世界俱不可得,湛湛寂寂的常住真心它就慢慢向外透了。】 常住真心现前,就是宗门里面所讲的明心见性。 【正所谓,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这两句话是《楞严经》上的,世尊对富楼那尊者所说的。狂就是妄心、妄念,妄念不停,一个接著一个,这叫不歇。歇即菩提,菩提就是真如本性。妄心息了,真心就现前,本性就现前,我们学佛目的在此地。 我们再观察世间人学佛,目的在哪里?目的说老实话,在增长贪瞋痴。学佛了,佛菩萨保佑我升官,保佑我发财,不是增长贪瞋痴吗?他到佛门来是学贪瞋痴的,来求贪瞋痴的,跟佛法完全背道而驰。佛门里面是断贪瞋痴的,他到这个里面还来增长贪瞋痴,你说成什么话!但是今天这个社会,多少人把增长贪瞋痴当作真正的佛法,你说糟糕不糟糕!所以学佛学到最后的结果,往生了,大家都往生了,到哪里往生?饿鬼道往生,畜生道往生,地狱道往生,都往生了,都搞这个东西。不了解什么叫做佛法,这学佛学错了。 【此节文亦具两重不一不异】 这是把它结归到总纲领上来说。 【过现未三心】 过去、现在、未来这三心。因为过去、现在、未来,当然这不一。 【皆不可得,不异。】 这是一重不一不异。另外一重, 【又迁流心与常住心,不一也。】 这三心是虚妄的,是动的,像水一样流动的,跟常住真心不一样,常住真心是不动的。诸位要晓得,真心是不动的,妄心是动的。般若 智慧是不动的,无明是动的。也就是说,明是不动的,不动就放光明,动就是无明。假如诸位同修把这句话要是体会到了,我想你用功会得力,你有法子了。不动是智慧,动是无明,我们要去研究经,我们用思惟、用想像,用这个,这是动,这是无明。用无明如何能解如来真实义?这很明显。怎样才能解得如来真实义?清净不动。读经也好,听经也好,决不用分别,决不用想像,绝对不执著,就开悟了。 我们看到佛在经上所讲的,佛讲经还讲不到一半,听众当中有开悟的。以《楞严经》做例子,《楞严经》十卷,我们中文的译本,世尊讲到三分之一,第三卷讲圆满的时候,阿难尊者开悟了。经大概讲到一半的时候,摩登伽女证果了,证到三果。这是为什么?会听。《金刚经》前面说过,一般大乘经上常讲「谛听谛听」,什么叫谛听?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心缘叫你想像,我听了要想这个经什么意思,那是心缘相。不能想,只管听,要用不动的心去听,会开悟。我们听经听一辈子都不会开悟。为什么?一面听一面打妄想,随相流转。这个相是什么?音声,音声是相,是六尘的相,随著说法的音声在打妄想,那怎么能成功?这就是听一辈子经不能开悟,原因在此地。 我在初学的时候,实在讲老师慈悲,老师高明,这是李炳南老居士。我们学讲经的这些学生,那个时候我没有出家,还是在家,我们学讲经的学生是坐在第一排,二十多个人,在讲经的时候我们坐第一排,外面来的听众从第二排以后他们坐的。第一排都有桌子,我们学讲经的时候,有的时候听老师讲经要做一点笔记。我那个时候也写笔记,被老师看到了,我的目标很显著,我坐第一个位子,所以他一眼就看到了,我在那里写笔记。大概到了第三天的样子,他讲完经之后,把我叫到房间里面去,我去见老师。他老人家问我,他说:你听经是不是在写笔记?我说:是!他说:你写这个干什么?我说:怕忘记!留著以后要做参考。他摇摇头说:没有用!他说:「你想想,你过了一年之后,你的境界就不同,你记的这个东西还有什么用处?」我听这个话,也满有道理。境界一进步,这个东西的确是没用处,你何必浪费这个精神?所以他就叫我听法专心听,不要记笔记。所以我就听他的话,我在台中听他讲经十年,没有写过笔记,这他教给我的,不要写笔记。用清净心、真诚心,专心去听,这里面的的确确就有悟处。所以我学的东西,学得比较活泼,道理在此地。老师教我们这一批学生,也是因人而异。坐在我隔壁的同学,笔记写得好勤快,一本一本写了几十本,老师没有给他说话,没有阻止他。