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清法师:佛弟子身份的标志
以前,我讲过一句话就是佛教的修持在于积累,是功德的积累。所以,在正法理念的指导下的方方面面的修持。这正是我们应该掌握的方法。 今天虽然是问答的形式,提问问题的形式,开始的时候我也想以一种指导性的一些知识,来灌输给大家。就说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任何的一种进步或者任何的起修,从佛教法理上从佛学理念上,都是有标志的。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就是佛在经上怎么给我们下的定义!比方说,我们对佛教正法的理论和正法的表相,没有生起信心来的时候,那你不可能是个佛教徒或者说当我们修的佛法、修法,不是了脱法,也不是佛教的所谓的权实经法的话,那也不是个佛教徒。在这里给大家提点醒,作为一个佛教徒的标志是什么? 佛教徒的标志是什么?大家知道吗?我们是老佛弟子了,老佛弟子了。如果上大学的话,完全是博士生、研究生导师之类的了,十多年、二十几年有了吧?我们的佛弟子啊。依正确的标志,就是判定是否是佛教徒的一个标志是什么?大家知道吧?居士:“三皈依”对!三皈,皈依。佛法和其他宗教,其他外道的标志是什么?外道和内典,‘内典’也叫内道,就是佛教。这是心外求法。外道,外道是一个中性词,它是个名词而已。特别是当我们法师讲佛法和外道的时候,有一些从外道转过来的人。他听着似乎是不高兴,就老是认为佛教为什么还贬低人家?啊,我们是外道你们是什么?啊当然,我们是佛教了。外道是中性词,绝对不是贬义词。 外道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呢?是心外求法。心外求法的修行者或者他们的理论,外道分外道的经典修法和直接的行持。也就是说法理和行持,是这意思。当时的世界释迦牟尼佛建立佛教的时候,古印度就有九十六种外道。为什么叫他们外道?他们的种种的表现,种种的修持,包括他们所持有的理论,统统是心外求法。心外求法。打一个比方,有一种外道是修苦行的,他们认为自己的身体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所以让自己的身体饱受痛苦,我们的土话叫自找苦吃,自讨苦吃。比方说不穿衣服,不穿衣服暴晒到太阳底下。暴晒到太阳底下什么意思呢?是故意的给自己的身体带来痛苦折磨自己。他们的那种理念说,有身体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所以他借由这个现有的假体,来故意的去吃苦,去自讨苦吃。以此,达到消业的那所谓的那种目的。所以他从身上去消业,这是心外求法。 内典一般指的佛教。内典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就是‘五明’,通过这个五明,其中有一个‘内明’。因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和内明。这个内明,实际上就是真实的佛教的理论和修法。说这个内典呢?它是指的理论,通过内典指导的一切的行持,实际是佛教的正确的行法,行法。当然,但这个法,一般都是法理和行持,两条腿走路。法理是树立正知见的过程,行持是实践的过程,实修的过程。就等于说,啊,释迦牟尼佛说放生能得长寿的福报、能得无病的福报、能解除一切冤结等等。法理上说了放生功德很多很多。可是怎么去放?它有一定的仪轨。什么时候去放?那随我们的因缘是吧?正规的去放生那是一种行持。可是这种行持是怎么来的?是通过明白法理而进行。所以是我们的一切修法都是在法理的指导下进行,这是必然要知道的。 外道和佛法的唯一的标志是心外求法还是心内求法?经典上有一句话,说佛法‘心为宗’佛法心为宗,佛法的一切修持都是在改变心,这个心我们在修学过程中理解到,它可能包含了很多很多的一种法意和它的很多很多的内涵。