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云:菡萏花开03,谦卑低下永不轻人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早上好!阿弥陀佛! 今天我要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谦卑低下,永不轻人。“谦”,谦虚的谦;“卑”,卑微的卑;“低”,高低的低。谦卑低下。后一句,永不轻人,永远不轻视任何人。这就是今天题目的意思。 我记得以前和大家交流,有这样一个题目,叫“胸盛大海”,那个时候我觉得胸盛大海,这人的心量已经很大了。现在看起来,学佛人的心量如果光能胸盛大海,已经远远不够了。所以我今天想说说,拓宽心量,胸盛法界。虚空法界都要装在自己的心里,这才是学佛人应该有的大心量。 怎么样才能胸盛大海,或者是,对学佛人高一点的要求,是胸盛法界? 从这几个小方面来说,咱们别讲那高深的道理,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大家先熟悉和认识两个字,可能我一说大家都笑了,说老师,这两个字谁不认识啊?是的,大家都认识,但是理不理解它的深刻含义? 一个字是如果的“如”,下面加个“心”,这个字念恕,宽恕的“恕”。如果是上面是奴隶的“奴”,下面加个“心”,这是“怒”,愤怒、发怒。就那么一点点的差别,两个字所包含的意思完全不同。怎么解释呢?你看看,如果的“如”在上,“心”在下,心如如不动,你肯定会宽恕别人的,所以它是恕。如果你的心当了奴隶,你就发怒了。 我说说我自己的例子。 我上香港前后,我病了。现在,我可以跟大家说,我为什么病了?两点原因。一照顾老伴子三年多,有点累着了,这是一个原因,但是不是主要的。最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发怒了。我几年不生气了,我觉得我都不会生气了,可是那一次,就一点小事情,就把我惹怒了。不但是生气了,而是怒了。所以我才得了这场重病。有那么一句话嘛,“一念恕就是天堂,一念怒就是地狱。”我这次因为怒了,所以我就病了,我就又上地狱走了一遭。这已经五六个月了,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健康。这就是怒的结果。 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恕”,宽恕别人。一定要记住这个“怒”,任何时候都不可以发怒。 这就是我今天给讲的,就是“宽恕别人,快乐自己。”你看,我没有宽恕别人,我发怒了,我自己就没快乐了。本来我是很自在很快乐的,这一怒,我就不快乐了好几个月,是不是?一定要吸取这个教训。 我说这么两句话,一个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智慧;取人之短比己之长,是愚痴。”我再说一遍,“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智慧;取人之短比己之长,是愚痴。” 如果你再说说别人的是非,你就是愚痴的平方。如果你再有别的过错,说这个说那个,那你就是愚痴的N次方。我们应该做有智慧的人,不要做那种愚痴人。 比如说,说人是非,是最愚痴的一件事情。 你看下面这几段话,大家比较比较,是不是这样?我们现在在座的大部分都是修行人,修行人都是在功上下功夫,在道上下功夫,是不是这样?真正用功的人,他的心在道上,他绝对没有是非,他不会说张三长李四短。爱拨弄是非的人,他的心不在道上,何谈用功?! 这是一句话,“用功的人,心在道上,没有是非。爱拨弄是非的人,他的心不在道上,何谈用功!”这是一个。 再一个,“拨弄是非的人”,他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就是“善友会离他而去”。不是有恶友有善友吗,如果这个人爱拨弄是非,善友会离他而去。 大家想一想,我们拿自己的心来说,谁愿意和一个爱拨弄是非的人做朋友呢?对不对?我们都愿意交那个忠厚老实的人做朋友,不愿意交爱拨弄是非的人做朋友。所以爱拨弄是非的人,他就少善友少朋友。 “如果一个人,他喋喋不休地说别人的过,没完没了地说”,这样的人怎么样?“令人生厌”,人们会讨厌他。是不是这样?如果有一个人总在你的耳边说某某某如何如何,如何如何,你讨厌不讨厌他?可能一次两次还行,第三次你大概就讨厌他了,你就不愿意忍受了。 所以,喋喋不休说别人过的人,这样的人现在令人生厌,将来怎么的呢?“将来到拔舌地狱去”。因为啥?他说人家过呀,他得用舌头啊,所以有个拔舌地狱就专门为这样的人预备的。 我们每个人都长一张嘴,同样的一张嘴,有的人用这张嘴来念阿弥陀佛,积功累德,聪明、智慧。有的人用来搞人我是非,造作罪业,真是悲哀、愚痴! 你用这张嘴是去念阿弥陀佛,积功累德,还是去用来搞人我是非,造作罪业?何去何从慎重选择。 如果一个人,他眼睛看别人的过失,耳朵听别人的过失,嘴说别人的过失,这叫造业。如果说,你以前曾经修积了一点功德,我们装这个功德呀,打个比方,就好像有个容器——有个容器,你这个功德在容器里装着,这个容器有底儿,它就装住了,你这功德就留住了。如果你这个容器底是漏的,你这个功德就漏下去了。所以说,如果你造作口业,说别人的过失,这就叫漏。你那个功德一点都存不住,全都从这个漏斗漏下去了。是不是这样?你仔细琢磨琢磨,是不是这个道理?如果是你用这个漏斗来留存你的功德,一点留不住。因为什么呢?你虽然念阿弥陀佛,每天可能有一点功德,但是在这漏斗里全都漏掉了。所以,最后你这个功德是零,你白积累功德了。你念多少声佛号,你一天念十万句都没有意义。 我记得前段时间我说了四句偈子,好像是说,“封住你的嘴”(闭住你的嘴),我忘了,“管住你的舌,不想下地狱,千万别乱说。”第一句是什么?可能我说错了,那四句偈子。这偈子我是当时记,过后我就忘了。 闭住你的嘴 管住你的舌 不想下地狱 千万别乱说 我们要洗心,就把自己这个心啊洗干净。 怎么洗呢?如果这个心,你记着别人的错,你的心是恶心。恶心就是一个不善的心,不善的心它起作用是什么呢?就是不善行,你的行为就是不善的。这样呢,不善心不善行,造作的就是不善业。 我昨天说了,如果你是不善业,那就是恶业。恶业到哪去?到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聪明的人绝对不干这种傻事!