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净土法门法师:了凡四训序文讲记


 2011/1/26    下载DOC文档    

  《了凡四训》这部书,是明朝袁了凡先生,为教训他的子女而作,并不准备对外流传。近代虚云老和尚在《参禅法要》里面,提到修学佛法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深信因果。对于因果报应的道理,要深深的相信,不能有丝毫的怀疑。第二、严持戒律。戒律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我们初学的人,不必在律学上斤斤计较,能把五戒十善持好就行了。不但是在家同修,就是出家同修,能将五戒十善持好就很好。明朝的蕅益大师,通宗通教,著作很多。在律宗里,他也算是一位律宗的大德。但他在戒学里却自称是出家沙弥。他的学生成时法师,不敢跟老师比,就自称出家优婆塞,就是守五戒。所以我们能严守五戒就很好。近代的弘一大师,也是严持五戒,自称出家优婆塞。

  第三、坚具信心。不能被外面邪知邪见所动摇。第四、决定行门。八万四千法门,我们选择修那一门,决定行门以后,绝不轻易改变。具备这四个条件,才算是真正学佛。所以,老和尚这四个条件,可以说对我们今后弘法利生,不但是弘教,就是在宗门里面,也是不能缺少的;总而言之,确确实实指出了,今后弘宗演教的方向,这是我们必须要遵守的。

  在《四十华严》里面,甘露火王这一章里,也提到了修学有六大纲领。这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那是佛陀在华严会上所说的,世出世间的学问,也超越不了这六桩事。经文里述说得非常详细。甘露火王是一国之主,每天还会犯错。他除了处理政事以外,还要抽一点时间来听讲经。在宫庭里有讲堂,要请谁来讲呢?总是一些有大智慧的大沙门、婆罗门,或者证了道果的圣人,请他们来演讲。国王率领大臣们,天天也都上课,习以为常。所讲的内容,可归纳为六大类:告诉我们什么是善法、什么是恶法、什么是正法、什么是邪法、那些法与我们有利益、那些法与我们有害,就是这六桩事情。世出世间学问,归纳起来亦不外这六桩事。也就是叫我们能辨别善恶、辨别正邪、辨别是非、认识利害;学问之道无他,如此而已。

  《了凡四训》既然是袁了凡先生教训他儿子的四篇文章,我们读起来,当然与经典不相同。这四篇文章从头到尾细看一遍,几乎都是说我们的毛病;知道毛病就得要改,不改就不能入道。所以这四篇当中的两篇,是《四训》的重点—改过、修善。我们印的这个本子,有印光法师的序文,我们可以把它当作四训的玄义来读,是介绍这部书的。

  序文的小注,是尤惜阴居士作的。相当扼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圣贤之道。唯诚与明。

  祖师的这篇序,这两句是总纲。‘圣’可以称为佛,‘贤’可以称为菩萨。我们通常讲‘三贤十圣’。十住、十行、十迥向的菩萨,是贤位的菩萨;初地以上至十地菩萨,则称为圣。我们要想成佛、成菩萨,这一条道路,从纲领上讲,就是这两个字—‘诚’与‘明’。八万四千法门,无论修什么法门也离不开这两个字。离开这两个字,方向就错了,就是常言说的盲修瞎练。我们如果能守住这两个字,这就是菩萨道,也就是圣道。

  怎样叫做‘诚’?‘诚’很不容易做到。在佛法里讲‘诚’,就是‘定’。‘明’就是‘慧’。诚是体,明是用。懂得这个意思,《金刚经》、《楞严经》里面说得很多。‘诚’就是如来藏的性体,就是常住真心;在菩提心里面讲,就是直心。佛在《无量寿经》里,给我们说的‘至诚心’,就是‘诚’的意思。

  ‘明’是智慧,对于一切事相、一切事理,都能够通达明了,而没有错误,叫做‘明’。所以‘明’在我们初学佛的人来说,就是省察的功夫。我们要常常反省、检点、观察,而后才能做到改过,才能做到积善。所以改过与积善,在世尊教法中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要建立在‘诚’和‘明’的基础上。

  如果我们没有诚明,就不晓得什么是恶,什么是善,那还谈得上改过与积善。唯有诚明的人,才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要改恶,要修善。‘诚’也就是讲的自净其意。这两个要同时具足。即诚而明,即明而诚。就是佛法里讲的定慧双修。修到定慧不二的时候,自自然然就证果了。证的什么果呢?圣道当然就是证得圣果、无上菩提。《华严经》上讲的无障碍法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圣果。所以祖师在这里给我们一语道破:‘圣贤之道无他,诚明而已’。这两个字,不但整个《了凡四训》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说世出世间法,都是以这个为根基。《了凡四训》教给我们什么?就是教我们‘诚’、‘明’这两个字。祖师后面还有详细的说明。

  圣狂之分。在乎一念。圣罔念则作狂。狂克念则作圣。

  ‘圣’就是圣贤人,‘狂’就是凡夫、愚昧狂妄之人。愚狂之人和佛菩萨,他们分别在什么地方?祖师给我们指出来,在于一念;一念可以说就是上面的‘诚’与‘明’。以下祖师引用《书经多方章》的两句话:

  “圣罔念则作狂”。简单的讲:佛菩萨如果要失掉了觉察,就是凡夫。‘罔念’就是失掉觉察,‘念’就是觉察的意思,‘罔’就是失掉,没有了。《大乘起信论》里面讲:‘一念不觉而有无明’,罔念就是不觉,起了无明,圣人就变成凡夫。

  “狂克念则作圣”。‘念’是觉察,‘克’是克服。凡夫要是念念觉悟,他就是佛菩萨。可见得凡夫与佛菩萨,不过就是迷悟一念而已。由此可知,觉察的功夫,太重要了。在佛法里讲,就是‘照’的功夫。‘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就是诚,‘照’就是明。诚而明,寂而照。明而诚,照而寂。圣凡分别就在此地。

  其操纵得失之象。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可不勉力操持。而稍生纵任也。

  “操纵得失之象”。‘操’是操守,‘纵’是放纵。我们要是有操守,圣贤之道就可以得到了。我们要是失掉了操守,放纵、放逸,我们就得不到了。这种现象,确实是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因为我们无始劫以来,就把操守失掉了;生生世世都是放纵,而养成了放纵的习气。现在叫我们操守,很难提得起来。因此真正有志要想修圣贤之道的人,就不可不勉力操持了。这就要带一点勉强,谁勉强你呢?你得要自己勉强自己,要勉力自己奋发自强,不可以“稍生纵任”。

  须知诚之一字。乃圣凡同具。一如不二之真心。

  刚才已说过,‘诚’是说体,宇宙万法的理体。就是讲的常住真心,也就是《楞严经》所说的‘如来藏性’。四圣六凡皆是依据如来藏性。藏性虽然随缘,现十法界依正庄严之相;但藏性确确实实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我们再作一个简单的比喻:我们每天照镜子,镜子好比真心,清净光明。镜子里面所照的影像,好比真心照十法界依正庄严之相;无论照好的相、丑的相、善的相、恶的相,镜子的体从来没有变过。性体亦然,所以凡圣同具不二,随缘不变,这是真心。

  明之一字。乃存养省察。从凡至圣之达道。

  “存养”的‘存’,是讲我们的存心,‘养’是修养,‘省’是反省、省察。我们要是能不断的在这里存养反省,我们就可以从凡夫达到圣贤的果地。这是把超凡入圣的原理、原则,给我们指出来了。

  然在凡夫地。日用之间。万境交集。一不觉察。难免种种违理情想。瞥尔而生。

  我们现前是博地凡夫,既然在凡夫地位中,我们很少会用诚明的功夫。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一不觉察,就会做错事。一不觉察,内心里面生愚痴烦恼,这是讲意业;身与口,免不了要造种种罪业。贪、嗔、痴、妄等等的邪念,忽然发动了。为什么有这些呢?因为我们没有觉察;如果能觉察,就不会有贪嗔痴妄。我们想想看,有几个人会用?会用觉察,就是我们常讲的提起观照功夫。观照功夫叫‘觉察’,像《金刚经》里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如果能在日用平常,依经训的标准观察内心外境,绝不会起贪嗔痴妄,这叫诚与明,这叫行菩萨道。《楞严经》里也有两句经文说‘观相原妄’、‘观性原真’这八个字。我们要能够时时刻刻提得起来,境界相一现前、根尘相接触的时候,立刻就觉悟到相是虚妄、性是真实的。这里面就不会有妄念,不会有贪嗔痴慢了,这就是‘觉察’,也就是前面讲的省察功夫。这一点我们千万要记住,不能会错了意思。觉察我今天做了什么事情,这样你觉察一百年,也还是一个凡夫,那是不觉。这就是会用功和不会用功的区别。我们读诵大乘经论,有没有受用,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依经中的教训去做。

  此想既生。则真心遂受锢蔽。

  我们不能觉察善恶、是非、利害,“则真心遂受锢蔽”。佛经常讲:真心被无明烦恼盖覆住了。

  ‘如金生锈。如镜蒙尘。一片天真。遂为人欲所蔽。’金、镜子,比作真心。生锈蒙尘比作贪、嗔、痴、无明。有了这些东西,一片天真,遂被人欲所蔽。这个意思是五欲六尘,把我们的真性盖覆住了。

  而凡所作为。咸失其中正矣。

  我们的所作所为失掉了中与正,都是偏都是邪。既偏且邪,就落于小人无忌惮之一路。我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所作所为,是不是偏与邪呢?要说我们偏见,我们就不高兴;说邪行,我们也不高兴。自己要检点自己,如果自己时时刻刻,还被外面境界牵著鼻子走,如何能得到中与正呢?自己要明了、要晓得、要承认,这才叫勇。勇于认错、勇于改过,这是超凡入圣的根本。

  若不加一番切实功夫克除净尽。则愈趋愈下。莫知底极。徒具作圣之心。永沦下愚之队。可不哀哉。

  祖师这几句话,都是为发心,想学圣学贤的人所讲的。既然发心想学圣学贤,就一定要做切实功夫,这里著重在‘切实’两个字。

  “克除净尽”,克除五欲六尘、偏邪之见;不但要除,还要除得干干净净。如果不能把这些偏邪的知见去干净,就愈趋愈下,没有底极。

  我们一定要晓得自己有过失,要发心改过自新,能改过才叫‘大勇’。我们中国圣人所讲的三达德:智、仁、勇。与佛讲的三菩提心意思是一样的。谁是真发菩提心?谁具足三达德?能够承认自己过失,能够改过自新的人,这才是真正的菩萨,真正圣贤人。否则我们依旧是悠悠泛泛,如这里所讲的“徒具作圣之心”。‘徒’是徒然,我们有这个心,但没有去做。我们想成佛、想成菩萨。但日用心行并不像佛菩萨,这个想法,永远是个妄想。前面所说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能改过修善,必然是造恶积恶,积恶就愈积愈深,那有不沉沦的道理?

  “永沦下愚之队”,入了下愚那一队去了。这对于一个发菩提心,已经闻到佛法、知道发心、知道佛法功德利益,而不能够确实去修证的人,实在太可惜了。成佛作祖难不难呢?□

  然作圣不难。在自明其明德。

  成佛作祖这桩事情,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得到的,问题是我们肯不肯做。诸位同学,这次启讲,感触很深。我读此书是在二十六年前,我讲经已经讲了十八年了,讲《了凡四训》是头一次。应当在二十年前就要讲了,以往都是在大乘经典里面兜圈子,好高骛远,建的是空中楼阁,没有好好的在基础上下功夫。二十年前我就看过印光大师这篇文章,虽然是看了,没有看清楚,没有把它当一回事,也不觉得很重要。一看《了凡四训》是世间法,是父亲教训儿子的,讲的话还不错,还有点道理,就不再去理会它了。现在二十几年下来,都搞的空中楼阁、一事无成。回头再看这本小册,大彻大悟,才晓得这是无价之宝。

  这本书是大小乘的基础,没有它,大小乘都落空。我们现在要作圣,确实不难,从这里打基础。我们把这个道理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照著去做的话,命运立刻就会改过来。大家要能好好的做,三个月就能见效了。

  祖师告诉我们,为什么作圣不难呢?因为在“自明其明德”,这是‘大学’上的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就是本性,也就是前面讲的诚与明。‘明德’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人人本具照耀天地之真心。明德上面再加一个‘明’字,可见这个明德,现在是不明。为什么不明呢?被五欲六尘的烦恼所覆盖住了。我们想作圣,只要把我们的明德恢复就行了;换句话说,把本来的明德,上面那些障碍、那些蒙蔽去掉,我们的明德就恢复光明了。

  下面是教给我们明明德的方法:

  欲明其明德。须从格物致知下手。

  ‘物’是物欲,是对于物质上生起种种贪求的欲望,我们把它归纳为五欲六尘。‘格’是格正,司马光解释‘格’为格杀,格杀什么呢?格杀五欲贪嗔痴妄念。

  尤注:‘绳愆纠缪。格其非心之谓。’明明德要从这里开始,这就是佛法常讲的放下万缘,‘格物’就是放下万缘,万缘是什么呢?‘万缘’就是物欲。物欲障碍我们真心,障碍我们清净心,如果我们不能将它放下,不能将它格正,清净光明的觉性就不能透出来。

  “致知”就是看破,我们得要有智慧,‘努力觉照,勿任昏散之谓’。这里的‘知’,不当一般的知识讲,这个‘知’是觉的意思,小注注得很好,觉照的意思,就是前面所讲‘明’的意思。致知觉照,念念觉照,这是真实学问,‘格物’是真实功夫。看破是真学问,放下是真功夫,要从这里下手。

  倘人欲之物。不能极力格除。则本有真知。决难彻底显现。欲令真知显现。当于日用云为。常起觉照。不使一切违理情想。暂萌于心。

  这里再细说功夫与学问的方法。‘倘’之一字是假设,假设人欲之物,如果不能极力的格除。拿佛法来讲,就是放下再放下,彻底的放下。这确实是很难,有人对钱财放得下,对名利放不下。有些人名放得下,利又放不下。换句话说,五欲六尘总有一两样放不下的。世间法放下了,出世法也要放下,“极力格除”,除到干干净净。

  《楞严经》说‘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说得相当精辟。空、不空如来藏,都是给我们讲这个道理。为什么要我们彻底放下,因清净性中一法不立。要真正做到像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所讲的‘本来无一物’。就是此处讲的极力格除,格除得干干净净,心里面一物不存,一法不立。这时真如本性里的般若智慧、光明就现前了,本有真知就透出来了。真正的智慧是我们本有的,不是外面求来的。像明镜一样,明镜的光明不是外面来的,是它自己本来有的。而镜子上面的灰尘盖得很厚,失去照的作用。只要把灰尘去掉,能照是镜子本来的,并不是我们给它的。聪明智慧是本来具有的,心地愈清净,智慧就愈高;心愈净、愈定,智慧就愈大。这是一定的道理。