由此可知,他对於每个学生的根性,他了解,他明了。他不让我写笔记,各人根性不相同,这个方法的确是好。但是如果没有这个根性不行!我记忆的能力也很强,我不要写笔记,听老师讲,听他讲一个钟点,到第二天我来做复讲,大概差不多也能达到一个钟点,我有这个能力。可以把他的东西,不能讲到百分之百,应该可以讲到百分之九十五,我有这个能力。所以学经学得很快,一个月学一部,进度很快。那个学习的情绪也很高,一般人讲有成就感,那学得很快。这是迁流心跟常住心不一。 【知其不可得而当下空寂,则不异。】 这里面是两重不一不异。 【佛之委曲说此四重,开示修观之方便也。】 我们不晓得修观,其实诸位要知道,说修观,八万四千法门统统都是修观;说参禅,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参禅;说念佛,八万四千法门统统是念佛,这个诸位要懂。你听了感觉到奇怪,为什么感觉到奇怪?你不懂不一不异。如果你懂得不一不异,我讲的这个话,你就会点头了。其实这个话不是我在此地说的,佛在经上早就讲过,确实如此,一定要通达不一不异,你修观用功就有门路,就有入处,功夫自然就能够得力。 【由不一观不异】 看一切法,法相不一样,在这里面观它相同的地方,观它的体性,体性是空寂的。 【一念不生,而实相生矣。】 形形色色不同当中,看到它相同的。看出来之后,因为不异是个空相,佛法里面常讲万法皆空,空是同的相,就是不异之相。万法是不一,皆空是不异,这个样子,我们的妄念,刚才讲的,我们的希求、我们的得失,这些妄念自自然然就降低,虽然不能完全断尽,淡薄了。也就是说,一切法当中,我们自自然然看得淡了,不会像从前那么样坚固的执著,看淡了几分;也能够放下几分,这就是很大的进步。这个在修持上,也就是生活上,你得到受用,你的心清净,清净心生智慧。所以一念不生,而实相生矣。 【由不一入不异】 前面是讲观,这个地方是讲入,入比观深了一层。「观」是看法,你的看法正确了,智慧现前了,「入」,那得受用了。为什么?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观是看破,入是放下,愈放下愈自在,愈放下愈真实。 【除分别执著,亦即无我。】 虽然没有得无我法,但是确确实实是向著无我法这个方向、向著无我法这个目标在进步,证得无我法就成佛了。什么时候证得?圆教初住菩萨就证得;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法身是无我法。 【迨至一念不生,人我、法我两种执著,人我执、法我执,尚复何存乎。】 这个境界讲到最低层的,圆教初住菩萨,两种执著都破了。 【真无我之妙法也】 这是教给我们初学的人,就是教我们,我们如何能够证得无我法,如何能够见到法无我,你就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真的有效。只要你会用,用得恰当,而且进步非常快速。你在一切万法里面去观察,不一就是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你去观察不异,也就是说,从相上、万相上,你去观察它的体性。这个说法你要是不容易理解,经上所讲,你在一切世出世间法里面观它缘生,这个比较踏实一点,你观它是众缘和合而生的,观察它没有自体,就是没有自性,当体即空,这样能生智慧。智慧开了之后,所以叫看破,宇宙人生真相你看清楚了,你还会分别吗?你还会执著吗?自自然然就不会了,不分别、不执著,就放下了;入进去了,入佛知见。《法华经》上所讲,「开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佛为我们开示,我们觉悟了。观是悟入,悟佛知见。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入佛知见。