我们学佛、听经,都听明白了,你这面听着,那面还造着口业,你说你愚痴不愚痴? 我们一定要把心里洗得干干净净,记着别人的好,忘掉别人的“不好”。这个不好我得加上引号,是你认为的不好,不一定是真的不好。 所以说,“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宽容是一种美德。” 有这样一句话,“心量大,小行成大善;心量小,大行成小善。”这说明什么意思?你所做的善事和你的心量大小有直接关系。虽然你做这个事很小,但是因为你的心量大,所以你积的是大善。如果你做这个事很大,你的心量很小,你积的就是小善,就是这么样一个关系吧。 量子力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有个零点能量场。我物理学得不好,有的我可能说得不太明白,我把我知道的跟大家说说。这个零点能量场里头有一个磁波,这种磁波叫标量波。标准的“标”,力量的“量”,波动的“波”,这个名叫标量波。这个标量波能起什么作用?它可以改动时间和空间,能改变过去,能改变现在,能改变未来。为什么?因为过去、现在、未来都不是真实的,全都是因为意念发生的。零点能量场是什么?力学家给它下了零点能量场的定义,那用我们佛家的话说呢,零点能量场就是不生不灭、永恒不变的自性。这个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自性是永恒不变的”。 那大家又说,什么是自性?就是六祖惠能大师说的那五句话,二十个字,“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把那个“何其自性”这四个字去掉,剩下的就是,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不动摇、能生万法”,二十个字,这就是自性最标准的定义。 那量子力学家所研究出来的这个结果,佛在三千多年前就给出了答案,这个答案就是一句话,“一切法由心想生”,就这么一句话。有时候我给大家举个什么例子呢?我说就像那个山,它是修的盘山道,我们这些个力学家们就像在这个盘山道绕一圈,又绕一圈,逐渐地往上升,去寻找他们研究的结果。研究出来了,也到了山顶了,一看,阿弥陀佛那个答案,释迦牟尼佛的答案,就在山顶上。这些量子力学家恍然大悟,哇!佛三千年前就知道,我们研究了这么多年才研究出来结果。 现在量子力学家承认,“世界本没有物质,物质是由于念力而成的”,这是第一个课题,量子力学家们找到答案了。 现在他们开始找第二个答案,就是念力又是什么?念力从何而来?这是他们研究的第二课题。 那等他们研究转到山顶以后,阿弥陀佛答案就在山尖上呐。他们说,哇!答案原来是这样的。他们用了若干年去研究,佛在三千年前的答案又在山上了。就是这样。然后第二个再研究完了,就研究精神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一个课题一个课题地研究,研究来研究去,最后这些答案全都在佛经上。 三藏十二部,佛经啊浩如烟海,那是智慧的海洋,那是佛陀内心的真诚的流露,那是自性的流露,不是说苦思冥想得出来的。所以说佛陀的伟大,用什么语言来形容都不过分。 下面,我接着说。学佛首先要把心量拓开,要能包容一切。千万不可以今天我看这个不顺眼,明天我看那个也不咋地。如果你这么小心量、小心眼,你读多少经,你念多少佛,你烧多少香,你磕多少头,你仍然是在佛门的门外,你进不了佛门。小心量,小心眼,永远进不了佛门。 如果你能与众生平等相处,和睦相处,你的心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是觉悟的,你必定能进佛门。清净心,第一个档次,阿罗汉;平等心,第二个档次,菩萨;觉心,最高档次,佛。 有的人说,某某他的感召力很强,凝聚力很强,向心力很强,他是怎么来的?就是我们的起心动念,我们的言语造作感召来的。我们起心动念会感动的范围,它是大小,完全看你心量的大小。如果你的心量很大,每一句佛号你都是为虚空法界一切苦难众生而念的,你的心行即叫做称性两个字。你一切为众生,你的心是称性的,和你的自性是相同的。人与自性相应,你的心行与天地万物融合在一起,你和整个宇宙融合在一起,宇宙的能量精华,那个正能量集于你一身。你用这个精华更好地为苦难众生服务。你的功德之大、功力之大,不可想像。那就不是成十倍成百倍的增长了,是无穷尽的增长了。因为什么?人的身体是一个小宇宙,这个小宇宙和大宇宙是一体的,是融合为一体的。大宇宙的那个高能量、精华的能量,能融于你的身体之内,你说这个能量该有多大!那可不是你一点点的那个小本事、小能力了。 所以说,我们如果把心量放大到虚空法界,都收入我们的心中,你的能量之大,无可比拟!这样,一切圣贤之人赞叹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赞叹你、加持你,你的福报无量无边,你的智慧无量无边,你的相好无量无边,尤其是你的光寿无量无边。昨天我说了,如果你的光寿无量无边,你就是无量寿佛呀!那无量寿佛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哇,你说你愿不愿意当无量寿佛?如果你愿意当无量寿佛,你还跑到外面去求什么?现在我们身边的同修们,不说有一个算一个也差不多,还是外求哇,还是到外面去找哇,求这个求那个。不说别的,你们不老求我这个刘老师吗,我这个刘老师也是凡夫一个,我也没开悟,你说你跑到我这儿求有什么用啊?你倒求阿弥陀佛呀,你倒求观世音菩萨呀。不要到外面去求了!阿弥陀佛就是你的自性,就是你自己;观音菩萨就是你的自性,就是你自己。你求你自己就足够了,你跑外面求什么?!什么都求不来,求了一身烦恼。你们想想,你们的经历是不是这样? 有的人说,某某人的气质很高雅,素质很高。这个咱们就说两个字——这叫印象,为什么对某某人有这样的印象呢?我是这样看的,那个气质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它是多年积累的底蕴,也可以说文化的底蕴,智慧的底蕴。那个气质,你想装,你是装不出来的。你装也能装那么一时半会儿,长时间你肯定装不出来,因为你没有那个气质,内在的东西你缺少。 二素质。素质是气质表现在外,让大家看得到的。用人们的话说,这个人的素质很高,这个人的素质很低,它是外在表现出来的。 所以,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培养自己的气质。