这个心也可以用平常我们说的那个‘识’来代替。心、意、识。心、意、识,这是唯识宗的词,这是唯识宗的词。心和意在这里不讲,就说这个识,这个‘识’是什么东西?就是一种认识,就是一种心态。所以佛法修证最终成佛,成的是什么东西?心态的转变升华和圆满,心的转变升华和圆满。 为什么?举一个例子,举一个例子。大家知道,行持大乘佛法,才能最终证大乘佛果。大乘果啊是通过修行大乘法来得的。大乘法是什么?我们一般说的是‘六度万行’,六度万行(heng)有人念行(xing),念行(xing)有点不太正确,六度万行(heng)。六度大家知道是‘六般若蜜’。六般若蜜第一个是布施,‘布施度’也叫‘布施般若蜜多’。布施‘度’是一种程度,布施般若蜜多,般若蜜多就是度的意思。布施是一种行持,度是一种程度。是这个意思。六度万行的第一就是布施,布施度圆满,包括六度都圆满,你正真的大乘佛教的行持,才能圆满。是这个意思。 我在我这个微信公众号上,写了一篇文章。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供施多少才算功德圆满》,供养和布施多少才算功德圆满?供施多少才算功德圆满?最重要的是一个舍心,舍心圆满你的布施就圆满。为什么?假如一个人发了菩提心了,他要志求佛果,行持的是六度,必然行持布施度。这个布施度怎样才能圆满呢?就看待他的这个舍心圆满,因为供养和布施对于我们来讲,降服的我们这个贪的烦恼。当我们贪的烦恼完全去掉了,相当于舍心圆满。当我们的舍心圆满的时候,相当于布施‘度’了。布施到了一定程度了,这个程度是什么?超越!这个度就是度脱,一种超越就是一种程度。从贪嗔轮回的此岸,度脱到完全舍下和了脱的彼岸。这就是一种度。 释迦牟尼佛包括十方诸佛已经成佛了,我们可以认定他的六度都是圆满的,特别是布施度也是圆满的。布施度是圆满的,可是,我们现在现实情况当中,看到一些什么情况呢?就是还有乞讨者还有贫困者,还有需要被别人救度才能活命的人。就是我们说的孤寡老人之类的,弱势群体之类的。如果按我们的理解,释迦佛圆满布施度的话,应该让这些人也都富起来才行。是不是那个意思?这些人都很有福报,他们完全完全都够自立了。他们想什么都有什么,释迦佛都给他什么,他们什么都不缺了,都是通过释迦佛给他布施的或者是供养的。那么释迦佛的这个布施度才算圆满。 我们不应该这样理解,怎样理解呢?布施度的圆满,观待于舍心的圆满。不管众生贫富如何,贫富程度如何,这个能懂吗?可以有十个人是非常贫穷的,可以有两个人是非常富有的。不管贫穷的是什么因缘造成的,也不管富有的人是什么功德积累的这种福报,那么释迦牟尼佛的舍心圆满的时候,他的布施度就圆满的。同样其它五度圆满的时候,他的六度都圆满了。六度圆满了他才成圆满的佛果,他才成佛。所以根据这个事实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布施度的圆满,不在于每一个众生都得了多少财富,而在于行持布施度的那个人的舍心的圆满。这句话能懂吗? 从这个解释上我们回归到佛法心为宗。佛教和其他外道的唯一的标志是以心为修法,而且它是由空性的理念指导修法和证得。佛法的修行和外道其他法门的修行证得,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空性的理念,空性的理念空性的修法和空性的证果。空性的修法,比方说我们诵《金刚经》诵《心经》,比方说我们做禅观、止观,根据空性做对境进行的止观。这都是空性的修法。空性的修法来自于空性的理念。通过空性理念的指导,通过空性修法的实践,最后证得空性的果位。这个果位,一会儿咱展开。佛教空性的果位,小乘的空性证得以后,小乘空性。小乘行人证得空性以后,他得的是须陀洹果,四果阿罗汉的初果。