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书:北京龙泉寺沙弥日志(10):师兄出家后
沙弥日志(10)
一个师兄在剃度前,家里人忽然找来了,是他妹妹的男朋友,也不认识,拿着照片到值班室,说,要找照片里的这个人。 我一看,猜出来是亲人,但看他的状态,没有恶意。他说是出差路过北京,顺便来看看。 师兄见了他的这位即将和他妹妹结婚的亲人,感觉有点尴尬,不知道该跟亲人说什么,据说见之前也很紧张。好在,亲人也没有为难,只是问了一些问题,似乎是为了尽到一个亲人的责任,毕竟,有人出家,对世间人来说,还是难以理解。 这次见面比较平静。 过了一些日子,又来了三个亲人,一个是母亲,两个哥哥。千里迢迢从南方赶来。 这位师兄很紧张地叫住我,说,你能不能帮我见见他们。我说,可以啊。 他说,你要小心,我怕他们会打你。 我说,怎么可能。 见面后,母亲很和善,两个哥哥也很和善。母亲由于方言浓重,不太方便沟通和交流。她说话,哥哥给翻译。她问,儿子出家了,老了以后怎么办? 我说,出家人越老越值钱,是个宝。年轻的时候一般。跟世间人相反,世间人年轻时有力气,过得好,老了就没人搭理了。 母亲听完似乎就放心了。 又问,儿子生病了怎么办? 我说,生病了就治病。 母亲其实都差不多,只是希望儿女好,而已。其实,不说话,就能看出来,母亲是那种为了儿女操劳一生的人。把孩子拉扯大,成家立业了,然后又给带孙子。跟我母亲也很像,前几年,没出家的时候,每次回老家,我妈都问我,你长年在外边,能不能吃饱饭。 我说能。我妈就放心了。 这几年,南方很多省份的乡村经济靠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孩子。我的这位师兄的两个哥哥就是如此,长年在外打工,孩子留在家里,由老人带,家里还有一些农活,都是老人在做。 师兄的父亲刚刚去世。 他要出家,母亲实在不放心,把两个哥哥从打工的地方叫回来,赶到北京,来看个究竟。 两个哥哥本份、勤劳、善良,大哥刚到寺里只有半天,居然马上对寺里的环境和人的状态产生了很大的好感,把我叫到一边,问了一些问题,大致都是生活、学习方面的。并且表示,这里的人都很快乐。比社会上的人感觉快乐多了。 但是觉得一个人如果不成家的生活有疑问,。出家后,放弃了事业,人生会怎样。 通过交谈,我们很快就得出了一个结论,这是一个更超越的人生选择。如果不出家,他的弟弟将在北京找一份工作,每天早出晚归,交房租,过日子,然后会找一个女朋友,然后两个人一起过日子,可能会按息买房子,把一生都卖给银行,然后可能会找家里要钱,亲友们为了他们四处告借,当然,也有可能他会小有成就,赚到一些钱,也有可能赚大钱。 然后老去,隔一年半载地回老家看望亲友,然后死去。 那么,出家以后呢? 其实,这个问题,没法推演下去。这位师兄的大哥隐约地感觉到原有的人生轨迹是有问题的。只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但通过出家中断这种有问题的轨迹,似乎是正确的。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他有孩子,他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要有见识,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甚至他觉得自己的孩子也应该有机会在寺院里接受这样的文化教育。 只是,太远了,来一趟要花费很多的钱。 但二哥不这么认为,他反应非常强烈,认为弟弟应该回家过日子,去打工,不应该出家。可能是道场有很强烈的平静气氛,所有接待他们的人也都很平静和快乐,至少也感染了他,明显地感受到他也在控制自己的情绪。 但话里话外地流露出不满和不理解。 我们俩在寺里的栗子园外的路上散了散步,谈了谈彼此的人生和生活认识。 他在南方的一个服装厂打工,可能做到一个基层部门的主管,老板似乎比较器重他,曾经鼓励和许诺过,如果他将来创业,也有可能成为老板。 我问了问他们厂的年产值,他说,不清楚。 听他介绍厂里的状况,可能是一个年产值三、五千万的服装工厂,有品牌,也做加工,有分厂或有密切经济关联的合作投资工厂。 他对自己的人生有很高的期许,希望能发财,能够如他的老板那样,在经济上获得很高的成就。 他的老板是他的人生高度。他对自己的老板和工厂也非常地认可。工作也比较舒心。为了获得更好的收入,除了正常的工作之外,也还做一些别的工作。 他讲了很多他的事情,他的生活,以及他对出家的不理解。他说不相信有前世和来生。 师兄的这两个哥哥都极聪明,也都很能干,通过这次交谈,我更加笃信人的业果和命运,跟所谓的智力没有任何关系,是人的生存环境造成人的认识,人的经历和过去世所造的业构成人的生活和意识状态。 我想,我要做的就是倾听,听他讲述他的人生态度。 最后,他问我,你为什么要出家? 我说,我们此刻散步的这个地方,你是不是感到很安静。 他说,他也喜欢这种安静。 我说,我和他的弟弟认为在这种安静中可以获得更高的人生享受,也可以帮助别人也获得更高的人生快乐。 他说,他认为最高的人生快乐是回家后,看到老婆孩子的笑容,那个时候,无论在外边受多大的累,遭多大的罪,都全都烟消云散。 这个快乐,我很理解。 他问,出家人有没有自由。 我说有,出家本身就是自由的,是自己的选择,跟别人也没多大关系,如果自己想回家了,脱下衣服就可以走,就叫还俗,在戒律上,只需要告诉一个人就可以。 谈话结束了。我邀请他常来寺里,比如带孩子来,好让孩子从小有机会接受更宽广的文化、知识,他也认可,只是,老家离这里太远了,来一趟,费用太高。而且,这辈子,这样举家出行,可能只有这一次。 我邀请他多住几天。 他说,不行,家里还有很多事情,第二天就要返回。 他还藏着一句话没说,他想把他的弟弟带回去,和他一样,讨老婆,生孩子,享受他们的笑容。 中午,我们一起在寺院里用斋,母亲和大哥吃的很正常,二哥怎么也吃不下,很勉强地喝了口汤,吃了点水果。 当天晚上,因为有重要的功课,没能多陪他们。 我的这位师兄说,他的母亲和大哥都能理解出家的事情,就是二哥不干,还是想让他回家。第二天,他们要走了,二哥还是想带走他的弟弟,就在院子里站着,等。 他弟弟已经和他有很多的交流了。早已告诉他,出家。 但是,他不甘心。后来,我的师兄和亲人们又见了一面,道别。 然后,回寺安心用功。 事后不久,师兄告诉我,家里人通过这次来寺里的见闻,带走了一些书籍,回去对佛教进行了细心的了解,带来消息,认为,弟弟出家是出小家,做大家的事业。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