怎么办?一句阿弥陀佛全够了,不用想这个招那个招。你学别人是学不来的。你就是老老实实念阿弥陀佛,念到佛号成片的时候,你的素质提高了,你的气质也就高雅了。这就是我教你们的一个最简洁的办法。根本用不着到处去劳苦奔波。 前几天我说了八个字,“厚德载物,厚德载福”。你把这八个字听明白了,你去做、去落实,你这个福德无量无边,功德也无量无边。什么最重要?我觉得一个人的德行最重要。这是第一重要的,人要有德行。 讲到这儿呢,还得给大家讲个故事。 山东有个王氏家族,这个王氏家族有一个家规,一条家规。这一条家规就六个字,就是这个六个字的家规,他的始祖叫王吉,吉祥的“吉”,六字的家规。他这个始祖王吉,十年的时间,从一名小小的知县,成为了朝廷的重臣。这个变化是很大的,时间短呐,他就十年呐。七品芝麻官嘛——知县,然后十年的时间,就成为朝廷的重臣了,是西汉的名臣。王氏家族从东汉至明清,这个中间一共经历了一千七百多年的时间,在这个一千七百多年的时间里,王氏家族培养出了36个皇后,36个附马,35个宰相。这个成绩大不大?全都是因为这六个字的家规,带来了这么大的福报,使这个家族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家族,被称为“中华第一旺族”,兴旺的旺。这六个字的家规,创造出让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说到这儿,很多同修着急了,刘老师那六个字是啥呀?咋那么珍贵呢?别着急,我告诉你们,这六个字就是“言宜慢,心宜善”,就这六个字。“言”说话的意思嘛,“宜”就是友谊的谊去了言字旁,那个“宜”,“言宜慢”,快慢的“慢”,“心宜善”,就这六个字,就创造了这么大的一个奇迹。 公元前77年,王吉,就是他们的始祖——王吉从一个老人那里得到了一个秘籍,我们现在起名就说秘籍。当时在那个险恶的官场当中,大家想,那官也不好当啊,随时都有被罢免的可能啊。但是王吉得到了这三个字,他就凭借这三个字,度过了一次次惊险,在官场上获得了很好的声誉。被汉宣帝任命为谏议大夫,“谏”劝谏的谏;“议”,议论的议。谏议大夫,那也是不小的官啊,成了朝廷的重臣。 说话,体现一个人的智慧。特别是年轻人,这个“言宜慢”,特别适合年轻人,仔细好好听。因为什么呢?由于年轻人人生经验不足,经常在说话上吃亏。历史上因说错话而得罪人,甚至付出惨痛代价的人不胜枚举。所以“言宜慢”,告诉我们,说话是一门艺术,要认真思虑再出口。在这儿我就加一句,“千万别欠嘴欠舌”,人家没说完呢,你就“铛铛”插话了,抢话说,急忙表自己的态度,这就叫欠嘴欠舌。这个就不符合这三个字。 “如果你经过认真思虑,你再出口,这样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谨慎、稳重和冷静。”年轻人最需要“言宜慢”!因为你“言宜慢”,就可以把你炼就成成熟大气的人。这是一方面。 再说说,说话的语调,也有讲究。像我就不合格,我说话语速快,急喳喳的,是不是?人家这个是说,说话的语调要舒缓。舒缓,舒服的“舒”,缓慢的“缓”。要舒缓,这样,听的人会感到他受尊重。我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如果说话的人很缓慢,你感到很舒服,你会感受到对方很尊重你,你感到很亲切、很顺耳。是不是这样?如果急了哇啦地,像我似的,像女高音一样,可能有时候听的就是噪音。我现在极力在改,但是这个习性啊真是很难一时半会儿改掉,但是也要改。我尽量地把语速放慢,使大家听得清楚,听得明白。这是“言宜慢”。 这个“心宜善”这三个字,不是当时这个老人家一起给他的。这是公元前67年,那就相距十年了,那个是公元前77年,这个是公元前67年,这个王吉又一次还是从同一个老人那里得到了这“心宜善”三个字。 为什么这个时候给他这三个字呢?因为王吉不是十年之间从一个知县升为谏议大夫了吗,官大了,这个时候他的心态就有所改变,他就开始整人。官庭之内,你争我斗哇,我把你整下去呀,怎么怎么地。他害了一个人,在他的作用下,那个人被罢免回乡,不久就忧郁而死了。然后,给他字的这个老人,就力劝他不要这样做,不要整人。所以这个时候就给了他这三个字——“心宜善”。 这个王吉得到这三个字以后,他就痛改前非,不再整人,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欢迎了。那整人的人谁欢迎啊!因为他改过了,所以他不整人了,这样就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了。在险恶的官场上,可以说他一生是顺利通过了。 这个送秘籍的老人是谁呢?是汉武帝时期的著名宰相,他叫公孙弘,弘扬佛法那个“弘”。公孙弘,大家如果对历史有些研究的,都会知道这个人物的。 所以说,“心宜善”,与人为善,必有福报。《道德经》上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句话可能很多同修都知道。 “心宜善”还有一个作用,能生发人的阳气。你看一个人他阳气要盛,最起码他身体好哇,是不是?他不生病啊。有句名言就四个字,“行善最乐”。我们有没有这个感觉?如果你做了一件好事,一件善事,你的心里非常乐呵,高兴,美滋滋的。是不是啊?如果你做了一件坏事,比如说,你就整了一个人,把人家整趴下了,你的心里肯定不舒服。因为什么?你受到良心的谴责,同样是人,你干嘛要整人啊? 这六个字的家规,在生活中怎么体现? 我刚才说了,年轻时候注重这个“言宜慢”,这样才能深思熟虑,少犯错误,从而保护自己。不说“祸从口出”吗,你要是欠嘴,那祸从口出,你就不会保护自己。所以说,年轻的时候,一定要“言——宜——慢”,能深思熟虑,少犯错误,从而保护自己,谋求发展。你只有把自己保护好了,你才能继续向前发展。你要是口出狂言,那你的发展前途就很渺茫了。这是年轻人。 人到壮年,心智成熟了,实力也雄厚了,这个时候应该注重“心宜善”。为什么?少树敌手啊,培养自己的长者风范,受人尊崇。你说这六个字多好!多么简单!这六个字看似简单平淡,却饱含了古人做人做事的道理。能做到这六个字,就拥有了成熟大气的人格。这六个字,值得我们今人学习和效法。这是我给大家讲的这么一个故事。 下面,我想说说今天的这个题,“谦卑低下,永不轻人”。我自己呢,我对我自己还有一条要求,就是“永不张扬”。 前些天出了一首偈颂,可能有的同修都知道,是这么说的: 傲慢轻人实自短 纵到圣位不轻人 凡圣都是未来佛 勿将分别存于心 就这四句话。