  我们看一个人的心定不下来、净不下来,心里一团糟,这个人绝对没有智慧。世出世间法是一样的,办大事的人,心常常是静止不动的。什么境界现前,他都能如如不动,这样的人才有智慧光明,才能把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如果事情一临头,心里就慌乱了,这种人绝对成不了器。我们要开智慧,就要从定境中下手。所以我们要是不能够极力格除物欲,本有的真知,没办法现前,亦难彻底显现。换句话说,我们本具的般若智慧,我们有一分格致的功夫,智慧就透一分;有十分的功夫,就透十分的智慧。智慧的显现,就以我们格致功夫的深浅而定。

  “欲令真知显现,当于日用云为,常起觉照”。这句话也就是教我们,平常用功的方法。“日用云为”就是日常生活,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眠。就在日常生活当中,长期不断觉照,就是使觉照的功夫不要间断。为什么呢?觉照的功夫一间断,无明就起来,烦恼就现前。我们觉照的功夫提起来的时候,无明没有了,烦恼也没有了。烦恼好像霜露一样,觉照就像太阳一样;太阳一出来,霜露就溶化了,烟消云散了。可见得这觉照的功夫,对我们是非常的重要。

  “常起觉照”,重要是在‘常’字;偶尔的觉照我们也有,就是不能保持‘常’这个字。其实觉照的功夫,在我们现在的人来讲,有五分钟、十分钟,就很不容易了。我们自己想想,在一天当中,有没有五分钟、十分钟的觉照?恐怕从早到晚,一刹那也没有。但我们听经的时候,也许会有一点,在认真听讲的时候,会有一点觉照的功夫。但是离开讲堂以后就又忘掉了,功夫又提不起来。如果不常常听经、看经的人,单单烧香拜佛,恐怕一生当中,难得有几次觉照现前。失去觉照的现象,就是“违理情想”。‘理’就是指前面的‘诚’与‘明’,‘真心不二’之理。也就是《楞严》所讲的‘相妄性真’之理;《般若经》里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违背这个理,一定是落到情识一端去了。情想起来了(‘情’就是分别执著),这时候就是‘识’作主了。理是‘性’,情是‘识’。换句话说,转本性成阿赖耶识,成为情想。转真如本性成阿赖耶识,就是‘转圣作狂’了。这是大大的颠倒。祖师在这里教导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起觉照功夫,“不使一切违理情想,暂萌于心”。不要常有违理情想,连暂时有这个现象,也不可以。可体会得古人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的深意。‘念’就是违理情想,我们不要怕,怕的是没有觉照。只要有觉照,违理情想,立刻就烟消云散了;常住真心就立刻又恢复光明。□

  ‘如此则庶乎。处暗室无亏。履平地若恐。对青天而惧。闻雷霆不惊。’这是尤注举几个例子,说我们心安理得。也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提得起观照的功夫,虽处暗室不做亏心事;因为我们的心地永远是清净光明的。□

  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如镜当台。随境映现。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妍媸自彼。于我何干。来不豫计。去不留恋。

  这几句话,对我们修行人作用太大了。我们为什么被境界转呢?所谓被别人牵著鼻子走,这是我们不会修。印光祖师在这里,才传授我们看家的本事,首先叫我们“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心要虚、要明,‘洞彻’两个字是形容虚明的。心里不能有一物,也就是不能有牵挂,不可以有执著。为什么不可以有呢?因为真心里本来没有。凡是心里有牵挂、有分别、有执著,都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里面没有这些。我们要觉悟,心里有牵挂,就要想到这错了;妄心在用事,就要认识这是妄心,不是自己的真心。

  “如镜当台”,心好像明镜一样。

  “随境映现”,随著外面的境界,古人所讲:‘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古时候的外国人,我们称作胡人,外国人走到镜子的前面,镜子就现一个外国人的影相。‘汉’是我们中国人,中国人在镜子面前,现的是中国人的影相。事实上镜子里,并没有汉跟胡,镜子里面空空洞洞,什么都没有,它可以随著境界而现象。虽随著境界现象。

  “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它只是照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并不能转变它。因为它永远如如不动、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心地里头,一物也没有,无牵无挂。如果说看到镜子的相,觉得这相不错,把它画上去,那就染上了,就为境界所转了。

  我们现在很可怜,随著外面境界转;眼见色,为色所转;耳闻声,为音声所转。一点都作不了主。古人把这样的人比喻作老牛,牛被人用一根绳子穿在鼻子上,牵著走;叫它到东就到东,到西就到西。我们现在,鼻子就被五欲六尘牵著走,我们想想看可不可怜!为什么呢?就是我们自己的心作不了主宰,我们不知道,真心是不动的,是空寂的、湛然的、灵虚的。换句话说,我们自己不认识自己。襌家话头里面,有参‘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就是自己本人。我们不知道,没找到本人。把假的当作真的,真的完全不知道在那里,迷失了。外面境界相与我们有没有干涉呢?没有干涉,正如同明镜现相一样。

  “妍媸自彼”,‘妍’是美好,‘媸’是丑陋。镜子照的相,美也好、丑也好,与镜子何干呢?并不相干。所以我们自己的心就是一面镜子。神秀大师所讲的:‘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五祖也很赞叹。因为初学的人能够这样用功,也就不错了。我们自己要常常想,我们这个心像明镜一样,照虽然照,一尘不染。好、丑、香、臭是外面的境界,我之心如镜子实在不染,如如不动,我们初学能够这样用功就不错了。虽然这不是第一义,也算是第二义,与第一义就相差不远了。《楞严经》所谓的第二月,捏目所见的第二月,而不是水中的月影,所以把心比喻作明镜台,是第二月,也就相当难得了。所以要知道外面的境界,五欲六尘的境界确确实实与自己心性没有关系。这个道理要是明白了,“来不豫计,去不留恋”,这有多自在,多自由。来的时候没有欢喜心,也没有期望我要等待著他;去了心里也没有烦恼,不留恋。就像明镜照物一样,来的时候,明镜没有欢喜;去的时候,也没有烦恼。几时我们六根对外面六尘境界,能做到这样,我们在佛法里面,基础算是打好了,好像盖大楼,地基已经打好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如如不动,这是何等的重要。当然我们都想得到这样的功夫,可是话说回来,这个功夫真正的修学起来,又谈何容易。难与易,在于我们自己的诚心,如果我们诚心的去做,就不难;假如我们放纵的去做,那就难了。我们不认真,马马虎虎的做,很难有绩效。下文是祖师教给我们对治的方法:

  若或违理情想。稍有萌动。即当严以攻治。剿除令尽。

  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心里面稍稍动了妄想分别、贪嗔痴慢的念头;只要一动这个念,马上就要对治。这种念头一动,就是病,在这一动念时,立刻就下针砭,要治疗它是很容易办得到。必须要想法子对付它,剿除令尽。比喻说:

  如与贼军对敌。不但不使侵我封疆。尚须斩将搴旗。剿灭余党。其制军之法。必须严以自治。

  这个比喻很好懂,把烦恼比喻为‘贼’,这是佛经常用的比喻。六种根本烦恼,也称之为六贼。因为它能贼害我们的真心本性,把我们真如本性里的功德智慧,都障盖住,而不能现前,所以把它比喻为贼。也有的地方,把六尘比喻为贼。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若心执取,这些也能染污我们的真如本性。所以对待烦恼、对付五欲六尘,正如与贼军对敌一样。我们要是不能克服它,它就要战胜我们;换句话说,不是它投降,便是我投降。我们要能够战胜了,我们就是圣人,就是佛菩萨;要是败了,就是凡夫,还是在六道轮回,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所以对付五欲六尘,要像作战一样,不但不能叫它侵犯我们的本性,而且要把它消灭得干干净净,这功德才能算圆满,才能够成就。“其制军之法”,就是平素对自己的训练,自己训练成一套看家的本事,来对付五欲六尘,对付无明烦恼。至于对治的本事,祖师给我们提出几个原则,这几个原则,非常的重要。

  这一段文很重要,是修行理论的依据。祖师教我们破除妄念的方法,应当常使我们的心:“虚明洞彻,如镜当台”。许多祖师都是这样教导我们,如果做不到,怎么办呢?印祖又教我们,应当在妄念刚刚动的时候,就要觉悟,才能把妄念止住。所以好比作战一样,不但我们要阻止敌人侵入我们的疆土,而且还要把敌人消灭干净。一般讲,扫除贼寇,当然要靠兵力,而平素练兵,要“严以自治”,换句话说,一定要严格自治。

  毋怠毋荒。克己复礼。主敬存诚。其器仗须用颜子之四勿。曾子之三省。蘧伯玉之寡过知非。

  怎样‘严以自治’呢?在古人当中,举三个具体的事例给我们看。我们要想道业上有成就,在德学上有所建树,看看古人,是怎样做的。首先教我们“毋怠毋荒”,‘怠’是懈怠,‘荒’是荒废。这是求学修道很大的障碍。懈怠、荒废必然不能成就,这两点首先要戒除。可是这两点确实很不容易戒除。十个人中恐怕就有五、六个人有懒惰的毛病。我们怎样才能对治懒惰呢?(懈怠就是懒惰。)如何对治荒废?

  对治的方法,就是要从“克己复礼”做起,首先克服自己的毛病,就是前面所讲的两大毛病,懈怠与荒废。

  “主敬存诚”,这是老法师教诫学人,成败关键的所在。就在一个‘诚’一个‘敬’。如果内有诚,外有敬,确实毛病就能克服了。真有这样的志气,有这样的决心,再做不到呢?那就学古人。

  尤注说得好:‘颜渊善用克己功夫。恪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之圣训。’

  这是孔夫子教给他的,颜渊之所以能够成就,就是得力于这四句话。他能够守得住。‘礼’是讲节度,不能超过也不能不及,凡事都要合乎礼节。这四桩事情,在佛法里面讲,就是类似四威仪。此处特别注重视、听、言、动都要合乎礼。在今日环境之下,相当麻烦,为什么呢?现在大家不讲礼,也没有礼。换句话说,我们视、听、言、动,没有标准。

  古书里面,我们看《礼记》、《仪礼》,那是周朝的礼。在《二十五史》里面,我们所读的《礼乐志》,是各朝各代的礼。现在我们民间,有一些婚丧的礼节,还守著满清时代的礼法。讲到守‘礼’就相当难了。现在政府公布的国民生活须知,就是现代的礼,我们要遵守。但是所订的可以说是纲领,不够周详。学佛之后,佛门里面有礼节,有生活的标准,就是‘戒律仪规’。在家有在家的律仪,出家有出家的律仪,那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订的礼。我们视听言动都应该遵守这个礼,因为律仪之礼是凡、圣的区别,我们要想超凡入圣,就应当要学习,比世间的礼更为详细,更为周密。我们读《了凡四训》,就能找到最好的标准,不学佛的人,要找到礼的标准,在现代社会恐怕就不太容易了。

  “曾子之三省”,《论语》里面就有记载。曾子也是孔夫子的学生。尤注:‘每日以为谋不忠。交友不信。传授不习。三者密密在身心上勘验去。’

  曾子每天反省三件事:第一、别人拜托我们办的事情,我是不是尽心尽力的做到了。‘忠’就是忠实,尽心尽力的做到。也许有人会说,今天没人托我办事,如果这样说那就错会意思了。比如说,你是一个公务员,长官交代你办的事情,就是别人托我办事;要是经商,或是做一个店员,你是不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忠职守,把事情做好呢?

  纵然是出家人,也不例外。在寺院里,常住有职事,做当家,或者做知客。今天是不是把自己的职务,尽心尽力做到圆满了,都属于这一条。

  第二、交友不信。你对待朋友,有没有守信;换句话说,有没有信用。

  第三、传授不习。‘习’是讲温习,复习。老师教你的,你有没有温习,有没有照著做。‘习’有温习、实习的意思。曾子也是了不起的人,他的成就是靠每天以这三桩事情来反省,来检点自己。

  “蘧伯玉之寡过知非”。蘧伯玉是卫国的大夫,春秋时候的人,‘名瑗字伯玉。年二十,已始行返省功夫’。这就很难得了,二十岁就觉悟了,就不迷了,天天反省,天天检讨,每一天都是这个样子。‘逐日如是,日日自检’。天天反省,天天检点。‘无日不发现前日之非。’他才晓得每天都有做错事情。事情不怕做错,怕的是不知道,知道就能改,改过自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改过迁善,常见前非,至五十岁时,犹追咎四十九年之非’。人家的功夫就做得贯彻到底,不是做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只要活一天,这种‘克己复礼’的功夫,就要做一天。这是祖师举出来的三个人,这三个人,也正是袁了凡先生,自己取法的榜样。祖师在序文里提出来,也教导我们学习。

  加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与之相对。则军威远振。贼党寒心。惧罹灭种之极戮。冀沾安抚之洪恩。从兹相率投降。归顺至化。尽革先心。聿修厥德。

  这还是从比喻上来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两句形容戒慎恐惧的样子。中国大陆,黄河流域一带,冬天都结冰,人可以从冰层上走过去。如果冰结得很薄,走的时候,就步步要小心了,一不小心就会沉下去,比掉在水里还危险。水里面还可以游得出来,掉在冰层里面,那是游都游不出来,所以要小心谨慎,这是在薄冰上走。深渊是像苏花公路,看那万丈悬崖,人走在那里得小心谨慎,丝毫不敢大意。以此形容,修心、养性、求学,都应该要有这样的态度。以这个态度,与妄想杂念来相对,好像你自己练精兵,与敌人相对一样。

  “军威远振,贼党寒心”,这都是从前面比喻里面说的,只要你自己能‘主敬存诚’,能做到‘克己复礼’,一切的邪思自然都不能侵入。好比贼兵,看到对方有这样好的训练,这样好的士气,不必打他就投降了。从此以后就洗心革面。邪念与正思惟,从体上讲是一个,并没有两样。‘体’是一个,‘相’不同。体是什么呢?在《楞严经》里面讲是如来藏性,随缘现相。此地讲:“尽革先心,聿修厥德”。这是指人人本具的明德,明德就是《楞严》里面讲的如来藏性。只要我们有修德,性德就能现前,这样才能转凡为圣,正如同:

