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希阿荣博堪布:皈依,不是修行的起点,它是整个修行!


 2018/1/21    下载DOC文档    

  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却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皈依,不是修行的起点,它是整个修行。

  修行的过程涵盖身、语、意三个方面,所以在修行的起点,身、语、意皈依具足才是圆满的缘起。

  之所以要在有教法传承的人面前皈依,是因为这样做,你的决心将融入无数前辈、同辈及未来学佛者的决心之海中。

  它将不再是你一个人的决心,而是无数人共同的决心,并与佛陀的圆满智慧一脉相承。

  想象一下,这是多么巨大的心的力量!

  身、语、意具足,内心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修学者便得到了皈依的戒体。

  身、语、意之中,最重要的是意皈依,即对佛陀的教诲真心认同,相信佛法一定能帮助自己了悟本心,相信僧宝的护持和引导。

  我成长的年代几乎看不见佛像、经书和僧侣,人们对三宝的信仰却没有动摇,包括我在内,很多孩子也知道向三宝祈祷。

  后来我接触的人多了,发现并不是人人都知道如何祈祷。许多人都没有足够的勇气承认自己需要帮助,并且谦逊地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

  我喜欢念心咒,而念珠在当时根本无处可寻。

  记得我们一群孩子常跑到山上去采柏树籽做念珠。柏树籽非常坚硬,穿针引线把它们穿成念珠是很费工夫的,而我却乐此不疲。

  那时候,我常常找个树丛一窝,靠在里面先把自己的破衣服补好,然后就开始穿念珠,这样度过快乐的一天。

  我还喜欢跟村里的老人学念经文,那是真正的口耳相传。

  他们不识字,我也不识字,他们把自己听来的经文一句一句背给我听,我则一句一句记到心里去。

  现在回头看,当时学会的《度母经》和《极乐愿文》,念错的地方实在太多,可因为记忆太深刻,后来虽然努力改正,有几处还是常念错。

  从小到大,心向佛法都给我带来莫大的安乐。

  然而,皈依三宝并不意味着生活从此安全无忧,脚下从此不会踩空,也不意味着只要我们愿意,随时都会有人出来替我们搞定麻烦。

  我常想:心向佛法的确需要胆识。

  佛法不向你承诺安全感或确定性,事实上,它恰恰要打破你对安全的幻想。

  皈依三宝,说明你决心无惧地面对生命中的一切,不再寻求慰藉、寄托、照顾,除了切实地经验当下,不再企图另寻出路。

  藏文中“佛教徒”一词的意思是“内道者”,即向内观照、从本心而非本心之外找真理的人。

  在我们这个炫耀攀缘、追求散乱的年代里,“静默”、“洞察力”、“内省”这样的词让人感到陌生、毫无吸引力,而佛法一切修行的基础恰是正念,即贴近自己的身、语、意,时刻保持清醒的觉察。

  刚接触一件新鲜事物,人们总会感觉振奋,学佛也是这样,尤其当你获得一些心灵启示之后,你心里会充满期望。

  学习静坐、念诵经咒,饮食有节、起居规律,你相信生活从此有条不紊、目标明确,修行将不断进步,连觉悟都似乎指日可待。

  不过很快你就开始失望,生活的不确定性没有减少,你也没有越变越好,相反,你发现自己在修行中一次又一次陷入困境,正念的训练让你与自己面面相觑,无所适从。

  难道,这就是修行?

  修行不是一场魔术表演,从头到尾让你兴奋、惊奇、目不暇接。它也不是逃避日常琐事的盾牌,因为它可能比你企图逃避的日常生活更加琐碎平常。

  修行的目的不是完善目前的生活或者美化自己,如果是这样,佛陀当年大可不必舍弃王位出家。

  他从小生活在父王为他砌筑的高墙之内,锦衣玉食,不知痛苦为何物,然而,当他偷偷跑出宫外看见生、老、病、死的生命事实后,就决心不再自欺了。

  修行没有什么宏大的目标,只是不再自欺而已。

  一旦开始修行,就会发现我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多么无知。无始以来养成的习惯让我们很不喜欢单纯地与自己相处。

  保持清醒与觉察是一件相当辛苦的事,因为它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不评判、不希冀、不回避。这简直让你感觉走投无路。

  可是,觉察还不止于此,你还要清清楚楚地看着自己是怎样试图寻找退路、出路却无果而终的。

  说实话,对于刚刚踏上修行之路的人来说,这种感觉并不美妙。

  以前当你不痛快或遇到问题时,你可以焦虑、尖刻、迁怒、自责,可以吵闹着把周围的空间填满,可以不理会真相而只沉浸在情绪的发泄中。

  然而,保持觉察让你认识到这一切都无从做起。

  自古以来,追求精神修养的人都需要具备一种品质,那就是忍辱。

  “忍辱”在现代人的词典里似乎与“怪僻、自虐”之类联系在一起,所以大多数人都不屑于有这种品质。

  但是,从修行的角度看,忍辱指遇到情况不急于做出反应,不急于逃避不安、寻找安慰,而是放慢整个事情的节奏,给自己留一点空间去观察和感受,让自己可以看清事情的原貌,而不是被冲动牵着鼻子走。这有时也被称为寡欲或甘于寂寞。

  持续的觉察训练,会让我们逐渐习惯这种不迎不拒的做法。

  期望和恐惧其实是同一个东西的两面,有期望就会有恐惧,而回避则会加强恐惧。

  不迎不拒使我们放松下来,这时,我们才更有可能瞥见一切思想行为、一切欢喜哀愁背后的那个东西。

  人们爱把生活弄得拥挤而热闹,忙得团团转,以免和自己独处。心向佛法的人却是决心要和自己亲密相处。

  修行的过程毫无疑问会充满挫折,每一个修行人都会一再失败,一再跌回旧的习气中。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一辈子都在精进修行,不放弃也不逃避。

  感谢三宝持续给我们以启发和勇气,否则,我们无法坚持。

  皈依,不是修行的起点,它是整个修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