我记下来以后,我坐那儿,我自己反复地读了好几遍。 “傲慢轻人实自短”,你贡高我慢,你轻视别人,实际是你自己没本事,我这么理解的。那个“短”,我把它理解成,“实自短”,是你自己没本事,没什么真本事,最起码。 “纵到圣位不轻人”,就是你已经达到了圣贤的那个水平,你都不能轻视别人。 “凡圣都是未来佛”,就是凡夫也好,圣贤也好,都是未来佛。 “勿将分别存于心”,你不要在心里分别,他是凡夫,他是圣者,不能有这种分别心。在你心里怎么样来看待?都是未来佛,平等对待。 大家都知道,那个六十四卦里只有一卦是六爻皆吉——谦卦。对不对?很多懂点《易经》的同修都知道,六十四卦只有谦卦是六爻皆吉。琢磨琢磨什么意思?不要小瞧了这个谦,这个谦呐,它能保持善果。跟众生相处决定是低姿态,要谦虚,要谦和,要谦让,要谦卑,这样不但能保持自己的功德不失去,而且能成就你无量无边的功德。如果你贡高我慢,自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你原有的功德要失去,你积累不了新的功德。 谦卑与法性相应,就是与你的自性相应。法性,是常住不变的,与法性相应是真修行。所以,我们衡量哪个人是真修行还是假修行,你看看他是谦虚还是我慢,他谦虚就是真修,我慢就是假修。如果你贡高我慢,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你永远进不了佛门。如果你狂妄自大,傲慢的习气不改,这属于你前进路上的严重障碍,是你自己设下的障碍。 真正有智慧有德行的人,一定是谦卑低下。不轻人,这是有德行的真修行人。如果你见到某某人,他自称很有修行,但是他很傲慢,你就用这个标准一衡量,你就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了。有的时候人们说,某某没文化,真可怕。那现在我们就想想,究竟什么叫文化。什么叫文化?没有文化很可怕。那文化是什么呢?最近我看的书哇,他下了这么一个定义,我供养给大家。大家也琢磨琢磨,看看有没有道理。 他对文化的定义,用四句话来说的。 第一句话,“文化是无需提醒的自觉”。文化是无需提醒的自觉。 第二句话,“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 第三句话,“文化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文化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最后一句话,“文化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后面那两个字,第一个是自觉,第二个是修养,第三是自由,第四是善良,前面都有一个修饰语。这个就是对文化的一个定义。 什么样的人做到了这四点?我给大家再说一个小故事。 这个小故事是一个日本禅师的故事。日本有一个禅师叫白隐,就是白隐禅师的故事。 他是日本的一位得道高僧。他为人纯洁心地善良,他遇到了这么样一件事。你看看,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事会怎么样去办? 有一个女孩子,没有结婚就怀孕了,这父母知道了以后非常生气,就逼问她谁是这个孩子的父亲。这个女孩子就死活不肯说。她的父母就一再威逼她,没办法,这个女孩子就指这个寺院说,孩子的父亲是白隐禅师。你说对一个出家人来说,多么大的侮辱。是不是?我们心肯定一惊,哎呀,怎么敢这么说呀。人这个女孩子就指认白隐禅师,是她肚子里这孩子的父亲。 女孩子父母去找白隐禅师理论,说道说道呗,“平时呀,我们都认为你是个有道德的人,很高尚的人,没想到,你能做出这样的事来。” “你既然做了,那就出来承认,收留自己的孩子吧。” 白隐禅师听了以后,只说了一句话,“是这样的吗?” 就这么一句话,“是这样的吗?”然后就同意收留这孩子。 四季轮回,转眼之间,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这孩子不就是被白隐禅师收留到寺院里了嘛,禅师养这个孩子呀,因为人家说是他的呀。但是这个孩子的母亲——这个女孩子她思子心切,她想孩子呀,逼的她没办法呀,她就把真相告诉她父母了,她父母一听非常惭愧,觉得太对不起禅师了。 这个女孩子告诉她的父母说,“这个孩子真正的父亲是一个贫寒的年轻人,我为什么不敢告诉你们呢?怕你们瞧不起他,不承认这个女婿,所以我才说禅师是孩子的父亲。” 这父母听了以后,这不很惭愧嘛,就立刻去找白隐禅师道歉。 然后,这个白隐禅师又说了一句话,“是这样的吗?” 先头“是这样的吗?”收留了这个孩子。 现在“是这样的吗”,同样的一句话,把这个孩子还给了人家。 我们经常说,“比大地更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大家看看白隐禅师的心灵有多么宽阔!禅师就是这样一句“是这样的吗?”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不但远离了是非纠缠,摆脱了烦恼的困扰,在真相大白的时候,禅师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尊敬。是不是这个道理?可能在事情发生之后,闲言杂语那不会少了的。你不是一个平常人,是不是?你是禅师,你怎么做这样的事呢?现在真相大白了,不但地位没有降低,人们对他的尊敬没有降低,反而获得了更多的尊敬。这就是,一个人有宽大的胸怀,宽恕别人,快乐了自己。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我现在,为什么这几天都是给大家讲故事比较多,以后我再给你们答案,也许我就不给答案了,反正我是有想法的。为什么我没有按大家认为的这几天刘老师怎么没讲佛法呢?那我说我这故事就是佛法,你信不信?听故事讲佛法嘛。 再讲一个什么故事呢?讲一个所谓高手的故事。 这个高手是谁呢?一会儿大家来鉴别,究竟谁是高手。 有个左宗棠,大家都很熟悉,那知名的大人物啊。他有一招就是特别爱下围棋,而且这围棋还是一个高手。他的属下,没有一个人能赢他,就是这么一位围棋高手。 有一天,他带兵出巡,实际我理解应该是带兵出去打仗,路过一个村子,看见一所茅棚。这个茅棚有一个很明显的标识,就是挂着一个大牌匾,写着“天下第一棋手”。 这左宗棠一看心里不服哇,我是高手啊,你怎么挂这么大个匾,还“天下第一棋手”?!