  将不出户。兵不血刃。举寇仇皆为赤子。即叛逆悉作良民。

  ‘贼寇’譬喻七情五欲种种的妄念。‘赤子’譬喻真心、明德,如来藏性。可见得我们只要有修德,烦恼就变成了菩提,‘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这要有修德,才能真的明了。觉悟时烦恼原来就是菩提,生死就是涅槃。这个比喻好懂,贼寇投降了,洗心革面,原来他就是良民、就是好的老百姓,这个道理在大乘经论里面讲得很多,在这里我们就不必详细的说明了。

  上行下效。率土清宁。不动干戈。坐致太平矣。

  “上行下效”还是从比喻上说,什么叫上行呢?上行是从根本上修,就是修心。在大乘经论里面讲的三如来藏,就是此处讲的上行。从心地上下手,而不是在枝枝叶叶上著手。心正了,行就正了,心里面没有邪念。诸位想一想,颜子的‘四勿’,当然就做得圆圆满满。如果心不正,勉强的去做,向枝叶上寻求,功夫还是不得力,所以会修行的人从心地上下手。

  “率土清宁”,‘率土’是指心地。就是比喻心地清净,罪障就消除了。罪业要想消除,实不容易。我们造作罪业不是一生一世,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都在造罪业。固然我们常常讲忏除业障,能忏除得了吗?几个人忏除了?为什么忏除不了?因为都是在枝叶上用功夫;好比锄草,把上面剪干净了,根没有挖掉。过两天又长出来了,这就是永远没有办法忏除得尽的道理。在家礼佛、念佛、拜忏,自己一个人的力量不够,再去请几位法师,拜几天《梁皇忏》,罪业就忏掉了吗?好比草长得快,找个人来修剪修剪,没有除根。除根的忏法,别人帮不上忙;不但别的法师,就是佛菩萨来了也帮不上忙。那怎么办呢?要自己去做。几时心清净了,无始劫来的业障,都消除了。所谓是‘罪业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无始劫来的罪业,好比霜、好比露水一样,心清智现时霜露就消除了。

  如果我们心地不清净,业障就没有法子消除干净,这是一定的道理。我们的心地没有达到究竟清净,但是我们向清净的路上走。心地清净一分,就消除一分的业障;清净两分,就消除两分的业障。不是没有效果!到了究竟圆满的清净,那就成佛了;无始劫以来的业障全都消除了,这叫做真正的修行。我们会不会呢?要是不会,下面祖师再举圣人用功的方法,来教我们。

  如上所说。则由格物而致知。由致知而克明明德。诚明一致。即凡成圣矣。

  这是孔子的话,实在讲与佛陀教我们没有两样。这几句话,我们要好好的记住,从那里做起。从‘格物’做起,从‘致知’做起。‘格物致知’,小注里面说:‘因攻治罪过而觉照。’这就是格物致知。‘物’是指物欲,拿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指物质的诱惑。‘格’是拒绝的意思。格就是你要有能力拒绝物质上的诱惑。由此可知,五欲六尘包括在‘物’字里面。五欲六尘诱惑我们六根,我们六根跟它格斗,要能够抗拒它,不为它所动,不为它所诱,这就叫做‘格物’。我们想想,我们六根要被六尘所动摇,那里还有智慧;没有智慧,就迷惑了。要是有智慧,就不会被物欲所动摇,所以格物之后,才能致知。正知正见才能现前。这一个知就是智慧,本性里面的智慧,而不是世间的聪明才智。为什么不是世间的聪明才智?因为这是从格物里面得来的。世间聪明才智,没有格物的功夫,可见得这个‘知’,即是佛法里面讲的觉照。就是这个功夫,“由致知而克明明德”,尤注说:‘因觉照而回复本具真心。照耀天地之本能。’

  这就是我们的明德。在佛法里面讲恢复了本性,禅家所说的明心见性。我们要知道,明心见性,孔夫子也做得到。为什么他能做到?功夫路子正确!由格物而致知,由致知而诚意,由诚意而正心,所以才能明心见性,而后发挥全体大用。大用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夫子所教诫的,就是菩萨道!后世人不如孔子,为什么不如?不懂得格物两个字怎么讲法。你看后来的大儒,将格物看作研究物质的道理,研究物理,变成现在的物质科学。完全用分别心、执著心、妄想心,去研究。观察外面的境界,物象,那怎么能见性呢?怎么能得到真智慧呢?换句话说,怎么能得到圣人的智慧?可见一个字错解了,根本一错,后面完全都错了。那么,格正物欲,古大德司马光就是这个说法。他是宋朝的宰相,也是学佛受了菩萨戒的在家大居士,他的讲法与佛法的讲法没有两样。

  “诚、明一致”,祖师在这一篇序文里面,一开头的两句话,‘圣贤之道唯诚与明’,就把这两个字标出来了,诚、明要一致,这就成圣了。‘诚’是定、是体;‘明’是慧、是用。诚、明一致,就是定、慧等用,也就是体、用不二,这才能证入。佛法里面讲证、讲入,《华严经入法界品》说的不二就叫入。诚就是明、明就是诚,诚明不二。诚是体,明是作用。我们应当从那里修起,要从‘诚’字修起,诚了就会放光明。若要从‘明’上修起,就不容易,相当之难。明了这个道理,可见得千经万论,无量的法门都是叫我们修定,修定就是叫我们学诚。

  前清曾国藩先生解释‘诚’字,他的定义是心里面没有一念的时候叫做‘诚’。动了一念就不诚了。心里面一念不生,这是定。在佛法里讲叫做‘三昧’现前。可见得儒家并不是不懂,他懂这个道理。可是现代人对这个字的真正意义,还有许多人不知道。说到‘诚明’,都觉得我很诚心,以为自己心很诚;以为自己很明,看东西,大概不会看错。一天到晚胡思乱想,他还以为很诚了,这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没有颜回的反省功夫,没有曾子、蘧伯玉每天检点自己的功夫,自己有了过失还不知道,所以没有成就。如果晓得自己的过失,天天改进自己的过失,几时得到定、慧等用,诚、明一致的时候,我们就不知不觉转凡成圣,证得圣果了。

  其或根器陋劣。未能收效。当效赵阅道。日之所为。夜必焚香告帝。不敢告者。即不敢为。

  再举一例,怕我们后学,根基陋劣,‘夙障深重之钝根众生’。这是过去世造的罪业太多,障碍太重,这一类的众生,不容易入道。那怎么办呢?还是要自己努力认真去做。再举出一位前贤,来做榜样,叫我们学他。这个人是宋朝时候的人,他姓赵名抃,阅道是他的号。

  他的官阶做到御史,要以现在的政治体制来说,相当于监察委员。‘弹劾不避权幸。时称铁面御史。游宦成都。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合郡晏然。以太子少保致仕’。‘致仕’就是现在说的退休。退休的时候他的官阶是太子少保,太子少保就是太子的老师。‘卒谥清献’。清献是谥号。我们中国古人所谓盖棺论定,死了以后棺材板盖下去,皇帝给他一个评语,这个评语是代表他的一生的。他这个谥号很好,‘清献’就是一生清高。他一生,‘为人长厚。存养功深。日间所为事。每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

  这是他了不起的所在,也是铁面御史他能得到的道理。这个人不做亏心事,每天白天做的事情,到晚上,就穿著做官所穿的衣袍帽子,慎重焚香祷告上帝—报告自己今天白天做了些什么事情,每天都是如此;我们想一想他要是做了坏事,他就不敢祷告了,天天如此,天天不敢做坏事。

  ‘晚年学道有得。临终与后人诀别。神致不乱。安坐而殁。有赵清献集刊行于世。’他的文章流传到后世,《赵清献集》收在《四库全书》的集部。这是祖师提举他给我们做一个好榜样,叫我们学他。

  “日之所为,夜必焚香告帝”。他是焚香祷告上帝。我们做早晚课,是不是也将一天所作所为,在佛菩萨面前祷告回向呢?我们今天做了些什么事情,不敢告者就不敢为。这一个办法,对一个业障深重的人,很有效。可见得我们过去世的业障深重也不怕,怕的是自己不肯发奋,不肯立志。真正肯发奋立志,佛慈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不管什么样根性的人,即使业障再重的,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有做不到的事情。成佛作祖,不是求人帮忙,这是问自己。上面讲的这三重对治方法,上根当然容易,中下根性,乃至于业障深重的人,也有办法。这一段,可以说把改过自新、超凡入圣的事理都说了一个大概了。

  袁了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命自我立。福自我求。俾造物不能独擅其权。受持功过格。

  袁了凡先生的《四训》里,最重要的是当中的两篇,这是我们要注意的。立命一篇只是个引子而已,好像我们一般经书里面所讲的序分。而改过、积善,是属于正宗分。末后谦德这一篇,等于是流通分。这三分最重要的是当中两篇,当中两篇就是说的佛法所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四训》宗旨所在,真能做到,命确确实实是自己建立的,大家好好的去学,古人有说真正发心三个月见效。

  我们要扭转自己命运,改造自己的体质,换句话说,快的三个月,就能办到。再慢就是讲业障深重,三年一定见效,可见得不难。我们愿不愿意改造自己的命运?这一种效果,说老实话,比佛讲的一切经典,还有效。而这一部《四训》,所谓的理论与方法,给诸位同修说,完全是依据佛经说的。看起来虽然不是经论,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当做经论看。这也是印光大师,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大力流通的道理。

  “福自我求”,那一个人不想求福呢?求得到求不到呢?答案是求得到。如果懂理论,懂方法,如理如法自求多福。若不明道理,不懂方法,误以为初一、十五到庙里面去拜拜,烧几枝香,供养几根香蕉,福就来了,那有这种道理。做了恶事还敢求福,昧著良心做恶,得来的财富,得了一百万,拿一万来供佛修福,以为这样就修了很多福报了。老实说昧著良心得一百万,即使一百万都做了福,也抵不过罪业,我们要明了这个道理。真正的福报是什么?‘心地清净’就是最大的福报,这是福德的根基。心地不清净,做一天的善事,纵然有福也是‘有漏福报’,有漏的福报还是业障,可见心地清净,是多么重要!所以祖师一开口就提出‘诚明’,你看看多要紧。

  ‘诚明’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基础。如果没有前面诚与明两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是世间有漏福报。纵然是做,所得到的很有限,我们想一想,序文开端两句,用意就很深了。这两句话就是佛教大意里的:‘自净其意’。千经万论,十方诸佛菩萨教化众生,总纲领就是这三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心地要清净,要做到一尘不染,要做到如如不动。才能谈得上光明磊落。而后断恶修善,这才是成佛作祖的根基。

  仔细看看序文,看看袁了凡居士的修持,与赵阅道的办法相类似。赵阅道是将一天所做所为,焚香报告上帝;袁了凡将一天所为,无论做的善事恶事,都把它记在功过格上。了凡一生就是做这个功夫,以此来检点自己身心,改造自己的命运。读了立命一篇文字,我们就可以看到袁了凡是一个业障深重的凡夫。他能改造,我们为什么不能改造。我们当然能改造,而且要比他更殊胜。我们这一生的成就,应当要超过他才对。因为我们的机缘比他好。这是说他“受持功过格”。

  ‘受持’,依法受持也,‘受’是接受,‘持’就是依教奉行、保持不失掉的意思,这才是‘受持’。现在有许多人把这两个字错解了,比如说,有人受持《金刚经》,误以为只要每天早晚念一遍,就是受持《金刚经》。如果我们要受持《了凡四训》,打开书本,把《了凡四训》念一遍,而一天的所作所为与《四训》的道理全不相干,这就错了,既没有受,也没有持。

  千万不要说早晨把《金刚经》在佛菩萨面前念一遍,我今天交了差。这是自己骗自己。受持《金刚经》,最低限度,要认真去破四相,照《金刚经》的道理方法来修行,在日常生活当中运用这个道理方法时时起观照,于一切境缘中,学习不住相布施,这才叫受持。天天不断,年年不断,这是持的意思。希望我们自己,大经大论有机缘要多听,阿赖耶识里面多落一些善根种子。依教奉行实在不容易。我们应该从受持《了凡四训》做起,这个比较不难,‘受持’两个字是真正做到的意思,真正做到就有效果了。所以说快则三个月,命运就能改变。业障深重的,三年一定见效,‘受持’才能见效。

  尤注云:‘功过格一书。规定一切善恶行为。应得功过数量。’须有能力辨别善恶,大的善事,功就多,几十功、百功;小的善事,一功、二功,自己记。大的恶事有百过、十过;小的恶事一过、两过。天天自己要记。要有恒心,不要记三两天,把功过格一丢,算了!太麻烦了。那就不能成功。了凡居士有耐心,天天记。读后面《四训》就明白了,不但他自己记,他的夫人也是如此。她不识字,用鹅毛管点朱砂,功点红的,过点黑的,她用这个办法去记,我们想想看,不识字的人,她也能修,也能改造命运。

  ‘先贤如周濂溪。朱晦庵。邵尧夫及韩魏公。苏文忠公俱受持此格。信受奉行。’这几位都是过去的大儒,韩魏公是韩琦—宋朝的宰相,苏文忠公是苏东坡,这些人都是这样来受持功过格,是我们要认真学习的。我们现在要真正发心来受持的话,可以参考几种过去的功过格,像莲池大师的《自知录》、《感应篇》。《德育古鉴》等书以为依据,著重他的精神,配合现代的潮流,自己可以修定一册适合自己用功的功过格来受持。不能完全依照古代的格式内容,那会增加许多无谓的烦恼,反而不好了,这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的。因为现代生活意识和古代不同。

  凡举心动念。及所言所行。善恶纤悉皆记。

  只要起心动念,随时随地都要记载。“所言所行”,‘言’是言语。言语有善有恶,功过格里记得详细。而《戒经》里只说纲领,不妄语是善,妄语是过。十善里将妄语分开为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四条,这是善。反过来就是恶。但是都没有功过格上记得详细。这是教我们要依照功过格来修行,目标很明显,希望善日增,而恶日减。自己记载自己知道,是不是善功天天增加,过恶天天减少呢?如果是这样,就有进步,就值得欢喜了。假如我们的善天天少,过天天增加,那就不是福了,倒过来就是灾难不远了,《太上感应篇》说得好,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是福是祸都是我们做出来的。福是我们自己修的,祸也是我们自己召的,自己召的是恶,怎么可以怨天尤人呢?一有怨天尤人的念头又是过。唯恐自己过太少,还得大量的去增加,那里能得到福报现前呢?所以这个目标非常明显。