而佛知见,前面说得很清楚,法无我、无我法。一切法无我,是看破;入无我法,是放下。一个是看破,一个是放下,圆满的自性完全现前了。所以这个方法真正是无我的妙法。无论是解悟、证悟,这个方法妙绝了。 【此为开佛正知,开佛正觉也。】 开就是我们一般讲的开悟,这是开悟的妙法。 【下诸法缘生一大段】 三心不可得到这个地方,这一段是结束了,底下一大段要说「诸法缘生」。三心是讲我们能执著的,诸法是我们所执著的。能执著的不可得,再看看所执著的,所执著的也不可得。 【亦复如是开之觉之。而一是向心行上开觉。】 前面讲的三心不可得,是从心行,就是从念头上,让你了解事实的真相。 【一是向诸法上开觉】 这是向外面境界上,说明外面境界事实真相。 【双方并进,则心境皆亡。】 心里面的妄念,外面的分别执著,统统会失掉。确确实实与《金刚般若 》经题完全相应。 【我法俱空。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矣。】 一切诸相都离了,没有法子称呼它,不得已假设一个名词,叫它做「诸佛」。成佛就佛了,为什么叫诸佛?诸位要晓得,虽然离相离念,离相离念的功夫不等;但是要晓得,统统是离相离念没错,里面功夫不一样,所以他有差等。这就是《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为什么会有四十一个位次?这四十一个人统统都是离相离念,心境双亡,因为功夫浅深不一样,把它分作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是从它功夫上分的。这种分法,诸位必须要晓得,是佛为我们分的,对我们这样讲的。对那些法身大士,人家已经离相离念,还有什么十住、十行、十回向?没有这些。佛要遇到你,绝对不会说:「你是凡夫,我是佛!」他要有这个念头,他是凡夫。为什么?他还有念,他还著相;他没有了。所以佛见一切众生都是佛,他的心是清净的,是平等的,决定没有一个分别的念头。所以说菩萨的位次,这是随顺众生说的。前面讲,佛是依二谛说法,这是依俗谛说的,所以有这个等差。 同样一个道理,这个不能不晓得,不晓得会产生许多误会。念佛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怕自己的品位很低,听说下下品往生要十二劫才花开见佛,以为太长了。常常有人来问我,这真的还是假的?这些都不懂得不一不异的原理,有这么多虚妄分别执著在。你要嫌长,你就认真努力,何必要下品下生,你上品上生不好吗?多用功,不要打妄想。其实问这些话的人,天天虽然念《无量寿经》,没懂《无量寿经》的意思。经上跟你讲得很清楚,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不管你品位高下,到那边全是阿惟越致菩萨,那是佛力加持的,平等法界。《观经》上为什么要这样说?《观经》上不论加持,没有讲佛力加持,是你自己念佛往生的,那就是那个样子。到那里去蒙佛力一加持就提升,大家都平等了。所以三经要合起来看,才能看得圆满,才能看得究竟,把你的疑惑、障碍统统破除掉。我们念佛,心也踏实了,不再有疑惑,不再有妄想了。缘生,再看底下这个,我们再看下去,「心境皆亡,我法俱空」,一直到最后,是名诸佛。《金刚经》上所讲的诸佛,都是从圆教初住菩萨讲起,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称之为诸佛。 【教下名言甚多,无此直捷了当。】 除了禅宗之外,其他九个宗派都叫做教下。名词术语非常非常的繁杂,繁杂我们就感到困难,不但难修,解都难。可是要跟《金刚经》来比,实在说没有比《金刚经》更直捷了当。《金刚经》不长,全经只有五千八百多个字,一个字的废话都没有,字字句句都是从如来果地上流露出来的,直捷了当。 【宗门棒喝交驰,无此彰显明白。】 前面两句显示这个经在教下第一,回过头来再看宗门,禅宗。