下马,进屋,和这个主人下三盘吧。然后这个主人就陪着左宗棠,连下三盘。连下三盘以后呢,谁输了?左宗棠全赢了。你想错了,主人三盘全输了。 这回左宗棠很高兴啊,就跟这个主人说,“你赶快把你那牌匾摘下来吧”。意思是你名不符实呀,你三盘都输给我了,你还敢挂那个匾。说完以后兴高采烈地走了。 后来呢,回来了,就是搬兵回朝了。又路过这个村子,又去这个茅舍,一看牌匾仍然高高挂着。这个左宗棠想,我让你摘下去,你咋没摘下去呢? 后来他又进屋了,说,“你既然不摘下去,那咱俩再下三盘。” 这个主人又陪他下了三盘。这三盘,左宗棠全输了,主人全赢了。这左宗棠怎么想也想不明白,这为什么呢?那一次你是三盘全输了,今天你是三盘全赢了,这是咋回事呢? 主人就告诉他了,“上回呀,你有任务在身,你要率兵去打仗,我不能挫你的锐气。” “这回呢,现今你是得胜归来,我当然全力以赴,当仁不让了。”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下面有一个小结论,“世间真正的高手,是能胜而不一定要胜,有谦让别人的胸襟。”“能赢而不一定要赢,有善解人意的意愿。生活当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所以说,今天给大家讲的这几个故事,就告诉我们,真正的高手,不一定逞强好胜。不说“明人不露相,露相不明人”,“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这个民间有好多高手哇。那我读了这个故事以后,大家想一想,谁是高手?谁是真正的高手?茅棚的主人是真正的高手。胸襟宽不宽大?宽大! 今天还真有时间,那就说,让我把那两个我认为非常好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我告诉大家,看书要会看。每本书里,它是正能量的,你都会学到好多东西。如果你不会看,你看热闹,那就匆匆而过,你啥也得不到。就像念佛似的,你用心念,你有收获,用嘴念,没有收获。 下面,我就给大家讲念那两个故事。因为这两个故事比较长,尤其是其中的一个。我是这样想的,这个故事我读了以后吧,大家会从中受益的。 昨天,我说了两句,就是这两个故事都是讲乞丐的故事,说白了,就是要饭花子的故事。 第一个,我先讲讲,一只腿的乞丐。 在北京,如果有人经常到寺院里去烧香拜佛,就可以看到有个一只腿的乞丐,每天都在这些个寺院之间来活动。这个我就不原文念了,我就给大家讲讲后面的一段。 有一天,有一个儿子陪同母亲去广化寺上香,路上就碰到了这个独腿的乞丐。因为有一段路途,所以他们就有闲聊的机会了。然后,我就把这个儿子的妈妈和这个乞丐闲聊的原话如实地读给大家听,就读这么一段。 这个妈妈问,“那你冬天、夏天怎么办,住在哪儿”? 他说,“白天黑夜睡在街头”。 我想了想,(这个我,就是那个儿子),去年冬天北京多冷啊,零下十六度,他是怎样在大街上熬过来的?! 妈妈问,“听您平时老念佛。” 他说,“就念阿弥陀佛。” 妈问,“那你有把握往生吗?” 他说,“百分百不敢说,起码能有百分之七十的把握。” 他没有钱,他吃饭、喝水多靠寺院、道场接济,也从不存钱。 他说,“有时别人多给时,就接济给别的更为困苦的人。” 我妈笑着说,“那你真不容易。”我在旁边听完,心里不禁肃然起敬。 就这一段话,这是原文。大家想一想,一个乞丐念阿弥陀佛,没有百分之百往生的把握,最起码有百分之七十的把握。我们在座的,跟这个乞丐比一比,你有多少把握?好好思虑一下吧。另外,最后儿子不禁肃然起敬,对谁啊?对这个乞丐呗。原来在这个儿子的心目中,你不就是一个乞丐吗,一个要饭花子吗。听完了乞丐和妈妈的这一段对话,他恍然大悟。乞丐比他要伟大。是不是这样?这一段就给大家读到这儿。 下一个,我就想全文给大家读,慢点读,好让大家有个思考的时间。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很怪,《外貌是乞丐,气质如帝王》,外貌你看就是乞丐嘛,但是他表现出来的内在气质,却像帝王一样,像皇上一样。 两个人的对话,我为了简洁,这个某人问,我就说“人问”,你就知道都是那一个人问的。然后那个人,回答那人那个乞丐叫鼎然,我就给它简化叫“丐答”。人问,丐答,这样更顺溜一些。 人问,“你这么年轻,为什么不找份工作,靠自己能力去吃饭,干嘛在这里乞讨?” 丐答,“我跪在这里,是让自己的虚荣一败涂地。是让自己的面子,无地自容。是让自己的虚假,彻底崩溃。我不是因为吃饭而做乞丐,也不是因为乞丐而去吃饭。若我放不下自己的虚荣、自己的面子、自己的虚假,纵然我有多么好的工作,多么高的待遇,多么令人羡慕的生活,我依然生活在虚荣当中,我依旧被我的虚假所操纵。我活着,还有什么真正的自由可言?” 人问,“你们这些乞丐,靠别人的施舍来过日子,这么年轻,就来这里乞讨,你感觉羞愧不羞愧?” 丐答,“我若羞愧,就一定不会来这里乞讨。我若抱着我的虚假面子不放,我决不会来这里乞讨。别人施舍给我的东西,正是我需要反省自己的东西。我感谢施舍给我东西的人,也感谢用任何言语来评价我的人。因为你们,才使我懂得了做人的真实。” 人问,“你是乞讨钱呢?还是乞讨饭呢?” 丐答,“当我彻底放下自己的虚假时,我的乞讨就是成功的。当我彻底不再抱着面子来勉强过日子,我的乞讨是成功的。当我彻底不再因为自己的虚荣而左右蹒跚时,我的乞讨是成功的。我不是因为钱来乞讨的,也不是因为饭来乞讨的。我是因为自己的虚荣,自己的虚假,自己的面子,而来乞讨的。” 人问,“是什么力量促使你做乞丐的?” 丐答,“我的虚假,我的虚荣,我的面子。没有它们,我还需要乞讨吗?我感谢它们,使我有了乞讨的机会。” 人问,“你乞讨多长时间了?” 丐答,“三年。” 人问,“三年了,应该你的面子、虚假、虚荣,已经彻底没有了,干嘛还继续乞讨呢?” 丐答,“当我的面子崩溃时,可我的妄想还依旧存在。当我的虚荣放下了,可我的爱欲心依旧存在。当我的虚假磨灭了,可我的分别心还依旧存在。所以,我做乞丐,还没有真正做好。” 人问,“你天天在这里乞讨吗?” 丐答,“不天天在这里,到处乱跑。走到哪里,就乞讨到哪里。” 人问,“这么冷的天,你怎么还穿一双单鞋?你乞讨来的钱,足够你买一双棉鞋了。” 丐答,“脚冷了,是可以随便用任何东西保暖的。可人心一旦冷了,纵然有多么充足的钱,多么厚实的棉鞋,也是徒劳的。虽然我的脚很冷,但是,我得真实去感受,我也并不因为脚的冷,而不再去乞讨。因为,我的心,总是灼热的,可以溶解我的一切烦恼,何况一个微不足道的脚呢。世人总是呵护外在的东西,却不知去呵护内在的东西。