  以期善日增而恶日减。

  这两句话我们要是听到不甚欢喜的话,再把他改两个字,我们警觉性就提高了。‘福日增,而灾日减’,这就欢喜。福报天天增加灾难天天减少,当然欢喜。我们要晓得,祸与福是从果上讲,善与恶是从因上讲的。佛说的话,真的一点都不错,众生畏‘果’,他不怕‘因’。善、恶无关痛痒,不要紧,没关系。要讲到祸福了,不得了,这个事情大了。菩萨比我们凡夫聪明,菩萨畏‘因’,那怕是一点点的小善事小恶行,都战战兢兢非常谨慎的断恶修善,要晓得,善的果就是福,恶的果就是祸害、灾难。这是劝我们学袁了凡,依照功过格,来信受奉行,像这样才真正叫学《了凡四训》。

  初则善恶参杂。久则唯善无恶。故能转无福为有福。转不寿为长寿。转无子孙为多子孙。现生优入圣贤之域。报尽高登极乐之乡。

  这是说袁了凡依照功过格修持,他一生的感应事实。最初修行的情形,是“善恶参杂”,了凡修的是这样,我们去修也是这样,所以不要怕。最初修的一定是善、恶参杂,我们每天记下来的,有善有恶,混杂在一起。慢慢的善多恶少,几时做到“唯善无恶”—功过格一打开都是善没有过恶,只要做到这一天,命运就转变了。

  换句话说,三个月做到,三个月就转变,三年做到,三年就转变了。怎么转法呢?我们那一天功过格一打开,只有善没有过了,从那一天开始,命就转过来了,袁了凡就是这样改造命运的,了凡没有福,福报很薄,可是“转无福为有福”。

  了凡转寿命,孔先生给他算,说他的寿命只有五十三岁,结果他活到七十多岁。寿命操纵在自己手上,“转不寿为长寿”,他也做到。他命里没有儿子,后来有两个非常好的儿子,“转无子孙为多子孙”,他都做到了。我们读《四训》,可以看到真是有求必应。那么我们现在有求为什么求不应?要是打开自己的功过格一看,每天还有那么多的黑点,怎能求得感应呢?不可能感应。几时到没有黑点了、没有过失了,我们看看有没有感应。那个时候,我们才真正的相信,佛在经上讲的话:‘佛氏门中有求必应’,“现生优入圣贤之域”,现在我们这个身体,还没有舍报的时候就可以做圣贤了,圣贤是指世间的圣人、贤人。报尽舍报之后,当生极乐之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

  注云:‘吾人现生无论贫富贵贱。智愚荣辱等等。无非夙业所驱。缘熟斯来报尽便休。人身难得易失。若不急趁命光未迁谢时。勤修善业以自救拔。倘一堕落设欲再得人身。不知经历几何年月矣。如之何不惧。’

  我们现在生在这个世间,富贵也好贫贱也好,无论是愚,或是聪明才智,世出世间那些大觉的人告诉我们,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过去世修得的,是夙业所召的。

  由这里我们看得很清楚,人生并不是一世就完了,我们总要记住一世的光阴,非常的短促,真正是数十寒暑弹指就过去了。四十岁以上的人,对于这个体验,都相当的深刻。读到祖师的教训,当然比年轻人的感受要来得深,这就是有了几十年亲身的经历,尤其在这一本书里面,告诉我们‘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是我们要学、要记住的。明了这个事实真相,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要记住,我们要修福、要培福、要惜福,这福报才享之不尽。好比我们耕种,今天有收成了,还要继续准备明年的种子;如果不懂得修福,不懂得培福,也不知道惜福,纵然用尽心机,所得到的一切享受,还是属于宿世的福报。

  譬如说我是个出家人,想出种种的花样,来引诱大家来供养我,俗话常说:‘和尚不作怪,居士不来拜。’来拜什么,把你们的钱财送来给我,这是偷盗的行为。这样得来的钱,诸位要晓得还是命中注定的,命中本来就有的。命里没有,作怪的和尚很多,居士还是不去拜。可见得来拜,来供养的,还是命中注定的,绝对没有无因之果。

  这个福报,等于说你不用这个手法,机缘慢慢的成熟,慢慢的受用;用了这些手段,只是使机缘提前成熟,只不过是做增上缘而已,但是福报享尽就没有了。

  这好比在公司里面服务,借支薪水。你要不借支呢?按月给你,月底一到公司就发给你,你的生活很稳定。我今天想个理由借钱,把一年的薪水都借过来,花得很自在,几个月花光了,但是后几个月就要受贫穷之累了。所以这些道理明白之后,我们敢不敢再作怪呢?敢不敢再想花样呢?所以想尽了花样得来的,还是命中有的那一份,这要明了。

  我们不但不借支、不透支,更要常常积蓄。怎么积蓄?就是要改过修善,积功累德,这叫做积蓄。若能离一切相,修一切善,则有求必应了,这几句话是《了凡四训》最重要的效用。教我们初学的时候,大家都一样,了凡居士也不例外。初学的时候很难,善恶参杂。初学的方法,还是用功过格。对于业障轻的人,他可以不必要,因为他每天起的恶念少,善念多。对于业障重的人,每天起的善念少,恶念多,功过格就很重要了,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功过格一打开,看我今天起多少个恶念,起多少善念,做多少恶事,做多少善事。一日之中善多,还是恶多,天天比较,月月比较。果然大家要这样认真去做,我想三年之后,就可以做到唯善无恶。心里面不起念则已,一起念就是善,不会再有恶念。到这个时候,就是佛法里面所讲的,有求必应。

  本来福薄,现在福报现前了。福报从那里来呢?因就是行善。善有善果恶有恶报,善恶报应丝毫不爽。你要以为没有报应,那就大大的错了,决定是有报应的。也许有人会问,我起心动念都是善,为什么我的报应不好呢?那自己就要明了,应是过去世的罪障太重了,现在幸亏是修善,要是不修善恐怕连人身也保不住。眼前受这一点小苦,正是消过去世的重罪,佛经里常讲重罪轻报。所以对于因果报应的道理,要深深的相信,不可以有疑惑。我们读过《四十华严》,里面所讲的十种恶人,就是教导我们自己检点。换句话说,首先我们要明了,什么叫善、什么叫恶,万万不要把恶事当做善,把善事当做恶,那亏就吃大了。自己造罪业,还以为自己在行善、积功累德,那就太冤枉了。

  所以世出世间的学问,无非是叫我们辨别善恶、辨别是非、辨别真妄、辨别邪正,这才叫有学问。所以真有学问的人,他才能转无福为有福,转夭寿为长寿,不寿就是短命。这几桩,都是应在袁了凡自己本身上。了凡没有福报,寿也没有,命里没有儿女,这些他都转过来了。这是说的世间法。我们不能轻视世间法,为什么呢?假使世间法里我们要求都求不到,还有障碍转不过来,出世间法就没有指望了。因为出世法的善根福德,要比世间法的善根福德高得多了。我们自己修的善根福德,连世间法的水准都够不上,那么出世间就不必讲了。

  因此《了凡四训》一书,我们要认真的去修,将来的效果,自然更殊胜了。现在照这样修,现在就是圣贤。完全照这样去做,即是世间的圣贤。要用佛法的修持,就是出世间的圣人,所以说“现生优入圣贤之域”也。“报尽”是说我们这一生的寿命,这一期的业报尽了的时候,你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也可以上品上生,你修净土才能得力,才能用得上功。小注里面所讲的警惕话,我们自己要认识、要明白,佛给我们讲的,我们人生在世,为的是什么,是酬过去的业,‘人生酬业’。换句话说人生就是来受果报的。过去世造的善多,这一世就享福,过去世造的恶业多,这一生就要受苦报。怎能怨天尤人呢!

  俗话讲要认命,我们命该如此。如果单单讲认命,这是很消极的。虽然消极,给诸位说真能认命,他不造业,比那些不肯认命,在跟命运挣扎,再造无量罪业的人还是要殊胜得多。佛法不是消极的,而是教我们如何来改造命运。指示我们改造命运正确的理论与方法。我们看《了凡四训》多么积极,袁了凡先生举心动念所作所为,积极的在改造命运,这一点我们要懂得效法。

  人身难得而易失。佛经里有个比喻,说似须弥穿针。这是讲机缘的不容易,须弥山很高,从须弥山顶放一条线,在山下放一根绣花针,那个线下来刚刚好就穿进针孔。诸位想想看,就是放一百条线,有没有一条能穿得进去!不要说须弥山,就说我们讲堂在三楼若从窗口上垂一条线,底下叫一个人拿一根针,来穿穿看,能不能穿进去一条。佛告诉我们,人身失掉了,再要得人身,就像那须弥山上穿线,刚刚好穿进了,给诸位说,那不是侥幸。经上给我们说得非常清楚,在这一生中,五戒不缺,来世才能得人身。五戒,单单讲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这些戒条听起来很容易懂,实际上不容易,这个里面有微细的行相,有‘开、遮、持、犯’。如果不明了,怎么能守呢?怎么能持戒呢?所以称为戒学,要好好的去学习。

  不杀生里面包括些什么,应当怎么做法。不偷盗里包括些什么,不是说我没有当小偷。上面所讲的,凡是用欺骗手段得来的,如耍花样,使人家来供养的,都是偷盗行为。这些微细相真正是难持。我们也常常见到,譬如在普通信封里面,寄一张钞票,若没有挂号,这也是偷盗,偷邮政局的邮资。机关团体公司里用的信纸信封是公事用的,我们私人拿来写信用,也是偷盗。天天在干偷盗,还以为我持不偷盗戒很清净。谈何容易!

  换句话说,凡是有意无意侵占到别人的财物,就是偷盗行为,就犯了偷盗的戒。像戒律这些细相,我们不知道,犯了还不晓得。所以持戒不是简单的事情,五戒要能条条不缺,能达到六十分以上,来生才能得人身。五戒怎么修呢?依功过格去做,就是教我们受持五戒,不照功过格修,五戒怎样持好。从前的功过格,有三、四百条之多。太繁琐了,也不容易受持。古大德再把它归纳,把它简化,大概也有一百多条,我们能照这个修学就很好了。小注里面是砥励自己、警惕自己。要知道人身难得,得来实在不容易,既然得到了,就要好好的修行,不要把这一生空过了。所以趁著现在身体康强的时候,要努力求一条自新自救的道路。如果这一生,没有修成功,人身就失掉了,那就不晓得要到那一生那一劫,再能得到人身。所以我们学佛要从根本上修,如有时间,大乘经典也要抽一些时间来看看。为什么呢?可以破除我们的疑惑,增长我们的信心。

  在理论上,大经大论讲得透彻,像《华严》、《法华》、《楞严》、《涅槃》,这一些大经,有机会要涉猎涉猎。至于修行还是要从《了凡四训》下手。为什么我们要多看大经、多听大经呢?是为增长学问,才不至于得少为足。尤其是《华严经》,此经所讲,世出世间法没有两样。世出世间法展现在一个团体里,团体的领导人,就很重要了,在经里面甘露火王这一章,讲得很明白。做一个国王,全国的老百姓,他们所做的善与恶,国王要负很重的责任。全国老百姓都行善业,善业的功德是归于国王的领导有方,所以国王只是善业的果报,福报之大不可思议。他自己为众人之君亲师,大众皆依教奉行。但是他如果教导无方,老百姓要是做罪恶,他的罪重就比大海还要深,这是讲一位国王领导国家。

  我们现在把范围缩小。比如说一个家庭,你是一家之长。一家所造的善与恶,你也是负担很重的责任。一家人都行善,你一家人大大小小所行的善业,善业是属于家长。如果一家造恶,换句话说,家长也要负一切罪业的责任,是一样的道理。或者做一个住持,没有做坏事。如果这个寺院的清众信徒造罪业,所做的罪过住持必须承担,因为没有尽到领导的职责。

  我们读经要知道举一反三,不要看到这里,认为那是国王才有的,别人就没有了。那是我们不会看,不会听。佛菩萨将这些道理,将这些事相一条一条说得那么清楚,是要我们觉悟。可见得我们自己要修善,我们要劝勉一切人修善,做一个领导人实在不容易。现在大家都抢著做老大、做领导人,能不能叫手下都行善业呢?如果不能,等于是自己叫大家快帮我一点忙,加重我一点罪过,叫我赶快堕地狱,只是这个事实而已。所以居领导地位相当的困难,自己不做恶业也不免作恶业。

  像这些道理、事实,佛菩萨在经论里,说得很清楚。所以在家里,你若是一家之长,对于家庭,就负有教化的责任,这是讲教育。所谓教育就是教人改过修善,就是教人成圣成贤,这才是教育。至于在社会上谋生的技能,那是教育里的枝叶,而不是根本。教育的根本是在德行上,是在道德上。教我们明白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天地大自然的关系。换句话说《了凡四训》是教给我们真正的教育、根本的教育。这是我们应该要记住的。

  尤注说:‘不为命数所拘。不为夙业所缚。永谢沉沦苦趣。安住寂光圣境。非大修行人大解脱人。乌能致此。到此地位。一切世福无与伦比。称之曰极乐岂夸辞哉。’

  袁了凡在一生修持当中,善业的力量超过了他的夙业。所以他的果报当生就转过来了,就不为命数所拘了。我们世间人看相算命,如果说你的命相,被人家看得很准,不要欢喜。某人看得很准,就是自己毫无改变的能力,你还被命运所转。自己转不了命运,所以才被人看得那么准。袁了凡被孔先生算得很准,遇到云谷禅师给他说:你是博地凡夫,被业力牵著走,你没有能力超出业力的圈子,这就叫凡夫。

  真正是大丈夫,是有为之人,必须要跳出命运的拘束。怎么样跳出呢?努力修善,才能超越。善业修到成熟,再要加上净业,不但命运体质超出了宿命,三界六道轮回也可以超越。这篇文的小注是尤惜阴居士注的。他是印光大师的归依弟子。有了他的注解,使我们更容易明白大师的教诲。

  ‘安住寂光圣境’,这是讲西方极乐世界,四土里的常寂光净土。这已经到了顶点了。要不是大修行人、大解脱人达不到这个境界。我们平常讲念佛,得到理一心不乱,就到了这个境界。一切世间的福报,天上的福报,二乘罗汉辟支佛的福报都不能跟他相比。这绝不是夸大的话,所以西方称之为极乐世界。

  行为世则。言为世法。

  你自己真正做到了这一步,你的行为就是世间人的模范,世间人的榜样。‘则’是当做法则的意思。你的言语就是世间人的教训。人人愿意效法,愿意尊崇。

  尤注说:‘此大圣贤言行。自寻常人观之。方以为高不可攀。自法门中了义言之。如是苦心力行积德累功。尚属初级功夫。’