禅宗教学用棒喝,棒喝不简单。祖师大德真正是明心见性的过来人,看到你功夫接近纯熟,或者是用棒,或者是用喝,一声喝的时候把你惊醒了,那个关口突破了,人就开悟了。如果不是这样的真善知识,也要学祖师那个模样,说老实话,那个棒把人打死了都不开悟,冤枉死了,怎么会开悟?喝更没用处。所以,那种方法,在样子上是学不得的,没有用处。功夫不到,学了一点用处都没有。这是说明宗门这个方法,不像《金刚经》上这样清楚、这样明白的道出来。宗门里面悟,悟个什么?就是此地讲的,无住生心、无实无虚、不一不异、法无我、无我法,就是这个。但是宗门里面不说破,教下是把它说出来,宗门不说出来。实际上真正入这样的境界,解这个境界,真正体会到、理解了,解悟;真正是做到,入了无我,叫证悟,这证果。 我们看底下这一大段,这一大段因为含义很多,所以在没有讲经文之前,不能不先交代。这说明「诸法缘生」,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约福报明无性」。底下有两个中段,第一个中段里面,是就福报说明无性,无有体性。再分几个小段,第个一小段「约法施」。在布施当中,法布施第一。就法布施来说,也是当体即空。先把大意说明,然后再看经文。 【此一大段,含义甚多,须先说明,入文方易领会。】 【上面心行一段,是约内心明义。】 从内心说明这个道理,义是道理,说明三心不可得。比喻里面,用恒河沙来比喻,把河比喻三心,迁流不息,就有过去、现在、未来。把恒河里面的沙,比喻心的妄念之多,没有法子计算。这是河沙比喻心行。 【此诸法一段,是约外境明义。】 心行里面,这个事实真相我们明白了。外面的环境,外面环境的真相是什么?不能不熟。 【诸法多不胜数】 外面境界相之多,实在讲跟心里面妄念那个数量恰恰好相等。诸位明了吗?为什么会相等?一切法从心想生,它怎么不相等?你要晓得妄念有多少,尽虚空遍法界的诸法有多少,你的妄念就多少。多了,就不好讲了,还要用归纳的方法,这说法才方便。 【今约福报及法施明义,则可赅摄一切法矣。】 举这一个例子,这个例子能够包括一切法。这个例子明白了,於一切法中你就能够推想,都能够联想,就都明白了。 【布施摄六度,六度摄万行。布施中以法施为最。法施之义明,则六度万行皆可例知。法施是善行,善行之义明,非善行之事亦可例知。】 所谓举一隅而以三隅反,佛给我们举一个例子,我们用这个例子来推断,於一切法当中都能够正确的理解了,得到它的真相。 【因缘生法,谓一切法之生不外因缘,故法即因缘所生之果,无异言一切法不外因果,故因果摄一切法尽。】 这是讨论诸法,观察诸法,首先的一个大前提,一定要懂得因缘果报。凡夫粗心大意,观察叫一切法,其实一切法并不存在,一切法的现象是什么?是因果刹那生灭相续的幻相而已,哪有真实?所以这是一个大前提,这个大前提必须要搞清楚,要搞明白。下面我们再细细的来观察、来看。 【因缘生法,但有相而无性。】 性就是体性,所谓是本体。它有相,因为相没有性,所以这个相是假相,这个相是幻相,如梦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么?因为它没有性体,这个相就是虚妄的。 【可知一切法之当体,如幻如化,如空中花,如水中月,绝非实物。】 所有一切的物质现象都是这样的,没有一样东西有实体。比喻也比得好,如幻如化,幻是什么?像变魔术,变现出来的,变化的。空中花,这个空中花,眼睛害过毛病的人有这个经验。眼睛要是害了病,看到空中出现一些花;好眼睛没有,病的眼睛会看到空中花。在《楞严经》上,世尊用这个比喻,叫「目眚」,就是眼睛害病,看到空中花,看到灯上有圆影;好眼睛的人看不到。这是说明假的,不是真的。「水中月」,人人都能够看得见。水中的月影没有自体,不是真实的。 【故标题曰体空,显其当体是空。】 诸法体空,果然明白一切法体空,你对於一切法决定不执著了,自自然然你会放下了。诸位要晓得,妄想执著是造业,造业必定有苦报。