纵然外在多么漂亮,而内在,已经是破旧不堪了呀。” (这句话,我再读一遍。“世人总是呵护外在的东西,却不知去呵护内在的东西。纵然外在多么漂亮,而内在,已经是破旧不堪了呀。”) 某人问,“我看你就不是乞丐,你到底是什么人?” 丐答,“纵然我告诉了你,我是什么人,但是,对于你,依旧是陌生的呀。为什么世人总喜欢去了解别人,而不真正地去认识自己。纵然你再如何了解别人,可对于你自己,依旧是陌生的呀。” 人问,“我给你扔了一块钱,你怎么不说谢谢呢?” 丐答,“当我看见您的慈悲之心时,我已经不在乎什么一块钱了。您的慈悲心,是无法用谢谢二字概括的。我只能把您的慈悲之行,深深地装在自己的心里,慢慢来品尝。” 人问,“当乞丐的滋味怎么样?” 丐答,“如人烧香,各自心明。” 人问,“乞丐都是骗子,我见得多了。” 丐答,“人人都是乞丐。或乞讨情感、或乞讨权利、或乞讨物质财富、或乞讨名利地位、或乞讨健康、或乞讨快乐幸福。这种乞丐,您见过吗?” (这一段我再念念,“人人都是乞丐。或乞讨情感、或乞讨权利、或乞讨物质财富、或乞讨名利地位、或乞讨健康、或乞讨快乐幸福。这种乞丐,您见过吗?”) 人答,“我怎么不知道呢?” 丐答,“因为在您心中,乞丐都是骗子,你总是执著在这一处,犹如总是执著地看一个地方,纵然外界有多么精彩,你依然是无法看见的呀。若一个人,总是执著地断然一个固定的答案,那么,您总是停留在这一处地方。犹如您自己拿镜子去照他人,却忘了照自己。” 人问,“原来做乞丐,还没有那么简单呐。” 丐答,“乞丐是人来做的。不是乞丐自己去做乞丐。” (“乞丐是人来做的。不是乞丐去做乞丐。”) “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乞丐。一个心邪的人,做乞丐,他会染污一大片的。一个心正的人,做乞丐,他会感染一大片的。犹如一个乞丐,把自己讨来的钱,无私地捐献给慈善机构或灾区的人民,这种乞丐,是何等的伟大!而这种伟大的行为,却出自一个乞丐之手,可以让更多的人,甚至记忆一辈子。 所以,我们不能以点带面地否定所有做乞丐的人,恰恰相反,我们要用善意的眼光,去看待乞丐。虽然有的乞丐确实让人厌弃和憎恨,但是,他们能够长时间跪着,长时间躺着,这种行为,也会让人产生怜悯心,生起慈悲心。毕竟,他们没有去做杀人放火的事情,更没有像某些人,冠冕堂皇地,却在人背后,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祸害善良的人,用极其险恶的心来达到自己邪恶的目的。 就凭这一点,乞丐,还是善良的。人心要放大点儿,放宽点儿,那么,你眼前的路,就好走些。某些人,一顿饭能挥霍几千元,甚至几万元、几十万元,难道面对一个乞丐,仅仅需要你随便扔几粒钱,您就那么吝啬吗?” 人问,“像你这么说,难道我们就滋养那些好吃懒坐的人,让他们什么也不做了吗?” 丐答,“人,迟早都会觉悟的。人,不能一辈子总当乞丐。但是,正因为他们曾经当过乞丐,看到很多善良的人给予他们的施舍,在他们心里,早已经种下了善良的种子。 当因缘成熟时,他们心中的善良种子,就会发芽。而且,纵然这个乞丐是无动于衷的,但是,有很多人施舍时,也同样有很多人看在眼里,明在心里。这,不也是在给大众种善根吗? 有时候,一个无心的举动,会感染一大片人。有时候,一粒种子,可以让更多的人受益。” 人问,“你乞讨来的钱,用在什么地方?” 丐答,“我把自己乞讨来的钱,又返回到别的乞丐手中。” 人问,“你这个人,是不是有病?神经有问题?哪有像你这样的乞丐?” 丐答,“一切皆有因缘。” 人问,“你以前是干什么的?” 丐答,“我只知道,我现在是乞丐。” 人问,“别的乞丐都跪着,躺着乞讨。你怎么盘着腿来乞讨呢?” 丐答,“您吃饭时,喜欢站着还是喜欢坐着?” 人答,“喜欢坐着吃饭。坐着吃饭舒服啊。” 丐说,“他们、我、你,虽然姿态不一样,感觉相同。他们跪着,躺着,有可能有他们的想法。但是,没有跪的功夫,没有躺的功夫,估计乞讨到的钱,就没有那么多了。我坐着,是适合我的姿态,你坐着,也适合你的姿态。同样是人,各有各的心思。在这一点上,就没有必要去揣摩了。” 人问,“你看你的头发这么长,怎么不理发呀?脏兮兮的。” 丐答,“只要心干净,比什么都好。” 人问,“你的意思是说我的心不干净?” 丐答,“在我心里,您就是菩萨。” 人问,“你是宗教徒?” 丐答,“我现在是乞丐,我只想认真地做好乞丐,别的,对于我,没多大关系。” 人问,“难得呀!” 丐答,“不得,就不难。” 九小时以后,丐收起瓷碗,向西走去。 全文就读完了。大家想想,有没有点受启发、受教育?给大家探讨几个问题。 这个乞丐,是乞丐还是帝王?我的答案是,他是帝王。因为他答的这些话,我们在座的大概没有几个人能说得出来。所以我平时经常跟大家说,“不要小瞧你身边的任何一个人,包括一些蟑螂蚂蚁蚊虫,他们都是未来佛,你不可以小瞧他们。” 为什么黑黑(大黑)把刘悠秘咬伤之后,被圈到笼子里,我两次去看它,去跟大黑唠唠嗑。告诉它不要生嗔恨心,因为你将来要去作佛的,一有嗔恨心你就作不了佛了。你不要把它当做一只狗来看待,它是未来佛。它因为犯了点错误被圈到笼子里,它很痛苦的。昨天他们告诉我,说那个狗(大黑)被圈在笼子里,它晚上哭。我第一次去看它的时候给它做了三皈,跟它说说话。我第二次去看它的时候,它那个神情比第一次就完全不一样了,非常萎靡,似乎是有眼泪淌下来过,有那个道道儿。然后低着头,嘴里淌着酣拉子,就像人无精打采的样子。所以看着让人很心疼的。我就给说情,把它放出来吧。它咬了刘悠秘,责任在悠秘,因为它欠,它去逗人家,所以第一次伤了,还不服气,还得去报仇。第二次又被咬伤了。它现在已经是两次受伤了。 这个人啊和这个动物哇是一样的,是不是啊?嗔恨心重,吃亏的是你自己。咱们人要是嗔恨心重,包括一些生灵们,他们的嗔恨心重,走了以后一定是去地狱的。 因为贪心堕饿鬼嘛。不管你贪什么都不对,都不能贪。 有的人说,我贪佛法。你贪佛法也去作饿鬼,你没离开这个贪。是不?像我呢,我喜欢佛珠。真是我说的都是大实话,我要看到那个好的佛珠哇,我舍不得送人,我舍不得结缘。后来我想明白了,因为什么?有一个法师,他就是贪法,咱还不能说这法师吝法,他就收集那个法宝哇,光碟呀,什么磁带呀,据说他那屋子都满满的,你要走道都得挑着走,都积累的那么些。 后来他得重病了,得重病以后,有的同修就跟我联系说,“刘老师你看看怎么办?” 我说“告诉他,迅速地把他积留的这些个法宝,往外结缘,结缘的越多越好。如果能彻底地结缘出去,是最好的。” 后来我听他们给我回音儿,说这个法师真听劝了,把那法宝结缘出来很多,但是不是全部,然后他的病就好了。