  到了后来,我们看了凡先生一生的言行,在佛法里面,尤其是大乘佛法,确实是初级。我们想一想,了凡先生的一生所做,是佛门里的初级功夫。有初级才有中级,有中级才有高级。我们现在一心祈求的是无上菩提。但是初级的功夫还没有。天天还打妄想,想成无上菩提,那怎么不落空呢?怎么会有成就呢?反过来说,所成就的都是一些恶业恶习气,到后来就不学佛了。从前有些老法师告诉我,寺庙里有一些初出家的小和尚、小比丘尼,住持不让他们读佛学院。我们一般在家同修,觉得寺庙的住持很跋扈,念佛学院是好事情,为什么不让他们去?其实我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他没有念佛学院时,老老实实还能替常住做一点事情,还能修一点痴福。念了佛学院,三年毕业了,成了有学问的法师。回到庙里,这看不顺眼,那也看不顺眼。常住的师父指挥不动,眼睛里没有师父。认为师父没有念过佛学院,不如我,贡高我慢。这就是不念佛学院,还是个老实人,念了之后,学成贡高我慢的习气。善的、好的没有学会。造恶业的增上缘,倒学会了不少。三年佛学院念出来,弘法利生,讲经说法的很是稀少。

  诸位要晓得,真正的学问增长,品德也自然增长;换句话说愈学愈谦虚。你看孔夫子,对人多谦虚?对小孩子都很恭敬。你看释迦牟尼佛,多谦虚,在路上看见那些贫苦的人、贫贱之人,停下来也跟他们打个招呼,问他好。那有贡高我慢的圣贤?如果一学出来之后,瞧不起师父,瞧不起父母。这个叫背师叛道。背师叛道的罪业,就是地狱的罪业。其实师父不让徒弟去念佛学院,就是不让你入地狱,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世间法也一样,我也曾见过,当然这不是多数,这是少数。但是世风日下,恐怕将来慢慢会变成多数。有儿女大学毕业了,母亲只念小学,父亲也只念初中。他的学问大了,回家连父母也瞧不起了。父母好不容易培养他学业完成。若不培养,在家时眼睛里还有父母。当知这不是学问,不是教育。在有德学人的面前,你没有立足之地。要是在从前的社会,你有这样行为,忤逆父母,背师叛道。在社会上,想找一个谋生的小工作,人家也不给你,连要饭人家也不肯给你。这些道理,现在学校讲得少,佛法经论里面虽有,要自己去体会。真正详细毫无保留的说出来,就是《感应篇》、《了凡四训》,古大德们注解得详细,毫无保留的将这些善恶果报说得详细,而且举出古今的事证。佛法里讲的信、解、行、证。‘证’就是入,‘入’就是证。你有初级的功夫,你才有中级的希望。有了中级的功夫,你才有高级的希望。佛法里没有躐等的。现在有不少年轻人希望走近路,认为这些功夫不容易修,最好都不要。一步登天学什么呢?学禅。我们冷眼旁观看看有几个人学得成就!

  永嘉大师是禅宗里大彻大悟,透了三关的人。你看看他的教学,学禅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没有这些条件,参禅那里会有希望。我们中国自古以来,这一千多年当中,山林的寺院庵堂,在大陆上有多少?在家、出家的,参究的人有多少?有几个人成就?为什么参禅的人那么多,成就的人那么少呢?换句话说本身已具备初级、中级、高级的功夫,参禅才能成就。本身连初级的善根、福德都没有,想求一步登天,那有这种道理呢!

  经上理论说得很清楚,也很明了。我们六根接触六尘,有没有本事不动心。如果心地真正清净,一尘不染,那就是初级、中级、高级的功夫都具备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是样样放不下,样样起分别,样样起执著,甚至于还用心机来夺取,那是连初级的功夫都没有。道业如何能成就呢?六祖慧能大师,在忍大师会下,几句话之下他就成就了。那是什么原因?是他心里本来无一物,干干净净。我们做得到吗?你请六祖大师来,说我的庙很大供养你,他要不要?他不要。他若是要了,心里面就有一物了,他就不能成就了。送给他,他都不要,还会用心机去欺骗夺取吗?这更不可能。

  也许同修要问,有道场可以弘法利生,这不是好事吗?诸位要知道好事不如无事。最好的事情是无事,大家千万要记住。道场里面常讲,佛菩萨随缘。你看看十大愿王有一条叫‘随喜功德’。而我们一般所做的是攀缘,本来无一物是随缘。心里要想有一个道场、想有一个寺院,想弘法利生这都是攀缘。攀缘,心地不清净,烦恼重重。《楞严》里面所讲的,如来举心动念,先放光明;众生起心动念,尘劳先起。原因在那里呢?一个是随缘,一个是攀缘。一字之差,凡圣永隔。我们几时能够做到随缘而不攀缘,这才能成就。换句话说,修行人求什么呢?求心地清净,远离尘劳烦恼。远离攀缘,把这攀缘心断掉,一切随缘。即使没有人供养,明天没有饭吃,也不找人化缘。若明天没有饭吃没有道粮,就求人赶紧来帮帮忙,这就叫‘攀缘’。要怎么呢?明天没有,饿一天念一天佛,后天没有,饿两天念两天佛,饿到死则念佛往生,心里面还是如如不动,这叫‘随缘’。这才能成佛作祖,才能成就。这是用功关键所在。真正能做到随缘,没有不成就的。因为随缘是不动心。有人来请你说法,他来请,当然你随缘去了。没有人来请,绝不会找上门来的;找上门也得是机缘成熟,真正是可度之机。那是什么呢?那是自己已经成就了。最低限度已经有他心通,有宿命通。自己成就之后,倒驾慈航,才行菩萨道。

  菩萨为众生作不请之友。万万不要以为我现在是行菩萨道,他不请我,我也可以去找他。像阿难尊者在《楞严经》里所表现的,他怎么不堕落呢!阿难还证了初果,还要堕落。而我们连初果功夫都没有,博地凡夫就想学菩萨,作众生不请之友。那不堕落才怪!所以要晓得自己的程度,晓得自己的功夫。菩萨的心、菩萨的愿、菩萨的行,我们的程度不够。现在我们眼前要做的是发心,要发成无上菩提的大心。初学下手要从断恶修善,最初步的功夫做起,才能有成就。所以这些大经大论可以看、可以听,暂时不要学。为什么呢?学不到的。别说那些佛菩萨的行持我们学不到,祖师们的功夫都学不到。不要看远的,近代的虚云老和尚。我们有没有学到呢?印光大师有没有学到呢?所以要学就要从《了凡四训》下手,学袁了凡。先把这个基础真正打好了。得到的效果是转无福为有福,转无寿为长寿,转无法缘为有法缘。那时再进一步学祖师;祖师学成了,再进一步学菩萨;菩萨学成了,再进一步学佛。按步就班的来,才能有成就。一步登天,在中国佛教史上只有惠能大师,再没有看到第二个人了。你要自以为不比慧能差,你要有这一念,就比惠能大师差得太多了。惠能大师没有这一念。

  彼既丈夫我亦尔。何可自轻而退屈。

  ‘彼’是指袁了凡。这一段都是讲袁了凡先生的事,以及像袁了凡一样的人。他们能认真的修学,断恶修善,改造自己的命运,能做得到成佛作祖。我们为什么要自轻?为什么要自卑呢?他能做得到,我们也能做得到。

  尤注说:‘彼丈夫我亦丈夫。彼能是我岂不能是。然则自暴自弃者。实等于自杀耳。’

  我们要回头来想想自己,是不是自暴自弃?如果不能效法前贤,就是自暴自弃。换一句话说,我们要不能在三年之内把命运改转过来,就是自暴自弃。万万不要贡高我慢,万万不要抬高自己,要好好的想一想,我们能比得了谁呢?文章到此是一段。这是拿袁了凡居士,一生的行持,来勉励我们。下面再细说断恶修善的要领。

  或问格物乃穷尽天下事物之理。致知乃推极吾之知识。必使一一晓了也。何得以人欲为物。真知为知。克治显现。为格致乎。

  这是假设一个疑问,说或者有人这么问。儒家常讲的格物致知,物是讲的“天下事物之理”;格、当穷尽讲。我们要研求一切事物、一切万法的道理,这叫格物。致知是推展我们的知识学问,使我们对一切法样样都能够明了,这叫格物致知。这跟前面大师所讲的不一样。前面大师所讲的是以人欲为物,以本性里的真智慧显现出来为知。而以去妄克欲之内功显现,称做格物致知。

  答曰。诚与明德。皆约自心之本体而言。名虽有二。体本唯一也。

  这是印祖在这一篇一开端,就把修学的因果提示出来了。后面的文章,不外乎是发挥这个道理而已。圣贤之道就在诚与明。这两个字在前面讲得很详细,现在不必再说了。诚与明都是讲我们自己真心本体。□

  尤注说:‘诚即惟真无妄之性德。明德即一真湛然之心体。’所以诚与明都是从本性上说的,本性的理体、本性的作用,用这两个字来形容,来解释。那么诚与明,在名字上讲的是两个字,体上是一个。

  知与意心。兼约自心之体用而言。实则即三而一也。

  前面讲格物致知,知、意、心这三个名词,也是从真心理体上说的,诚、明是从两方面说的,知、心、意是从三方面说的。三即是一,一即是三。说是有三,体是一个,那么晓得一而三,三而一了。

  格致诚正明五者。皆约闲邪存诚返妄归真而言。

  两方面三方面,综合起来还不是一桩事情吗?此指明明德之明与诚明之明。“皆约闲邪存诚,返妄归真而言”。什么叫做闲邪存诚?‘闲’是防范的意思。闲邪就是防范邪思、邪知、邪见,我们先要预防。你常常能够提起警觉心,预防邪知邪见不让它侵入,你才能做到诚明的功夫。诚明为什么失掉?就是邪知邪见侵入了。

  其检点省察造诣功夫。明为总纲。格致诚正。乃别目耳。

  讲到做功夫,关系到我们日常修持的事情了,检点、省察、造诣。‘造诣全神灌注不到不罢意。’

  修行一定要成功。从那里做起?明是总纲,明就是真智慧。诸位想想看,世出世间法都是以真智慧为基础,而不是以聪明。世间的聪明与真实智慧不一样,这是千万要把它分别清楚。佛说世间聪明是八难之一—世智辩聪。世智辩聪与真智慧的拣别在那里?应知世智辩聪是有分别、有执著的;真智慧是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作用看起来一样,用心不一样,作用受用也不一样。一个是从分别心生出来的,一个是从无分别心生出来的。

  佛经确实是智慧,真智慧。我们现在念佛经,为什么我们真智慧不能现前?那就是我们仍用世智辩聪来读佛经,所以把佛经也变成世智辩聪了,不但不会开智慧,开不了悟,成就不了。几时我们心清净了,用无分别心来读经,来听经,一看就开悟了。换一句话说,那些开悟的人,会用功的人,我们跟他用的方法似是一样,而用心则全不一样。人家念阿弥陀佛,一句阿弥陀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我们念八十万句阿弥陀佛也消不了一个罪业。他念的南无阿弥陀佛,我们也念的南无阿弥陀佛,为什么效果不一样?人家是以无分别心,真心念的。我们是攀缘心、分别心、杂乱心、希求心、悭吝心,乱七八糟的心在念,怎么会一样呢?当然不相同。如果有人问学佛有什么秘诀?很简单,秘诀就是于一切法当中无心。你在一切法里有心就不行,你一分一毫也入不进去。

  我们细看佛菩萨日常生活形式与我们没有什么分别。《金刚经》表现得尤其明白。释迦牟尼佛发起般若大经,在穿衣吃饭,日常生活当中发起。我们那一个人那一天不穿衣?那一天不吃饭?人家穿衣吃饭,是证无上菩提。我们穿衣吃饭,是造生死根本。那怎么会一样呢?这就是说明了事是一样心不一样。他穿衣吃饭没有心,我们穿衣吃饭有心。穿一件衣服,要讲究什么质料?什么样式?吃饭要适合口味,要挑挑点点的。这就是生死根本。

  诸位想想看,我们穿衣吃饭是不是攀缘,佛菩萨穿衣吃饭是随缘。古德说得好,‘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怎样是造新殃?攀缘就造新殃,随缘就不造新殃。所以大家时常要记住,十大愿王之随喜功德、恒顺众生,是等觉菩萨给我们说的话,修行必须依真智慧为总纲。下面的细目,一一都是以智慧为根本,这就是佛法。如果没有真智慧做总纲,则所修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世间法。

  若是依真实慧随缘,一一法皆是佛法。穿衣吃饭都是佛法,待人接物也是佛法。若用攀缘心,则天天念经、拜佛,弘法利生都是世间法,都是生死根本。用攀缘心弘法利生,依然是生死根本。确实是生死根本,只在人天里修一点痴福而已。

  此处所讲的句句真实。如果在日常生活当中会用随缘,而不用攀缘。则你行的就是‘菩萨道’,修的就是‘无上菩提’。即是古人所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如果法法攀缘,则一切法皆非佛法。祖师这几句话的意思很深,希望我们能依照《了凡四训》来修行,事相上要照这样做。再用随缘的心,那就是行菩萨道,《了凡四训》变成无上醍醐。本来是世间的福报,结果一变,变成出世间无漏的福报。这真是不可思议。所以这一句非常的重要,格物、诚意、正心,是修行的别目。

  修身。正心。诚意。致知。皆所以明明德也。

  这些功夫有深浅,有次第、有目的。其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恢复我们的明德。

  倘自心本有之真知。为物欲所蔽。则意不诚而心不正矣。

  我们的‘意’为什么不诚?‘心’为什么不得其正?就是五欲六尘在面前,我们做不了主,被它牵著走了。换一句话说,五欲六尘是你的主人。你是它的奴隶,它叫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自己没有一点自由,身不由己,为境所转。所以意不能诚,心也不得其正。还是刚才一句老话,心离不开攀缘,所以心被境界牵著走,做不了主宰。随缘就做得主了,不被境界牵走,在万物当中自己作主,这才是诚意正心。见到好吃的,就想把它得到,心就被贪欲境界牵著走;见到好玩的,也想得到,心被好玩的境界牵著走。心那里会有诚?那里会有正呢?甚至于此地有一部很好的经书,我们看了很喜欢,也想得到,这心被佛经牵著走了,心还是不诚,还是不正。为什么呢?佛经还是一物。见到释迦牟尼佛来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心里要是欢喜高兴得不得了,马上顶礼膜拜,你还是博地凡夫,被释迦牟尼佛的幻相,牵著鼻子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禅家说‘佛来斩佛,魔来斩魔’。道理在那里?不被他牵著走,心里头一尘不染。实在给诸位说,要是动一念,佛来我斩他,魔来我斩他,还是被牵著走。既然碍不了事的时候,你斩他干什么?动一念就是攀缘。