虽然这个报也是当体即空,就像作梦一样,你做了个恶梦不好受。梦确实是假的,也当体即空,但是你要受,你真的在里头受罪。六道里面亦复如是,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真要受!虽然三恶道也是当体即空,你不能不受,那个受是非常非常的痛苦。这些现象,它的过失根源是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产生了坚固的执著,不肯放下,这样才搞得生生世世六道轮回。佛在经上讲,头出头没。凡是在六道里面的人,三善道虽然比较好一点,毕竟是在三善道的时间短暂,在三恶道的时间长久。你要问为什么?实实在在讲,这个答案不必问别人,自己一想就明白了。我们从早到晚,起心动念,有几个念头是善,有几个念头是恶,这不就清楚了!只想一天的就够了,今天早晨到今天晚上,念念都是自私自利,念念都是贪瞋痴慢,那就是三恶道。念念帮助别人,念念利益社会,那是三善道。你想想看,哪个念头多?於是就明了,我们在六道里面,哪个地方我们住得久,不就清楚了吗?贪心重的,你家在哪里?在饿鬼道。因为饿鬼道住的时间最长,那里是你的家。住得短的,到外面去旅游观光,住得短。嫉妒瞋恚心重的,你家在哪里?在地狱。邪正不分,是非颠倒,愚痴是畜生道。我们只要很冷静的观察,造三恶道的业太多太多了!不知不觉统统在干这些事情。三善道的业,非常非常之希有。这才知道,佛在经上所讲的话非常有道理,恶道的时间长,善道的时间短暂,叫「头出头没」。像苦海里面,头伸出水面,吸一口新鲜空气,比喻三善道;再一个跟斗又栽到海里底下去了,那叫三恶道。说明沉在底下的时间长,出头的时间很短暂。这个比喻,比喻得很好。 【具足身相】 这是后面经文上讲到的。 【显无性义】 这个地方,佛现的这个身相是报身,现的是大身。 【法施,显体空义。由是可知,说缘生,无异说不可得。说不可得,亦无异说缘生。】 这话一点都不错,给你讲万法因缘生,就是告诉你,缘生性空,皆不可得,是说这个意思。我们何必要在这个世间患得患失,那错了。不要说这个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不可得,佛门佛法也不可得。你学般若 ,你得了般若 ?哪有这个道理!没有这个道理。你学法相,你得了法相?无有一法可得。在一切法里面,实在讲,感应这是有的。所谓是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我们心有感,法有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但是你一定要知道,当体即空,能得、所得皆空,都不可得。你要是能看破、能放下,你的清净心现前,你的真如本性现前了,这个时候可以说,你一切法统统得到,你是真得到。没有见性,换句话说,你什么都得不到;见了性之后,你完全都得到了。没见性之前,佛告诉我们,常乐我净,这四个是假的!四念处里头讲,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常乐我净俱不可得。可是你见了性,常乐我净四净德真的有了。法身有常乐我净,般若 有常乐我净,解脱有常乐我净。你要问为什么?因为你见到性,性是真的,不是虚妄的。你没有见性,你都是著在相上,相是虚妄的。你是用虚妄的心,前面讲三心,你用虚妄的心,执著虚妄的相,结果是统统不可得。见了性之后,虚妄的心舍了,虚妄的相舍了,你得的完全是真实。所以法身、般若 、解脱三德密藏,各具常乐我净四净德,统统得到了。佛教给我们舍虚妄取真实,但是「真实」不能有这个念,你有这个念那还是一个虚妄,还是个妄想,还是个执著。连真实念头都没有,才叫真的真实,有这个念头都不行,这就是经前面所讲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