他这个重病就好了,又多活了好几年。法师,去年往生的。 所以就从这个法师身上,实际也是给我们表演,表法呢。告诉我们,法宝也不能贪。所以我看明白了以后,我现在对佛珠淡漠了,谈不上我喜欢还是不喜欢。 我有一个小盒,一个小匣子,那个小匣子里装的东西基本都是师父给我的。我是给它集中在一个盒里,包括师父给我写的墨宝,我从来没有管师父要过墨宝。那是师父在我临回哈尔滨之前的头一天晚上,从六和园又到了山顶花园。 我还问,“师父这么晚怎么又回来了呢?” 他们告诉我,“师父说要写字。” 我说,“干嘛这么晚回来写字呢?” 我不知道师父要写什么。正好那天晚上给我安排的是会见义工代表,所以我就不知道师父在写什么。第二天我上车了,要往机场去的时候,胜妙师给我一个红包包,我以为是钱呢。 我说,“师父,我不要钱。” 完了胜妙师笑了说“是师父给你写的墨宝。” 那我得要啊,一个小红布包着,是密封着的,我就拿回来了。回家一看,师父写的就是那个折的,这么一拉就开的,是写的一个折子,给我写的墨宝“三学一源”。回去一看呐,这是师父在教我们呐,这个就是师父的心里话,跟我们说。所以我一看,不单是给我的,我就在网上挂了,让大家来分享。 所以,什么都不能贪。我那个小匣子,现在还在那儿,其中有一串是师父老人家给我的,我觉得是一串非常珍贵的佛珠吧,是那个七宝之一,白色的,还带莲花的。每一个佛珠都是带莲花的,挺漂亮,那个坠儿也漂亮。还有一串,是定弘法师给我结缘的,也是白色的。它俩呢,材料是一样的。还有师父给我的那小笔呀什么,反正一些东西都集中那儿。现在我想明白了,所以谁去了,尤其我那些学生去了,我先把我那小盒子端出来,搁那打开。 我说,“你们自己随便挑,相中哪个就拿哪个。” 我其中一个学生,当时就把盒子盖上:“老师不能让他们挑,这是师父给你的,你不能随便送人,你如果把师父给你的东西,你结缘给别人,你不礼敬师父。” 从那以后,我就不敢再往外端了。我不知道我的学生说得对,还是我做得对。但是我内心,我对这个东西我不吝啬了。以前我对这个佛珠是很吝啬的。真是这样的。 所以,通过这一些具体事,我们看看,我们对身边的哪个人,你敢轻视呀?可能你最瞧不上眼那个,人就是哪位菩萨示现来的,哪位佛化身来的呢。是不是?那个偈子里给了多少首,诸佛菩萨来到世间度化众生,就是我们这些凡夫,有眼无珠不认识,完了还毁谤,是不是?你说连老法师都敢毁谤,那别人更小菜一碟了。那怎么办呢?我听了以后吧,我一点嗔恨心没有,这个我做到了。但是我替他们着急呀,你说你毁谤师父,骂师父,你最后上哪去呀?你那个结局怎么办呢?我就告诉他们,举个例子,我说,你一条腿已经探进地狱门了,现在怎么办呢?我拽着你,我不能让你那条腿也进去。我往这面使劲,你往那面使劲,那如果你实在要下去,我一旦拽不住了,你就秃噜进去了。进去容易出来难啊,那出来就得用千劫来计算。 我记得我过去给大家讲过一个故事,就是有人找我。怎么说呢?几千年前的人来找我。说他上地狱了,让我把他救出来。我一问怎么回事呢?他说,“地藏王菩萨给我放了七天假,让我来找你。说你能把我救出地狱。你把我救出地狱以后吧,我还会为众生服务。” 我就想这是好事啊,是不是?我把你救出来了,你能为众生服务,这是好事。 但是我说,“我没恁大本事啊。” 我说“你咋去的地狱呀?” 他说,“我和兄弟争皇位,我把兄弟杀了。” 这不就杀兄轼弟吗,历史上有这样的例子。 “再呢,我领兵打仗,我杀生无数。两条原因,进地狱了。” 我说,“那地藏王菩萨为什么要把你放出来,要给你七天假呢?” 他说,他找我的时候是第七天,他说,“如果今天过去了,我找不到你,明天我就得还回地狱去了,所以我急急忙忙来找。” 我说这是神话故事还是怎么回事,我到现在也莫名其妙。 然后我说,“你是谁呀?你得告诉我你是谁呀?你说我都不知道你是谁。一我不知道你是谁,二我不知道怎么救。”我净说大实话。 “他说,我是你老祖宗。” 他告诉我,他是我老祖宗。 我说,“我老祖宗?那不是我老祖宗我都得救,何况是我老祖宗。” 我说,“你能不能报个名啊?”把他名就报了。 报完名了,我一琢磨,真是我老祖宗,因为我是满族人。我一说,你们大家能听懂,满族人老祖宗是谁呀?就是我那个老祖宗来找我了。 我说,“我怎么救你啊?” 他说,“你就一转念头,就把我救出来了。” 我说,“这个方法简单啊”。我就搁床上坐着,原来我是搁那念佛呢,我也不说话,搁心里想的。当时刁居士和大云都在屋里,她们在洗衣服干什么,她们不知我在干啥,因为我不说话呀。 他说,“你一转念头,我就出来了。” 我说这好办啊,我就一转念头,我就这么想“让谁谁谁从地狱出来吧,他好度众生。” 但是我又不知道他出没出来啊?我还得核实核实。 我就问,“我念头转了,你出没出来呀?” 告诉我,“出来了,出来了。”他说他出来了。 实际我心里还是有疑惑的。 接着他就说,“你还得把另外一个人给我救出来。”是他的大将军。大将军因为跟他打仗杀人无数,也进去了,跟他俩在同一个地狱。 我说,“他我怎么救?” 他说,“跟我一样的办法,你一转念,他就出来了。” 那好办啊,我说,“让那个大将军也出来吧。” 我就这么一想,我这个老祖宗告诉我,他说,“大将军出来了。” 这两个人都出来了,出来以后我就跟他们说,“既然是地藏王菩萨给你们放假,让你们来找我,让你们出地狱,那你们出来以后,不能再作恶,一定要为众生服务。因为你们都知道在地狱里你们呆了多少年,你自己算算,呆了这么多年,那多苦啊。你就想,众生也苦,你们给众生要以身示法,要告诉他们,地狱是怎么回事,不要让其他的众生再到地狱里去。”这个事就完事了。 所以说,你身边看得见的众生,你知道谁是佛来,谁是菩萨来?那你说,这两位,我救出来这个,一个老祖宗、一个大将军,你说他是谁呀?在我心中,他们就是佛菩萨呀!他是来给众生演法来了,是不是?“我是怎么入地狱的,你不要再走我的道。”你说是不是佛菩萨再来?! 地藏王菩萨多慈悲呀!该出来的一定让你出去,发挥你的作用,用咱们的话说,发挥你的作用。你说这两位出来了,我估计现在做得不错,可能是。人家,肯定是去极乐世界作佛,那是没说的。是不是?虽然人家犯过错误,上过地狱,但是人现在认识到了,改错,人就上极乐世界了。 一念之差,要么你上地狱,要么你上极乐世界。我们现在就不会转念头。死盯着一个事,咬住不放。咱们要学会转念头,你一转念你就作佛去了,一转念你就上地狱了,你就当饿鬼去了。你说你为什么要选择后一条,不选择前一条呢? 以前,我跟大家讲过,我姐夫往生,我是百分之百没想到,他能去西方极乐世界。我认为他就是三恶道那伙的,这我就小瞧人了。因为什么呢?他有毛病,我就看着他那毛病了。另外,他临走之前,病重四个月,成天骂人,就是骂我外甥媳妇,就他儿媳妇呗。