  请细细想想这个味道,我们还想真正学佛,真正培养自己圆顿的根性,要从那里修练起呢?要从万境上不动心练起。也就是说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像《楞严经》所谓的:用根不用识。根不会用,用识也不妨,不要用心所。我用心王不用心所,这也就很了不起了,那跟明心见性,就隔一张纸而已,很接近。可是我们现前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真性不会用,心王也不会用,心所当家。展开《百法明门》,五十一个心所当了家。五十一个心所做主宰,所以是处处攀缘,时时攀缘,念念攀缘;无时无刻不在那里造罪业。那一天才能离得了轮回?那一天才能得到解脱呢?纵然是修福,未必是真福,怎么说不是真福呢?我们对于什么叫做福?什么叫做罪?实在是分不清楚。

  往往把罪当做福,把恶当做善,把邪当做正,自己搞不清楚,还以为做了很多好事,这是愚痴,这是无明。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讲,外面邪教很多,拜神、拜鬼的也叫菩萨。有些庙祝来找你化缘,土地菩萨像坏了,请你发发心来修补来修庙。你出了财力,以为做了一桩功德,殊不知那是邪神邪鬼。你出钱帮助他作怪,他造作罪业,他是主犯你是从犯。你自己还以为是做了功德,实际上已经造大罪业了。这是邪正、是非不明。《楞严经》说得尤其好,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这是讲我们佛门里面邪正不分、善恶不辨。佛门以外我们容易辨别,佛门里面不容易辨别。要是没有智慧,没有明德,往往自己以为修很多功德与福报。将来报尽之时,到阎王老子那里,一算帐都是罪业。自己还不肯承认。几时才能觉悟呢?所以这一段特别注重在智慧上。是教我们转世间有漏的福报,而成就出世无漏的福德。无漏福德是无量无边,有漏的福报很有限。这是印祖在序文里大慈大悲,开导我们学袁了凡。要把心境转过来,把世间福转变为出世间无量的大福。这是祖师这一篇序文,立意之所在。

  若能格而除之。则是慧风扫荡障云尽。心月孤圆朗中天矣。

  断恶修善的方法,祖师开导我们:‘明’为总纲。明就是‘智慧’。如果智慧不能现前,再好的方法,还是有问题。智慧不能现前,总而言之,免不了盲修瞎练。这是对学无上菩提而言。菩萨六度中,如果没有‘般若’,其余的五度从‘布施’到‘禅定’,皆是人天有漏福报。修行的目的是要明心见性、要成佛作祖。而其结果,还是在人、天两道享福,这就是自己路子走错了,所以说是盲修瞎练。

  假使我们修学的目标是求人天福报,般若智慧就不会现前。福报能不能得到呢?也未必能得到。我们读完《了凡四训》之后,也许就明白了。道理就在我们凡夫对邪正、善恶、是非,很难辨别。人天福报是要断恶修善才能获得。也许我们自己以为修的是善,断的是恶,殊不知事实恰恰相反;断的是善,修的是恶,将来的果报就不堪设想。所以这一层,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然后才能改造自己的命运。我们在序文里面看得很清楚,皆是指导我们智慧第一。为什么呢?明为总纲。

  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乃至于修身、齐家,这一套都是方法。此地讲得很清楚,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物欲格除。换句话说,我们要做的第一桩事,也就是修行的根本。大根大本是什么呢?先在境界里面学不动心。在一切境界之中,将自己的贪、嗔、痴、慢断除,这就是‘格物’。要从心地格除物欲,只要你做到这一步,你本有的般若智慧就透出来了,纵然不能全部透出来,透出一分就很难得。为什么呢?这一分是真智慧,从此以后有智慧,做为我们修证无上菩提的基础,一切的修为皆得其正,他怎么会不成就呢?所以祖师在这里引用古人两句话教导我们,这两句偈是:

  “慧风扫荡障云尽”,‘障’就是五欲六尘障碍自性智慧德能。好像云彩障碍阳光,智慧比喻大风,把云彩吹走,障碍没有了,智慧一透出来障碍就没有了。

  “心月孤圆朗中天”,这句容易懂。明月中天,才能将一切事物真相照得清清楚楚。

  此圣人示人从泛至切。从疏至亲之决定次序也。

  这是自古以来,佛、菩萨、祖师大德们教人修行的次第,千万不可疏忽。我们修行功夫不得力,研教之所以不开悟,就是把顺序弄错了,所以路走不通,越走越艰难。到后来多少同修们,连信心都丧失了。原因就是没有按照祖师指导的顺序。换句话说我们将纲目颠倒了,乱了头绪了。印祖在此地,把我们向来修学的毛病给我们点破,指出一条道路来让我们走,确实古德是如此。

  “从泛至切”,‘泛’是泛泛,慢慢走上切实。

  “从疏至亲”,‘疏’是疏远,‘亲’是亲切。这是一定的次序,不容忽视。

  若穷尽天下事物之理。俾吾心知识悉皆明了。方能诚意者。则唯博览群书。遍游天下之人。方能诚意正心以明其明德。未能博览阅历者。纵有纯厚天资。于诚意正心。皆无其分。况其下焉者哉。有是理乎。

  这一段话说得很好,就是说明‘格物’的大意。一般人把格物讲错了。错认‘格物’就是要研究天下万物的道理。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常讲的博学多闻。博学多闻毕竟是少数人,这样说起来,成圣成贤只有少数人有分。佛在经中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当成佛’,那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个希望了?所以祖师在这里说得非常明白,‘格’是格除的意思,‘物’是物欲。你要懂得这个讲法,我就是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格物致知也能做得到。可见得圣人之法乃是人人有分,不一定要博学多闻的大学问家,他们才有分;不认识字的人也有分,没有念过书的同样可以做圣做贤、可以成佛做祖,这就是把这道理说明白了。

  假如是要“穷尽天下事物之理”,这是过去一般人解释‘格物’的说法。格物致知而后才能做到诚意正心。照这个讲法,只有博览群书。博览群书还不行,还得要遍游天下。所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种人可以够得上格物致知的条件,确实有很多人有这种误会。这种说法我们细细想一想,不是圣人说的。圣人的意思,这个‘格’确确实实是‘格除’的意思,唯有格除物欲,我们清净心才能现前,清净心中自生智慧。

  诸位读《六祖坛经》,你看六祖大师对忍大师讲:‘惠能心中常生智慧。’他一个字也不认识,他心里面生智慧。他为什么生智慧呢?就是他将格物的功夫做得很深,离相离念,心地清净,所以他心里生智慧。我们凡夫所以不能生智慧,智慧不能现前,就是被物欲所盖覆住了。物欲盖得愈多,往外面透的智慧就愈少。物欲盖得愈薄,透的智慧就愈多。无论是透的智慧多少,我们都是为物欲所障碍了。凡夫、小乘、权教菩萨皆不例外。到什么时候物欲(贪嗔痴)真正从心地里面断除;就是世间万法,乃至于出世间的佛法,你做到了一尘不染,佛菩萨在你面前,你的心地也如如不动了。这个时候,才可以说格物的功夫到家。为什么呢?本性里面的真智慧,毫无障碍地透出来,这是我们应当要明白的。序文里面所讲的纯厚的天资,就是佛经里面常讲的善根深厚。《弥陀经》里面讲的多善根、多福德的意思。

  《弥陀经》里面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所以一定要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只要心地纯厚,这种人修道,比那些世智辩聪要容易得多。所以对于诚意、正心、格物、致知的功夫,这些人比世间那些有学问,博学多闻,行万里路的反而来得快,来得踏实,绝不是没有分。这一段话,是印祖从反面给我们说的。

  然不深穷理之士。与无知无识之人。若闻理性。多皆高推圣境。自处凡愚。不肯奋发勉励。遵循从事。

  这里面也说这些毛病,我们细心观察这些毛病,确实是很多。‘穷’是追寻究竟,直穷到底之意。这就是对于理论的探讨,应当要追根究底。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一定要彻底的明了,这是有智慧的人。“与无知无识之人,若闻理性,多皆高推圣境”。

  这两种人:一种人对于理性没有深究,确实是很多;一种是无知无识的人。这两种人,我们要是跟他谈到理性,宇宙人生的大道,讲到佛性,讲到佛法。他往往不敢承当。以为那是佛菩萨才能做到,我是凡夫怎么能做到?“高推圣境”,实际情况还没有搞清楚,自己就先认为不行了,认为自己做不到了,这是“自处凡愚,不肯奋发勉励,遵循从事”。

  尤注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即无思无虑点尘不染之心。如具此心则亦大人而已矣。’此处所说的大人,可以解释为佛菩萨。佛菩萨跟我们有什么差别呢?佛菩萨的心是清净的,是一尘不染的。‘尘’是什么?就是前面讲的物欲。物是一切的物相。‘欲’是欲望,是贪嗔痴,‘欲’是烦恼;五欲六尘,一执著心里面就产生欲望,就不清净,心地就为其染污。‘大人’是佛经里面讲的大丈夫,佛菩萨的本事就是心地永恒不染。物相有没有?物相有,这五欲六尘的相是有的。功夫要自己做,要在这里面训练著不染著,不染就是不起心动念。此地比喻赤子之心。‘赤子’是小孩,多大的小孩呢?两三个月的小孩,他对于一切物相不动心。在菩萨行里面有一种修行法,叫‘婴儿行’。

  诸位顾名思义,就可以体会到,怎样修菩萨行呢?看那婴孩,你就学他。他不会说话,也不会攀缘,他对于一切境界的好丑,都不起分别心,这就叫赤子之心。所以赤子之心,讲老实话我们那一个没有呢?个个都是从这儿来的,可惜保持不住,年龄稍微大一点,赤子之心就丧失了。那真正是佛心,真正叫清净心,丧失了。“自处凡愚,不肯奋发勉励,遵循从事”。

  尤注说得好:‘狂夫欺慢。如何有入道因缘。多众自疑。竟忘却本来面目。’这两句话有责备、感叹的意思在。可见得我们本来不是凡夫、本来不是愚人,就是因为“高推圣境”,以为那是圣人的境界,我们做不到,真正是自暴自弃。就是自卑感所造成的,以为我们不如佛菩萨,甘心当凡夫,甘心情愿做个愚痴人,所以不肯奋发。因此随波逐流,遵循从事,我们看现前多数人,是在这个境界当中随业流转,当然是凡夫。对于这些人有什么方法来劝他回头呢?你要以佛法的理论来跟他讲,办不到。为什么呢?他以为那是佛菩萨的事情,我不敢当。这才不得已用另外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底下所讲的。

  若告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或善或恶。各有其报。

  讲因果报应,他能接受,他就害怕了。这是佛度众生的一种善巧方便的法门。‘报应通三世’。三世是指过去、现在、未来。果报是通三世的,‘现在时期为至暂’。这是我们俗话讲的现世报,现世报时间不长,一生当中就能看得见的。‘过去未来时期则甚长’。有多生多劫种的因,现在果报现前了;或者是多生多劫种的因,我们现在还没有受报,未来世缘成熟才得果报,这种情形多的是。现在造的因,现在就受果报,这是现因现果;现在世造的因,来世受果报,这叫‘生报’;或者是现在世造的因,多生多劫以后再受报,这叫‘后报’。大家要明了,佛法里讲的三世因果,事、理说得非常透彻。可知三世因果主要是劝导中下根性的人,可以由此入道。

  ‘藏经中所载因果报应之事。往往有经多生多劫。而酬偿夙债者。’诸位要是查《藏经》,单找这些因果报应,也是相当难的一桩事情。为什么呢?这些事情散在诸经论中。古人把经论里的因果报应摘录出来,编成一本书,你只要看这本书,就把整个《大藏经》的因果报应都看到了。这部书的名字叫《经律异相》、《法苑珠林》,这两种书里面都是摘录编成的,只要看这两本书就都看到了。但是这两本书的份量都相当大。我们都想看。单是《法苑珠林》就有一百卷,份量差不多等于《华严经疏钞》,《经律异相》有五十卷。所以份量都相当的多,这是佛在经典里面讲三世因果的事。

  ‘身口意三。所作诸善诸不善业。缘熟时至。一一自食其报。报尽方休。’这几句话我们确实要牢记在心。身、口、意是指的三业。我们身、口、意天天在造,时时刻刻都在造,所造的业,有善、有恶。有非善非恶的无记业,善业与恶业都有果报。什么时候果报现前呢?缘熟时至。我们所造作的在阿赖耶识里留下业因,因变成果,当中要有缘。什么时候机缘成熟了,果报就现前,绝对不会没有报应的,换句话说,有因一定就有果。也许同学们要问,成佛以后还有没有果报呢?成了佛以后依然不免,释迦牟尼佛在世,示现三个月马麦之报,成了佛还要受果报。不过成佛受果报,或者已经证得阿罗汉以上的果位受果报,与我们受果报不同;我们受果报感受到苦,而他们受果报没有这个感受,为什么没有感受呢?他对于前因后果都明白。

  举个例子来讲,我们不晓得因果报应,我们今天身上带的钱财被人偷了,心里很难过,很烦恼。这就是苦受。佛菩萨受果报,知道这是自己前世造作偷他的因,今天被他偷回去了,还他的债就没有事了,心里有乐受,没有苦受。一报还一报,清清楚楚。所以说,悟了以后,只有还债再不欠债。还一笔,心里就舒服一层,他愈来愈自在。心地确实是清净平等觉。

  我们凡夫迷惑颠倒,一面还债一面又欠债。欠的比还的更多,永远还不尽,苦不堪言。这是举个比喻来说。所以说‘报尽方休’;报尽就是还完了。但是真正讲到‘休’,那是要般若智慧现前,才办得到。换句话说,自己不会再造业了。

  古德给我们讲的:‘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随缘消业,消业就是还债,不再欠债了。心地真正到清净,一尘不染,这个时候,只有还债。随缘跟攀缘不同,‘随缘’是菩萨行,‘攀缘’是凡夫行。随缘就是普贤菩萨所讲的‘恒顺众生’,‘恒’就是永远是这个样子。永远都是顺著众生,这才能消得了业;你不能随顺,就动心了,动心就造业。所以要想不造业,就学著随缘不要攀缘。我们想做一桩善事,攀缘做一桩善事好不好呢?古人告诉我们说,‘好事不如无事’。无事,心地是清净的,你做一桩好事心不清净。可见得我们真要想做到心地清净,唯一的办法—要随缘不执著才能办得到。