四果的初果这是小乘的嘛,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这是小乘的果位,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小乘的行者证得空性的第一刹那,是四果当中的须陀洹果。大乘的行者通过修大乘法证得空性以后,证得空性以后,他那一刹那是大乘菩萨道‘初地’‘初地菩萨’我们说登地了。真正的说登地了是进入初地菩萨。当然这个大乘当中还有一个金刚乘,不说了。光说小乘证得空性以后,他是四果的须陀洹。当他完全圆满的时候小乘就证得极果阿罗汉。大乘证得空性的那一刹那他是初地菩萨。大乘他的圆满的极果,极果是最高果位,就是佛果。这个我们大家知道就可以了。所以佛法和其他外道的最明显的标志是什么?一个是心外求法,一个是心为宗,可以说心内求法。我们土话叫心内求法,佛法心为宗,这是佛经原理。既然心为宗,就是从心地上下功夫,这是佛法。从外相上下功夫,那是外道。这是佛教的第一个特点‘心’。 第二个特点是‘空’,空性。空性有‘人空’‘法空’‘空亦空’。这个是佛教的非常非常重要的标志。刚才咱们讲到标志么?外道的标志是心外求法。佛教的标志,是佛法心为宗和空性的理念,空性的修法和空性的证得。当然,这里面有四依法。‘三法印’和‘四依法’这一些来作为标志。我们只谈佛教内部的。佛教内部的佛弟子身份。佛弟子身份的标志是:三皈,三皈依。 一说皈依就是三皈依,没有二皈依,更没有一皈依。一说皈依就是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皈依有皈依的对境,两类:一种是事相的三宝,第二类是理体的三宝。也是说原理,它的原理是什么?事相的三宝是佛法僧。理体的三宝是觉、正、净。我们老弟子都知道这里不再展开了,因为这个比较浅显。佛弟子的身份,他这个标志就是三皈依。你只要做了三皈依,你啥都没干,那你也是佛弟子。 三皈依当然有很多的功德,其中有一种作用,当你受了三皈依以后,佛就看着你是他的孩子,佛的弟子嘛。‘弟’‘子’学在佛后是为弟,我们这个一切的功德通过佛而生,所以我们是为子。弟子嘛,佛弟子。因为我们在佛之后而修行,所以我们是佛的弟。因为我们是通过佛的指导和佛法的修证最后能达到跟佛一样的果位,所以,我们相当于是佛的孩子。所以佛弟子的‘弟’‘子’是这样来的。你皈依以后佛就看着我们是他的孩子、我们是他的弟弟、我们是他的亲属。护法龙天就看着我们是他的亲戚、亲眷、眷属。护法龙天就能护持,诸佛菩萨就能加被,加被就是加持的意思。护法龙天就能护持。 在《灌顶经》当中有一句话,说一个人如果受了三皈依,不说五戒,一个人如果受了三皈依的时候,就有三十六位护法善神及其无量眷属常随护佑。三十六位护法及其无量眷属常随维护这个受三皈的人。这是《灌顶经》上说的,所以说佛弟子的标志是皈依。有很多人说我不必要皈依,特别是前几年,有一种不正确的理念。老是认为我在家读诵经典就行了,我在家里念阿弥陀佛就行了,我不去受皈依。似乎是现在那出家人和尚都不行。因为你没有福报碰到行的,所以就显得都不行了。对不对?有本事碰佛啊,佛行吧?佛,行!佛两千多年以前在印度出现了。我们在两千年以后,在China出现了,China济南。所以咱这个事不怪佛不慈悲,怨我们福报不够。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前几年,有很多所谓的佛弟子不皈依,在家修。他们那个理念可能就是在家修行是一样的,在家修行环境是一样的。在家修行你觉的舒适方便,环境上来讲非常好,跟在寺院没有什么两样。可是在家修行你的理论指导怎么办?我坐禅,我静修。真实的修行,如果想提高,必然有身体和心理的巨大的变化和超越。当我们通过修行引发一些证量的时候,这个证量就是很重要的觉受的时候。如果你没有正确理念或者没有善知识做指导的话,你可能掌握不住这个觉受到底是怎么?或者下一步这个路子怎么走?那你就面临着危险了。就这么简单!所以佛弟子的身份的标志是三皈依。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