骂到什么程度?咬牙切齿。那躺床上已经起不来了,那手还比划着说呢,“我作鬼我也放不了她!我给她咬得‘嘎吱吱、嘎吱吱’”。说得那个狠势,叫你听了心惊肉跳。我寻思这可咋整,你说这么大的嗔恨心,这不得上地狱去吗?我就天天劝呐劝呐,一劝,好了,明白了。再一翻过身,还得骂。就这样式的。 后来我都有点灰心了,我寻思,算了,反正我也尽力了,爱上哪道上哪道去吧。有一次我还起点恶念,应该说恶念,我寻思,就凭你对我姐这个样,我救你到现在已经满够意思了。你自己愿走哪道走哪道吧。但是这个念头心里一起,马上自己就批评自己,错了。你这个念头错了,你这个心不是佛心,不是菩萨心,你这不是恶心吗,赶快改。立刻又劝,“姐夫哇,听劝,咱们去西方极乐世界作佛,不去地狱,也不去作饿鬼,更不去作畜生。”就这么说。结果呢,我姐夫人去西方极乐世界了,预知时至啊。 你说,就这样一个,我认为他是三恶道那伙的,人家没上三恶道,上西方极乐世界了。就这件事给我好大好大的教育,我再也不敢小瞧任何人了。那可以说,那我内心的想法都是很真实的,我恨他也是真实的。我想救他也是真实的,就是救他的心把那个恨他的心战胜了,那就是佛心、菩萨心代替了那种险恶的心。你看,这就是我自己家亲身经历。 所以说,你说谁是佛,谁是凡夫?有的时候,我们说,那个人挺讨厌的,真烦人!我不愿和他在一起。 我记得我跟大家说过好几次,我那个好朋友,小朋友,她今年五十多岁,在省政府机关任要职,就是看不上某一个人,跟我见一次面说一次。 第一次说,我说,“你这个念头不对,你把他看成菩萨,你这个念头就转过来了。” 她说,“他能是菩萨吗?他是魔,他是魔鬼。” 我说,“你要这个念头,过不了多长时间,他现在不是跟你一个委吗,一个厅局,一个大单位,在一起”。 我说,“过些天,上你们处。” 我这个话是无心说出来的,下一次见我面,跟我说,“刘老师,遭了,这调我们处来了。”那一个处也就是七八个人呗,这范围又缩小了吧,你成天得瞅着吧。要一个单位,他是别的处,你偶尔的能看见他,你不会老瞅着他。调一个处来了。给我这个小朋友哇弄得小脸煞黄,一条条哇。你说给她自己都要折磨死了。 这还恨哪,还是看不上他。“我怎么想办法把他从我们处给他整出去。”这不整人的心就生起来了吗。哎,没整出去,整成对桌了。原来由委里上他们处了,由处整成对桌了。你说,这你抬眼皮就能看着,你能一天我都耷拉眼皮,我不抬眼皮吗? 我最后一次看见我这小朋友的时候,我都非常心疼她。她可有才了,文字能力特别强,就这个心量就这么小。我说,“你为什么就容不得人?他也是人,他有这样的不足,那样的缺点,你把他翻过来看行不行?你找找他的优点。” 所以说,人的心量大小,和你的成功百分比是成正比的。你心量大,你能包容得了人,大家都愿意接近你。要我说,人呐,不能做孤家寡人呐。你这个看不上,那个瞧不起,你就成孤家寡人了。 我不是表扬我自己,为啥这个老太太人缘比较好?我比较随和,我没有那些说道,我也没谁分别。你穷的也好,富的也好,你长得俊的也好,丑的也好,各种各样情况,我都是平等对待,都和睦相处,我没有说这个人怎么怎么地,那个人怎么怎么地,我真没有这个心。 如果我不是这种心的话,就我和我老伴子,你们这些天也看到了,那我老伴子现在就是三年多四年来,最好的状态就是现在这样子。你们想想,我为什么累病了?那在家里三年多呀,那真把我熬坏了,二十四小时专职陪护啊。如果我要是不让自己有一颗慈悲的菩萨心,我和我老伴子年轻时候,十次婚都离完了。但是我们现在金婚已经过了,去年是我俩的金婚。你看现在不挺好吗?一个完整的家庭,孩子们有爹又有妈。你得负责任。是不是?那我把我老伴子就看成佛、菩萨,那不有一首偈子嘛: 我家大菩萨 名叫刘明华 今生来助我 我要感恩他 没有他这五十一年给我出那若干若干的那个博士后的考题,我怎么能学佛有这么一点小小的成绩呢。那我也是有楞有角哇,那也不是好惹的,沾火就着哇,也不是受欺负那伙的。 你看现在,不管别人对我咋样,达不到如如不动,但是基本上,心里起点小小的波浪,就过去了。不像以前,那你要说我如何如何,我跟你对阵,我跟你拼命,那时候我不说有不服的心嘛。现在这不服的心,什么争强好胜心,都让我老伴给我磨完了、磨平了,给我打磨成一个成品了。未来,我肯定去作佛。你说,我不得感恩我老伴子吗?所以,我老伴子是佛。我要给他看成魔鬼,那哪行啊。那一天天,他出的那些事,那要换个人,可能都不是人出的,别说是佛菩萨出的,都不是人出的,那真都是魔鬼出的。 那今天说,“你过来,上这屋睡觉。” “为啥?我这屋有鬼,你来给我看鬼。” 那我就得夹着行李卷,上他那屋去给他看鬼。 过两天,“你回去吧,你出去吧。” 我说,“为啥?” “你影响我睡眠,你晚上老讲课。” 我说,“我晚上睡我的觉,我讲什么课呀?” “你怎么不讲课呢?有时候像办案子,啪啪拍。你拍你自己得了,你拍我干啥?” 所以这些东西,这些事情啊,你说是好还是坏?我说这个东西没有好没有坏,你把这个心先修清净了,你看什么事你就没有这些不平了。然后你再平等了,就更平等了,是不是?你在最后再觉悟了,你就成佛去了。 所以我跟大家今天讲这堂课,读这个故事,别白听。好好做人,把这个心放平,一定要和人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我们这个小团体和睦了,那大家和睦了,国家和睦了,世界不就和睦了吗? 现在为什么战火纷飞?这么多灾难?就是人心不平。有一个佛友,给我提了这么一个问题,“刘老师,某某地方有地震,你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你说我怎么说?我说真的还说假的?我一说真话,把那一方的人都给得罪了,说“人心不平就地震。”那人家该说,那我们这老多人都不平啊?他是一个共业呀,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呀,但这回答问题的时候,我就得琢磨琢磨,面对镜头,我能不能说这话。我不是不敢说,但是说了这话有些伤人。所以现在一百多个问题里,可能是有几个问题,我不会在这个场合面对镜头给他答案的。因为你得有一个原则,既要能够起到度人的作用,又不要伤人,这个分寸是很难把握的。 这节课就到这儿。下午有一节学佛答问,如果一节课安排不了,也可能再安排一节,看情况再说吧,就到这里了。谢谢各位。 阿弥陀佛!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回上一页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