  ‘众生障重欲深。昧却本明。’‘障’是讲业障。业障太重了,欲望太多了。所以本性里的智慧光明失掉了。‘逐妄造孽纷纷扰扰。无时无处不在迷境。处火坑而不觉。遇怨怼而不知。’火坑是指三界,三界六道就是火坑。如《法华经》所说的三界火宅,那有安稳处呢?遇怨怼而不知,误将怨家对头当做亲人。‘千秋长夜万劫沉沦。可怜亦可悲已。’

  这是说众生相。不但指现前人道,还包括诸天在内的六道众生都是这个样子。所以因果报应是一切事实的现象,作用非常广大。对中、下程度人,讲因果报应的道理,容易体会容易接受。

  则必畏恶果而断恶因。修善因而冀善果。善恶不出身口意三。既知因果。自可防护身口。洗心涤虑。虽在暗室屋漏之中。常如面对帝天。不敢稍萌匪鄙之心。以自干罪戾也已。

  我们读了这一段文字,知道修道先决的条件,要深信因果,他才肯认真修行。如果拨无因果,根本就不相信因果报应,那就没有办法了。讲高深的理论他不懂,不能接受—他以为那是佛菩萨的事情,凡夫办不到。那么讲浅一点的呢?因果报应他又不相信,他以为是神话。这样的人佛菩萨也没有法子度他,在佛经里,称为‘一阐提’。‘一阐提’就是没有善根的人。

  如果你不想得恶果报,那么你必须先断恶因;不造恶因,当然就不遭受恶的果报。试问那一个人不希望好的果报呢?好的果报从那里来?由善因来。可见得我们要想离开不好的果报,得到如意的果报,就必须要懂得断恶修善才能获得。断恶修善的重点在身、口、意三业,因为造善、造恶,都离不开身、口、意三业。‘身口意三业。简言之。各各都能为十善业及相反之十不善业。详大乘戒律中之《十善业道经》。’

  这里举出修行的纲领。众生身、口、意种种造作无量无边。佛将我们身、口、意的造作,归纳为十大纲领。所谓身三、口四、意三。称之谓十善业道。‘身三’是身体的造作,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这是身的三善业。‘口四’是言论四种造作,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这是口的四种善业。‘意三’就是心里三类念头,不贪、不嗔、不痴,这叫做意的三善业。这就是《十善业道经》里所讲的,十种善业的功德果报。十善业反过来就叫做十恶业

  。这是佛为众生指出善恶的标准。我们身、口、意,一动念、一造作,就要想到这十条。我所造的是属于善业、还是属于恶业呢?那么善恶的果报自然就明了了。佛菩萨以这样的法门,来接引中下根性的众生,入菩提大道。 

  所以断恶修善是大乘佛法里的根本法门,无上菩提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我们如果深信因果,深信报应,就可以入大乘之门了。

  “既知因果,自可防护身口,洗心涤虑”。‘心’就是意,你对于身口意三业,自自然然懂得防护了。换一句话说你就知道改过修善。“虽在暗室屋漏之中,常如面对帝天”。

  ‘君子戒谨恐惧。虽处暗室中。觉(也好像是)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常若有多人监视然。常存明明在上鉴察不爽意。’古代的中国人,对于天非常的尊敬。民间所称的玉皇大帝,佛门称为忉利天王。‘帝天’,如同对玉皇大帝四天王一样。“不敢稍萌匪鄙之心”。‘匪同非、鄙同丑’。不敢稍存非理之心,不敢稍存丑恶之念。当然就也不敢做恶事,这才能断恶业。

  “以自干罪戾也已矣”。‘干’是干犯。‘戾’就是罪过,就是常如面对帝天,面对大家,不敢故意造作恶业。

  此大觉世尊。普令一切上中下根。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之大法也。

  大圣大贤、佛菩萨度众生,也不舍弃这个法门。这个法门对于中下根性的人很有效,上根利智,也不例外。上根利智通常讲,偏在心性的理论上,后面有两句话说得好—‘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因果’。这是对上根利智的人讲的。所以上根人没有不相信的,他的信心比中下根性的人要坚固得多了。为什么呢?他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的修行必然是如法的。

  尤注说:‘大觉究竟真空实相。彻底尽源。更无遮障之谓。’‘大觉’,是指佛。‘究竟真空实相’,‘究’是穷究,‘竟’是毕竟,圆满的意思。对于真空实相的理体。‘彻底尽源,更无遮障之谓’,这是大觉。这是从大乘佛果上讲的。

  ‘凡夫不觉悟。声闻自觉不觉他。菩萨自觉亦觉他。但功行未圆满。’这是说明佛、凡夫、小乘菩萨之所以不同处。‘惟诸佛如来自觉觉他皆圆满。故独称之为大觉。世尊乃佛之尊号。以佛具足万德。为一切世界所尊奉。故曰世尊。’佛为究竟圆满之大觉,为一切世间所尊敬。他以圆满大智,教化众生,普遍令一切上中下根,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之大法,就是深信因果,断恶修善的法门。

  然狂者畏其拘束。谓为著相。愚者, 防己愧怍。谓为渺茫。除此二种人。有谁不信受。

  这是说,那些没有善根、拨无因果的人,你给他讲深讲浅都不能接受。我们现在要反过来问,别人接受不接受与我们自己不相干。他做佛,他做他的佛,他堕地狱,他堕他的地狱,与我无关。问题是自己怎样?这才是接受佛度化的真正紧要处。所以佛所讲的一切经论,必须看作是为我一个人讲的;佛所制定的戒律,是教给我一个人修的,与别人无关,我们要这样的直下承当,才能够得益,才不致于造业。要是不能这样直下承当,常看某人破了戒,某人做了坏事,你口里讲这些话,就是口的恶业。你意动了这个念头,是意的恶业,外面境界一动就在那里造恶业,这叫迷,这就是不觉悟。须知外面善与恶与我们不相干。我应当怎样呢?‘如如不动、了了分明’。了了分明是不迷,如如不动是不造业。心地清净不染,不为外面境界所动摇,这才叫做会修行。这两句话很要紧,我们要常常检点反省。

  ‘狂者’,是指狂慧之人。所谓狂慧,多半是指世间聪明智慧的人,世智辩聪者。这一类的人对于佛的经典非常喜欢,认为这是哲学,很有道理。可是一提到戒律,孔夫子的礼教,他就不愿接受。戒律比礼教还严格。以为这是不合时宜的生活教条,又何必学它,学它的理论就好。这样的人,也大有人在,总是自以为聪明,认为戒律是三千年前,外国人的生活规范,我们何必要遵守?佛经的道理不错,我们可以学学、可以看看,戒律用不著,三代之礼都不同,何况是外国的古礼。我们是现代人,何必要学古时候的礼节呢?现代人见面最敬礼是三鞠躬,我们何必还要跪地顶礼呢?这即是狂者。以为戒律是约束我们、拘束我们的。反而说那些持戒的人著相。《金刚经》里讲破相,要离相修行,何必执著戒律,死在戒相之下,有没有真正死在戒相之下呢?真有!不是没有。但是对于那些持戒的人,也未必完全都著相,里面还有极高明的人,他不著相修一切善。

  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有许多是古佛再来的,绝大多数都是明心见性的人。他为什么还要斤斤在戒相上计较呢?那是唱戏表演给我们看的。换句话说,我们还没有明心见性,著相修行对现前有好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纵然不能成佛作祖,绝不会堕三恶道,不受恶的果报,这有什么不好呢?所以不可被那些狂慧之言所蒙蔽,也认为似是而非的理论很有道理,就把戒律看轻了,这是错误的。这是第一类人。第二类人,是他自己亏心事做多了,心里有鬼,“愚者防己愧怍,谓为渺茫”,他不敢提戒律,一提戒律,就觉得自己一身都是罪过。但在表面上又不好意思说,说了难为情。因此一谈到戒律,就说善恶果报之事渺茫,不足凭信。这个论调与前面不太一样、意思是一样的。都是不能够接受,而不肯断恶修善,这都是护短,自己有毛病、有短处,而不知悔改。祖师给我们讲:除了狂、愚这两种人之外,有谁不信受呢?那一个人不相信因果报应呢?

  ‘人惟苦不知愧耻耳。知愧便不敢遂过。知耻便不敢因循。有愧耻之心。即为其人入道因缘。’

  尤注在此说的愧耻心,就是佛法讲的惭愧。有惭愧心的人,就有入道的因缘。换句话说,不知道惭愧的人,入道就很难。至于因果问题,下文引梦东襌师的两句话,说得非常之好。

  故梦东云。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夫心性。此理势所必然也。

  梦东禅师此言,是说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上根利智,他绝对不会不相信因果报应的。就是中下根性,能够深信因果报应,他将来一定能明白心性之学,与上上根相同。换句话说,他也能明心见性,也能成佛作祖。小注有梦东禅师简略的介绍。梦东大师的集子,也流通相当的广。

  印祖引用梦东禅师这两句话,非常的重要。实际上就是祖师开导我们,学大乘佛法的人,乃至于到佛法的最上乘,也不能离开‘因果’。

  “善谈心性者”,这是指禅宗的大德,所谓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这在大乘法里是最上乘者。禅师说这一句话,并不是没有依据。我们在《藏经》里面可以去考察得到,历代一些祖师大德们的语录,确实是这样的。凡是真善知识,绝对不会背弃因果的。我们以近代,虚云老和尚来说,有不少同修看过虚云老和尚的《法汇》,但是老和尚在圆寂前的两、三年,也就是最后的遗教—《方便开示录》,自始至终都是教我们注重因果的道理。念佛求生净土。

  尤注说:‘梦东禅师为前清乾嘉间法门第一人。’干、嘉是指的年代—乾隆、嘉庆年代的人。法门中第一人,这是推崇他。在当时佛教里是一代的高僧。他本来是禅宗的祖师、禅宗的大德。他以禅宗祖师的身分,大力的弘扬净土。因为净土法门才是真正的三根普被、利钝兼收。‘晚年退休。直隶怀柔县红螺山资福寺。莲风大扇。遐迩向化(遐迩是远近)。道俗归心。迄今净因广植。法门中咸推红螺寺。为中国黄河以北。第一念佛道场。有《彻悟禅师语录》(彻悟禅师就是梦东禅师)刊行于世。言言金石字字牟尼。今日方便摄心之化。流布益广。师之宏法功德无有限量矣。’

  彻悟(梦东)禅师也是净宗的一代祖师,确确实实对于净宗贡献很大。北方之有念佛法门,是他老人家一个人提倡弘扬。犹如晚近印光大师,在苏州灵岩山的道场一样。这两句话,非常有名:“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

  ‘过去所造为因。现在所受为果。现在所造为因。未来所受为果。’这四句话是告诉我们因果通三世。故菩萨畏之。

  尤注说:‘苦乐因果皆由自心之所感。十方三际一切事相无一不发生于瞥尔妄动之生灭心中。亦无不消除于本来清净之真如心中。一毫端上纳尽华藏世界。事相无量无一而非因果。无量因果无一不出之于心性。心性不易见。即可借因果以见之。’

  这是将因果与心性的道理,讲到了极处。心性是讲‘体’,而因果是讲‘相与用’。在《十四讲表》里说的体、相、用。所谓体,就是讲心性,心性是十法界依正庄严的本体。因与果,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相、用。这个关系怎么能分开呢?如果要真正懂得其中的关系,就晓得心性与因果是一而二、二而一,一体之两面。

  修持若是偏重在心性上,不谈因果、不理会因果。则心性的道理也不能透彻,这是必然的,因为理与事是分不开的。如果我们真正要在理性上通达,事相上绝不能舍弃。这一句话是对上根利智的人讲的,下面一句合起来看则是三根普被。我们没有那么高的天分,顿悟明白心性的道理确实不容易。但是我们从事相上下手,可以说人人皆有分。我们都读过《弥陀经》。《弥陀经》的极则就是说心性的道理。但是带业往生的事相,完全是因果感应。阿弥陀佛在因中发的愿是‘因’,现在修成极乐世界是‘果’。我们现在深信净土法门,发愿求生是‘因’;将来报身尽了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往生是‘果’。诸位必须要深信这个法门,佛法殊胜的功德利益,才能获得。

  深信因果将来一定可以明心见性。只要往生极乐世界,纵然是下品下生也能证得圆满佛果。经上说往生极乐世界,就证得三不退。证三不退是经上讲的一生补处菩萨,这岂不是人人都有份吗?到了补处菩萨才大明心性,不是小明,大明是究竟圆满的明了。我们娑婆世界是苦因苦果,极乐世界是乐因乐果。在这个地方,果报我们不必重视,须要看重的是在‘修因’上。由修因上来说,这一本小册子,就是教我们造‘乐因’,后来的果报当然就是‘乐果’。但是不善于修学的,像袁了凡居士,他所造作的是苦乐相对的乐因,将来果报还是在娑婆世界,人、天两道享福。而人、天两道的福报,是万万享不得的。

  享福就容易迷惑颠倒,人间再大的福报,你能享几年呢?纵然活两百岁,也不过是两百年而已。两百年享完了以后怎么办?依然六道轮回。这个事情太可怕了,太可悲了,所以说人间天上的福报我们都不要。我们修什么才是真正的乐因呢?修净业。什么叫净业?所谓‘净业’就是在断恶修善之中,以至诚心、清净心,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断恶修善的目标是在自己心地清净,除此以外什么都不求。正如同《弥陀经》讲的,我们念佛主要是在求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清净心,这是无漏的善法。这一种的业因与西方极乐世界的果报才相应,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假如我们不懂这个道理,断恶修善祈求人天福报,那也能得到。但这么一来我们一生修行所下的苦功,也不过换得来生享一生福而已。这实在是得不偿失。而享福没有不迷惑颠倒。所以享福报当中又造无量罪业,这是我们特别要警觉的。

  菩萨就懂得,这个心在最初一动的时候,就能知道后来果报是否清净?这是与我们凡夫不相同的所在。十方三世一切事相,皆是讲的‘果’。有果必有因,这个因、没有一桩不是由我们心地最初一念的生灭心中,现起十法界依正庄严。明心见性之后,这是讲成佛了。成了佛之后才明了真心理体上本来没有一切妄相。这个道理虽然很难懂,但是不能不懂。我们在讲堂里面,大经大论上常常讨论这问题,常常提起这个问题。一遍、二遍,十遍、二十遍,我们悟不过来不要紧,千遍万遍必然有个悟处。这是我们应当要明了的。所以经一定要多看,一定要多听。目的就是要开悟。

  我们早一天获得清净心的现前,然后才晓得,像《华严》里面所讲的无障碍法界。此地举了一个例子:一毫端上纳尽华藏世界。这一个例子是指的事事无碍的境界。由此可知,不但在我们六道凡夫境界里,六道以外四圣的境界中,也就是说整个十法界的依正庄严,没有一桩不是因果感应的道理。成佛有成佛之因,作菩萨有作菩萨之因,三途有三途之因,这是我们要明白的。明白之后,十法界就可以随意选择,我希望到那一个法界,我就造什么样的因。换句话说,十法界里就可以自作主宰了,就不会随业力漂荡了。

  《了凡四训》就是教我们在境界里作主,改造命运。而凡夫没有一个不随命运转移的,那一个人能逃得出命运呢?能逃得出命运的,过去讲只有修行人。所以看相算命的,他不给修行人看,为什么呢?修行人的命相看不准,就是他自己能改造。如果修行人被看相算命的算得很准。还对看相的夸奖几句。自己还不晓得反过来惭愧。修了这么多年,还是在命运手中,一点都没有转过来。

  袁了凡是个凡夫俗子,都能扭转命运。我们是佛门四众弟子,要不能改造命运,那还谈什么修道呢?无论在家、出家,学佛第一步就是要改造自己命运。这是祖师特别提倡、流通本书的用意所在。也就是给我们在佛法里面,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后大、小乘的经典,我们才能得受用。末后一句说:“此理势所必然也”,这个道理势在必然。

  须知从凡夫地。乃至圆证佛果。悉不出因果之外。有不信因果者。皆自弃其善因善果。而常造恶因。常受恶果。经尘点劫。轮转恶道。末由出离之流也。哀哉。

  这几句话是祖师对于一般凡夫的悲痛与感叹。由梦东禅师的两句话,我们就明白了。因果的道理,凡圣皆不能避免,皆不能超越。现在先问我们自己相信不相信呢?如果能相信因果报, 应,这一种人就是经上所讲的多善根、多福德。不相信因果报应,那是少善根、少福德。不信因果他就不肯修善因,不修善因就是自己放弃可以得到善果的机会。这真叫做自暴自弃。在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注意,断恶修善是我们本分上的事情,我们应该要这样做,至于善的果报根本不要理会。求富贵、求功名、求长寿、求多子孙,一概都不要求,你的善因厚了,自然就报得了,何必要求呢?如果你要求,那个善就不是真善。古德教我们‘只问耕耘,莫问收获’。只问修善因,不理会善果。对于果报不必去理会,善积厚了,果报自然现前,这多么自在!不相信善恶果报的,必然是常造恶因,常造恶因的人,恶业成熟,焉有不受恶报的道理。果报不可思议。印祖在此地给我们讲,“常受恶果,经尘点劫”,常受恶报。‘尘点劫’是指时间之长。

  尤注说:‘劫最长时间也。一千六百八十万年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历第一中劫曰成劫。历第二中劫曰住劫。历第三中劫曰坏劫。历第四中劫曰空劫。循环往复多不胜计曰尘劫。’‘尘’是指微尘。成、住、坏、空四个中劫合起来称为一大劫。这就是说明我们要是不相信因果报应,依然造作恶因,没有不堕恶道的。一堕恶道,苦报的时间就太长了。我们学佛的同修们,要想在这一生真正有成就,必要从深信因果上做起。换一句话说,最低限度的好处是不堕恶道。这是给那些凡夫俗子,没有志气的人所讲的。对于真正聪明智慧有志气的人说,最低限度也要带业往生,这才不辜负自己,不辜负佛菩萨教诲之恩。果然能带业往生,现前我们所做的正助双修。所谓正修—二六时中佛号不间断,忆佛念佛,一切时、一切处,心上只有阿弥陀佛。助修则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也就是这一篇给我们讲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断恶修善,不希求一切福报。求什么呢?只求临命终时心不颠倒,这就决定可以带业往生了。这样修学正是再稳当不过的,决定可以成功。如其不然,纵然来生享人天福报,刚才说过了,福报享尽了还是免不了轮转恶道,这是很可怕的事。须知‘众生以善恶业力轮回六道。一天道。二人道。三阿修罗道。四地狱道。五饿鬼道。六畜生道。地狱饿鬼畜生为三恶道。’“末由出离之流”。这就是讲我们六道生死凡夫,不相信因果报应,所以才出不了轮回,是很值得哀伤的。

  圣贤千言万语。无非欲人返省克念。俾吾心本具之明德。不致埋没。亲得受用耳。

  此处说的圣贤,包括世出世间。世间的圣贤人和出世间的圣贤人,都是这样教导我们。所以说千言万语,目的只是一个,教我们反省、教我们克念。反省是慧,克念是定。反省是看破,克念是放下。念是什么呢?‘妄念’。克服自己的妄想念头。妄念能够熄灭,真心理体才能够现前。而真心里面本具之光明,在佛法里称般若智慧,孔夫子所说的明明德,才能现前。换句话说,性体本具的光明德用,才不致于埋没。

  “亲得受用”。‘亲’是亲自。你能得到理体上的受用,就像诸佛菩萨的受用没有两样。这种受用,是指的法身、般若、解脱,这就是亲得受用。你证得清净法身,证得无量的智慧、无量的神通、得大自在,这是圣贤垂教的目的所在。

  但人由不知因果。每每肆意纵情。纵毕生读之。亦止学其词章。不以希圣希贤为事。因兹当面错过。

  这几句话很值得我们警惕。圣贤书现在人读的固然不多,但我们的同修可以说人人都读过。纵然没有读过世间的圣贤书,佛教的经典、祖师的语录,这是出世间的圣贤,我们读了不少年。但是我们的法身、般若、解脱,有没有亲得受用呢?如果三德秘藏还没有现前、还没有得到受用,原因在什么地方?这里就给我们说出来了,把我们的毛病诊断出来了,我们的毛病是不相信因果。口头上说因果,这是没有用处的,为什么?身心还是肆意纵情、六根放逸,这就不相信因果。

  经上佛教我们应怎么作,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却没有依教奉行。佛说的是一桩事情,我们自己做的又是另一桩事情。我们的心行与佛的教诲不能相应,还是肆意纵情。这样的心态,纵然读之,不要说读一年两年,就是念一辈子也是枉然。何以故?这样念一辈子经,也不过学其章句而已。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发心要做菩萨、要做佛,所以不能成就。

  ‘希’是希望,希望做圣人、希望做贤人。‘圣’就是佛,‘贤’就是菩萨。我们反过来问自己,有没有发这个心?我要做佛。什么时候做佛?这一生就要做佛,不必等来生,现在就要做佛,要发这样的心才行,这样才能得受用。要是不发这样的心,大乘经典、世出世间圣贤的教训,焉有不当面错过之理?这一句话点破我们四众同学的毛病。我们应该要觉悟。下一段归结到本文了,替这一部书作的序文,就不能够离开这一部书的宗旨。

  袁了凡先生训子四篇。文理俱畅。豁人心目。读之自有欣欣向荣。亟欲取法之势。

  袁了凡先生,这四篇文章,是他教儿子的家训。在文字上、在义理上,都能够达到通畅无阻、豁人心目。就是佛法里讲的‘开悟’。只要你认真去读,都能够叫你开悟的。“读之自有欣欣向荣”,这里的欣欣向荣,是以植物来做比喻。就是自然生起远恶向善之心。尤注说:‘指心地上一片生机。’确实有这个味道在。“亟欲取法之势”,念了之后,你心里就会起效法之心。了凡先生这样做是对的,我也应该这样效法。他能够改造命运,我为什么不能?不但我们能,我们要比他更殊胜,我们前途比他更光明。因为我们藉这个基础,可以直接入大乘佛法。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修学大乘佛法也是落空了。在弥陀法会中,我向诸位强调—‘念处、正勤’。四念处、四正勤要不晓得怎么修法,读《了凡四训》就行了。有《了凡四训》,就可以代替了。四念处、四正勤,你看看这多么重要。要是没有这个基础,我们五根里要具足前面三根,才能带业往生。像植物的根生在那里?根生在土壤之中。要是没有土壤,那个根生在什么地方?土壤是什么呢?就是念处正勤。换句话说,就是《了凡四训》。

  我们现在学的大乘佛法没有立足处。所以我才普劝同修们,先修《了凡四训》,这太重要了。好比我们心里面,想兴建高楼大厦。得先找地皮。《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就是土地。把土地找到了,再盖房子才有可能。土地没有找到,在什么地方盖房子?因此这两本书是我们当前不可或缺的课程,应该积极的取法。

  洵淑世良谟也。

  ‘淑,善也。言此书具改善世道人心之伟力也。’这一句是极力称赞这部书,这部书确确实实具有改造世道人心的力量,也可以说这一部书是修行成佛作祖的根本。

  永嘉周群铮居士。发愿流通。祈予为序。

  此处说出流通这一部书的因缘。什么人发心流通呢?永嘉就是现在的温州。温州有一位周群铮居士,他发心流通。将这一部书重新翻印,赠送给十方结缘。请求老法师给他做一篇序文。序文就是对这部书里面的要义,以及功德利益作一番介绍。

  因撮取圣贤克己复礼闲邪存诚之意。以塞其责云。

  这是祖师谦虚的话。‘撮取’是仅举大要。“圣贤克己复礼”,尤注说:‘战胜私欲之谓。即孔氏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之修省工夫。’这是儒家教诫学人用功的方法,在佛法上就是离一切相,《金刚经》教我们:不要取相,不要著相,也是这个意思。这是讲的克己功夫。此地孔氏是指孔夫子教诫学人。‘毋意’的‘意’,我们用佛法的名相来说,大家更容易懂。‘意’就是意识,再说得粗浅一点,就是分别心。就是第六意识。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要用第六意识。你看看孔老夫子,他不是不懂,他讲的跟佛法没两样。佛教我们离心意识。这就是离意识—第六意识。‘毋必、毋固’,这个必与固。‘固’就是固执,‘必’就是一定要这样。这两个字可以说就是末那识。必与固都是执著,在境界当中,一切不执著。最后一个毋我。‘毋我’就是忘我。在佛法里就是破我执,破人我执、破法我执,岂不就是离末那识?你看看与佛法离心意识参,有什么两样?参禅要离心意识,研教也要离心意识,念佛还是要离心意识,才能明心见性。

  “复礼”,说实在的话就是见性的境界。‘性’是讲的体,‘礼’是讲的用。是从相用上说的,得其相用必然见性。孔夫子为什么多礼?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多礼?对待任何人都恭敬,佛教我们一切恭敬。真正有礼貌,丝毫不欠缺的是圣人,有体有用。如果说世出世间,一些大德们,学问增长、道业增长,却贡高我慢,瞧不起人。这就颠倒行事,绝没有这种道理的。愈有智慧、愈有修持,对待众生是愈谦虚。你从谦敬当中,才能真正体会到智慧光明。

  如果说学问增长了,脾气也大了,贡高我慢习气增长了,这决定没学问。在佛法里面讲那是世智辩聪—八难之一,他已经遭难了。也就是说他不是走的佛道,他已经落到魔道里面了,决定不是佛,决定不是在正法上。

  ‘复’是‘回复恭敬’。可见得从前不知道恭敬,明心见性之后才知道恭敬、才晓得平等、才知道谦虚。懂得尽量把自己压下来,抬举别人。一切众生皆是佛,一切众生皆是善知识。‘恭敬可谓之为无形之礼服。’从这些地方也可以勘验我们自己的功夫。我们对一切人、对一切事、对一切法,我们谦敬之心是不是在增长?傲慢的习气是不是天天在断除?这是很值得我们检点反省的。假如我们傲慢习气在增长,谦敬的功夫没有进步,自己就要觉悟,我们没有在菩提道上。换句话说,在佛法里面,无论学那个法门,一定有过失、一定有毛病。道业不会增进、善果不会现前的。怎样知道自己是不是在道上,就用这个功夫就行了,不必请教别人。别人都说客气话、都恭维你,为什么呢?说真话的人很少,听假话我们欢喜,口里说的是一桩事情,心里面想的是另一桩事情。我过去不懂,人情世故知道的少,就犯这个毛病。现在有人请教我,我就恭维、不敢讲真话。

  以前有一个同戒的戒兄弟,感情非常好。他讲经,我也在下面听。讲完了以后,他说:‘我讲得不好的地方,请指教、指教。’我就以为是真话,就告诉他,你那个地方有毛病要改过。他脸马上就红起来了,眼睛瞪著我,不高兴了。我就说:‘你讲的很不错,很好!很好!’只好讲客气话。从此以后我再不敢说实话。在这种情形之下,我请教别人,别人也一样恭维我,说假的,不会说真的。我们怎么能有进步呢?真正要想求进步,只有自己反省。自己检点。不要检点别的,就这一桩事情就行了。我是不是做到一切恭敬?是不是把贡高我慢的习气,天天在减低?就这么两桩事情,就能够观察得出。我们是不是在菩提道上,我们在道业上是否天天精进。

  尤注说:‘防闲邪念。使勿踰越范围。防心如防贼之意也。’“闲邪存诚”,‘闲’就是防止的意思。这在《十善业道经》里面常说的,防意如城。这个‘邪’是指邪思邪念、邪行邪说。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防,念头一起来就要觉悟,提起觉照的功夫,知道我这一念是善念或是恶念。念头不起则已,一起就晓得这个念头是善念、是恶念,将来果报是善报是恶报,立刻就觉察,这叫做‘闲邪’,这叫做‘存诚’。

  闲邪与存诚的功夫是一体的二面。印祖说他做这一篇序文的意思,最后结归到这两点,是希望我们像圣贤一样,要做克己复礼的功夫,要做闲邪存诚的功夫。才不辜负他老人家,做这一篇序文来介绍《了凡四训》。同时在这一篇序文里面,我们也明了修学《了凡四训》,特别著重在‘自净其意’上。

  旧序里说明这本书精深博大,中正精微。改过、积善两篇是正文,前面也曾经提到,好像经书里面的正宗分一样,立命之学是现身说法,等于序分一样。第四篇—谦德之效,等于流通分一样。诸位要知道这本书里著重在得‘福报’。换句话说修善根福德,善根福德你会修还要会保持。用什么方法能保持呢?谦德能保持。刚才讲的‘一切恭敬’才能把你的福保持得住。要不能一切恭敬,所修的福报都漏掉了,有漏的福报。所以福报定要用谦德来保持不失。你要没有谦德,则一面修就一面漏。修的还不够漏的,修了一辈子依然没有福报。这就不必多说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